有種後宮叫德妃.5_第六章 太子種惡果
有種後宮叫德妃(全) 作者:阿瑣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重陽節後,天氣越來越涼,經曆一場搬遷的太皇太後還健朗,皇貴妃卻又病倒了,近來她病得越來越頻繁,甚至每一次都比上一回嚴重,這日嵐琪挺著肚子來看望她時,正撞見皇貴妃鼻血流不止。
德妃有身孕,青蓮不敢勞動她,請娘娘在門前等了一會兒,嵐琪看著裏頭的人忙忙碌碌,那止血的棉花一團團被染紅,好久停歇下來,又忙著給皇貴妃換衣裳換被褥,終於等她近身時,虛弱的皇貴妃說的頭一句就是:“別告訴胤禛。”
嵐琪心酸難耐,皇貴妃對孩子的情意,連她都自歎弗如,就說養在身邊的十三阿哥,她自認是照顧好玄燁的孩子,自認是不要辜負杏兒對她的付出,至今還不能主觀地認定對十三阿哥如同母與子一般的愛,可是在皇貴妃這邊,四阿哥早就是她的骨肉了。
“宣太醫了嗎?”嵐琪問青蓮,青蓮搖頭,“太醫來也一樣,每次都說那幾句話,家裏請的大夫也進宮來瞧過,總是開些方子讓娘娘服藥,再說靜養靜養的。奴婢想,大概回宮後忙於應酬,娘娘又累著了。”
“是什麽上頭的毛病?”嵐琪再問。
“你問這麽多做什麽?”皇貴妃不耐煩了,她冷冷地瞥了眼嵐琪,閉上眼睛養神,蒼白的雙唇微微嚅動,“你是不是覺得我病倒了,不能照顧胤禛,你就能把孩子要回去?”
興許是孕婦懷著孩子火氣大,嵐琪從前被皇貴妃這樣搶白,她都一笑了之,今天各種情緒糾葛在一起,再聽皇貴妃這麽說,竟毫無尊卑地立刻反駁:“娘娘說這樣的話有什麽意思?十來年了,您還不信任嬪妾?就算隻為了四阿哥著想,嬪妾也希望您健康長壽,您有什麽閃失,四阿哥要多傷心。”
屋子裏彌漫著淡淡的火藥味兒,若是皇貴妃精神好的時候,誰敢這樣當麵駁斥她,還不是自尋死路,可現下皇貴妃沒力氣和人爭辯,更要緊的是,德妃每句話都戳中她心裏的柔弱之處。
“不用你來教訓我,滾出去。”皇貴妃沒底氣也沒力氣,冷冷撂下這句話,擺手喚青蓮,“送客,這幾天我都不想再看到她,誰也不許進承乾宮的門。”
嵐琪緩緩起身,說她自己會走,護著肚子朝皇貴妃福了福身子,總算心平氣和耐心地勸說:“嬪妾失禮之處,還請娘娘見諒。嬪妾都是肺腑之言,宮中瑣事有榮妃料理,太皇太後和太後跟前也不必娘娘日日伺候,皇上心裏看重娘娘,四阿哥心裏您更加無可取代,還請娘娘自己保重,您安安心心在承乾宮裏養身體才好。”
皇貴妃側著臉閉著眼,掩飾的是自己的眼淚,可饒是雙目緊閉也耐不住熱淚湧出,硬是忍住了不發出聲音讓德妃察覺,隻等她離開屋子,才長長舒口氣,捂著臉一頓號泣。
青蓮在一旁勸也勸不得,末了主子竟是抓著她的手說:“青蓮,我若是真不能好了,看在我們這麽多年的情分上,你不要離開胤禛,繼續在他身邊照顧他,好不好?”
青蓮心裏知道,皇貴妃若非自己也絕望了,斷說不出這樣的話,而她一天天看著主子衰弱下去,比誰都明白這話裏的分量,一時淚眼迷蒙,點頭答應道:“奴婢會一輩子跟著四阿哥,娘娘您放心,您別多想了,好好養身子。”
皇貴妃拉著她的手,哭得渾身顫抖,一遍遍問青蓮是不是她作孽太深,好半天平靜下來,才聽得進青蓮的勸,不管是報應還是懲罰,她眼下唯一能做的,就是把身子養好,多活一天是一天,哪怕讓四阿哥失去自己的痛苦能少一天也好。
書房這邊,小和子從承乾宮回來,方才他照舊替主子回去提醒皇貴妃娘娘按時服藥,不想卻在門外聽見皇貴妃與德妃的爭執,本以為是什麽要緊的大事,可聽到後來眼圈兒都紅了,這會兒回來無精打采的,阿哥們正好下了課,四阿哥立在廊下鬆鬆筋骨,瞧見他耷拉著腦袋進來,不禁皺眉。
小和子不知道該不該說那些事,四阿哥再三凶他,他才略帶哭腔地把承乾宮裏那些事說了,胤禛聽得發怔。想到養母全心全意待自己,而生母更是一刻都不曾疏忽過對他的照顧,自己是有福氣的孩子,能得到兩個母親的愛,但眼下,有一半福氣似乎就要走到盡頭。
胤禛很聰明,早就察覺到養母身體不好,那不是頭疼腦熱的小毛病,而是母親本還在最好的年華裏,卻一天不如一天精力充沛,從前那個精神張揚的母親不大見得到了,如今母親脾氣漸漸變得溫和些,大半緣故是因為她的身體不好了。
“四阿哥,娘娘最怕您為了她不能專心功課,您若是得了太傅誇讚,得了皇上獎賞,皇貴妃娘娘才高興呢,您可一定別讓娘娘失望。”小和子跟著主子天天之乎者也,也學得幾分為人處世的道理,這幾句話說得很不錯,胤禛點頭答應他:“我明白。”
可孩子縱然冷靜,也無法消除他心中對於母親日漸衰弱的悲傷,這一日傍晚下學回到承乾宮,站在寢殿門前還沒進門,一向冷靜堅強的四阿哥,竟哭得不能自已。
皇貴妃見孩子流淚,以為胤禛在書房被人欺負,問了半天孩子也不吭聲,她漸漸明白是為了什麽,心中雖然悲傷,更多是被兒子的愛意填滿,哄著他笑說:“男兒有淚不輕彈,你皇阿瑪不喜歡看見男孩子哭,額娘會一直陪著你。”
承乾宮裏淡淡的悲傷波及永和宮,昔日被皇貴妃羞辱虐待時,怎能想到今日光景,嵐琪滿心希望皇貴妃能健康長壽,這樣的情緒連玄燁也被感染,那之後的日子時常出入承乾宮,皇貴妃被丈夫和兒子無微不至地安撫嗬護,身子果然有所好轉,四阿哥臉上才漸漸能看到笑容。
轉眼已在十月,胤禛生辰這日,皇貴妃給兒子準備了一個驚喜,已經許久不在宮裏的毓溪被接了進來,雖然太皇太後那邊是不答應的,皇貴妃準備事後再去請罪,要緊的是這對青梅竹馬的孩子能見一見。
待胤禛從書房回來,換了衣裳來給幾位道賀的娘娘請安,乍一眼看到立在額娘身旁的女孩子,好久不見,毓溪長個兒了瘦了,本來就十分玲瓏可愛,現在變得更加漂亮。小家夥毫不掩飾地笑起來,很是歡喜。
隻是毓溪這麽久不進宮,天天在家學規矩學本事,性子漸漸收斂,不再像之前那樣活潑好動,待四阿哥走近了,隻是靦腆地福了福身子,不敢正眼看他。
皇貴妃笑著把小丫頭推向兒子,大方地說:“一道去趟永和宮,德妃娘娘今天不大舒服沒能來湊熱鬧,是她千辛萬苦把你生下來的,自壽的日子,該去給娘娘磕個頭。”
座下之人都歎皇貴妃大度,皇貴妃不以為意,隻管說說笑笑。胤禛領命後,帶著毓溪一道出來,離開大人小姑娘也更放得開,甜甜地笑著說:“四阿哥,您長高了。”
胤禛則笑道:“你也是,而且更好看了。”
小姑娘臉上頓時飄起紅雲,不好意思地低著腦袋走路,胤禛嫌她太慢,轉身一把牽了手,拉著毓溪便往永和宮走,小姑娘緊趕慢趕地跟在四阿哥身後,看著他漂亮的側臉,少女心事,仿佛就從這一刻綻開了。
嵐琪今日胎動不安,慈寧宮去不得,承乾宮裏四阿哥的生辰也不能道賀,與環春笑說是不是這個孩子曉得今天是哥哥的生日,也著急要跑出來,說話工夫胤禛和毓溪就到了。
沒想到是皇貴妃讓四阿哥過來磕頭,看著胤禛周正地行禮,之後再是毓溪行禮,若非倆孩子是一前一後分開的,嵐琪直覺得若幹年後他們若有緣成親,進宮行禮時,就該是這個光景。
本是高高興興的事,嵐琪正把毓溪摟到身邊要問問她近來的事,外頭一陣急促的腳步聲響起,環春迎出去,不消片刻,就慘白著臉回來說:“娘娘,慈寧宮出事了,貴妃娘娘不知怎麽跑出來,把太皇太後嚇著了。”
嵐琪渾身發緊,幸而折騰了一天的肚子在此刻消停下來,想也不想穿著身上的常衣就往外趕,留下胤禛和毓溪,小姑娘被突如其來的事嚇著了,胤禛則安撫她:“你在這裏陪十三阿哥和小公主,等我去問過額娘了,再來領你。”
四阿哥年紀雖小,行事卻穩重,留下毓溪回承乾宮,果然未進門就見母親匆匆出來,其他幾位妃嬪也跟在身後,但皇貴妃卻喝令她們:“你們留在這裏,不要亂哄哄的,去多了人也無濟於事。”
再轉身看到兒子,皇貴妃心中想了想,領著四阿哥一道過去了。
慈寧宮裏並沒有一團亂,嵐琪最先趕到,皇帝與皇貴妃幾乎同時來,玄燁看到皇貴妃領著四阿哥時,眼中掠過幾分不滿,但此刻不宜說什麽,他隻關心皇祖母如何。
幾位太醫輪流給太皇太後診脈,卻說不出個所以然,方才是蘇麻喇嬤嬤和太後攙扶太皇太後在院子裏散步,突然有人衝進來大喊大叫,太皇太後嚇了一跳腳下虛軟摔下去,蘇麻喇嬤嬤和太後猝不及防,三個人一道滾在地上,老人家怎麽經得起這樣一摔,連蘇麻喇嬤嬤都閃了腰此刻不能在跟前。
照太醫的話來說,太皇太後沒什麽病,這一跤也沒傷到筋骨,可是她年紀大了,身子越來越虛弱,這般受驚摔一跤,本來能支撐身體的精氣神恐怕就摔沒了,昏睡過後再醒來,還能不能有之前的精神,誰也不知道。麵對自然的衰老,而非疾病,湯藥針灸無法改變現實,他們無能為力。
太醫們一句無能為力,招來皇帝大怒,若非不願給祖母積怨,隻怕殺了這些庸才的心都有。他們戰戰兢兢地退下,要去想法兒為太皇太後續命,走後殿內便陷入死一般的寂靜,所有人都憂心忡忡。
嵐琪滿心想著是不是惠妃再次挑釁她們,才又折騰著把貴妃放了出來,一時沒有在意到殿內的事,所以皇帝突然嗬斥“你們來做什麽?”著實把她嚇了一跳。
抬頭看,玄燁的目光正看著皇貴妃,而皇貴妃身邊站著四阿哥,嵐琪竟這會兒才看到四阿哥也來了,回想起來,孩子不是和毓溪一起在永和宮嗎?
“立刻回去,要你們來做什麽?”玄燁語氣裏帶著幾分發狠的味道,皇貴妃又害怕又不服氣,邊上的胤禛更不明白父親生什麽氣,他想開口給母親解釋,父親已經怒聲嗬斥,“還不快滾?”
