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嬴政的選擇
秦始皇:詐與力的極致 作者:呂世浩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h2>天下無異意,則安寧之術也。</h2>
接下來,秦始皇召開了他施政以來的第一次重大會議,這次會議不但決定了秦朝統治天下的國策,更影響了中國以下兩千年的曆史格局。我們來看看這次事關重大的會議,到底在談些什麽。
丞相綰等言:“諸侯初破,燕、齊、荊地遠,不為置王,毋以填之。請立諸子,唯上幸許。”
丞相王綰及大臣們向始皇提了一個建議,那就是為了安定遙遠的燕國、齊國、楚國等新征服地區,請始皇分封兒子們為各地之王,用分權的方式來統治這麽龐大的國家。
這是周朝就用過的辦法,也就是希望始皇恢複過去分封諸侯的封建體製,而非實行所有的地方官員都由中央派任的郡縣體製。
始皇聽了這個建議後,決定召開會議,叫群臣來議論此事,結果是:
始皇下其議於群臣,群臣皆以為便。
群臣幾乎一麵倒的,都認為這樣做是比較好的辦法。
我說“幾乎”,就是還有一個人反對。那個人是誰呢?就是始皇時的名臣李斯。
李斯的理由是什麽呢?各位讀到這裏不要心急:
<b>請你把書合起來,靜下心來想,如果你是秦始皇,在麵對這樣的局勢,聽到這樣的議論時,你覺得哪一種做法更好?如果你是李斯,你反對這件事的理由是什麽?</b>
把所有的問題從頭到尾想過一遍以後,再打開書,我們來看李斯怎麽說。
李斯一人獨持反對意見,而他說服了秦始皇。他說:
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眾,然後屬疏遠,相攻擊如仇讎,諸侯更相誅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內賴陛下神靈一統,皆為郡縣,諸子功臣以公賦稅重賞賜之,甚足易製。
周文王、武王的時候,把自己的子弟分封到天下去,剛開始都是和樂一家。可是一代一代過去,親戚關係也越來越疏遠,最後到了春秋戰國時,這些同姓子弟的國家之間彼此攻擊,好像仇人一樣。周天子根本沒有能力去阻止他們。
李斯的意思無非是,分封子弟必然重蹈周朝的覆轍。在他來看,最好的辦法還是實行郡縣製,所有的官員都由中央派任。那怎麽處理諸子功臣的問題呢?隻要給錢就可以了,給他錢讓他享受富貴,可是絕對別讓他擁有自己的土地、人民、軍隊,這樣他就沒有反抗的能力,中央就容易控製地方。
但李斯所說不止於此,注意下麵這兩句,這才是秦朝立國最重要的核心精神,來看看他們用什麽方法統治這個天下。
天下無異意,則安寧之術也。
怎麽樣才能夠讓天下安寧?隻要天下沒有人敢持有和我不同的意見,不就自然安寧了嗎?
大家都聽我的,不準有其他意見。從中央到地方,整個天下隻能有一個意誌、一個領袖、一個力量,這就是在兩千多年前,中國人麵對第一次天下統一的時候,所提出來統治天下的方法。
這個方法好不好呢?不要急,曆史學不談空話,所有的判斷都要用事實來檢驗。接著往下讀,各位就會看到這個政策貫徹到最後,會是怎麽樣的結果。
我隻提示你們一點,各位好好思考,世界上人人都有自己的想法,這是自然之理。“天下無異意”,這可能嗎?<h2>誠使秦王得誌於天下,天下皆為虜矣。</h2>
始皇接受了李斯的建議,決定分天下為三十六郡,這就是中國從封建到郡縣製的一個裏程碑。此後兩千年不是沒有封建,但郡縣製始終是中國政治體製的主流,和這場廷議有莫大的關係。
秦始皇為什麽接受李斯的建議?因為他希望這個世界上永遠沒有戰爭,他說:
天下共苦戰鬥不休,以有侯王。賴宗廟,天下初定,又複立國,是樹兵也,而求其寧息,豈不難哉!
