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帝國用於屯田的人力,也許在5o萬以上,1oo萬以下,但是嚴格來說,這種屯田所使用的人力以及相關的安排而言,秦帝國在屯田方麵的投入,在大一統王朝當中隻不過算是中規中矩。
……
中國自古就“以農立國”,西域的屯田始於西漢。漢元封年間(公元前11o—1o5年),漢武帝為更有效地打擊匈奴,決定聯絡烏孫,“遣江都王建女細君為公主”,“以公主妻烏孫王,以分匈奴西方之援國,又北益廣田至胘靁為塞”。
這個屯田的前提是為了解決公主及侍禦數百人的糧食問題,隨從兵士在肱露築塞,屯田積穀,衛侍公主。胘靁也就成為西域個屯田點。屯田為漢朝解決駐軍及來往使者、商旅的糧食供應問題,同時也成為維護西域社會穩定的重要力量。
但是從這個屯田的記載來看,有一點是被忽視的,那就是漢朝時期的西域都護府的屯田情況到底是一個怎麽樣的情況。
據《漢書?陳湯傳》載:“郅支數借兵擊烏孫,深入至赤穀城,殺掠民人畜產……建紹三年……其三校從南道逾蔥嶺徑大宛,其三校都護自將,溫宿國,從北道入赤穀,過烏孫,涉康居界,至闐池西。而康居副王抱闐將數千騎,寇赤穀城東,殺掠大昆彌千餘人,驅畜產甚多。從後與漢軍相及,頗寇盜後重。”
據《漢書?烏孫傳》載:“破羌將軍不出塞還。後烏就屠不盡歸諸翮侯民眾,漢遣長羅侯常惠將三校屯赤穀。”
破羌將軍指辛武賢,烏孫內亂時期受漢朝派遣,領軍屯駐敦煌準備平叛烏就屠叛亂,後因馮嫽調解烏孫大小昆彌的王位之爭,辛武賢將軍班師回國,時在甘露元年。
以上的兩段記載,都說明了西域都護府的官兵的糧秣來源,很大程度上依靠屯田。
據《漢書?辛慶忌傳》:“辛慶忌字子真,少以父任為右校丞,隨長羅侯常惠屯田烏孫赤穀城,與翮侯戰,陷陣卻敵。惠奏其功,拜為侍郎,遷校尉,將吏士屯焉耆國。還為謁者,尚未知名。元帝初,補金城長史,舉茂材,遷郎中車騎將,朝廷多重之者。專為校尉,遷張掖太守,徙酒泉,所在著名。”
有一種觀點認為,西漢神爵三年,漢朝在西域設立西域都護府以後,不僅保持或擴大了輪台、渠犁、交河、高昌、依循等地的屯田規模,還在北胥鞬、焉耆、龜茲、姑墨等地新建了軍屯或民屯多種形式的屯田基地。
宣帝末元帝初年間,烏孫大小昆彌內訌,時常生草場和牧民流動糾紛,漢朝派遣右將軍常惠率領三校尉數千名官兵在烏孫赤穀屯田,赤穀城是烏孫冬都,地在今吉爾吉斯坦國東伊塞克湖東南,與新疆烏什縣北部臨近的伊什提克,實際上常惠率三校尉漢軍屯田在伊賽克湖西北的楚河流域上遊一帶。唐代稱之為“碎葉”,即現在吉爾吉斯國托克馬克。因當時那裏還沒有地名,《漢書.烏孫傳》中籠統稱為“屯田赤穀”。
烏孫國分裂為大小兩昆彌後,漢朝曾派常惠將軍率領三校尉到烏孫屯田,鎮撫烏孫大昆彌,抵禦康居國的侵襲。漢武帝時期設置的兵製,每校兵數,少則7oo人,多則15oo人。統帶一校的稱為校尉。官級與現代團級相當。三校尉所領屯田卒大約二、三千人,後來6續調走,移交烏孫國民屯。這個嚴重錯誤的決策實施年代,就在漢元帝即位初年。