皇貴妃眼圈都紅了,皇帝當著這麽多人的麵,德妃也罷了,還有一屋子的宮女太監就這麽喊她滾,那麽重的一個字,竟就這樣衝著她吼出來。
“額娘。”胤禛拉了拉母親,孩子意識到他們不該再在這裏,皇貴妃反是被兒子拉著半推半就地離開,嵐琪在一旁起身恭送,皇貴妃走後,她看了看玄燁,在想自己是不是也該走。
皇帝大怒,李公公示意殿內的宮女太監都退下去,嵐琪覺得玄燁現在滿身怒火,靠近必然傷身,不如彼此冷靜一下,便轉身要去內殿看顧太皇太後,卻聽玄燁在背後問她:“怎麽回事,為什麽帶胤禛來,你們都不懂事嗎?”
嵐琪心裏一沉,畢竟是在說她的兒子,不管誰養著,四阿哥都是她的兒子,可腦袋裏一時想不明白皇帝有什麽可生氣的,隻轉身回稟:“臣妾獨自先來的,若非方才您訓斥娘娘,臣妾都沒瞧見四阿哥在她身邊。”
玄燁的臉色總算有所緩和,似自言自語:“是啊,你不至於這樣糊塗。”
嵐琪看著他,玄燁的悲傷她見過,胤祚沒的時候,小閨女出生旋殤的時候,可是此刻從眼底不斷溢出的彷徨恐懼,她竟從未見過。眼前的男人不再那樣威風凜凜,她突然明白,此刻的玄燁,隻是一個擔心祖母離他而去的孫兒。
是太皇太後給予了玄燁一生,改變了他這個不被父親喜愛的皇子的命運,想他自幼離宮居住,在那被太監宮女照顧,沒有父親教導,沒有母親疼愛的歲月裏,小小的一個孩子該多彷徨害怕?直到太皇太後把他接回來,親自撫養,親自教導,把他培養成頂天立地的一代君主,風風雨雨同甘共苦,三十多年的祖孫情意,不怪他會慌亂,不怪他會毫不顧忌地衝皇貴妃發火。
“她難道是想,皇祖母若不行了,好給四阿哥幾句交代嗎?”玄燁手裏緊緊握拳,看著嵐琪的目光那樣冰冷,可以叫人直探他的心寒,“她白活了二十幾年,她做得那麽明顯,是要等著四阿哥被所有人詬病,等著唇槍舌劍往孩子身上招呼嗎?朕就知道,把孩子給她養,是你最大的錯!”
這話裏頭,有心寒,更有怒意,嵐琪至少能聽得出來,最後那一句是氣話,她還不至於像皇貴妃那樣弄不清狀況為了幾句話生氣。可是她心疼玄燁,心疼那個麵對朝廷麵對天下能不怒而威鎮定自若,但此刻卻驚慌失措的君主,不由自主便走上前來,輕輕抱住了玄燁的肩膀,安撫他:“皇上息怒,太皇太後會好起來的,會好起來的。”
這些話雖然很假,連嵐琪自己都不敢信,但眼下除此之外無話可說,她溫和地安撫著彷徨無助的帝王,玄燁終於漸漸冷靜。
“臣妾陪您去看看太皇太後。太皇太後醒來,一定想先看到皇上。”嵐琪微微笑著,拉起他的手,“皇上不要著急,這一切咱們早就說好的,您答應過太皇太後,不論最後的最後是什麽樣子,都會陪著祖母,陪她安安逸逸度過最後的時光。”
她笑著這樣說,說完已是淚如泉湧,但很快就抬手抹掉眼淚,與玄燁道:“臣妾可是答應了太皇太後,要讓她每天都高高興興的。”
“朕知道。”玄燁眼中微微濕潤,但終究努力壓製了悲傷,他是男人,是天下的君主,不能隨意流淚,不能讓任何人看到自己的懦弱。
帝妃二人進內殿時,太皇太後已經醒了,懶懶地靠在大枕頭上,瞧見他們進來,慈祥地微笑,伸手讓嵐琪到她身邊去,氣息虛弱但精神尚可,笑著嗔怪:“皇帝又欺負你了,瞧瞧眼圈兒紅的,這是哭過了?”便說玄燁,“你罵她做什麽,我自己不小心摔的,這年歲了,是該有小鬼上來使絆子,好早些催著我走了。”
玄燁笑著怪祖母胡說,結果
堂堂大男人,說著說著就哽咽,反被太皇太後訓斥:“九五之尊,落什麽眼淚,快收了。”
見祖母還有精神訓人,玄燁是高興的,太醫也說太皇太後沒病,就是老了,有一天精神是一天,哪一天睡過去再也醒不過來,生命就會很自然地消失,太醫們都說,太皇太後晚年不用為疾病所苦,是真正的福氣。
昔日嵐琪陪玄燁遊幸五台山,她對諸天神佛許下的願望,就是想太皇太後老來不受苦,如今看著,上天是應了她的願望,已然如此厚待,她不敢再奢求其他的,隻願自己能陪一天是一天,讓老人家安安樂樂離開這人世。
老人家畢竟精神有限,說會兒話就累了,打發玄燁和嵐琪離開前,提起貴妃的事,她說貴妃弄成這樣皇家也有責任,不要再責難一個瘋了的女人,讓玄燁照舊把她送回去看管好照顧好,身邊的人都饒恕了,不要追究。
祖母這樣吩咐,玄燁必定照做,何況他明白是自己讓人暗中下藥導致貴妃癡癡呆呆,若不然旁人怎麽挑唆,貴妃也不至於跑來慈寧宮嚇唬太皇太後,錯的根源在他身上,所以他才比任何時候都深深自責。
而到底是誰放貴妃出來的,必然要追查,不然有惡人潛伏在後宮,早晚會闖更大的禍,嵐琪與玄燁散了後,便找來梁公公問鹹福宮的狀況,才知道冬雲被人下了藥昏睡,這會兒還沒醒過來。貴妃是趁著送飯菜的時辰跑出來的,那時候所有人都在膳廳布置,沒有冬雲警醒地跟著貴妃,旁人稍稍偷懶疏忽,大門開著,就把貴妃放出來了。
行事的人知道撂倒了冬雲才能有這個結果,可見對鹹福宮的觀察絕非一兩天,眼下能浮現在嵐琪腦袋裏的,隻有惠妃,可她知道惠妃不傻,明明才動過歪腦筋被抓個現行,再做這樣的事,不是上趕著等人去抓她?
而把貴妃放出來,又怎麽知道她一定能找來慈寧宮,鹹福宮距離慈寧宮有很長一段路,這路上必然有人指引甚至直接把她綁到慈寧宮外,誰能在宮裏做這麽膽大包天的事,又可以藏匿一切行跡?
皇帝和德妃還在慈寧宮的時候,梁公公就已經派人把慈寧宮到鹹福宮一路上可以查問的人都盤查了一遍,沒有人看到什麽古怪的事。而貴妃雖然癡呆瘋癲,在冬雲的照顧下每天都穿得體麵幹淨,哪怕她正常地從鹹福宮走到慈寧宮,也不會沒有人看見,她到底怎麽一路過來,可以不驚動任何人,突然闖進慈寧宮讓所有人猝不及防?
永和宮裏,覺禪貴人早就在等候,見了德妃娘娘後一道聽梁公公稟告了這些事,德妃問她會不會還是惠妃,就像當初貴妃一樣,因為她做了所有人都覺得不可能的事,她反而“正大光明”不怕遭人懷疑,既然如此,同樣的事也能發生在惠妃身上。
覺禪貴人也有所懷疑,惠妃不比她少些魄力,不然這麽多年不會屢屢鋌而走險,明明早就失盡了上頭的心,還一次次挑釁他們的權威,也因為一次次都僥幸逃過滅頂之災,她的野心才會越來越膨脹。
可是梁公公很快傳來消息,惠妃這幾天是真的病了,不知是不是被覺禪貴人氣的,那日最後一次相見後,惠妃一直病著,不比從前裝病避世,這一回紮紮實實地病著,今天四阿哥的壽辰也沒去承乾宮賀喜,就因為正發燒沒退,想想她病成這樣了,似乎真沒心思折騰這些事。
“病著也脫不了嫌疑。”但是嵐琪不肯輕易放過她,眼神定定地看著覺禪貴人,“我想去問問她。”
覺禪貴人愣了愣,提醒德妃:“這樣一來,您和惠妃就真的對立,甚至撕破臉皮了。”
嵐琪卻道:“上回的事,我們證據確鑿,如果這一次查不出來是誰做的,她就死定了。若不是她做的,她會想盡一切辦法為自己洗脫嫌疑,而唯一能讓她洗脫嫌疑的,就是找出真正的凶手。”
覺禪貴人眼中一亮,問道:“娘娘是說,以惡製惡?”
嵐琪搖頭:“談不上以惡製惡,隻是若此番不是惠妃所為,沒有人比她更想知道真相,我相信沒人能比她更快地查清楚這件事。”
覺禪氏讚同:“惠妃的確有這個本事。”
但嵐琪也有隱憂,語氣沉沉地說:“就怕惠妃查到什麽不該她查出來的事,將來我對皇上不好交代。”
覺禪氏想了想,但問:“娘娘對皇上說要查這件事了嗎?”
嵐琪一愣,說起來,玄燁並沒有與她說查不查這件事,而玄燁也一定等不及自己慢條斯理地去厘清一切,他會用他的手段盡快弄清楚這件事,可是極有可能像從前一樣,到最後不了了之,甚至不給她一句明白話。她可以理解皇帝對於利弊的權衡,但她更想知道真相。
“娘娘是擔心,惠妃一旦查到這件事是誰幹的,將來會作為把柄成為她繼續作惡的籌碼?”覺禪氏冷靜地看待這一切,可以想到更遠更周全的事。
嵐琪點頭:“我怕查到什麽不該有的事,反而給皇上添麻煩。”
覺禪氏笑道:“可即便您不讓惠妃查,她為了自保也一定會弄清楚這件事,不管她是否會拿那個結果將來要挾什麽,不一樣的僅在於要不要給您一個交代。”
這話不錯,嵐琪的隱憂在於怕惠妃利用這件事生出別的麻煩,但她找不找惠妃去查,惠妃都會弄清楚這件事,哪怕她將來讓皇帝因為這件事頭疼,那也是之後的事,眼下皇帝要麵對的,是到底誰要傷害太皇太後,嵐琪在這一刻的猶豫,似乎就是在為玄燁逃避什麽,她太了解玄燁心中的輕重。
“娘娘不必親自去長春宮和惠妃撕破臉皮,反正惠妃知道是您盯上她了,這件事誰去說都一樣。”覺禪氏緩緩起身,似乎要走,淡定地說著,“嬪妾願意走這一趟,嬪妾與她還有什麽難聽的話沒說過?”
事已至此,嵐琪需要更多的時間陪伴太皇太後,隻能感激覺禪貴人:“之後的事就拜托你了,太皇太後那邊離不開人,我分身無暇。”
她笑道:“但願嬪妾能給您一個滿意的交代。”
說罷這句,覺禪貴人便從永和宮離開,去往長春宮的路上,額頭感到幾點冰涼,抬頭望,果然天上有雪花飄落,這還是今年第一場雪,她呆呆地朝天望了片刻,之後在香荷的催促下,才匆匆往惠妃這邊來。
長春宮內十分平靜,覺禪氏進門時,能聽見孩子琅琅讀書聲,門前太監告訴她是八阿哥在念書,八阿哥每天下了學都會再念兩個時辰的書,今天本該去給四阿哥賀壽,但因為太皇太後的事承乾宮那邊已經散了,所以八阿哥回來繼續念書。
大概太監宮女本以為多說些八阿哥的事,覺禪貴人會喜歡聽,畢竟是她的兒子,不想貴人仿佛根本沒聽見,隻管往惠妃寢殿去,反弄得他們有些尷尬,私下窸窸窣窣地議論,消息漸漸傳開,在屋子裏讀書的八阿哥就知道宮裏有客人,來的是覺禪貴人,是他親額娘。
這邊,覺禪氏進門便聞見濃烈的湯藥氣息,門口小火爐上瓦罐裏還咕嘟咕嘟煮著藥,寶雲似乎是陪得很辛苦,熬了一雙烏眼圈來迎接,客氣地笑著:“外頭下雪了,貴人可曾打濕了衣衫?”
