夬卦。兌上乾下。


    孔子《宣聖講義》


    夬上兌下乾。為五陽一陰卦。與天澤履同體。而上下異。柔為剛所決。故名夬。而夬字有數義。一則決也。如水之決流。一則抉也。如力之抉物。皆有推而去之之意。為其勢甚盛。其行甚速也。故又為快。一快速也。以其行疾速。不複停留也。一快暢也。以其行無阻。如水順流也。故夬有決快諸義。而不用決快者。則非限於一義耳。三月之陽。切近於夏。其勢至快。其誌至決。而一陰被推。如水被決。不可複止。故名夬。若履則與夬反。以兌在下。能留止陽氣。而變剛為柔。柔在中。孚安貞之德也。夬則一陰在巔。欲降不能。兌悅而乾健。柔不能勝剛。終為所決而退。傳曰夬決也。剛決柔也。即此義耳。卦五陽一陰。陽道日升。上位至高。陽之所望。故陰不得留。且由益之求進不已。進者陽之誌。陽日以長。勢必抉去其陰。此三陰三陽。變而為五陽一陰也。夬之為義。固如上述。而於字亦有取象。則近似大與天。或夫字。皆以陽之盛為象也。加水則決。遇力則抉。藏於心則快。見於行則決且快。此由夬字所合。可以推見卦之用矣。兌澤也。而上於天。水在天上。勢必下流。以性潤下故也。水在天上之卦有需。而為雲雨之象。兌雖與坎異。而澤所以瀦水。天上安可久瀦。此事勢之不能久留。而其行之必快。誌之必決也。


    夬之中互。因五陽爻連接。遂成乾卦之象。而外僅一陰爻。不足與五陽協。陽盛易揚。剛盛易折。此夬之用。本陽亢之勢。有飛揚之情。而兌澤不足以潤下。兩陽之和。乃成太過。以兌乾皆太陽也。和則和矣。而反助其威。此夬以健勝。而其道失中。中失則用不全。惟上卦正位。九五得中。故有孚。然下應九二。中九三九四。皆重剛不中。與乾爻同。故其行多戒。若忽於乾惕之戒。自尊自大。逞威用武。則比如火不戢。必自焚。陽德之光。必以戒懼為本。故乾以朝乾夕惕為訓。觀乾之辭。則知夬之所貴矣。蓋夬之與乾。惟差上爻。而屬崇高無位之地。所幸上爻為陰。陰道降。雖不得降。其用未改。兌以悅澤為用。如雲雨之潤物。今雖阻於五陽。而其誌猶未易。雨澤雖難沛。而天德不可息。故占夬者。宜檁然自反。戒慎恐懼。以厚其施。推天之恩。以潤其下。則夬之用。即乾之用。而兌之道。即履之道。兌同也。而上下異。果順其誌。自卑自抑。居上不驕。惟謙惟退。施德務溥。自孚於履。則可以辨上下。定民誌矣。故履能以柔製剛。而遵禮自卑以尊人。若夬則反以自尊自恃。揚於王庭。圖企於乾。而忽其亢。是以夬無終。而柔道不久。雖利有攸往。而不利即戎。且號而有厲。是可見夬之過剛。其咎不免。惟上六一陰。全卦所貴。其用亦異於他爻耳。


    孔子《宗主附注》


    夬為三月卦。而二月為大壯。大壯震合乾。係二陰四陽。進則兌合乾。係一陰五陽。陽日加。陰日退。是夬卦自大壯變來。爻辭中有關大壯者。即示夬之用與大壯相應。如初九壯於前趾是也。大壯在前。猶物之根。人之足。卦自下上。初爻應於足趾。故爻辭引為喻。壯者陽之壯也。而至夬則壯之又壯。至乾則為純陽。必至天風姤。一陰始生。應五月夏至節。陰由此漸長。曆剝至坤而成純陰。故夬與姤。乃陰氣終始之象。夬終而姤始。此陰氣之消息也。卦名夬者。剛長決柔。陰終而快為乾也。凡夬之用。皆剛進柔退。陽長陰消之象。此學者所當知也。


    又曰。夬義已見前。惟決快之外。尚含有缺欠之意。則本兌上缺而來。缺闕也。如水決口。兌為口舌。言語自出。(看不清。4右起2)缺也。如頤中有物。曰噬嗑。象人口食物。口張而物入。是口之虛善受也。故夬包有虛欠之義。缺即不足。與盈對。月盈則缺。器滿則溢。故夬繼益。以求盈不已。終必缺也。以爻言。五陽一陰。陽實陰虛。是獨缺其上之象。若不缺。則為乾矣。故為春末三月卦。以尚欠一陽。未成夏令。若將上易為陽。是純乾。而為四月。至五月。一陰生於下。則為天風姤。合夏至節。陰生則陽退。故陽之盛。以四月為極。而由夬至姤。皆從乾出入。夬入而姤出。皆陽中之陰。消與息之數也。易以陽為主。剝為陽之消。複為陽之息。故剝與夬對。複與姤對。但陽消曰剝。而陰消曰夬。意即言陽道尊。陰道卑。陽不宜消。陰則否也。夬快也。言行至近於乾也。又缺也。言尚欠此一爻也。又決也。言誌決成乾。而去其一爻也。是皆體陽為言。即就夬所賅。決或快諸義言。亦與剝字有相反之義。剝者由外剝削。如剝物之皮。決抉者。由內向外。如抉出或決去。皆由內而外也。蓋陽原主外。故其消亦由外而內。陰原主內。故其消亦由內而外。內之極。為陰之中宮。故陽至剝。則入於坤。外之極。為陽之大府。故陰至夬。則入於乾。而夬之為乾。非如剝之入坤。以陽道主升。夬升自同於乾耳。不特夬也。如姤為一陰之始。而不曰複者。亦以陽為主也。陽遇陰曰姤。陰至而陽自退。非如陽之逐去陰也。易泰否二卦。代表陽陰消息。陽長則陰不能存。陰長則陽不能留。此君子小人去就之分也。陽升陰降。陽明陰昧。剛柔之情不同。內外之誌不類。故夬為陰之將去。而柔不克與剛爭也。其同體履。亦五陽一陰。以陰在中。其用方大。故有履虎尾之稱。九五爻曰。夬履貞厲。亦明示與夬有相關處。夬與履。皆以九五得正位。而孚於乾坤。乾厲而坤貞也。惟夬中互乾。與履異。故夬之用。皆秉於乾也。


