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ong>六祖壇經(第十三集)</strong>


    1981年中廣電台檔名:9-4-13


    【說即雖萬般。合理還歸一。煩惱暗宅中。常須生慧日。】


    這首偈是行法的總說。「說」是說法,也是指宗門對來機所說的話。如果把這個意思展開來講,就包括佛法所謂八萬四千法門,這表示多,法門無量;但是它的原理是一個,所以說『合理還歸一』,「合」是契合,契合到真理是一。《華嚴經》講的「一真法界」,《般若經》講的「一實相」,《維摩經》講的「不二法門」,淨土宗講的「一心不亂」,這都是講到「一」。「一」,還是勉強的一個名稱,古德說:「本自無二,一亦不立」;這樁事情就是所謂「言語道斷,心行處滅」,不是言說思量所能達到。既然這種原本不可說,而勉強說之為「一」,我們對「一」也就不能執著,執著就歸不了「一」。在禪宗裏,祖師大德為逗當機,有所謂「即心即佛,非心非佛」,「狗子無佛性,狗子有佛性」。從這些公案來看,我們可以體會到,諸佛如來、曆代祖師所說之言詞,句句都是活活潑潑,教我們契入一實相,決定沒有一個死方法來教導人。


    『煩惱暗宅中,常須生慧日』,這兩句講的是真性自用。「煩惱」,一般來講所謂七情五欲。在佛法裏說得更為清楚,如《百法》講的六種根本煩惱、二十種隨煩惱;換句話說,世出世間所說的煩惱,總不離貪瞋癡。從根本上說,貪瞋癡外,再加傲慢、疑惑、邪見(或稱惡見)。在煩惱之中,修道之人應常轉煩惱為般若智慧,此是修行見性的原則,亦是契合一真理體的修為,在般若裏稱作「觀照般若」。所以,怕的是我們提不起觀照般若,就為煩惱所轉。若能在煩惱之中提起觀照,這是「生慧日」。這句經文裏,我們要特別注意「常」字,要時常提起觀照的功夫,古人所謂「不怕念起,隻怕覺遲」。


    【邪來煩惱至。正來煩惱除。邪正俱不用。清淨至無餘。】


    前麵兩句是邪正的定義,教我們認識什麽是邪、什麽是正。「邪」就是煩惱生起,妄念起來時就是邪來,妄念去除就是正來。妄念如何去除?覺;「念起即覺,覺之即悟」。換句話說,念起是「邪來」,覺了是「正來」。但是,這樣的邪正是相對而生,是二不是一。二不是佛法,佛法是不二之法。所以,後半偈教導我們:『邪正俱不用,清淨至無餘。』邪與正都要離開;換言之,邪正不二,邪正一如。若是我們要去邪存正,正還是邪,所以必須要做到「兩邊不立,中道不存」,這時清淨心才能現前。清淨心就是真如本性;換句話說,祖祖相傳就是傳見性法,見性法就是一顆清淨心。假如我們疏忽清淨心,不曉得在清淨心上用功夫,我們在菩提大道就走入歧途。清淨心是一定要證得的,但是清淨心也是最不容易證得。為什麽?《楞嚴經》雲:「知見立知,是無明本。」我們在一切境界中才存分別,就已經落到生滅門,就成了知見立知。


    《壇經·參請機緣品》,有僧舉臥輪禪師偈雲:「臥輪有伎倆,能斷百思想,對境心不起,菩提日日長。」這首偈在我們看來,這個境界相當不錯,正如神秀大師的偈頌:「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是一樣的意思。可是六祖大師聽了之後,就知道這個境界依舊未明心地。若照此方法來修行,則是增長葛藤、增加係縛。所以,他從反麵對症下藥,說「惠能沒伎倆,不斷百思想,對境心數起,菩提作麽長。」這首偈的用意,就是「邪正俱不用,清淨至無餘」。祖師這首偈是針對臥輪來作的,若不是臥輪的境界,這是決定用不得的。為什麽?你起心動念就又錯了。可見,我們不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就是在修學過程裏,也不能起心動念,當然更不可以有所執著;佛法是破執著之法,一有執著就錯了。


