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清和是一等伯,二品都督僉事,身負皇命鎮守大寧。作為大寧城的最高軍事長官,大寧都指揮使司上下,一應政,軍,刑務均要呈報到他麵前。
在大寧都指揮使司連軸轉了幾天,饒是習慣了快節奏高效率的孟十二郎也有些撐不住了。
這簡直是把人當牲口用啊!
越是品級高,官位高,就越是牲口。
都司衙門前的護衛還能輪值換班,到他身上,一天十二個時辰掰成兩瓣都不夠用。
練兵,找他。
屯田,找他。
戍衛,還找他。
除此之外,城中的治安管理,防火防盜,商業稅收,都要經他過目。
掛著兩個黑眼圈,看著都司經曆送來的厚厚一摞文冊,孟清和很想仰天咆哮,這是人過的日子嗎?!工資隻有一點點,休息日一個巴掌都能數得過來,整日裏除了加班就是加班,壓榨員工到如此地步,良心何在?絕對的黑心作坊啊!
咆哮完了,抹一把臉,罷工?首先要測試一下脖子夠不夠硬。
取締?老朱家的作坊,再黑也沒人敢這麽幹。
還能怎麽辦,隻能擦幹眼淚,繼續被壓榨。
起初,麵對堆積如山的工作,孟清和以為是都指揮使司上下聯手給他使絆子。存著懷疑,下令高福等人暗中觀察,查到的結果卻打碎了他這個猜測。
忙的不隻是他,大家都在忙。
三個部門的事情集中到一個部門,不忙才怪。
在城外被朱高燧抽了一頓鞭子的僉事張貴,頂著一臉的紅印子也要整日城內城外的跑,安排屯田工作。
大寧地處北疆,冬季漫長,近年來更是氣候無常,三四月間下雪再尋常不過。
都指揮使司衙門裏,四個都指揮僉事,除了日常操練戍衛邊軍,大部分時間都忙著屯田。
種子,農具,耕牛。
每年的春耕日,秋收時,以及推遲的播種時間,條條目目列成冊子,細化到了驚人的程度。
據經曆和都事呈報,近兩年都是張貴和許成主管屯田。兩人在這方麵沒少下力氣,收效卻著實不大。
“不瞞伯爺,如今是一年冷似一年。往年,靠軍屯和商屯足夠支應大寧守軍所需。近兩年都要奏請朝廷增補部分。不然別說一天兩頓,一天一頓都成問題。下邊的軍漢都得餓肚子。去年春耕足足推遲了一個月,畝產趕不上往年。今年怕是要更遲。”
說到這裏,都事歎了口氣,麵帶愁色。
都事是文官,正七品,在都指揮使司內主掌文書。
常年的邊塞生活,逐漸磨礪了他的心智。作為武官係統中的文職工作人員,言行少了許多文人習氣,多了幾許屬於邊軍的豪爽利落。實在不是他故意在孟清和麵前哭窮,著實是日子難過。不為自己,為守城的弟兄們,總要試一試,請孟清和想想辦法。
直腸子。
這樣的詞本不應該用在文官身上,眼前這位卻讓孟清和對大明文官有了新的認識。
以他的年紀和為官資曆,應當知道在孟清和麵前說這番話很不合適。
城外的那場下馬威,張貴偷雞不著蝕把米,被三皇子抽了一頓的事,幾乎人盡皆知。這個時候,不說遠著點,反倒在孟清和麵前提起此人,說他對本職工作是如何的負責,除了直腸子,再也找不出第二次詞形容孟清和對此人的觀感。
他同張貴有交情?
一下下敲著桌案,孟清和推翻了自己的想法。
“如此,這些田冊先留在這裏,本官看過之後再做決斷。”
“是。”
都事是個直腸子不假,也好歹在官場裏摸爬滾打了十個春秋,看人的眼力總是有的。
為了大寧的守軍,他冒了一回險,卻也掌握著分寸。
過猶不及,不能越線,他一樣知道。
房門打開又關上。
桌案旁,孟清和翻開一本田冊,移近燭火,認真看了起來。
燭火映紅了他身上的公服。
黑色的大案,緋紅的袍服,俊秀的眉眼。
手指修長,虎口和指腹都帶著薄薄的繭子,這是四年軍中生涯留給他的紀念。
看到田冊上的畝產數量,孟清和不由得皺眉。指尖在數字上慢慢滑過,情況當真是不容樂觀。
大寧尚且如此,何況是更北的開平、全寧等衛所?
運糧的海船至少要六月才能動身,這段時間,北邊的的衛所邊軍恐怕都要勒緊褲腰帶過日子。
從晉地調糧?或是從遼東想想辦法?