覺禪氏沒有與她客氣,直接到惠妃麵前行禮,惠妃好奇覺禪氏怎麽跑來了,本還有一絲希望這女人能為己所用,可聽她說完那些事,身子不住地顫抖,眼睛瞪得溜圓,厲聲嗬斥覺禪氏:“放肆,容得你這樣來懷疑本宮?滾出去!”
覺禪氏淡定地笑著:“娘娘容稟。您應該知道,嬪妾替誰來問您一個明白,所以還請娘娘盡快弄清楚這件事。若不是您所為,總還有別人,不然我們隻能把之前的證據交付給皇上,畢竟驚擾了太皇太後,不能沒個交代。”
惠妃氣急了,才開口就一陣猛烈地咳嗽,臉上漲得通紅,咳得喘不過氣,寶雲和其他宮女好一陣捶背安撫,她才緩和下來,軟綿綿地癱在床上。
覺禪氏冷漠地看著這一切,心裏明白,惠妃這次是真的病了,病成這樣必然是保命要緊,這件事若非她來說,似乎寶雲她們還沒透露給惠妃知道。
“原來你換個地方,不過是又換了個主子,一輩子是做奴才的命。”喘過氣的惠妃,依舊惡語相向,甚至不顧寶雲在身旁,譏諷覺禪氏,“回去告訴你主子,給我三天時間,我一定給她一個交代,可之前的事必須一筆勾銷,不要把我逼急了。”
覺禪貴人福一福身子:“如您所願。”
她說完就要走,可才背過惠妃,就聽身後人冷笑:“一樣都是為別人做事,為什麽不能為我?她能給你的好處,我可以給你更多。”
覺禪氏沒有回身,淡然而笑撂下話:“跟著您,就真是做奴才了,嬪妾可不是生來奴才的命。在你們麵前奴顏婢睞求施舍,在她身邊,才是堂堂正正地做人。”
望著覺禪氏窈窕優雅的身姿慢慢消失在門前,寶雲送客後順手將熬好的藥送進來,惠妃沒有發脾氣擋開,而是惜命地灌下去,但苦澀的藥喝得她渾身顫抖,到後來忍不住大哭,她怎麽就到了這個地步?
當初把覺禪氏送上龍榻,隻是不想容若和她的感情惹出什麽麻煩牽扯到自己,為什麽人和事情都越來越扭曲,為什麽到今天,變成了覺禪氏和自己對立?
寢殿外,因雪勢漸大,覺禪貴人帶著香荷沒有打傘,長春宮總還有待客之道,請覺禪貴人稍等片刻,本要拿長春宮的傘來給她,但覺禪氏反吩咐他們:“替我跑一趟延禧宮,讓我的宮女拿氅衣和傘來,用了你們的東西一樣要還的,都要跑這一趟。”
香荷麻利地塞了一塊碎銀子給門前的小太監,那人得了好處很殷勤地去辦差,覺禪氏和香荷淡定地立在門前等,她不會用長春宮的東西,不想碰惠妃碰過的。
外頭風雪越來越大,香荷一直問主子會不會覺得冷,卻見一旁走來一個孩子,香荷定睛看後輕聲念道:“主子,是八阿哥。”
八阿哥穿著屋子裏的單衣,捧著一隻手爐出來,麵上微微含笑走到覺禪貴人的身前,香荷給阿哥行禮,他很客氣地說免禮,便舉起手爐要遞給親娘,笑著說:“您用手爐暖暖身子吧,等在門口可冷了,額娘就是吹著風才病的。”
屋子裏伺候八阿哥的人似乎察覺到主子不見了,一個個跟出來,有人拿了衣裳趕緊給小主子披上,八阿哥則笑嘻嘻地依舊舉著手爐:“覺禪貴人,您暖暖身子吧。”
正殿門前,寶雲似乎聽見什麽動靜也出來了,正好看到這一幕,八阿哥拿手爐給覺禪貴人暖身子,可是美麗的女人卻和冰雪一樣冷酷,站著動也不動,甚至阻攔了身旁想要伸手去接的香荷,寶雲聽不見他們說什麽,可八阿哥臉上的失望,能讓她想象覺禪貴人的無情。
風雪颯颯,覺禪氏麵無表情地對八阿哥說:“長春宮的東西,都是惠妃娘娘和八阿哥用的規格,我隻是一個貴人,宮裏的規矩不敢僭越,八阿哥的好意,我心領了。”
孩子臉上的失望,在這冰雪世界裏看得十分清楚,可覺禪氏卻冷漠地避開了目光,不再看著兒子。香荷在邊上很為難,更覺得八阿哥可憐,八阿哥身後的宮女太監也十分氣憤,有嬤嬤上來領著八阿哥說:“主子咱們走吧,覺禪貴人是金貴人兒,怎麽用得咱們的東西。”
手爐被其他人奪走,八阿哥是手裏空了,卻覺得心裏更空,呆呆地被嬤嬤們牽手走開,時不時還會回頭望一眼。他的母親那樣美麗,八阿哥覺得母親是他在世上見過最美麗的人,可母親從前陪著十阿哥時的溫柔慈祥,為什麽一點點都不願對著自己流露?
跑回延禧宮拿傘的太監很快回來,香荷麻利地將主子裹嚴實,似乎一刻也不願在長春宮多待,撐著傘頂著風雪就離開,直到走遠了,主仆倆依偎在一起,香荷忍不住哽咽道:“主子,您對八阿哥太無情了。”
風雪喧囂在耳,香荷的話也鑽入覺禪氏的心,她笑得那般清冷深刻:“香荷,我不對他無情,就會有人對他更無情。”
這天的風雪,直到夜幕降臨才停歇,皇貴妃回宮後一直在屋子裏生悶氣,承乾宮裏本是張燈結彩為四阿哥慶祝生辰,這一下,反而更顯得淒涼。
烏拉那拉家的女兒早就被家人帶出宮,四阿哥跟著母親從慈寧宮回來後就沒再看到她,隻有小和子塞了一個荷包給他,說是毓溪小姐原要送給四阿哥的生辰禮物,胤禛雖然珍惜,可現在他更擔心額娘,他不明白為什麽自己跟著額娘去慈寧宮會招致父親勃然大怒,而額娘把自己關在屋子裏生悶氣,連他也不見。
孩子捧著書本完全看不進去,趴在桌上皺著眉頭,此刻小和子突然興奮地跑進來說:“主子,萬歲爺來了。”
聽小和子這句話,胤禛憂鬱的神情頓時散去,他知道這世上除了自己能讓額娘高興,阿瑪也是真正能哄得額娘高興的人,跑到門前往額娘的寢殿望著,本暗沉沉的屋子此刻似乎點了許多蠟燭,明亮的光線從窗口透出來,淡淡地映射到這裏,四阿哥的臉上,也有了笑容。
這一晚,皇帝歇在了承乾宮,帝妃之間說了什麽話,沒有第三個人知道,可四阿哥隔天看到母親重新露出笑容,心裏多少明白,阿瑪昨晚來,是為了在慈寧宮對額娘發火的事。雖然仍舊不懂他和額娘到底做錯了什麽,但阿瑪能來安撫額娘,他覺得挨罵也沒什麽。
兩三天後,太皇太後的身體有所好轉,外頭的人不被允許知道太皇太後的身體究竟怎麽樣,但嵐琪日日陪在身邊,的確覺得老人家似乎更精神些。太皇太後則自認是心情好身子才好,總是樂嗬嗬地對嵐琪說:“如今真正是不用再操心什麽,也沒精力操心,每天腦袋裏空空的,傻笑著稀裏糊塗時辰就過去了,這樣的日子,真真安逸得很。”
皇帝每天都來陪伴祖母,但他實在忙碌,每每停留不過半個時辰,於是一天三四趟地往來,最後被老祖母喝令要他專心政務,隻許他一天來一回慈寧宮
,玄燁唯有把祖母托付給大腹便便的嵐琪,心疼她辛苦,又實在沒有旁人可以信任,反被嵐琪玩笑:“這下子,皇上知道臣妾有多能幹了吧?”
慈寧宮裏的氣氛,因為太皇太後的樂觀和德妃娘娘的開朗,並沒有外人所想象的陰鬱哀傷,但這天玄燁來看望祖母時,嵐琪正好從茶水房過來,瞧見皇帝徑直往太皇太後的寢殿走,從側門就流露出的慍怒氣息讓她心中不安,可是待她再到跟前,隻看到皇帝滿麵笑容與皇祖母說說京城裏的趣聞,不見半分不悅。
小半個時辰後皇帝果然又要回乾清宮與大臣談事情,他是帶著笑容離開的,但嵐琪多跟了幾步出去,果然看到一離開寢殿就麵色陰沉的皇帝,但玄燁在麵前什麽也沒表露,她心裏突突直跳,這是發生了什麽事?
直到這天晚上,她心中的疑惑才似乎得到了答案。
夜裏,疲倦的孕婦回到永和宮,綠珠說覺禪貴人等候已久,嵐琪算算日子,那日她說惠妃要的三日時限已經到了,看樣子是有什麽消息,猛然想起今天皇帝陰鬱的神情,不覺有些煩躁。若同是為了那件事,能讓皇帝怒到什麽話都不想說,到底放貴妃出來的是什麽人?
然而覺禪貴人並沒有帶來明確的答案,準確地說是惠妃沒有給她切實的答複,惠妃很明白地告訴覺禪氏她沒有隱瞞任何事,因為這件事要再深究下去,實在是投鼠忌器。
“惠妃和梁公公一樣,沒有在那附近找到任何人看到奇怪的事,照您的話說,貴妃那天穿得很體麵,不可能從鹹福宮走到慈寧宮沒人察覺。”覺禪氏神情嚴肅,似乎也是被惠妃的結論嚇著了,一字字清晰地告訴嵐琪,“但那天,太子在英華殿禮佛,曾坐著暖轎從英華殿經過慈寧宮回毓慶宮,那天再沒有其他人坐轎子走過這條路,如果貴妃不是憑空出現在慈寧宮外,指不定就是太子帶過來的。”
覺禪氏說罷,屋子裏靜得喘息聲都聽得見,明明已經燒起地龍該溫暖如春的屋子,此刻卻仿佛比外頭寒風中更冷,這不是讓人手腳哆嗦的寒冷,而是從心裏一點點蔓延出來,叫人恐懼窒息的陰冷。
“隻有太子?”嵐琪凝
重地問這四個字,她想到今天玄燁的沉鬱和那種仿佛被死死壓製的怒火,她不敢想象皇帝已經知道這件事,甚至認定了這件事,真是難得有惠妃也不敢往下查的事,惠妃該是明白真相背後的殘酷,正如蘇麻喇嬤嬤時常說的,看透了,就隻剩下絕望。
“娘娘,若是太子,這件事就不是你我能碰的。”覺禪氏神情緊張,似乎擔心德妃太過正義,提醒道,“娘娘您該明白,任何人對於太子的指控,都會被懷疑覬覦儲君之位,即便皇上對您萬般情深,恐怕也容不得您質疑太子,這件事千萬不能由您去向皇上提出來。”
這些話嵐琪怎麽會不懂,她比誰都明白皇帝對於太子的看重,那不僅僅是對於赫舍裏皇後的情深,對於亡妻的承諾是其一,自己十幾年與兒子培養的感情,和身為帝王對於皇室傳承的期許,都讓他在太子身上花費太多的心血。就算嵐琪是玄燁心尖上的人,皇帝心裏總還有別的位置留給其他人,而太子所在的地界兒,便是誰也不能越雷池半步的禁地。
“我明白,這件事到此為止。”嵐琪讓自己平靜下來,也沒對覺禪氏提皇帝不高興的事,隻是吩咐,“再麻煩你走一趟長春宮,告訴惠妃,隻要她不再對旁人提起這件事,隻要她如她所說不去深究,之前她企圖偷取鹹福宮鑰匙的事我能一筆勾銷,但宮裏若有半點風聲對太子不利,就別怪我不客氣。”
覺禪氏鄭重其事地答應:“嬪妾明白了。”
之後兩人散了,嵐琪在環春的伺候下洗漱安置,挺著大大的肚子本就不好入睡,今夜為了這件事,更是輾轉難眠,她怎麽也想不到,竟然會牽扯到太子身上,那天貴妃怎麽從鹹福宮走到慈寧宮一直是個謎團,但若是藏匿在太子暖轎中,似乎就說得通了。可是太子為什麽要這麽做,他又怎麽能做到讓瘋瘋癲癲的貴妃在他的轎子裏能不鬧出動靜?
