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小乘的四個果位


    什麽是小乘佛教?佛教在傳教過程中,兵分南北兩路,南傳佛教(東南亞一帶)基本上保持原來的教義,而北傳佛教進入中國後,與中國傳統文化相融合,已經偏離了釋迦牟尼原來的許多內容。北傳佛教的人將自己這一派稱為“大乘佛教”,而將南傳佛教稱之為“小乘佛教”。這一稱呼並未得到南傳佛教界的認可,但在中國、朝鮮、日本等國已經很普及了。


    釋迦牟尼在講經時,在座的多數為出家修行之人,他們所修習的自然不可能是大乘佛教,而是小乘佛教。為了讓大家更好地理解《金剛經》的意思,釋迦牟尼就用大家修習時最熟悉的四個果位來說明該經的教義。


    什麽是果位呢?果位就是修佛達到的境界。大乘佛教共分三個果位:<b>阿羅漢</b>、<b>菩薩</b>、<b>佛</b>。大乘認為,人人皆可以成佛,所以最高果位為佛果位,而小乘則認為現世隻有一個佛即釋迦牟尼佛。所以,小乘共有四個果位:<b>須陀洹</b>、<b>斯陀含</b>、<b>阿那含</b>和<b>阿羅漢</b>。


    這四個果位都是音譯,我們可以理解為學位,小乘的四個學位是:小學、初中、高中、大學,而大乘的三個學位是:大學、碩士、博士。那麽,小乘的四個果位達到什麽樣的境界呢?這還需要了解六道輪回。佛教認為生活在三界(<b>欲界</b>、<b>色界</b>、<b>無色界</b>)之中的眾生,必將經過六道輪回的循環。隻有認識自性,達到佛的境界之眾生,才能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六道輪回,可分為三善道、三惡道,是眾生輪回的必然途徑。三善道為:<b>天神道</b>、<b>人間道</b>、<b>修羅道</b>;三惡道為:<b>畜生道</b>、<b>餓鬼道</b>、<b>地獄道</b>。不同的行為將墮入不同的輪回,要想改變自己的輪回之道,必須要修行。


    “<b>須陀洹</b>”果位就是“預流、入門”的意思。剛入門的凡夫通過修行可以不再迷惑,逐步向佛道靠近,證得此果位之後,可以永遠不會墮入三惡道,隻在三善道之間輪回。


    “<b>斯陀含</b>”果位就是“一來”的意思。凡夫在證得須陀洹果位的基礎上,斷除欲界思惑。欲界思惑共有九品,斯陀含隻斷除了前六品,尚有三品沒有斷盡,因此還需要在人間天上再受生一次,故名一來。


    “<b>阿那含</b>”果位就是“不還”的意思,在證得斯陀含果位的基礎上進而斷除欲界思惑後三品,不再還來欲界受生,故名不還。


    “<b>阿羅漢</b>”果位就是“應供、殺賊、無生”的意思,在證得阿那含斯陀含果位的基礎上進而斷盡欲界、色界、無色界一切見惑和思惑,究竟無餘,得不生之聖果,受人天供養。


    在座的人絕大多數都是出家修行的人,都是介於這四個果位之間的人。有的人得到了第一果位,有的人得到了前兩個果位,象須菩堤這樣的優秀佛弟子,自然是四個果位齊全。釋迦牟尼為了考核大家是否真的理解前麵所講的成佛大原則,於是一個果位一個果位地詢問起來。


    “須菩提,於意雲何,須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須陀洹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須陀洹名為入流,而無所入。不入色、聲、香、味、觸、法,是名須陀洹。”


    [釋迦牟尼問道:]“<span ss="pingxi">須菩堤,你說,得到須陀洹果位的人,能有‘我得到了須陀洹果位’這樣的想法嗎?”


    須菩堤答:“<span ss="yinyong">不能,世尊。”


    [佛問:]“<span ss="pingxi">為什麽呢?”


    [須菩堤答:]“<span ss="yinyong">須陀洹 的意思是初入道流,而實際上宇宙中並沒有什麽真實存在的可以進入的東西,不進入有色、聲、香、味、觸、法的東西,才能叫須陀洹。[既然沒有什麽佛道可以進入,當然也就不存在須陀洹這個果位了。]”


    “須菩提,於意雲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來,而實無往來,是名斯陀含。”


    [釋迦牟尼問道:]“<span ss="pingxi">須菩堤,你說,得到斯陀含果位的人,能有‘我得到了斯陀含果位’這樣的想法嗎?”


