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子曰:「裏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


    【注釋】


    1裏:這裏作動詞用,指居住。2處:動詞,與上文“裏”同義。 3知:同“智”,(《論語》的“智”都寫作“知”。


    【譯文】


    孔子說:“居住在有仁厚風氣的地方才好。選擇住處而不選在 有仁厚風氣的地方,怎麽能說是明智呢?”


    【解讀】


    昔孟母,擇鄰處。


    子不學,斷機抒。(《三字經》)


    “孟母三遷”的故事已經是婦孺皆知的了。其實,它正好以生動形象的方式表達了孔子“裏仁為美”的思想。


    荀子說:“品質高尚的人居住一定要選擇地方,交遊一定要選 擇朋友,這是為了遠離歪風邪氣而接近仁義道德。”(《勸學》)


    講的依然是“裏仁為美”的意思。


    用現代教育學的觀點來看,“裏仁為美”就是強調環境對人的 重要影響,其道理已不需要多說了。


    問題倒是在於,對於我們今天的人來說,居住條件又有多少 選擇的自由呢?


    人滿為患,生存空間緊張,能有一個棲身之所(人均四平方 米)就不錯了,有兩室一廳已是謝天謝地,管它是在地下“紅燈 區”附近還是在什麽烏煙瘴氣、亂七糟八’的嚴重汙染之處,哪裏 還談得上選什麽好的小區呢?即便萬幸遇到有所選擇,那也是首 選水、電、氣三通,哪裏還敢奢望選什麽有仁厚風氣的地方居住 呢!


    所以,對於我們來說,“裏仁為美”不過是一種向往罷了。


    【02】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注釋】


    1約:貧困。2利:順從。


    【譯文】


    孔子說:“不仁的人不能夠長久地處在貧困的境地,也不能夠 長久地處在安樂的境地。有仁德的人安於仁,有智慧的人順從仁。”


    【解讀】


    仁者安於仁和智者煩從仁是由於他們氣質不同,如孔子在另 外的地方所說:“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雍 也》)水性動,動者順勢,所以須從仁;山性靜,靜者安定,所以 安於仁。但無論是安於仁還是順從仁,對仁的追求都是一致的。


    不一致的是不仁者,亦即沒有仁德仁心的人。由於沒有仁德 仁心,所以缺乏主心骨,缺乏穩定的人格,無論在哪種情況下都 不能夠一以貫之地堅持下去。如果是處在貧困之中,不能夠做到 安貧樂道,做到孟子所說的“貧賤不能移”;如果是處在安樂之中, 也不能夠做到久享安樂,做到孟子所說的“富貴不能婬”。一言歸 總,這種人因為缺乏安身立命的基礎,所以必然是反複無常的小 人。而仁者和智者因為有智慧,有涵養,修養達到了仁的境界,所 以無論處於貧富之間還是得意失意之間,都會樂天知命,安之若 素。


    這就是有沒有仁心之間的區別。所以,仁心是安身立命的基礎。


    【03】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


    【注釋】


    1好(hdo):喜愛。2惡(w0):厭惡。


    【譯文】


    孔子說:“隻有有仁德的人才能夠正確地去喜愛人,才能夠正 確地去厭惡人。”


    【解讀】


    子貢曾經向孔子請教說:“一鄉的人都喜歡他,這個人怎樣?”


    孔子回答說:“難說。”子貢又問:“一鄉的人都厭惡他,這個人又 怎麽樣呢?”孔子還是回答說:“也難說。隻有當鄉人中的好人喜 歡他,鄉人中的壞人厭惡他時,我才能肯定他是好人。”(《子 路》)


    又有一次,孔子說:“眾人都厭惡他,一定要對他加以考察; 眾人都喜歡他,也一定要對他加以考察。”(《衛靈公》)


    可見,對一個人的好惡一定要有是非標準,既不能隻憑個人 的私心得失之見,也不能被輿論所左右,人雲亦雲。


    正是從這一點出發,孔子提出了“隻有有仁德的人才能夠正 確地去喜愛人,才能夠正確地去厭惡人”的看法。實際上是要求 我們修養以“仁”為核心的內在品格,克服偏私之見,正確對待 他人。


