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糜家和甄家是世界上最大的商會可能有點誇大了,但在大漢朝那絕對是翹楚,尤其是甄家,幾乎遍布全國都有他們的商號,隻不過劉瀾自己也沒想到橘中秘會如此熱銷,據他所了解,它的銷量之高僅次於孝經。
當然能有如此之高的銷量,主要還是因為將棋的普及,尤其是在劉瀾治下,不說在百姓之中的普及,光是部隊,幾乎所有的士兵都會將棋,可以說將棋成為了大多數士兵業餘文化,尤其是在枯燥的軍旅中,將棋成為了他們為數不多的娛樂方式。
因為這個原因,劉瀾一度甚至考慮有什麽後世可以直接上手的體育甚至是娛樂方式,但最後發現好像沒什麽比將棋更簡單易懂,而橘中秘也是他當年在幽州教關羽張飛時使用到的,隻不過當時受形式所限,別說出書了,就是想找些紙都極其困難,劉瀾想要把明朝才出現的橘中秘移植到漢代還是非常困難的。
所以橘中秘隻是在很少的一部分人中流傳著,但隨著工匠們在造紙技術上多年來的發展並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後,紙張再也不像是蔡侯紙寸張寸金,雒陽紙貴了,而造紙術的提升再加上印刷術的出現,書籍的售價自然就下來了,但這隻是對劉瀾治下,而對外,除了軍事物資劉瀾進行著嚴格的把控之外,任何新出現的商品,其他地方無法買到的商品,都會強製征收過稅。
畢竟劉瀾在茶具上吃過大虧,所以他這樣做的目的其實就是減少秣陵便宜的書籍流出,道理很簡單,因為造紙術和印刷術的出現,書籍的價格降了數倍,商人們從秣陵購買書籍到他們所在的郡縣出售,其價格甚至要比絲綢和差距還要賺錢,畢竟這些地方的書籍價格一直都是居高不下的。
所以劉瀾增加稅收的目的就是為了把控這樣的情況出現,不是不讓商人們賺錢,而是要讓讓他們的收入減少一些,而他們則增加一些,甚至劉瀾還提出了每增收的書籍稅收將會分為三部分,一部分作為稅收入庫,另一部分獎勵造紙術和印刷術的科研團隊,而這一計劃是長期的。
為了任何商品隻要是外地商隊購買其他地方沒有隻要秣陵才有的商品,都會有特別稅增收,而增收來的特別稅一律按照與科研團隊平分的原則,雖然隻是一點蠅頭小利,但是這卻是對他們這些默默無名者的一種肯定。
而劉瀾將收取的這部分特別稅也不會做他用,而是會全部拿出,獎勵今年所有新研究出來的科技人員,任何有價值的新生物都可以來競選,而工曹農曹和商曹會進行選擇,最終交由內閣選出其中三項給予獎勵。
劉瀾覺得這個設置雖然不敢一定能媲美後世諾貝爾,但他希望能夠成為有哪怕一點的效果,隻要能夠鼓勵創新,那麽他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沒有白費,更何況這些錢本來就是羊毛出在羊身上,其實劉瀾一毛都沒有出。
但現在隻進行了不到半年,新的科技或者商品還沒有出現,所以眼下還無法看到效果如何,但這卻是一種嚐試和創新,不管能不能成功,不管效果好不好,哪怕是劉瀾自己掏錢,他也會一直堅持下去。
因為他知道這樣做隻有好處沒有壞處,這樣做隻會促進和鼓勵創新而不會再受到儒家的守舊的思想總想著回到三代治世,在劉瀾看來,所謂的禮崩樂壞不過是因為社會在不斷進步,百姓的需求在不斷提高,而舊有的製度已經無法承載日益提高的生活與需求,所以他要做的非常簡單,就是不斷的創新,不斷的豐富和為百姓提高更高效的保證,滿足他們越來越高的生活需求,並保護他們所創造的一切價值。
劉瀾相信他做的是正確的選擇,而事實上他這樣做的結果並沒有限製書籍交易,相反購買書籍的商販變得越來越多,必須要說這個時候別說是劉瀾了,包括很多人都沒有反應過來,如果不是甄豫的話,劉瀾一時間還真不會想到。
因為在其他郡縣,書籍有一部分是以竹簡的形式出現並且銷售,有時候一本書就是幾十卷之多,攜帶不方便,觀看也不方便,而蔡侯紙在劉瀾看來就是廁紙,指望書寫,能些幾個大字就不錯了,而要用蔡侯紙出書,那就是癡人說夢,所以更多時候都會用帛布,試想一下不管是竹簡的書籍還是帛布的書籍,他們在同等價下如何能夠競爭得過來自秣陵真正意義上紙質書籍?
