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ong>第三卷 第二章 六入本虛妄(下)</strong>


    《大佛頂首楞嚴經》原文:


    阿難譬如有人。以舌舐吻熟舐令勞。其人若病則有苦味。無病之人微有甜觸。由甜與苦顯此舌根。不動之時淡性常在。兼舌與勞同是菩提。瞪發勞相因甜苦淡。二種妄塵發知居中。吸此塵象名知味性。此知味性離彼甜苦及淡二塵畢竟無體。如是阿難當知如是嚐苦淡知。非甜苦來非因淡有。又非根出不於空生。何以故若甜苦來。淡即知滅雲何知淡。若從淡出甜即知亡。複雲何知甜苦二相。若從舌生。必無甜淡及與苦塵。斯知味根本無自性。若於空出虛空自味非汝口知。又空自知何關汝入。是故當知舌入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阿難譬如有人。以一冷手觸於熱手。若冷勢多熱者從冷。若熱功勝冷者成熱。如是以此合覺之觸顯於離知。涉勢若成因於勞觸。兼身與勞同是菩提。瞪發勞相因於離合。二種妄塵發覺居中。吸此塵象名知覺性。此知覺體離彼離合違順二塵畢竟無體。如是阿難當知是覺。非離合來非違順有。不於根出又非空生。何以故若合時來。離當已滅雲何覺離。違順二相亦複如是。若從根出。必無離合違順四相。則汝身知元無自性。必於空出。空自知覺何關汝入。是故當知身入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阿難譬如有人。勞倦則眠睡熟便寤。覽塵斯憶失憶為妄。是其顛倒生住異滅。吸習中歸不相逾越稱意知根。兼意與勞同是菩提。瞪發勞相因於生滅。二種妄塵集知居中。吸撮內塵見聞逆流。流不及地名覺知性。此覺知性離彼寤寐。生滅二塵畢竟無體。如是阿難當知如是覺知之根。非寤寐來非生滅有。不於根出亦非空生。何以故若從寤來。寐即隨滅將何為寐。必生時有。滅即同無令誰受滅。若從滅有。生即滅無孰知生者。若從根出。寤寐二相隨身開合。離斯二體此覺知者。同於空花畢竟無性。若從空生。自是空知何關汝入。是故當知意入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佛接著分析另外三入,佛說:“阿難,比如有這麽一個人,他不斷地用自己的舌頭舔拭自己的嘴唇,因為不停地這麽做,導致舌頭的疲勞現象。如果這個人有病在身的話,就會感覺到嘴巴裏麵有一股子苦味,如果這個人身體健康的話,可能就會感覺到嘴巴裏略微有一些甜味。因為有了苦味和甜味的感受,才凸現出了舌根的存在,而當這個舌根並沒有去舔拭嘴唇導致疲勞的話,本來嘴巴裏麵應當是淡淡的味道,或者說沒有味道。因此,這個舌根和舌根疲勞現象,同樣都是本來清淨菩提本心的‘瞪發勞相’。在疲勞現象的作用下,在苦味、甜味和淡味的虛妄外部塵相上,好像產生了味道的感知,配合這些外部塵相,就叫做味覺、知味性。阿難,你要知道,這個味覺,離開了苦味、甜味和淡味等外部虛妄塵相的話,根本就沒有什麽存在的實體。”


    “因此阿難,你要知道,這個味覺,並不是從苦味、甜味來的,也不是從淡味來的,也不是從舌頭上產生的,更不是從虛空中出來的。為什麽呢?如果說這個味覺來自於苦味、甜味的話,那個沒有什麽感覺的淡味自然就不存在了,那又怎麽能夠感覺到淡味呢?因為我們能夠感覺到淡味,因此味覺來自於苦甜滋味的說法就不對了;如果說味覺來自於淡味,那麽不應當能夠辨別甜味苦味,可是我們能夠分辨甜味苦味,因此說味覺來自於淡味的說法,也是不正確的;如果說味覺來自於舌根的話,那也就不需要淡味、甜味和苦味的存在了,也就是說這個味覺根本就是不存在的了,因此這種說法也不對;如果說味覺來自於虛空的話,那豈不是說虛空自己有味道,關我們自己的嘴巴什麽事情呢!你的嘴巴又怎麽能知道空中的味道呢!因此說,味覺也不是來自於虛空。經過這樣的分析,最後的結論是:這個舌頭、舌根、舌入,是虛妄的幻相,既不是因緣所生,也不是自然而生。”