    夬。揚於王庭。孚號有厲。告自邑。不利即戎。利有攸往。


    孔子《宣聖講義》


    此夬卦彖辭也。夬以五陽一陰。而陰在上。全易五陽一陰。及五陰一陽者。各六卦。如同人。大有。小畜。履。夬。姤。皆五陽一陰。皆乾所合三女卦。如乾巽。乾離。乾兌是也。夬為乾兌合成。與履同體。兌悅而乾健。兌乾皆太陽。而上爻一陰。不能與五陽爭。陰本降而反在上。九五正位為主。上爻在九五之上。故有揚於王庭之象。言夬以一陰為主用之爻。雖不得勢。而其尊貴不易也。以比在下者。上升揚於王庭。得君主親用。揚猶升也。飛揚也。得誌飛騰之意。人之得誌。受命於天。而為君外。皆以受命於君。而升於王庭。乾為尊貴之極。上六陰爻。不得比於君。故稱為揚於王庭。以王之貴臣為喻。雖非要職。而尊貴莫與之並。以在九五之上也。因不得勢。故不稱其功業。亦不著其爵秩。與益之稱王。告公用圭。及賞受者異。柔在上。以順於九五為本。九五為全卦正位。孚於乾行。故曰孚。號者。如同人九五。先號咷而後笑。同人亦五陽。與大有往來。而夬更以上卦之兌為口舌。為說言。口張在上。有呼號之象。同人之號咷。亦以外互兌也。五陽為之聲。一陰哆其口。故象號呼。而非言笑。有厲者。中互乾。五陽皆本乾道。乾九三曰若厲。夬亦曰有厲。其義大同。厲危也。又勵也。又礪也。有危害而自勵自礪。乃孚於乾惕之訓。告自邑者。群情上達。與益之告公同義。此則告王也。以下五爻皆尊九五。而有事必告。自邑者。眾人之意。非一人之私。自明所從。邑明所合。五陽連集。如邑之有眾。群情上訴。以順於所尊。此夬之大用。不以一陰阻陽。而以五陽決陰。明其情為快。誌為決也。傳曰。防民之口如防川。是不許告也。今夬欲辨民之誌。揚民之情。故許其下邑以告。此夬以陽剛為德。知立國之本在民。中正為心。知致治之功在政。雖兌悅於上。而不以柔拂剛正之行。故本兌澤之象。求民眾之情誌。戒於乾惕有厲。而自明其德者也。不利即戎者。乾道至健。而不宜過。行至剛。而必有中。故夬雖五陽合明。而不利即戎。兵戎肅殺之令。當秋之時。今夬春夏之交。生意方張。自不宜於兵伐之事。又夬外為兌。以悅澤為用。澤在天上。如雨澤之下沛。萬物鹹昭其恩。眾生同仰其仁。仁德之施。恩澤之降。皆與兵戎相反。兵戎以毀滅為誌。殺戮為功。則戾夫生生之情。悖於全卦之用。此不利即戎。實與卦情相應也。澤沛於上。剛健至中。則行無不宜。動必有光。以其孚於眾。而洽於輿情。行以公而誌於光明。雖一陰在上。而因五陽之升。終必去之。則純乾之行。元亨利貞之德。其利於攸往。已可見矣。故不利即戎。本乾之戒懼。懷乾惕之心也。利有攸往。本乾之剛健中正。孚光輝篤實之行也。二者皆以乾為則。九五中正。克率五陽。以決一柔。三四重剛。能自惕厲。以合群誌。而履光明。不隨陰以自疑。而諧眾以有戒。此夬彖辭大義。雖四德僅利有攸往。而全卦皆能從於正。成其自強不息之道。明德溥施之功。兌之悅澤。以順乾之剛健。雖若相決。而實相和。則凡五陽一陰之卦。陰率能成全陽德。如同人。大有。小畜。履。皆是也。夬與姤異。而陰當將去之際。尤難與陽持。陽日進。剛日長。則其行亦日光。德亦日明矣。後人釋此。多未能得原旨。讀者宜細玩味之。


    彖曰。夬。決也。剛決柔也。健而說。決而和。揚於王庭。柔乘五剛也。孚號有厲。其危乃光也。告自邑。所告為公也。不利即戎。所尚乃窮也。利有攸往。剛長乃終也。


    孔子《宣聖講義》


    此申釋全卦彖辭之義也。夬卦雖非損益可比。而為陰氣將消之象。其所關實重大也。易以陽為尊。故夬姤之用。不似剝複之要。然冬夏為一年寒暑之紐。而夬姤當暑氣最盛之時。天地之陰陽方爭。人物感而多恙。是所影響者。固匪細也。夬一陰在上。陰不可久留。二氣難調。氣候日熱。故夬與乾為陽過盛。人物雖樂於陽和。而不能無陰以濡育之。此夬後必有姤也。夬因陽道升。陰不得沛。遂相決。故曰決也。決者。如決水而流不止。又如決裂不複相合。又有決斷不複因循之象。故曰剛決柔。言剛勢至強。不可少留止。柔性至順。不得少夷。猶其行至決絕也。上兌下乾。乾健而兌協其德。固如是也。二卦合而相決。雖決而猶能和。則一柔不得與五陽爭。而二陽且與之相得也。柔之能與剛爭者。必剛之衰。如剝是也。今夬剛方長。柔不與和。亦不可得。故曰決而和。此和乃勢所迫也。既決矣。而猶無怨。非柔如兌者不能。兌少女也。義不與父抗。故決而和。猶少女之嫁。不得怨尤其親也。一柔在巔。下近九五。故有揚於王庭之象數語。義已見前。茲更申述之。揚者陽也。今陰稱揚。以其乘五剛也。五剛在下。柔乘之而並升。言陰本降。今以五剛在下。遂成乘龍之喻。乾所謂時乘六龍以禦天。夬之上六。則乘五剛以揚於王庭。所喻相近似也。勢由時迫。時勢所使。則降者反為升矣。孚號有厲。以夬柔少剛盛。不克相濟。而中互乾。全卦之用與乾孚。而兌為口舌。以情誌所發。乃號呼。而其行危。則以剛易折。揚易墜。五陽過強。如乾之九三若厲。而必自乾惕。以免於危。自砥礪以進其德。自勉勵以行於艱險。此雖有厲。而仍能孚。故曰其危乃光。光者光明。因危而戒懼。乃日就光明。如天澤履是也。夬履上下易位。果鑒於危而自卑。因於孚而自下。則可同於履之用。而所行有光矣。光由(猶?)陽德。必下照方成用。如日月之光。以及地為用。若不下照。則不見其光。此陽德貴自下。升而自降。高而自卑。以孚於乾。則行自光明。此與乾卦各爻相應者也。


    告自邑下有脫句。係告自邑。所告為公也。應改正之。言告而自下邑。必因眾情之同。必本所告之公。則以九五正位。而五陽在下。柔在上能自卑抑。以聽其下。則眾情得達。政令公平。此九五中正之道。為其下所則也。不利即戎。以不宜尚武。為五剛既過。生意方宏。果反尚兵戎。是自敗其德。而必逢其殃。故曰所尚乃窮。言上六柔也。原為五剛所決。不可久留。今乃師其誌。以從事兵戎。是雖柔道。而同窮盡也。兵戎者陰也。夬以剛勝。與師之五陰一陽相反。故不利即戎。若反其所勝。而尚其所窮。是自取敗亡。正如一陰之終被決去也。尚字與上應。陽升直至上位為止。而戎事不與升發同。故尚武者逢剛必毀。況夬柔方失勢。雖在上而不得久留。是窮地也。用兵而犯絕地。豈直不利已哉。故明德宜用柔。而兵事不宜用剛。成治宜自下。而尚武不宜自高。兵敗於驕。政敗於暴。德敗於剛愎自用。事敗於有始鮮終。此不利即戎。因所尚之窮。不足以占勝也。而利有攸往者。夬一陰既日弱。則五剛自日長。行以剛健為先。乾象曰。君子以自強不息。惟自強方不息。是行動之利。必以剛強為本。若不自強。安利於行。夬之利。在剛長而柔速終也。此句義頗晦澀。以限於言文。應為剛長柔乃終。柔之終。即行之利。健而能進。強而不息。行無不利。乾之道也。雖行徧天下。無不鹹宜。以其至剛也。而夬則猶有一柔。然不久即終。亦如乾之健矣。上雖高而被決。中方盛而無礙。合群之情。得下之誌。則行有利。而自戒慎。朝乾夕惕。則免於危。利而無危。此夬之大用。其道則由剛長而柔不久耳。若但就原文釋之。不能盡其旨也。上言不利即戎。為太過則折也。下言利有攸往。謂得中則有功也。二者之間。即過與中之辨。剛而能中。尚何往而不利哉。


