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如來舉例說明
上麵,釋迦牟尼已經將佛法最核心的內容講出來了,但大道致簡,最複雜的道理原本是很簡單的,但大多數人對於最簡單的東西卻不能明白。這一點就如同八卦,伏羲當初畫八卦是給周圍沒有文化的部落人員看的,大家一看就能明白,所以才能夠流傳下來,千年之後,明白的人就很少了。古文也是一樣,當初大家一看都明白,可是以千年之後,隻有專家才能看懂古文。
釋迦牟尼大概也看出須菩堤沒有聽明白,於是稍停了一下就舉例來向弟子們詳細解說。
<font color="#804000"><b>1. 如何布施</b></font>
“複次,須菩提!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所謂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須菩提,菩薩應如是布施,不住於相。”“何以故?”“若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佛繼續說]:“<span ss="pingxi">還有,須菩堤,菩薩對於任何外界事物,都不應該拘泥留戀。這個原則運用到布施上,就是不拘泥留戀於色的布施,不拘泥留戀於聲、香、味、觸、法的布施。須菩堤,菩薩應該這樣布施,不能拘泥留戀於事物的相狀。”
[須菩堤不解地問]:“<span ss="yinyong">為什麽呢?”
[佛回答說]:“<span ss="pingxi">如果菩薩不拘泥留戀於事物的相狀,那麽他的福德果報就會不可思量。”
“複次”:就是“還有”、“下一個”的意思。
“布施”:與“化緣”相反。化緣是出去乞討,而布施是給他人以財物、體力和智慧。佛家認為布施可以積累功德,求得自身解脫。佛教求解脫、達彼岸有六種方法,稱為“六波羅密”,即檀那(布施)、屍羅(持戒)、羼提(忍辱)、毗離耶(精進)、禪那(禪定)、般若(智慧)。
“色、聲、香、味、觸、法”:佛教稱之為“六塵”或“六境”,是眼、耳、鼻、舌、身、意六識所感覺的六種外境。其中“法”的範圍很廣,包括人的一切認識對象。
從這兒可以看出,六境都是因緣和合而生的相,不是佛所說的“真相”,所以對這些相不能拘泥留戀。要做到行乞不以為恥,布施不以為榮,也不需要故意以行乞為榮、布施為恥。
“須菩提,於意雲何,東方虛空,可思量不?”“不也,釋尊。”“須菩提,南西北方,四維上下虛空,可思量不?”“不也,釋尊。”“須菩提,菩薩無住相布施,福德亦複如是不可思量。須菩提,菩薩但應如所教住。”
[佛又問]“<span ss="pingxi">須菩堤,你說,東方的虛空宇宙可以想象與衡量嗎?”
[須菩堤答]:“<span ss="yinyong">不能,世尊。”
[佛又問]“<span ss="pingxi">須菩堤,東方、南方、西方、北方,這四方上下的虛空宇宙可以想象與衡量嗎?”
[須菩堤答]:“<span ss="yinyong">不能,世尊。”
[佛說]:“<span ss="pingxi">須菩堤,菩薩不拘泥留戀於事物相狀的布施,他的福德果報就象四方上下的虛空宇宙一樣,不可想象和思量。須菩堤,菩薩應當象我指出的那樣,不拘泥留戀於事物的相狀。”
釋迦牟尼用宇宙空間的大小來和“不住相”的佛法相比較,說明隻要真正認識一切相都是虛妄,這就達到了佛的境界,超出了四方上下的虛空,你既可以無限大,也可以無限小,達到了一種太極到無極的狀態。
<font color="#804000"><b>2. 如何見到如來</b></font>
“須菩提,於意雲何,可以身相見如來不。”“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何以故?”“如來所說身相即非身相。”佛告須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
[佛問]“<span ss="pingxi">須菩堤,你說,可以用身體的相狀來認識如來嗎?”
[須菩堤答]:“<span ss="yinyong">不能,世尊。不能用身體的相狀來認識如來。”
[佛問]“<span ss="pingxi">為什麽呢?”
