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那種拿工資不幹正事的智囊團的存在,張嘉師自然是沒有什麽好感可言。而幸好的是,眼下的這個時候也不算是儒學盛行的時期。張嘉師隻要願意的話,那麽他完完全全可以無視掉儒學的存在來按照自己的想法來發展秦帝國的學說派係。


    但是張嘉師很糾結的是一個事情,那就是想要普及文化製度,以及在之後的人員選拔,儒學在很多時候而言,是必不可少的。


    也許,世家大族甚至是士族階層在這一方麵而言的底蘊發展,並不差於儒家,但是兩者之間很容易產生共同點而二合為一,這一個情況同樣是張嘉師不願意看到的。


    除非張嘉師能夠想到一個學派能夠在科舉相關的方麵能夠取代儒學。


    ……


    在春秋戰國時期,客卿製度可以說是一個國家的國力的展現之一。


    楚才晉用就是最為明顯的一個例子說明。


    而作為真正定鼎秦國基業的秦穆公,他所倚仗的群臣當中,百裏奚同樣不是秦國本土的人。


    百裏奚飽讀詩書,才學過人,可是家境貧困,加上虞國宗法製度森嚴,平民沒有希望入仕為官。百裏奚的妻子杜氏是個很有見識的女子,深知自己丈夫是曠世奇才,於是就鼓勵百裏奚出遊列國求仕。


    在百裏奚出遊那天,家中已經揭不開鍋了。杜氏一大清早起來,宰殺了唯一的一隻下蛋母雞,劈了門閂燉母雞,煮小米飯,給丈夫餞行。


    百裏奚從南陽出遊求仕後,曆經宋國、齊國等國家,因為朝堂裏無人,都沒有得到錄用。在齊國,百裏奚陷入困境,一度沿街乞討,繼續求仕生涯。在齊國郅地,他遇見了蹇叔,兩人一番高談闊論,就結為知己。


    此後,在蹇叔的舉薦下,到虞國當了個大夫。但虞國國君是個愛財如命的國君,在收了晉國的垂棘和寶馬等財物以後,就答應借道路給晉國,讓晉國途徑虞國去征討自己的鄰國虢國,也是虞國的同姓兼同盟國。百裏奚對虞國國君述說唇亡齒寒的道理,在勸說無效的情況下,閉口不再勸諫,並對同僚宮之奇說:“對蠢人直言相勸,無異於把珍寶丟棄在路上。”果然,晉國滅虢國後,把矛頭指向虞國。


    公元前655年,晉國滅掉虞國,俘虜了虞國君及其大夫百裏奚。由於他拒絕在晉國做官,被晉國充作奴隸,在穆姬嫁給秦穆公時候,陪嫁到秦國。百裏奚在去秦國的途中,逃回到楚國。


    楚國國君楚成王聽說百裏奚善於養牛,就讓百裏奚為自己養牛。剛當上秦國國君的秦穆公,名字叫任好,是一位胸有大誌的國君,聽說了百裏奚是人才,就想重金贖回百裏奚。秦穆公的謀臣公子縶說:“那楚成王一定是不知道百裏奚的才能,才讓百裏奚養牛。若用重金贖他。那不就等於告訴人家百裏奚是千載難遇的人才嗎?”


    秦穆公問:“那我該怎麽樣才能得到百裏奚?”公子縶說:“可以貴物賤買,用一個奴隸的市價,也就是五張黑公羊皮來換百裏奚。那樣楚成王就一定不會懷疑了。”


    當百裏奚被押回秦國後,秦穆公親自接見了百裏奚。百裏奚說:“我是亡國之臣,哪裏值得國君垂詢!”穆公說:“虞君不用你,才使你被擄,並不是你的過錯。”秦穆公親自解除了他的奴隸身份,並與他商談,討教國家大事。兩人一談就是三天,言無不合。穆公十分高興,要拜其為上大夫,委以國政,實際上就是把秦國的軍政大權都交給了百裏奚。