關於漢朝撤走在烏孫的屯田部隊的原因的兩個猜測:
一是漢宣帝末年郅支單於吞並呼揭、堅昆、丁零三國,已經在堅昆建立王廷,呼韓邪單於則在雁門關外的內蒙古呼和浩特一帶駐紮,漢朝為了加強對西域門戶車師[今吐魯番市]的保衛,將在烏孫的屯田部隊撤離,布防在車師、焉耆一帶。
二是漢廷內部對西域戰略地位認識生分歧,自漢武帝以來,漢朝與匈奴多次爭奪西域的問題上漢廷內部始終存在分歧,漢宣帝時期漢朝與匈奴爭奪車師的問題上也多次產生力爭西域還是放棄西域的激烈爭論。漢朝不少儒家大臣主張放棄西域,認為漢朝得到西域沒有什麽好處,反而帶來無窮盡的麻煩。隻要和匈奴搞好關係,漢朝太平無事就夠了。
郅支單於西遷康居後連年出兵襲擊烏孫,肆意掠奪,在漢廷儒臣眼裏根本算不得什麽損失,就是把西域全丟了也覺得理所應當,他們會說西域本來就是匈奴的地盤。放棄西域如同物歸原主,還能彰顯漢朝的仁義美德呢。
這種觀點的前提是,西域都護府在當地的一些西域國家的駐軍可以說是不在少數。而假如以一戶養一兵的情況而言,西域地區的屯田人數甚至是在五萬戶上下。
而按照相應的記載而言,這個推測不無道理:
按漢製,西域都護任期一般為三年。據史籍記載,自漢宣帝任命鄭吉起,到王莽新朝約七十餘年間,西域都護皆選勇敢有謀略者,共有十八人擔任此職。
鄭吉在西域都護府建立初期,為了對西域進行有效的管理,調解西域諸國之間的關係,做了大量的工作,神爵二年被封為安遠侯,十年後病卒。他在西域二十餘年,以屯田渠犁、擊破車師、迎降日逐王,出任西域都護而功績卓著,永載史冊。如《漢書》所論:“漢之號令班西域矣,始自張騫而成於鄭吉。”
隨著統一西域事業的完成,西域都護府的建立,公元前48年又設立戊己校尉,主管屯田事宜,使西域屯田獲得了更大的展。鄭吉任西域都護期間,正是西域屯田規模達到空前時期。輪台屯田區最盛時,屯田士卒達到三千人。
按桑弘羊的建議,“置校尉三人分護”。按當時每兵墾田二十畝計算,屯墾麵積達六萬畝,輪台成為漢朝在西域的著名糧倉之一。由於大力展屯墾事業,既減輕了西漢政府和當地人民的負擔,又解決了軍隊的後勤供應,增強了西域的防守能力。
屯田是西漢政府為了統一和鞏固西域而采取的一項重大措施。前期屯田主要是為來往西域的內地漢使提供糧秣,後來大規模的屯田,為統一與安定西域提供了可靠的物資保證。
……
而在漢末三國時期,屯田製度可以說已經成為展實力的一個體現:
是歲(建安元年),用棗祗、韓浩等議,始興屯田。《三國誌》
公曰:“夫定國之術,在於強兵足食,秦人以急農兼天下;孝武以屯田定西域,此先代之良式也。”是歲,乃募民屯田許下,得穀百萬斛。於是州郡例置田官。《魏書》
而在當時,比如說曹操起初招募人民屯田時,人民一怕得不到實惠,二怕軍事編製的束縛,因此多有逃亡之舉。於是曹操采納了袁渙的建議,即變強迫為自由應募,新政策受到了百姓的歡迎,屯田得以順利進行。
後世史家把曹魏屯田分為軍屯和民屯,二者都是戰爭時期的產物,為供應軍糧而興辦,必要時參加民屯的勞力同樣需執戈對敵。不同之處在於,屯田民主要從事農墾生產,而軍士以攻防為主。從時間來看,民屯始於建安元年,軍屯始於建安之末,所以本文主要介紹的是民屯。
