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未央宮椒房殿。
博山爐裏香煙嫋嫋,殿內四壁掛著刺繡的絲帛,香桂木的殿柱髹著通紅的漆,翠羽織成的帷幔低垂,雲母屏風將大殿隔成了幾個小而溫馨的間室。丞相葛繹侯公孫賀局促地跪坐在席上,他對麵就坐著號稱母儀天下的衛皇後,然而早已不是當年明眸皓齒的衛子夫了。幾十年前的渭河兩岸,不,天下所有的郡縣都傳唱過那首歌:
生男無喜,生女無怒。
獨不見衛子夫霸天下。
然而現在,這歌已經和她毫無關係。至少沒人會相信和眼前這婦人有什麽關係。她的青春早已攜著歲月一起逝去,那頭曾讓皇帝迷醉不已的烏發,早已無複昔日風采。雖然有心腹侍女曾勸她,讓中黃門令去剪下掖庭年輕宮女的青絲,編成精致的假發,戴在頭上,以彌補衰老之態。可她堅不采納,她知道自己的輝煌已如覆盆之水,又何必掩耳盜鈴,去和後宮層出不窮的佳麗們爭寵呢?在這萬民所仰的未央宮,年輕貌美的女子就像韭菜,割完一茬又是一茬,可以隨時端在盤子裏奉上。比起她們,自己已經夠幸運了。本來從未想過,作為一個平陽公主家的丫鬟,能被皇帝偶然看中,竟還成了尊貴無比的皇後。現在她隻想老老實實深居宮中,以免招惹任何麻煩。皇帝快七十歲了,身體時時不適,大概沒幾年好活。隻要他一死,自己就可移駕長樂宮,尊為皇太後,腰杆馬上可以挺起來。當然,她也時時有一股隱憂,雖然兒子立為太子已有三十多年,可不到皇帝咽氣的那刻,位置終不敢說可靠。隻要皇帝願意,廢了他也不是不可能。況且皇帝對他並不喜愛,常說,皇太子,你太仁慈了,不像我的作風,大漢的天下象你這麽治理,一定會衰落。接著照例是歎息幾聲。我呸,這都是什麽鳥借口?如果我還象三十年前那樣貌美如花,你好意思說出如此拙劣的理由嗎?因為我的肉體再也引不起你的興趣,我的兒子也就順理成章成了垃圾。那麽幾十年前立他為太子的時候,你為何又將他誇到了天上。唉,在我眼裏,你不過是頭永不疲倦的獵豔動物。不管你有多大的功績,什麽擊退匈奴,開拓疆土,修訂律法,興辦太學,改易正朔,封禪百神,跟我一個婦人有什麽關係。在女人眼裏,男人們都隻有動物的特征。
也不是罷,妹妹,我喜歡陳掌,不隻是因為他長得英俊,更因為他的博學,那麽精通經典。我最喜歡他旁若無人吟詩的樣子,那種男性的風采,真讓人迷醉,那時我整個身心都崩潰了,恨不能馬上被他攬在懷裏,讓他恣意輕薄。我之所以那麽早就委身於他這個有婦之夫,就是因為這個呢!衛少兒反駁衛皇後道。這姐妹倆當時正在明光宮太子甲觀的畫堂裏談心,如此抱怨皇帝的言辭,一旦傳了出去,整個家族都會斷頭。雖然在平民夫婦看來,這樣對丈夫的抱怨簡直不值一哂。可對她來說,卻是件天崩地裂的大事。
衛皇後苦笑道,也許是罷,可是我嚐不到你那樣的歡喜。陳掌隻是一個列侯,並不能左右你什麽,反而要聽我的話。可是他不一樣,他是皇帝,普天下至高無上的一人,縱使他有怎樣的男人魅力,都被頭頂上的冠冕給遮蔽。說到這裏,她也回溯起了當年的光陰。是的,皇帝那時還不到三十歲,仍舊青春勃發,他第一次和自己交歡之時,又何嚐穿戴了什麽冠冕呢?自己雖然戰戰兢兢,可是那時候,難道沒有一點被他的英俊瀟灑所征服嗎?也許,正是當時沒有那麽多功利的想法,和他的交歡才會那般的快樂迷醉。等到正式進了宮,知道自己的目標是要盡力討好這個人,反而有點局促了。也許,是他現在的冷漠誘發了自己心底潛藏的怨懟。可是,自己本來又何嚐有霸占他一人的想法。他對自己還沒這麽冷落時,那貌美絕倫的李夫人已同時得到他千般寵幸了,自己也並沒有任何嫉妒。
衛少兒道,妹妹說得也是。你現在的位置,的確是高不勝寒。沒有你,我們衛家又怎能由徒隸之間,一躍而為煌煌貴族呢?皇上現在寵幸鉤弋夫人,就由他去罷。等到他駕崩,也許妹妹的心情會好很多。
衛皇後臉色大變,雖然衛少兒的話正好切中她的心,她也的確不止一次在心裏盼望,皇上盡早駕崩了才好。這不是出於她生性的惡毒,她本是個恂恂小心的人,善良賢惠這些品德都離她不遠,可是日複一日的壓抑讓她自覺有崩潰的前兆。她愛丈夫,也希望他能長生。可是,丈夫這個詞難道適用於一個皇帝?這樣的想法簡直讓人羞愧。那麽,為了兒子和整個家族,讓那個她本當愛慕卻不能叫做丈夫的男人死掉,當然是無可奈何的最佳選擇了。隻不過,她沒想到衛少兒敢於當麵說出來。她情不自禁地按住衛少兒的嘴巴,失聲道,姐姐,這種話可絕對不能亂說,萬一傳出去,我們一家包括皇太子,都會死無葬身之地。其實這時外麵的守衛和執戟郎全是太子的親信,即便是他們,隔著重簷複帳,也絕對聽不到她們的片言隻語。
衛少兒也自知失言,她跪近一步,抱住皇後,撫拍著她的背脊,安慰道,妹妹,不要害怕,這是在畫堂密室,絕對不會有人聽見的。
是的,這是小心過了頭,可是多年來,她就是這麽戰戰兢兢過來的。現在,麵對眼前的丞相,自己的姐夫葛繹侯,她心裏很是煩惱,她曾經一直告誡他,一定要謹慎,寧可不做官,也比擔責任強。特別是丞相這職位,簡直就等於死亡。在這之前,皇帝已經斬了三個丞相。很久以來,朝中重臣就不以拜相為榮。當時,她找準了一個見到皇帝的機會,假裝不經意地說,公孫賀是個粗莽的武夫,有什麽能力當百僚之長啊?據臣妾看,還是換個公認多才穩重的大臣罷。可是皇帝卻奇怪地說,我這是為你們好呢。大將軍和驃騎將軍已經物故多年了,你們衛家外朝無人,難道你不擔心嗎?
這句話直讓皇後打個冷戰,從頭頂一直涼到腳心。你們,皇帝跟她說你們,那是把自己跟她劃清界限了。更可怕的是,她看不出皇帝說這話時的表情。好像是沒有絲毫表情的。伴君如伴虎,真是一點不假,如果皇帝當時流露了一絲譏諷或者不滿,她還可以再三央求。可是沒有。當年武安侯田蚡,也因為外戚封侯,那畢竟還不一樣。田蚡仰仗的是皇帝母親王太後的勢力,皇帝即便對他有什麽不滿,也不敢太發怒。曾經有一次,田蚡向皇帝奏告公事,談了一下午,都是列舉自己任命的官吏。捱到日西,皇帝終於忍不住,怒道,你任命的官吏到底說完了沒有?能不能我也任命幾個?嚇得田蚡隻好免冠叩頭請罪。而皇帝發過怒後,也無可奈何。現在完全不一樣了,皇帝已經不需要顯示怒色來讓朝臣害怕,幾十年禦宇的積威,使他內心像深壑一樣難測。這才是最可怕的情況。她不敢再說什麽,隻好派人緊急召見公孫賀,她要好好告誡他。
可是敬聲說沒什麽問題。公孫賀遲疑道,也許皇上真的隻想提拔我,以鞏固太子的力量呢。皇上知道太子仁慈,需要腹心之臣來輔佐罷。
皇後忽然將麵前一卷簡冊砸了過去。公孫賀不及躲閃,臉上被砸出一道血痕,簡冊的絲線被摔斷,竹簡嘩啦啦散了一地。他這才驚惶失措了。他知道這位姨妹心地良善,雖然貴為皇後,卻從不輕易假人辭色。除了朝廷必要的禮儀外,也從不在親友麵前擺架子。而這回僅僅聽了自己一句辯解,就勃然大怒,用書簡擲擊自己,必定是知道這其中的凶險所在。
你那兒子公孫敬聲就知道耍小聰明,皇後低聲道,她對自己剛才的暴怒似乎也覺有些不可思議,緩和了口氣,他以為現在還是元狩以前的輝煌時光嗎?他再這樣妄為,我們都將因此滅門。接著她又悲不自勝,歎道,好日子總是不知不覺地過去,走得最急的總是最美的時光。還是當年的李夫人聰穎,她曾經感歎:“以色事人者,色衰而愛弛。”唉!她的話真得我心,也許,這就是她一直椒房專寵,而我從來沒有妒忌過的原因罷。
公孫賀脫下帽子和襪子,叩頭道,皇後不要悲傷,保重玉體,臣賀一定謹遵指示推辭相位。
衛皇後收住眼淚,這樣我還稍微放心一點。回去警告你那不肖的兒子,太子家令曾多次向我奏報他的陰事,我們家現在難道還缺錢花麽?等到太子繼了皇位,整個天下都是我們的。何必要營營貪汙那點兒錢。還有,以公卿之尊而交接遊俠,這是皇上一直切齒憎恨的。可我聽說,他一向喜歡和京輔遊俠朱安世等交往,攻劫三輔巨室大族。讓皇上知道,免不了都要腰斬。以前大將軍和驃騎將軍健在的時候,皇上多少還會給點麵子,現在,哼……
皇後放心,臣一定嚴厲管教那個不肖的東西。公孫賀又惶恐叩頭。他確被拜相的事搞得一頭霧水。他隻是武夫出身,從小不喜讀書,隻愛騎馬試劍,跟著堂兄公孫敖一起鬥雞走狗,攻剽劫盜。幾次都被長安令逐捕,又總是躲進平陽公主家,逐捕吏也隻能望洋興歎。要說不肖,他自己也算是地道的一個。他祖父公孫昆邪也擅長弓馬,曾在吳楚之亂的時候,單獨引兵擊破吳軍前鋒,封為平曲侯。可是祖父卻是文武雙全的人,後來官拜隴西太守,公餘著書十多篇,在西北六郡廣為傳誦。到他自己,就隻懂得打打殺殺了。還好,在遊俠浪蕩的生活中,他結識了平陽侯曹壽、平陽公主騎侍衛青、惡少年張次公和後來成為酷吏的義縱。相約從軍擊匈奴,以軍功先後拜為輕車將軍、浮沮將軍,封南窌侯。元狩四年,因侍祭太廟所獻的黃金成色不好被奪爵免侯。蹉跎了十餘年,八年前本來想借著出征匈奴的機會再次立功封侯,可惜戰鬥不利,寸功未得,怏怏而返。唉,漢家的法律太過苛刻,他有時私下感歎,很多世家費盡力氣得到封侯,為了點微不足道的小事,那憑血汗拚來的爵位,一下子就被褫奪。還有很多人擊破匈奴,升為將軍,因了下一次的偶然失利,就得坐法斬首。堂兄公孫敖就是例子,他一生征戰,斬獲無數,四次為將軍,隻是在最後一次征戰中打了敗仗,丟失士兵多,就下吏當斬。幸好,仗著熟人是廷尉的關係,另外找了個替死鬼,他則躲匿民間六七年,過著暗無天日的日子。去年卻還是被長安令發現,重新係捕,等候判決。這次皇帝想拜自己為相,他自然害怕會像前幾任一樣結局悲慘,隻是內心實在禁不起那封侯的誘惑。不過既然皇後竟如此憂懼。那自己也隻好遵從她的意思了。
那次談話過後沒幾天,皇帝果然在未央宮宣室召見公孫賀,拜他為丞相。公孫賀聽從皇後的囑咐,隻是拚命叩頭,哭泣請辭。他說,臣是個胡人,又生長在邊鄙,不識朝廷禮儀。隻知道鞍馬弓箭,為陛下效命。丞相這種統率百僚的文職工作,需要文法精敏的重臣,臣一介武夫,實在沒能力擔當。請陛下可憐臣,臣害怕日後因為不稱職而受譴。
皇帝俯視他的頭頂,緩緩地說,卿是因為看見趙周等人被誅,所以害怕了是罷。趙周實在可惡,明明知道列侯所獻的助祭黃金分量不足,成色不好,卻假裝不知。這欺君的大罪,即便朕想寬恕他,奈朝廷律法何?漢家以法治天下,法令無故變更,就不能取信於臣民。——隻要卿奉公盡職,心憂社稷,又有什麽好擔憂的?