對著躍動的燭火,孟清和有些出神。
良久,搖了搖頭。
晉王不是好相與的,遼東鎮守劉真他也不熟。非親非故,非師非友,上門找人借糧,劉都督能把他攆出來。
武人的脾氣都不怎麽好。連孟清和自己,近段時間也是脾氣見長。
動不動就暴躁,哪天學著朱高燧一樣揮鞭子抽人都有可能。
合上田冊,捏了捏眉間,如此暴躁,當真是不好。
看來還是壓力太大。本就缺糧,還要被韃子騷-擾,加上朵顏三衛在一邊虎視眈眈,揪著草場不放,孟清和能忍住到現在還沒爆發,已經是相當了不起了。
想起朵顏三衛,便想起他被永樂帝坑了一回。
被皇帝坑,輕易不能反坑回去,隻能從其他人身上找補回來。
拿起筆,鋪開紙,墨跡暈染在紙上,幾個名字被種種圈起。
他要紓解壓力,找茬坑幾個人是最快捷有效的辦法。
三觀?早碎成渣渣。
節操?那又是什麽?
所謂自己的快樂要構築在他人的痛苦之上,孟十二郎深以為然。尤其是站在家國的立場上,坑起擾邊的韃子,更是全無壓力。
為了邊界和平,為了大明的繁榮,需要朵顏三衛首領和韃靼大汗共同添磚加瓦。
撕開寫好的紙,一片片扔進火盆之中,火苗躥起,墨跡和紙張一同化為了灰燼。
來奏事的經曆正要進門,看到這一幕,連忙把腳收了回去。
還是再等等。
無他,興寧伯的笑容委實太過嚇人。
經曆並沒等太久,室內的孟清和已經出聲,“來人,請張僉事和許僉事前來議事。”
張僉事和許僉事?
門外的經曆和護衛麵麵相覷,都以為自己聽錯了。
接到消息的張貴和許成也是滿頭霧水,心中忐忑。
興寧伯這是要找茬報複還是另有所圖?
無奈上官命令不能違背,就算前邊有個深坑在等著他們,也得邁開大步向前走。
同兩人預料中的不同,孟清和沒找茬,更沒設圈套,開門見山表示,他看過近兩年的田冊,對兩人的工作十分滿意。
“天公不做美,田產不豐。”孟清和親自為兩人倒了茶,示意兩人不必驚慌,“兩位可有好的建議?”
張貴和許成誠惶誠恐的接過茶杯,不說許成,張貴也是被朱高燧那頓鞭子抽怕了。正如朱高燧所言,真要找茬料理了自己,甭管是宗族還是拐著彎的皇親,都救不了他。
那個給他遞消息,說興寧伯早晚倒台的“好友”早沒了影子。張貴徹底明白自己是被利用了,可惜他明白的有些晚。
讓他和興寧伯不對付,以至令興寧伯怨恨世子和世子妃,轉而向陛下進言,得了好處的會是誰?
高陽郡王還是三皇子?明顯都有些不對。
意圖太明顯,查出來,定會讓天子不悅。
那麽,究竟會是誰?
想不出是誰在背後推動,但梁子終究是結了。得罪的還是上官,想解開談何容易。張貴已經做好破財消災,回家種田的準備了。不想孟清和神來一筆,讓他徹底暈了。
興寧伯為何會問到這個,莫不是要用到自己?
張貴下意識去看許成,許成也是蹙眉。
孟清和端著茶杯,老神在在,壓根不著急。
良久,許成深吸一口氣,攥緊拳頭,下了決心。
“下官以為,雨雪無常,今年的春耕恐會推遲,畝產定然不豐。”
孟清和垂眸,道:“繼續。”
許成卻沒再說,而是轉頭向張貴示意。
張貴明白許成是在幫他,一咬牙,出聲道:“以下官所見,可在麥收之後補種蕎麥,或以粟米等替代麥種。雖畝稅多些,卻能支應守軍所需。”
見孟清和點頭,張貴心中有了底,繼續道:“去年,下官曾令麾下開墾新田,種植蕎麥粟米,所得高於種麥,且可一年多種。軍屯若有限製,可以商屯為主。天下已平,有朝廷鹽引,商人驅利,定會出力。”
“此法甚好。”
孟清和再次點頭,肯定了張貴的建議。在開平衛時,他用過類似的辦法,增補手下軍漢們的夥食,效果很不錯。
蕎麥口感比不上小麥,但能飽腹。
現如今,解決大寧守軍的口糧最為要緊,口感倒在其次。
“光是如此,還不夠。”孟清和笑了笑,“田種出來,還得未雨綢繆。”
“伯爺是指?”
