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18年,我就組織過一次“機械化”部隊和騎兵部隊的模擬對抗。這個所謂的“機械化”部隊不過是將當時鐵血軍少得可憐的一些汽車加裝鐵皮充作裝甲車,主要炮兵武器也用汽車拖掛。由於汽車數量不大,所以,我隻組織了約一萬人的“機械化”部隊。與之對抗的是兩個師的騎兵共約34000人。


    模擬雙方野外生遭遇戰,結果不用說,騎兵部隊被很快擊潰,而逃跑時又跑不過汽車,被全殲。作為騎兵部隊的主帥龍戰天一直就青著一張臉,我的臉色也不好看,搞什麽嘛,裝甲力量集使用的基本原則都沒有。不過還好,對付的是騎兵,其防禦能力本就非常薄弱。模擬對抗結束後,加上親眼目睹日本戰列艦強大的戰鬥力,終於使龍戰天這個迷信精神意誌是主要戰鬥力的家夥徹底成為了一個火力至上者,同時,裝甲部隊強大的機動力也讓他甚感興趣,並堅決要求成為裝甲部隊的主官。


    沒有其他好的人選,我也同意了他的要求。於是,龍戰天每天“身”緊逼下,以重慶兵器工業集團為的包括幾家特種鋼鐵廠、汽車廠、拖拉機廠組成的裝甲戰車研製小組不得不立即投入研製。


    這個小組從一開始就按照我的意思研製一種輪式裝甲車輛,一種履帶式裝甲車輛和一種坦克。將草圖拿來向我匯報時,我一看當時就差點暴走!除了輪式裝甲車輛外,履帶式裝甲車輛和坦克都采用非常老式的過頂式履帶!我咆哮著將草圖扔了回去,冷靜下來後我不得不再一次充當“科學家”的角色,將現代社會所了解的裝甲車族過濾了一遍,再畫了一些草圖交給龍戰天。


    按我的要求,所有裝甲車輛都被設計成車族形式,以方便一個基本型的基礎上展出各種功能的車型。由於輪式車輛相對履帶式車輛簡單一些,所以僅用了2年,被命名為z-1型20年式的輪式裝甲車輛就研製成功。這種輪式裝甲車采用4※#215;4的驅動形式,由於動力係統的小型化還無法做到,所以采用了動機前置,驅動係統後置的方案。


    一根長長的驅動軸從前部的動機延伸到部的主驅動器並延伸到後部的驅動橋上。為了使車身高降到不影響車輛機動性的要求上,不得不車體地板央隆起,結果使整個車身內空間非常狹小,其載員艙內隻能搭載6名士兵,如果裝上雙人製炮塔,其載員艙甚至隻能勉強擠下3個人。


    動機采用的是一種6缸汽油機qf-119g型,屬法國產品的國改進型,由綏定機械集團動力係統公司研製,38的排量,功率為162馬力,變速器也是由綏定機械集團研製的,有5個前進檔和一個倒檔。車體采用了由攀枝花鋼鐵集團特種鋼公司研製的高錳鋼鋼板,具有較好的延展性,同時經過表麵硬化處理,因此擁有較好的防彈性能。車體前部裝甲厚15毫米,並有70※rd;的傾斜角,可抵禦127毫穿甲彈的打擊或者75毫米炮彈破片的打擊。車體兩側及車體後部裝甲厚為10毫米,車體頂部裝甲厚為8毫米。車體頂部有可向上打開的艙門,車內士兵探出身射擊;車體兩側和車體後部開有觀察孔和射擊孔,且車體兩側和車體後部都有艙門供載員上下。駕駛艙較小,隻能供駕駛員一人操作。


    z-1型輪式裝甲車還有一個型號:裝一座25毫米機炮雙人製炮塔的步兵戰車型。該炮塔裝一門25毫米jp-25/65型機炮,這種機炮射速為150/分,射穿甲彈時,可500米內穿透30毫米厚的均質軋鋼裝甲。乘員增至3人,但載員卻減少到3人。


    z-1型20年式輪式裝甲車全長:483米,車寬:247米,車體高:183米,車底距地高:036米,戰鬥全重:32噸,大公路速為62公裏/小時。越野性能相當不錯,大爬坡為29※rd;,大側傾為16※rd;,過垂直牆高為06米,涉水深為11米。這種輪式裝甲車問世後,由於性能相當不錯,且結構簡單堅固,不易損壞,受到部隊歡迎,予以大量裝備。從1921年開始生產,當年便生產了3200餘輛,到1925年底便已累計生產了33720餘輛,廣泛裝備於各軍兵種,極大地推動了國機械化和裝甲部隊的建設。


    被命名為zj-1型的履帶式係列裝甲車,雖然20年便製造出了樣車,但測試現其故障極多。經過差不多一年的時間才將問題逐個解決,但性能仍差強人意。初的zj-1裝備了四川內燃機公司研製的n-19型6缸汽油機,雖然設計輸出功率可達210馬力,但實際上,故障繁多,且功率高也沒超過180馬力,後不得不采用綏定機械集團動力係統公司的qf-140a型6缸汽油機。雖然這種動機功率沒有達到適裝的210馬力,但由於性能穩定被裝甲戰車研製小組看,裝了zj-1型裝甲車上。