    【04】


    子曰:「苟誌於仁矣,無惡也。」


    【注釋】


    1苟:如果。2惡(e):邪惡,與上一章“厭惡(wu)”用法不一樣。


    【譯文】


    孔子說:“如果立誌修養江德,就不會有邪惡了。”


    【解讀】


    前一章對人,這一章對己,都是強調修養仁德的重要意義。


    當然不會是說隻要一立誌修養仁德就沒有邪惡了,凡事總有 一個過程,這種“立竿見影”式的效果事實上是不可能出現的。聖 人之言,不外乎是強調罷了,不可作膠柱鼓瑟的理解。


    【05】


    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


    【注釋】


    1這句的“得”’宇應是”去”字之誤,2惡(wu)乎:哪裏,怎麽。 3造次:匆忙,倉促。1顛沛;窮困,受挫折。


    【譯文】


    孔子說:“有錢有地位,這是人人都想望的,但如果不是用仁 道的方式得來,君子是不接受的;貧窮低賤,這是人人都厭惡的, 但如果不是用仁道的方式擺脫,君子是不擺脫的。君子一旦離開 了仁道,還怎麽成就好名聲呢?所以,君子任何時候—一哪怕是 在吃完一頓飯的短暫時間裏也不離開仁道,倉促匆忙的時候是這 樣,顛沛流離的時候也是這樣。”


    【解讀】


    我們今天說:“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什麽“道”?合法之道。


    說到底,也就是仁義之道—一仁道。


    仁道是安身立命的基礎,生活的原則。 所以,無論是富貴還是貧賤,無論是倉促之間還是顛沛流離 之時,都絕不能違背這個基礎就原則。用孟子的話來說,還是那 句名言:“富貴不能婬,貧賤不能移。”


    當然,這裏的前提是要有生活的原則。對於那些“跟著感覺 走”,甚至“過把癮就死”的人來說,這一切都是沒有意義的了。 麵對激烈的竟爭,弱肉強食,爾虞我詐,隻要能達到目的,不擇 一切手段,還有什麽仁道的原則可遵循呢?如果說有,那也是 “盜亦有道”的原則——目的就是一切。


    這已是世界觀和人生觀的選擇問題了。


    【06】


    子曰:「我未見好仁者,惡不仁者。好仁者,無以尚之;惡不仁者,其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於仁矣乎?我未見力不足者。蓋有之矣,我未之見也。」


    【注釋】無


    【譯文】


    孔子說:“我沒有見過愛好仁德的人,也沒有見過厭惡不仁的人。愛好仁德的人,是不能再好的了;厭惡不仁的人,在實行仁德的時候,不讓不仁德的人影響自己。有能一天把自己的力量用在實行仁德上嗎?我還沒有看見力量不夠的。這種人可能還是有的,但我沒見過。”


    【解讀】


    孔子特別強調個人道德修養,尤其是養成仁德的情操。但當時動蕩的社會中,愛好仁德的人已經不多了,所以孔子說他沒有見到。但孔子認為,對仁德的修養,主要還是要靠個人自覺的努力,因為隻要經過個人的努力,是完全可以達到仁的境界的。


    【07】


    子曰:「人之過也,各於其黨。觀過,斯知仁矣。」


    【注釋】


    1黨:類別,類型。


    【譯文】


    孔子說:“人的過錯各有不同的類型。觀察一個人的過錯也可 以知道這人有沒有仁心。”


    【解讀】


    觀過知仁,實際上也就是從一個人所犯的過錯中識別人。這 是很有意思的考察人的方法。


    據《後漢書·吳祐傳》記載,有一個叫孫性的人私自搜刮老 百姓的錢買來衣服孝敬父親,父親知道後大怒,孫性也知道自己 做錯了,便拿著衣服去向吳拓自首。吳拓問明緣由後說:“因為孝 敬父親而承受了汙穢的名聲,這就是‘觀過,斯知仁矣!”不僅 沒有處罰孫性,反而將衣服送給了他,讓他去孝敬父親。


    這就是“觀過知仁”方法的實際運用,這種方法蘊含著從反 麵看問題的辯證思想,說它有“一分為二”的觀點也無不可。因為,每個人都難免會有過錯,但過錯的性質有所不同。有的過錯 是“十惡不赦”的,有的過錯卻有種種複雜的原因,比如說動機不錯,但結果造成錯誤。如此等等,都需要我們作細致的觀察、分 析,找出他之所以犯錯誤的原因,從他的過錯中進一步認識他的 品質,發現他的優點和長處,從而加以合理的利用。


    這種“觀過知仁”的方法,是不是應該編入“人才學”或 “思想政治工作學”的教村中去呢?