“惡鄰在側,豈能安枕?不防著點,辛辛苦苦忙上一年,到頭卻被韃子搶了,豈不是白忙。”
此言一出,張貴許成一起點頭。
草原上的蒙古韃子,專門算著秋收的時日來打穀草。旁邊的泰寧衛也不老實。前些日子,邊軍抓獲的遊騎就和泰寧衛脫不開關係。
朵顏三衛在靖難中都立有大功,還放言天子曾許諾給他們草場放牧。
這段時間,經常能看到三衛的牧民驅趕著牛羊,離開衛所轄地,“越界”到大寧附近放牧。
大寧守軍驅趕幾次,前腳走了,後腳又回來。
一些套種作物都被啃食,邊軍積攢的火氣相當大。
“這件事本官會解決。解決的辦法或許會有些出格。”孟清和突然斂起笑容,嚴肅道,“本官要兩位一句準話,可願聽從本官號令?願意,本官保兩位一個前程,不願,本官也不追究。”
孟清和將話說挑明,許成和張貴心裏明白,這是機會,怕也是唯一的機會。
兩人不再猶豫,硬著頭皮也要表決心,唯興寧伯馬首是瞻。
不管心裏怎麽想,麵上的誠懇看不出做假。
孟清和笑得和氣,立場再不同,在大前提下也能合作。何況,他是兩人的上官,不服?照樣有辦法收拾。
許成和張貴離開之後,孟清和又分別見了其餘兩名都指揮僉事,以及之前被張貴壓製的都指揮同知。
話中談的也是屯田和處理同鄰居之間的土地糧食糾紛問題。
很快,都指揮使司上下都得知,興寧伯將大寧的軍屯分片包幹,劃分到位,兩名同知和四名僉事各負責一塊。屯田期間的工作,興寧伯一概不過問。待到秋收後,哪個片區收獲的糧食最多,將公開表揚,還有額外獎賞。
據說,獎勵額外豐厚。
同知和僉事都去屯田了,練兵誰來?
孟清和嘿嘿一笑,沒關係,不是還有個提前享受退休生活的大寧都指揮使?
“都司年不過半百,當是為朝廷發光發熱,為陛下盡忠的黃金時期,怎麽能萬事不管,百事不問?這不好,很不好。太-祖高皇帝教導我們,人生的價值在於工作,工作,再工作!”
所以,退休生活提前結束,回來幹活吧您呐。
始終被排擠的都指揮使感動非常。哪怕被抓了勞工,各種壓榨剩餘價值,仍絲毫不減他對孟伯爺的感激之情。
伯樂啊!
興寧伯就是他的伯樂!
看著淚流滿麵的都指揮使,孟十二郎默默轉頭,把心中升起的一絲愧疚強壓下去。
他不承認自己眼紅這位的悠閑才下此狠手,堅決不承認!
經過孟伯爺的排列組合,各種挑撥……咳,鼓舞,大寧都指揮使司猶如加滿了燃料的火車頭,轟隆隆向前飛馳。
朝堂派係,軍中壁壘,被孟十二郎舉著錘子一一砸破。
扛著錘子,孟十二郎笑得萬分得意。
想升官嗎?
想發財嗎?
想各種前程遠大嗎?
那就努力幹活吧。
內部競爭最利於提高工作效率。不想被旁人比下去,想拿到豐厚的獎勵,大家一起玩命吧。
大寧都指揮使神采煥發,聽著校場裏的雄壯吼聲,仿佛又回到了熱血沸騰的年紀。
大寧都指揮同知和都指揮僉事們整日呆在田頭,換下一身公服,挽起褲腳,不知內情的,絕對認不出這是朝廷的從二品和正三品武官,還以為是再尋常不過的軍漢。
受上官帶動,千戶,百戶,總旗,小旗各個不甘落後。
相鄰分片的軍漢們拉犁時遇上了,鼻孔一噴氣,胳膊上的肌肉隆隆鼓起,黝黑強悍,活像是一座小山。
軍漢,就是這麽威武雄壯!
恰好到田間視察工作的孟十二郎熱血上湧,連忙捏住鼻子。
心中不停默念,他有美人,他有沈瑄,絕對不能犯思想錯誤,否則侯二代會給他好看。
為了春耕,城內雜造局的工匠們開始三班倒,爐子中的大火再沒熄過。
打鐵聲中,各種改進的農具被送到軍戶手中。
雜造局屬於官方機構,製造出的工具隻能用於軍隊。農戶和屯田的商戶察覺到新犁的犀利,開動腦筋,紛紛效仿。
孟清和一邊感歎於勞動人民的智慧,一邊肉疼,誰讓這個時候沒有專利使用費?