[須菩堤答]:“<span ss="yinyong">因為如來佛所說的身體的相狀,並不是真實存在的身體相狀。”
佛告訴須菩堤說:“<span ss="pingxi">凡是人們所說的事物的相狀,都是虛妄不實的假象。如果懂得了各種事物的相狀都不是真實存在的相狀,他就算見到如來佛了。”
釋迦牟尼因自己被弟子們捧為至高無上的尊者,所以故意用自己的形象來說明,即使是如來佛也是虛妄的一個假象,大家不能拘泥於如來佛這個相。
從這兒我們可以看出,連如來佛也不是真實存在的,那麽《金剛經》這本書的文字難道就這麽神秘嗎?所以,凡認為《金剛經》不能講解的人,這也是一種拘泥執著,也是沒有悟道的。
<font color="#804000"><b>3. 如何看待《金剛經》</b></font>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頗有眾生得聞如是言說章句生實信不。”佛告須菩提:“莫作是說。如來滅後,後五百歲,有持戒修福者,於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為實,當知是人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種善根,已於無量千萬佛所種諸善根。”
須菩堤問佛說:“<span ss="yinyong">世尊,世間的眾生,以後聽到您這樣的經文,能相信這些確實是您所說的嗎?”
佛告訴須菩堤:“<span ss="pingxi">不要有這樣的懷疑。我去世後,在後一個五百年中,一定有遵守戒律、修行福德果報的人,對於這些經文,能夠產生信念,相信這些經文確實是我說的。但要知道,這樣的人,不是一世、兩世、三四五世所種下的善根,而是經過無數千萬世所種下的善根。”
“後一個五百年”:佛教將佛去世後的一千年劃分為兩個五百年。後一個五百年指500到1000年之間。
這一段文字,小雅個人認為有後人改動的可能。因為這段文字影射著六祖慧能的出現,不可能是佛祖的意思。換句話說,前五百年中難道就沒有這樣的人嗎?小雅猜測,釋迦牟尼隻是說以後會有人信仰此經並持續很久甚至千年以上等類似的話。
“聞是章句乃至一念生淨信者。須菩提,如來悉知悉見。是諸眾生得如是無量福德。”“何以故?”“是諸眾生無複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無法相亦無非法相。”“何以故?”“是諸眾生。若心取相則為著我、人、眾生、壽者。若取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是故不應取法。不應取非法。以是義故。如來常說汝等比丘。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舍。何況非法。”
[佛接著說]:“<span ss="pingxi">聽到這些經文,哪怕是隻有一個念頭生起了純潔的信仰之心的人,須菩堤,如來佛也都會知道。這些眾生一定會得到象四方上下虛空的宇宙一樣的福德果報。”
[須菩堤問]:“<span ss="yinyong">為什麽能得到這麽多的福德果報呢?”
[佛回答說]:“<span ss="pingxi">因為這些眾生[在生起純潔的信仰之心時],已不再拘泥於自己的相狀、人的相狀、眾生的相狀、一切事物的相狀,並且不拘泥於佛法的相狀,也不拘泥於非佛法的相狀”。”
[須菩堤問]:“<span ss="yinyong">為什麽說他們不拘泥於事物和佛法的相狀了呢?”
[佛回答說]:“<span ss="pingxi">因為這些眾生如果心中有了事物的相狀,就會拘泥留戀於自己、人、眾生、事物的存在,如果有了佛法的相狀,也會拘泥留戀於自己、人、眾生、事物的存在。”
[須菩堤又問]:“<span ss="yinyong">為什麽說他們已不拘泥於非佛法的相狀了呢?”