    百裏奚堅決辭讓不受,並推薦自己的好友蹇叔當上卿。最後,秦穆公就讓他用很重禮,將蹇叔請來秦國,讓他和蹇叔一道做秦國的上大夫。因百裏奚是秦穆公用五張黑公羊皮換回來的奴隸,故世人稱百裏奚為“五羖大夫”。


    百裏奚在秦國當了上大夫以後,始終保持著愛民思想,他勤勉政事,勞累不坐車,酷暑炎熱不打傘,走遍國中,不用隨從的車輛,不帶武裝防衛,深得秦國人民的信賴。


    對內,則提倡教化,開啟民智,也就是精神文明,按照周朝的官製和朝儀,百裏奚改變了秦國落後的國體;對外,搞好與鄰國的關係,不興戰事,使秦國短期內大治。


    有一次,百裏奚的相府觥籌交錯,賓主笑語頻頻,非常熱鬧。百裏奚交待歌舞者奏樂演唱舉辦堂會,來款待客人。在相府內一個洗衣服的女傭聽到樂器聲後,主動要求為上大夫百裏奚演奏一曲,百裏奚欣然表示同意。那老婦人走到大庭廣眾之下,落落大方地援琴撫弦,自彈自唱道:


    百裏奚,五羊皮。憶別時,烹伏雌,炊扊扅,今日富貴忘我為。百裏奚,初娶我時五羊皮。臨當別時烹乳雞,今適富貴忘我為。百裏奚,百裏奚,母已死,葬南溪。墳以瓦,覆以柴,舂黃黎。搤伏雞。西入秦,五羖皮,今日富貴捐我為。


    聽著這委婉幽怨,耐人尋味,字字真切的歌聲,百裏奚大為驚訝,就上前去詢問,方才知道原來是自己的結發妻子杜氏千裏尋夫來到了眼前。


    百裏奚妻杜氏自丈夫離別之後,幾十年杳無音訊。家境貧困,又逢上災荒年景,就帶上兒子外出逃荒。杜氏討飯到秦國,打聽到百裏奚已經在秦國當了大夫。為了能接近百裏奚,她設法到百裏奚府中當了洗衣的傭人。


    相堂之上相認後,夫妻兩人抱頭痛哭起來。秦國人知道這件事情以後,很為百裏奚的品質所感動。秦穆公還派人送來了許多財寶饋贈,以示祝賀。


    在百裏奚輔佐治理下,秦國逐漸強大起來。而作為秦晉之好的友邦晉國卻經曆了幾次大的國內動蕩。


    公元前651年,晉獻公去世,晉獻公的妃子酈姬想讓自己的兒子奚齊繼位,不久就被大臣裏克殺死。國君也沒有了繼承者。晉獻公病逝後,晉國的嗣位成為保持大周時局穩定的大問題。百裏奚在搞好自己的國內政治前提下,帶兵護送公子夷吾歸國繼位,稱為晉惠公。


    夷吾荒淫無道,還對外無信義,不兌現將河西八城割給秦國的許諾,秦晉兩國關係出現裂痕。


    公元前648年,晉國遭受了嚴重自然災害,百裏奚說:“福禍各有輪替,再說,秦國借糧給晉國,也不是給夷吾一人,而是為了晉國的黎民。”於是,秦穆公同意通過水道運了大量粟米給晉。這次人道主義的義舉,征服了晉國的人心,史稱“泛舟之役”。


    到了公元前646年,秦國也發生饑荒,晉國卻不僅不給秦國糧食救災,反而出兵攻秦。第二年,秦晉兩國在韓原展開決戰,經過數日激烈較量,雙方死傷慘重,秦軍最終勝利,並生俘晉惠公。