為實現可持續發展,隻能自己掏錢獎勵改善農具的匠戶。
十錠寶鈔,合計五貫。雖然寶鈔不斷貶值,也能買上半擔糧食。
匠戶們看著眼熱,各種開動思維,從農具到工具,從工具到輪車,從輪車到戰車,甚至於槍矛,都有匠戶開始鑽研。雖然大部分設想都沒有實現的可能,但隻要工匠們願意去想,樂於去做,不停的轉動腦筋,靈感就會不斷湧現。總會有一兩個點子能用到實處,帶來的好處更是顯而易見。
將改進版的站車圖紙上報給朝廷,升官沒有,錢鈔和布帛卻不少。連發給將士們的袢襖都厚實許多。
孟清和總算體會到了“封疆大吏”的好處。頭頂沒有大山壓著,隻要不出格,想幹什麽幹什麽,當真是好啊。
不對,也不能說沒有。
一直留在大寧城的朱高燧就算是不大不小的一座山。
原本,朱高燧打算去開平衛找朱高煦。兄弟倆都繼承了老爹好戰的性格,到北邊來,就是能為和韃子快樂的玩耍。
結果孟清和一連串的手筆,拉住了在朱高燧的腳步。他發現,在大寧城也有不少好玩的事,幹脆不走了,住進都指揮使司衙門,參與進了孟清和做的每一件事。
“興寧伯不用太感激,孤隻是舉手之勞。”
孟清和氣結。
拍拍腦袋,好吧,有朱高燧當牌子,旁人想找他的不對,多少也要掂量一下。
朱高燧是好意,他明白。可說出來的話,卻著實是氣人。
深呼吸,他不生氣。
暴躁了,幹脆取出沈瑄寫給他的信,從頭讀一遍,立即神清氣爽。
想見他。
想這樣那樣。
可現在還不是時候。
孟清和一直在做準備。
將春耕工作安排給張貴等人,順便抓了都指揮使主管練兵和城防,空出時間,一直關注著朵顏三衛的動向。
在三衛牧民更加頻繁的出現在大寧附近,屢次不小心踏入商屯和軍屯,踩踏麥苗之後,孟清和知道,時機到了。
永樂元年,春四月。
天未亮,幾匹快馬便從大寧城中馳出。
順天府,開平衛,全寧衛,營州衛,接連收到了孟清和的親筆書信。
朵顏三衛察覺了大寧城的動向,三衛首領湊到一起,卻猜不透孟清和此舉為何。
接下的一段時間,大寧城沒有任何動靜。
就在朵顏三衛首領打算再向天子上疏,請以大寧之地為草場時,變故發生了。
泰寧衛,福餘衛,朵顏衛,同時遭受了搶劫。
牛羊,戰馬,帳篷,凡是能搶的,一樣不落。
部落勇士趕走了強盜,損失卻無法挽回。
更讓三衛惱火的是,搶劫他們的,竟然是韃靼!韃靼搶完不算,野人女真還溜邊撿便宜!
這能忍嗎?
堅決不能!
於是,蒙古壯漢們騎上戰馬,揮舞著馬刀,報仇,必須搶回來!
韃靼可汗鬼力赤接到消息,一腦門的問號。他不記得派人去搶兀良哈,就算搶,也是去開平衛和大寧搶。
看看右丞相馬兒哈咱,是你幹的?
馬兒哈咱搖頭,堅決沒有。
再看看左丞相也孫台,是你小子?
也孫台也連忙擺手,絕對不是!
鬼力赤繼續一腦門的問號,那到底是誰?難不成是馬哈木那小子?
恩,極有可能!
搶了兀良哈讓老子頂崗?這事不算完!
鬼力赤和朵顏三衛首領也想過是大明,可搶劫者身上的皮甲,手上的彎刀,都帶有韃靼的標誌,領頭的怯烈帖木兒,哈剌脫歡李剌兒,都是韃靼的軍官。順便溜縫撿便宜的更是野人女真無疑。
最後的疑問被消除,朵顏三衛暫時沒心思和朱棣要草場,轉而尋求朱棣的支持,幫他們向韃靼討回一個公道!
朵顏三衛的奏請送到京師,朱棣摸著下巴上的短髭,又翻開朱高煦,朱高燧,沈瑄和孟清和不久前送來的奏報,大手一揮,朕會站在正義的一方,幫三衛首領討回公道!