    【08】


    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


    【注釋】無


    【譯文】


    孔子說:“早上悟得真理,就是當晚死去也沒有什麽遺憾了!”


    【解讀】


    哥白尼說:“人的天職在勇於探索真理。”


    “朝聞道,夕凡可矣!”正是一種探索真理,獻身真理的態度 和精神。


    夏明翰說:“砍頭不要緊,隻要主義真。”真理比生命更重要, 自然可以“朝聞道,夕死可矣!


    絕對的理想主義者是能夠做到死而無憾的。


    【09】


    子曰:「士誌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注釋】


    1士:“士”在古代有多種含義,是一種特殊的階層,總起來說,是指有 知識,有修養,有一定社會地位的人。《論語》中的“士”則多指讀書人,即 知識分子。


    【譯文】


    孔子說:“讀書人立誌於追求真理,卻以穿得不好吃得不好為 恥辱,那就值不得和他談論什麽了。”


    【解讀】


    按照孔子的觀點,一個人既已主誌獻身於精神方麵的事業,就 不應以吃穿等物質方麵的生活為追求,因為他的。。思不能被物質 方麵的欲望所分占。


    這種觀點在過去的時代是理所當然,不言而喻的。但自從進 人商品經濟的時代,物質文明的誘惑日益滲透精神的領域後,這 種觀點遭到了空前嚴重的挑戰。從某種意義上說,新一代的讀書 人已不可能完全清楚地分開精神追求與物質生活追求的界線。進 高檔酒談,穿名牌服裝已絕不僅僅是一個物質享受的問題,而轉 化為一種精神方麵的標記和象征。所以,範文瀾式的“板凳要坐 十年冷,文章不寫一句空”也好,陳景潤式的追求“哥德巴赫猜 想”的精神也好,似乎都已被所謂“雅皮士”的追求所取代了。


    所謂“雅皮士”的追求,正是“士誌於道,而恥惡衣惡食”, 既要立誌於精神方麵的追求,又要高檔次的物質生活享受。


    這當然是孔聖人所不能同意的。


    【!”0】


    子曰:「君子之於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於比。」


    【注釋】


    1適:可。2莫:不可。3比:緊靠,為鄰。


    【譯文】


    孔子說:“君子對於天下的事情,無可無不可,隻要是符合正 義的就行。”


    【解讀】


    世界上的事情,沒有什麽是非這樣不可的,也沒有什麽是非 不這樣不可的,隻要是符合正義的原則就行。


    這反映了孔子“毋必毋固”(《子罕》),通權達變的思想。正 如孟子對他的讚美:“可以仕則仕,可以止則止,可以久則人,可 以速則速。”(《孟子·公孫醜上》)隻有“義”是唯一的標準。所 以,孔子又被稱為“聖之時”,是識時務的聖人。


    是說得通俗一點,也就是凡事要取一種靈活灑脫的態度,隻要 是不違背大原則,過去一點過來一點,先一點後一點,左一點右 一點,無關宏旨,不傷大雅,也就無可無不可了。


    這一點,似乎更符合現代人的行為方式和生活態度。


    不過還是需要提醒一句:前提是“義之與比”—一正義的原 則可是萬萬丟不得的。


    【!”!”】


    子曰:「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


    【注釋】


    1刑:法度。


    【譯文】


    孔子說:“君子心懷道德,小人卻一心想著自己的田土;君子 心懷法度,小人卻一心貪圖實惠。”


    【解讀】


    君子想的是道德法律,小人卻一心想看“三畝地,二頭牛,老 婆、孩子、熱炕頭”。


    其實,想著老婆孩子熱炕頭原本也不錯,關鍵是要注意如下 兩個方麵的問題:


    第一,不要因為田土,因為貪圖實惠而忘了道德和法度,做 出有傷道德原則,觸犯刑律的事情來。


    第二,不要因為貪戀田土,貪戀老婆孩子熱炕頭而放棄了對 仁道,對精神文明方麵的追求。


    這兩個方麵的問題處理得好,也就對了。但如果處理得不好, 隻一心想著自己的田土,一心貪圖實惠,唯利是圖,那就見出君


    【!”2】


    子曰:「放於利而行,多怨。」


    【注釋】


    1放(fang):依據,根據。


    【譯文】


    孔子說:“隻根據自己的利益做事。必然招來很多的怨恨。”


    【解讀】


    一個人算得太精,凡事都以自己能否獲得利益為依據來進行 處理,唯利是圖,最後必然是以招來怨恨而告終。


    因為,你算人家,人家也算你,大家都以能否獲利為依據,而 一件事情、一樁生意的利總是有限的。饃饃隻有那麽大,你吃多 了,人家必然就吃少了;反過來也是一樣,人家吃多了,給你留 下的也必然就少了。所以,一件事、一樁生意下來,總是有人怨 恨,不是你怨恨人家,就是人家怨恨你,結果總是以不愉快告終。


    這就是“時時刻刻忙算計,誰知算來算去算自己”的道理;也 就是“放於利而行,多怨”的原因所在


    【!”3】


    子曰:「能以禮讓為國乎,何有!不能以禮讓為國,如禮何!」


    【注釋】


    (1)何有:全意為“何難之有”,即不難的意思。


    (2)如禮何:把禮怎麽辦?


    【譯文】


    孔子說:“能夠用禮讓原則來治理國家,那還有什麽困難呢?不能用禮讓原則來治理國家,怎麽能實行禮呢?”


    【解讀】


    孔子把“禮”的原則推而廣之,用於國與國之間的交往,這在古代是無可非議的。因為孔子時代的“國”乃“諸侯國”,均屬中國境內的兄弟國家。然而,在近代以來,曾國藩等人仍主張對西方殖民主義國家采取“禮讓為國”的原則,那就難免被指責為“賣國主義”了。


    【!”4】


    子曰:「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


    【注釋】


    1所以立:“立”和“位”通用,“所以立”即“所以位”,也就是擔任職 位的才能。2莫己知:“己知”即“知己”,因前麵有否定詞“莫”而倒 裝。3為可知:被別人知道的依據。


    【譯文】


    孔子說:‘不怕沒有官位,怕的是沒有擔任官位的才能;不怕沒有人知道自己,隻求足以讓人知道的本事”


    【解讀】


    孔子說:“不怕別人不知道自己,怕的是自己沒有才能。” (《憲問》)


    而在另一個地方,他幾乎是原封不動地把這句話又倒過來重複了一遍:


    “君子怕的是自己沒有才能,不怕別人不知道自己。”(《衛靈 公》)


    加上《學而》篇所說的“人不知而不懼,不亦君子乎?”“不 患人之不己知,惹不知人也。”孔子真可以說是翻來覆去地說到這 個話題了。雖說《論語》是學生筆記,可能有重複之處,但既然 已經過編輯整理,依然有這多次出現,那就隻有一種理解,就是 孔老夫子的確反複多次強調過這個話題,給學生留下異常深刻 的印象,以至於重複出現也不嫌累贅,而予以保留。


    問題在於,孔子為什麽要一而再,再而三地申說這個話題呢? 這大概與他一生追求“克己複禮”,周遊列國而“累累如喪家之 火”,沒有能夠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分不開。可以說,不被人知道, 不被人了解,這是他終身未能解開的一個“情結”。不然的話,為 什麽一向微言大義的聖人在這個問題上競如此嘮嘮叨叨地說個不 停,聽來總讓人感到是在自我安慰或自我解嘲呢?


    不過,話雖如此說,但聖人自我安慰或自我解嘲所開的藥方 對於那些懷才不遇者,怨天尤人者倒的確能起到強心鎮靜的作用 哩。


    更何況,無論別人知不知道自己,了不了解自己,苦練內功, 增強才幹總是不錯的罷。


    【!”5】


    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曾子曰:「唯。」子出。門人問曰:「何謂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注釋】


    1參;曾參。2貫;貫穿,貫通。


    【譯文】


    孔子說:“參啊!我的學說貫穿著一個基本思想。”曾子說: “是。”孔子出去以後,學生們問曾子說:“老師的話是什麽意思呢?” 曾子說:“老師的學說,忠恕兩個字罷了。”


    【解讀】


    什麽是忠?什麽是恕?