    須菩堤答:“<span ss="yinyong">不能,世尊。”


    [佛問:]“<span ss="pingxi">為什麽呢?”


    [須菩堤答:]“<span ss="yinyong">斯陀含的意思是一往一來,而實際上宇宙中並沒有什麽真實存在的可以往來的東西,沒有往來,才能叫斯陀含。[既然沒有往來,當然也就不存在斯陀含這個果位了。]”


    “須菩提,於意雲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為不來,而實無不來,是故名阿那含。”


    [釋迦牟尼問道:]“<span ss="pingxi">須菩堤,你說,得到阿那含果位的人,能有‘我得到了阿那含果位’這樣的想法嗎?”


    須菩堤答:“<span ss="yinyong">不能,世尊。”


    [佛問:]“<span ss="pingxi">為什麽呢?”


    [須菩堤答:]“<span ss="yinyong">斯陀含的意思是不再來欲界,而實際上宇宙中並沒有什麽真實存在的欲界可來,沒有來不來這一說,才能叫阿那含。[既然沒有來不來這一說,當然也就不存在阿那含這個果位了。]”


    “須菩提,於意雲何,阿羅漢能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實無有法名阿羅漢。世尊,若阿羅漢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即為著我、人、眾生、壽者。世尊,佛說我得無諍三昧,人中最為第一,是第一離欲阿羅漢。世尊,我不作是念:‘我是離欲阿羅漢’。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世尊則不說‘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者’。以須菩提實無所行,而名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


    [釋迦牟尼問道:]“<span ss="pingxi">須菩堤,你說,得到阿羅漢果位的人,能有‘我得到了阿那含果位’這樣的想法嗎?”


    須菩堤答:“<span ss="yinyong">不能,世尊。”


    [佛問:]“<span ss="pingxi">為什麽呢?”


    [須菩堤答:]“<span ss="yinyong">因為實際上並沒有什麽真實存在的東西名字叫做阿羅漢的,世尊。如果得到了阿羅漢果位的人有‘我得到了阿羅漢果位’這樣的想法,那就是拘泥留戀於自己、人、眾生、事物的想想了。世尊,您以前誇獎我得到了‘無爭’的奧秘,在眾人中名列第一,是第一等離開人獄的阿羅漢。世尊,我並沒有這樣的想法:‘我是離開了人欲的阿羅漢。’世尊,如果我有了‘我得到了阿羅漢果位’,世尊便不會說:‘須菩堤是一個喜歡修無爭行的人’。正是因為我實際上沒有進行什麽真實存在的修行,您才說我是喜歡修無爭行的人。”


    “無諍三昧”:“三昧”,這是音譯。禪宗有戒、定、慧,三昧相當於“定”的意思,即止息雜念,使心神平靜,是佛教的重要修行方法,後來也引申為事物的要領、真諦、微妙等意思。“無諍”就是“無爭”,沒有爭論、沒有競爭等意思。須菩堤定力很高,從而與人無爭,所以佛祖稱他定力第一。


    釋迦牟尼耐心極好,不厭其煩地重複著同樣的問題。弟子須菩堤也隻好不厭其煩地回答著,大概他也意識到自己的回答有點類似套數學公式,於是在最後一個答案中極小心地稍稍加以一點變化,從而顯示自己不是不懂裝懂的佛油子。


    如果是急性子的小雅,一定是一句概括性的話,將四個果位的問題全部回答完,一方麵節省時間、提高效率,另一方麵也好顯示我的文學水平。可是,這樣一來,佛祖的慧眼馬上就看出我心中留戀的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我還是跳不出三界、逃不出五行,最好的結局是到修羅道中去輪回。


    釋迦牟尼將弟子們可以用來說事的材料用完了。如果小雅在場,佛又可以說:“小雅,於意雲何,汝作勸學網功德無量不?”小雅隻能回答說:“不也,世尊。”佛必然又問:“何以故?”小雅心中雖然拘泥留戀於勸學網,但小雅從小數學就好,回答這類問題不費吹灰之力:“勸學網雖名勸學,實無學可勸,是故名為勸學,並無功德。”