    孔子《宗主附注》


    夬卦之用。以達於乾為誌。五陽之升以去其柔。故陰陽相決。而陽行至快。卦缺其上。則不如乾之全德。故為夬。言缺也。爻中夬夬。猶闕欠之意。不足之象。陽德方張。而猶以為未足。此君子戒懼之道也。乾九三君子朝乾夕惕。方免於咎。可見陽剛不可過。而升揚必自抑。惟虛能容物。惟謙能下人。此夬與履同體。聖人明履以製禮。明夬以約情。徇夫情。則夬為過。而終不久。順夫禮。則履為吉。而行可大。上下易位。用乃大殊。夬之彖辭。首稱揚於王庭。可見其升騰已極。發揚已至。苟無德以稱之。則為小人得誌。必亂天下。蓋柔道卑。陰道降。今上六在五陽之上。是不可以為訓也。故雖有九五之孚。而不免於乾九三之厲。而其情之易縱。誌之易盈。則不免於號。號有得意之呌囂。與失誌之呼號。如同人之號咷。出於憂恐。而渙汗之大號。則發於歡欣。其號同。其所以號不同。兌主口舌。有笑言之用。有咒詈之行。有呼號之別。皆出於口。成於聲。而其情則異也。夬之號。亦以爻而有別。九二惕號。則如乾之恐懼。同人九五之號咷也。上六無號。則因兌之說言。夬夬之不足也。是雖由兌而發。其地既異。為聲亦殊。若渙之大號。則非兌也。風行水上。相激成聲。亦如人之號。而其情發於激越。其聲成為大鳴。此則快暢之聲。有別於恐懼憂驚之呼呌也。號字且含有號召之義。若呼哨之類。夬一柔在巔。如堂上一呼。堂下百諾。為其情誌之所見耳。故孚號二字二句。而仍連接。不有九五之尊。則無以孚。不有上六之柔。則無以號。上六在九五之上。故孚號而有厲。此四字皆本爻象情誌而來也。


    又曰夬卦彖辭釋文含義甚精。人多未能領會。如孚號有厲。其危乃光。以厲危也。而乃光。則指所行之孚中正也。中正光明。易之體用。共有九五正位。不為上六所蔽。故能正大光明。而孚於乾九五之象。因厲而自勵。是危足以昭其德。大其業。此乾自強不息之道也。又如不利即戎。所尚乃窮。係指兵戎之事為陰。夬惟一陰在上。若尚上爻之行。則是窮盡之地。故不利。陽剛之德。以生為本。天地之恩。由陽德以成之。春夏萬物皆榮。秋冬萬物皆殺。夬之大用。在成乾之道。故為三月卦。實當生育極盛之時。宜其不利既戎矣。即戎為尚殺伐之事。以夬而尚殺伐。是猶以春夏行秋冬之令。豈非自尚於窮盡哉。秋冬為歲令之窮。兵戎為政令之窮。皆陰之所主。夬以陽剛為本。而強其行陰柔之令。有不趨於窮絕者乎。故曰所尚乃窮。不可用而用之。謂之逆時。易重時義。位之所在。即時之所在。上六為全卦窮位。而陰德又與生生反。此即戎之不利。亦時位所使然耳。兵戎之事。有幹天和。古人所慎。故農時不許用兵。三月為農耕重要之時。安可以興戎動眾。此彖辭不利二字。不獨占其不宜。抑且示其不可也。


    又曰夬卦彖辭釋文利有攸往。剛長乃終句。人亦不明其意。以剛長乃終。應為不利。而彖辭明言利有攸往。上句不利即戎。所尚乃窮。是與此句相類。終猶窮也。窮不利於即戎。終豈利於攸往哉。而不知彖辭之義。正以其窮終之故。蓋窮終皆指上六一爻言。上六為陰已至窮終之地。故不能有所尚。尚猶誌也。誌於上。即誌於窮。誌於窮。則即戎安有功。如兵履絕地。覆亡之不暇。尚望其致勝乎。而利有攸往者。非以上六為誌。乃以陽德為本。陽剛之道。無往不利。而陽爻之誌。恒以最高為其的。下有陽爻者。其誌皆指上爻為歸。而上爻亦為陽者。則必利於行。故損益二卦。皆利有攸往。為其為乾包坤。外為陽。上亦剛也。故利有攸往。必本於乾之得勢。必固陽之有終。終始相成。則行盡天下可也。而夬則乖此例。上為陰。則陽無終。柔在外。則乾不大。而彖辭稱其利有攸往。何也。則雖非損益之例。仍本剛終之行。五陽方張。一陰難久。上爻之位。終必為陽所有。而乾用以達。陽道以全。豈非有利於行乎。九五正位。克率群陽以升進。則乾之用必成。而夬之誌可見。釋文恐人未解。故以剛長乃終四字。明示夬之上爻。因剛長而亦化於陽。是陽無終而有終矣。乃終即乃有終之省。以文句所限。意義略晦。非如上句之窮可擬。窮指陰之位已窮。終則指剛之進有終。長猶進也。剛進至上。則成全乾。是利於行。仍本乾之道耳。