    【菩提本自性。起心即是妄。淨心在妄中。但正無三障。】


    「菩提」是印度話,中國意思是「覺」,覺是覺悟。此處所說的境界,有事有理。從理上講,由斷煩惱障而證得一切智,這是通於三乘(聲聞、緣覺、菩薩)的菩提。從事上講,由斷所知障而證得一切種智,了知一切諸法,這是如來的菩提。如來菩提通於此二者,故稱大菩提。


    『菩提本自性』,如來的大覺本是自性中具足。六祖說:「自性能含萬法,名含藏識」,明白指出自性就是第八識。六祖當時三更入室,聽受五祖講《金剛經》,說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祖師於言下大徹大悟,順口說出:「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這也證明一切眾生與十方如來的自性沒有兩樣。迷了菩提自性是凡夫,悟了菩提自性是佛,佛與凡夫隻不過是迷悟不同而已。在此祖師說,第一句是自覺,本來覺;第二句是轉本覺為不覺,正是《起信論》所謂「一念不覺」。「一念」是什麽?就是起心。『起心即是妄』,我們在一切法中起心動念,就是妄想,就是無明。


    『淨心在妄中,但正無三障。』此偈前兩句是從本覺而迷成了不覺,後兩句是本覺在不覺之中。隻要我們能正,「正」是什麽意思?是「邪正俱不用」,這就是正。你用邪,當然錯了,你用正,還是錯了;必須要邪正都不用,這才是佛所說的正法,三障就能離開了。「三障」是煩惱障、業障、報障。這三障說出輪回的現象。煩惱是起惑,就是迷惑;業障是由迷而造作種種善惡業;有了業,業遇緣一定有果報,就成報障。這就是惑、業、苦所造成的三界六道輪回的現象。這一句中,祖師教導我們超越輪回的原理,就在一個「正」字;「正」字簡單的說,就是真心在一切境界裏,永遠是一念不生、兩邊不著。諸位要曉得,起心動念是妄心,不是真心。這樁事情,我們在《楞嚴經》讀得很多。楞嚴會上佛教導我們「舍識用根」,根就是正,因為根確實是在一切境界中不生分別、不起執著。由此可知,生分別、起執著的是妄識,不是真心;也就是不是清淨心,那是在妄識之中,在妄緣之中。


    【世人若修道。一切盡不妨。常自見己過。與道即相當。】


    這首偈是教導我們自覺法。修道是修什麽道?就是修見性之道、修成佛之道。修見性成佛道者,於世間一切事業皆不相妨礙,正是《華嚴經》所說「理事無礙,事事無礙」。但是,修行人須『常自見己過』,與道即相應。「常自見」就是自覺,怕的是見不到自己過失。「過」,並不是說我們造罪過、做錯事情,這種過我們容易覺察,凡夫都曉得,不是大修行人事情。此地,「過」是指用邪、用正。用邪不必說,我們一般人都知道是過,用正也是過,這就很不容易懂。前麵說「邪正俱不用」,我們執著在正,分別在正,這就有很大的過失。


    永嘉大師《證道歌》說:「行亦禪,坐亦禪,語默動靜體安然,縱遇鋒刀常坦坦,假饒毒藥也閑閑。」這句話我們聽起來很不容易懂,也沒有法子肯定它。為什麽?遇到利刀來傷害,或者遇到毒藥,我們想想:我們起不起分別,動不動心?一生分別、一起執著就錯了。這是講的世間法。再講出世間法,譬如戒律,小乘戒如比丘戒、比丘尼戒,大乘戒如菩薩戒,我們若是執著於戒相,錯了,不執著於戒相,也錯了。為什麽?不守戒是犯過失,存心持戒亦不是正。「邪正俱不用」,是持而無持,無持而持;運用於念佛上,是「念而無念,無念而念」。要見到這個境界,與道才能相應,就是「相當」的意思。這個境界非常微細,必須時常警覺自己,於一切法中,尤其是於大乘法門,無論自修、弘揚,我們有沒有執著、有沒有分別、有沒有起心動念;若有執著、分別、起心動念,即是自己過。能見到自己的過,與道即相當。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六祖壇經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佚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佚名並收藏六祖壇經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