    為了給秦國發展爭取好的外部環境,百裏奚主張不殺晉惠公,保持秦晉友好關係。在穆姬以死相威脅的情況下,秦穆公同意放晉惠公歸國。


    公元前637年,晉惠公死後。百裏奚又輔佐秦穆公設法從楚國把晉國公子重耳接到秦國,並將重耳送回國,驅逐晉惠公的兒子子圉,立重耳為君,史稱晉文公。


    在百裏奚輔佐秦穆公爭霸的過程中,還經曆了周王室之亂。公元前636年,周的京都洛陽發生戰亂,周襄王避難到竹川。百裏奚勸秦穆公把周襄王接到秦國,乘機稱霸。由於秦穆公擔心夾在中間的晉國阻攔,半途而廢,拱手讓給了晉文公。


    晉文公稱霸以後,百裏奚繼續著手修複秦晉之間的友好關係,開始共同征伐附近與楚國結盟的小國曹國、衛國和鄭國。公元前632年,秦晉軍隊在城濮打敗了進犯中原的楚國軍隊,使楚國領兵的最高軍政長官令尹子玉自殺。秦國成為繼晉國以後,北方最具實力的強國。


    公元前628年冬,晉文公死。秦穆公急於稱霸中原,命百裏奚之子孟明視(即百裏視)帶兵征討鄭國。百裏奚和蹇叔都不同意遠征鄭國,但大夫鄭甘卻附和秦穆公,支持東征。在秦穆公的一再逼迫下,孟明視帶兵東進。到了距鄭國還有八十公裏的滑國,遇到鄭國一位商人弦高正趕著一批牛群去洛陽販賣。這個弦高立即偽裝成鄭國的使臣,把牛群趕到秦兵營地,自稱奉鄭國國君之命,前來犒軍。途中發現鄭國已經有準備,為防萬一,孟明視就臨機改變計劃。滅滑國以後,孟明視命令迅速班師歸國。


    不料,在歸國途中的崤山慘劇發生了。


    崤山山脈主峰一千八百五十米,峰下群山開裂一線,懸崖絕壁,世稱“崤山峽穀”,隻有一條僅容一輛戰車的小道,傍著萬丈深淵,盤旋曲折。秦軍中了晉國的埋伏,三百乘戰車和數千兵士的軍隊全軍覆沒。孟明視與西乞術和白乞丙都被晉國俘虜。


    晉文公的夫人文嬴,是秦穆公的女兒,她聽到孟明視等人被俘虜的消息,就對襄公說:“這三人挑撥我們兩國國君的關係,我父親早對三人恨入骨髓。不如放他們回國,讓父親去將他們煮死!”晉襄公同意後,就放了三人。


    秦穆公很後悔自己執意征伐鄭國的決策,就穿了素服,哭著出城到郊外迎接孟明視等人,說:“我不聽從蹇叔的話,使你們三人受恥,你們有什麽錯?你們要專心謀劃報仇雪恥,不可懈怠!”


    此後,秦穆公沒有采納鄭甘等人要殺孟明視等人的建議,而是恢複了三人的官職,繼續讓孟明視執掌秦國所有軍政權利。


    以後,百裏視以複仇為名,繼續秦穆公的東進戰略。公元前626年,孟明視帶著複仇之師再次與晉軍大戰於彭衙,秦國軍隊因實力不敵晉國軍隊,而失敗。秦穆公絲毫沒有怪罪的意思,繼續支持孟明視。百裏奚反思過去秦國失敗的教訓,對國內政治再行改革,實行增修國政,重施於民的政策,使秦國變得強大起來。史稱:“謀無不當,舉必有功。”


    公元前624年,孟明視再次率秦軍渡過黃河進入晉國,將渡船全部焚毀,表示決一死戰的決心。終於大敗晉國,奪得王官和郊地。


    晉國君臣經過較量以後,認識到秦國已經不可戰勝,就囑咐所有地方的晉軍緊閉城門不出城迎戰。秦軍又從茅津渡過黃河,輾轉來到黃河南岸的崤地,在當年的戰場上,秦穆公哭祭戰死的將士,發表了有名的《秦誓》。


