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曆史上,無論是東西方,火槍具有相對的作戰意義的是火繩槍出現的時候。¥♀八¥♀八¥♀讀¥♀書,.2≠◆


    而真正讓火槍占據戰爭態勢的武器主流,則是定裝子彈出現之後。


    前者是一個曆史上的火槍發展的重大變革,而後者則是對於火槍曆史發展的一個裏程碑。


    ……


    火繩槍就是靠燃燒的火繩來點燃火藥,故名火繩槍火繩槍在火器發展史上具有裏程碑的意義,是現代步槍的直接原型。火繩槍的出現也改變了戰爭的形態,伴隨著火繩槍的發展人類的戰爭從冷兵器進入到熱兵器時代。


    火繩槍的結構是,槍上有一金屬彎鉤,彎鉤的一端固定在槍上,並可繞軸旋轉,另一端夾持一燃燒的火繩,士兵發射時,用手將金屬彎鉤往火門裏推壓,使火繩點燃黑火藥,進而將槍膛內裝的彈丸發射出去。由於火繩是一根麻繩或撚緊的布條,放在硝酸鉀或其他鹽類溶液中浸泡後晾幹的,能緩慢燃燒,燃速大約每小時80毫米~120毫米,這樣,士兵將金屬彎鉤壓進火門後,便可單手或雙手持槍,眼睛始終盯準目標。據史料記載,訓練有素的射手每3分鍾可發射2發子彈,長管槍射程大約100米~200米。


    14世紀30年代,歐洲出現了第一種管形金屬製火器,稱之為火門槍。歐洲最早的關於手持槍炮的記載是1364年,意大利佩魯賈軍火庫的一份清單上記有“500門炮,一紮長,可持於手中;非常漂亮,能射穿任何甲胄”。而坦奈堡手持槍的出土,說明德國大約在14世紀70~80年代也已經製成了具有相當水平的金屬管形火器。坦奈堡位於德國礦藏比較豐富的黑森州境內,規模不大,1399年被毀。1849年,有人在廢墟中發掘出一支銅製手持槍。槍身長,口徑17mm,質量1.24kg,現存於紐綸堡的日耳曼博物館中。它同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中收藏的一件元代至正11年(公元1351年)火槍,在形製結構上基本相似:都由前膛、藥室和屋函構成,但木製手柄均已腐爛不存。“至正11年”火槍槍身長,口徑30mm,質量4.75kg。兩相比較,“至正11年”火槍的製作比較精致。坦奈堡手持槍的出土,是中國金屬手持槍經由阿拉伯西傳至歐洲的最有利的證據。但這種簡單的手持火槍,既沒有照門也沒有準星,而且沒有可以抵肩的槍托,僅能進行概略射擊,它在戰爭中的作用恐怕僅僅是造成敵軍的混亂而讓己方步兵和騎兵有機可乘。


    中國的火槍、阿拉伯的馬達法、歐洲的火門槍都是用手持點火物引火發射,在戰場上使用非常不便。大約在1450年左右,歐洲火器研究者便將其改進為半機械式的點火裝置:在槍托的外側或上部開一個凹槽,槽內裝一根蛇形杆,杆的一端固定,另一端構成扳機,可以旋轉,並有一個夾子夾住用硝酸鉀浸泡過的能緩慢燃燒的火繩。槍管的後端裝有一個火藥盤,發射時,扣動扳機,機頭下壓,燃著的火繩進入火藥盤點燃火藥,將彈丸或箭鏃射出。而且還改進了槍托並加裝了護木,使火槍可以抵肩射擊。


    到15世紀後半期,歐洲的火繩槍又有了相當的進步,下麵試舉2例說明。


    1499年,在意大利那不勒斯市的一份清單上,記載了一種被稱為“滑膛槍”[]的火繩槍。此名稱來自意大利語“”(一種雀鷹),意思是此槍與“隼”和“鷹”一樣威猛。其槍身較重,附有腳架。此槍在1521年的意大利恰拉比戰役中首次使用。