綁她,堵她的嘴?一切可以想象到的法子,都那樣殘忍,太子和這麽一個人在一乘暖轎中,才十幾歲的他就一點都不害怕?
這一晚注定難以安眠,翌日因答應太皇太後給她做點心,嵐琪早早就挺著肚子趕來慈寧宮,有環春搭手做力氣活兒,在太皇太後起身前做好了她惦記的蔥花小餅,老人家難得胃口好,嘴饞想多吃幾口,嵐琪狠心給攔住了。
太皇太後便笑她:“你今天不比昨天高興,一清早憂心忡忡,怎麽呀,我勞煩你做一頓餅吃都不成了?”
嵐琪笑道:“您可別說這樣的話,皇上回頭又該罵臣妾不孝順。”
可是老人家卻突然道:“他昨天心裏就不痛快,今天你也跟著不痛快了,說說,到底什麽事?”
嵐琪不由自主就垂下臉,心中暗歎太皇太後慧眼,等她回過神再假裝若無其事地笑,已被太皇太後嗔怪:“你們幾個以為我眼花耳聾,就真的每天隻管傻笑樂嗬?”
嵐琪立到她身邊,毫無底氣地說:“您又玩笑了,臣妾哪兒敢。可真沒什麽事呀,皇上不是挺高興的,昨天還說,今年各地收成極好,是個大豐年。”太皇太後不理她,歎一聲道:“我如今耳朵眼睛都不好使,所以一些不要緊的事,聽也不聽,看也不看,可你們幾個心裏稍稍有些什麽,我一眼就能看出來,你們越是瞞著,我便越是知道個中輕重。”
嵐琪看著太皇太後,她蒼老的眼睛此刻炯炯有神,一如當年初見她時所看到的目光,那樣威嚴神聖,那樣睿智英明,她不禁心內一顫,就是太明白這件事個中的輕重,忙與太皇太後道:“皇上不知臣妾心事,臣妾也不知皇上心事,臣妾本該與皇上心意相通毫無隱瞞,可是太皇太後,這件事您能不能答應臣妾,千萬千萬,不要對皇上提起?”
其實嵐琪說完這句就後悔了,又何須她來提醒太皇太後,還有誰能比老人家更明白這裏頭的利弊?
當太皇太後聽說那日將貴妃神不知鬼不覺從鹹福宮一路帶到慈寧宮,唯一可以讓路上往來之人都不察覺的方法,就是把她塞進太子的暖轎中,雖然這隻是一個懷疑,而真若是太子所為,他們興許是忽略了那天沒有其他人坐著轎子從那條路走,又或許一如既往的,作惡之人明白他們所做的事,在尋常人眼中都不可思議不值得懷疑,才會肆無忌憚。
相反,尋常心善之人,稍稍有些壞心思,就擔心所有人都會發現,戰戰兢兢終日不安,大部分熬不過這份痛苦,就會努力去彌補贖罪,以求心靈的解脫,自然也不乏熬過去變了心的,從此走上不歸路。
話說回來,不知若是太子所為,這一次的經曆對他究竟是折磨,還是驅使他走上了那條不歸路。
“也許不是太子呢,而今隻是查出這一可能,您不要傷心,臣妾覺得太子無論如何,也不會想要來傷害您的。”嵐琪輕輕撫摸太皇太後的胸口,想要為她順順氣,太皇太後卻捉了她的手道:“我最擔心的事還是發生了。我最擔心我走後你無法麵對的事,還是讓我看到了。”
“太皇太後……”
老人家深深皺眉,瘦削蒼老的手極用力地抓住了嵐琪,一字一字鄭重地告訴她:“皇室傳承,從來都不能寄托在一人身上,太子不過是傳承的象征,他還不是皇帝。”
這兩句話的分量,沉重得讓嵐琪似乎被壓得喘不過氣,可太皇太後卻繼續道:“記著我從前對你說的話,無論發生什麽事,要站在玄燁的身後,無論將來皇室和朝廷是怎樣的局麵,你都要站在玄燁的身後。”
嵐琪聲音顫抖,但堅定地應了聲是,而太皇太後繼續道:“如今他年輕,麵對天下叱吒風雲威風凜凜,可將來老了,眼下的祖孫情、兄弟情,甚至是父子情都會離他遠去,他就隻是個孤獨的帝王。我的孫兒很可憐,降臨人世就得不到親情嗬護,不要讓他臨了再孤獨地離去。”
“臣妾記著。”嵐琪用力地點頭。
“要記在心裏刻在骨頭上。”太皇太後的眼神銳利如刃。
“記在心裏,刻在骨頭上。”嵐琪重複她的話,而說罷這句,太皇太後迫人的氣勢驟然散去,老人家仿佛耗盡最後幾分力氣,軟軟地癱在靠枕上,闔目欣慰地笑著:“將來你老了,會不會也對孩子們說這樣的話,真想看看你到時候是什麽模樣,真想看看啊……”
嵐琪努力說些輕鬆的話,笑著道:“皇上說他看準了臣妾將來硬不起心腸教導兒媳婦,更不要說兒子了,皇上讓臣妾將來做個富貴閑人,每天傻乎乎跟著他就好。”
太皇太後果然笑了,卻又意味深長地說:“兒媳婦是一定要教的,不是苛求她們什麽,而是要把現實的殘酷展示給她們看,她們都是深宅大院的金枝玉葉,幾時知道天下的疾苦,但是跟著丈夫若想有一番作為,必然要經曆風雨。”
嵐琪笑應:“臣妾聽您的。”
太皇太後看她一眼,又慈祥地笑著:“可別學惠妃,她都弄出些什麽勾當來,我都替她惡心。”
嵐琪唯有安撫:“您別想那些事兒了。”
可太皇太後卻又雲淡風輕地看著她,讓嵐琪毫無準備地就聽見說:“如何培養一位國母,不隻是恩威並施,你要讓孩子覺得幸福,幸福的人才會有開闊得足以容納天下的胸懷,就好像你一樣。”
嵐琪呆呆地望著太皇太後,太皇太後卻笑著拍拍她的額頭,旋即別過臉閉目養神,再也不說話了。
在太皇太後跟前待了好一陣,嵐琪覺得有些話似乎超過了她所能承受的重量,再三取舍後,決定不去多想不去深究,那些字眼聽過則已,她還是做原本的烏雅嵐琪才好。
太皇太後闔目養神不久,便睡過去了,難得一刻安眠,嵐琪吩咐可信的宮女在跟前伺候,便輾轉來蘇麻喇嬤嬤的屋子,老嬤嬤那日和太皇太後一起摔到地上,閃了腰至今還不能下床活動。
嬤嬤看到德妃來,心疼地說:“看您挺著肚子走來走去,奴婢的心就一直懸著,好娘娘,您且歇一歇,讓奴婢安生半天可好?”
嵐琪笑盈盈地說:“這小娃娃乖得很,前陣子清閑時天天和我鬧,這幾天許是知道額娘要忙了,乖得不得了。太醫說我和孩子都好,脈搏強健平穩,您不要擔心,而我這樣多動動,生起來也容易。”
昔日初產,什麽也不懂的小婦人在蘇麻喇嬤嬤的陪同下九死一生地產下四阿哥,那份恩情嵐琪一直都記著,蘇麻喇嬤嬤如今想來,也恍惚覺得就在昨天,可是現在的德妃娘娘已經十分能幹,生兒育女也不再值得她害怕。
“盼著是個小阿哥,主子一定高興。”蘇麻喇嬤嬤輕輕碰了碰嵐琪的肚子,也不敢用力摸,德妃月份大了,怕過多撫摸會刺激胎兒引發早產。實則嬤嬤心裏竟真有這麽一個念頭,她希望德妃能早些分娩,心裏隱隱地害怕,怕太皇太後等不到那天。
這會兒的乾清宮,皇帝正負手立在窗前,聽李公公戰戰兢兢說罷幾件事,皇帝手裏本捏著一串珠子,此刻珠子與珠子之間似乎被很用力地摩擦,那嘰嘰咯咯的聲響,刺得李公公心顫,老公公一句話也不敢再多說,生怕皇帝盛怒之下,把他的腦袋也給砍了。
“這件事,還會有誰知道?”可皇帝還是出聲問。
“奴才覺得……”李公公咽了咽唾沫,鼓足勇氣說,“奴才覺得即便有人知道,也不敢張揚,茲事體大,宮裏娘娘宮外大臣,個個兒都是聰明人,都看著皇上的臉色行事。”
玄燁手中的勁道,幾乎要把好好一串珠子捏碎了,一點點把心中的恨發泄到這些力氣中,臉上除了因為過度用力而泛紅,神情上毫無變化。他明白,隻要自己不動聲色,其他人就不敢貿然行動,但他稍許露出不滿,就一定會有人將矛頭指向毓慶宮。
太子最大的支持,不是赫舍裏一族有多強大,不是他本身有多優秀能幹,太子最大的支持是他的父親,是玄燁。皇帝一旦要拋棄太子,誰也幫不了他。
“你年紀大了,恐怕在宮裏的日子也沒多久了。”玄燁冷幽幽地出聲。
“是,奴才早就該退了。”李公公這會兒倒是淡定,平靜地說,“奴才與太皇太後說好了,將來為太皇太後做守陵人,好把您和天下的事兒,時不時都告訴她。”
“做個與世無爭的守陵人之前,再替朕挑選培養幾個得力的人來。”皇帝的聲音,仿佛從深淵而來,沉悶壓抑得叫人有窒息的恐懼,李公公緊張地聽著他說,“那幾個人,要十足可靠,從今往後太子每日一言一行,都要密報讓朕知道。”
“是……”
珠子依舊嘰嘰咯咯發出聲響,可皇帝的話語卻比這尖銳的聲音更刺耳:“朕會另外安排人監督他們,他們若有異心,隨時隨地都會喪命。”
李公公覺得心跳都要停止了,卻突然又聽見皇帝一句透著深深無奈與悲傷的話。
“朕,心寒。”
李公公望著皇帝的背影,蒼老的麵容上滿是悲戚。
昔日赫舍裏皇後難產而終,皇帝曾幾日不願見剛出生的孩子,認定是二阿哥奪走了皇後的性命,寧願沒有這個兒子也要留住皇後。可當他冷靜下來,明白逝者已矣,便將對皇後所有的愛傾注在太子的身上,一晃十幾年,太子得到比任何皇子公主都要深厚的父愛,可是父子倆竟在不知不覺中,漸行漸遠。
李公公深諳宮闈之道,明白皇帝與太子之間,眼下僅僅看似一條細小的裂縫,但隨著日久天長,裂縫若無法填補,未來等待他們父子的,將會是無法跨越的鴻溝。
“傳旨到永和宮,朕今晚過去。”許久之後,玄燁舒口氣,吩咐了這句又坐回桌案批閱奏折,仿佛隻有把自己置身於繁忙的國事中,或是去永和宮,才能讓他放下心中的鬱結。
德妃有身孕,青蓮不敢勞動她,請娘娘在門前等了一會兒,嵐琪看著裏頭的人忙忙碌碌,那止血的棉花一團團被染紅,好久停歇下來,又忙著給皇貴妃換衣裳換被褥,終於等她近身時,虛弱的皇貴妃說的頭一句就是:“別告訴胤禛。”
嵐琪心酸難耐,皇貴妃對孩子的情意,連她都自歎弗如,就說養在身邊的十三阿哥,她自認是照顧好玄燁的孩子,自認是不要辜負杏兒對她的付出,至今還不能主觀地認定對十三阿哥如同母與子一般的愛,可是在皇貴妃這邊,四阿哥早就是她的骨肉了。
“宣太醫了嗎?”嵐琪問青蓮,青蓮搖頭,“太醫來也一樣,每次都說那幾句話,家裏請的大夫也進宮來瞧過,總是開些方子讓娘娘服藥,再說靜養靜養的。奴婢想,大概回宮後忙於應酬,娘娘又累著了。”
“是什麽上頭的毛病?”嵐琪再問。
“你問這麽多做什麽?”皇貴妃不耐煩了,她冷冷地瞥了眼嵐琪,閉上眼睛養神,蒼白的雙唇微微嚅動,“你是不是覺得我病倒了,不能照顧胤禛,你就能把孩子要回去?”