至於是真公道假公道?
見到送來密旨的鄭和,孟清和眼睛一眯,心照不宣的笑了。
在大寧都指揮使司連軸轉了幾天,饒是習慣了快節奏高效率的孟十二郎也有些撐不住了。
這簡直是把人當牲口用啊!
越是品級高,官位高,就越是牲口。
都司衙門前的護衛還能輪值換班,到他身上,一天十二個時辰掰成兩瓣都不夠用。
練兵,找他。
屯田,找他。
戍衛,還找他。
除此之外,城中的治安管理,防火防盜,商業稅收,都要經他過目。
掛著兩個黑眼圈,看著都司經曆送來的厚厚一摞文冊,孟清和很想仰天咆哮,這是人過的日子嗎?!工資隻有一點點,休息日一個巴掌都能數得過來,整日裏除了加班就是加班,壓榨員工到如此地步,良心何在?絕對的黑心作坊啊!
咆哮完了,抹一把臉,罷工?首先要測試一下脖子夠不夠硬。
取締?老朱家的作坊,再黑也沒人敢這麽幹。
還能怎麽辦,隻能擦幹眼淚,繼續被壓榨。
起初,麵對堆積如山的工作,孟清和以為是都指揮使司上下聯手給他使絆子。存著懷疑,下令高福等人暗中觀察,查到的結果卻打碎了他這個猜測。
忙的不隻是他,大家都在忙。
三個部門的事情集中到一個部門,不忙才怪。
在城外被朱高燧抽了一頓鞭子的僉事張貴,頂著一臉的紅印子也要整日城內城外的跑,安排屯田工作。
大寧地處北疆,冬季漫長,近年來更是氣候無常,三四月間下雪再尋常不過。
都指揮使司衙門裏,四個都指揮僉事,除了日常操練戍衛邊軍,大部分時間都忙著屯田。
種子,農具,耕牛。
每年的春耕日,秋收時,以及推遲的播種時間,條條目目列成冊子,細化到了驚人的程度。
據經曆和都事呈報,近兩年都是張貴和許成主管屯田。兩人在這方麵沒少下力氣,收效卻著實不大。
“不瞞伯爺,如今是一年冷似一年。往年,靠軍屯和商屯足夠支應大寧守軍所需。近兩年都要奏請朝廷增補部分。不然別說一天兩頓,一天一頓都成問題。下邊的軍漢都得餓肚子。去年春耕足足推遲了一個月,畝產趕不上往年。今年怕是要更遲。”
說到這裏,都事歎了口氣,麵帶愁色。
都事是文官,正七品,在都指揮使司內主掌文書。
常年的邊塞生活,逐漸磨礪了他的心智。作為武官係統中的文職工作人員,言行少了許多文人習氣,多了幾許屬於邊軍的豪爽利落。實在不是他故意在孟清和麵前哭窮,著實是日子難過。不為自己,為守城的弟兄們,總要試一試,請孟清和想想辦法。
直腸子。
這樣的詞本不應該用在文官身上,眼前這位卻讓孟清和對大明文官有了新的認識。
以他的年紀和為官資曆,應當知道在孟清和麵前說這番話很不合適。
城外的那場下馬威,張貴偷雞不著蝕把米,被三皇子抽了一頓的事,幾乎人盡皆知。這個時候,不說遠著點,反倒在孟清和麵前提起此人,說他對本職工作是如何的負責,除了直腸子,再也找不出第二次詞形容孟清和對此人的觀感。
他同張貴有交情?
一下下敲著桌案,孟清和推翻了自己的想法。
“如此,這些田冊先留在這裏,本官看過之後再做決斷。”
“是。”
都事是個直腸子不假,也好歹在官場裏摸爬滾打了十個春秋,看人的眼力總是有的。
為了大寧的守軍,他冒了一回險,卻也掌握著分寸。
過猶不及,不能越線,他一樣知道。
房門打開又關上。
桌案旁,孟清和翻開一本田冊,移近燭火,認真看了起來。
燭火映紅了他身上的公服。
黑色的大案,緋紅的袍服,俊秀的眉眼。
手指修長,虎口和指腹都帶著薄薄的繭子,這是四年軍中生涯留給他的紀念。
看到田冊上的畝產數量,孟清和不由得皺眉。指尖在數字上慢慢滑過,情況當真是不容樂觀。
大寧尚且如此,何況是更北的開平、全寧等衛所?
運糧的海船至少要六月才能動身,這段時間,北邊的的衛所邊軍恐怕都要勒緊褲腰帶過日子。
從晉地調糧?或是從遼東想想辦法?