    曾子沒有說,但孔子自己在別的地方有過解說。


    所謂忠恕是孔子待人的基本原則,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麵,所 以孔子說是“一”以貫之,而不是“二”以貫之。


    忠是從積極的方麵說,也就是孔子在《雍也》篇裏所說的: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自己想有所作為,也盡心盡力 地讓別人有所作為,自己想飛黃騰達,也盡心盡力地讓別人飛黃 騰達。這其實也就是人們通常所理解的待人忠心的意思。


    恕是從消極的方麵說,也就是孔子在《衛靈公》篇裏回答子 貢“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平?”的問題時所說的:“其恕覺!己 所不欲,勿施於人。”自己不願意的事,不要強加給別人。


    總起來說,忠恕之道就是人們常說的將心比己,推己及人。所 謂人心都是肉長的,自己想這樣,也要想到人家也想這樣;自己 不想這樣,也要想到人家也不想這樣。我們今天在中小學生中開 展“心中有他人的活動。從某種意義上說,正是推行的忠恕之 道。推而廣之,所謂“讓世界充滿愛”,又何嚐不是忠恕之道的體 現呢’?


    【!”6】


    子曰:「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注釋】


    1喻:明白,懂得。


    【譯文】


    孔子說:“君子懂得的是義,小人懂得的是利。”


    【解讀】


    這正如“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一樣, 把“義”與‘喇”作為一對對立的範疇並列起來,讓你作二者不 可得兼的選擇。


    你選擇‘義”還是“利”呢?


    其實,你已沒有選擇,因為你隻能做君子,不能做小人。


    正因為如此,才形成了“君子羞於言利”的傳統心態。直到 進人市場經濟體製的時代,人們才發現,君子也要“不羞於言 利”,該做的貢獻要做,該拿的錢也照樣要拿。也就是既要“喻於 義”,也要“喻於利”。


    於是便有了“義”與“利”之間的若幹糾葛,若幹不清,若 幹的尷尬人做出若幹的尷尬事。比如說“義演”還是‘利演”的 問題,勞動所得還是貪汙受賄的問題,如此等等,舉不勝舉。


    問題是不是出在“利”這頭猛獸一旦被釋放出來,“義”就不 大招架得住呢?就像古希臘神話中潘多拉的魔盒一樣,一旦放出 了魔鬼,人間就不得安寧。


    所以,聖人要把“義”與“利”分別開來,並用君子和小人 加以嚴格的界限。其用心良苦,不外乎是要求我們重“義”而輕 “利”罷了。


    【!”7】


    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注釋】無


    【譯文】


    孔子說:“見到賢人就想一想如何與他看齊,見到不賢的人就 應該反省一下有沒有與他相同的毛病。”


    【解讀】


    老子說:“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老 子》第27章)與孔子這裏的意思正好相同。好人固然可以成為我 們的老師,我們學習的榜樣,壞人也可以成為我們對照自己的鏡 子,我們的借鑒。


    在歌德那本著名的《浮士德》裏,惡魔靡非斯特非勒斯就成 了浮士德博士追求真善美的引路人。他的助惡,他的阻礙向上,都 成了浮士德不斷追求、自強不息的刺激。善與惡,美與醜,積極 與消極就是這樣相生相克,相輔相成的。


    所以,宗教的精神總是要求我們既愛自己的老師,也愛自己 的敵人。而不僅僅是恨他,厭惡他。這裏麵的深刻含義,除了要 愛他因而拯救他之外,也有以他做你的鏡子,借以自我反省的意 思在內。


    【!”8】


    子曰:「事父母幾諫,見誌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


    【注釋】


    1幾(ji):輕微,婉轉。3違;冒犯。3勞:憂愁。


    【譯文】


    孔於說:“侍奉父母,對他們的過錯應委婉地勸阻。如果見他 們不願意聽從,仍然應該恭敬地侍奉他們,不得冒犯。雖然心裏 憂愁,但也不能怨恨。”


    【解讀】


    見父母有過錯而不加以勸阻,是陷父母於不義之中,自己也 是不義。勸阻而不恭敬委婉,是不孝。勸阻不聽而大吼大叫冒犯 父母,甚至心生怨恨,那就是大逆不道的行為了。


    因此,要情理兼顧,做得恰到好處,這就是中庸之逍。


    當然,恰久是這一點最為困難,尤其是對我們今天號稱“小 皇帝”的獨生子女來說,要做到就更是難乎其難了。


    是不是要求過分了呢?