曹操時代,屯田事物主要由各郡國典農官主持。大的郡國設典農中郎將,小郡設典農校尉。典農官獨立於郡縣之外,是專為供應軍糧而設的機構,雍正年間的軍機處與之頗為相似。若遇有重要事項,如屯田地點的選擇及處理農民逃亡等,則由屯田官直接向操請示辦理。此外,曹操領導下的司空和丞相府也對屯田官起領導作用。
曹魏統治者向屯田民征收租稅的辦法,是棗祗倡導的“分田之術”,即官府提供土地,收獲的穀物按比例分成。用官牛者,官六私四;不用官牛者,官私對分。這樣的剝削辦法達到了積糧供軍的效果,百姓雖然吃虧,但能有一個安定的生產環境,他們已經跟滿足了。
後世認為曹操時期的屯田製度使有限的生產資源得到了高效率的分配使用。
漢魏之際,廣大人民饑寒交迫,所謂“白骨露於野,千裏無雞鳴”就是當時社會的真實寫照。
一方麵大量流民食不果腹,一方麵大片荒地無人開墾,而屯田製則可以把這些勞動力安置在國有土地上從事生產,從而充分利用了既定的生產資源。再者,建安屯田解決了軍糧供應問題。軍閥混戰,歸根到底打的是糧草。曹操軍團積極地在交通便利的地區實行屯田製度,不但糧草供應有了保障,而且大大減輕了農民運糧的沉重勞役負擔。
建安時期之後,民屯多有演變,到了曹魏末年,這項製度對統治者來說已經無利可圖,於是司馬炎於魏鹹熙元年宣布:“罷屯田官,以均政役,諸典農皆為太守,都尉皆為令長”,實際上就是下令廢止屯田製。,並非曹操創。但曹魏屯田的規模和作用之大卻是空前絕後的。
而曹魏屯田原來並無所謂民屯與軍屯之別,後世史家為了敘述和研究的方便,始加以區分。實則,二者很難截然辨別,因二者有同有異,同處在於均為供應軍糧而興辦,且均采取軍事編製,有戰爭時參加民屯的勞力亦需執幹戈以對敵;異處在於軍士以戰守攻取為主,屯田民則主要從事農墾生產,二者在編製與待遇上亦有區別。論創辦先後,民屯在先,茲先談民屯。
據《後漢書?百官誌》注引《魏誌》曰:
曹公置典農中郎將,秩二千石;典農都尉,秩六百石或四百石;典農校尉,秩比二千石。所主如中郎,部分別而少為校尉丞。
典農係統與一般郡縣行政係統有不同的組織與編製。典農中郎將和典農校尉相當於郡國守相級地方官。大的郡國設典農中郎將,小郡設典農校尉。典農都尉也叫“屯田都尉”或。‘綏集都尉”。顧名思義,綏集都尉設置在邊疆多事之地。
如《三國誌?倉慈傳》言:“建安中,太祖開募屯田於淮南,以慈為綏集都尉”。因淮南界吳,故置綏集都尉,亦寓有安撫屯田農民之意。典農都尉和綏集都尉相當於縣令長。為了適應戰爭的需要和加強對屯田民的管製,屯田官帶有軍銜。典農都尉下麵的生產單位是屯,屯置司馬一人,主管屯內生產事務。
《晉書?食貨誌》載晉武帝鹹寧元年(275年)詔令說:出戰入耕,雖自古之常,然事力未息,未嚐不以戰士為念也。今以鄴奚官奴婢著新城,代田兵種稻。奴婢各五十人為一屯,屯置司馬,使皆如屯田法。
以上引文說明:
(1)新城屯田原由“出戰入耕”的戰士擔任種稻,自鄴奚官奴婢來後,即改為民屯,所以按屯田法處理。