    采用這種動機後,該車的高公路速由原來設計的48~52公裏/小時降到43公裏/小時。車體也采用了焊接結構,使堅固性增加且重量減輕。這種長:576米,寬:277米,高:187米的車體,內部空間較寬大,可搭載10名武裝士兵。但這是以犧牲裝甲厚換來的,整個車體的裝甲厚隻與z-1型輪式裝甲車相當,其防護力弱一直被軍方垢病。


    該車的懸掛係統的問題也一直沒有得到根本性的解決,扭杆彈簧的強一直不夠,經常生斷裂。而初采用的雙輪緣的負重輪,其懸掛裝置占據了大量的車內空間,且履帶齒也經常出現不能卡雙輪之間的現象。不得已,將負重輪改為單輪緣,履帶齒為雙齒,包合負重輪兩邊才將問題勉強解決。而且由於動力係統體積龐大,使得車體前部高高隆起,全車重心較高,越野性能大受影響,同時還出現前重後輕的現象。


    而且原本計劃安排的雙人駕駛艙也隻好縮減成單人駕駛,駕駛艙後是車長艙,也就是說,該車的基本型乘員為2人。步兵戰車型裝有一座與z-1型相同的雙人製25毫米炮塔,不過,載員艙隻能搭載5人。基本型的基礎上還展出了80毫米、120毫米自行迫擊炮,76毫米自行榴彈炮,107毫米24管自行火箭炮等。戰鬥全重也由基本型的584噸逐步增至步兵戰車的621噸,自行迫擊炮的608噸,自行榴彈炮的653噸,自行火箭炮的633噸。zj-1型履帶式係列裝甲車從1922年開始正式批量生產,當年產量為342輛,到1925年底共生產了2100餘輛。


    同樣20年就製出樣車的坦克被命名為ztz-20型坦克,其出現的問題甚至比zj-1型裝甲車還多。同樣出於動力係統體積太大的原因,雖然將動機裝車體後部,符合二戰後世界的標準配置,但隻能將變速係統前置,結果變成了主動輪有,誘導輪後的布局。而且由於長長的驅動軸貫穿車身,加上龐大的變速係統讓前車身變得很高,使整個車體都顯得較高,重心也隨之偏高。為了降低重心,不得不使用較矮的炮塔,而較矮小的炮塔又決定了不能采用稍大口徑的坦克炮,通過論證和比較,終選擇了45毫米炮。但炮塔的旋轉部分則不斷出現問題,由於結構強不夠,甚至進行射擊時,後坐力也有可能將脆弱的炮塔座圈給震壞。


    由四川內燃機公司研製的n-19/8a型8缸汽油機的功率為268馬力,但可ka性不足,經常生溫偏高等現象,且缸體內積碳嚴重。這樣直接導致其沙漠及高寒地區的使用受到極大限製。經過改進,上述情況有所好轉,但點火不正時的現象則始終無法解決。本想讓綏定機械集團動力係統公司專門為此研製一款動機,但由於該公司正致力於車用柴油機和民用轎車動機小型化的研製,根本沒有多餘的時間和精力來進行這項工作。唯一值得稱道的是ztz-20型坦克的懸掛係統尚可,從一定程上彌補了重心偏高帶來的越野性能欠佳的缺點。


    ztz-20型坦克較高的前車體,矮小的鑄造式炮塔,給我的第一感覺就是縮小了的美國4“謝爾曼”式坦克。駕駛員位於車體前部左側,機電員/前機槍手位於右側;由於車體和炮塔較小,所以采用了雙人製炮塔。其45毫米坦克炮采用了50倍徑的身管,射穿甲彈時500米的距離上可穿透60毫米厚的均質軋鋼。裝一挺762毫米同軸機槍,由車長控製,炮塔也隻有一個車長艙口。


    582米長、292米寬的車體,高就達到了18米,至炮塔頂部的高為24米,戰鬥全重為1087噸。一般來說象這樣大車體的坦克,其戰鬥全重卻隻有10噸多,所以,其裝甲防護能力還有所欠缺。車體和炮塔正麵的裝甲厚為25毫米,呈70傾角,相當於35毫米厚的均質軋鋼。至於車體和炮塔兩側的裝甲就薄弱了。大公路速為40公裏/小時,大越野速為27公裏/小時,大爬坡為29※rd;,大側傾為17※rd;,越壕寬:2米,越垂直牆高:07米,涉水深:11米,大行程:270公裏。ztz-20型坦克從第二個五年計劃期才開始批量生產,當年產量為165輛,到二五計劃末期共生產了984輛。