興許是孕婦懷著孩子火氣大,嵐琪從前被皇貴妃這樣搶白,她都一笑了之,今天各種情緒糾葛在一起,再聽皇貴妃這麽說,竟毫無尊卑地立刻反駁:“娘娘說這樣的話有什麽意思?十來年了,您還不信任嬪妾?就算隻為了四阿哥著想,嬪妾也希望您健康長壽,您有什麽閃失,四阿哥要多傷心。”
屋子裏彌漫著淡淡的火藥味兒,若是皇貴妃精神好的時候,誰敢這樣當麵駁斥她,還不是自尋死路,可現下皇貴妃沒力氣和人爭辯,更要緊的是,德妃每句話都戳中她心裏的柔弱之處。
“不用你來教訓我,滾出去。”皇貴妃沒底氣也沒力氣,冷冷撂下這句話,擺手喚青蓮,“送客,這幾天我都不想再看到她,誰也不許進承乾宮的門。”
嵐琪緩緩起身,說她自己會走,護著肚子朝皇貴妃福了福身子,總算心平氣和耐心地勸說:“嬪妾失禮之處,還請娘娘見諒。嬪妾都是肺腑之言,宮中瑣事有榮妃料理,太皇太後和太後跟前也不必娘娘日日伺候,皇上心裏看重娘娘,四阿哥心裏您更加無可取代,還請娘娘自己保重,您安安心心在承乾宮裏養身體才好。”
皇貴妃側著臉閉著眼,掩飾的是自己的眼淚,可饒是雙目緊閉也耐不住熱淚湧出,硬是忍住了不發出聲音讓德妃察覺,隻等她離開屋子,才長長舒口氣,捂著臉一頓號泣。
青蓮在一旁勸也勸不得,末了主子竟是抓著她的手說:“青蓮,我若是真不能好了,看在我們這麽多年的情分上,你不要離開胤禛,繼續在他身邊照顧他,好不好?”
青蓮心裏知道,皇貴妃若非自己也絕望了,斷說不出這樣的話,而她一天天看著主子衰弱下去,比誰都明白這話裏的分量,一時淚眼迷蒙,點頭答應道:“奴婢會一輩子跟著四阿哥,娘娘您放心,您別多想了,好好養身子。”
皇貴妃拉著她的手,哭得渾身顫抖,一遍遍問青蓮是不是她作孽太深,好半天平靜下來,才聽得進青蓮的勸,不管是報應還是懲罰,她眼下唯一能做的,就是把身子養好,多活一天是一天,哪怕讓四阿哥失去自己的痛苦能少一天也好。
書房這邊,小和子從承乾宮回來,方才他照舊替主子回去提醒皇貴妃娘娘按時服藥,不想卻在門外聽見皇貴妃與德妃的爭執,本以為是什麽要緊的大事,可聽到後來眼圈兒都紅了,這會兒回來無精打采的,阿哥們正好下了課,四阿哥立在廊下鬆鬆筋骨,瞧見他耷拉著腦袋進來,不禁皺眉。
小和子不知道該不該說那些事,四阿哥再三凶他,他才略帶哭腔地把承乾宮裏那些事說了,胤禛聽得發怔。想到養母全心全意待自己,而生母更是一刻都不曾疏忽過對他的照顧,自己是有福氣的孩子,能得到兩個母親的愛,但眼下,有一半福氣似乎就要走到盡頭。
胤禛很聰明,早就察覺到養母身體不好,那不是頭疼腦熱的小毛病,而是母親本還在最好的年華裏,卻一天不如一天精力充沛,從前那個精神張揚的母親不大見得到了,如今母親脾氣漸漸變得溫和些,大半緣故是因為她的身體不好了。
“四阿哥,娘娘最怕您為了她不能專心功課,您若是得了太傅誇讚,得了皇上獎賞,皇貴妃娘娘才高興呢,您可一定別讓娘娘失望。”小和子跟著主子天天之乎者也,也學得幾分為人處世的道理,這幾句話說得很不錯,胤禛點頭答應他:“我明白。”
可孩子縱然冷靜,也無法消除他心中對於母親日漸衰弱的悲傷,這一日傍晚下學回到承乾宮,站在寢殿門前還沒進門,一向冷靜堅強的四阿哥,竟哭得不能自已。
皇貴妃見孩子流淚,以為胤禛在書房被人欺負,問了半天孩子也不吭聲,她漸漸明白是為了什麽,心中雖然悲傷,更多是被兒子的愛意填滿,哄著他笑說:“男兒有淚不輕彈,你皇阿瑪不喜歡看見男孩子哭,額娘會一直陪著你。”
承乾宮裏淡淡的悲傷波及永和宮,昔日被皇貴妃羞辱虐待時,怎能想到今日光景,嵐琪滿心希望皇貴妃能健康長壽,這樣的情緒連玄燁也被感染,那之後的日子時常出入承乾宮,皇貴妃被丈夫和兒子無微不至地安撫嗬護,身子果然有所好轉,四阿哥臉上才漸漸能看到笑容。
轉眼已在十月,胤禛生辰這日,皇貴妃給兒子準備了一個驚喜,已經許久不在宮裏的毓溪被接了進來,雖然太皇太後那邊是不答應的,皇貴妃準備事後再去請罪,要緊的是這對青梅竹馬的孩子能見一見。
待胤禛從書房回來,換了衣裳來給幾位道賀的娘娘請安,乍一眼看到立在額娘身旁的女孩子,好久不見,毓溪長個兒了瘦了,本來就十分玲瓏可愛,現在變得更加漂亮。小家夥毫不掩飾地笑起來,很是歡喜。
隻是毓溪這麽久不進宮,天天在家學規矩學本事,性子漸漸收斂,不再像之前那樣活潑好動,待四阿哥走近了,隻是靦腆地福了福身子,不敢正眼看他。
皇貴妃笑著把小丫頭推向兒子,大方地說:“一道去趟永和宮,德妃娘娘今天不大舒服沒能來湊熱鬧,是她千辛萬苦把你生下來的,自壽的日子,該去給娘娘磕個頭。”
座下之人都歎皇貴妃大度,皇貴妃不以為意,隻管說說笑笑。胤禛領命後,帶著毓溪一道出來,離開大人小姑娘也更放得開,甜甜地笑著說:“四阿哥,您長高了。”
胤禛則笑道:“你也是,而且更好看了。”
小姑娘臉上頓時飄起紅雲,不好意思地低著腦袋走路,胤禛嫌她太慢,轉身一把牽了手,拉著毓溪便往永和宮走,小姑娘緊趕慢趕地跟在四阿哥身後,看著他漂亮的側臉,少女心事,仿佛就從這一刻綻開了。
嵐琪今日胎動不安,慈寧宮去不得,承乾宮裏四阿哥的生辰也不能道賀,與環春笑說是不是這個孩子曉得今天是哥哥的生日,也著急要跑出來,說話工夫胤禛和毓溪就到了。
沒想到是皇貴妃讓四阿哥過來磕頭,看著胤禛周正地行禮,之後再是毓溪行禮,若非倆孩子是一前一後分開的,嵐琪直覺得若幹年後他們若有緣成親,進宮行禮時,就該是這個光景。
本是高高興興的事,嵐琪正把毓溪摟到身邊要問問她近來的事,外頭一陣急促的腳步聲響起,環春迎出去,不消片刻,就慘白著臉回來說:“娘娘,慈寧宮出事了,貴妃娘娘不知怎麽跑出來,把太皇太後嚇著了。”
嵐琪渾身發緊,幸而折騰了一天的肚子在此刻消停下來,想也不想穿著身上的常衣就往外趕,留下胤禛和毓溪,小姑娘被突如其來的事嚇著了,胤禛則安撫她:“你在這裏陪十三阿哥和小公主,等我去問過額娘了,再來領你。”
四阿哥年紀雖小,行事卻穩重,留下毓溪回承乾宮,果然未進門就見母親匆匆出來,其他幾位妃嬪也跟在身後,但皇貴妃卻喝令她們:“你們留在這裏,不要亂哄哄的,去多了人也無濟於事。”
再轉身看到兒子,皇貴妃心中想了想,領著四阿哥一道過去了。
慈寧宮裏並沒有一團亂,嵐琪最先趕到,皇帝與皇貴妃幾乎同時來,玄燁看到皇貴妃領著四阿哥時,眼中掠過幾分不滿,但此刻不宜說什麽,他隻關心皇祖母如何。
幾位太醫輪流給太皇太後診脈,卻說不出個所以然,方才是蘇麻喇嬤嬤和太後攙扶太皇太後在院子裏散步,突然有人衝進來大喊大叫,太皇太後嚇了一跳腳下虛軟摔下去,蘇麻喇嬤嬤和太後猝不及防,三個人一道滾在地上,老人家怎麽經得起這樣一摔,連蘇麻喇嬤嬤都閃了腰此刻不能在跟前。
照太醫的話來說,太皇太後沒什麽病,這一跤也沒傷到筋骨,可是她年紀大了,身子越來越虛弱,這般受驚摔一跤,本來能支撐身體的精氣神恐怕就摔沒了,昏睡過後再醒來,還能不能有之前的精神,誰也不知道。麵對自然的衰老,而非疾病,湯藥針灸無法改變現實,他們無能為力。
太醫們一句無能為力,招來皇帝大怒,若非不願給祖母積怨,隻怕殺了這些庸才的心都有。他們戰戰兢兢地退下,要去想法兒為太皇太後續命,走後殿內便陷入死一般的寂靜,所有人都憂心忡忡。
嵐琪滿心想著是不是惠妃再次挑釁她們,才又折騰著把貴妃放了出來,一時沒有在意到殿內的事,所以皇帝突然嗬斥“你們來做什麽?”著實把她嚇了一跳。
抬頭看,玄燁的目光正看著皇貴妃,而皇貴妃身邊站著四阿哥,嵐琪竟這會兒才看到四阿哥也來了,回想起來,孩子不是和毓溪一起在永和宮嗎?
“立刻回去,要你們來做什麽?”玄燁語氣裏帶著幾分發狠的味道,皇貴妃又害怕又不服氣,邊上的胤禛更不明白父親生什麽氣,他想開口給母親解釋,父親已經怒聲嗬斥,“還不快滾?”