哪怕從秣陵運回來的書籍售價比竹簡帛布書籍價格更高,但就性價比和簡潔程度來說,秣陵書籍肯定是首選,這一點想都不用想,而這也是為什麽劉瀾再增加了商業意外的稅後還會增加創新稅的原因,但就是這樣因為書籍的暢銷而蜂擁來到秣陵購書者更是絡繹不絕。
這就是因為秣陵書籍稀缺的原因,別說隻是比以往的書籍貴了一倍,就算是貴十倍百倍都會有人購買,所以劉瀾這樣的限製,不僅沒有讓這些逐利的商人停止引進秣陵的書籍,銷售量反而再創新高。
劉瀾對商業不是很了解,甄豫的一些道理聽著是那麽回事,可細細品又不是那麽一回事,但有一點他卻聽懂了,因為真正會去買書的人並沒有變多,還是原來的那些人,但是他們要買的書籍,卻都變成了來自秣陵所生產質量更高的書籍。
其次則是這些商人不管能帶回多少秣陵產書籍,在當地卻是稀有之物,很多人見都沒有見過,尤其是書籍紙張的質量,更非如同廁紙的蔡侯紙可比,所以當商人們發現他的價格就算是比竹簡帛布書籍價格高出一倍還是會吸引到人來購買時,他們的熱情自然就不會有任何的消減。
而劉瀾所設置的新品稅,看起來好像是商人們買單,但真正到了地方之後,書籍價格提升,卻又成為了消費者買單,在秣陵一本書籍如果隻賣到了五百五銖錢,那麽到了其它諸侯控製的郡縣,價格已經提到了兩千五銖錢,而就是這樣還是有價無市。
不過有一點現在商業在各地都不是很好,因為董卓的小錢其實是毀壞了很多地方商業的,就劉瀾所知曉的情況就是司隸地區現在已經很少會有人用五銖錢進行交易了,不管是五銖錢還是小錢,都已經不被百姓所認可,他們的交易已經回到了非常原始的狀態,那就是以物易物。
這樣的情況變得越來越普遍,當然這與劉瀾多少也有點關係,畢竟他在徐州的時候首先就是禁止小錢,其次則又將小錢運往這些諸侯控製區大量購置能夠運送回徐州的商品,一來二去,小錢全部流通到了這些地方,而他的徐州卻在強有力的打擊著小錢。
經濟崩盤,貨幣崩盤已經成為了很多諸侯的頭等大事,但麵對董卓埋下的禍根,他們出台的一些政策並沒有有效的解決問題,這就使得越來越多的百姓逐漸才有最原始的狀態,而這隻是一個開始,商業的倒退已經有不可逆轉的趨勢,當越來越多的百姓選擇以物易物時,不管任何的錢都變得一文不值,哪怕是金餅和銀餅。
但劉瀾並不擔憂,因為他的治下還沒有受到影響,再加上嚴格的把控,對小錢有利的打擊,秣陵的商業還是非常不錯的,而橘中秘就是其中之一,劉瀾治下對將其的熱愛已經達到了一種癲狂的狀態。
不僅是部隊的將士們都通宵將其,就算是在普通百姓中,你也能夠在秣陵看到他們在街邊下棋的身影,非常多,圍觀的群眾則更多,簡單易懂是將棋被快速推廣的關鍵,而橘中秘成為搶手之物則連劉瀾都沒有想到,隨著橘中秘的熱銷超越了孝經之後,劉瀾必須要開始審視一件事情,那就是百姓們的生活品質了。
以前的百姓顯然不會有如此多的業餘生活和時間,不僅被鎖在田地間,更被困在坊市裏,他們的自由度是非常低的,但是現在,走街竄巷的不在隻是小販了,而是很多百姓,交流和流動性變得更多了,當然對於官吏來說官吏就困難了,人手不足以維持眼下的局麵。
劉瀾沒有理會官員們的訴苦行為,這是他的態度,內閣想辦法解決去,他是之管挖坑不管埋的,這一點和他前幾年在兵械廠時不時冒出一個念頭之後就讓那些科研人員去研究一樣,完全沒有頭緒,可想要再問,一定是沒時間太忙,要麽就是自己回去研究,江門也並不是很清楚。
