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樂元年二月甲戌,天子下旨,設北平留守行後軍都督府,改北平行都司為大寧都司,設鎮守,節製朵顏三衛。隨即令於北平設行部,國子監,並於同月改北平為順天府。


    南為應天,北即順天。


    天子遷都之意昭然。


    朝堂之上,群臣都有些發懵。


    錦衣衛和皇太子的事還沒解決,天子又要遷都?


    南京為古都,良田豐茂,商業繁榮,文氣鼎盛,堪稱大明最繁華之地。自開國以來,直至燕軍兵臨城下,幾十年未經戰禍。即便附近州府時有海寇出沒,也多為癬疥之疾,各地衛所官軍就能解決。管他來多少,全都趕進海中喂魚。


    相比之下,北平雖為燕王封地,卻是實打實的“邊塞”。春季大風,夏季炎熱,冬季苦寒,作物產量一年一般,商業也比不上南京繁榮。且民風好武,連婦人都能抄板磚拍人,治安狀況著實堪憂。加上每年都有韃子叩邊,在大部分人眼中,和蠻荒之地無異。


    好端端的南京不呆,卻要大費周章的遷都到北平?


    天子念舊,懷念出門就能和北元幹架的美好時光,總不能拉著大家一起去草原吹風,到大漠吃沙子吧?


    是元朝大都又如何?


    經過元末戰火,早就沒了昔日風光。


    在交通便利,經濟繁華的地方住久了,冷不丁要集體搬遷到貧困山區,任誰都受不了。


    憶苦思甜可以,生活質量嚴重倒退堅決不行。習慣了江山水鄉,絕大多數官員都不願意跟著朱棣去北平吹大風。


    反對遷都的奏疏又一次堆滿了通政使司,陣勢絲毫不弱於反對重開錦衣衛北鎮撫司。


    通政使司的官員一邊封存奏疏,一邊小聲嘀咕,以今上的性格,肯定又是一次胳膊擰大腿。沒攔住錦衣衛重新掛牌營業,遷都這事也鐵行攔不住。


    皇帝不是不講理,也可以商量。


    問題是,在商量之前,皇帝親自畫出一個圈,棍子扛肩上,直接表明態度,哪個敢踩線,絕對腿打折。


    這樣還怎麽商量?敢堅持真理的都是嫌命太長。


    有個英明的鐵腕皇帝是大明之幸,卻未必是百官之福。


    左右通政互看一眼,歎息一聲,想那麽多作甚,幹活要緊。遷都與否是天子和六部天官掰腕子,以他們的級別,還是明哲保身,別攙和了。


    嚴格來講,在這件事上,最有發言權的不是滿朝文武,應該是孟清和。


    從高樓大廈,不出門能知天下事的現代社會,一下飛躍到出門要靠11路的封建王朝,經過艱苦卓絕的奮鬥才擺脫赤貧階級,走到今天,其中的艱辛有幾人能夠體會?


    天子遷都,不過是從南遷到北,頂多氣候不適應,水土不服。他是跨越了幾百年,年代不服!他都能適應了,這些明朝土著還有什麽可抱怨的?


    再者說,永樂帝遷都也是為邊防考慮,天子守國門,就是從永樂朝始。


    草原上的遊牧部落仍是明朝最大的隱患,不打造一個堅固的邊防,任由旁人到自己家來連吃帶拿,臨走還要放把火?


    在領土和主-權問題上,退一步海闊天空純屬胡扯,敢這麽幹的都是曆史罪人!


    朝中文武應該能明白天子的用意,在家國問題上也會做出正確選擇,但為反對而反對的人也不是沒有。


    孟十二郎捏捏額角,難怪出發前大和尚告訴他,近段時間朝中不會有人找他麻煩。以目前的情況,一個錦衣衛北鎮撫司,一個遷都計劃,足夠朝中官員頭疼了,再加上皇太子的問題,再對他咬牙切齒,也沒空來找他麻煩。


    永樂大帝果真是名不虛傳好,不隻鐵腕,簡直是鋼腕,合金鋼!


    對他的決定不滿,反對,提意見?


    隨你。


    奏疏送上來,心情好時掃兩眼,心情不好直接扔到一邊落灰。


    就算有人血濺奉天殿,朱棣眉頭都不會皺一下。


    沒死成的由錦衣衛拖下去進行思想教育,幡然悔悟可以再用,執迷不悟直接補一刀。


    錦衣衛北鎮撫司猶如一堵布滿鋼釘的圍牆,立在百官麵前,足以讓人不寒而栗。


    何況,皇帝下令要收拾某人,不用下死力就能查出一連串的問題。


    謀反一類的大罪用不上,僅是貪-汙-受-賄一條,就能將朝中一多半的官員拉下馬。


    冰炭,火耗,各種孝敬。


    條目列出來,能把永樂帝氣笑了。


    難怪老爹不扒皮不解氣,他見了,也照樣想殺人。


    水至清則無魚的道理,朱棣明白。但混成這樣,一點能見度沒有,堪比泄-洪時的黃河,未免也太說不過去了吧?