對著躍動的燭火,孟清和有些出神。
良久,搖了搖頭。
晉王不是好相與的,遼東鎮守劉真他也不熟。非親非故,非師非友,上門找人借糧,劉都督能把他攆出來。
武人的脾氣都不怎麽好。連孟清和自己,近段時間也是脾氣見長。
動不動就暴躁,哪天學著朱高燧一樣揮鞭子抽人都有可能。
合上田冊,捏了捏眉間,如此暴躁,當真是不好。
看來還是壓力太大。本就缺糧,還要被韃子騷-擾,加上朵顏三衛在一邊虎視眈眈,揪著草場不放,孟清和能忍住到現在還沒爆發,已經是相當了不起了。
想起朵顏三衛,便想起他被永樂帝坑了一回。
被皇帝坑,輕易不能反坑回去,隻能從其他人身上找補回來。
拿起筆,鋪開紙,墨跡暈染在紙上,幾個名字被種種圈起。
他要紓解壓力,找茬坑幾個人是最快捷有效的辦法。
三觀?早碎成渣渣。
節操?那又是什麽?
所謂自己的快樂要構築在他人的痛苦之上,孟十二郎深以為然。尤其是站在家國的立場上,坑起擾邊的韃子,更是全無壓力。
為了邊界和平,為了大明的繁榮,需要朵顏三衛首領和韃靼大汗共同添磚加瓦。
撕開寫好的紙,一片片扔進火盆之中,火苗躥起,墨跡和紙張一同化為了灰燼。
來奏事的經曆正要進門,看到這一幕,連忙把腳收了回去。
還是再等等。
無他,興寧伯的笑容委實太過嚇人。
經曆並沒等太久,室內的孟清和已經出聲,“來人,請張僉事和許僉事前來議事。”
張僉事和許僉事?
門外的經曆和護衛麵麵相覷,都以為自己聽錯了。
接到消息的張貴和許成也是滿頭霧水,心中忐忑。
興寧伯這是要找茬報複還是另有所圖?
無奈上官命令不能違背,就算前邊有個深坑在等著他們,也得邁開大步向前走。
同兩人預料中的不同,孟清和沒找茬,更沒設圈套,開門見山表示,他看過近兩年的田冊,對兩人的工作十分滿意。
“天公不做美,田產不豐。”孟清和親自為兩人倒了茶,示意兩人不必驚慌,“兩位可有好的建議?”
張貴和許成誠惶誠恐的接過茶杯,不說許成,張貴也是被朱高燧那頓鞭子抽怕了。正如朱高燧所言,真要找茬料理了自己,甭管是宗族還是拐著彎的皇親,都救不了他。
那個給他遞消息,說興寧伯早晚倒台的“好友”早沒了影子。張貴徹底明白自己是被利用了,可惜他明白的有些晚。
讓他和興寧伯不對付,以至令興寧伯怨恨世子和世子妃,轉而向陛下進言,得了好處的會是誰?
高陽郡王還是三皇子?明顯都有些不對。
意圖太明顯,查出來,定會讓天子不悅。
那麽,究竟會是誰?
想不出是誰在背後推動,但梁子終究是結了。得罪的還是上官,想解開談何容易。張貴已經做好破財消災,回家種田的準備了。不想孟清和神來一筆,讓他徹底暈了。
興寧伯為何會問到這個,莫不是要用到自己?
張貴下意識去看許成,許成也是蹙眉。
孟清和端著茶杯,老神在在,壓根不著急。
良久,許成深吸一口氣,攥緊拳頭,下了決心。
“下官以為,雨雪無常,今年的春耕恐會推遲,畝產定然不豐。”
孟清和垂眸,道:“繼續。”
許成卻沒再說,而是轉頭向張貴示意。
張貴明白許成是在幫他,一咬牙,出聲道:“以下官所見,可在麥收之後補種蕎麥,或以粟米等替代麥種。雖畝稅多些,卻能支應守軍所需。”
見孟清和點頭,張貴心中有了底,繼續道:“去年,下官曾令麾下開墾新田,種植蕎麥粟米,所得高於種麥,且可一年多種。軍屯若有限製,可以商屯為主。天下已平,有朝廷鹽引,商人驅利,定會出力。”
“此法甚好。”
孟清和再次點頭,肯定了張貴的建議。在開平衛時,他用過類似的辦法,增補手下軍漢們的夥食,效果很不錯。
蕎麥口感比不上小麥,但能飽腹。
現如今,解決大寧守軍的口糧最為要緊,口感倒在其次。
“光是如此,還不夠。”孟清和笑了笑,“田種出來,還得未雨綢繆。”
“伯爺是指?”