公孫賀仍是不停地叩頭,不厭其煩地說,請陛下開恩,臣賀實在沒有當丞相的能力啊。他的額頭都磕破了,老淚縱橫,血和眼淚混雜著流在他皺紋密布的臉上,有點哀感頑豔。左右的侍從看著這個年過六十的老翁跪在地下的可憐樣,都被感動得淚光瑩瑩。皇帝也有些不忍心了,他心裏重重歎了口氣。畢竟,麵前這個老人跟了他四十多年。從他做太子的時候,就一直在跟前侍侯,那時他們還是少年,經常在一起嬉鬧。現在都已經是黑發少白發多了。可是,做皇帝是不能太重感情的,一時的仁慈,會帶來不可彌補的錯誤。於是他暗歎了一聲,道,扶丞相起來。然後果斷地站起身,朕今天很累,進內寢休息了,你們幫丞相結好印綬罷。
公孫賀叩頭不起,可是皇帝已經不在麵前,他知道哭泣也沒有用了。心裏的不安更是隱隱萌起。看來皇後的擔憂是有道理的,皇帝這樣強迫拜我為相,到底為了什麽呢?
侍者扶起公孫賀,抬起他的胳膊,幫他將丞相之印和葛繹侯印兩枚銀印結在腰間。然後拱手施禮,祝賀道,恭喜丞相,新得兩顆銀印,現在是萬石君侯了。
公孫賀木然地站著,許久,噓了口氣,不發一言,蜷著腰,退出了宣室。
衛皇後聽到皇上強拜公孫賀為相,筷子掉在案上,發了半天的呆。她現在能做的隻有再次告誡公孫賀,把“謹慎”兩個字時刻掛在心頭。不要向皇上提出任何異議,任何事不要自做主張。公孫賀不但嚴格遵從指示,而且還馬上下令將丞相府的賓客館改建成馬廄。那客館是元朔三年公孫弘初為丞相時下令建造的,為的是招徠四方賢士。當時無數豪傑智慧之士奔赴長安,住在這客館裏,高論天下大事。但是公孫弘一死,繼任的丞相個個小心謹慎,沒有一個有這胸襟,客館逐漸寥落。公孫賀知道皇帝日漸不喜朝臣私自招徠賓客,幹脆讓馬住進客館,以投合皇帝喜歡,皇帝聽了果然喜悅。接下來太平了幾年,沒出任何問題。皇後的一顆心也就慢慢放下了。但是沒想到太始四年,終於成了一個很麻煩的年份。往常很少主動來未央宮的公孫賀,這次竟然如此著急,沒有一聲預告就跑來了。
有什麽事情,不可以叫人傳達嗎?衛皇後不滿地說,朝內有多少人看著我們,有多少人覬覦我們的位置。上次連太子也被人誣陷,要不是皇帝相信太子本性仁厚,斬了那個散布謠言的宦官,我們早就破家了。看來我有必要取消你入宮的名籍,待會我就吩咐未央衛尉,叫司馬門令劃掉你的名字,收回你的入宮符節。
公孫賀叩頭道,皇後赦罪,不是碰到了麻煩事,臣賀怎麽敢隨便進宮,給人口實。朱安世已經被臣派人殺了,豫章縣令王德也死了,可惜跑了一個名叫沈武的縣丞。
衛皇後不屑地說,這算什麽麻煩事。朱安世都死了,一個小小的縣丞跑了有什麽關係。
可是上次豫章縣傳達的文書說有朱安世的拷掠記錄。我這次派人去,找遍了整個縣廷,也沒找到那份記錄。公孫賀道。
什麽?衛皇後驚訝道,你的意思就是,那個沈武可能帶走了那份審訊記錄?
公孫賀話音顫抖了,是啊,那記錄裏很可能有朱安世的親筆供狀。
衛皇後低聲怒道,你位居丞相,連這麽點小事都辦不好。現在找我,我能有什麽辦法。你到底幹了多少奸事被朱安世知道了。她站起身來,來回急促走了幾步,——我早就告訴你,要你管教好自己的兒子,不要去交結朱安世這種匪類。她頓了頓,嗯,那沈武也果真狡猾。你現在隻有封鎖一切馳道,不要讓他有機會乘郵傳來長安伏闕上書。司馬門四麵的門闕也安排心腹日夜守候,碰到有可疑人上書,立即矯裝成遊俠將他斬殺。這法子已經非常危險,最好是斬殺之後,割下首級。如果被人認出是豫章縣丞沈武恐怕會有麻煩。江充那個奸賊隻恨找不出事來呢。還有,你趕快盡可能找到一切朱安世留下的筆跡燒毀,這樣即使沈武拿著朱安世的親筆供狀,我們也可以誣陷他是偽造的。唉,這可是最下下策了。一旦讓皇上有懷疑,我們都要滅族了。
公孫賀咚咚咚連叩幾個頭,喜道,皇後聖明,這三個法子我馬上去辦。一定不能讓沈武有機會來到長安。
離新年的時間不遠了,皇帝終於作別了他喜愛的甘泉宮,帶著寵妃鉤弋夫人回到長安,不過他沒有回未央宮就住,長安城外西邊的建章宮才是他的樂園。建章宮有複道天橋,橫跨長安西城牆,和未央宮滄池的漸台相連,非常壯觀。以前皇帝經常就從這複道進入長安城,回到未央宮前殿接見群臣。不過這次他好像沒什麽興致,也許他禦體還沒有完全康複,也許他的回來隻是在等待冬至,因為那時照例要大規模祭祀太廟,皇帝是不能不主持的。
丞相府位於未央宮司馬門外,是個四麵敞著門的院子,裏麵屋宇甚多,四麵的門上也都掛著一塊梓木的牌子,素色的底子,邊緣沒有裝飾花紋,上麵勾勒著五個隸書的小字:大漢丞相府。木牌看上去樸素寒酸,可是誰敢不敬畏呢,這可是領管天下官員的中樞機構,普天下所有的文書都從這裏發出,每天有上千名掾吏在裏麵忙碌地工作。它的斜對麵不遠處,司馬門內未央宮裏,就是同樣名震天下的禦史大夫寺,雖然郡國的文書都由丞相府發出,可是之前還要送達皇帝,而禦史大夫才是皇帝的傳統親近侍從之臣,文書都要經過禦史大夫寺轉達,它的地位自然也不可小覷。
公孫賀還在睡午覺,聽見外麵的侍從在敲閤門,皇帝召見丞相。他以最快的速度爬起,洗沐完畢,馬上馳奔宣城門,渡過渭河,穿過鳳闕,止車在複道下等待傳見。宮門令將他帶到駘蕩殿,皇帝遠遠望見他,立刻站了起來,旁邊的黃門侍者高呼,皇帝為丞相起立,問丞相無恙!漢代的規矩,即便貴為天子,見到三公級別的高官,也要起立,以示對重臣的尊崇。公孫賀趕忙疾走上前,伏地,臣賀叩見皇帝陛下無恙。皇帝坐下來,笑道,丞相免禮。
臣賀已經將朱安世的首級帶回長安了。寒暄了一陣,公孫賀說起正事。
皇帝直起身來,奇怪地問,上次看到豫章郡轉達文書,是活捉了這個人,怎麽現在隻獻上首級。
公孫賀道,臣賀擔心一路有失,派人將他就地正法了。朱安世是天下有名的滑賊大俠,從豫章到長安,沿途要經過數十個郡縣,很多不法惡少年都久聞其名。尤其是河南郡的遊俠,放出風聲,要劫掠檻車。臣怕萬一有失,將給陛下添憂,故鬥膽便宜行事,幹脆將他首級帶來。
那豫章縣令王德又是為何被殺?皇帝有點兒不高興了。
公孫賀心裏的恐懼像火苗一樣竄了起來,身上卻又發冷,聲音打顫,王德和縣丞沈武兩人,偽造陛下詔書,擅發郡兵,按律令當腰斬。臣派人去逮捕,王德自恃有功,非但武力拒捕,並口出怨言,辱罵朝廷,主事者不得已,將他格殺。沈武聽到消息,意欲逃亡。臣派去的使者將他截住,沈武竟然夥同群盜拒捕,射殺圍捕吏三人,且用烏頭毒箭。按照高皇後《二年律令》,當論棄市之刑。因為當時群盜眾多,圍捕吏又害怕他的毒箭,讓他得以逃脫。臣賀奉職不謹,死罪死罪。公孫賀摘下帽子,稽首於地。
皇帝哦了一聲,沒說話。內心隱隱不快,對公孫賀擅自擊殺朱安世,他自然很不滿,而且公孫賀的理由並不充分。路上不太平,這是什麽話?難道不可征發郡兵護送嗎?盜賊這麽多,你這個丞相怎麽當的?但是說到王德、沈武偽造詔書,雖然斬捕群盜有功,卻畢竟違反了律令。而且這個沈武最後竟用毒箭射殺圍捕吏,的確罪不容誅。不過皇帝也自覺奇怪,本來還想切責公孫賀派出的士卒“逗橈不進”,但聽到沈武逃亡,竟然隱約有一絲歡喜:我難道這麽不喜歡眼前這個老頭子嗎?他當丞相已經九年了,的確夠小心謹慎的。如果不是他那個兒子,還真找不到機會譴責他。我早知道朱安世和公孫敬聲勾結不法了,而且大概他們一直在盼望我死罷。不過要把這一切事搞明白,隻有引得他們互相撕咬才行。公孫敬聲貪汙北軍軍餉一千九百萬,我立即派人窮治,果然得到了不少證據。我一生最討厭的就是受臣下的蒙騙。當我下詔逮捕公孫敬聲時,就暗示公孫賀,隻要他能抓到朱安世,我就會赦免他兒子。這也不會讓他懷疑,漢家律令本就可以納粟、納錢贖罪。捕獲一個大盜,免去了很多逐捕費用,也不是不可以的。這個老頭果然向我申申發誓,一定抓住朱安世。其實朱安世哪裏又是這老頭抓住的……不過,現在責備他也沒用處,反而打草驚蛇,不如再作計慮,等待時機。
於是皇帝沉默了一會,道,卿無罪,下去罷。然後吩咐郎中,持朕的節信,去水衡都尉獄,赦免公孫敬聲。
公孫賀大喜叩頭,謝陛下隆恩,臣賀告退。他往後趨走,轉身,漸漸消失在冬日下午的陽光下。皇帝凝視著他的背影,微微歎了一口氣,轉過頭問道,沒想到一個小小的縣丞,竟然有如此的膽魄。你的妹夫高辟兵都尉就死在他手裏。
他所問的人是禦史中丞靳不疑,這人近年來是皇帝的寵臣,一直隨侍在皇帝左右,從甘泉宮到建章宮,幾乎寸步不離。靳不疑見皇帝開口,忙稽首道,臣有一言,昧死敢陳。
皇帝奇怪地說,卿不必拘禮。言者無罪,聞者足戒。朕不會怪你的。
靳不疑道,臣少學律令,曾見高皇後《二年律令》記載:“矯製,害者,棄市;不害,罰金四兩。”陛下即位以來,雖律令變更,重治矯製之罪。然臣以為非常年歲,宜有非常之刑。以前陛下派遣直指繡衣使者出境,發各郡縣兵擊斬群盜,也屬非常之舉,不見於前朝故事。現今天下群盜眾多,豫章縣一時之間竟達五六百之眾,這是丞相和郡太守的過失。一個小縣縣令能有什麽作為?如果想憑借區區二百縣吏,平息群盜,未免過於苛責。豫章縣令王德、縣丞沈武矯製發郡兵翦滅群盜,也屬非常之功,不可以常法計慮。臣妹夫高都尉被盜賊挾為人質,固然可痛,但國家律法,不可因他一人的安危而讓群盜逃脫。否則,天下各郡縣的群盜都將劫持他們的二千石長官為人質,圍捕吏不敢擊,賊勢將愈加猖狂。因此,臣愚以為當赦免王德和沈武,雖然臣的妹夫高辟兵為國殉職,而陛下卻從此得到了良縣令和良縣丞,臣不敢因私廢公。臣以為丞相不經上奏,擅自擊捕王德和沈武,雖然並未違反律令,卻實在有點見事不明,不可為後世法。臣以為,當今之計,陛下應該派使者隨新縣令一起去豫章縣,撫恤王德家屬,並即下詔赦免沈武。臣不知所言當否,願領死罪。