    象曰。澤上於天。夬。君子以施祿及下。居德則忌。


    孔子《宣聖講義》


    此夬全卦象辭也。夬以兌在乾上。象為澤上於天。天原在上。澤本居地上。而在天之下者。今澤反居其上。是為澤上於天也。以質言。澤不得居於天上。天者氣也。澤積水而成。若反居上。是猶水上於天。而為雲。火上於天。而為電之類。必從氣化。方可有之。易之取象。大率類是。物之不能至者。氣則至焉。質之不能有者。理則有焉。澤雖不可上於天。而兌於五行金也。乾亦為金。是固同屬。則亦可上於天。且澤中所有水也。水蒸為雲。沛而為雨。亦澤之化也。夬卦之象。正如雨澤之行於天空。雨之大量。降而成澤。是地利之潤溉也。雨之及時。沛而成澤。是天公之恩施也。皆象中兼有之義。而夬之澤。則非地上所瀦。而屬天公所沛。為其及時之澤。成上天潤物之功。因春而施。達造化生成之用。此如三月之雨澤。為萬物所沾濡化育者也。故人道鑒之。亦以德澤之下及為先。天之雨澤。天之德也。人之恩澤。人之政也。天公有其主宰。為生成之尊。人道有其君主。司政令之責。是人澤之下沛。即君祿之下頒也。祿者官俸。古者凡以為食而非自耕者。皆曰祿。大夫士之祿。必足以代其耕。是祿字。包義甚廣。猶曰食也。人有三德。父生之。師教之。君食之。詩所謂粒我蒸民。民之得食。皆君之澤。雖不如官吏之俸。而其德政所及。人民鹹樂其生。如堯衢擊壤之歌。含哺鼓腹。莫非帝力。即此辭之祿。而貴能普及於下也。既曰施曰及。則非僅指俸祿可知。以夬中互乾。乾九二所稱德施普也。亦即此意。居德則忌者。其義有二。一則明夬之人道。體天之澤下沛。乃天道自然。人順天之行。明己之德。德雖及眾。而不可自居其功。老氏所謂功成不居也。一則推天之道。應時之宜。亦如天不吝其雨澤。而以萬物之心為心。則德澤之下施。不得有所靳惜。居留止也。靳惜其施。留止其澤。出納之吝。與天下爭財。大學所謂外本內末。爭民施奪者也。是二者。皆為在上者所忌。苟不能充其澤。則為悖天之行。苟不戒於居功。則為貪天之力。是皆違於天之道也。今在上者。率犯此忌。而靳惜財物。與下爭較得失者尤多。此天之所勿福。而災劫乃大。雨晹不時。既昧於天行。吝其德澤。猶以為得計。及災害之至。則奔走號呼。自以為勤。天若憫之。而沛施雨澤。又自以為功。是恰犯夬之所忌也。尚何望以成夬之用哉。夬之先有益。即以損上益下為誌。至夬仍以施澤及下為先。可見聖人之德。無時不以施之普及為心。而易教之旨。尤貴在能生成其下。安養其眾。如大禹饑溺之懷。文王如傷之誌。伊尹一夫不獲時予之辜之心。方足以孚於夬象所稱之君子。聖賢不作時世興嗟。則災劫之推延。果將誰職其咎。故夬象居德則忌一語。實有望世之在上位而能為其下施澤之責者。時三複之。


    初九。壯於前趾。往不勝為咎。


    孔子《宣聖講義》


    此夬初九爻辭也。夬之初九。即乾之初爻。上與兌之九四應。內外皆剛。情誌不協。凡爻之初為卦之下。與人物之趾同。如噬嗑初九履校滅趾。賁初九。賁其趾。皆以趾為喻。而夬則與大壯相類。大壯為震合乾。夬為兌合乾。皆剛長之卦。大壯進則為夬。觀八宮坤宮之序。第四世為雷天大壯。第五世為澤天夬。則可知夬之前身即大壯。故夬初三爻。均有壯於某之喻。與大壯同例。大壯雖為陽壯。而尚為四陽二陰。至夬則為五陽一陰。是夬壯於大壯矣。不過初九與大壯初九正同。皆以陽起於下。為全卦之根。如物之趾。而又皆應於剛。重剛而一下一上。情既不合。勢亦莫均。故大壯初九曰壯於趾。往凶有孚。而夬則曰壯於前趾。往不勝為咎。二者所壯同。不利於行亦同。惟大壯以六五。故有孚。言六五與九二易其正位。有如泰也。夬則二五皆剛。剛盛則折。故有咎。言在初九。情易躁。行易暴。剛而無柔。進而不已。則不免於咎耳。至往不勝。與大壯之征凶。皆為不利於行。而大壯以震奮合乾健。其動至疾。其誌至雄。故多凶。悖於乾潛龍勿用之義也。夬則上為澤悅。內健外說。其動可徐。其誌可濡。則欲往而力不足。欲健而勢不繼。亦以在下故也。不勝勝字。有平去二讀。平為不勝任。去為不能取勝。皆不足也。不能善於所往耳。既不能勝任。則進亦無功。既不克致勝。則行必有失。勝敗為對。不勝猶敗也。無功固恥。致敗尤辱。此往不勝。必為咎也。咎包人己。人之所尤。己之所恨。皆咎也。悔之至曰咎。必有過失也。尤怨所集。恚恨斯生。上則受伐戮。下則畏譏讒。內則疚於心。外則辱於眾。是咎之所有。為行之不利也。


    象曰。不勝而往。咎也。


    孔子《宣聖講義》


    此申釋爻辭之義也。以夬之陽剛得勢。而初九有不勝之占。則由初爻在下。無可用武。如潛龍在蟄。無可展布之意。既占不勝。而仍前往。則其有咎宜矣。夬雖五陽日長。究有一陰待決。在初九之位。猶將決之時。其誌固強。其行猶憚。其行固躁。其氣猶稚。是以往不勝也。壯於前趾。固與大壯同。而前字則對後言。趾有前後。亦如事有緩急。前者急。而進必求迅。大壯二陰。其誌較弱。故概前後。不複分。夬則兌澤之用。恒取柔悅之行。而初九勇往。故壯見於前趾。由此亦可見上下之誌不孚。剛柔之情互異。柔而在上。則下雖猛進亦無功。況時位不許其急進乎。故夬之決然者。誌也。而缺然者。行也。快然者。心之思。抉然者。力之使。心強而力不足。誌決而行不充。此初九雖有前趾之壯。而往不勝。且為咎也。壯於趾者。應健於行。今因行而獲咎。正病在過健耳。易道以中和為重。過猶不及。皆非萬全。非其位時。尤難輕動。大壯亦以壯趾而占征凶。釋文稱其孚於窮。亦明太過之乖中道。其用易窮。知其壯而強用之。則必罹其凶。故善戰者不窮兵。善強者不黷武。藏利器於身者。不衒其長。握勝算之柄者。不輕於試。此壯而不勝。正欲人戒於自壯。力有盡而欲無窮。誌易驕而行不逮者。皆咎也。豈徒壯趾之不勝已哉。夬者乾為體。兌為用。乾剛而必戒懼。兌悅而宜和平。秉陽之德。亦不能過。故易以中孚為最中。則兌在內。巽在外。四陽中包二陰。陽不過而陰得中。卦象最適中和者也。夬則過於陽而失其陰。凡行皆乖中和。故初九即占有咎也。