“惡鄰在側,豈能安枕?不防著點,辛辛苦苦忙上一年,到頭卻被韃子搶了,豈不是白忙。”
此言一出,張貴許成一起點頭。
草原上的蒙古韃子,專門算著秋收的時日來打穀草。旁邊的泰寧衛也不老實。前些日子,邊軍抓獲的遊騎就和泰寧衛脫不開關係。
朵顏三衛在靖難中都立有大功,還放言天子曾許諾給他們草場放牧。
這段時間,經常能看到三衛的牧民驅趕著牛羊,離開衛所轄地,“越界”到大寧附近放牧。
大寧守軍驅趕幾次,前腳走了,後腳又回來。
一些套種作物都被啃食,邊軍積攢的火氣相當大。
“這件事本官會解決。解決的辦法或許會有些出格。”孟清和突然斂起笑容,嚴肅道,“本官要兩位一句準話,可願聽從本官號令?願意,本官保兩位一個前程,不願,本官也不追究。”
孟清和將話說挑明,許成和張貴心裏明白,這是機會,怕也是唯一的機會。
兩人不再猶豫,硬著頭皮也要表決心,唯興寧伯馬首是瞻。
不管心裏怎麽想,麵上的誠懇看不出做假。
孟清和笑得和氣,立場再不同,在大前提下也能合作。何況,他是兩人的上官,不服?照樣有辦法收拾。
許成和張貴離開之後,孟清和又分別見了其餘兩名都指揮僉事,以及之前被張貴壓製的都指揮同知。
話中談的也是屯田和處理同鄰居之間的土地糧食糾紛問題。
很快,都指揮使司上下都得知,興寧伯將大寧的軍屯分片包幹,劃分到位,兩名同知和四名僉事各負責一塊。屯田期間的工作,興寧伯一概不過問。待到秋收後,哪個片區收獲的糧食最多,將公開表揚,還有額外獎賞。
據說,獎勵額外豐厚。
同知和僉事都去屯田了,練兵誰來?
孟清和嘿嘿一笑,沒關係,不是還有個提前享受退休生活的大寧都指揮使?
“都司年不過半百,當是為朝廷發光發熱,為陛下盡忠的黃金時期,怎麽能萬事不管,百事不問?這不好,很不好。太-祖高皇帝教導我們,人生的價值在於工作,工作,再工作!”
所以,退休生活提前結束,回來幹活吧您呐。
始終被排擠的都指揮使感動非常。哪怕被抓了勞工,各種壓榨剩餘價值,仍絲毫不減他對孟伯爺的感激之情。
伯樂啊!
興寧伯就是他的伯樂!
看著淚流滿麵的都指揮使,孟十二郎默默轉頭,把心中升起的一絲愧疚強壓下去。
他不承認自己眼紅這位的悠閑才下此狠手,堅決不承認!
經過孟伯爺的排列組合,各種挑撥……咳,鼓舞,大寧都指揮使司猶如加滿了燃料的火車頭,轟隆隆向前飛馳。
朝堂派係,軍中壁壘,被孟十二郎舉著錘子一一砸破。
扛著錘子,孟十二郎笑得萬分得意。
想升官嗎?
想發財嗎?
想各種前程遠大嗎?
那就努力幹活吧。
內部競爭最利於提高工作效率。不想被旁人比下去,想拿到豐厚的獎勵,大家一起玩命吧。
大寧都指揮使神采煥發,聽著校場裏的雄壯吼聲,仿佛又回到了熱血沸騰的年紀。
大寧都指揮同知和都指揮僉事們整日呆在田頭,換下一身公服,挽起褲腳,不知內情的,絕對認不出這是朝廷的從二品和正三品武官,還以為是再尋常不過的軍漢。
受上官帶動,千戶,百戶,總旗,小旗各個不甘落後。
相鄰分片的軍漢們拉犁時遇上了,鼻孔一噴氣,胳膊上的肌肉隆隆鼓起,黝黑強悍,活像是一座小山。
軍漢,就是這麽威武雄壯!
恰好到田間視察工作的孟十二郎熱血上湧,連忙捏住鼻子。
心中不停默念,他有美人,他有沈瑄,絕對不能犯思想錯誤,否則侯二代會給他好看。
為了春耕,城內雜造局的工匠們開始三班倒,爐子中的大火再沒熄過。
打鐵聲中,各種改進的農具被送到軍戶手中。
雜造局屬於官方機構,製造出的工具隻能用於軍隊。農戶和屯田的商戶察覺到新犁的犀利,開動腦筋,紛紛效仿。
孟清和一邊感歎於勞動人民的智慧,一邊肉疼,誰讓這個時候沒有專利使用費?