    德國一名叫布萊爾的收藏家收藏了一支製作於1493~1519年的火繩槍,槍身長,口徑30mm、柄長,全長,槍管為八棱形,護木前端裝有一個固定用的卡筍,可以與三腳架連接,由2名射手進行發射。


    16世紀西班牙的穆什克特火繩槍代表了當時歐洲火繩槍的先進水平。該槍口徑23mm、質量10~11kg,全彈質量50g,最大射程250m,有效射程100m,采用機械式瞄準具,每分鍾可發射2發。雖然槍很笨重,大多時候隻能用叉形座來支撐發射,但射出的鉛製彈丸威力極大,能在100m內擊穿騎士所穿的重型胸甲(當時大多數武器在80m以外幾乎不能造成任何傷害)。西班牙人就是用這種武器征服了龐大而落後的印加帝國。


    而在西方,帕維亞戰役算是火繩槍“名揚天下”的戰爭:


    在年輕的弗朗索瓦一世國王的領導下,法軍再次入侵意大利。法蘭西斯一世外表華麗、端莊,是一位詼諧幽默、和藹可親的文學和藝術衛士,但卻欠沉穩,缺乏智慧和持久恒心,熱衷於打獵和打網球,對朝政並無太大興趣。


    在1525年冬天,法蘭西人又一次圍攻帕維亞城,西班牙人則再一次前來企圖解救被圍之城。法蘭西人不僅已經構築了圍城工事,還在西班牙人接近路的一側掘壕防守。西班牙人則在法蘭西人塹壕40碼以外處也挖了塹壕。因此,兩軍以塹壕相對。法軍中部分雇傭兵的離去削弱了法軍的實力,而西班牙軍隊也財力耗盡,決定發起攻擊。西班牙人穿過了對方未部署警戒的防護牆,大部人馬在拂曉前行軍,繞過法軍塹壕的遠端。在黎明時分,西班牙人部隊由原來的行軍隊形變為一種戰鬥縱隊,與法軍部隊成直角對著法軍部隊。西班牙人的這次行軍,使人聯想起當年的貢薩洛?德?科爾多瓦率軍渡過加裏利亞諾河時的行軍場景。至此,西班牙部隊停下來組織防禦,因為,他們知道,法軍肯定會向他們發起攻擊,以阻止西班牙人通過此地,切斷法軍與米蘭基地的交通運輸線。法軍則擔心,西班牙人會突然攻擊自己尚未形成戰鬥隊形的分散部隊。於是,法蘭西斯國王明智地以重騎兵立即發起攻擊,以掩護其他部隊的集結和形成戰鬥隊形。這一決定帶來了法軍多個部隊的連續攻擊會戰。


    西班牙人將火繩槍兵部署在隊形的兩翼,重騎兵和德意誌雇傭長矛兵在中間。法蘭西斯一世自己率領一支法軍重騎兵,成功地衝擊了西班牙重騎兵,但在衝擊西班牙縱深兩個重步兵集團時,由密集的長矛兵組成的防護牆擋住了法軍重騎兵的衝擊。法軍中的瑞士長矛兵緊接著又實施了一次衝擊,指向火繩槍兵隊形的翼側。瑞士長矛兵並未越過西班牙輕步兵陣形,而是在火繩槍兵連綿火力麵前停了下來。西班牙輕步兵在少量長矛兵的協助下,擊敗了瑞士長矛兵的攻擊。在比克卡會戰中,火器兵和胸牆發揮了較大的作用,致使瑞士兵的攻擊無力。一位當時的曆史學家寫道,自比克卡會戰後,“瑞士長矛兵一方麵因為數量上的減少,但是更主要的是不再大膽魯莽了。他們回到了瑞士山區。可以肯定,瑞士兵在比科卡戰役中的傷亡,極大地影響了他們在以後幾年裏的作戰。他們再也沒有了以往的那種氣勢了。”