    這樣的渾水,蹦進去再跳出來,還能保持幹淨的,大明二百七十多年國祚,兩個巴掌都能數得過來。


    從設立錦衣衛到議立皇太子,從遷都到朝臣的貪-腐-問題。


    不繃緊神經,做事謹慎再謹慎,絕對當不好永樂朝的官。不比洪武朝的腥風血雨,刀子架在脖子上的時候也注定不會少。


    孟清和遠離京師,想獲取朝堂的消息,隻能通過朝廷的邸報和道衍的書信。


    大和尚字寫得極好,文采也相當不錯,言及朝堂內容多是點到即止,背後的意思需要孟清和自己去想。


    整封書信,涉及到朝政的隻有寥寥幾句,餘下內容五花八門,關心徒弟的學業,教導徒弟離開師傅也不能放下佛學,認真讀書,努力學習,不忘事務,做事謹慎,忠於今上,才能做好官,辦好事。


    不過界,不妄言,不會被任何人找出問題。送到皇帝麵前,肯定又會為大和尚和自己刷新不少好感度。


    道衍又給孟清和上了一課。


    道衍在信中的提點,孟清和一一記下,體會和心得不便於告訴道衍,和同行的朱高燧也沒多少共同語言,隻能寫成書信,放在匣子裏,集成一定分量之後,派人送給鎮守北平的沈瑄。


    好東西要和好朋友分享。


    收到用木匣盛裝的厚厚一疊書信,沈瑄表情有瞬間的變化,快得來不及讓人捕捉。


    送信的親衛在堂下等了半晌,沒等來沈侯爺的回應,大著膽子瞄一眼,沈侯爺正展開信紙,看得無比專心。


    最後,是侯府長史將親兵帶了下去。


    沈瑄沒有給孟清和回信,隻給他送了一個巴掌大的木匣。


    打開,裏麵什麽都沒有。


    抱著空空的木匣,孟清和有點傻。


    帶回木匣的親衛也傻了,他發誓,沈侯怎麽把匣子交給他,他就怎麽把匣子給的伯爺。


    “卑下絕沒有打開匣子!”


    見孟清和遲遲不語,親衛急得差點捅刀以證清白。


    “馬百戶不必如此。”孟清和合上匣子,將親衛扶起來,“自靖難起,馬百戶便跟隨孟某,多次同生共死。,孟某信得過馬百戶。”


    “可這……”馬常看著孟清和手中的木匣,仍是難以釋懷。


    “馬百戶不必放在心上,我自會同沈侯問明原委。”


    孟清和不是隨意說說,他的確相信馬常。


    把匣子裏的東西取走,再當麵送給他?


    沒人會這麽傻。


    這個匣子應該本就是空的。沈瑄為何送給他一個空匣子,仔細一想,不難猜。


    隔牆有耳,親兵縱然可信,但如此重要的信件,隻以三名親兵護送,仍顯得兒戲。即使孟清和認為信上的內容沒有出格之處,落在有心人手裏大小都是個把柄。


    “是提醒我做事不夠謹慎?”


    又一次打開匣子,無意間按了木匣內部凸起的一塊,哢噠一聲輕響,匣底鬆動,木片下竟還有夾層。


    夾層之下,依舊是空的。


    孟清和這次是真傻眼了。


    這又是打的什麽機鋒?他是不是該親自去北平一趟?


    帶著滿腔疑惑,孟清和抵達了大寧城。


    臨近三月,大寧仍是雪花漫天。


    離開北地近一載,孟清和幾乎忘記了北方的冬天有多冷。


    大雪紛飛中,旗幟烈烈作響。


    大寧都指揮僉事張貴領都指揮使司上下在城外迎接。


    寧王官屬已隨朱權父子進京,大寧未設布政使司和按察使司,政刑事務皆由都指揮使司代行。


    大寧設立之初,成立衛所體係同臨近的薊州、遼東類似,多以軍-管。


    寧王封國之後,官屬接管城內政務,至今上登基,城內三司仍隻有一司。大寧都指揮使為寧王嫡係,投靠燕王,在靖難中功勞不顯,位置終究坐不穩。都指揮同知和都指揮僉事中,隻有張貴最得今上賞識,據言同世子妃還有拐彎抹角的親戚關係,在都指揮使司中握有實權。別說是同級的僉事,便是兩位同知也要給他幾分麵子。