皇帝臉上掠過一陣喜色,難得靳中丞如此公私分明。朕也覺得此法甚好。不過公孫賀自小侍奉朕,也算盡心盡責,他妻子又是皇後的姐姐,所以朕時常容忍,不願譴責。還有一個多月就到新年了,朕決定明年改元征和,並下詔大赦。如果那沈武命相不薄,應該能活到大赦的日子罷。王德的撫恤和沈武家裏的事,你就發文書,用駟馬郵傳送往豫章,便宜辦理就是了。
直城門北闕附近的戚裏,都是跟皇室有親戚關係的達官貴族們住的地方。這個裏的房子都高大精致。雖然有戚裏的名稱,但實際上並不象普通的裏那樣有裏門,有裏長監管。尋常的裏,裏門邊所有房子的門都朝內開,必須經過裏長和監門的盤查,才能回到自己的家。這個裏的很多房子卻都直接把門朝向北闕的大街,不需要裏長和監門管製。這是它優於東麵“尚冠裏”的地方。尚冠裏也是高官大族的房宅,這從“尚冠”這名字就可以看得出來。戚裏的西邊是桂宮,東邊是北宮,都是皇帝妃嬪或者太後的離宮所在,和長安東北角嘈雜擁擠的民宅形成鮮明的對比。公孫賀宅第的南門離未央宮的北闕不遠。北闕巍巍高聳,下麵是吏民上書的司馬門。這座豪宅很早的時候曾是梁孝王的郡邸,梁孝王謀反,又賜給淮南王,淮南王後來又因謀反自殺,皇帝命令將作大匠鳩工修治,煥然一新後,賜給公孫賀,號稱是戚裏第一豪宅。
現在,公孫賀一家就在宅子裏的飛雲閣上慶祝公孫敬聲被赦,他的身邊,坐著衛皇後的女兒,公孫敬聲的妻子陽石公主。公孫賀飲了一杯酒,道,今天皇上起初還算隨和,但聽說我隻帶去朱安世的首級,立刻就有點不悅,我嚇得差點跪不穩,幸好,在我說明理由後,他也就沒說什麽,我卻好像在魂門亭長處過了一次堂。唉,伴君如伴虎。皇帝一向剛毅峻健,信賞必罰,沒有過於悖理的地方。所以我年輕時謹慎,倒也一直無過。隻是近幾年皇帝行事開始不易捉摸,我真怕哪天腦袋就會莫名其妙搬家。希望能有幸熬到老死,免去斧鉞之誅。他凝神盯著窗外的北闕,北闕建在一個高大的夯土地基上,比這個樓還高,在這樓上仰視北闕,可看見未央宮前殿的台階好像浮在北闕闕頂之上。公孫賀長歎了一口氣,天威真不可測,從這地勢就看出來。記得我第一次進北闕到前殿,還很年輕,意氣風發。進了北闕,地勢一級級增高,前殿高峻雄偉,好像浮在天上。那時,我胸中的蓬勃之氣一下子就消逝了,腿都有點發軟。那之前我征戰匈奴,無論何等凶險,都沒有這樣害怕過。唉,蕭丞相真會選地方。
公孫敬聲看上去英俊威武,雖然四十多了,可是臉色光潔,微有短髭。他滿不在乎地說,哼,現在的皇帝更會選地方,坐在建章宮的前殿上,可以俯視未央宮的屋頂。隻不過坐得再高,總會有栽下的一天。看皇帝這樣的身體,大概熬不了多久了。他突然湊過去低聲說,大人不必擔心,看來上次臣夥同朱安世在甘泉宮馳道上埋藏的木偶人已經起了作用。皇帝就是那次去甘泉祠祭上天時,開始有恙的。
公孫賀看了陽石公主一眼,神色有點不悅。公孫敬聲笑道,大人放心,公主不會去告發的。皇上對皇後這樣的態度,如果一旦廢了皇太子,公主的命運也可想而知了。現在誰不想保命要緊呢。
公孫賀哼了一聲,我就怕保命不能,赤族有份。
陽石公主道,大人不必擔憂。其實為人臣人子,但凡有一點兒辦法好想,誰又願意這樣做?皇帝迷戀鉤弋夫人,這倒也罷了,可竟然私下授意江充那奸賊編出那樣離奇的故事,說什麽鉤弋夫人天生麗質,生下來手就一直拳縮,沒人能掰開。隻有皇帝見了她,一下就掰開了。這倒也可不論。這鉤弋夫人前年生了個兒子,竟取名叫弗陵,那也就是沒有人能淩駕在他之上的意思。你想,這世間除了皇帝,還有什麽人有這地位?皇帝還授意江充等奸賊到處宣揚,說鉤弋夫人懷孕十四個月才生下這兒子,真是胡言亂語,誰個真正見過十四個月才生下的?還不是想諷勸一幫毫無廉恥的朝臣趁機附會那些荒誕不羈的傳說,稱述什麽堯十四個月出生的故事。皇帝甚至為此把甘泉宮的前殿都改名鉤弋殿,殿門也改名堯母門。既然皇帝昏了頭,認為他這個幼子是堯,那我哥哥的皇太子之位是難以保住了。我們除了主動一點,別無他法,難道要坐以待斃嗎。
公孫賀又重重歎了口氣,事已至此,我也無話可說。大丈夫生不能五鼎食,死則五鼎烹,就效法伍子胥、主父偃罷。
衛君孺插話道,君的確也不要太過擔憂。現在我們不是好好的嗎?敬聲不但出獄了,還官複原職,這都是好的征兆啊。現在我妹妹仍是皇後,太子的地位仍在。皇帝的那個小兒子才不過兩歲,而皇帝本人春秋已高,難道還有壽命等到他的幼子長大嗎?大漢的天子沒有一個是童豎時就即位的,皇帝難道就不擔心接任者太小,外戚專權嗎?我看事情沒那麽嚴重。
公孫賀道,唉,你哪裏知道,這次在豫章縣折損很慘,那高辟兵是個笨蛋,死了倒也罷了。連累得都兒也丟了性命。本來讓他牢牢控製住衝靈武庫的四萬張強弩,一旦有變,心裏也算有點底。管材智又派昌兒去追捕那個沈武,居然也一去不返,據搜尋的人說,派出的五輛兵車和二十個戍卒都沒了蹤影,真是奇怪。當時救走沈武的不過五六個人,難道會敵得過那麽多訓練有素的戍卒嗎?果真是天不佑我公孫氏。
公孫敬聲道,我當初送朱安世逃亡,本來是怕他被捕,會供出我們的事,是以給了他很多金錢,讓他跑遠點。現在想來,真有點婦人之仁,早該殺了他的。唉,不過我當時也對他有點兒忌憚,畢竟他名氣這麽大,萬一失手,我也就完了。隻是沒想到皇帝一時那麽急,屢次下詔逐捕,一個位於九五之尊的皇帝,何必跟一個布衣過不去呢?公孫敬聲說到這裏,手不由地抖了一下,酒水撒了一身。難道皇帝早就懷疑我們的事,這一切都是他計算好的?
公孫賀也緊張起來,你的意思是說,讓我們逐捕朱安世,是在皇帝的計劃之中?想逼我們互相出賣?還好,幸虧我當機立斷,將朱安世斬了,死無對證。就算皇帝懷疑,也無可奈何。不過他何必要這麽費事呢,他本來可以派出繡衣使者去逐捕的啊。
主要目的還是太子。公孫敬聲臉色慘白,皇帝可能早就有廢太子的想法了。但是一個立了三十多年的太子,說廢就廢,終究是不現實的。雖然他是皇帝,也奈何不了廷臣的死諫,僵持下去將使天下擾動,這不是他所想看到的。那麽惟一的希望就是找到太子的過錯,這樣廢他,就義正詞嚴了。所以,作為皇帝,也要處心積慮想點計策。唉!真是可怕。
陽石公主道,那現在就是不能讓他找到太子的過錯。
公孫賀道,皇後也說了,也許沈武私下帶走了朱安世的自首文書。我們一定要找到這個人,殺死他。可是這賊豎子到底跑哪去了,我們真是小覷了他。唉!他怒對公孫敬聲,你這不肖的畜生。平時亂交匪人,害得老翁現在如此被動。
大人且息怒。公孫敬聲俯首行禮道,雞鳴狗盜之徒,有時也很有用的。臣這就找幾個心腹,日夜換班守在司馬門旁,發現麵目像沈武的人伏闕上書就斬殺。對了,朱安世曾經給我來信,說去了西域,可是最後卻在豫章郡出現,非常奇怪。他當時劫持都尉府,目的恐怕就是衝靈武庫。否則一個遊俠,去劫持武庫幹什麽?這不是他做事的風格。還有,他帶去的隨從,據文書上說,皆使用飛虻矢,也不是一般人有財力置辦的,明顯違背了朝廷法令。現在江南一帶,惟有廣陵王是當今皇帝的兒子,難道朱安世和他有勾結,意欲奪取皇位?當初鄂邑蓋長公主勸皇帝任命高辟兵為豫章郡都尉,而長公主又正好是廣陵王的親同產姐姐。也許她知道高辟兵窩囊,才特意派去,給廣陵王以可乘之機不成?
有道理。公孫賀道,他拍了拍案,真後悔當初沒拷掠朱安世,如果他供出廣陵王作亂,皇太子既少了一個敵人,我們又可以取悅皇帝。不過,隻是你這畜生又曾和朱安世勾結,做下了滅族的奸事,真是矛盾。
公孫敬聲道,大人開口閉口要取悅皇帝,難道還對皇帝抱有幻想?不愧是自小侍侯,培養出了很濃厚的感情。可是,未必人家肯這麽念舊情啊。當初陪伴皇帝長大的,有幾個現在還活著?朝為寵臣、夕為殤鬼的還少嗎?前任丞相莊青翟、會稽太守朱買臣、侍中嚴助、光祿大夫主父偃,哪個不是對皇帝忠心耿耿的,最後又有哪個得到了善終呢?
公孫賀道,君要臣死,古今之通義,有什麽好抱怨的。我公孫家自歸順漢室以來,世代忠信,從來沒有背棄君父的行為。
公孫敬聲道,大人說皇帝敬重儒臣,是以從小就讓臣從博士學習《詩》、《禮》、《論語》,可是孔子怎麽說的,他說“君君臣臣”,如果君不像個君的樣子,臣也就可以不臣。《春秋》裏麵講趙盾弑君,固然含有譴責的意思。可是整部《春秋》,最終還是稱讚趙盾是國之宗臣,連晉靈公派去的刺客都不忍殺他。最近博士們非毀的《左氏春秋》,裏麵當頭一句就是“晉靈公不君”,我想儒家的意思,並不以當今皇帝這樣的做法為然罷。
陽石公主道,敬聲說得真是太好了。如果皇帝不這麽刻薄寡恩,我們何必冒著危險這樣做呢?
公孫賀咳嗽了一聲,公主切莫口無遮攔。這事可要萬萬慎重啊。敬聲,你還是這麽巧言善辯,皇帝最憎恨的就是你這樣的人。說點正事,你分析一下,沈武會被什麽人救走,難道真是群盜麽?看他擊斬群盜那麽賣力,群盜應該是喝他的血才解恨,我懷疑另有其人。
大人說的是。公孫敬聲道,這個沈武看來的確是有才能的,有點異誌的諸侯王大概都想網羅。我懷疑是廣陵王劉胥搞的鬼。當時他往東麵逃跑,東麵隻有廣陵國最近,別的都是大漢直轄的郡縣,遠沒有廣陵國安全的。
嗯,公孫賀道,有道理。你馬上派人去廣陵打探一下,看看能不能找到他的下落。
劉胥見了小武和五個篁竹營戍卒,頗為欣喜,當即吩咐擺宴慶祝。筵席設在精致但狹小的日華殿。日華殿象一個高台,四麵環水,從岸上陡然伸入菱鑒湖中,隻有淩空的複道和顯陽殿相連。殿中四麵都有精致的回廊,可以倚著欄杆縱目遊觀澄碧的湖水。酒過三巡,劉胥滿臉喜色地說,麗都,最近宮裏出了一件怪事,顯陽殿前的一塊巨石上,有很多螞蟻組成三個字:吳更始。看來是好征兆啊。廣陵當年就是吳國的地域,所謂更始,這不是說我將取得帝位麽?
劉麗都笑道,父王說得對,可能真是吉兆。對了,我這次回來,路過丹陽郡宛陵縣的時候,聽到那裏傳唱一首童謠,唱的什麽:
征和之中。長安洶洶。
老龍一怒大龍紅。
渭水赤色無西東。
小龍飛出天下同。
劉胥低頭沉吟道,童謠一向是世事將變的預兆,不可小覷,不過這歌是什麽意思?