這是最讓人心癢難耐的,劉瀾這番話目的和意義是什麽呢,雖然猜不透,但是劉瀾卻一定另有所指,且多年的配合歐冶堅當然知道劉瀾不會輕易給建議,可隻要給建議,那就必須要不折不扣的去執行,或許之前看不到什麽希望,但時候你會發現,天才的頭腦又想出了天才的點子。
劉瀾給歐冶堅的驚喜太多太多了,所以他隻要突然冒出一兩句聽不懂的話是,他都會認真的記下來,就害怕自己忘記了耽誤了大事,隻不過這樣的情況變得越來越少,歐冶堅會去審視這一路,劉瀾還是那個劉瀾,還是那個吸引他為之赴湯蹈火在所不辭的劉瀾。
而當年他之所以選擇劉瀾,其實就隻有一點,那就是劉瀾天下的想象力,很多事情當他處理的時候就會變得極其簡單,這是他的能力,當然最讓他佩服的還是劉瀾那突然冒出來的瘋狂建議。
當時不會有人能夠理解,包括他自己在內,不知道劉瀾為什麽會突然冒出這麽一句話,甚至對於劉瀾口中所說的物品更是連一點概念都沒有,從未見過,可劉瀾不會管這些,直接設定時間。
當時還有人不理解,一點頭緒都沒有,劉瀾就這樣做,這不是逼他們去死嘛,可是當真的把劉瀾的建議攻克,並且不斷的發展之後,再回頭去看的話,才真的會讓人大吃一驚,太有才了,為什麽世上會有如此有才話的人。
他們知道,這些並不是他們的功勞,都是劉瀾的功勞,可是對劉瀾來說,他隻是給出了一個方向,讓他們自己去做和突破,能否做好劉瀾事先並不可能知曉,但他們最終成功了,而且不斷的發展。
科技樹從他給出建議,不斷的再發展,這就是劉瀾希望和樂於見到的結果,有些東西其實他完全可以自己直接說出來,讓他們去做,就好像馬蹄鐵,遼東的時候就已經製造出來了,但劉瀾卻並沒有推廣,反而成為了第一批甚至是第一件被兵器廠當保密一號進行保密的產品。
馬蹄鐵成為多少人想要一睹風采卻付出極大代價都無法探知的秘密,謠言止於智者,但謠言卻有其越傳越誇大其詞的一麵,因此保密一號的流言已經出現了多哥版本,為此各諸侯派人來探查更是不知來過多少人,最終都是一無所獲,而劉瀾越是看起來重視,就越說明他的重要性。
馬蹄鐵當然重要,是非常有效保護戰馬馬蹄的科技,但劉瀾並沒有推廣,因為其簡單些,是很容易被模仿進行防治生產的,所以多年前就研究出來,但劉瀾一直沒有推廣,甚至很多諸侯和地方壓根就不知曉這件物品的存在。
而這樣劉瀾提出來想法卻又被攻克的物品對兵器廠的科研人員來說那就非常多了,但沒有大規模生產的好像也就那麽幾件,至於劉瀾其他的建議,其實仔細想想不都是一句提醒,而他們順著提醒去發展就會發現一條科技樹被點開了。
劉瀾要在秣陵做的不是他大包大攬,而是一個提醒,一個建議之後,科技樹被點開,並不斷的升級。
當然能有如此之高的銷量,主要還是因為將棋的普及,尤其是在劉瀾治下,不說在百姓之中的普及,光是部隊,幾乎所有的士兵都會將棋,可以說將棋成為了大多數士兵業餘文化,尤其是在枯燥的軍旅中,將棋成為了他們為數不多的娛樂方式。
因為這個原因,劉瀾一度甚至考慮有什麽後世可以直接上手的體育甚至是娛樂方式,但最後發現好像沒什麽比將棋更簡單易懂,而橘中秘也是他當年在幽州教關羽張飛時使用到的,隻不過當時受形式所限,別說出書了,就是想找些紙都極其困難,劉瀾想要把明朝才出現的橘中秘移植到漢代還是非常困難的。