[佛回答說]:“<span ss="pingxi">因為如果有了非佛法的相狀,同樣會拘泥留戀於自己、人、眾生、事物的存在。因此,不應當有佛法的相狀,也不應當有非佛法的相狀,根據這個教義,我常對你們這些和尚說,你們應該懂得我在講說佛法時,為什麽常常用船筏來作比喻。[佛法就象渡河的船筏一樣,到了彼岸就應當把它舍棄。如果不舍棄,而是背著或抬著船筏行走,必然成為累贅。]佛法滑應當舍棄,又何況不是佛法的東西呢。”
這一段文字有兩個地方需要大家重視:
一是《金剛經》隻是渡眾生到彼岸的一個工具,是成佛的一個工具書,我們隻要領會其中的精義之後,就必須要將其舍棄。許多佛教人士將此當作聖經寶貝,並認為一字不能修改,甚至不是高僧大德不能講解此經,這是沒有真正讀懂《金剛經》,拘泥留戀於這本經典的表現,小雅認為是不可取的。
另一點也是針對佛教修行人員來說的,釋迦牟尼原本讓大家不要拘泥留戀於佛法的相狀,但許多虔誠的佛教信徒看到這一段文字,便會走向反而,天天口裏念著“不拘泥留念佛法的相狀”,這本身又是一種執著,這就是執著於“非佛法”。所以釋迦牟尼才又解釋讓大家也不要非佛法。佛法、非佛法連在一起就讓人讀起來拗口,但因為眾生太複雜了,不說清楚容易使人出錯。小雅認為說清楚了又會讓人頭痛。
<font color="#804000"><b>4. 如來為什麽要講解佛法</b></font>
“須菩提,於意雲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如來有所說法耶?”須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說義,無有定法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無有定法如來可說。”“何以故?”“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釋迦牟尼佛問道:]“<span ss="pingxi">須菩堤,你說,如來佛得到了無上正等正覺這樣的智慧了嗎?如來佛有他所宣講的佛法嗎?”
須菩堤回答說:“<span ss="yinyong">據我所了解下來的您所講佛法之教義,並沒有稱之為無上正等正覺的佛法,也沒有如來佛所講說的具體佛法。”
[佛追問道:]“<span ss="pingxi">為什麽呢?”
[須菩堤答:]“<span ss="yinyong">因為如來佛所講的佛法,都沒有相狀可取,也不能用語言來講說,它不是佛法,也不是非佛法。”
[佛又進一步追問:]“<span ss="pingxi">[既然不是佛法,也不是非佛法,]那麽,如來佛為什麽要講這樣的佛法呢?”
[須菩堤答:]“<span ss="yinyong">因為一切聖賢,都是因為對這種非有非無的佛法的認識不同,才會產生各種差別。”
“無為法”:指前麵所說“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的佛法,具有無上正等正覺智慧的佛法。此外的一切法都屬於“有為法”。
上一段,釋迦牟尼說過,連佛法也不能拘泥留戀,也需要舍棄。釋迦牟尼這兒就來考驗一下須菩堤有沒有真的明白,於是就問須菩堤,我所講的佛法是不是真的。這時須菩堤沒有迷惑,作出了正確的回答。釋迦牟尼仍擔心他是不是套用了我以前的講話,於是問了一個他無法套用的問題,即如來佛為什麽要講這樣的似是而非的佛法。
最後一句是這一段的核心,即人之所以不能成佛,是因為對佛法的認識不正確,也是對“佛”這個概念不清楚。這一回答說明須菩堤是真的聽懂了如來佛所講的佛法。
<font color="#804000"><b>5. 為什麽宣講金剛經福德無量</b></font>
“須菩提,於意雲何,若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寧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來說福德多。”“若複有人於此經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勝彼。”“何以故?”“須菩提,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此經出。須菩提,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
[釋迦牟尼佛問道:]“<span ss="pingxi">須菩堤,你說,如果有人把宇宙中所有的寶貝用來進行布施,這個人所得到的福德果報,將會很多嗎?”
[須菩堤答:]“<span ss="yinyong">非常多,世尊。”
[佛問:]“<span ss="pingxi">為什麽呢?”
[須菩堤答:]“<span ss="yinyong">因為這些福德並不是真實存在的福德,所以如來佛說這個人所得的福德果報非常多。”
[佛說:]“<span ss="pingxi">如果另外一個人,從這部《金剛經》中接受並掌握了[我所說的宗旨],甚至記住了[我所說的]四句金剛詩,並且為別人講說佛法,那麽這個人所得到的福德果報將比前一個人多。”
[須菩堤疑惑地問:]“<span ss="yinyong">這又是為什麽呢?”