(2)當時魏有二個新城,一為合肥新城,一為在今河南伊川縣西南的新城。後者接近洛陽,當即武帝詔書中所說的新城。晉統治者把奴婢安置在這裏,免除其奴婢身分,使之積極從事生產。
(3)管理民屯的基層生產單位是屯,屯的長吏是司馬,屯司馬也叫“農司馬”或“典農司馬”。
(4)“奴婢各五十人為一屯”句,一般均解釋為一屯奴婢人數為五十人,我以為應當是有男奴女婢各五十人。因屯民通常均以家為單位,故以奴婢各五十人配成五十對為一屯,這樣,從一屯的總人數看,尚少於帶有家屬的屯田民。若男奴、女婢各五十人自行屯田,則不能繁殖後代,且易招致逃亡事件。故不論從文意與人事關係看,均應釋為奴婢各五十人,配成五十對,進行屯墾。以上詔今雖係入晉以後所頒布,但所言屯田法,當係曹魏舊製。
由於古代史家對類似屯田這樣的經濟製度重視不夠,所以有關屯田史料極少。
唯從《三國誌?鄧艾傳》中尚可窺知一些民屯官吏的名稱。鄧艾原籍義陽郡棘陽縣(在今河南南陽市與新野縣之間),少喪父。曹操破荊州,被徙往汝南郡,為典農部民,養犢,年十一,又隨母至穎川郡,後在典農都尉屬下作學士,以口吃,不得作於佐(主要屬吏),為稻田守叢草吏。但,口吃的缺陷,畢竟掩蓋不了鄧艾的傑出才幹。
後來他還是作了典農功曹,功曹是襄城典農中郎將屬下主要官吏,典掌用人和刑賞,因之也被稱為典農綱紀。鄧艾還作過上計吏,上計吏每年年終代表典農中郎將去中央報告政績,因此,鄧艾有機會見到太尉司馬懿。司馬懿對他很賞識,辟之為椽。不久又升尚書郎。那時朝廷欲廣田畜穀,故使鄧艾“行陳、項以東至壽春”。艾遂倡議在淮南大規模進行屯田。
……
中國自古就“以農立國”,西域的屯田始於西漢。漢元封年間(公元前11o—1o5年),漢武帝為更有效地打擊匈奴,決定聯絡烏孫,“遣江都王建女細君為公主”,“以公主妻烏孫王,以分匈奴西方之援國,又北益廣田至胘靁為塞”。
這個屯田的前提是為了解決公主及侍禦數百人的糧食問題,隨從兵士在肱露築塞,屯田積穀,衛侍公主。胘靁也就成為西域個屯田點。屯田為漢朝解決駐軍及來往使者、商旅的糧食供應問題,同時也成為維護西域社會穩定的重要力量。
但是從這個屯田的記載來看,有一點是被忽視的,那就是漢朝時期的西域都護府的屯田情況到底是一個怎麽樣的情況。
據《漢書?陳湯傳》載:“郅支數借兵擊烏孫,深入至赤穀城,殺掠民人畜產……建紹三年……其三校從南道逾蔥嶺徑大宛,其三校都護自將,溫宿國,從北道入赤穀,過烏孫,涉康居界,至闐池西。而康居副王抱闐將數千騎,寇赤穀城東,殺掠大昆彌千餘人,驅畜產甚多。從後與漢軍相及,頗寇盜後重。”
據《漢書?烏孫傳》載:“破羌將軍不出塞還。後烏就屠不盡歸諸翮侯民眾,漢遣長羅侯常惠將三校屯赤穀。”
破羌將軍指辛武賢,烏孫內亂時期受漢朝派遣,領軍屯駐敦煌準備平叛烏就屠叛亂,後因馮嫽調解烏孫大小昆彌的王位之爭,辛武賢將軍班師回國,時在甘露元年。
以上的兩段記載,都說明了西域都護府的官兵的糧秣來源,很大程度上依靠屯田。