所以橘中秘隻是在很少的一部分人中流傳著,但隨著工匠們在造紙技術上多年來的發展並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後,紙張再也不像是蔡侯紙寸張寸金,雒陽紙貴了,而造紙術的提升再加上印刷術的出現,書籍的售價自然就下來了,但這隻是對劉瀾治下,而對外,除了軍事物資劉瀾進行著嚴格的把控之外,任何新出現的商品,其他地方無法買到的商品,都會強製征收過稅。
畢竟劉瀾在茶具上吃過大虧,所以他這樣做的目的其實就是減少秣陵便宜的書籍流出,道理很簡單,因為造紙術和印刷術的出現,書籍的價格降了數倍,商人們從秣陵購買書籍到他們所在的郡縣出售,其價格甚至要比絲綢和差距還要賺錢,畢竟這些地方的書籍價格一直都是居高不下的。
所以劉瀾增加稅收的目的就是為了把控這樣的情況出現,不是不讓商人們賺錢,而是要讓讓他們的收入減少一些,而他們則增加一些,甚至劉瀾還提出了每增收的書籍稅收將會分為三部分,一部分作為稅收入庫,另一部分獎勵造紙術和印刷術的科研團隊,而這一計劃是長期的。
為了任何商品隻要是外地商隊購買其他地方沒有隻要秣陵才有的商品,都會有特別稅增收,而增收來的特別稅一律按照與科研團隊平分的原則,雖然隻是一點蠅頭小利,但是這卻是對他們這些默默無名者的一種肯定。
而劉瀾將收取的這部分特別稅也不會做他用,而是會全部拿出,獎勵今年所有新研究出來的科技人員,任何有價值的新生物都可以來競選,而工曹農曹和商曹會進行選擇,最終交由內閣選出其中三項給予獎勵。
劉瀾覺得這個設置雖然不敢一定能媲美後世諾貝爾,但他希望能夠成為有哪怕一點的效果,隻要能夠鼓勵創新,那麽他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沒有白費,更何況這些錢本來就是羊毛出在羊身上,其實劉瀾一毛都沒有出。
但現在隻進行了不到半年,新的科技或者商品還沒有出現,所以眼下還無法看到效果如何,但這卻是一種嚐試和創新,不管能不能成功,不管效果好不好,哪怕是劉瀾自己掏錢,他也會一直堅持下去。
因為他知道這樣做隻有好處沒有壞處,這樣做隻會促進和鼓勵創新而不會再受到儒家的守舊的思想總想著回到三代治世,在劉瀾看來,所謂的禮崩樂壞不過是因為社會在不斷進步,百姓的需求在不斷提高,而舊有的製度已經無法承載日益提高的生活與需求,所以他要做的非常簡單,就是不斷的創新,不斷的豐富和為百姓提高更高效的保證,滿足他們越來越高的生活需求,並保護他們所創造的一切價值。
劉瀾相信他做的是正確的選擇,而事實上他這樣做的結果並沒有限製書籍交易,相反購買書籍的商販變得越來越多,必須要說這個時候別說是劉瀾了,包括很多人都沒有反應過來,如果不是甄豫的話,劉瀾一時間還真不會想到。
因為在其他郡縣,書籍有一部分是以竹簡的形式出現並且銷售,有時候一本書就是幾十卷之多,攜帶不方便,觀看也不方便,而蔡侯紙在劉瀾看來就是廁紙,指望書寫,能些幾個大字就不錯了,而要用蔡侯紙出書,那就是癡人說夢,所以更多時候都會用帛布,試想一下不管是竹簡的書籍還是帛布的書籍,他們在同等價下如何能夠競爭得過來自秣陵真正意義上紙質書籍?