    孔子《宗主附注》


    夬卦初九往不勝為咎。而釋文稱為不勝而往咎也。爻辭往在先。是不勝由往來。若不往則免咎。故釋文不勝在先。正戒人之勿往。與原旨似異而實合。因往而不勝。必受其咎。何如毋往。尚可幸免。苟不自反。貿然前往。則其為咎。不亦宜乎。且不勝為。可作一句。以原賅不勝任之義。不勝任者。才力之不足。或時地之不良。或器物之不備。皆不勝任者也。知己知彼。百戰百勝。此兵法所雲。其旨至深。其義至當。夬卦彖辭。固已有不利即戎之語。釋文又申以所尚乃窮。則初九之往。明為不勝。已可概知。時地之窮。人天相悖。則欲無咎。難乎其難。況即戎已占不利。而前往。豈能有幸勝之望。攻守異勢。勞逸異情。此不勝由往而致。往猶進也。攻也。伐也。皆犯難也。初九本非用武之時。而徒以剛暴之性。急躁之情。隻知向前。不顧後患。此不勝而往之咎。為應得也。爻辭往不勝為咎。可分往與不勝二者。皆有獲咎之意。以往非其時。自不免於咎。更以不勝重其咎。則初九占者。惟有退守為宜。果明知其不勝而往。與明知其不可往而往。是皆咎所必至。謂夬初九既異夫乾。又與兌相應。剛柔不均。最難躁進。而以剛暴。不免求進過急。與大壯初九正同。大壯亦曰征凶。可見亦不宜進。惟大壯上合震。有二陰。而柔主正位。故但曰征凶。而未言不勝為咎。夬則九五正位。意在決柔。初九已抱必勝之意。而求意外之功。是與戰爭之攻伐二者相類。故特以不勝警之。大壯之征。謂出行也。不限於戎事。夬之不勝。則指戰爭。是二者之異耳。然以大壯猶占征凶。戒勿輕動。而況夬乎。此彖辭特諄諄以不利即戎為訓也。


    九二。惕號。莫夜有戎。勿恤。


    孔子《宣聖講義》


    此夬九二爻辭也。九二居下卦之中。以剛乘柔位。中而失正。在乾九二見龍在田。尚以德施普及為重。夬之九二。既非乾純剛。而上合兌。以悅澤為用。五陽相率。二五同陽。內外莫協。故有惕號之占。惕本於乾。猶九三之夕惕也。號本於兌。以說言口舌之象。而遇驚恐。不免有如同人之號咷也。彖辭固有孚號有厲之語。號即此爻之號。厲亦猶此爻之惕。以惕由危而驚。由驚而恐。心中惕惕。不克自已也。以九二剛過。而繼初九不勝之後。自難免於驚恐。而心惕。而號呼也。然九二雖驚恐呼號。而在中位。雖有戎來犯。終亦無傷。則可勿恤。恤者憂也。念也。關心之至也。莫同暮。夜與日對。暮與旦對。乾以純剛。故九三朝乾夕惕。日夜自警。夬則上為兌。九二在內。陰之主也。故惟暮夜有戎。而致惕號之象。終以中位在內。敵非必得。且有衛於外。故僅惕號。而勿憂念。以虛驚不免。而實害未臻。此惕號於前。而勿恤於後也。夬之下卦。以乾剛奮越之誌。有暴恣毋憚之情。而與柔決然之勢。故時有兵戎之舉。爻辭以象所及。不必果有其事。但九二繼初九之後。初九果不勝而輕往。則九二必敗退而致戎。暮夜之戎。謂非強敵。猶乘隙來襲之意。然人民未能持靜。自不免於驚惕呼號。而中位守之有方。禦之有道。不失其位。則勿恤其終。此九二之有戎。由初九之咎。而其勿恤。則中道之有應也。二五相應。內外皆剛。內之虛驚。外為之衛。此所以僅惕號而已。然九二爻雖可勿恤。而全卦皆不利即戎。則暮夜之戎。豈獨九二之警。而勿恤之道。終非全卦所恃也。


    象曰。有戎勿恤。得中道也。


    孔子《宣聖講義》


    此申釋爻辭之義也。言九二在下卦中位。雖剛柔失正。而仍得中道。則雖暮夜有戎。而勿恤。可見卦爻之重中位也。中位者。道之所寄。德之所明。位與時相因。位當則時宜。中行不失。則行不孚於道(似不通上下文)。九二得中道。九五稱中行。雖皆陽爻。以位之中。則行亦正。正如主位。在眾人之中。耳目既周。聽視必公。左右有弼。言行必正。不容其偏邪也。不過易道以君子為則。若非君子。則負其位。然小人雖幸得位。終亦不保。位者天所以酬有德耳。有位無德。終必受其禍。如桀紂幽厲是也。故古人重德如重位。而易象不能知其德。則以位為尊。九二之能免於戎者。亦由有德在位。眾人所服。乃能與守其國。保其位。書曰後非民。罔與守邦。此之謂也。暮夜有戎。倉皇之害。而終勿恤。豈非得眾力以禦患乎。雖其初不免惕號。而終能共扞禦。可見九二之位。以中道而免於災。設中而不中。位而無德。眾皆委而去之。則左右亦戎也。何待外來之寇哉。惟夬卦以即戎為不利。果不自致寇。則興戎者。終亦無功。是勿恤雲者。亦含有寇自敗潰之意。剛中之德。有如仁人之無敵。況犯時而興戎者。豈能害於有德之主。此暮夜二字。亦寓有暗昧之義。言戎事之來。不光明正大。而我禦之。則以中道。以道擊婬。更何恤乎。易辭之義。恒可觸類旁通。視其時勢而象之。是在占者善為推繹耳。


    孔子《宗主附注》


    夬初九九二爻辭。均關於兵戎之事。雖未明言戰爭敵對。而有攻守主賓之情。則以在下諸爻。例與上應。有若匹敵。如初與四。二與五。三與上。一剛一柔。一內一外。自成對立地位。初三五皆陽。二四上皆陰。不問爻之為陰或陽也。凡卦皆然。以在後天。不能外陰陽之配合生成。故傳曰分陰分陽。迭用柔剛。分三才而兩之。故爻六位。初為奇。陽也。四為偶。則陰也。奇偶以位定。陰陽以爻分。故初與四。二與五。三與上。皆立於敵位。所謂嘉偶曰配。怨偶曰仇。仇配皆匹敵也。二與五尤著。以二主內。五主外。皆為中位。有若並尊。如六二九五。則為後與帝之象。若皆為陰或陽。則亦有後妃君王之稱。以其內外上下自有分也。而平日則成主賓。以內為主。外則賓也。又有夫妻男女之別。如大過。老夫老婦。少女士夫之喻。即可見易卦之例稱矣。初九九二。外應九四九五。原同為陽爻。而位異。亦若敵對或賓主。以兵戎言。自有爭奪之誌。故有勝負進退攻守侵伐之不同。初九不勝。以輕進也。九二勿恤。以善守也。而所謂戎者。概一切兵事言。如操演練習。亦包在內。而惕號二字。惕指有所驚。號則兼號令號召。以口舌傳宣心中意旨。皆號也。故九二之辭。不必限於戰鬥。果有涉於動眾。用為戰具者。皆屬焉。而暮夜兼舉其時。或其行之暗昧。或其事之悄切。非白日光明者。皆可引以為釋。故古人稱暗中動作為夜行。而俗呼盜竊曰宵小。皆以其不光明正大也。易辭簡而義可推。是在占者細為紬(好像不能簡作“”,兩字獨立。)繹耳。