[佛回答說:]“<span ss="pingxi">須菩堤,將來所有的佛,以及這些佛所具有的無上正等正覺的佛法和智慧,都將從這部《金剛經》中引出來。須菩堤,[我再重複一遍,]我所說的佛法,並不是真實存在的佛法。”
“三千大千世界”:古印度傳說,須彌山及周圍的天下,組成一個小世界,一千個小世界組成一個小千世界,一千個小千世界組成一個中千世界,一千個中千世界組成一個大千世界。所以,一個大千世界包含1000×1000×1000個小世界,也就是1000的三次方(而不是3000),所以又名三千大千世界。
“七寶”:不同的佛經版本有細微不同的說法,但大體上是指金、銀、琉璃、水晶、硨磲、珊瑚、琥珀這七種寶物。“硨磲”是一種生活在熱帶海域珊瑚礁中的雙殼貝,非常珍貴,又名“車渠”。
“偈”:佛教的詩歌,也稱為“頌”,這兒指《金剛經》全文最後的那首四句詩:“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霧亦如電,應作如是觀。”為了區別於其它經中的偈,翻譯時小雅稱其為“金剛詩”。
從這一段文字可以看出,傳播、講解《金剛經》,其福報比任何布施或其它善行都要大,可以說是無限大。所以,小雅講解這個《金剛經》不會下地獄,而是大大的功德。因為後來成佛的人,都得益於這本書。
<style type="text/css">
#f_article p {
color: #024a53
}
/*小標題*/
.item {
position: rtion;
height: 20px;
font-size: 14pt;
font-weight: light;
text-align: center;
vertical-align: middle;
padding: 4px;
color: blue;
margin-bottom:20px;
}
/*經文*/
#f_article p.jingwen {
color: #006600;
background: #ffffec;
border: 1px solid #000000;
padding: 5px;
margin-left: 2em;
margin-right: 2em;
}
/*譯文*/
#f_article p.yiwen {
color:blue;
}
/*解讀*/
#f_article p.jiedu {
color:darkmagenta;
}
/*注釋*/
#f_article pment {
color:darktegray;
}
/*引用*/
#f_article p.yinyong {
color:#8e5d08;
}
/*評析*/
#f_article p.pingxi {
color:green;
}
#f_article p.shici {
line-height: 25px;
font-weight: lighter;
font-size: 11pt;
padding-left:4em;
text-indent: 0;
color: #003333;
}
</style>
上麵,釋迦牟尼已經將佛法最核心的內容講出來了,但大道致簡,最複雜的道理原本是很簡單的,但大多數人對於最簡單的東西卻不能明白。這一點就如同八卦,伏羲當初畫八卦是給周圍沒有文化的部落人員看的,大家一看就能明白,所以才能夠流傳下來,千年之後,明白的人就很少了。古文也是一樣,當初大家一看都明白,可是以千年之後,隻有專家才能看懂古文。
釋迦牟尼大概也看出須菩堤沒有聽明白,於是稍停了一下就舉例來向弟子們詳細解說。
<font color="#804000"><b>1. 如何布施</b></font>
“複次,須菩提!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所謂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須菩提,菩薩應如是布施,不住於相。”“何以故?”“若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佛繼續說]:“<span ss="pingxi">還有,須菩堤,菩薩對於任何外界事物,都不應該拘泥留戀。這個原則運用到布施上,就是不拘泥留戀於色的布施,不拘泥留戀於聲、香、味、觸、法的布施。須菩堤,菩薩應該這樣布施,不能拘泥留戀於事物的相狀。”
[須菩堤不解地問]:“<span ss="yinyong">為什麽呢?”
[佛回答說]:“<span ss="pingxi">如果菩薩不拘泥留戀於事物的相狀,那麽他的福德果報就會不可思量。”
“複次”:就是“還有”、“下一個”的意思。
“布施”:與“化緣”相反。化緣是出去乞討,而布施是給他人以財物、體力和智慧。佛家認為布施可以積累功德,求得自身解脫。佛教求解脫、達彼岸有六種方法,稱為“六波羅密”,即檀那(布施)、屍羅(持戒)、羼提(忍辱)、毗離耶(精進)、禪那(禪定)、般若(智慧)。
“色、聲、香、味、觸、法”:佛教稱之為“六塵”或“六境”,是眼、耳、鼻、舌、身、意六識所感覺的六種外境。其中“法”的範圍很廣,包括人的一切認識對象。
從這兒可以看出,六境都是因緣和合而生的相,不是佛所說的“真相”,所以對這些相不能拘泥留戀。要做到行乞不以為恥,布施不以為榮,也不需要故意以行乞為榮、布施為恥。
“須菩提,於意雲何,東方虛空,可思量不?”“不也,釋尊。”“須菩提,南西北方,四維上下虛空,可思量不?”“不也,釋尊。”“須菩提,菩薩無住相布施,福德亦複如是不可思量。須菩提,菩薩但應如所教住。”
[佛又問]“<span ss="pingxi">須菩堤,你說,東方的虛空宇宙可以想象與衡量嗎?”