哪怕從秣陵運回來的書籍售價比竹簡帛布書籍價格更高,但就性價比和簡潔程度來說,秣陵書籍肯定是首選,這一點想都不用想,而這也是為什麽劉瀾再增加了商業意外的稅後還會增加創新稅的原因,但就是這樣因為書籍的暢銷而蜂擁來到秣陵購書者更是絡繹不絕。
這就是因為秣陵書籍稀缺的原因,別說隻是比以往的書籍貴了一倍,就算是貴十倍百倍都會有人購買,所以劉瀾這樣的限製,不僅沒有讓這些逐利的商人停止引進秣陵的書籍,銷售量反而再創新高。
劉瀾對商業不是很了解,甄豫的一些道理聽著是那麽回事,可細細品又不是那麽一回事,但有一點他卻聽懂了,因為真正會去買書的人並沒有變多,還是原來的那些人,但是他們要買的書籍,卻都變成了來自秣陵所生產質量更高的書籍。
其次則是這些商人不管能帶回多少秣陵產書籍,在當地卻是稀有之物,很多人見都沒有見過,尤其是書籍紙張的質量,更非如同廁紙的蔡侯紙可比,所以當商人們發現他的價格就算是比竹簡帛布書籍價格高出一倍還是會吸引到人來購買時,他們的熱情自然就不會有任何的消減。
而劉瀾所設置的新品稅,看起來好像是商人們買單,但真正到了地方之後,書籍價格提升,卻又成為了消費者買單,在秣陵一本書籍如果隻賣到了五百五銖錢,那麽到了其它諸侯控製的郡縣,價格已經提到了兩千五銖錢,而就是這樣還是有價無市。
不過有一點現在商業在各地都不是很好,因為董卓的小錢其實是毀壞了很多地方商業的,就劉瀾所知曉的情況就是司隸地區現在已經很少會有人用五銖錢進行交易了,不管是五銖錢還是小錢,都已經不被百姓所認可,他們的交易已經回到了非常原始的狀態,那就是以物易物。
這樣的情況變得越來越普遍,當然這與劉瀾多少也有點關係,畢竟他在徐州的時候首先就是禁止小錢,其次則又將小錢運往這些諸侯控製區大量購置能夠運送回徐州的商品,一來二去,小錢全部流通到了這些地方,而他的徐州卻在強有力的打擊著小錢。
經濟崩盤,貨幣崩盤已經成為了很多諸侯的頭等大事,但麵對董卓埋下的禍根,他們出台的一些政策並沒有有效的解決問題,這就使得越來越多的百姓逐漸才有最原始的狀態,而這隻是一個開始,商業的倒退已經有不可逆轉的趨勢,當越來越多的百姓選擇以物易物時,不管任何的錢都變得一文不值,哪怕是金餅和銀餅。
但劉瀾並不擔憂,因為他的治下還沒有受到影響,再加上嚴格的把控,對小錢有利的打擊,秣陵的商業還是非常不錯的,而橘中秘就是其中之一,劉瀾治下對將其的熱愛已經達到了一種癲狂的狀態。
不僅是部隊的將士們都通宵將其,就算是在普通百姓中,你也能夠在秣陵看到他們在街邊下棋的身影,非常多,圍觀的群眾則更多,簡單易懂是將棋被快速推廣的關鍵,而橘中秘成為搶手之物則連劉瀾都沒有想到,隨著橘中秘的熱銷超越了孝經之後,劉瀾必須要開始審視一件事情,那就是百姓們的生活品質了。
以前的百姓顯然不會有如此多的業餘生活和時間,不僅被鎖在田地間,更被困在坊市裏,他們的自由度是非常低的,但是現在,走街竄巷的不在隻是小販了,而是很多百姓,交流和流動性變得更多了,當然對於官吏來說官吏就困難了,人手不足以維持眼下的局麵。