    反過來想一想吧,當你年幼無知的時候,當你啟蒙成長而錯 誤不斷的時候,父母是怎樣不厭其煩地對待你的呢?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遊子今》)


    又有什麽過分和委屈呢


    【!”9】


    子曰:「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


    【注釋】


    (1)遊:指遊學、遊官、經商等外出活動。


    (2)方:一定的地方。


    【譯文】


    孔子說:“父母在世,不要離家遠行。如果非遠行不可,也要有一定的方向。”


    【解讀】


    在當今天涯若比鄰,以旅遊業可富國興邦的世界大串連時代, “父母在,不遠遊”似乎已成了荒唐可笑的言論。


    然而,古人交通不便,音訊難通,不像今天從南疆到北國飛機可當天打來回,“大哥大”手機遊漫全國,隨時可以打一通回家。 那時遠遊在外,少說也是一年半載,萬一父母急病框緊迫有事,難 以召回,往往誤了大事,甚至有錯過了給父母送終的遺憾。所以, “父母在,不遠遊”並不是無稽之談,而是要求做子女的時時不忘 孝敬父母的義務,在安排自己的活動時要想一想二老在家的實際 情況,加以合理的調整。


    何況,即使在當今時代,離家遠遊的人不也音訊常通,幾天 一封信,一日一通電話嗎?之所以如此,不外乎是為了使家裏人 釋念放心而已。可見,人之常情,古今並沒有什麽不同。


    所以,至少“遊必有方”在今天還是適宜的罷。


    【20】


    子曰:「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注釋】


    (1)本章內容見於《學而篇》1·11章,此處略。


    【譯文】無


    【解讀】無


    【2!”】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


    【注釋】無


    【譯文】


    孔子說:“父母的年紀不可不記掛在心頭。一方麵為他們添壽 而歡喜,一方麵為他們年高而擔心。”


    【解讀】


    喜則點歌祝壽做生日,懼則湯藥侍候問寒暖。


    孝子之心就這樣體現。


    尤其是在當今經濟日漸發達的時代,父母多半已不需要子女 贍養.不少家庭父母和子女還是各立門戶分開生活,平時盡孝的 地方較古人已少了許多,老父老母所期望的,不外乎是


    做子女的 心到而已。在這種情況下,做子女的還有什麽理由連父母的年紀 都不放在心上呢。


    如果真是這樣,那可就難逃“不孝之子”的罪名了。


    捫心自問,你是不是這樣的“不孝之子”呢?如果是,那就 趕快去記住你父母的年紀吧。


    【22】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之不逮也。」


    【注釋】


    1恥:意動用法,以.....為恥。2躬:自身。這裏指自身的實際行動。3逮:及,趕上。


    【譯文】


    孔子說:“古人言語不輕易出口,是因為他們以自己的實際行 動跟不上為恥辱。”


    【解讀】


    就像“人不知而不慍”一類的話題一樣,關於言與行的關係 問題,孔子也作了三番五次的強調。


    在《學而》篇裏,孔子說過“敏於事而慎於言”。在《為政》 篇裏又說:“先行,其言而後從之。”在本篇裏,除了這裏的說法 外,孔子還說:“君子欲納於言而敏於行。”在《憲問》篇裏,孔 子又說:“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


    所有這些說法,意思都隻有一個,就是要求言行一致,多做 少說。或者如俗語所說:“說到做到,不放空炮。”


    據《三國誌·馬良傳》載,劉備臨死前對諸葛亮說:“馬謖言 過其實,不可大用,君其察之!”諸葛亮沒有聽劉備的話,在街亭 之戰中重用了馬謖,結果馬謖兵失街亭。諸葛亮在用人問題上犯 了一個大錯誤,隻好揮淚斬馬謖,自己追悔莫及。


    誇誇其談,言過其實,十有八九成事不足,敗事有餘。


    還是多做少說,言行一致為好。


    【23】


    子曰:「以約失之者,鮮矣。」


    【注釋】


    1約:約束,指嚴於律己。


    【譯文】


    孔子說:“因為嚴於律己而犯錯誤的是很少的。”