    九三。壯於頄。有凶。君子夬夬。獨行遇雨。若濡。有慍。無咎。


    孔子《宣聖講義》


    此夬九三爻辭也。九三內卦之末。人爻之始。與九四重剛不中。同於乾卦。而夬則以外為兌。兌澤下交。柔道下及。使九三得其滋濡。有如雨澤之潤。故爻辭有異於乾。乾九三鑒於過剛。戒以恐懼。朝乾夕惕。見危求安。始免於咎。夬九三亦以過壯。原占有凶。惟得兌之澤。亦免於咎。其無咎同。其所以無咎者不同。則夬與乾之別也。夬由大壯進於五陽。稱壯與初爻同。初在下。故為壯於前趾。三在中。於乾為終爻。終猶上爻之位。內外相應。亦與上爻有關。故稱壯於頄。頄麵骨也。乾為首。九三乾之終。爻取頄為象。亦不以頄為限。則凡首之骨或麵。皆可取象。今但雲頄者。以字爻九。乾之數也。頭為諸陽之會。九為陽爻之名。故以頄稱。實則麵腦各部皆可為喻也。壯而至頄。其下之壯可知。壯而過者。必有失。亦如剛之易折也。故占有凶。有凶者。言在理有之。不必見於事也。而壯至首。乾之盡矣。窮之地位。故易召凶危。乾九三若厲。則稱其危。此則稱其凶。其數同也。易例三多凶。不獨乾夬也。蓋失中位而易履於危耳。若九三而與六四應。則成既濟或泰。庶成相協之道。今夬與乾。皆九四在外。重陽之間。剛過之象。數之不合者曰奇。合者曰偶。人之遇合亦然。過剛無柔。自無可合。畸行之士。不易得朋。故曰君子夬夬獨行。言無友也。坤西南得朋。以兩合也。夬以九四難合。故辭稱其獨行。意即不偶也。夬夬者猶戞戞或落落之意。夬決也。重之則決絕之喻。而兼有踽踽涼涼之情。皆缺然不全之貌。孤也。夬夬獨行。猶戞戞獨造。落落難合。以其既不易合。亦不得合耳。九三所用。即在剛健不拔。夬夬非貶辭。觀其稱君子。可以知其時地之宜。正貴其不合耳。遇雨若濡有慍者。以九三與上六應。上六陰也。而為兌之主爻。悅澤之用所見。九三在下承之。故象遇雨。言在中爻方進行。如人在中途而遇雨。非其所豫防。故若濡。言雨降而未備。沾濕其身。若字以其淋濕。甚如濡於水中也。有慍者。不時之雨。中途之情。既無所蔽。複不得憩。心中懊惱。含恚難已也。然情性行緩者。亦甘受之。故曰有慍。言有所慍或否。凡用有字。皆未十分決定之辭。如有凶亦然。君子雖突為雨濕。而自知其咎不在天。則何慍哉。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更何咎乎。此無咎之占。既以九三之能免咎。又以君子之無所咎。概二義也。要知九三無咎。由於得兌澤之調。而君子無咎。則本乾自強之道。自強不息。應無咎尤也。


    象曰。君子夬夬。終無咎也。


    孔子《宣聖講義》


    此申釋爻辭之義也。以九三原占有凶。而因君子持夬夬之行。不易與小人合。且有獨立不懼。遯世無悶之誌。不求與眾合。皆本乾自強不息之訓。此所以終獲無咎。君子夬夬。人多以決字為釋。稱其誌趣堅決。此固一義。實則誌貴堅決。行貴健強。而複不宜以剛行剛。方孚於道。爻辭既稱獨行。複稱遇雨。既稱若濡。複言有慍。是剛柔相濟之用。非偏於所執也。遇雨則可見其上有澤沛。而不相棄。若濡則可見其沾染已深。而能自拔。有慍則更見其操存有素。涵養是需。雖卒然受恩。而不以為榮。貿然受辱。而不以為忤。中心無怍。不與物推移。明德不囘。以應時遷變。此君子自強在不息也。至誠。方不息。無動於中。方為誠。有道以禦變。方為強。非一味剛健足以應世者也。故雨之驟遇。猶意外之寵。或突如之禍。皆不足以搖其心誌。此有慍亦僅含怒而已。不形諸外。若濡亦僅沾濕而已。不沒其身。是在君子之善處耳。合象辭言。上六下應。如雨之降。即君子施祿之喻。故君子雖濡而無所動。老氏曰受寵若驚。亦言君子不以寵辱為行止也。雖雨濡而不輟其行。雖有慍而不戾其誌。壯於頄。已崇高其位。而有凶。濡於雨。已沛澤其施。而有慍。是必明於得失。決於去就者。方無咎也。故釋文以君子夬夬。申釋無咎之由來耳。


    九四。臀無膚。其行次且。牽羊悔亡。聞言不信。


    孔子《宣聖講義》


    此夬九四爻辭也。九四為兌之始。與九三同屬人爻。而以剛履柔。與初九應。初九在下。故象趾。九四在中。故象臀。臀股之上。人賴之以坐。多肉而厚骨。身之要部。無臀則不能坐。臀以殿。殿後也。如室之殿。安坐共居之地。人之臀。亦司居坐之職。九四在上卦之下。而為兌之初爻。故稱臀。膚皮也。亦通腑腐。其義見噬嗑卦。此言臀無膚。傷其皮也。皮為體之外衛。無皮失所衛。則血肉皆露。筋骨不保。則雖有臀。將失其用。則不得安居穩坐之象。不能坐者。有礙立或行。亦不便於偃臥。則立亦必有所苦。行必有所艱。故曰其行次且。次且後人作趦趄。古無走字。欲進不前之狀。言行步之艱難也。為臀無膚。則股亦苦痛。不得安坐。即不良於行。行兼立言。行之先必立。不便於行。亦不得立。皆以切膚之害。失其自由之象。既為後患。又失外防。則其坐臥難安。行止不易。可以知矣。爻舉為喻。不必果有其事。不過九四在外卦之下。故象臀耳。而以上六為陰。下皆為陽。陽為衛為傷。今卦上爻為陰。是傷其外衛也。故曰無膚。九四與大壯。同為陽壯於內。大壯爻辭抵羊觸藩。喪羊於易。與此爻之羊一義。羊性馴而內剛。故大壯夬皆以上有柔爻為羊之象。牽者羊之主人。九四與初應。初爻為剛。有如人之牽羊。即以剛牽柔之象。重剛相連。如繩索之牽挽不斷也。外悔內貞。九四在外。故曰悔。悔亡以羊之亡而悔也。雖有五陽牽之。而以一陰亡之。則其悔宜矣。陰主傷失。而在外。如潰其藩籬。故大壯上爻曰喪羊。與此亡羊正同。不過大壯二陰。猶可委之未慎。夬則一陰。竟使已牽之羊亡失。豈不悔哉。此悔亡言悔因亡羊而生也。易之無藩。乃喪羊。牽之無衛。亦亡羊。則喪亡之咎。終由藩衛未謹。防守不周。以羊之馴。猶至亡失。況非羊乎。強力之不可恃。剛愎之不宜用。於此可見。九四重剛。自用已慣。自恃方驕。雖害切膚。而亡羊於手。猶不省悟。憑陵其暴躁之氣。武斷於耳目之聰。故有聞言不信之語。以雖有人言。仍不置信也。此九四剛過之害。卒致身受其傷。行感其苦。手失其物。雖生悔心。而猶不以人言為意。可見其終必至大損也。