    法軍的最後一次行動是由他們的德意誌雇傭步兵攻擊西班牙軍隊中的德意誌雇傭步兵。正當這兩支雇傭兵集團衝撞在一起時,西班牙的輕步兵開始向法軍長矛兵射擊。同時,第二個德意誌雇傭步兵方陣從翼側攻擊法軍部隊。西班牙重步兵擊敗了法軍中的德意誌雇傭步兵部隊後,接下來又驅散了法軍其餘步兵在當天發起的最後一次衝擊。西班牙軍隊包圍了勇敢的法蘭西國王和他的一群騎兵,最後打敗了法軍,俘虜了法蘭西國王。


    此次會戰,使火繩槍兵的聲望大增。但是,這並不是因為他們頂住了瑞士兵的衝擊。如果瑞士兵能有他們往日那樣的行動堅決性,或者,在火繩槍兵兩側的德意誌雇傭步兵長矛手們戰鬥中能體現出堅定決心的話,重步兵還是可以衝散輕步兵陣形的。然而,西班牙的火繩槍兵運用輕步兵傳統的小分隊戰術,利用樹叢或樹林作掩護,躲避法軍騎兵,以速度雖然不快,卻保持連綿不斷的火力打擊法軍騎兵和重步兵。


    後世認為火繩槍在這一戰當中,成為了最大的功臣之一。而這一戰似乎也奠基起火繩槍逐步成為當其時的步兵作戰武器主流的基礎。


    ……


    而在東方,同為16世紀,火槍傳入日本,火槍在日本稱為“鐵炮”日本在歐洲火槍的基礎上研發了“國友筒”與“三連筒”“堺筒”、“薩摩筒”等等。比較有效的火槍,由織田信長與德川家康對武田勝賴的戰役中得到充分運用,使得日本真正認識了“鐵炮”的威力,並且開始大批量生產“鐵炮”。由於日本資源缺乏,所以豐臣秀吉下令,大規模開展和周圍國家的貿易。資源問題也是豐臣秀吉侵朝的一個原因。


    16世紀的日本正處於軍閥混戰時期,各地軍閥對航海商業的發展采取支持態度,加之當時的歐洲探險家和商人想要在東方謀得最大利益,所以當時的日本就成了航海商業的發達國家,這也為外國火器傳入日本提供了機會。


    日本火繩槍是由葡萄牙人傳入的,發生於日本天文12年(明嘉靖22年,1543年)8月25日,當時一隻載有100多人的船,在九州南部的種子島靠岸。船上有3名葡萄牙人,以及化名為明朝五峰的王直(後稱靜海王王直的大倭寇頭目)。葡萄牙人帶有一種火繩槍,其旁有一穴(即火門),係通火之路,裝上火藥與小鉛丸,用火繩點火,可將鉛丸射出,擊中目標,發射時發出火光與轟雷般的爆響。日本人時堯(地方軍閥)見後視之為稀世之珍,將其稱為鐵炮。之後,又用重金將其購買,並派小臣條川小四郎向葡萄牙人學習火繩槍的使用及其火藥製作法,仿製了十幾支。不久,日本的一些鐵冶場便先後仿製出日本式的火繩槍。當時的倭寇還把這種火器用於對中國的掠奪活動中。


    明朝嘉靖元年(1521年),明軍在廣東新會西草灣之戰中,從繳獲的2艘葡萄牙艦船中得到西洋火繩槍。1548年,又在繳捕侵擾我國沿海雙嶼的倭寇時,繳獲了日本的火繩槍(鐵炮)。明王朝的兵仗局,很重視仿製火繩槍,製成了鳥銃(鳥銃是明朝對新式火繩槍的稱呼,因為槍口大小如鳥嘴,故稱為鳥銃,又稱鳥嘴銃)


    鳥銃的主要特點首先是銃管前端安有準心,後部裝有照門,構成瞄準裝置;其次是設計了彎形銃托,發射者可將臉部一側貼近銃托瞄準射擊;再次是銃管比較長,長度和口徑的比值約為50:1~70:1之間,細長的銃管使火藥在膛內燃燒充分,產生較大推力,彈丸出膛後的初速較大,獲得低伸彈道和較遠的射程;最後則是發火機的不同,用火繩作為火源,扣動扳機點火,不但火源不易熄滅,而且提高了發射速度,增強了殺傷威力。