據《漢書?辛慶忌傳》:“辛慶忌字子真,少以父任為右校丞,隨長羅侯常惠屯田烏孫赤穀城,與翮侯戰,陷陣卻敵。惠奏其功,拜為侍郎,遷校尉,將吏士屯焉耆國。還為謁者,尚未知名。元帝初,補金城長史,舉茂材,遷郎中車騎將,朝廷多重之者。專為校尉,遷張掖太守,徙酒泉,所在著名。”
有一種觀點認為,西漢神爵三年,漢朝在西域設立西域都護府以後,不僅保持或擴大了輪台、渠犁、交河、高昌、依循等地的屯田規模,還在北胥鞬、焉耆、龜茲、姑墨等地新建了軍屯或民屯多種形式的屯田基地。
宣帝末元帝初年間,烏孫大小昆彌內訌,時常生草場和牧民流動糾紛,漢朝派遣右將軍常惠率領三校尉數千名官兵在烏孫赤穀屯田,赤穀城是烏孫冬都,地在今吉爾吉斯坦國東伊塞克湖東南,與新疆烏什縣北部臨近的伊什提克,實際上常惠率三校尉漢軍屯田在伊賽克湖西北的楚河流域上遊一帶。唐代稱之為“碎葉”,即現在吉爾吉斯國托克馬克。因當時那裏還沒有地名,《漢書.烏孫傳》中籠統稱為“屯田赤穀”。
烏孫國分裂為大小兩昆彌後,漢朝曾派常惠將軍率領三校尉到烏孫屯田,鎮撫烏孫大昆彌,抵禦康居國的侵襲。漢武帝時期設置的兵製,每校兵數,少則7oo人,多則15oo人。統帶一校的稱為校尉。官級與現代團級相當。三校尉所領屯田卒大約二、三千人,後來6續調走,移交烏孫國民屯。這個嚴重錯誤的決策實施年代,就在漢元帝即位初年。
關於漢朝撤走在烏孫的屯田部隊的原因的兩個猜測:
一是漢宣帝末年郅支單於吞並呼揭、堅昆、丁零三國,已經在堅昆建立王廷,呼韓邪單於則在雁門關外的內蒙古呼和浩特一帶駐紮,漢朝為了加強對西域門戶車師[今吐魯番市]的保衛,將在烏孫的屯田部隊撤離,布防在車師、焉耆一帶。
二是漢廷內部對西域戰略地位認識生分歧,自漢武帝以來,漢朝與匈奴多次爭奪西域的問題上漢廷內部始終存在分歧,漢宣帝時期漢朝與匈奴爭奪車師的問題上也多次產生力爭西域還是放棄西域的激烈爭論。漢朝不少儒家大臣主張放棄西域,認為漢朝得到西域沒有什麽好處,反而帶來無窮盡的麻煩。隻要和匈奴搞好關係,漢朝太平無事就夠了。
郅支單於西遷康居後連年出兵襲擊烏孫,肆意掠奪,在漢廷儒臣眼裏根本算不得什麽損失,就是把西域全丟了也覺得理所應當,他們會說西域本來就是匈奴的地盤。放棄西域如同物歸原主,還能彰顯漢朝的仁義美德呢。
這種觀點的前提是,西域都護府在當地的一些西域國家的駐軍可以說是不在少數。而假如以一戶養一兵的情況而言,西域地區的屯田人數甚至是在五萬戶上下。
而按照相應的記載而言,這個推測不無道理:
按漢製,西域都護任期一般為三年。據史籍記載,自漢宣帝任命鄭吉起,到王莽新朝約七十餘年間,西域都護皆選勇敢有謀略者,共有十八人擔任此職。
鄭吉在西域都護府建立初期,為了對西域進行有效的管理,調解西域諸國之間的關係,做了大量的工作,神爵二年被封為安遠侯,十年後病卒。他在西域二十餘年,以屯田渠犁、擊破車師、迎降日逐王,出任西域都護而功績卓著,永載史冊。如《漢書》所論:“漢之號令班西域矣,始自張騫而成於鄭吉。”
隨著統一西域事業的完成,西域都護府的建立,公元前48年又設立戊己校尉,主管屯田事宜,使西域屯田獲得了更大的展。鄭吉任西域都護期間,正是西域屯田規模達到空前時期。輪台屯田區最盛時,屯田士卒達到三千人。