    孔子《宗主附注》


    夬以中互乾。故爻辭亦與乾應。大壯則中互夬。故爻辭亦與夬相類。在卦象兌為羊。凡有兌者多以羊為喻。夬之牽羊是也。而大壯以震合乾。何以稱羊。則由中互夬。為兌之象也。故曰抵羊曰喪羊。皆以兌為用。羊性馴柔。禮曰柔毛。兌少女也。亦極柔順之性。在畜則以羊為喻。夬之牽羊。以五陽連係一陰。有如繩牽。而以陽剛決陰柔。亦有牽羊之象。匪人稱被劫掠者為羊。或緜羊肥羊。皆暗指其馴柔無反抗。聽其割宰之意。中州有撚羊者。即匪類之一。以騙掠剽竊為生。俗訛作撚秧。以河南方音念。羊若秧也。而秧字則含幼稚之意。人不出外不更事。俗曰秧子。即言如秧苗稚弱。實亦由羊字轉變。撚羊亦如夬之牽羊。以五剛縛一陰。其不易逃脫可知。而竟亡失。寧不悔哉。正如匪人已綁得富商。而竟被逸去也。羊固馴。而其為用則剛。如羊毛足以禦寒是也。剛柔互為用。不得徒有一。而忘一。此後天之陽。與陰並行也。夬雖當陰消之時。尚有一爻在上。故全卦大用。仍以一陰為重。兌之取象。為全卦所本。與大壯同。乾為龍為馬。而二卦獨以羊稱。則知兌卦之用。所關大矣。夬為缺為決。以上一爻為五陽所妬。誌雖與決。而行有難決。則柔道之能伏剛也。細體辭旨。自能知之。


    象曰。其行次且。位不當也。聞言不信。聰不明也。


    孔子《宣聖講義》


    此申釋爻辭之義也。其行次且。正與大壯抵羊觸藩相似。皆進退兩難之象。夬九四外卦之始。而重剛不中。故曰位不當也。言不當位。則無所守。不能守。則不能行。猶人病足。既不能立。又安能行。此行次且。由位不當。無可守也。聞言由於耳。耳主聰聽。目視為明。耳聽為聰。人之聰明。寄於耳目。聞言不信。是聰而不明。謂既聞。是有耳能聽。非聾者。聞而不信。則由心之不明。耳目之用。必心為之宰。心之不明。雖有耳目。亦無聰明。人身以坎離司耳目。坎象腎。離象心。坎陽在中。得乾之精。離位於南。代乾之用。夬以中互乾。而九四在中。故有耳聞之象。而上爻一陰蔽之。故有不聰之象。實皆九四過剛之害也。譬之在上者。兼聽則明。偏聽則暗。九四失中道。自不免因偏聽而蔽其聰明。九四在爻為未濟之位。又重震之位。震躁而未濟不協。故恒剛愎自用。不恤人言。則夬之陽壯。而爻又以剛失中也。急進者忘其後。暴行者忽其危。此乾九四以或躍在淵。自高而下。方免於咎。夬以五陽直進。其勢至決。其誌至快。故其害亦如之。太過猶不及。以急求進。而行反次且。豈非自貽伊戚哉。爻辭終未言其凶。而曆數其害。旨在欲人之自悟耳。


    孔子《宗主附注》


    夬九三九四為人爻。而重剛不中。九三以陽居陽位。與既濟合。九四則陽履陰。與未濟同。故九三雖有凶。而終無咎。以爻位相稱。有相濟之德也。九四則行次且。而言不信。切膚之害。所失已多。是由爻位相違。無互濟之誌也。此中爻二者。必本一陰一陽之道。方孚中和之行也。九三以得濟。故君子夬夬獨行。而遇雨若濡。有慍無咎。言君子逢夫艱險。不憚辛勞。夬夬之情。孑然獨往。而足為天所矜。人所式。故遇雨若濡。係天澤之沛。非時運之乖。如大畜上爻既雨既處。為和睦清明之象。又如睽上九遇雨則吉。為群疑已釋。猜怨皆平之象。可證遇雨乃吉。占而在多疑多難之時。尤以得雨為複安複利之兆。如天旱之獲甘霖。物槁之沾潤澤也。夬九三以重剛失中。正憂不得和安之道。乃以君子之夬夬獨行。不與眾雜。始邀雨澤之降。而免於危咎之虞也。是以人定勝天。天亦因人之行而予以恩澤。正如夬上六一陰因五陽之盛。不得不為澤之下沛。有似盛水於釜。下有烈火。則水自蒸化而為汽。更下降而為潤澤也。天之雲雨。亦以水汽之升降而成。陽剛之行。足使陰與之化。夬上六之為雨澤。其功實在五陽。九三與上應。故受雨澤為最多。此爻辭有遇雨若濡之喻也。九三為剛。上六為柔。與其他爻內外皆陽者殊。故曰獨行。言陽數奇。而不得與外協也。凡不偶者。皆剛過之害。而九三為重剛。故勢不得不獨行也。


    又曰夬九四爻聞言不信。與困卦同。困上兌下坎。夬上兌下乾。下雖不同。上皆為兌。而坎主後天坤位。與離對。猶先天乾坤。故皆有言不信之語。以兌為口舌。為說言。在上更象口舌出言。而其下為剛。剛不依柔。故聞言不信。坎為耳。乾非坎。以下九二同於坎。亦有耳聞之象。乾固為各卦之宗。各卦所象。乾均能象之。以各卦無不自乾出。而三陽卦尤得乾之一體。足以代其功用。如震如艮。皆與坎同以陽貴。陽以剛健之德。易自恃其才。而不樂聞人之言。凡言必有所指。非泛泛談說而已。而謂禮義不愆。何恤夫人言。孟子士憎多口。皆以言必關乎毀譽或諷諍之類。兌既主口舌。尤非尋常言語可知。俗稱與人爭執是非為口舌。以其有所辯論也。兌之說言。亦屬於辯論者多。夬上兌以一陰虛其口。正有掉其長舌之象。而五陽方盛。不獨無所動。將決而去之。是九四之不信。亦爻象使然。九四在兌之初。為說言之始。進至上六。則又有無號之稱。則以上窮必變。善言者反噤其口。大號者反不聞其聲。辭雖不同。其取象於口舌說言。則無異也。