    總的來說,這三型裝甲車輛的研製還是比較成功的,它填補了國陸軍裝甲力量的空白。尤其是z-1係列輪式裝甲車寒冷的北方表現得非常出色。雖然專門為北方使用的z-1設計了保暖油箱,但其簡單耐用、結實堅固的優點倍受部隊官兵的喜愛。到二五計劃末期,龍戰天的騎兵師基本上全部配備了z-1係列裝甲車。


    而zj-1型履帶式裝甲車則因為性能不穩定而沒有大量生產裝備,不過,其國南方水網密布的地區則顯示出了優秀的機動能力,而且南方使用的可ka性要好得多。ztz-20的情況也與zj-1相差不大,也適合南方使用。但南方丘陵、水網、叢林等地形條件也極大地限製了裝甲車輛的機動能力,不過,由於這幾款裝甲車輛戰鬥全重並不大,體積也較小,所以南方還是有很大的用武之地。這第三個五年計劃一開始就爆的法越南戰爭就能看出,國投入的兵力不足法**隊一半的時候,它們對勝利甚至起了決定性作用。


    作為機械化部隊和裝甲部隊必不可少的火力壓製部隊――炮兵,也是國陸軍重點展對象。國自己研製的炮用鋼還沒成功時,重慶兵工集團就利用美、英等國援助的炮用鋼成功研製出了p-18式係列榴彈炮。該係列包括四個口徑:76毫米、105毫米、155毫米和203毫米。


    p-18式76毫米榴彈炮采用了32倍口徑身管,12條右旋膛線,大射程可達8500米;p-18式105毫米榴彈炮也采用32倍口徑身管,20條膛線,大射程為13500米;而155和203毫米榴彈炮則統一采用29倍口徑身管,155毫米炮有27條膛線,大射程可達17000米,而203毫米炮有35條膛線,大射程為22400米。而武漢兵工集團研製的jp-19型130毫米加農炮則采用了45倍口徑身管,同重慶兵工集團的產品一樣,也采用了電渣重熔精煉鋼和自緊身管工藝,有22條膛線,大射程可達23000米。


    到二五計劃結束時,p-18式76毫米榴彈炮累計生產了8760門,105毫米榴彈炮累計生產了5800門,155毫米榴彈炮累計生產了3360門,203毫米榴彈炮則累計生產了1020門。jp-19型130毫米加農炮則累計生產了4100餘門。也就是說到二五計劃結束,國累計生產了23000多門大炮,除去出口的4000門外,整個國陸軍共裝備了76毫米以上口徑的火炮達19000門左右。而專為岸防部隊生產的130毫米、155毫米、203毫米和305毫米加農炮到二五計劃結束時也達到了2400餘門!


    火箭炮真正算得上研製成功的是因保密需要未參加開國大典閱兵的hjp-18式107毫米多管火箭炮和稍後研製成功的hjp-20式130毫米多管火箭炮。前者有6管、12管和24管布置的三種型號,大射程為7800米;後者有10管和40管布置的二種型號,大射程為14700米。射程達到30公裏的203毫米多管火箭炮正研製。單兵火箭筒也於一五計劃結束時正式列裝部隊,這種被命名為dbhj-19型的火箭筒口徑為40毫米,大有效射程為200米,采用破甲型戰鬥部和半穿甲戰鬥部,可有效打擊各種火力點、工事、裝甲目標等,是根據我對後世的回憶搞出來的。效果看來很不錯,深受部隊官兵的喜歡,畢竟,這種武器裝備後,可以讓原來需要衝擊到目標附近去安放**包的作戰方式一下子就改變了,也可以大大降低部隊的傷亡。


    至於型號繁多的迫擊炮、無後座力炮、馱載炮等是大量生產並裝備部隊。這樣一來,國陸軍部隊的炮兵火力二五計劃結束時便居世界之冠。而法越南戰爭爆的同年底爆的日朝鮮戰爭,被日軍偷襲而措手不及的**隊憑借強大的炮兵火力,初期就成功地壓製住日本的進攻部隊。岸炮部隊的大口徑加農炮是將日本海軍派往鴨綠江的第11和第12戰隊全殲。


    強大的炮兵支持,是刺激了機械化部隊和裝甲部隊的展,到二五計劃末期,國陸軍共設立了3個裝甲師、6個機械化步兵師及一些**裝甲、機械化旅、團。並此基礎上成立了第一裝甲集團軍,而龍戰天自然就任任司令員。第一裝甲集團軍下轄2個裝甲師(原龍戰天的騎兵師改建)、3個機械化步兵師(原騎兵師改建)、一個**炮兵師及一些**團營,總兵力為12萬人。而我計劃三五計劃結束以前再建立3個裝甲集團軍,將號稱無敵的“虎威集團軍”改編成第7裝甲集團軍、將原李長山帶出來的第1集團軍改編成第3裝甲集團軍、將劉伯承的第6集團軍改編為第5裝甲集團軍。屆時,國陸軍將真正成為世界陸戰之王!


    【……第十章:機械化部隊和裝甲部隊的雛形----網字快……】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中華無敵前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永遠的雄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永遠的雄貓並收藏中華無敵前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