    隊伍停下,朱高燧未下馬,孟清和卻不能不下車。


    按理,他是朝廷的二品都督僉事,天子親命的大寧鎮守,不必對張貴等人如此客氣。但俗話說得好,強龍不壓地頭蛇,他一個沒多少根基的草根伯爵,都督僉事,初來乍到,還是該放低姿態,拜拜碼頭才好。


    “臣拜見三皇子。”張僉事對朱高燧滿臉的恭敬,行禮一絲不苟。轉向孟清和,表情卻沒那麽客氣,“興寧伯,久仰。”


    本應下拜,卻行了平禮。


    孟清和笑著點頭,沒計較張貴狀似無禮的舉動。


    見狀,張貴臉上帶笑,眼中閃過一抹輕蔑。


    一等伯,二品的都督僉事又如何?沒有有力的宗族,也沒有能幫扶的妻族,離開京師,在皇帝看不見的地方,照樣擺不起威風。


    不能怪張貴這個態度。


    如果沒有孟清和,這個大寧鎮守極有可能落在他的頭上。


    別看他目前隻是都指揮僉事,但有宮中的關係,加上守衛大寧的功勞,升任都指揮使不是問題,封爵也不在話下。


    說白了,寧王不可能歸藩,大寧鎮守就是個土皇帝。


    天子要遷都,至少要壓下朝中的反對之聲,還要營造宮殿,重建城防,方方麵麵,至少需要幾年的功夫。


    張貴心心念念想成為大寧鎮守,不料卻被孟清和截胡,他能對孟清和有好臉色才怪。


    孟清和不在乎張貴的態度,不代表張僉事能順利過關。


    沒等張貴再開口,朱高燧的鞭子突然毫無預兆的朝他抽了過來。


    應該是被老爹抽多了,除了不喜動的朱高熾,朱高煦和朱高燧幾乎鞭子不離手,這也成了朝臣攻訐的把柄,更能襯托出世子的仁厚。


    一天到晚鞭子不離手,就算沒動粗,也是影響市容,簡直是暴-君的寫照!


    朱棣不樂意了,這是借著兒子罵老子?還是借著孫子罵爺爺?


    要知道,洪武帝可是親自用鞭子抽死過人的!


    拿著鞭子就是暴-君?


    說清楚,到底是怎麽個意思?不說清楚,直接請去詔獄喝茶聊天,順便談談人生理想為官哲學。


    幾次之後,再沒人拿朱高煦和朱高燧手中的鞭子說事,兄弟倆幹脆來個奉旨跋扈。不過,在京城裏,兩人也掌握著分寸,出了京,就再沒那麽好說話了。


    興寧伯和他有交情,已被朱高燧劃入了“兄弟”行列,張貴算個什麽東西,敢當麵給他臉色瞧?


    朱高燧麵色陰沉,鞭子直接揮了過去。


    長一對招子,不曉得低頭隻會看天,那還不如不長!


    啪!


    一聲鞭響,張貴臉上瞬間出現了一道血痕。


    眾人愕然,誰都沒有想到,朱高燧會突然動手。


    京城傳言,世子仁厚,二皇子和三皇子跋扈暴戾,如今來看,所言非虛。


    眾人表情落入眼底,朱高燧冷笑一聲,父皇之所以讓他與興寧伯一起來大寧,為的是給朵顏三衛一個震懾。不想那些蒙古人還沒怎麽樣,這些人倒蹦躂起來。如果不給他們一個教訓,怕是會認不清東南西北!


    朱高燧騎在馬上,一鞭接著一鞭,絲毫沒有停手的跡象。


    張貴想躲,四周卻圍上皇子護衛。


    響鞭聲破開北風,落在張貴的身上,卻更像是抽在眾人的心頭。


    三皇子明顯在為興寧伯出頭。


    有同張貴交情莫逆的,抱拳向孟清和賠罪,希望孟清和能幫忙說一說情。張貴好歹是指揮僉事,朝廷命官,被如此對待,著實是裏子麵子全都丟了個幹淨。


    “這位如何稱呼?”


    “下官都指揮司僉事許成。”


    “許僉事大可放心,”孟清和笑了笑,十分平易近人,“三皇子隻是給張僉事提個醒,且三皇子一向賞罰分明,行事有分寸,軍中上下都知曉。”


    提個醒?行事有分寸?