劉麗都道,當初神巫李女媭不是說皇太子近年內將有災禍嗎?我看這童謠就像預言。老龍可能指當今皇帝,大龍可能指皇太子。他們將會有衝突,而且事情鬧得很大,既然長安都為之洶洶擾動,那麽很可能皇太子會性命不保。至於小龍,大概就指新皇帝了。父王在皇上的諸子裏麵最為年少,很有繼承帝位的希望啊。
王太子劉霸說,姐姐說得不對。皇上還有一個小兒子,你忘了,叫劉弗陵的。前年他剛產下的時候,那聲勢是何等之大:增封各諸侯國邑戶,賜天下百姓長子爵一級,女子五十戶牛酒,許天下百姓大餔三日,就是當年冊封皇太子也沒有這般轟動。子以母寵,皇帝寵愛鉤弋夫人,自然對她生的兒子也珍若拱璧了。我看即使這童謠很靈,也當應在劉弗陵身上。
劉寶不滿地說,太子你太多慮了。劉弗陵才兩歲,哪裏當得了皇帝。我看這皇帝一定是父王當的。到時我要父王封我為廣陵王。現在的皇帝太刻薄了,我不過殺了個賤民,就奪了我爵位。父王將來一定要彌補給我啊。劉寶是劉胥最大的兒子,但因為是庶出,不能當太子。前此皇帝曾封他為南利侯,一直住在南利縣。前年因為殺了一個無辜平民,被南利縣令劾捕,皇帝下詔減死奪爵免為庶人,隻好灰溜溜回到廣陵。
劉胥一向不喜歡劉霸,因為劉霸性情溫和,身體孱弱。而劉寶孔武有力,粗蠻任性,和自己很相像,他曾想立劉寶為太子,特為此上書皇帝,可是被駁回。這事不能由他說了算,朝廷有宗正官專門管理宗室事宜。劉霸是嫡長子,他一出生,就被宗正順理成章地記載在將來世襲廣陵王的簡冊上。但皇帝為了安撫劉胥的心情,破例將劉寶封為南利侯,沒想到他一下子就犯罪失侯了,這簡直像打了劉胥一記耳光:這樣的兒子還想承續一國之宗廟?劉胥見他回國,發了一通火,可畢竟是自己的愛子,也無可奈何。隻是對他的期望大減,今天看到他讚同自己,不由得高興起來,慷慨道,如果寡人當了皇帝,今天在座的個個封侯有份。他舉起酒爵對小武道,沈先生,和寡人幹了此杯。寡人聽說先生擅長斷獄,將來就拜先生為廷尉,記得高皇帝說過:“庶民所以安其田裏而無歎息愁恨之心者,政平訟理也。與我共此者,其惟良二千石乎?”天下正需要沈先生這樣的人擔任二千石啊。
小武一直沉默著,他本就不是很愛說話的人,何況這場景很生疏。從遙遠的故鄉來到廣陵,好像隻是一夜的夢,夢醒之後不知身在何處。雖然這裏氣候風物和故鄉並無太多的不同,可心情是永遠不會一樣了。他現在是一個隻能隱姓埋名的人。他能說什麽呢?也許今天劉胥待他是客,明天詔書來了,劉胥就要逼他自殺滅口。他拘謹地拱手謝道,臣蒙大王收留,以延犬馬之命,於願已足。豈敢奢望當上廷尉,位列九卿。大王這樣說,臣實在慚愧無地。
劉麗都笑道,有什麽不可?沈先生一路上可教了我不少東西,哪裏僅僅是當個刀筆吏的誌向。《詩》、《書》、《論語》樣樣精通,處理具體事務也不慌不忙。我看當廷尉是委屈了,便是當禦史大夫、丞相,也一定能勝任愉快的。
哦,這位沈先生原來如此了得?失敬失敬。這時,坐在一旁受了冷落的趙何齊臉色很難看,他陰陽怪氣地說,在下以前也曾拜師讀了幾頁詩書,到時還要請教一二。
小武正要謙虛兩句,劉胥嗬嗬笑道,兩位先生都是高才,都是寡人的左膀右臂,不要爭了。對了,麗都,趙先生這第二次來到廣陵,還帶來了楚王給我的一封書信,以他的名義為趙先生向你求婚,這可真是親上加親啊。從此我們廣陵國和楚國可以同舟共濟,加上趙家富甲一國的財力,很多事情就更好辦了。
小武心裏一沉,好像霎時掉進了冰窖。他手指顫抖,感到都握不住酒杯了。他側過頭,想看看劉麗都的臉色。
劉麗都也似乎有點尷尬,強笑道,女兒還小嘛,暫時不想嫁人,再說遠嫁楚國,離開父王,情何以堪?女兒舍不得啊。
也不算小了。劉胥道,我在你這麽大的時候,你母親都已懷了你在肚裏,何況你是女子,這個年齡嫁人並不早啊。楚國離廣陵也並不算遠,幾天功夫就可以馳到,想回來就可以回來的。
劉麗都嘟囔道,過段時間再說罷。我們還是先解決昌邑王使者張崇的事再說。昌邑王派遣使者,想搞亂江南五郡,然後嫁禍公孫賀,真是好不陰險。我們現在無意中得知了他的奸事,可惜沒法上告長安。
劉霸說,的確,如果皇帝問我們怎麽抓到的張崇,我們怎敢如實稟報。頂多我們心裏有個底,知道昌邑王也一直在覬覦帝位就是了。
趙何齊氣鼓鼓地說,這個人抓來有什麽用?他嫁禍公孫賀,本來是再好不過了。就算嫁禍沒成功,皇帝自然會處理掉昌邑王。你們真是多事,現在這個人放在手裏,殺了又沒意思,放了又不行,看你們怎麽辦?
劉胥迎合道,趙先生說得對,這件事的確不該管,他們互相撕咬,我們作壁上觀,正好漁翁得利的。
小武感覺到耳根發燙,他覺得他們的話都是衝著自己來的,好像是自己做了件極大的蠢事,給他們增了極大的麻煩。他忍不住插嘴道,大王,請恕下臣無禮,這件事哪有這麽簡單?下臣雖然僻居豫章小縣,卻也知道皇帝以前最喜歡李夫人,也就是昌邑王的母親,現在昌邑王的舅舅李廣利因此還一直受皇帝重用。宗正劉屈氂又和李廣利為親戚。劉屈氂是中山王劉勝的兒子,曾任涿郡太守,一直深得皇帝寵信。這兩個人為羽翼,勢力絕對非同一般。如果皇帝真的廢太子,我看最可能立昌邑王為儲副。我們抓獲的張崇根本沒見過昌邑王,自己奉誰指使也說不清楚。沒有證據,想要搞掉昌邑王,是萬萬不可能的。而且難免招到李廣利和劉屈氂的報複。而假扮的繡衣直指使者如果在江南五郡殺了太守,除了能嫁禍公孫賀外,也可以嫁禍廣陵國,畢竟廣陵國最靠近這五郡,而昌邑國卻隔得很遠。何況,幾個月前,廣陵國……他看了一眼劉麗都,欲言又止。
劉麗都笑道,武哥哥不必諱言,上次我和衛府勾結施苦肉計,意圖搞亂豫章縣的治安,趁機除去豫章太守,可是沒有成功。案情正是被你這位獄吏查出來的。皇帝為這事派使者警告過父王。如果這次豫章太守在餘汗縣肥牛亭被一個神出鬼沒的繡衣使者所殺,自然最容易懷疑到我廣陵國頭上。那時張崇可能已被格殺,死無對證,這樣的嫁禍我們就很難推得掉,沈君,你說是吧?她的兩泓秋水含笑看著小武,讓小武身上頓時如添新纊。在這個陌生的地方,隻有這個女子是他惟一親近的人了,何況他們已經在一起銷魂過,他覺得愛這個女子愛得無以複加。是的,愛上一個反賊的女兒,暗示著他以後和謀反再也無法割舍。他本是大漢直屬郡縣下的一個忠誠小吏,原想憑著勤懇踏實,積功累勞,逐漸升遷。如今落入了這個彀中,將再無可能實現那個夢想。他對廣陵國的未來完全不看好,早就聽說皇帝並不喜歡他這個粗魯的兒子,今天真正見到劉胥,發現他比自己想像的還差,根本毫無主見。他那個愛子劉寶,也跟他一個貨色,真不知道他怎麽會有劉麗都和劉霸這樣的兒女。可能是他那逝去的王後過分聰明,彌補了他的智力缺陷所致罷。這樣的一個王,怎麽可能繼承帝位呢?除非皇帝其他的兒子全死絕了。自己是注定要給他陪葬的了。唉,其實真正想起來,死生又算得了什麽?天幸還不算孤苦一人,有眼前這女子,也殊為不算遺憾。他感激地和劉麗都對視著。
趙何齊盯著他們倆,酸溜溜地說,沈亭長的話我看是杞人憂天。這個假使者怎麽可能瞞得過太守,自然會被太守捕捉,拷掠出真相的。
小武心裏頗為惱怒,這豎子稱自己為沈亭長,不過是譏諷自己的出身。隻是他乃劉胥的貴賓,自己也不好正麵反擊,於是淡淡一笑,那麽請趙先生現在去拷掠張崇罷,看他是否會供出昌邑王?據下走的經驗,這些人雖是小吏出身,卻和商人大不一樣,不會那麽錙銖必較自己的性命價值幾何的。士為知己者死,你出多少錢,他也未必肯出賣朋友。小武故意把那個“賣”字咬得很重。
趙何齊果然怒道,大膽,你這賊小吏敢如此放肆,譏刺趙某,可知趙某的姐姐是楚王王後,殺你這樣一個人就當殺隻狗罷了。
小武血往上湧,一時間氣憤、屈辱、悲傷,各種情緒在胸中激蕩。他真想拔出劍來,當場斬下這個猥瑣小人的鳥頭。可是在這殿上,是無人準許佩戴刀劍進來的。他隻好壓住氣,淡淡地說,可惜我不是楚國境內的一條狗,你那個高貴的姐姐恐怕鞭長莫及啊,真是遺憾。
趙何齊怒甚,騰的一聲站了起來。劉麗都卻也耐不住了,她將酒杯一頓,俏臉通紅,宛若桃花,怒道,沈先生好歹是我從豫章請來的客人,你這樣威脅他,未免太不把我放在眼裏。今天看在父王的麵上,我不跟你計較,沈先生,我們先走。說著屈腿直腰,從席子上站起來。
趙何齊有點傻眼,臉上一陣紅一陣白,看著劉麗都,氣得說不出話。劉胥見狀,尷尬道,趙先生不要見怪,小女自小被寡人寵壞了。你就大人不計小人過罷。
劉霸插嘴道,父王,我說句公道話,沈先生剛才的分析,我覺得是很有道理的。趙先生的火氣未免太大了。算了,兒臣也先告退了。這時劉麗都已經拉著沈武離開了席位,往外走去。劉霸站起來道,我去安慰安慰姐姐。
劉寶斜了他一眼,縱聲笑道,太子、姐姐,你們倆真是太迂腐了。趙先生是定陶大族,見多識廣。沈武不過是個窮酸的獄吏,能有多少見識,值得你們這樣護短嗎?父王、趙先生都請息怒。他們既然無知,就由他們去吧,我們樂我們的。
劉胥陰沉著臉,不再說什麽。趙何齊眼睜睜看著那個愛慕得要死的絕色女子,和另一個他討厭得要死的男子一塊兒離去,氣得發昏,顫聲說,令嬡和那小豎子很親密啊,看來我是沒指望了。他壓低了聲音,說不定他們早有奸情了呢。
啪的一聲,劉胥也重重的將酒杯按下,趙先生罷了。我們換個話題罷。
趙何齊臉色大變,悻悻地說,令嬡既然看不上下臣,下臣再呆在這裏也是礙眼,自取其辱。明日下臣就治裝回楚國好了。對了,敝國寡君很想念李女媭,希望能帶她一塊回去。大王前途遠大,好自為之罷。
劉胥愕然道,趙先生何必如此不快,跟沈武那個鄉鄙的獄吏一般見識。至於婚姻之事,雖然麗都被我嬌慣壞了,最終還是要聽我的,哪裏能讓她自己想怎樣便怎樣。寡人和楚王共謀大業,千萬不要為了這點兒細事傷了和氣。
劉寶也勸道,父王說得對,趙先生何必跟這種牧豎一般見識。喝酒喝酒。
那希望大王答應我一個要求。趙何齊臉色鐵青。
什麽要求我都可答應。劉胥道,先生請講。
斬下這個獄吏的首級,我要用來當尿壺。趙何齊重重地說。
劉胥呆了一下,這——這個……趙先生,我看還是從長計議罷。如趙先生所言,殺他誠然像殺一條狗,可是一旦傳出去,說寡人斬了投奔的客人,天下豪俠還有誰敢來投奔寡人?方今大業未成,正是用人之際,不如等我們成功之後,再處置他不遲。反正他也飛不上天去。何況他這次招降的五六個郡兵,我也不能一起都殺了罷。