劉瀾沒有理會官員們的訴苦行為,這是他的態度,內閣想辦法解決去,他是之管挖坑不管埋的,這一點和他前幾年在兵械廠時不時冒出一個念頭之後就讓那些科研人員去研究一樣,完全沒有頭緒,可想要再問,一定是沒時間太忙,要麽就是自己回去研究,江門也並不是很清楚。
這是最讓人心癢難耐的,劉瀾這番話目的和意義是什麽呢,雖然猜不透,但是劉瀾卻一定另有所指,且多年的配合歐冶堅當然知道劉瀾不會輕易給建議,可隻要給建議,那就必須要不折不扣的去執行,或許之前看不到什麽希望,但時候你會發現,天才的頭腦又想出了天才的點子。
劉瀾給歐冶堅的驚喜太多太多了,所以他隻要突然冒出一兩句聽不懂的話是,他都會認真的記下來,就害怕自己忘記了耽誤了大事,隻不過這樣的情況變得越來越少,歐冶堅會去審視這一路,劉瀾還是那個劉瀾,還是那個吸引他為之赴湯蹈火在所不辭的劉瀾。
而當年他之所以選擇劉瀾,其實就隻有一點,那就是劉瀾天下的想象力,很多事情當他處理的時候就會變得極其簡單,這是他的能力,當然最讓他佩服的還是劉瀾那突然冒出來的瘋狂建議。
當時不會有人能夠理解,包括他自己在內,不知道劉瀾為什麽會突然冒出這麽一句話,甚至對於劉瀾口中所說的物品更是連一點概念都沒有,從未見過,可劉瀾不會管這些,直接設定時間。
當時還有人不理解,一點頭緒都沒有,劉瀾就這樣做,這不是逼他們去死嘛,可是當真的把劉瀾的建議攻克,並且不斷的發展之後,再回頭去看的話,才真的會讓人大吃一驚,太有才了,為什麽世上會有如此有才話的人。
他們知道,這些並不是他們的功勞,都是劉瀾的功勞,可是對劉瀾來說,他隻是給出了一個方向,讓他們自己去做和突破,能否做好劉瀾事先並不可能知曉,但他們最終成功了,而且不斷的發展。
科技樹從他給出建議,不斷的再發展,這就是劉瀾希望和樂於見到的結果,有些東西其實他完全可以自己直接說出來,讓他們去做,就好像馬蹄鐵,遼東的時候就已經製造出來了,但劉瀾卻並沒有推廣,反而成為了第一批甚至是第一件被兵器廠當保密一號進行保密的產品。
馬蹄鐵成為多少人想要一睹風采卻付出極大代價都無法探知的秘密,謠言止於智者,但謠言卻有其越傳越誇大其詞的一麵,因此保密一號的流言已經出現了多哥版本,為此各諸侯派人來探查更是不知來過多少人,最終都是一無所獲,而劉瀾越是看起來重視,就越說明他的重要性。
馬蹄鐵當然重要,是非常有效保護戰馬馬蹄的科技,但劉瀾並沒有推廣,因為其簡單些,是很容易被模仿進行防治生產的,所以多年前就研究出來,但劉瀾一直沒有推廣,甚至很多諸侯和地方壓根就不知曉這件物品的存在。
而這樣劉瀾提出來想法卻又被攻克的物品對兵器廠的科研人員來說那就非常多了,但沒有大規模生產的好像也就那麽幾件,至於劉瀾其他的建議,其實仔細想想不都是一句提醒,而他們順著提醒去發展就會發現一條科技樹被點開了。
劉瀾要在秣陵做的不是他大包大攬,而是一個提醒,一個建議之後,科技樹被點開,並不斷的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