    許成瞳孔微縮,興寧伯孟清和,後軍都督僉事,遠比他想象中的更難對付。


    說讓他放心,話裏卻暗藏機鋒。


    轉頭看向已被朱高燧護衛按住的張貴,許成垂首,不再多言。他提醒過張貴,無奈對方不聽勸說。長期以來的順風順水,讓張貴幾乎忘記了軍中上下尊卑。


    加上從南京來的那個人……許成心思微沉,那人言,興寧伯為佞臣,得天子幾分看重,便肆意張揚,得罪了滿朝文臣,此來大寧,多少也是為了避禍。有三皇子同行,也是因其空有紙上談兵之能,真本事卻沒都少。等皇太子議立,他的好日子也就到頭了。


    來人是張貴好友,言辭間多對孟清和不屑一顧。


    許成覺得不妥,勸說幾次,張貴仍執迷不悟,認為是孟清和搶了本該屬於他的職位,才上演了今天這一幕。


    如今看來,張貴定然是中了別人的計策。下馬威不成,又得罪了三皇子,官位能不能保住都不一定。


    許成甚至懷疑,是不是孟清和使的圈套,很快又打消了這個念頭。


    若真是孟清和,他不會這麽平靜,至少要表現出不滿或是憤怒,才能更加坐實張貴慢待上官的罪名。


    終於,朱高燧手中的鞭子停下了,張貴仍跪在地上,久久沒有起身。


    “這頓鞭子,是給張僉事提個醒,認清自己的身份,什麽能做什麽不能做,一定要記清楚。”朱高燧冷哼,“否則出了事,別說你世子妃,世子也保不住你!”


    張貴臉色傻白,鞭痕愈發血紅,更顯得麵目猙獰。


    孟清和沒心思□□臉,唱了也沒用。


    動鞭子的是朱高燧,被記恨的絕對是自己。


    懷疑的看看朱高燧,莫非早知道這一點,才動起手來毫無壓力?


    搖搖頭,怎麽說,朱高燧也是幫了他,把做了好人好事的青少年想得如此厚黑,當真不應該。


    一場下馬威,奠定了孟清和入住大寧的基調。


    目睹城外一幕的官員私下相告,別惹興寧伯,也別存任何僥幸心理,興寧伯本人如何暫且不論,三皇子,絕世是心狠手辣不好惹的主。


    三皇子身後還有今上。


    張貴好歹也是個正三品武官,說打就打,說抽鞭子就抽鞭子,打完抽完,連象征性的安慰都沒有,是決意要將張貴踩進塵埃。


    這麽做,難保沒有天子的授意。


    想想張貴的背景,再想想之前朝臣議立皇太子卻被天子否決,眾人心裏都打起了算盤。


    興寧伯得敬著,三皇子要供著。


    至於張貴,從今時開始,還是遠著點好。


    大寧的消息傳回京師,朱棣冷笑三聲,當著朝臣的麵,訓斥世子智識不廣,德業未進,不諳實務,無高皇帝之風。


    朱高熾先是麵紅耳赤,隨即臉色煞白,強撐著,卻也是搖搖欲墜。


    自朱高煦和朱高燧離京,朝中又掀起立皇太子之聲。


    三月,朝臣再次上疏,請立皇太子,卻被永樂帝再次壓下。


    之後,朱棣看著朱高熾的目光漸漸發生了改變,總是夾雜著一絲冷意,但再沒用鞭子抽他。


    官員讚頌皇帝變得仁厚,更加賣力的想推朱高熾上位。


    “皇太子立,則國本穩固。為社稷遠慮,請陛下以嫡長之製,立皇太子。”


    這樣的話越多,朱棣的表情就越冷,否決的措辭便愈發嚴厲。


    最後,連徐皇後都把世子叫去,沒有嚴厲訓斥,話中卻帶了不滿之意。


    徐皇後說得很明白,你老爹是皇帝,他說你好,你就好。說你不好,別人誇出花來也沒用。朝臣是真心愛愛戴才捧你?自己有腦袋就好好想想,該分得出親屬遠近。


    “常言道,孝道大如天。早年你進京時寫的那份奏疏,你父皇都知道。“徐皇後看著站在麵前的兒子,“世子,有些道理,本宮不說你也該明白。別讓你的那些書都白讀了。”


    “兒臣遵母後教誨。”


    朱高熾滿臉羞慚,徐皇後也沒有多言。


    宮人奉上湯藥,朱高熾親自端起,送到徐皇後麵前。


    “母後請用藥。”


    徐皇後歎息一聲,到底心軟了,“高熾,你是陛下的嫡長子,做事要把握分寸,明白嗎?”


    “是。”


    朱高熾認真點頭,貌似真的受教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清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來自遠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來自遠方並收藏清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