為實現可持續發展,隻能自己掏錢獎勵改善農具的匠戶。
十錠寶鈔,合計五貫。雖然寶鈔不斷貶值,也能買上半擔糧食。
匠戶們看著眼熱,各種開動思維,從農具到工具,從工具到輪車,從輪車到戰車,甚至於槍矛,都有匠戶開始鑽研。雖然大部分設想都沒有實現的可能,但隻要工匠們願意去想,樂於去做,不停的轉動腦筋,靈感就會不斷湧現。總會有一兩個點子能用到實處,帶來的好處更是顯而易見。
將改進版的站車圖紙上報給朝廷,升官沒有,錢鈔和布帛卻不少。連發給將士們的袢襖都厚實許多。
孟清和總算體會到了“封疆大吏”的好處。頭頂沒有大山壓著,隻要不出格,想幹什麽幹什麽,當真是好啊。
不對,也不能說沒有。
一直留在大寧城的朱高燧就算是不大不小的一座山。
原本,朱高燧打算去開平衛找朱高煦。兄弟倆都繼承了老爹好戰的性格,到北邊來,就是能為和韃子快樂的玩耍。
結果孟清和一連串的手筆,拉住了在朱高燧的腳步。他發現,在大寧城也有不少好玩的事,幹脆不走了,住進都指揮使司衙門,參與進了孟清和做的每一件事。
“興寧伯不用太感激,孤隻是舉手之勞。”
孟清和氣結。
拍拍腦袋,好吧,有朱高燧當牌子,旁人想找他的不對,多少也要掂量一下。
朱高燧是好意,他明白。可說出來的話,卻著實是氣人。
深呼吸,他不生氣。
暴躁了,幹脆取出沈瑄寫給他的信,從頭讀一遍,立即神清氣爽。
想見他。
想這樣那樣。
可現在還不是時候。
孟清和一直在做準備。
將春耕工作安排給張貴等人,順便抓了都指揮使主管練兵和城防,空出時間,一直關注著朵顏三衛的動向。
在三衛牧民更加頻繁的出現在大寧附近,屢次不小心踏入商屯和軍屯,踩踏麥苗之後,孟清和知道,時機到了。
永樂元年,春四月。
天未亮,幾匹快馬便從大寧城中馳出。
順天府,開平衛,全寧衛,營州衛,接連收到了孟清和的親筆書信。
朵顏三衛察覺了大寧城的動向,三衛首領湊到一起,卻猜不透孟清和此舉為何。
接下的一段時間,大寧城沒有任何動靜。
就在朵顏三衛首領打算再向天子上疏,請以大寧之地為草場時,變故發生了。
泰寧衛,福餘衛,朵顏衛,同時遭受了搶劫。
牛羊,戰馬,帳篷,凡是能搶的,一樣不落。
部落勇士趕走了強盜,損失卻無法挽回。
更讓三衛惱火的是,搶劫他們的,竟然是韃靼!韃靼搶完不算,野人女真還溜邊撿便宜!
這能忍嗎?
堅決不能!
於是,蒙古壯漢們騎上戰馬,揮舞著馬刀,報仇,必須搶回來!
韃靼可汗鬼力赤接到消息,一腦門的問號。他不記得派人去搶兀良哈,就算搶,也是去開平衛和大寧搶。
看看右丞相馬兒哈咱,是你幹的?
馬兒哈咱搖頭,堅決沒有。
再看看左丞相也孫台,是你小子?
也孫台也連忙擺手,絕對不是!
鬼力赤繼續一腦門的問號,那到底是誰?難不成是馬哈木那小子?
恩,極有可能!
搶了兀良哈讓老子頂崗?這事不算完!
鬼力赤和朵顏三衛首領也想過是大明,可搶劫者身上的皮甲,手上的彎刀,都帶有韃靼的標誌,領頭的怯烈帖木兒,哈剌脫歡李剌兒,都是韃靼的軍官。順便溜縫撿便宜的更是野人女真無疑。
最後的疑問被消除,朵顏三衛暫時沒心思和朱棣要草場,轉而尋求朱棣的支持,幫他們向韃靼討回一個公道!
朵顏三衛的奏請送到京師,朱棣摸著下巴上的短髭,又翻開朱高煦,朱高燧,沈瑄和孟清和不久前送來的奏報,大手一揮,朕會站在正義的一方,幫三衛首領討回公道!
至於是真公道假公道?
見到送來密旨的鄭和,孟清和眼睛一眯,心照不宣的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