[須菩堤答]:“<span ss="yinyong">不能,世尊。”
[佛又問]“<span ss="pingxi">須菩堤,東方、南方、西方、北方,這四方上下的虛空宇宙可以想象與衡量嗎?”
[須菩堤答]:“<span ss="yinyong">不能,世尊。”
[佛說]:“<span ss="pingxi">須菩堤,菩薩不拘泥留戀於事物相狀的布施,他的福德果報就象四方上下的虛空宇宙一樣,不可想象和思量。須菩堤,菩薩應當象我指出的那樣,不拘泥留戀於事物的相狀。”
釋迦牟尼用宇宙空間的大小來和“不住相”的佛法相比較,說明隻要真正認識一切相都是虛妄,這就達到了佛的境界,超出了四方上下的虛空,你既可以無限大,也可以無限小,達到了一種太極到無極的狀態。
<font color="#804000"><b>2. 如何見到如來</b></font>
“須菩提,於意雲何,可以身相見如來不。”“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何以故?”“如來所說身相即非身相。”佛告須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
[佛問]“<span ss="pingxi">須菩堤,你說,可以用身體的相狀來認識如來嗎?”
[須菩堤答]:“<span ss="yinyong">不能,世尊。不能用身體的相狀來認識如來。”
[佛問]“<span ss="pingxi">為什麽呢?”
[須菩堤答]:“<span ss="yinyong">因為如來佛所說的身體的相狀,並不是真實存在的身體相狀。”
佛告訴須菩堤說:“<span ss="pingxi">凡是人們所說的事物的相狀,都是虛妄不實的假象。如果懂得了各種事物的相狀都不是真實存在的相狀,他就算見到如來佛了。”
釋迦牟尼因自己被弟子們捧為至高無上的尊者,所以故意用自己的形象來說明,即使是如來佛也是虛妄的一個假象,大家不能拘泥於如來佛這個相。
從這兒我們可以看出,連如來佛也不是真實存在的,那麽《金剛經》這本書的文字難道就這麽神秘嗎?所以,凡認為《金剛經》不能講解的人,這也是一種拘泥執著,也是沒有悟道的。
<font color="#804000"><b>3. 如何看待《金剛經》</b></font>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頗有眾生得聞如是言說章句生實信不。”佛告須菩提:“莫作是說。如來滅後,後五百歲,有持戒修福者,於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為實,當知是人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種善根,已於無量千萬佛所種諸善根。”
須菩堤問佛說:“<span ss="yinyong">世尊,世間的眾生,以後聽到您這樣的經文,能相信這些確實是您所說的嗎?”
佛告訴須菩堤:“<span ss="pingxi">不要有這樣的懷疑。我去世後,在後一個五百年中,一定有遵守戒律、修行福德果報的人,對於這些經文,能夠產生信念,相信這些經文確實是我說的。但要知道,這樣的人,不是一世、兩世、三四五世所種下的善根,而是經過無數千萬世所種下的善根。”
“後一個五百年”:佛教將佛去世後的一千年劃分為兩個五百年。後一個五百年指500到1000年之間。
這一段文字,小雅個人認為有後人改動的可能。因為這段文字影射著六祖慧能的出現,不可能是佛祖的意思。換句話說,前五百年中難道就沒有這樣的人嗎?小雅猜測,釋迦牟尼隻是說以後會有人信仰此經並持續很久甚至千年以上等類似的話。
“聞是章句乃至一念生淨信者。須菩提,如來悉知悉見。是諸眾生得如是無量福德。”“何以故?”“是諸眾生無複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無法相亦無非法相。”“何以故?”“是諸眾生。若心取相則為著我、人、眾生、壽者。若取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是故不應取法。不應取非法。以是義故。如來常說汝等比丘。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舍。何況非法。”
[佛接著說]:“<span ss="pingxi">聽到這些經文,哪怕是隻有一個念頭生起了純潔的信仰之心的人,須菩堤,如來佛也都會知道。這些眾生一定會得到象四方上下虛空的宇宙一樣的福德果報。”
[須菩堤問]:“<span ss="yinyong">為什麽能得到這麽多的福德果報呢?”