趙何齊沉默了半晌,好吧,我就暫且忍一段時間。
博山爐裏香煙嫋嫋,殿內四壁掛著刺繡的絲帛,香桂木的殿柱髹著通紅的漆,翠羽織成的帷幔低垂,雲母屏風將大殿隔成了幾個小而溫馨的間室。丞相葛繹侯公孫賀局促地跪坐在席上,他對麵就坐著號稱母儀天下的衛皇後,然而早已不是當年明眸皓齒的衛子夫了。幾十年前的渭河兩岸,不,天下所有的郡縣都傳唱過那首歌:
生男無喜,生女無怒。
獨不見衛子夫霸天下。
然而現在,這歌已經和她毫無關係。至少沒人會相信和眼前這婦人有什麽關係。她的青春早已攜著歲月一起逝去,那頭曾讓皇帝迷醉不已的烏發,早已無複昔日風采。雖然有心腹侍女曾勸她,讓中黃門令去剪下掖庭年輕宮女的青絲,編成精致的假發,戴在頭上,以彌補衰老之態。可她堅不采納,她知道自己的輝煌已如覆盆之水,又何必掩耳盜鈴,去和後宮層出不窮的佳麗們爭寵呢?在這萬民所仰的未央宮,年輕貌美的女子就像韭菜,割完一茬又是一茬,可以隨時端在盤子裏奉上。比起她們,自己已經夠幸運了。本來從未想過,作為一個平陽公主家的丫鬟,能被皇帝偶然看中,竟還成了尊貴無比的皇後。現在她隻想老老實實深居宮中,以免招惹任何麻煩。皇帝快七十歲了,身體時時不適,大概沒幾年好活。隻要他一死,自己就可移駕長樂宮,尊為皇太後,腰杆馬上可以挺起來。當然,她也時時有一股隱憂,雖然兒子立為太子已有三十多年,可不到皇帝咽氣的那刻,位置終不敢說可靠。隻要皇帝願意,廢了他也不是不可能。況且皇帝對他並不喜愛,常說,皇太子,你太仁慈了,不像我的作風,大漢的天下象你這麽治理,一定會衰落。接著照例是歎息幾聲。我呸,這都是什麽鳥借口?如果我還象三十年前那樣貌美如花,你好意思說出如此拙劣的理由嗎?因為我的肉體再也引不起你的興趣,我的兒子也就順理成章成了垃圾。那麽幾十年前立他為太子的時候,你為何又將他誇到了天上。唉,在我眼裏,你不過是頭永不疲倦的獵豔動物。不管你有多大的功績,什麽擊退匈奴,開拓疆土,修訂律法,興辦太學,改易正朔,封禪百神,跟我一個婦人有什麽關係。在女人眼裏,男人們都隻有動物的特征。
也不是罷,妹妹,我喜歡陳掌,不隻是因為他長得英俊,更因為他的博學,那麽精通經典。我最喜歡他旁若無人吟詩的樣子,那種男性的風采,真讓人迷醉,那時我整個身心都崩潰了,恨不能馬上被他攬在懷裏,讓他恣意輕薄。我之所以那麽早就委身於他這個有婦之夫,就是因為這個呢!衛少兒反駁衛皇後道。這姐妹倆當時正在明光宮太子甲觀的畫堂裏談心,如此抱怨皇帝的言辭,一旦傳了出去,整個家族都會斷頭。雖然在平民夫婦看來,這樣對丈夫的抱怨簡直不值一哂。可對她來說,卻是件天崩地裂的大事。
衛皇後苦笑道,也許是罷,可是我嚐不到你那樣的歡喜。陳掌隻是一個列侯,並不能左右你什麽,反而要聽我的話。可是他不一樣,他是皇帝,普天下至高無上的一人,縱使他有怎樣的男人魅力,都被頭頂上的冠冕給遮蔽。說到這裏,她也回溯起了當年的光陰。是的,皇帝那時還不到三十歲,仍舊青春勃發,他第一次和自己交歡之時,又何嚐穿戴了什麽冠冕呢?自己雖然戰戰兢兢,可是那時候,難道沒有一點被他的英俊瀟灑所征服嗎?也許,正是當時沒有那麽多功利的想法,和他的交歡才會那般的快樂迷醉。等到正式進了宮,知道自己的目標是要盡力討好這個人,反而有點局促了。也許,是他現在的冷漠誘發了自己心底潛藏的怨懟。可是,自己本來又何嚐有霸占他一人的想法。他對自己還沒這麽冷落時,那貌美絕倫的李夫人已同時得到他千般寵幸了,自己也並沒有任何嫉妒。
衛少兒道,妹妹說得也是。你現在的位置,的確是高不勝寒。沒有你,我們衛家又怎能由徒隸之間,一躍而為煌煌貴族呢?皇上現在寵幸鉤弋夫人,就由他去罷。等到他駕崩,也許妹妹的心情會好很多。
衛皇後臉色大變,雖然衛少兒的話正好切中她的心,她也的確不止一次在心裏盼望,皇上盡早駕崩了才好。這不是出於她生性的惡毒,她本是個恂恂小心的人,善良賢惠這些品德都離她不遠,可是日複一日的壓抑讓她自覺有崩潰的前兆。她愛丈夫,也希望他能長生。可是,丈夫這個詞難道適用於一個皇帝?這樣的想法簡直讓人羞愧。那麽,為了兒子和整個家族,讓那個她本當愛慕卻不能叫做丈夫的男人死掉,當然是無可奈何的最佳選擇了。隻不過,她沒想到衛少兒敢於當麵說出來。她情不自禁地按住衛少兒的嘴巴,失聲道,姐姐,這種話可絕對不能亂說,萬一傳出去,我們一家包括皇太子,都會死無葬身之地。其實這時外麵的守衛和執戟郎全是太子的親信,即便是他們,隔著重簷複帳,也絕對聽不到她們的片言隻語。
衛少兒也自知失言,她跪近一步,抱住皇後,撫拍著她的背脊,安慰道,妹妹,不要害怕,這是在畫堂密室,絕對不會有人聽見的。
是的,這是小心過了頭,可是多年來,她就是這麽戰戰兢兢過來的。現在,麵對眼前的丞相,自己的姐夫葛繹侯,她心裏很是煩惱,她曾經一直告誡他,一定要謹慎,寧可不做官,也比擔責任強。特別是丞相這職位,簡直就等於死亡。在這之前,皇帝已經斬了三個丞相。很久以來,朝中重臣就不以拜相為榮。當時,她找準了一個見到皇帝的機會,假裝不經意地說,公孫賀是個粗莽的武夫,有什麽能力當百僚之長啊?據臣妾看,還是換個公認多才穩重的大臣罷。可是皇帝卻奇怪地說,我這是為你們好呢。大將軍和驃騎將軍已經物故多年了,你們衛家外朝無人,難道你不擔心嗎?
這句話直讓皇後打個冷戰,從頭頂一直涼到腳心。你們,皇帝跟她說你們,那是把自己跟她劃清界限了。更可怕的是,她看不出皇帝說這話時的表情。好像是沒有絲毫表情的。伴君如伴虎,真是一點不假,如果皇帝當時流露了一絲譏諷或者不滿,她還可以再三央求。可是沒有。當年武安侯田蚡,也因為外戚封侯,那畢竟還不一樣。田蚡仰仗的是皇帝母親王太後的勢力,皇帝即便對他有什麽不滿,也不敢太發怒。曾經有一次,田蚡向皇帝奏告公事,談了一下午,都是列舉自己任命的官吏。捱到日西,皇帝終於忍不住,怒道,你任命的官吏到底說完了沒有?能不能我也任命幾個?嚇得田蚡隻好免冠叩頭請罪。而皇帝發過怒後,也無可奈何。現在完全不一樣了,皇帝已經不需要顯示怒色來讓朝臣害怕,幾十年禦宇的積威,使他內心像深壑一樣難測。這才是最可怕的情況。她不敢再說什麽,隻好派人緊急召見公孫賀,她要好好告誡他。
可是敬聲說沒什麽問題。公孫賀遲疑道,也許皇上真的隻想提拔我,以鞏固太子的力量呢。皇上知道太子仁慈,需要腹心之臣來輔佐罷。
皇後忽然將麵前一卷簡冊砸了過去。公孫賀不及躲閃,臉上被砸出一道血痕,簡冊的絲線被摔斷,竹簡嘩啦啦散了一地。他這才驚惶失措了。他知道這位姨妹心地良善,雖然貴為皇後,卻從不輕易假人辭色。除了朝廷必要的禮儀外,也從不在親友麵前擺架子。而這回僅僅聽了自己一句辯解,就勃然大怒,用書簡擲擊自己,必定是知道這其中的凶險所在。
你那兒子公孫敬聲就知道耍小聰明,皇後低聲道,她對自己剛才的暴怒似乎也覺有些不可思議,緩和了口氣,他以為現在還是元狩以前的輝煌時光嗎?他再這樣妄為,我們都將因此滅門。接著她又悲不自勝,歎道,好日子總是不知不覺地過去,走得最急的總是最美的時光。還是當年的李夫人聰穎,她曾經感歎:“以色事人者,色衰而愛弛。”唉!她的話真得我心,也許,這就是她一直椒房專寵,而我從來沒有妒忌過的原因罷。
公孫賀脫下帽子和襪子,叩頭道,皇後不要悲傷,保重玉體,臣賀一定謹遵指示推辭相位。
衛皇後收住眼淚,這樣我還稍微放心一點。回去警告你那不肖的兒子,太子家令曾多次向我奏報他的陰事,我們家現在難道還缺錢花麽?等到太子繼了皇位,整個天下都是我們的。何必要營營貪汙那點兒錢。還有,以公卿之尊而交接遊俠,這是皇上一直切齒憎恨的。可我聽說,他一向喜歡和京輔遊俠朱安世等交往,攻劫三輔巨室大族。讓皇上知道,免不了都要腰斬。以前大將軍和驃騎將軍健在的時候,皇上多少還會給點麵子,現在,哼……
皇後放心,臣一定嚴厲管教那個不肖的東西。公孫賀又惶恐叩頭。他確被拜相的事搞得一頭霧水。他隻是武夫出身,從小不喜讀書,隻愛騎馬試劍,跟著堂兄公孫敖一起鬥雞走狗,攻剽劫盜。幾次都被長安令逐捕,又總是躲進平陽公主家,逐捕吏也隻能望洋興歎。要說不肖,他自己也算是地道的一個。他祖父公孫昆邪也擅長弓馬,曾在吳楚之亂的時候,單獨引兵擊破吳軍前鋒,封為平曲侯。可是祖父卻是文武雙全的人,後來官拜隴西太守,公餘著書十多篇,在西北六郡廣為傳誦。到他自己,就隻懂得打打殺殺了。還好,在遊俠浪蕩的生活中,他結識了平陽侯曹壽、平陽公主騎侍衛青、惡少年張次公和後來成為酷吏的義縱。相約從軍擊匈奴,以軍功先後拜為輕車將軍、浮沮將軍,封南窌侯。元狩四年,因侍祭太廟所獻的黃金成色不好被奪爵免侯。蹉跎了十餘年,八年前本來想借著出征匈奴的機會再次立功封侯,可惜戰鬥不利,寸功未得,怏怏而返。唉,漢家的法律太過苛刻,他有時私下感歎,很多世家費盡力氣得到封侯,為了點微不足道的小事,那憑血汗拚來的爵位,一下子就被褫奪。還有很多人擊破匈奴,升為將軍,因了下一次的偶然失利,就得坐法斬首。堂兄公孫敖就是例子,他一生征戰,斬獲無數,四次為將軍,隻是在最後一次征戰中打了敗仗,丟失士兵多,就下吏當斬。幸好,仗著熟人是廷尉的關係,另外找了個替死鬼,他則躲匿民間六七年,過著暗無天日的日子。去年卻還是被長安令發現,重新係捕,等候判決。這次皇帝想拜自己為相,他自然害怕會像前幾任一樣結局悲慘,隻是內心實在禁不起那封侯的誘惑。不過既然皇後竟如此憂懼。那自己也隻好遵從她的意思了。
那次談話過後沒幾天,皇帝果然在未央宮宣室召見公孫賀,拜他為丞相。公孫賀聽從皇後的囑咐,隻是拚命叩頭,哭泣請辭。他說,臣是個胡人,又生長在邊鄙,不識朝廷禮儀。隻知道鞍馬弓箭,為陛下效命。丞相這種統率百僚的文職工作,需要文法精敏的重臣,臣一介武夫,實在沒能力擔當。請陛下可憐臣,臣害怕日後因為不稱職而受譴。
皇帝俯視他的頭頂,緩緩地說,卿是因為看見趙周等人被誅,所以害怕了是罷。趙周實在可惡,明明知道列侯所獻的助祭黃金分量不足,成色不好,卻假裝不知。這欺君的大罪,即便朕想寬恕他,奈朝廷律法何?漢家以法治天下,法令無故變更,就不能取信於臣民。——隻要卿奉公盡職,心憂社稷,又有什麽好擔憂的?