按桑弘羊的建議,“置校尉三人分護”。按當時每兵墾田二十畝計算,屯墾麵積達六萬畝,輪台成為漢朝在西域的著名糧倉之一。由於大力展屯墾事業,既減輕了西漢政府和當地人民的負擔,又解決了軍隊的後勤供應,增強了西域的防守能力。
屯田是西漢政府為了統一和鞏固西域而采取的一項重大措施。前期屯田主要是為來往西域的內地漢使提供糧秣,後來大規模的屯田,為統一與安定西域提供了可靠的物資保證。
……
而在漢末三國時期,屯田製度可以說已經成為展實力的一個體現:
是歲(建安元年),用棗祗、韓浩等議,始興屯田。《三國誌》
公曰:“夫定國之術,在於強兵足食,秦人以急農兼天下;孝武以屯田定西域,此先代之良式也。”是歲,乃募民屯田許下,得穀百萬斛。於是州郡例置田官。《魏書》
而在當時,比如說曹操起初招募人民屯田時,人民一怕得不到實惠,二怕軍事編製的束縛,因此多有逃亡之舉。於是曹操采納了袁渙的建議,即變強迫為自由應募,新政策受到了百姓的歡迎,屯田得以順利進行。
後世史家把曹魏屯田分為軍屯和民屯,二者都是戰爭時期的產物,為供應軍糧而興辦,必要時參加民屯的勞力同樣需執戈對敵。不同之處在於,屯田民主要從事農墾生產,而軍士以攻防為主。從時間來看,民屯始於建安元年,軍屯始於建安之末,所以本文主要介紹的是民屯。
曹操時代,屯田事物主要由各郡國典農官主持。大的郡國設典農中郎將,小郡設典農校尉。典農官獨立於郡縣之外,是專為供應軍糧而設的機構,雍正年間的軍機處與之頗為相似。若遇有重要事項,如屯田地點的選擇及處理農民逃亡等,則由屯田官直接向操請示辦理。此外,曹操領導下的司空和丞相府也對屯田官起領導作用。
曹魏統治者向屯田民征收租稅的辦法,是棗祗倡導的“分田之術”,即官府提供土地,收獲的穀物按比例分成。用官牛者,官六私四;不用官牛者,官私對分。這樣的剝削辦法達到了積糧供軍的效果,百姓雖然吃虧,但能有一個安定的生產環境,他們已經跟滿足了。
後世認為曹操時期的屯田製度使有限的生產資源得到了高效率的分配使用。
漢魏之際,廣大人民饑寒交迫,所謂“白骨露於野,千裏無雞鳴”就是當時社會的真實寫照。
一方麵大量流民食不果腹,一方麵大片荒地無人開墾,而屯田製則可以把這些勞動力安置在國有土地上從事生產,從而充分利用了既定的生產資源。再者,建安屯田解決了軍糧供應問題。軍閥混戰,歸根到底打的是糧草。曹操軍團積極地在交通便利的地區實行屯田製度,不但糧草供應有了保障,而且大大減輕了農民運糧的沉重勞役負擔。
建安時期之後,民屯多有演變,到了曹魏末年,這項製度對統治者來說已經無利可圖,於是司馬炎於魏鹹熙元年宣布:“罷屯田官,以均政役,諸典農皆為太守,都尉皆為令長”,實際上就是下令廢止屯田製。,並非曹操創。但曹魏屯田的規模和作用之大卻是空前絕後的。