    據《大明會典?火器》記載,兵仗局在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仿製了第一批鳥銃1萬支,裝備明軍使用。當時的鳥銃銃管用精鐵製作,此種精鐵要用10斤粗鐵才能煉出1斤,隻有用這樣的精鐵製成的銃管,才能堅固耐用,射擊時不會炸裂。製作時通常先用精鐵卷成一大一小的兩根鐵管,以大包小,使兩者緊密貼實,然後用鋼鑽鑽成內壁光滑平直的銃管。鑽銃工藝很精密,每人每天隻能鑽進1寸左右,大致一個月才能鑽成一支。


    銃管鑽成之後再於前端裝準心,後端裝照門。銃管尾部內壁刻有陰螺紋,以螺釘旋入旋出,旋入時起閉氣作用,旋出後便於清刷銃內壁。管口外呈正8邊形,後部有藥室,開有火門,並裝火門蓋。完整的銃管製成之後,安於致密堅硬的銃床上。銃床後部連接彎形槍托,銃床上安龍頭形扳機。


    經過兵器局和兵仗局的仿製和改製,火繩槍得到廣泛的應用,在不太長的時間內,成為明軍裝備的主要單兵射擊武器。萬曆年間,火繩槍的研製又有許多進展。當時的火器研製家趙士楨就曾仿製成攻嚕密銃(土耳其火繩槍),先後研製成各有特色的火繩槍10多種,其他火器及戰車10多種,並以多種文體撰寫《神器譜》等研製火器的論著多部。


    馬憲、李槐等人整理和傳授的鳥銃製造工藝一直沿用到清末都沒有較大的變化,雖然歐洲的火繩槍在1700年左右就被燧發槍淘汰,但在中國,火繩槍和火繩槍工藝卻一直未被淘汰,直到民國初年。在此期間,明末畢懋康發明中國的簧輪槍,並被後來的清政府所采用,但是其延伸品卻被做成禦製自來火槍一直被清朝貴族所占有,決大多數的清軍依舊裝備大線槍與兵丁鳥槍等舊式火繩槍,甚至於依靠傳統的刀劍弓矢與裝備著先進燧發槍的外國侵略者戰鬥。


    為了解鳥銃的做法,這得從明代的工藝說起。宋應星的《天工開物》中說:“凡錘鳥銃,先以鐵挺一條大如箸者為冷骨,裹紅鐵錘成。先為三接,接口熾紅,竭力撞合。合以後以四棱鋼錐如箸大者,透轉其中,使極光淨,則發藥無阻滯。”這就是延用了數百年的鳥銃製作工藝,雖然在中國火銃的點火技術經過了幾次改良,但是傳統銃體的製造工藝一直到晚清洋務運動興起時才被徹底拋棄,從第一支火繩槍起到二次大戰的數百年中一直采用,可謂淵源流長;明代早期采用鉚接,因製造不便,後期采用兩段銅箍固定,雖然清洗不便,卻縮短了鳥銃的製作時間,清代學習土耳其的方法,固定銃管用細繩子紮,在一支銃上分成幾段紮上一種牢固的細棉繩,在清洗銃管時隻要解開繩子就能取下銃管,隻是繩子容易被射擊後熾熱的銃管烙斷。


    而在民間,火繩槍也算是一種相當普及的武器。按照《大清律例》規定:“各省深山邃穀及附近山居驅逐猛獸,並甘肅、蘭州等府屬與番回錯處毗連各居民,及濱海地方應需鳥槍守禦者,務需報明該地方官,詳查明確,實在必需,準其仍照營兵鳥槍尺寸製造,上刻姓名、編號,立冊按季查點。”也就是說,為了防賊,防野獸的需要,民間可以擁有鳥槍,不過必須向官府上報,獲得持槍證明。[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定秦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蒼穹戰狼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蒼穹戰狼並收藏定秦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