[佛回答說]:“<span ss="pingxi">因為這些眾生[在生起純潔的信仰之心時],已不再拘泥於自己的相狀、人的相狀、眾生的相狀、一切事物的相狀,並且不拘泥於佛法的相狀,也不拘泥於非佛法的相狀”。”
[須菩堤問]:“<span ss="yinyong">為什麽說他們不拘泥於事物和佛法的相狀了呢?”
[佛回答說]:“<span ss="pingxi">因為這些眾生如果心中有了事物的相狀,就會拘泥留戀於自己、人、眾生、事物的存在,如果有了佛法的相狀,也會拘泥留戀於自己、人、眾生、事物的存在。”
[須菩堤又問]:“<span ss="yinyong">為什麽說他們已不拘泥於非佛法的相狀了呢?”
[佛回答說]:“<span ss="pingxi">因為如果有了非佛法的相狀,同樣會拘泥留戀於自己、人、眾生、事物的存在。因此,不應當有佛法的相狀,也不應當有非佛法的相狀,根據這個教義,我常對你們這些和尚說,你們應該懂得我在講說佛法時,為什麽常常用船筏來作比喻。[佛法就象渡河的船筏一樣,到了彼岸就應當把它舍棄。如果不舍棄,而是背著或抬著船筏行走,必然成為累贅。]佛法滑應當舍棄,又何況不是佛法的東西呢。”
這一段文字有兩個地方需要大家重視:
一是《金剛經》隻是渡眾生到彼岸的一個工具,是成佛的一個工具書,我們隻要領會其中的精義之後,就必須要將其舍棄。許多佛教人士將此當作聖經寶貝,並認為一字不能修改,甚至不是高僧大德不能講解此經,這是沒有真正讀懂《金剛經》,拘泥留戀於這本經典的表現,小雅認為是不可取的。
另一點也是針對佛教修行人員來說的,釋迦牟尼原本讓大家不要拘泥留戀於佛法的相狀,但許多虔誠的佛教信徒看到這一段文字,便會走向反而,天天口裏念著“不拘泥留念佛法的相狀”,這本身又是一種執著,這就是執著於“非佛法”。所以釋迦牟尼才又解釋讓大家也不要非佛法。佛法、非佛法連在一起就讓人讀起來拗口,但因為眾生太複雜了,不說清楚容易使人出錯。小雅認為說清楚了又會讓人頭痛。
<font color="#804000"><b>4. 如來為什麽要講解佛法</b></font>
“須菩提,於意雲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如來有所說法耶?”須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說義,無有定法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無有定法如來可說。”“何以故?”“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釋迦牟尼佛問道:]“<span ss="pingxi">須菩堤,你說,如來佛得到了無上正等正覺這樣的智慧了嗎?如來佛有他所宣講的佛法嗎?”
須菩堤回答說:“<span ss="yinyong">據我所了解下來的您所講佛法之教義,並沒有稱之為無上正等正覺的佛法,也沒有如來佛所講說的具體佛法。”
[佛追問道:]“<span ss="pingxi">為什麽呢?”
[須菩堤答:]“<span ss="yinyong">因為如來佛所講的佛法,都沒有相狀可取,也不能用語言來講說,它不是佛法,也不是非佛法。”
[佛又進一步追問:]“<span ss="pingxi">[既然不是佛法,也不是非佛法,]那麽,如來佛為什麽要講這樣的佛法呢?”