皇貴妃眼圈都紅了,皇帝當著這麽多人的麵,德妃也罷了,還有一屋子的宮女太監就這麽喊她滾,那麽重的一個字,竟就這樣衝著她吼出來。
“額娘。”胤禛拉了拉母親,孩子意識到他們不該再在這裏,皇貴妃反是被兒子拉著半推半就地離開,嵐琪在一旁起身恭送,皇貴妃走後,她看了看玄燁,在想自己是不是也該走。
皇帝大怒,李公公示意殿內的宮女太監都退下去,嵐琪覺得玄燁現在滿身怒火,靠近必然傷身,不如彼此冷靜一下,便轉身要去內殿看顧太皇太後,卻聽玄燁在背後問她:“怎麽回事,為什麽帶胤禛來,你們都不懂事嗎?”
嵐琪心裏一沉,畢竟是在說她的兒子,不管誰養著,四阿哥都是她的兒子,可腦袋裏一時想不明白皇帝有什麽可生氣的,隻轉身回稟:“臣妾獨自先來的,若非方才您訓斥娘娘,臣妾都沒瞧見四阿哥在她身邊。”
玄燁的臉色總算有所緩和,似自言自語:“是啊,你不至於這樣糊塗。”
嵐琪看著他,玄燁的悲傷她見過,胤祚沒的時候,小閨女出生旋殤的時候,可是此刻從眼底不斷溢出的彷徨恐懼,她竟從未見過。眼前的男人不再那樣威風凜凜,她突然明白,此刻的玄燁,隻是一個擔心祖母離他而去的孫兒。
是太皇太後給予了玄燁一生,改變了他這個不被父親喜愛的皇子的命運,想他自幼離宮居住,在那被太監宮女照顧,沒有父親教導,沒有母親疼愛的歲月裏,小小的一個孩子該多彷徨害怕?直到太皇太後把他接回來,親自撫養,親自教導,把他培養成頂天立地的一代君主,風風雨雨同甘共苦,三十多年的祖孫情意,不怪他會慌亂,不怪他會毫不顧忌地衝皇貴妃發火。
“她難道是想,皇祖母若不行了,好給四阿哥幾句交代嗎?”玄燁手裏緊緊握拳,看著嵐琪的目光那樣冰冷,可以叫人直探他的心寒,“她白活了二十幾年,她做得那麽明顯,是要等著四阿哥被所有人詬病,等著唇槍舌劍往孩子身上招呼嗎?朕就知道,把孩子給她養,是你最大的錯!”
這話裏頭,有心寒,更有怒意,嵐琪至少能聽得出來,最後那一句是氣話,她還不至於像皇貴妃那樣弄不清狀況為了幾句話生氣。可是她心疼玄燁,心疼那個麵對朝廷麵對天下能不怒而威鎮定自若,但此刻卻驚慌失措的君主,不由自主便走上前來,輕輕抱住了玄燁的肩膀,安撫他:“皇上息怒,太皇太後會好起來的,會好起來的。”
這些話雖然很假,連嵐琪自己都不敢信,但眼下除此之外無話可說,她溫和地安撫著彷徨無助的帝王,玄燁終於漸漸冷靜。
“臣妾陪您去看看太皇太後。太皇太後醒來,一定想先看到皇上。”嵐琪微微笑著,拉起他的手,“皇上不要著急,這一切咱們早就說好的,您答應過太皇太後,不論最後的最後是什麽樣子,都會陪著祖母,陪她安安逸逸度過最後的時光。”
她笑著這樣說,說完已是淚如泉湧,但很快就抬手抹掉眼淚,與玄燁道:“臣妾可是答應了太皇太後,要讓她每天都高高興興的。”
“朕知道。”玄燁眼中微微濕潤,但終究努力壓製了悲傷,他是男人,是天下的君主,不能隨意流淚,不能讓任何人看到自己的懦弱。
帝妃二人進內殿時,太皇太後已經醒了,懶懶地靠在大枕頭上,瞧見他們進來,慈祥地微笑,伸手讓嵐琪到她身邊去,氣息虛弱但精神尚可,笑著嗔怪:“皇帝又欺負你了,瞧瞧眼圈兒紅的,這是哭過了?”便說玄燁,“你罵她做什麽,我自己不小心摔的,這年歲了,是該有小鬼上來使絆子,好早些催著我走了。”
玄燁笑著怪祖母胡說,結果
堂堂大男人,說著說著就哽咽,反被太皇太後訓斥:“九五之尊,落什麽眼淚,快收了。”
見祖母還有精神訓人,玄燁是高興的,太醫也說太皇太後沒病,就是老了,有一天精神是一天,哪一天睡過去再也醒不過來,生命就會很自然地消失,太醫們都說,太皇太後晚年不用為疾病所苦,是真正的福氣。
昔日嵐琪陪玄燁遊幸五台山,她對諸天神佛許下的願望,就是想太皇太後老來不受苦,如今看著,上天是應了她的願望,已然如此厚待,她不敢再奢求其他的,隻願自己能陪一天是一天,讓老人家安安樂樂離開這人世。
老人家畢竟精神有限,說會兒話就累了,打發玄燁和嵐琪離開前,提起貴妃的事,她說貴妃弄成這樣皇家也有責任,不要再責難一個瘋了的女人,讓玄燁照舊把她送回去看管好照顧好,身邊的人都饒恕了,不要追究。
祖母這樣吩咐,玄燁必定照做,何況他明白是自己讓人暗中下藥導致貴妃癡癡呆呆,若不然旁人怎麽挑唆,貴妃也不至於跑來慈寧宮嚇唬太皇太後,錯的根源在他身上,所以他才比任何時候都深深自責。
而到底是誰放貴妃出來的,必然要追查,不然有惡人潛伏在後宮,早晚會闖更大的禍,嵐琪與玄燁散了後,便找來梁公公問鹹福宮的狀況,才知道冬雲被人下了藥昏睡,這會兒還沒醒過來。貴妃是趁著送飯菜的時辰跑出來的,那時候所有人都在膳廳布置,沒有冬雲警醒地跟著貴妃,旁人稍稍偷懶疏忽,大門開著,就把貴妃放出來了。
行事的人知道撂倒了冬雲才能有這個結果,可見對鹹福宮的觀察絕非一兩天,眼下能浮現在嵐琪腦袋裏的,隻有惠妃,可她知道惠妃不傻,明明才動過歪腦筋被抓個現行,再做這樣的事,不是上趕著等人去抓她?
而把貴妃放出來,又怎麽知道她一定能找來慈寧宮,鹹福宮距離慈寧宮有很長一段路,這路上必然有人指引甚至直接把她綁到慈寧宮外,誰能在宮裏做這麽膽大包天的事,又可以藏匿一切行跡?
皇帝和德妃還在慈寧宮的時候,梁公公就已經派人把慈寧宮到鹹福宮一路上可以查問的人都盤查了一遍,沒有人看到什麽古怪的事。而貴妃雖然癡呆瘋癲,在冬雲的照顧下每天都穿得體麵幹淨,哪怕她正常地從鹹福宮走到慈寧宮,也不會沒有人看見,她到底怎麽一路過來,可以不驚動任何人,突然闖進慈寧宮讓所有人猝不及防?
永和宮裏,覺禪貴人早就在等候,見了德妃娘娘後一道聽梁公公稟告了這些事,德妃問她會不會還是惠妃,就像當初貴妃一樣,因為她做了所有人都覺得不可能的事,她反而“正大光明”不怕遭人懷疑,既然如此,同樣的事也能發生在惠妃身上。
覺禪貴人也有所懷疑,惠妃不比她少些魄力,不然這麽多年不會屢屢鋌而走險,明明早就失盡了上頭的心,還一次次挑釁他們的權威,也因為一次次都僥幸逃過滅頂之災,她的野心才會越來越膨脹。
可是梁公公很快傳來消息,惠妃這幾天是真的病了,不知是不是被覺禪貴人氣的,那日最後一次相見後,惠妃一直病著,不比從前裝病避世,這一回紮紮實實地病著,今天四阿哥的壽辰也沒去承乾宮賀喜,就因為正發燒沒退,想想她病成這樣了,似乎真沒心思折騰這些事。
“病著也脫不了嫌疑。”但是嵐琪不肯輕易放過她,眼神定定地看著覺禪貴人,“我想去問問她。”
覺禪貴人愣了愣,提醒德妃:“這樣一來,您和惠妃就真的對立,甚至撕破臉皮了。”
嵐琪卻道:“上回的事,我們證據確鑿,如果這一次查不出來是誰做的,她就死定了。若不是她做的,她會想盡一切辦法為自己洗脫嫌疑,而唯一能讓她洗脫嫌疑的,就是找出真正的凶手。”
覺禪貴人眼中一亮,問道:“娘娘是說,以惡製惡?”
嵐琪搖頭:“談不上以惡製惡,隻是若此番不是惠妃所為,沒有人比她更想知道真相,我相信沒人能比她更快地查清楚這件事。”
覺禪氏讚同:“惠妃的確有這個本事。”
但嵐琪也有隱憂,語氣沉沉地說:“就怕惠妃查到什麽不該她查出來的事,將來我對皇上不好交代。”
覺禪氏想了想,但問:“娘娘對皇上說要查這件事了嗎?”
嵐琪一愣,說起來,玄燁並沒有與她說查不查這件事,而玄燁也一定等不及自己慢條斯理地去厘清一切,他會用他的手段盡快弄清楚這件事,可是極有可能像從前一樣,到最後不了了之,甚至不給她一句明白話。她可以理解皇帝對於利弊的權衡,但她更想知道真相。
“娘娘是擔心,惠妃一旦查到這件事是誰幹的,將來會作為把柄成為她繼續作惡的籌碼?”覺禪氏冷靜地看待這一切,可以想到更遠更周全的事。
嵐琪點頭:“我怕查到什麽不該有的事,反而給皇上添麻煩。”
覺禪氏笑道:“可即便您不讓惠妃查,她為了自保也一定會弄清楚這件事,不管她是否會拿那個結果將來要挾什麽,不一樣的僅在於要不要給您一個交代。”
這話不錯,嵐琪的隱憂在於怕惠妃利用這件事生出別的麻煩,但她找不找惠妃去查,惠妃都會弄清楚這件事,哪怕她將來讓皇帝因為這件事頭疼,那也是之後的事,眼下皇帝要麵對的,是到底誰要傷害太皇太後,嵐琪在這一刻的猶豫,似乎就是在為玄燁逃避什麽,她太了解玄燁心中的輕重。
“娘娘不必親自去長春宮和惠妃撕破臉皮,反正惠妃知道是您盯上她了,這件事誰去說都一樣。”覺禪氏緩緩起身,似乎要走,淡定地說著,“嬪妾願意走這一趟,嬪妾與她還有什麽難聽的話沒說過?”
事已至此,嵐琪需要更多的時間陪伴太皇太後,隻能感激覺禪貴人:“之後的事就拜托你了,太皇太後那邊離不開人,我分身無暇。”
她笑道:“但願嬪妾能給您一個滿意的交代。”
說罷這句,覺禪貴人便從永和宮離開,去往長春宮的路上,額頭感到幾點冰涼,抬頭望,果然天上有雪花飄落,這還是今年第一場雪,她呆呆地朝天望了片刻,之後在香荷的催促下,才匆匆往惠妃這邊來。
長春宮內十分平靜,覺禪氏進門時,能聽見孩子琅琅讀書聲,門前太監告訴她是八阿哥在念書,八阿哥每天下了學都會再念兩個時辰的書,今天本該去給四阿哥賀壽,但因為太皇太後的事承乾宮那邊已經散了,所以八阿哥回來繼續念書。
大概太監宮女本以為多說些八阿哥的事,覺禪貴人會喜歡聽,畢竟是她的兒子,不想貴人仿佛根本沒聽見,隻管往惠妃寢殿去,反弄得他們有些尷尬,私下窸窸窣窣地議論,消息漸漸傳開,在屋子裏讀書的八阿哥就知道宮裏有客人,來的是覺禪貴人,是他親額娘。
這邊,覺禪氏進門便聞見濃烈的湯藥氣息,門口小火爐上瓦罐裏還咕嘟咕嘟煮著藥,寶雲似乎是陪得很辛苦,熬了一雙烏眼圈來迎接,客氣地笑著:“外頭下雪了,貴人可曾打濕了衣衫?”