    可惜小雅並不在場,釋迦牟尼找不到提問的材料,隻好用自己以前學習的那點事來考一考須菩堤。原來,釋迦牟尼的前世是在燃燈古佛那兒學習,也就是《封神榜》中描寫的闡教十二金仙之一,托塔李天王手上的寶塔也是他送的。這個燃燈古佛據說一生下來,周圍的一切都明亮如燈,所以取名燃燈。這位古佛曾經預言釋迦牟尼七十一劫之後將成為佛。於是,釋迦牟尼以此出題。


    佛告須菩提:“於意雲何,如來昔在燃燈佛所,於法有所得不?”“不也,世尊。如來在燃燈佛所,於法實無所得。”“須菩提,於意雲何,菩薩莊嚴佛土不?”“不也,世尊。”“何以故?”“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


    釋迦牟尼佛問須菩堤說:“<span ss="pingxi">你說,我當年在燃燈佛那裏,對於佛法有所得嗎?<span>”


    [須菩堤答:]“<span ss="yinyong">沒有,世尊。您當年在燃燈佛那裏,實際上沒有得到任何真實存在的佛法。<span>”


    [佛又問:]“<span ss="pingxi">須菩堤,你說,菩薩所在的佛國莊嚴嗎?<span>”


    [須菩堤答:]“<span ss="yinyong">不莊嚴,世尊。<span>”


    [佛問:]“<span ss="pingxi">為什麽呢?<span>”


    [須菩堤答:]“<span ss="yinyong">所謂莊嚴的佛國,並不是真實存在的莊嚴佛國,所以叫做莊嚴佛國。<span>”


    “是故,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淨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佛說:]“<span ss="pingxi">所以,須菩堤,諸位菩薩、大士,應當這樣使自己的心念清淨:不要使自己的心念拘泥留戀於色,不要使自己的心念拘泥留戀於聲、香、味、觸、法,而使自己的心念不拘泥依戀於任何事物。”


    “須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須彌山王,於意雲何,是身為大不?”須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說非身,是名大身。”


    [佛又問:]“<span ss="pingxi">須菩堤,譬如有人,身體象須彌山那樣高,你說,他的身體算得上大嗎?<span>”


    [須菩堤答:]“<span ss="yinyong">非常大,世尊。<span>”


    [佛問:]“<span ss="pingxi">為什麽呢?<span>”


    [須菩堤答:]“<span ss="yinyong">您說過,不是真實存在的身體,才能叫做偉大的身體。<span>”


    從上麵可以看出,無論是修行所得到的果位、如來所住的佛國、比天還高的須彌山,都不能在心中有相,一旦有相那些東西便成了真實存在的東西,便迷住了自己的佛性。隻有心中不拘泥留戀於相,它們便不是真實存在的東西,佛性便自然顯現。


    <style type="text/css">


    #f_article p {


    color: #024a53


    }


    /*小標題*/


    .item {


    position:          rtion;


    height:            20px;


    font-size:         14pt;


    font-weight:       light;


    text-align:        center;


    vertical-align:    middle;


    padding:           4px;


    color:             blue;


    margin-bottom:20px;


    }


    /*經文*/


    #f_article p.jingwen {


    color:          #006600;


    background:     #ffffec;


    border:         1px solid #000000;


    padding:        5px;


    margin-left:    2em;


    margin-right:   2em;


    }


    /*譯文*/


    #f_article p.yiwen {


    color:blue;


    }


    /*解讀*/


    #f_article p.jiedu {


    color:darkmagenta;


    }


    /*注釋*/


    #f_article pment {


    color:darktegray;


    }


    /*引用*/


    #f_article p.yinyong {


    color:#8e5d08;


    }


    /*評析*/


    #f_article p.pingxi {


    color:green;


    }


    #f_article p.shici {


    line-height: 25px;


    font-weight: lighter;


    font-size: 11pt;


    padding-left:4em;


    text-indent: 0;


    color: #003333;


    }


    </style>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白話金剛經講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佚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佚名並收藏白話金剛經講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