[須菩堤答:]“<span ss="yinyong">因為一切聖賢,都是因為對這種非有非無的佛法的認識不同,才會產生各種差別。”
“無為法”:指前麵所說“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的佛法,具有無上正等正覺智慧的佛法。此外的一切法都屬於“有為法”。
上一段,釋迦牟尼說過,連佛法也不能拘泥留戀,也需要舍棄。釋迦牟尼這兒就來考驗一下須菩堤有沒有真的明白,於是就問須菩堤,我所講的佛法是不是真的。這時須菩堤沒有迷惑,作出了正確的回答。釋迦牟尼仍擔心他是不是套用了我以前的講話,於是問了一個他無法套用的問題,即如來佛為什麽要講這樣的似是而非的佛法。
最後一句是這一段的核心,即人之所以不能成佛,是因為對佛法的認識不正確,也是對“佛”這個概念不清楚。這一回答說明須菩堤是真的聽懂了如來佛所講的佛法。
<font color="#804000"><b>5. 為什麽宣講金剛經福德無量</b></font>
“須菩提,於意雲何,若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寧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來說福德多。”“若複有人於此經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勝彼。”“何以故?”“須菩提,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此經出。須菩提,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
[釋迦牟尼佛問道:]“<span ss="pingxi">須菩堤,你說,如果有人把宇宙中所有的寶貝用來進行布施,這個人所得到的福德果報,將會很多嗎?”
[須菩堤答:]“<span ss="yinyong">非常多,世尊。”
[佛問:]“<span ss="pingxi">為什麽呢?”
[須菩堤答:]“<span ss="yinyong">因為這些福德並不是真實存在的福德,所以如來佛說這個人所得的福德果報非常多。”
[佛說:]“<span ss="pingxi">如果另外一個人,從這部《金剛經》中接受並掌握了[我所說的宗旨],甚至記住了[我所說的]四句金剛詩,並且為別人講說佛法,那麽這個人所得到的福德果報將比前一個人多。”
[須菩堤疑惑地問:]“<span ss="yinyong">這又是為什麽呢?”
[佛回答說:]“<span ss="pingxi">須菩堤,將來所有的佛,以及這些佛所具有的無上正等正覺的佛法和智慧,都將從這部《金剛經》中引出來。須菩堤,[我再重複一遍,]我所說的佛法,並不是真實存在的佛法。”
“三千大千世界”:古印度傳說,須彌山及周圍的天下,組成一個小世界,一千個小世界組成一個小千世界,一千個小千世界組成一個中千世界,一千個中千世界組成一個大千世界。所以,一個大千世界包含1000×1000×1000個小世界,也就是1000的三次方(而不是3000),所以又名三千大千世界。
“七寶”:不同的佛經版本有細微不同的說法,但大體上是指金、銀、琉璃、水晶、硨磲、珊瑚、琥珀這七種寶物。“硨磲”是一種生活在熱帶海域珊瑚礁中的雙殼貝,非常珍貴,又名“車渠”。
“偈”:佛教的詩歌,也稱為“頌”,這兒指《金剛經》全文最後的那首四句詩:“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霧亦如電,應作如是觀。”為了區別於其它經中的偈,翻譯時小雅稱其為“金剛詩”。
從這一段文字可以看出,傳播、講解《金剛經》,其福報比任何布施或其它善行都要大,可以說是無限大。所以,小雅講解這個《金剛經》不會下地獄,而是大大的功德。因為後來成佛的人,都得益於這本書。
<style type="text/css">
#f_article p {
color: #024a53
}
/*小標題*/
.item {
position: rtion;
height: 20px;
font-size: 14pt;
font-weight: light;
text-align: center;
vertical-align: middle;
padding: 4px;
color: blue;
margin-bottom:20px;
}
/*經文*/
#f_article p.jingwen {
color: #006600;
background: #ffffec;
border: 1px solid #000000;
padding: 5px;
margin-left: 2em;
margin-right: 2em;
}
/*譯文*/
#f_article p.yiwen {
color:blue;
}
/*解讀*/
#f_article p.jiedu {
color:darkmagenta;
}
/*注釋*/
#f_article pment {
color:darktegray;
}
/*引用*/
#f_article p.yinyong {
color:#8e5d08;
}
/*評析*/
#f_article p.pingxi {
color:green;
}
#f_article p.shici {
line-height: 25px;
font-weight: lighter;
font-size: 11pt;
padding-left:4em;
text-indent: 0;
color: #003333;
}
</sty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