公孫賀仍是不停地叩頭,不厭其煩地說,請陛下開恩,臣賀實在沒有當丞相的能力啊。他的額頭都磕破了,老淚縱橫,血和眼淚混雜著流在他皺紋密布的臉上,有點哀感頑豔。左右的侍從看著這個年過六十的老翁跪在地下的可憐樣,都被感動得淚光瑩瑩。皇帝也有些不忍心了,他心裏重重歎了口氣。畢竟,麵前這個老人跟了他四十多年。從他做太子的時候,就一直在跟前侍侯,那時他們還是少年,經常在一起嬉鬧。現在都已經是黑發少白發多了。可是,做皇帝是不能太重感情的,一時的仁慈,會帶來不可彌補的錯誤。於是他暗歎了一聲,道,扶丞相起來。然後果斷地站起身,朕今天很累,進內寢休息了,你們幫丞相結好印綬罷。
公孫賀叩頭不起,可是皇帝已經不在麵前,他知道哭泣也沒有用了。心裏的不安更是隱隱萌起。看來皇後的擔憂是有道理的,皇帝這樣強迫拜我為相,到底為了什麽呢?
侍者扶起公孫賀,抬起他的胳膊,幫他將丞相之印和葛繹侯印兩枚銀印結在腰間。然後拱手施禮,祝賀道,恭喜丞相,新得兩顆銀印,現在是萬石君侯了。
公孫賀木然地站著,許久,噓了口氣,不發一言,蜷著腰,退出了宣室。
衛皇後聽到皇上強拜公孫賀為相,筷子掉在案上,發了半天的呆。她現在能做的隻有再次告誡公孫賀,把“謹慎”兩個字時刻掛在心頭。不要向皇上提出任何異議,任何事不要自做主張。公孫賀不但嚴格遵從指示,而且還馬上下令將丞相府的賓客館改建成馬廄。那客館是元朔三年公孫弘初為丞相時下令建造的,為的是招徠四方賢士。當時無數豪傑智慧之士奔赴長安,住在這客館裏,高論天下大事。但是公孫弘一死,繼任的丞相個個小心謹慎,沒有一個有這胸襟,客館逐漸寥落。公孫賀知道皇帝日漸不喜朝臣私自招徠賓客,幹脆讓馬住進客館,以投合皇帝喜歡,皇帝聽了果然喜悅。接下來太平了幾年,沒出任何問題。皇後的一顆心也就慢慢放下了。但是沒想到太始四年,終於成了一個很麻煩的年份。往常很少主動來未央宮的公孫賀,這次竟然如此著急,沒有一聲預告就跑來了。
有什麽事情,不可以叫人傳達嗎?衛皇後不滿地說,朝內有多少人看著我們,有多少人覬覦我們的位置。上次連太子也被人誣陷,要不是皇帝相信太子本性仁厚,斬了那個散布謠言的宦官,我們早就破家了。看來我有必要取消你入宮的名籍,待會我就吩咐未央衛尉,叫司馬門令劃掉你的名字,收回你的入宮符節。
公孫賀叩頭道,皇後赦罪,不是碰到了麻煩事,臣賀怎麽敢隨便進宮,給人口實。朱安世已經被臣派人殺了,豫章縣令王德也死了,可惜跑了一個名叫沈武的縣丞。
衛皇後不屑地說,這算什麽麻煩事。朱安世都死了,一個小小的縣丞跑了有什麽關係。
可是上次豫章縣傳達的文書說有朱安世的拷掠記錄。我這次派人去,找遍了整個縣廷,也沒找到那份記錄。公孫賀道。
什麽?衛皇後驚訝道,你的意思就是,那個沈武可能帶走了那份審訊記錄?
公孫賀話音顫抖了,是啊,那記錄裏很可能有朱安世的親筆供狀。
衛皇後低聲怒道,你位居丞相,連這麽點小事都辦不好。現在找我,我能有什麽辦法。你到底幹了多少奸事被朱安世知道了。她站起身來,來回急促走了幾步,——我早就告訴你,要你管教好自己的兒子,不要去交結朱安世這種匪類。她頓了頓,嗯,那沈武也果真狡猾。你現在隻有封鎖一切馳道,不要讓他有機會乘郵傳來長安伏闕上書。司馬門四麵的門闕也安排心腹日夜守候,碰到有可疑人上書,立即矯裝成遊俠將他斬殺。這法子已經非常危險,最好是斬殺之後,割下首級。如果被人認出是豫章縣丞沈武恐怕會有麻煩。江充那個奸賊隻恨找不出事來呢。還有,你趕快盡可能找到一切朱安世留下的筆跡燒毀,這樣即使沈武拿著朱安世的親筆供狀,我們也可以誣陷他是偽造的。唉,這可是最下下策了。一旦讓皇上有懷疑,我們都要滅族了。
公孫賀咚咚咚連叩幾個頭,喜道,皇後聖明,這三個法子我馬上去辦。一定不能讓沈武有機會來到長安。
離新年的時間不遠了,皇帝終於作別了他喜愛的甘泉宮,帶著寵妃鉤弋夫人回到長安,不過他沒有回未央宮就住,長安城外西邊的建章宮才是他的樂園。建章宮有複道天橋,橫跨長安西城牆,和未央宮滄池的漸台相連,非常壯觀。以前皇帝經常就從這複道進入長安城,回到未央宮前殿接見群臣。不過這次他好像沒什麽興致,也許他禦體還沒有完全康複,也許他的回來隻是在等待冬至,因為那時照例要大規模祭祀太廟,皇帝是不能不主持的。
丞相府位於未央宮司馬門外,是個四麵敞著門的院子,裏麵屋宇甚多,四麵的門上也都掛著一塊梓木的牌子,素色的底子,邊緣沒有裝飾花紋,上麵勾勒著五個隸書的小字:大漢丞相府。木牌看上去樸素寒酸,可是誰敢不敬畏呢,這可是領管天下官員的中樞機構,普天下所有的文書都從這裏發出,每天有上千名掾吏在裏麵忙碌地工作。它的斜對麵不遠處,司馬門內未央宮裏,就是同樣名震天下的禦史大夫寺,雖然郡國的文書都由丞相府發出,可是之前還要送達皇帝,而禦史大夫才是皇帝的傳統親近侍從之臣,文書都要經過禦史大夫寺轉達,它的地位自然也不可小覷。
公孫賀還在睡午覺,聽見外麵的侍從在敲閤門,皇帝召見丞相。他以最快的速度爬起,洗沐完畢,馬上馳奔宣城門,渡過渭河,穿過鳳闕,止車在複道下等待傳見。宮門令將他帶到駘蕩殿,皇帝遠遠望見他,立刻站了起來,旁邊的黃門侍者高呼,皇帝為丞相起立,問丞相無恙!漢代的規矩,即便貴為天子,見到三公級別的高官,也要起立,以示對重臣的尊崇。公孫賀趕忙疾走上前,伏地,臣賀叩見皇帝陛下無恙。皇帝坐下來,笑道,丞相免禮。
臣賀已經將朱安世的首級帶回長安了。寒暄了一陣,公孫賀說起正事。
皇帝直起身來,奇怪地問,上次看到豫章郡轉達文書,是活捉了這個人,怎麽現在隻獻上首級。
公孫賀道,臣賀擔心一路有失,派人將他就地正法了。朱安世是天下有名的滑賊大俠,從豫章到長安,沿途要經過數十個郡縣,很多不法惡少年都久聞其名。尤其是河南郡的遊俠,放出風聲,要劫掠檻車。臣怕萬一有失,將給陛下添憂,故鬥膽便宜行事,幹脆將他首級帶來。
那豫章縣令王德又是為何被殺?皇帝有點兒不高興了。
公孫賀心裏的恐懼像火苗一樣竄了起來,身上卻又發冷,聲音打顫,王德和縣丞沈武兩人,偽造陛下詔書,擅發郡兵,按律令當腰斬。臣派人去逮捕,王德自恃有功,非但武力拒捕,並口出怨言,辱罵朝廷,主事者不得已,將他格殺。沈武聽到消息,意欲逃亡。臣派去的使者將他截住,沈武竟然夥同群盜拒捕,射殺圍捕吏三人,且用烏頭毒箭。按照高皇後《二年律令》,當論棄市之刑。因為當時群盜眾多,圍捕吏又害怕他的毒箭,讓他得以逃脫。臣賀奉職不謹,死罪死罪。公孫賀摘下帽子,稽首於地。
皇帝哦了一聲,沒說話。內心隱隱不快,對公孫賀擅自擊殺朱安世,他自然很不滿,而且公孫賀的理由並不充分。路上不太平,這是什麽話?難道不可征發郡兵護送嗎?盜賊這麽多,你這個丞相怎麽當的?但是說到王德、沈武偽造詔書,雖然斬捕群盜有功,卻畢竟違反了律令。而且這個沈武最後竟用毒箭射殺圍捕吏,的確罪不容誅。不過皇帝也自覺奇怪,本來還想切責公孫賀派出的士卒“逗橈不進”,但聽到沈武逃亡,竟然隱約有一絲歡喜:我難道這麽不喜歡眼前這個老頭子嗎?他當丞相已經九年了,的確夠小心謹慎的。如果不是他那個兒子,還真找不到機會譴責他。我早知道朱安世和公孫敬聲勾結不法了,而且大概他們一直在盼望我死罷。不過要把這一切事搞明白,隻有引得他們互相撕咬才行。公孫敬聲貪汙北軍軍餉一千九百萬,我立即派人窮治,果然得到了不少證據。我一生最討厭的就是受臣下的蒙騙。當我下詔逮捕公孫敬聲時,就暗示公孫賀,隻要他能抓到朱安世,我就會赦免他兒子。這也不會讓他懷疑,漢家律令本就可以納粟、納錢贖罪。捕獲一個大盜,免去了很多逐捕費用,也不是不可以的。這個老頭果然向我申申發誓,一定抓住朱安世。其實朱安世哪裏又是這老頭抓住的……不過,現在責備他也沒用處,反而打草驚蛇,不如再作計慮,等待時機。
於是皇帝沉默了一會,道,卿無罪,下去罷。然後吩咐郎中,持朕的節信,去水衡都尉獄,赦免公孫敬聲。
公孫賀大喜叩頭,謝陛下隆恩,臣賀告退。他往後趨走,轉身,漸漸消失在冬日下午的陽光下。皇帝凝視著他的背影,微微歎了一口氣,轉過頭問道,沒想到一個小小的縣丞,竟然有如此的膽魄。你的妹夫高辟兵都尉就死在他手裏。
他所問的人是禦史中丞靳不疑,這人近年來是皇帝的寵臣,一直隨侍在皇帝左右,從甘泉宮到建章宮,幾乎寸步不離。靳不疑見皇帝開口,忙稽首道,臣有一言,昧死敢陳。
皇帝奇怪地說,卿不必拘禮。言者無罪,聞者足戒。朕不會怪你的。
靳不疑道,臣少學律令,曾見高皇後《二年律令》記載:“矯製,害者,棄市;不害,罰金四兩。”陛下即位以來,雖律令變更,重治矯製之罪。然臣以為非常年歲,宜有非常之刑。以前陛下派遣直指繡衣使者出境,發各郡縣兵擊斬群盜,也屬非常之舉,不見於前朝故事。現今天下群盜眾多,豫章縣一時之間竟達五六百之眾,這是丞相和郡太守的過失。一個小縣縣令能有什麽作為?如果想憑借區區二百縣吏,平息群盜,未免過於苛責。豫章縣令王德、縣丞沈武矯製發郡兵翦滅群盜,也屬非常之功,不可以常法計慮。臣妹夫高都尉被盜賊挾為人質,固然可痛,但國家律法,不可因他一人的安危而讓群盜逃脫。否則,天下各郡縣的群盜都將劫持他們的二千石長官為人質,圍捕吏不敢擊,賊勢將愈加猖狂。因此,臣愚以為當赦免王德和沈武,雖然臣的妹夫高辟兵為國殉職,而陛下卻從此得到了良縣令和良縣丞,臣不敢因私廢公。臣以為丞相不經上奏,擅自擊捕王德和沈武,雖然並未違反律令,卻實在有點見事不明,不可為後世法。臣以為,當今之計,陛下應該派使者隨新縣令一起去豫章縣,撫恤王德家屬,並即下詔赦免沈武。臣不知所言當否,願領死罪。