覺禪氏沒有與她客氣,直接到惠妃麵前行禮,惠妃好奇覺禪氏怎麽跑來了,本還有一絲希望這女人能為己所用,可聽她說完那些事,身子不住地顫抖,眼睛瞪得溜圓,厲聲嗬斥覺禪氏:“放肆,容得你這樣來懷疑本宮?滾出去!”
覺禪氏淡定地笑著:“娘娘容稟。您應該知道,嬪妾替誰來問您一個明白,所以還請娘娘盡快弄清楚這件事。若不是您所為,總還有別人,不然我們隻能把之前的證據交付給皇上,畢竟驚擾了太皇太後,不能沒個交代。”
惠妃氣急了,才開口就一陣猛烈地咳嗽,臉上漲得通紅,咳得喘不過氣,寶雲和其他宮女好一陣捶背安撫,她才緩和下來,軟綿綿地癱在床上。
覺禪氏冷漠地看著這一切,心裏明白,惠妃這次是真的病了,病成這樣必然是保命要緊,這件事若非她來說,似乎寶雲她們還沒透露給惠妃知道。
“原來你換個地方,不過是又換了個主子,一輩子是做奴才的命。”喘過氣的惠妃,依舊惡語相向,甚至不顧寶雲在身旁,譏諷覺禪氏,“回去告訴你主子,給我三天時間,我一定給她一個交代,可之前的事必須一筆勾銷,不要把我逼急了。”
覺禪貴人福一福身子:“如您所願。”
她說完就要走,可才背過惠妃,就聽身後人冷笑:“一樣都是為別人做事,為什麽不能為我?她能給你的好處,我可以給你更多。”
覺禪氏沒有回身,淡然而笑撂下話:“跟著您,就真是做奴才了,嬪妾可不是生來奴才的命。在你們麵前奴顏婢睞求施舍,在她身邊,才是堂堂正正地做人。”
望著覺禪氏窈窕優雅的身姿慢慢消失在門前,寶雲送客後順手將熬好的藥送進來,惠妃沒有發脾氣擋開,而是惜命地灌下去,但苦澀的藥喝得她渾身顫抖,到後來忍不住大哭,她怎麽就到了這個地步?
當初把覺禪氏送上龍榻,隻是不想容若和她的感情惹出什麽麻煩牽扯到自己,為什麽人和事情都越來越扭曲,為什麽到今天,變成了覺禪氏和自己對立?
寢殿外,因雪勢漸大,覺禪貴人帶著香荷沒有打傘,長春宮總還有待客之道,請覺禪貴人稍等片刻,本要拿長春宮的傘來給她,但覺禪氏反吩咐他們:“替我跑一趟延禧宮,讓我的宮女拿氅衣和傘來,用了你們的東西一樣要還的,都要跑這一趟。”
香荷麻利地塞了一塊碎銀子給門前的小太監,那人得了好處很殷勤地去辦差,覺禪氏和香荷淡定地立在門前等,她不會用長春宮的東西,不想碰惠妃碰過的。
外頭風雪越來越大,香荷一直問主子會不會覺得冷,卻見一旁走來一個孩子,香荷定睛看後輕聲念道:“主子,是八阿哥。”
八阿哥穿著屋子裏的單衣,捧著一隻手爐出來,麵上微微含笑走到覺禪貴人的身前,香荷給阿哥行禮,他很客氣地說免禮,便舉起手爐要遞給親娘,笑著說:“您用手爐暖暖身子吧,等在門口可冷了,額娘就是吹著風才病的。”
屋子裏伺候八阿哥的人似乎察覺到主子不見了,一個個跟出來,有人拿了衣裳趕緊給小主子披上,八阿哥則笑嘻嘻地依舊舉著手爐:“覺禪貴人,您暖暖身子吧。”
正殿門前,寶雲似乎聽見什麽動靜也出來了,正好看到這一幕,八阿哥拿手爐給覺禪貴人暖身子,可是美麗的女人卻和冰雪一樣冷酷,站著動也不動,甚至阻攔了身旁想要伸手去接的香荷,寶雲聽不見他們說什麽,可八阿哥臉上的失望,能讓她想象覺禪貴人的無情。
風雪颯颯,覺禪氏麵無表情地對八阿哥說:“長春宮的東西,都是惠妃娘娘和八阿哥用的規格,我隻是一個貴人,宮裏的規矩不敢僭越,八阿哥的好意,我心領了。”
孩子臉上的失望,在這冰雪世界裏看得十分清楚,可覺禪氏卻冷漠地避開了目光,不再看著兒子。香荷在邊上很為難,更覺得八阿哥可憐,八阿哥身後的宮女太監也十分氣憤,有嬤嬤上來領著八阿哥說:“主子咱們走吧,覺禪貴人是金貴人兒,怎麽用得咱們的東西。”
手爐被其他人奪走,八阿哥是手裏空了,卻覺得心裏更空,呆呆地被嬤嬤們牽手走開,時不時還會回頭望一眼。他的母親那樣美麗,八阿哥覺得母親是他在世上見過最美麗的人,可母親從前陪著十阿哥時的溫柔慈祥,為什麽一點點都不願對著自己流露?
跑回延禧宮拿傘的太監很快回來,香荷麻利地將主子裹嚴實,似乎一刻也不願在長春宮多待,撐著傘頂著風雪就離開,直到走遠了,主仆倆依偎在一起,香荷忍不住哽咽道:“主子,您對八阿哥太無情了。”
風雪喧囂在耳,香荷的話也鑽入覺禪氏的心,她笑得那般清冷深刻:“香荷,我不對他無情,就會有人對他更無情。”
這天的風雪,直到夜幕降臨才停歇,皇貴妃回宮後一直在屋子裏生悶氣,承乾宮裏本是張燈結彩為四阿哥慶祝生辰,這一下,反而更顯得淒涼。
烏拉那拉家的女兒早就被家人帶出宮,四阿哥跟著母親從慈寧宮回來後就沒再看到她,隻有小和子塞了一個荷包給他,說是毓溪小姐原要送給四阿哥的生辰禮物,胤禛雖然珍惜,可現在他更擔心額娘,他不明白為什麽自己跟著額娘去慈寧宮會招致父親勃然大怒,而額娘把自己關在屋子裏生悶氣,連他也不見。
孩子捧著書本完全看不進去,趴在桌上皺著眉頭,此刻小和子突然興奮地跑進來說:“主子,萬歲爺來了。”
聽小和子這句話,胤禛憂鬱的神情頓時散去,他知道這世上除了自己能讓額娘高興,阿瑪也是真正能哄得額娘高興的人,跑到門前往額娘的寢殿望著,本暗沉沉的屋子此刻似乎點了許多蠟燭,明亮的光線從窗口透出來,淡淡地映射到這裏,四阿哥的臉上,也有了笑容。
這一晚,皇帝歇在了承乾宮,帝妃之間說了什麽話,沒有第三個人知道,可四阿哥隔天看到母親重新露出笑容,心裏多少明白,阿瑪昨晚來,是為了在慈寧宮對額娘發火的事。雖然仍舊不懂他和額娘到底做錯了什麽,但阿瑪能來安撫額娘,他覺得挨罵也沒什麽。
兩三天後,太皇太後的身體有所好轉,外頭的人不被允許知道太皇太後的身體究竟怎麽樣,但嵐琪日日陪在身邊,的確覺得老人家似乎更精神些。太皇太後則自認是心情好身子才好,總是樂嗬嗬地對嵐琪說:“如今真正是不用再操心什麽,也沒精力操心,每天腦袋裏空空的,傻笑著稀裏糊塗時辰就過去了,這樣的日子,真真安逸得很。”
皇帝每天都來陪伴祖母,但他實在忙碌,每每停留不過半個時辰,於是一天三四趟地往來,最後被老祖母喝令要他專心政務,隻許他一天來一回慈寧宮
,玄燁唯有把祖母托付給大腹便便的嵐琪,心疼她辛苦,又實在沒有旁人可以信任,反被嵐琪玩笑:“這下子,皇上知道臣妾有多能幹了吧?”
慈寧宮裏的氣氛,因為太皇太後的樂觀和德妃娘娘的開朗,並沒有外人所想象的陰鬱哀傷,但這天玄燁來看望祖母時,嵐琪正好從茶水房過來,瞧見皇帝徑直往太皇太後的寢殿走,從側門就流露出的慍怒氣息讓她心中不安,可是待她再到跟前,隻看到皇帝滿麵笑容與皇祖母說說京城裏的趣聞,不見半分不悅。
小半個時辰後皇帝果然又要回乾清宮與大臣談事情,他是帶著笑容離開的,但嵐琪多跟了幾步出去,果然看到一離開寢殿就麵色陰沉的皇帝,但玄燁在麵前什麽也沒表露,她心裏突突直跳,這是發生了什麽事?
直到這天晚上,她心中的疑惑才似乎得到了答案。
夜裏,疲倦的孕婦回到永和宮,綠珠說覺禪貴人等候已久,嵐琪算算日子,那日她說惠妃要的三日時限已經到了,看樣子是有什麽消息,猛然想起今天皇帝陰鬱的神情,不覺有些煩躁。若同是為了那件事,能讓皇帝怒到什麽話都不想說,到底放貴妃出來的是什麽人?
然而覺禪貴人並沒有帶來明確的答案,準確地說是惠妃沒有給她切實的答複,惠妃很明白地告訴覺禪氏她沒有隱瞞任何事,因為這件事要再深究下去,實在是投鼠忌器。
“惠妃和梁公公一樣,沒有在那附近找到任何人看到奇怪的事,照您的話說,貴妃那天穿得很體麵,不可能從鹹福宮走到慈寧宮沒人察覺。”覺禪氏神情嚴肅,似乎也是被惠妃的結論嚇著了,一字字清晰地告訴嵐琪,“但那天,太子在英華殿禮佛,曾坐著暖轎從英華殿經過慈寧宮回毓慶宮,那天再沒有其他人坐轎子走過這條路,如果貴妃不是憑空出現在慈寧宮外,指不定就是太子帶過來的。”
覺禪氏說罷,屋子裏靜得喘息聲都聽得見,明明已經燒起地龍該溫暖如春的屋子,此刻卻仿佛比外頭寒風中更冷,這不是讓人手腳哆嗦的寒冷,而是從心裏一點點蔓延出來,叫人恐懼窒息的陰冷。
“隻有太子?”嵐琪凝
重地問這四個字,她想到今天玄燁的沉鬱和那種仿佛被死死壓製的怒火,她不敢想象皇帝已經知道這件事,甚至認定了這件事,真是難得有惠妃也不敢往下查的事,惠妃該是明白真相背後的殘酷,正如蘇麻喇嬤嬤時常說的,看透了,就隻剩下絕望。
“娘娘,若是太子,這件事就不是你我能碰的。”覺禪氏神情緊張,似乎擔心德妃太過正義,提醒道,“娘娘您該明白,任何人對於太子的指控,都會被懷疑覬覦儲君之位,即便皇上對您萬般情深,恐怕也容不得您質疑太子,這件事千萬不能由您去向皇上提出來。”
這些話嵐琪怎麽會不懂,她比誰都明白皇帝對於太子的看重,那不僅僅是對於赫舍裏皇後的情深,對於亡妻的承諾是其一,自己十幾年與兒子培養的感情,和身為帝王對於皇室傳承的期許,都讓他在太子身上花費太多的心血。就算嵐琪是玄燁心尖上的人,皇帝心裏總還有別的位置留給其他人,而太子所在的地界兒,便是誰也不能越雷池半步的禁地。
“我明白,這件事到此為止。”嵐琪讓自己平靜下來,也沒對覺禪氏提皇帝不高興的事,隻是吩咐,“再麻煩你走一趟長春宮,告訴惠妃,隻要她不再對旁人提起這件事,隻要她如她所說不去深究,之前她企圖偷取鹹福宮鑰匙的事我能一筆勾銷,但宮裏若有半點風聲對太子不利,就別怪我不客氣。”
覺禪氏鄭重其事地答應:“嬪妾明白了。”
之後兩人散了,嵐琪在環春的伺候下洗漱安置,挺著大大的肚子本就不好入睡,今夜為了這件事,更是輾轉難眠,她怎麽也想不到,竟然會牽扯到太子身上,那天貴妃怎麽從鹹福宮走到慈寧宮一直是個謎團,但若是藏匿在太子暖轎中,似乎就說得通了。可是太子為什麽要這麽做,他又怎麽能做到讓瘋瘋癲癲的貴妃在他的轎子裏能不鬧出動靜?