    九五。莧陸夬夬。中行無咎。


    孔子《宣聖講義》


    此夬九五爻辭也。九五上卦正位。即乾主位。為全卦最尊之爻。夬雖有上六一陰。而正位與乾同。故彖辭稱孚。本爻稱中行也。然夬終異於乾。雖五陽方盛。欲決出一陰。而上六仍在九五之上。是其誌猶未達。行猶未光。如日中天。而有雲為之蔽。如燭在室。而有物為之障。則其光不大。其德不明。故九五不得不夬夬。以求速決也。莧菜也。陸旱地也。菜生旱地。其生方艱。而莧則賤草。易於生育。且為三月之菜。故夬取為喻。九五之象。陽已極盛。而陰在前。澤將下沛。莧正苦旱。是相需固殷。而相妬又甚。蓋澤不時降。恩反為仇。物不獲生成。德反為怨。此莧陸不免於夬夬之情。正急求解決之道也。夬夬與九三君子夬夬。同而不同。九三以行言。夬夬猶不偶而獨行之意。九五以情言。夬夬猶失望而焦燥之意。三五同功異位。九五多功。則莧雖旱。而不必求於外。以雲雨之成。仍必待陽日之蒸化也。九五因求之不得。反而自決。求己以自潤。則誌更堅決。而行近決絕。不複望上六之澤沛。但期諸陽之速興雲雨也。故莧陸夬夬。有怏怏失誌之象。而含有抉擇之思。於決去陰之行。更有快速之感。此與九三之義有殊也。惟其取獨行之旨。無自餒之情則同。凡陽皆奇。三五陽爻陽位。不易得偶。若九四則以位為陰。不宜於獨行。故爻辭曆舉自用之害。自信之非。是可見爻必以位為斷。九五之剛。故夬夬不為害。且孚於中行而免咎。則以中正之位。其行必中。雖有過剛之嫌。而知自反之義。此君子本之。而以施祿及下。明德不囘也。夬之全卦。凡陽爻均有過剛之咎。獨中行克免。九二九五。皆以得中正之道。不以剛自恃。故能免咎。過者。大小過。中行(中者?中行者?)。中孚。二者原相反。果過而自反。則不失中孚。此卦爻之所貴也。


    象曰。中行無咎。中未光也。


    孔子《宣聖講義》


    此申釋爻辭之義也。以九五既為正位。而孚中行。應不有咎戾。何以爻辭稱無咎也。凡稱無咎。必緣二義。一則無可咎。以其所行。自罹於咎戾也。一則原有咎。以其行之善而免耳。故稱無咎。必原有咎。九五中行而有咎。恐後人不明。故釋之以中未光。一則因九五雖位中正。而上有陰爻。陽德止於此。不克再進。而上六一陰。將蔽其明。是雖得中。而未能光大。以爻言。固如是。以行言。亦由五陽過盛。剛過之勢。且近於陰。有偏頗之嫌。亦不克成光大之德也。九五之下。連以四陽。方阻上六之下降。而誌在決去之。是九五與上六近而將遠。親而反疏。情誌在即離之間。動止當嫌疑之際。故雖中位。而未光明。爻雖正位。而行未光大。此夬之所以為夬也。夬原含缺欠之義。以上六一陰之缺。則全卦正位之九五。亦因之而有未光之稱。是以爻辭占無咎。言以夬夬有咎。而幸以中行得免焉。莧陸之象。亦非光大之喻。以其位雖正。而時不當。德澤未徧。生成未全。此夬九五有異於乾之飛龍在天也。


    上六。無號。終有凶。


    孔子《宣聖講義》


    此夬上六爻辭也。上六全卦之終。屬兌主爻。亦為坤之上六。全卦惟此爻為陰。故與下各爻有異。況當窮則變之地乎。在彖辭孚號有厲。九二惕號。皆以號稱。上六則曰無號。是可見上六之用。與全卦反。全卦以兌在外。而張其口。故有號之象。至上六反以失其位。塞其兌。而為無號。言聲不出口也。且下應九三。內剛外柔。柔失其道。不協於時。故成無號。不可號也。號兼呼號號令。皆口舌所司。兌之本職也。兌至上六。其勢已極。其用反窮。此爻辭稱其為終也。終字為一句。其義有二。一則為卦之終。凡卦皆自初始。至上終。上六之終。乃全卦之盡也。一則爻之終。爻以九六分屬乾坤。乾知大始。坤主大終。坤卦用六釋象曰。用六永貞。以大終也。故凡卦爻之屬陰者。皆秉坤之用。而以終稱。是上六之終。為坤爻之盡也。周易全部。亦以乾坤分始終。則非限於九六爻。如傳所謂未濟男之窮也。歸妹女之終也。即明陰陽。皆有終盡之數。未濟為乾道之終。歸妹為坤道之終。此以乾坤主各卦始終言也。若夬之終。則以卦爻之盡為言。上六一陰將盡。在時為陰之終。與剝為陽之終相對。故爻辭稱終。言既為卦之終。亦為陰之終也。爻終則窮而必變。陰終則陽起而代之。是彖辭利有攸往所尚也。陰陽消長之別耳。陰雖以夬終。而又自姤始。與陽之終於剝。而始於複者一例。終必有始。為天之行。如夜盡則旦。冬盡則春。往複回圈。未嚐有絕。是陰終而非終。故曰消息。不曰終始。不過在夬卦則為終耳。蓋即坤道之盡。與卦用之窮而已。坤道盡。則柔無權。卦用窮。則夬將變。故上六之後。則為姤。而一陰又始於下矣。五陽雖同。而陰陽消息大異。此卦爻有盛衰之別也。因其為終。乃占有凶。言夬本以決陰為用。陰既決而終。則陽將上而極。是去其蔽。而代受其災也。故曰有凶。上六雖窮。若未果易以陽。則凶之占。由上六之變。是剛不當誌於進耳。果不急進。則又無凶。故雲有凶。言視五陽之自動為斷。全卦惟此缺陷。若履之。是將陷於險中。柔不能以剛勝也。


    象曰。無號之凶。終不可長也。


    孔子《宣聖講義》


    此申釋爻辭之義也。言上六為終。而不可長久。則柔道無權。彖所謂剛長乃終。與終不可長。正相應。以五陽之長。則陰終。而陰之終。不複長久。陰將變陽。柔將變剛之象。故在時令。夬之後為乾。五陽長而為六陽。一陰消而至於無。此兌之用。失而為無號。柔之不久。而有凶也。長字指陰言。與彖辭指剛者別。剛長則陰不可長。一也。卦用至終。皆不能長。如豫之何可長也。亦因上六之窮。二也。卦用之終。為爻之盡。陰爻之終。為時之非。時位相應。故上六有凶。夬原相決。上六正在決絕之位。陰陽交爭。剛柔莫協。所以有凶。兌因窮而自塞。故有口而不可號。夬因窮而自終。故有柔而不可長。此釋文之旨。後人釋此多不當。特為正之。夬之終為乾。此時令也。夬之繼為姤。此易教也。其數略殊。則陰陽消長之有別。與人天代謝之不同耳。乾受夬而出之姤。如坤受剝而育為複。其道同也。陽與陰互為胚胎。乃道之根本。而見於外者。則事物之生成代謝。如春夏秋冬。時也。而生長收藏。則德也。夬為三月。而姤為五月。中夾乾為四月。此時令有始終也。春去夏來。物生自長。則天地之德。化於天道。人但見其榮繁而已。故夬之有凶。非關全卦。僅上六因終而不可長。乃占之。果知其窮。而善遇之。則夬又成姤。姤遇也。易決為遇。則不合者合。是天地之道。永無終窮。尚何無號之凶哉。此概理數而言。是在占者知其盈虛消息。而善趨吉避凶。則上六之凶。仍不為害。故夬字有似央。央者中也半也。不過則合於中和。適中則免於夬缺。殃快皆從夬。皆失中和之德。故夬夬猶怏怏。中則為快。偏則為怏。情之所為。亦行之所係。柔能節剛。天道剛中。而柔其外。此聖人明易之微旨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易經證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佚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佚名並收藏易經證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