皇帝臉上掠過一陣喜色,難得靳中丞如此公私分明。朕也覺得此法甚好。不過公孫賀自小侍奉朕,也算盡心盡責,他妻子又是皇後的姐姐,所以朕時常容忍,不願譴責。還有一個多月就到新年了,朕決定明年改元征和,並下詔大赦。如果那沈武命相不薄,應該能活到大赦的日子罷。王德的撫恤和沈武家裏的事,你就發文書,用駟馬郵傳送往豫章,便宜辦理就是了。
直城門北闕附近的戚裏,都是跟皇室有親戚關係的達官貴族們住的地方。這個裏的房子都高大精致。雖然有戚裏的名稱,但實際上並不象普通的裏那樣有裏門,有裏長監管。尋常的裏,裏門邊所有房子的門都朝內開,必須經過裏長和監門的盤查,才能回到自己的家。這個裏的很多房子卻都直接把門朝向北闕的大街,不需要裏長和監門管製。這是它優於東麵“尚冠裏”的地方。尚冠裏也是高官大族的房宅,這從“尚冠”這名字就可以看得出來。戚裏的西邊是桂宮,東邊是北宮,都是皇帝妃嬪或者太後的離宮所在,和長安東北角嘈雜擁擠的民宅形成鮮明的對比。公孫賀宅第的南門離未央宮的北闕不遠。北闕巍巍高聳,下麵是吏民上書的司馬門。這座豪宅很早的時候曾是梁孝王的郡邸,梁孝王謀反,又賜給淮南王,淮南王後來又因謀反自殺,皇帝命令將作大匠鳩工修治,煥然一新後,賜給公孫賀,號稱是戚裏第一豪宅。
現在,公孫賀一家就在宅子裏的飛雲閣上慶祝公孫敬聲被赦,他的身邊,坐著衛皇後的女兒,公孫敬聲的妻子陽石公主。公孫賀飲了一杯酒,道,今天皇上起初還算隨和,但聽說我隻帶去朱安世的首級,立刻就有點不悅,我嚇得差點跪不穩,幸好,在我說明理由後,他也就沒說什麽,我卻好像在魂門亭長處過了一次堂。唉,伴君如伴虎。皇帝一向剛毅峻健,信賞必罰,沒有過於悖理的地方。所以我年輕時謹慎,倒也一直無過。隻是近幾年皇帝行事開始不易捉摸,我真怕哪天腦袋就會莫名其妙搬家。希望能有幸熬到老死,免去斧鉞之誅。他凝神盯著窗外的北闕,北闕建在一個高大的夯土地基上,比這個樓還高,在這樓上仰視北闕,可看見未央宮前殿的台階好像浮在北闕闕頂之上。公孫賀長歎了一口氣,天威真不可測,從這地勢就看出來。記得我第一次進北闕到前殿,還很年輕,意氣風發。進了北闕,地勢一級級增高,前殿高峻雄偉,好像浮在天上。那時,我胸中的蓬勃之氣一下子就消逝了,腿都有點發軟。那之前我征戰匈奴,無論何等凶險,都沒有這樣害怕過。唉,蕭丞相真會選地方。
公孫敬聲看上去英俊威武,雖然四十多了,可是臉色光潔,微有短髭。他滿不在乎地說,哼,現在的皇帝更會選地方,坐在建章宮的前殿上,可以俯視未央宮的屋頂。隻不過坐得再高,總會有栽下的一天。看皇帝這樣的身體,大概熬不了多久了。他突然湊過去低聲說,大人不必擔心,看來上次臣夥同朱安世在甘泉宮馳道上埋藏的木偶人已經起了作用。皇帝就是那次去甘泉祠祭上天時,開始有恙的。
公孫賀看了陽石公主一眼,神色有點不悅。公孫敬聲笑道,大人放心,公主不會去告發的。皇上對皇後這樣的態度,如果一旦廢了皇太子,公主的命運也可想而知了。現在誰不想保命要緊呢。
公孫賀哼了一聲,我就怕保命不能,赤族有份。
陽石公主道,大人不必擔憂。其實為人臣人子,但凡有一點兒辦法好想,誰又願意這樣做?皇帝迷戀鉤弋夫人,這倒也罷了,可竟然私下授意江充那奸賊編出那樣離奇的故事,說什麽鉤弋夫人天生麗質,生下來手就一直拳縮,沒人能掰開。隻有皇帝見了她,一下就掰開了。這倒也可不論。這鉤弋夫人前年生了個兒子,竟取名叫弗陵,那也就是沒有人能淩駕在他之上的意思。你想,這世間除了皇帝,還有什麽人有這地位?皇帝還授意江充等奸賊到處宣揚,說鉤弋夫人懷孕十四個月才生下這兒子,真是胡言亂語,誰個真正見過十四個月才生下的?還不是想諷勸一幫毫無廉恥的朝臣趁機附會那些荒誕不羈的傳說,稱述什麽堯十四個月出生的故事。皇帝甚至為此把甘泉宮的前殿都改名鉤弋殿,殿門也改名堯母門。既然皇帝昏了頭,認為他這個幼子是堯,那我哥哥的皇太子之位是難以保住了。我們除了主動一點,別無他法,難道要坐以待斃嗎。
公孫賀又重重歎了口氣,事已至此,我也無話可說。大丈夫生不能五鼎食,死則五鼎烹,就效法伍子胥、主父偃罷。
衛君孺插話道,君的確也不要太過擔憂。現在我們不是好好的嗎?敬聲不但出獄了,還官複原職,這都是好的征兆啊。現在我妹妹仍是皇後,太子的地位仍在。皇帝的那個小兒子才不過兩歲,而皇帝本人春秋已高,難道還有壽命等到他的幼子長大嗎?大漢的天子沒有一個是童豎時就即位的,皇帝難道就不擔心接任者太小,外戚專權嗎?我看事情沒那麽嚴重。
公孫賀道,唉,你哪裏知道,這次在豫章縣折損很慘,那高辟兵是個笨蛋,死了倒也罷了。連累得都兒也丟了性命。本來讓他牢牢控製住衝靈武庫的四萬張強弩,一旦有變,心裏也算有點底。管材智又派昌兒去追捕那個沈武,居然也一去不返,據搜尋的人說,派出的五輛兵車和二十個戍卒都沒了蹤影,真是奇怪。當時救走沈武的不過五六個人,難道會敵得過那麽多訓練有素的戍卒嗎?果真是天不佑我公孫氏。
公孫敬聲道,我當初送朱安世逃亡,本來是怕他被捕,會供出我們的事,是以給了他很多金錢,讓他跑遠點。現在想來,真有點婦人之仁,早該殺了他的。唉,不過我當時也對他有點兒忌憚,畢竟他名氣這麽大,萬一失手,我也就完了。隻是沒想到皇帝一時那麽急,屢次下詔逐捕,一個位於九五之尊的皇帝,何必跟一個布衣過不去呢?公孫敬聲說到這裏,手不由地抖了一下,酒水撒了一身。難道皇帝早就懷疑我們的事,這一切都是他計算好的?
公孫賀也緊張起來,你的意思是說,讓我們逐捕朱安世,是在皇帝的計劃之中?想逼我們互相出賣?還好,幸虧我當機立斷,將朱安世斬了,死無對證。就算皇帝懷疑,也無可奈何。不過他何必要這麽費事呢,他本來可以派出繡衣使者去逐捕的啊。
主要目的還是太子。公孫敬聲臉色慘白,皇帝可能早就有廢太子的想法了。但是一個立了三十多年的太子,說廢就廢,終究是不現實的。雖然他是皇帝,也奈何不了廷臣的死諫,僵持下去將使天下擾動,這不是他所想看到的。那麽惟一的希望就是找到太子的過錯,這樣廢他,就義正詞嚴了。所以,作為皇帝,也要處心積慮想點計策。唉!真是可怕。
陽石公主道,那現在就是不能讓他找到太子的過錯。
公孫賀道,皇後也說了,也許沈武私下帶走了朱安世的自首文書。我們一定要找到這個人,殺死他。可是這賊豎子到底跑哪去了,我們真是小覷了他。唉!他怒對公孫敬聲,你這不肖的畜生。平時亂交匪人,害得老翁現在如此被動。
大人且息怒。公孫敬聲俯首行禮道,雞鳴狗盜之徒,有時也很有用的。臣這就找幾個心腹,日夜換班守在司馬門旁,發現麵目像沈武的人伏闕上書就斬殺。對了,朱安世曾經給我來信,說去了西域,可是最後卻在豫章郡出現,非常奇怪。他當時劫持都尉府,目的恐怕就是衝靈武庫。否則一個遊俠,去劫持武庫幹什麽?這不是他做事的風格。還有,他帶去的隨從,據文書上說,皆使用飛虻矢,也不是一般人有財力置辦的,明顯違背了朝廷法令。現在江南一帶,惟有廣陵王是當今皇帝的兒子,難道朱安世和他有勾結,意欲奪取皇位?當初鄂邑蓋長公主勸皇帝任命高辟兵為豫章郡都尉,而長公主又正好是廣陵王的親同產姐姐。也許她知道高辟兵窩囊,才特意派去,給廣陵王以可乘之機不成?
有道理。公孫賀道,他拍了拍案,真後悔當初沒拷掠朱安世,如果他供出廣陵王作亂,皇太子既少了一個敵人,我們又可以取悅皇帝。不過,隻是你這畜生又曾和朱安世勾結,做下了滅族的奸事,真是矛盾。
公孫敬聲道,大人開口閉口要取悅皇帝,難道還對皇帝抱有幻想?不愧是自小侍侯,培養出了很濃厚的感情。可是,未必人家肯這麽念舊情啊。當初陪伴皇帝長大的,有幾個現在還活著?朝為寵臣、夕為殤鬼的還少嗎?前任丞相莊青翟、會稽太守朱買臣、侍中嚴助、光祿大夫主父偃,哪個不是對皇帝忠心耿耿的,最後又有哪個得到了善終呢?
公孫賀道,君要臣死,古今之通義,有什麽好抱怨的。我公孫家自歸順漢室以來,世代忠信,從來沒有背棄君父的行為。
公孫敬聲道,大人說皇帝敬重儒臣,是以從小就讓臣從博士學習《詩》、《禮》、《論語》,可是孔子怎麽說的,他說“君君臣臣”,如果君不像個君的樣子,臣也就可以不臣。《春秋》裏麵講趙盾弑君,固然含有譴責的意思。可是整部《春秋》,最終還是稱讚趙盾是國之宗臣,連晉靈公派去的刺客都不忍殺他。最近博士們非毀的《左氏春秋》,裏麵當頭一句就是“晉靈公不君”,我想儒家的意思,並不以當今皇帝這樣的做法為然罷。
陽石公主道,敬聲說得真是太好了。如果皇帝不這麽刻薄寡恩,我們何必冒著危險這樣做呢?
公孫賀咳嗽了一聲,公主切莫口無遮攔。這事可要萬萬慎重啊。敬聲,你還是這麽巧言善辯,皇帝最憎恨的就是你這樣的人。說點正事,你分析一下,沈武會被什麽人救走,難道真是群盜麽?看他擊斬群盜那麽賣力,群盜應該是喝他的血才解恨,我懷疑另有其人。
大人說的是。公孫敬聲道,這個沈武看來的確是有才能的,有點異誌的諸侯王大概都想網羅。我懷疑是廣陵王劉胥搞的鬼。當時他往東麵逃跑,東麵隻有廣陵國最近,別的都是大漢直轄的郡縣,遠沒有廣陵國安全的。
嗯,公孫賀道,有道理。你馬上派人去廣陵打探一下,看看能不能找到他的下落。
劉胥見了小武和五個篁竹營戍卒,頗為欣喜,當即吩咐擺宴慶祝。筵席設在精致但狹小的日華殿。日華殿象一個高台,四麵環水,從岸上陡然伸入菱鑒湖中,隻有淩空的複道和顯陽殿相連。殿中四麵都有精致的回廊,可以倚著欄杆縱目遊觀澄碧的湖水。酒過三巡,劉胥滿臉喜色地說,麗都,最近宮裏出了一件怪事,顯陽殿前的一塊巨石上,有很多螞蟻組成三個字:吳更始。看來是好征兆啊。廣陵當年就是吳國的地域,所謂更始,這不是說我將取得帝位麽?
劉麗都笑道,父王說得對,可能真是吉兆。對了,我這次回來,路過丹陽郡宛陵縣的時候,聽到那裏傳唱一首童謠,唱的什麽:
征和之中。長安洶洶。
老龍一怒大龍紅。
渭水赤色無西東。
小龍飛出天下同。
劉胥低頭沉吟道,童謠一向是世事將變的預兆,不可小覷,不過這歌是什麽意思?