而曹魏屯田原來並無所謂民屯與軍屯之別,後世史家為了敘述和研究的方便,始加以區分。實則,二者很難截然辨別,因二者有同有異,同處在於均為供應軍糧而興辦,且均采取軍事編製,有戰爭時參加民屯的勞力亦需執幹戈以對敵;異處在於軍士以戰守攻取為主,屯田民則主要從事農墾生產,二者在編製與待遇上亦有區別。論創辦先後,民屯在先,茲先談民屯。
據《後漢書?百官誌》注引《魏誌》曰:
曹公置典農中郎將,秩二千石;典農都尉,秩六百石或四百石;典農校尉,秩比二千石。所主如中郎,部分別而少為校尉丞。
典農係統與一般郡縣行政係統有不同的組織與編製。典農中郎將和典農校尉相當於郡國守相級地方官。大的郡國設典農中郎將,小郡設典農校尉。典農都尉也叫“屯田都尉”或。‘綏集都尉”。顧名思義,綏集都尉設置在邊疆多事之地。
如《三國誌?倉慈傳》言:“建安中,太祖開募屯田於淮南,以慈為綏集都尉”。因淮南界吳,故置綏集都尉,亦寓有安撫屯田農民之意。典農都尉和綏集都尉相當於縣令長。為了適應戰爭的需要和加強對屯田民的管製,屯田官帶有軍銜。典農都尉下麵的生產單位是屯,屯置司馬一人,主管屯內生產事務。
《晉書?食貨誌》載晉武帝鹹寧元年(275年)詔令說:出戰入耕,雖自古之常,然事力未息,未嚐不以戰士為念也。今以鄴奚官奴婢著新城,代田兵種稻。奴婢各五十人為一屯,屯置司馬,使皆如屯田法。
以上引文說明:
(1)新城屯田原由“出戰入耕”的戰士擔任種稻,自鄴奚官奴婢來後,即改為民屯,所以按屯田法處理。
(2)當時魏有二個新城,一為合肥新城,一為在今河南伊川縣西南的新城。後者接近洛陽,當即武帝詔書中所說的新城。晉統治者把奴婢安置在這裏,免除其奴婢身分,使之積極從事生產。
(3)管理民屯的基層生產單位是屯,屯的長吏是司馬,屯司馬也叫“農司馬”或“典農司馬”。
(4)“奴婢各五十人為一屯”句,一般均解釋為一屯奴婢人數為五十人,我以為應當是有男奴女婢各五十人。因屯民通常均以家為單位,故以奴婢各五十人配成五十對為一屯,這樣,從一屯的總人數看,尚少於帶有家屬的屯田民。若男奴、女婢各五十人自行屯田,則不能繁殖後代,且易招致逃亡事件。故不論從文意與人事關係看,均應釋為奴婢各五十人,配成五十對,進行屯墾。以上詔今雖係入晉以後所頒布,但所言屯田法,當係曹魏舊製。
由於古代史家對類似屯田這樣的經濟製度重視不夠,所以有關屯田史料極少。
唯從《三國誌?鄧艾傳》中尚可窺知一些民屯官吏的名稱。鄧艾原籍義陽郡棘陽縣(在今河南南陽市與新野縣之間),少喪父。曹操破荊州,被徙往汝南郡,為典農部民,養犢,年十一,又隨母至穎川郡,後在典農都尉屬下作學士,以口吃,不得作於佐(主要屬吏),為稻田守叢草吏。但,口吃的缺陷,畢竟掩蓋不了鄧艾的傑出才幹。
後來他還是作了典農功曹,功曹是襄城典農中郎將屬下主要官吏,典掌用人和刑賞,因之也被稱為典農綱紀。鄧艾還作過上計吏,上計吏每年年終代表典農中郎將去中央報告政績,因此,鄧艾有機會見到太尉司馬懿。司馬懿對他很賞識,辟之為椽。不久又升尚書郎。那時朝廷欲廣田畜穀,故使鄧艾“行陳、項以東至壽春”。艾遂倡議在淮南大規模進行屯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