    用現代醫學的知識進行一下分析:舌頭主要由縱橫交錯的肌肉構成,在舌頭的表麵,分布著大小不等的很多味蕾,這些味蕾的作用,就是對進入口腔的飲食的味道進行接收,比如說舌尖部位的味蕾,能夠更好地把甜味的信息接收;舌麵稍微靠後部位的味蕾,則能夠更好地接收鹹味的信息;而舌根部位的味蕾,則更加專注於苦味信息的接收;而靠近舌麵兩側比較靠後的位置,該處的味蕾對酸味的接收能力更強一些。在這些味蕾的幫助下,飲食中的各種味道,全部都被收集起來,然後通過舌神經,傳遞進大腦中樞神經細胞團,進行分析和判斷。因此說舌根,本身並不具備味道的分別能力,他隻能接收那些信息,真正的分析判斷,其實還是大腦相應中樞的事情。舌根,並不是味覺的分析部位。


    佛緊接著分析起了身入,佛說:“比如說有一個人,他的一隻手冷,一隻手熱,當他把這兩隻手握到一起的時候,如果冷的利害一些,熱手就會變得冷一些;如果熱的利害一些,冷手就會變得熱一些。因此這種通過接觸而顯現出冷熱變化的知覺,當雙手分開的時候,也就不知道冷熱的變化,隻知道各手的冷熱了。阿難你應當知道,這個冷熱的變化,之所以發生,是因為雙手疲勞的接觸,而這個身體與疲勞的表現,其實也都是本來清淨菩提本心的‘瞪發勞相’。因為雙手的接觸與分開,這兩種虛妄的外塵幻相,好像產生了感觸,再結合外塵幻相一起,就成了知覺的形成。”


    “阿難你要知道,這個知覺,如果離開了雙手接觸、雙手分開、舒服、不舒服等外塵幻相,究竟沒有存在的實體。因此阿難,這個知覺,並不是從接觸分開而來,也不是從舒不舒服而來,不來自於身根,也不來自於虛空。為什麽呢?如果說這個知覺來自於接觸,當分開的時候,就應當沒有知覺了,為什麽還有已經分開的感覺呢?因此說知覺並不因為接觸而來;舒服不舒服的道理其實也是一樣;如果說知覺來自於身根,那也就是說這個知覺本身並不存在接觸分開舒服不舒服等狀態,也就是說自己的身體本來就沒有存在的自性,也就是說知覺來自於身並不正確;如果說知覺來自於虛空,那就是空自己的感知,和自己有什麽關係呢?因此說知覺也不是來自於虛空。經過這樣的分析,得出一個結論:身體、身根、身入,本來就是虛妄的幻相,並不是因緣所生,也不是自然而生。”


    同樣地,我們用現代醫學的知識進行一下分析:在身體的各個部位,尤其是身體的表麵真皮層中,密密麻麻地分布著神經末梢,這些神經末梢有很多種功能,其中最主要的也就包括了冷覺、熱覺、痛覺、觸覺等知覺內容。也就是說通過這些神經末梢,就可以收集到局部自己的冷熱痛觸,還可以收集到有所接觸的其他事物所帶來的冷熱痛觸,而且因為冷熱的傳導特性,在接觸到不同溫度的事物時,哪怕是自己不同溫度的兩隻手,也都會感受到冷熱的溫度變化。這個信息的收集,直接由神經末梢進行,不同於前麵眼睛、耳朵、鼻子、舌頭先由其他細胞接受信息,再轉化成為神經信號傳播。這些神經末梢把收集到的信息,先傳遞到低級一些的中樞——脊髓,以便直接作出一些必要的反應,然後再由脊髓傳遞到大腦相應的中樞細胞團進行相關的辨別和處理。因此還是可以知道,知覺的基礎信息,可以來自於身體的感知,但是真正的知覺的分析判別,還是在後麵。