綁她,堵她的嘴?一切可以想象到的法子,都那樣殘忍,太子和這麽一個人在一乘暖轎中,才十幾歲的他就一點都不害怕?
這一晚注定難以安眠,翌日因答應太皇太後給她做點心,嵐琪早早就挺著肚子趕來慈寧宮,有環春搭手做力氣活兒,在太皇太後起身前做好了她惦記的蔥花小餅,老人家難得胃口好,嘴饞想多吃幾口,嵐琪狠心給攔住了。
太皇太後便笑她:“你今天不比昨天高興,一清早憂心忡忡,怎麽呀,我勞煩你做一頓餅吃都不成了?”
嵐琪笑道:“您可別說這樣的話,皇上回頭又該罵臣妾不孝順。”
可是老人家卻突然道:“他昨天心裏就不痛快,今天你也跟著不痛快了,說說,到底什麽事?”
嵐琪不由自主就垂下臉,心中暗歎太皇太後慧眼,等她回過神再假裝若無其事地笑,已被太皇太後嗔怪:“你們幾個以為我眼花耳聾,就真的每天隻管傻笑樂嗬?”
嵐琪立到她身邊,毫無底氣地說:“您又玩笑了,臣妾哪兒敢。可真沒什麽事呀,皇上不是挺高興的,昨天還說,今年各地收成極好,是個大豐年。”太皇太後不理她,歎一聲道:“我如今耳朵眼睛都不好使,所以一些不要緊的事,聽也不聽,看也不看,可你們幾個心裏稍稍有些什麽,我一眼就能看出來,你們越是瞞著,我便越是知道個中輕重。”
嵐琪看著太皇太後,她蒼老的眼睛此刻炯炯有神,一如當年初見她時所看到的目光,那樣威嚴神聖,那樣睿智英明,她不禁心內一顫,就是太明白這件事個中的輕重,忙與太皇太後道:“皇上不知臣妾心事,臣妾也不知皇上心事,臣妾本該與皇上心意相通毫無隱瞞,可是太皇太後,這件事您能不能答應臣妾,千萬千萬,不要對皇上提起?”
其實嵐琪說完這句就後悔了,又何須她來提醒太皇太後,還有誰能比老人家更明白這裏頭的利弊?
當太皇太後聽說那日將貴妃神不知鬼不覺從鹹福宮一路帶到慈寧宮,唯一可以讓路上往來之人都不察覺的方法,就是把她塞進太子的暖轎中,雖然這隻是一個懷疑,而真若是太子所為,他們興許是忽略了那天沒有其他人坐著轎子從那條路走,又或許一如既往的,作惡之人明白他們所做的事,在尋常人眼中都不可思議不值得懷疑,才會肆無忌憚。
相反,尋常心善之人,稍稍有些壞心思,就擔心所有人都會發現,戰戰兢兢終日不安,大部分熬不過這份痛苦,就會努力去彌補贖罪,以求心靈的解脫,自然也不乏熬過去變了心的,從此走上不歸路。
話說回來,不知若是太子所為,這一次的經曆對他究竟是折磨,還是驅使他走上了那條不歸路。
“也許不是太子呢,而今隻是查出這一可能,您不要傷心,臣妾覺得太子無論如何,也不會想要來傷害您的。”嵐琪輕輕撫摸太皇太後的胸口,想要為她順順氣,太皇太後卻捉了她的手道:“我最擔心的事還是發生了。我最擔心我走後你無法麵對的事,還是讓我看到了。”
“太皇太後……”
老人家深深皺眉,瘦削蒼老的手極用力地抓住了嵐琪,一字一字鄭重地告訴她:“皇室傳承,從來都不能寄托在一人身上,太子不過是傳承的象征,他還不是皇帝。”
這兩句話的分量,沉重得讓嵐琪似乎被壓得喘不過氣,可太皇太後卻繼續道:“記著我從前對你說的話,無論發生什麽事,要站在玄燁的身後,無論將來皇室和朝廷是怎樣的局麵,你都要站在玄燁的身後。”
嵐琪聲音顫抖,但堅定地應了聲是,而太皇太後繼續道:“如今他年輕,麵對天下叱吒風雲威風凜凜,可將來老了,眼下的祖孫情、兄弟情,甚至是父子情都會離他遠去,他就隻是個孤獨的帝王。我的孫兒很可憐,降臨人世就得不到親情嗬護,不要讓他臨了再孤獨地離去。”
“臣妾記著。”嵐琪用力地點頭。
“要記在心裏刻在骨頭上。”太皇太後的眼神銳利如刃。
“記在心裏,刻在骨頭上。”嵐琪重複她的話,而說罷這句,太皇太後迫人的氣勢驟然散去,老人家仿佛耗盡最後幾分力氣,軟軟地癱在靠枕上,闔目欣慰地笑著:“將來你老了,會不會也對孩子們說這樣的話,真想看看你到時候是什麽模樣,真想看看啊……”
嵐琪努力說些輕鬆的話,笑著道:“皇上說他看準了臣妾將來硬不起心腸教導兒媳婦,更不要說兒子了,皇上讓臣妾將來做個富貴閑人,每天傻乎乎跟著他就好。”
太皇太後果然笑了,卻又意味深長地說:“兒媳婦是一定要教的,不是苛求她們什麽,而是要把現實的殘酷展示給她們看,她們都是深宅大院的金枝玉葉,幾時知道天下的疾苦,但是跟著丈夫若想有一番作為,必然要經曆風雨。”
嵐琪笑應:“臣妾聽您的。”
太皇太後看她一眼,又慈祥地笑著:“可別學惠妃,她都弄出些什麽勾當來,我都替她惡心。”
嵐琪唯有安撫:“您別想那些事兒了。”
可太皇太後卻又雲淡風輕地看著她,讓嵐琪毫無準備地就聽見說:“如何培養一位國母,不隻是恩威並施,你要讓孩子覺得幸福,幸福的人才會有開闊得足以容納天下的胸懷,就好像你一樣。”
嵐琪呆呆地望著太皇太後,太皇太後卻笑著拍拍她的額頭,旋即別過臉閉目養神,再也不說話了。
在太皇太後跟前待了好一陣,嵐琪覺得有些話似乎超過了她所能承受的重量,再三取舍後,決定不去多想不去深究,那些字眼聽過則已,她還是做原本的烏雅嵐琪才好。
太皇太後闔目養神不久,便睡過去了,難得一刻安眠,嵐琪吩咐可信的宮女在跟前伺候,便輾轉來蘇麻喇嬤嬤的屋子,老嬤嬤那日和太皇太後一起摔到地上,閃了腰至今還不能下床活動。
嬤嬤看到德妃來,心疼地說:“看您挺著肚子走來走去,奴婢的心就一直懸著,好娘娘,您且歇一歇,讓奴婢安生半天可好?”
嵐琪笑盈盈地說:“這小娃娃乖得很,前陣子清閑時天天和我鬧,這幾天許是知道額娘要忙了,乖得不得了。太醫說我和孩子都好,脈搏強健平穩,您不要擔心,而我這樣多動動,生起來也容易。”
昔日初產,什麽也不懂的小婦人在蘇麻喇嬤嬤的陪同下九死一生地產下四阿哥,那份恩情嵐琪一直都記著,蘇麻喇嬤嬤如今想來,也恍惚覺得就在昨天,可是現在的德妃娘娘已經十分能幹,生兒育女也不再值得她害怕。
“盼著是個小阿哥,主子一定高興。”蘇麻喇嬤嬤輕輕碰了碰嵐琪的肚子,也不敢用力摸,德妃月份大了,怕過多撫摸會刺激胎兒引發早產。實則嬤嬤心裏竟真有這麽一個念頭,她希望德妃能早些分娩,心裏隱隱地害怕,怕太皇太後等不到那天。
這會兒的乾清宮,皇帝正負手立在窗前,聽李公公戰戰兢兢說罷幾件事,皇帝手裏本捏著一串珠子,此刻珠子與珠子之間似乎被很用力地摩擦,那嘰嘰咯咯的聲響,刺得李公公心顫,老公公一句話也不敢再多說,生怕皇帝盛怒之下,把他的腦袋也給砍了。
“這件事,還會有誰知道?”可皇帝還是出聲問。
“奴才覺得……”李公公咽了咽唾沫,鼓足勇氣說,“奴才覺得即便有人知道,也不敢張揚,茲事體大,宮裏娘娘宮外大臣,個個兒都是聰明人,都看著皇上的臉色行事。”
玄燁手中的勁道,幾乎要把好好一串珠子捏碎了,一點點把心中的恨發泄到這些力氣中,臉上除了因為過度用力而泛紅,神情上毫無變化。他明白,隻要自己不動聲色,其他人就不敢貿然行動,但他稍許露出不滿,就一定會有人將矛頭指向毓慶宮。
太子最大的支持,不是赫舍裏一族有多強大,不是他本身有多優秀能幹,太子最大的支持是他的父親,是玄燁。皇帝一旦要拋棄太子,誰也幫不了他。
“你年紀大了,恐怕在宮裏的日子也沒多久了。”玄燁冷幽幽地出聲。
“是,奴才早就該退了。”李公公這會兒倒是淡定,平靜地說,“奴才與太皇太後說好了,將來為太皇太後做守陵人,好把您和天下的事兒,時不時都告訴她。”
“做個與世無爭的守陵人之前,再替朕挑選培養幾個得力的人來。”皇帝的聲音,仿佛從深淵而來,沉悶壓抑得叫人有窒息的恐懼,李公公緊張地聽著他說,“那幾個人,要十足可靠,從今往後太子每日一言一行,都要密報讓朕知道。”
“是……”
珠子依舊嘰嘰咯咯發出聲響,可皇帝的話語卻比這尖銳的聲音更刺耳:“朕會另外安排人監督他們,他們若有異心,隨時隨地都會喪命。”
李公公覺得心跳都要停止了,卻突然又聽見皇帝一句透著深深無奈與悲傷的話。
“朕,心寒。”
李公公望著皇帝的背影,蒼老的麵容上滿是悲戚。
昔日赫舍裏皇後難產而終,皇帝曾幾日不願見剛出生的孩子,認定是二阿哥奪走了皇後的性命,寧願沒有這個兒子也要留住皇後。可當他冷靜下來,明白逝者已矣,便將對皇後所有的愛傾注在太子的身上,一晃十幾年,太子得到比任何皇子公主都要深厚的父愛,可是父子倆竟在不知不覺中,漸行漸遠。
李公公深諳宮闈之道,明白皇帝與太子之間,眼下僅僅看似一條細小的裂縫,但隨著日久天長,裂縫若無法填補,未來等待他們父子的,將會是無法跨越的鴻溝。
“傳旨到永和宮,朕今晚過去。”許久之後,玄燁舒口氣,吩咐了這句又坐回桌案批閱奏折,仿佛隻有把自己置身於繁忙的國事中,或是去永和宮,才能讓他放下心中的鬱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