劉麗都道,當初神巫李女媭不是說皇太子近年內將有災禍嗎?我看這童謠就像預言。老龍可能指當今皇帝,大龍可能指皇太子。他們將會有衝突,而且事情鬧得很大,既然長安都為之洶洶擾動,那麽很可能皇太子會性命不保。至於小龍,大概就指新皇帝了。父王在皇上的諸子裏麵最為年少,很有繼承帝位的希望啊。
王太子劉霸說,姐姐說得不對。皇上還有一個小兒子,你忘了,叫劉弗陵的。前年他剛產下的時候,那聲勢是何等之大:增封各諸侯國邑戶,賜天下百姓長子爵一級,女子五十戶牛酒,許天下百姓大餔三日,就是當年冊封皇太子也沒有這般轟動。子以母寵,皇帝寵愛鉤弋夫人,自然對她生的兒子也珍若拱璧了。我看即使這童謠很靈,也當應在劉弗陵身上。
劉寶不滿地說,太子你太多慮了。劉弗陵才兩歲,哪裏當得了皇帝。我看這皇帝一定是父王當的。到時我要父王封我為廣陵王。現在的皇帝太刻薄了,我不過殺了個賤民,就奪了我爵位。父王將來一定要彌補給我啊。劉寶是劉胥最大的兒子,但因為是庶出,不能當太子。前此皇帝曾封他為南利侯,一直住在南利縣。前年因為殺了一個無辜平民,被南利縣令劾捕,皇帝下詔減死奪爵免為庶人,隻好灰溜溜回到廣陵。
劉胥一向不喜歡劉霸,因為劉霸性情溫和,身體孱弱。而劉寶孔武有力,粗蠻任性,和自己很相像,他曾想立劉寶為太子,特為此上書皇帝,可是被駁回。這事不能由他說了算,朝廷有宗正官專門管理宗室事宜。劉霸是嫡長子,他一出生,就被宗正順理成章地記載在將來世襲廣陵王的簡冊上。但皇帝為了安撫劉胥的心情,破例將劉寶封為南利侯,沒想到他一下子就犯罪失侯了,這簡直像打了劉胥一記耳光:這樣的兒子還想承續一國之宗廟?劉胥見他回國,發了一通火,可畢竟是自己的愛子,也無可奈何。隻是對他的期望大減,今天看到他讚同自己,不由得高興起來,慷慨道,如果寡人當了皇帝,今天在座的個個封侯有份。他舉起酒爵對小武道,沈先生,和寡人幹了此杯。寡人聽說先生擅長斷獄,將來就拜先生為廷尉,記得高皇帝說過:“庶民所以安其田裏而無歎息愁恨之心者,政平訟理也。與我共此者,其惟良二千石乎?”天下正需要沈先生這樣的人擔任二千石啊。
小武一直沉默著,他本就不是很愛說話的人,何況這場景很生疏。從遙遠的故鄉來到廣陵,好像隻是一夜的夢,夢醒之後不知身在何處。雖然這裏氣候風物和故鄉並無太多的不同,可心情是永遠不會一樣了。他現在是一個隻能隱姓埋名的人。他能說什麽呢?也許今天劉胥待他是客,明天詔書來了,劉胥就要逼他自殺滅口。他拘謹地拱手謝道,臣蒙大王收留,以延犬馬之命,於願已足。豈敢奢望當上廷尉,位列九卿。大王這樣說,臣實在慚愧無地。
劉麗都笑道,有什麽不可?沈先生一路上可教了我不少東西,哪裏僅僅是當個刀筆吏的誌向。《詩》、《書》、《論語》樣樣精通,處理具體事務也不慌不忙。我看當廷尉是委屈了,便是當禦史大夫、丞相,也一定能勝任愉快的。
哦,這位沈先生原來如此了得?失敬失敬。這時,坐在一旁受了冷落的趙何齊臉色很難看,他陰陽怪氣地說,在下以前也曾拜師讀了幾頁詩書,到時還要請教一二。
小武正要謙虛兩句,劉胥嗬嗬笑道,兩位先生都是高才,都是寡人的左膀右臂,不要爭了。對了,麗都,趙先生這第二次來到廣陵,還帶來了楚王給我的一封書信,以他的名義為趙先生向你求婚,這可真是親上加親啊。從此我們廣陵國和楚國可以同舟共濟,加上趙家富甲一國的財力,很多事情就更好辦了。
小武心裏一沉,好像霎時掉進了冰窖。他手指顫抖,感到都握不住酒杯了。他側過頭,想看看劉麗都的臉色。
劉麗都也似乎有點尷尬,強笑道,女兒還小嘛,暫時不想嫁人,再說遠嫁楚國,離開父王,情何以堪?女兒舍不得啊。
也不算小了。劉胥道,我在你這麽大的時候,你母親都已懷了你在肚裏,何況你是女子,這個年齡嫁人並不早啊。楚國離廣陵也並不算遠,幾天功夫就可以馳到,想回來就可以回來的。
劉麗都嘟囔道,過段時間再說罷。我們還是先解決昌邑王使者張崇的事再說。昌邑王派遣使者,想搞亂江南五郡,然後嫁禍公孫賀,真是好不陰險。我們現在無意中得知了他的奸事,可惜沒法上告長安。
劉霸說,的確,如果皇帝問我們怎麽抓到的張崇,我們怎敢如實稟報。頂多我們心裏有個底,知道昌邑王也一直在覬覦帝位就是了。
趙何齊氣鼓鼓地說,這個人抓來有什麽用?他嫁禍公孫賀,本來是再好不過了。就算嫁禍沒成功,皇帝自然會處理掉昌邑王。你們真是多事,現在這個人放在手裏,殺了又沒意思,放了又不行,看你們怎麽辦?
劉胥迎合道,趙先生說得對,這件事的確不該管,他們互相撕咬,我們作壁上觀,正好漁翁得利的。
小武感覺到耳根發燙,他覺得他們的話都是衝著自己來的,好像是自己做了件極大的蠢事,給他們增了極大的麻煩。他忍不住插嘴道,大王,請恕下臣無禮,這件事哪有這麽簡單?下臣雖然僻居豫章小縣,卻也知道皇帝以前最喜歡李夫人,也就是昌邑王的母親,現在昌邑王的舅舅李廣利因此還一直受皇帝重用。宗正劉屈氂又和李廣利為親戚。劉屈氂是中山王劉勝的兒子,曾任涿郡太守,一直深得皇帝寵信。這兩個人為羽翼,勢力絕對非同一般。如果皇帝真的廢太子,我看最可能立昌邑王為儲副。我們抓獲的張崇根本沒見過昌邑王,自己奉誰指使也說不清楚。沒有證據,想要搞掉昌邑王,是萬萬不可能的。而且難免招到李廣利和劉屈氂的報複。而假扮的繡衣直指使者如果在江南五郡殺了太守,除了能嫁禍公孫賀外,也可以嫁禍廣陵國,畢竟廣陵國最靠近這五郡,而昌邑國卻隔得很遠。何況,幾個月前,廣陵國……他看了一眼劉麗都,欲言又止。
劉麗都笑道,武哥哥不必諱言,上次我和衛府勾結施苦肉計,意圖搞亂豫章縣的治安,趁機除去豫章太守,可是沒有成功。案情正是被你這位獄吏查出來的。皇帝為這事派使者警告過父王。如果這次豫章太守在餘汗縣肥牛亭被一個神出鬼沒的繡衣使者所殺,自然最容易懷疑到我廣陵國頭上。那時張崇可能已被格殺,死無對證,這樣的嫁禍我們就很難推得掉,沈君,你說是吧?她的兩泓秋水含笑看著小武,讓小武身上頓時如添新纊。在這個陌生的地方,隻有這個女子是他惟一親近的人了,何況他們已經在一起銷魂過,他覺得愛這個女子愛得無以複加。是的,愛上一個反賊的女兒,暗示著他以後和謀反再也無法割舍。他本是大漢直屬郡縣下的一個忠誠小吏,原想憑著勤懇踏實,積功累勞,逐漸升遷。如今落入了這個彀中,將再無可能實現那個夢想。他對廣陵國的未來完全不看好,早就聽說皇帝並不喜歡他這個粗魯的兒子,今天真正見到劉胥,發現他比自己想像的還差,根本毫無主見。他那個愛子劉寶,也跟他一個貨色,真不知道他怎麽會有劉麗都和劉霸這樣的兒女。可能是他那逝去的王後過分聰明,彌補了他的智力缺陷所致罷。這樣的一個王,怎麽可能繼承帝位呢?除非皇帝其他的兒子全死絕了。自己是注定要給他陪葬的了。唉,其實真正想起來,死生又算得了什麽?天幸還不算孤苦一人,有眼前這女子,也殊為不算遺憾。他感激地和劉麗都對視著。
趙何齊盯著他們倆,酸溜溜地說,沈亭長的話我看是杞人憂天。這個假使者怎麽可能瞞得過太守,自然會被太守捕捉,拷掠出真相的。
小武心裏頗為惱怒,這豎子稱自己為沈亭長,不過是譏諷自己的出身。隻是他乃劉胥的貴賓,自己也不好正麵反擊,於是淡淡一笑,那麽請趙先生現在去拷掠張崇罷,看他是否會供出昌邑王?據下走的經驗,這些人雖是小吏出身,卻和商人大不一樣,不會那麽錙銖必較自己的性命價值幾何的。士為知己者死,你出多少錢,他也未必肯出賣朋友。小武故意把那個“賣”字咬得很重。
趙何齊果然怒道,大膽,你這賊小吏敢如此放肆,譏刺趙某,可知趙某的姐姐是楚王王後,殺你這樣一個人就當殺隻狗罷了。
小武血往上湧,一時間氣憤、屈辱、悲傷,各種情緒在胸中激蕩。他真想拔出劍來,當場斬下這個猥瑣小人的鳥頭。可是在這殿上,是無人準許佩戴刀劍進來的。他隻好壓住氣,淡淡地說,可惜我不是楚國境內的一條狗,你那個高貴的姐姐恐怕鞭長莫及啊,真是遺憾。
趙何齊怒甚,騰的一聲站了起來。劉麗都卻也耐不住了,她將酒杯一頓,俏臉通紅,宛若桃花,怒道,沈先生好歹是我從豫章請來的客人,你這樣威脅他,未免太不把我放在眼裏。今天看在父王的麵上,我不跟你計較,沈先生,我們先走。說著屈腿直腰,從席子上站起來。
趙何齊有點傻眼,臉上一陣紅一陣白,看著劉麗都,氣得說不出話。劉胥見狀,尷尬道,趙先生不要見怪,小女自小被寡人寵壞了。你就大人不計小人過罷。
劉霸插嘴道,父王,我說句公道話,沈先生剛才的分析,我覺得是很有道理的。趙先生的火氣未免太大了。算了,兒臣也先告退了。這時劉麗都已經拉著沈武離開了席位,往外走去。劉霸站起來道,我去安慰安慰姐姐。
劉寶斜了他一眼,縱聲笑道,太子、姐姐,你們倆真是太迂腐了。趙先生是定陶大族,見多識廣。沈武不過是個窮酸的獄吏,能有多少見識,值得你們這樣護短嗎?父王、趙先生都請息怒。他們既然無知,就由他們去吧,我們樂我們的。
劉胥陰沉著臉,不再說什麽。趙何齊眼睜睜看著那個愛慕得要死的絕色女子,和另一個他討厭得要死的男子一塊兒離去,氣得發昏,顫聲說,令嬡和那小豎子很親密啊,看來我是沒指望了。他壓低了聲音,說不定他們早有奸情了呢。
啪的一聲,劉胥也重重的將酒杯按下,趙先生罷了。我們換個話題罷。
趙何齊臉色大變,悻悻地說,令嬡既然看不上下臣,下臣再呆在這裏也是礙眼,自取其辱。明日下臣就治裝回楚國好了。對了,敝國寡君很想念李女媭,希望能帶她一塊回去。大王前途遠大,好自為之罷。
劉胥愕然道,趙先生何必如此不快,跟沈武那個鄉鄙的獄吏一般見識。至於婚姻之事,雖然麗都被我嬌慣壞了,最終還是要聽我的,哪裏能讓她自己想怎樣便怎樣。寡人和楚王共謀大業,千萬不要為了這點兒細事傷了和氣。
劉寶也勸道,父王說得對,趙先生何必跟這種牧豎一般見識。喝酒喝酒。
那希望大王答應我一個要求。趙何齊臉色鐵青。
什麽要求我都可答應。劉胥道,先生請講。
斬下這個獄吏的首級,我要用來當尿壺。趙何齊重重地說。
劉胥呆了一下,這——這個……趙先生,我看還是從長計議罷。如趙先生所言,殺他誠然像殺一條狗,可是一旦傳出去,說寡人斬了投奔的客人,天下豪俠還有誰敢來投奔寡人?方今大業未成,正是用人之際,不如等我們成功之後,再處置他不遲。反正他也飛不上天去。何況他這次招降的五六個郡兵,我也不能一起都殺了罷。
趙何齊沉默了半晌,好吧,我就暫且忍一段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