    接下來佛就分析了六入中的最後一入,佛說:“阿難,有這麽一個人,他在勞累之後就會睡覺,等他睡足之後自然會醒;當他看到外塵景象的時候,就會產生記憶,當一些記憶丟失的時候,就叫做忘記了。所有的這些,全部都是眾生顛倒生活的形成、延續、發展、消亡的整個過程。而這個過程,是結合了外部虛幻的塵相,次第發生的,這種前後順序毫不混亂的這些現象,就稱作了意知根,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意識。這個意識連同種種疲勞的相狀,其實也都是本來清淨菩提本心的‘瞪發勞相’。阿難你要知道,因為生滅的虛妄塵相,引發了好像知覺意識的存在,知覺意識結合上種種內在的見聞等塵相,就好像我們反過來追尋根源一樣,可是我們並沒有追尋到最根本的地步,而是在半路上得出了一個結論就停下了,這個結論就叫做覺知性。這個覺知性,如果離開了睡眠、覺醒等生滅虛妄的外部塵相,就沒有一個存在的實體了。”


    “因此阿難,你應當明白,這個覺知性,並不是從睡眠覺醒中來,也不是因為生滅塵相而來,不來自於意根,也不來自於虛空。為什麽呢?如果說這個覺知性來自於覺醒,那麽睡眠狀態就不存在了,那麽什麽是睡眠呢?因此覺知性並不來自於覺醒;如果說覺知性來自於生的現象,那麽滅的現象也就等於沒有了,那又是誰在領受這個滅的現象呢?因此,這個覺知性並不來自於生的現象;如果說覺知性來自於滅的現象,生的現象自然就消失了,那又怎麽能夠知道生的現象呢?也就是說覺知性不來自於滅的現象;如果說覺知性來自於意根,那也就是說睡眠和覺醒這兩種狀態,是隨著身體的勞作和沉靜而改變的,當離開了這個勞作和沉靜的時候,這個覺知性,就好像虛妄的空中花一樣,沒有什麽意義,因此覺知性並不來自於意根;如果說覺知性來自於虛空,也就是說虛空自己知道自己是虛空,和你沒有任何關係,因此說覺知性並不來自於虛空。經過這麽多的分析,最後的結論是:意識、意根、意入,本來就屬於虛妄幻相,既不是因緣所生,也不是自然而生。”


    經過上述兩章的內容,佛已經對六入的虛妄性,進行了分析。到此為止,色受想行識等五蘊,以及眼耳鼻舌身意等六入,已經被佛論斷成為是虛妄不實的了。


    需要注意的是:不但這些名相,僅僅是佛為了用來暫時性地引導一些學人,能夠擺脫外道進入佛門而假立,並沒有一個真實存在的實實在在的五蘊六入;而且,大家在佛的整個分析過程中,還可以明顯地感受到:當佛在否定這些名相的時候,用的最多的論斷,恰恰都有一個隱性的前提,就是這些名相存在一個可捉可摸的實體。隻有這樣,佛的這些論斷過程,才能夠成立,也隻有這樣,才能在當時的知識水平下,達到佛所期望的論斷效果。


    可是當運用現代的科學知識來加以分析的話,就隻能淺嚐輒止,否則就完全是另外一種推理過程了,就不是《楞嚴經》了。


    因此,在緊接著的十二處、十八界的虛妄性論證過程中,佛還是運用了同樣的分析手法,大家提前明白就好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楞嚴經的秘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佚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佚名並收藏楞嚴經的秘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