    《秦誓》的大意是說:秦軍將士們,請不要喧嘩,作為國君要聽得進老人的勸諫……。崤山之敗,責任全在任好一人,貪功受蒙蔽,以致於兵敗崤山。我大秦陣亡將士,你們鮮血洗亮了寡人雙目,安息吧!如果有這樣為人臣者,他謙恭忠貞,胸懷寬大,見到賢明睿知的人,就樂於向上舉薦,恪盡職守卻從不自誇。那如此的臣子即使沒有超人之能,也要比誇誇其談的人好上多少倍。讓如此可靠的臣子來庇護我大秦子孫黎民,那還有什麽不能放心的。隻要我秦國能任賢用能,提防奸獰之輩,那秦國就一定強國有望,霸業可成!……。秦軍埋葬屍骨,祭祀陣亡將士的亡靈,然後班師歸國。


    經曆兩次較量,百裏奚認識到,秦國東進的道路已經被晉國牢牢地扼死,即審時度勢,建議秦穆公避實擊虛,實行向西發展策略。


    正在此時,秦國的快速發展,引起了狄戎國的注意。狄戎國謀臣繇餘從綿諸國來秦國進行考察。當時,在今陝甘寧一帶,生活著大大小小幾十個戎狄部落和小國,如隴山以西有昆戎、綿諸、翟,涇北有義渠、烏氏、朐衍之戎,洛川有大荔之戎,渭南有陸渾之戎。


    他們生產落後,茹毛飲血,披發衣皮,各有部落首領,各自為政。但是狄戎人十分強悍,騎馬射箭個個都是好手,並常常突襲秦的邊地,搶掠糧食、牲畜,擄奪子女,威脅秦國。西戎諸部落中較強的是綿諸、義渠和大荔。其中,綿諸有王,住地與秦疆土相接。綿諸王聽說秦穆公賢能,就派繇餘出使秦國。


    秦穆公為了威服狄戎國,達到擴大勢力,進而稱霸天下的戰略目標。就隆重接待繇餘,向他展示秦國壯麗的宮室和豐裕的積儲,向他了解西戎的地形、兵勢。為收服繇餘,百裏奚讓內史廖出謀劃策。內史廖說,綿諸王在西戎閉塞,沒聽過歌樂,送去十二個漂亮的女樂,一定能使他迷惑。果然,秦國送去十二個漂亮的女樂以後,綿諸王聽著美妙的秦國音樂,看著那動人的舞蹈,大享眼耳之福,終日飲酒淫樂,不理國事。等到綿諸國內政事一塌糊塗,百裏奚這才讓繇餘回國。繇餘勸諫戎王受到拒絕,兩人關係惡化。在秦人的規勸下,繇餘終於歸向秦國。秦穆公以賓客之禮接待繇餘,和他討論統一西方戎族的策略。


    公元前623年,繇餘引路,百裏奚帶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包圍了綿諸,在酒樽之下活捉了綿諸王。幾十個戎狄國先後歸服了秦國。秦國辟地千裏,國界南至秦嶺,西達狄道,北至朐衍戎,東到黃河,巴國也來朝拜,史稱“秦穆公稱霸西戎”。聽到秦國征服狄戎的消息,消除了騷擾周的心頭之患,周襄王高興異常,派遣召公過帶了金鼓送給秦穆公,表示祝賀。


    百裏奚入秦,為秦國帶去了周先進的文化、政治和耕作技術,使秦國由一個偏僻的小國一舉成為可與晉國、楚國爭高低的強國,成為名副其實的春秋五霸,為以後秦國兼並六國,統一中國,奠定了基礎。


    ps:在央視出版的《中國通史》紀錄片當中,有一集算是很詳細的描述了百裏奚對於秦國的重要性,甚至是可以說,若非是無百裏奚入秦,恐怕秦國在之後的曆史演變當中會發生根本性的變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定秦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蒼穹戰狼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蒼穹戰狼並收藏定秦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