    【解讀】


    嚴於律己,寬於待人是儒學倡導的重要品質之一。


    嚴於律己就是要常常約束自己,謹言慎行,不放縱,不浮泛, 甚至於像曾子所做到的那樣:一日三省,進行自我檢查。這樣做 的結果,當然是少犯錯誤甚至不犯錯誤了。


    隻不過,對現代人來說,這樣的生活,這樣的修練方式似乎 是太認真,太沉重因而也太累了。所以,真正能做到嚴於律己的 人在今天已可以說是鳳毛麟角,大多數人都追求輕鬆,追求瀟灑。


    如果聖人有知,又該說些什麽好呢?


    【24】


    子曰:「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


    【注釋】


    (1)訥:遲鈍。這裏指說話要謹慎。


    (2)敏:敏捷、快速的意思。


    【譯文】


    孔子說:“君子說話要謹慎,而行動要敏捷。”


    【解讀】無


    【25】


    子曰:「德不孤,必有鄰。」


    【注釋】無


    【譯文】


    孔子說:“有道德的人不會孤立,一定會有同誌和朋友。”


    【解讀】


    一方麵,有道德的人自己有修養和風範,自然會影響周圍的 人,吸引周圍的人成為同誌和朋友。


    另一方麵,有道德的人既已獻身於道德學問,就會耐得住孤單和寂寞,即便暫時沒有得到周圍的人理解,也會在道德學問中, 在先賢的思想和人格中找到神交的同誌和朋友,這樣,他也不會 孤立。


    說到底,因為道德是跨越時間和空間的局限而綿延發展的,所 以,有道德的人也不會受時間和空間的限製,總會找到自己的同 誌和朋友。


    【26】


    子遊曰:「事君數,斯辱矣;朋友數,斯疏矣。」


    【注釋】


    1數(shuo):頻繁瑣碎。2斯:則,就。


    【譯文】


    子遊說:“服事君主太頻繁瑣碎,反而會招來羞辱;與朋友相 交大頻繁瑣碎,反而會遭到疏遠。”


    【解讀】


    有人向孔子問做大臣的事,孔子說:“所謂大臣者,以道事君, 不可則止。”(《先進》)


    於貢向孔子問交朋友的事,孔子說:“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則 止,毋自辱焉。”(《顏淵》)


    兩方麵合在一起,正是子遊在這裏所說的:“事君數,斯辱美; 朋友數,斯疏矣。”


    說起來也是,人各有誌,不能強勉。君臣之間也好,朋友之 間也好,保持一定的距離反而是全交之道。所渭“遠香近臭”;所 謂“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甜如蜜”,其實都有這種意思在內。


    比如說,作為下級,作為朋友,你當然有義務勸諫你的上級, 你的友人,但如果他們不聽,不采納你的意見,那也就算了。你 的話說到了,義盡到了嘛,有什麽辦法呢?如果你硬要一廂情願 地強迫他們接受你的意見,非要顯示自己的忠心,顯示自己的友 情不可,每次見了麵就說,呼呼叨叨,情急辭切,給人咄咄逼人 的感覺,其結果是上級討厭你,朋友疏遠你,效果適得其反,弄 得不好,真會自取其辱。


    這方麵的例子在曆史上多得很,就是魏徵那樣傑出的大臣,又 遇到唐太宗那樣寬宏大量的皇帝,不也好幾次因為功諫唐太宗而 差點丟掉性命嗎?遇到那些平庸的皇帝,即便你忠臣拚死一諫,也 不外乎是白丟性命一條罷了,根本不起作用。


    所以,還是保持一點距離為好。能行則行,不行則止,不要 自取其辱。


    <style type="text/css">


    .shici { line-height: 25px; font-weight: lighter; font-size: 11pt; padding-left:4em; text-indent: 0; color: #003333; }


    .jingwen { color:  #006600; background:#ffffec; border:1px solid #666; padding:5px; margin-bottom:10px; }


    .yiwen { color:teal; }


    .jiedu { color:#660000; }


    ment { color:darktegray; }


    .yinyong { color: #333; }


    .pingxi { color:#000000; }


    </style>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論語注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佚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佚名並收藏論語注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