天下為什麽戰爭幾百年,就是因為分封了諸侯王,隻要沒有諸侯王,天下就不會再發生戰爭了。
這個想法確實是好的,單從這一句話來看,秦始皇真是悲天憫人,真是入聖了。所以有很多曆史學家覺得,秦朝當時有一個消弭天下戰爭的和平理想。這說得沒錯,問題是,秦始皇想要消弭天下戰爭的目的是什麽。
統一文字後的小篆《泰山刻石》,李斯手書
接下來,始皇頒布一連串的政治措施,包括分天下為三十六郡,收天下兵器,統一度量衡、車軌和文字。其中影響最深遠的,便是統一文字。
當時天下各國都有自己的文字,寫法已各有不同。雖然從我們今天的角度來看,所謂六國文字跟秦文字還是同一套方塊字的係統,但溝通畢竟不便。如今始皇要將所有不同的文字,全部統一成一個寫法,目的是方便公文書的傳遞,利於秦朝統治廣闊的天下。
這項措施的影響非常深遠巨大,到了今天,中國各地雖然有不同的方言,但始終都有統一的文字,能夠維係這個國家於一體而不墜,始皇可謂功莫大焉。
除了上述的措施外,始皇還有一項命令值得注意:
更名民曰“黔首”。
什麽叫“黔首”?“黔”是黑,“首”是頭,是當時對一般百姓的稱呼。至於為什麽這麽稱呼,後世學者有各種不同的解釋,但這不是我們討論的重點。
重點是“更名民曰‘黔首’”的意義,這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事。
對六國而言,秦國是征服者。古今中外,征服者征服了那麽龐大的土地,通常最簡單的治理方法就是設立等級製度,把他們自己變成最高等的民族,而其他被征服的民族則一層一層降低,雅利安人統治下的印度是如此,羅馬帝國統治下的西方是如此,元朝統治下的中國也是如此。
但秦始皇沒有這個想法,普天下的人民在統一以後,不分你原來是秦國人、趙國人或楚國人,一律平等,統統都是“黔首”,沒有征服者與被征服者的差別。
或許有人會說,這真是了不起的平等思想。是的,這真是了不起的平等思想,但是凡事都會有兩麵,兩麵是並存的。中國文化講陰陽、正反、表裏,就是不希望用單一的眼光去看待事物。
為什麽秦始皇要頒布一個將老百姓全部視為平等這樣的命令呢?因為在他的心中,所有人都是他的臣民,說得更直接一點,所有人都是他的奴隸,有什麽不平等的呢?
不信的話,各位還記得尉繚的評語嗎?
誠使秦王得誌於天下,天下皆為虜矣。
各位以為我在汙蔑秦始皇嗎?不要急,看到後麵,各位就會明白我為何如此評價秦始皇了。
秦每破諸侯,寫放其宮室,作之鹹陽北阪上……殿屋複道周閣相屬。所得諸侯美人鍾鼓,以充入之。
這一段是什麽意思呢?始皇滅掉趙國後,就在鹹陽模仿建造和趙國一模一樣的宮殿;等滅掉魏國後,又在鹹陽模仿建造和魏國一模一樣的宮殿……由此類推,等他消滅完了天下所有的國家後,那麽全天下的宮殿都在首都鹹陽可以看到,這是多大的氣勢啊!
各位可以想象一下,今天如果有一個國家滅亡了地球上所有的國家,它把美國的白宮、法國的羅浮宮、英國的白金漢宮等等,全部搬到它的首都裏麵,這是多麽宏偉的氣勢,象征著天下統一新時代的來臨。
問題是,天下經過了幾百年的戰亂,此時是做這些事情最適當的時機嗎?做這些事情是誰在出力?做這些事情又對誰有好處呢?
所有得到的各國美人、寶物,統統填入這些宮室裏麵,隻供秦始皇一人享受。讓苦於戰禍的人民,耗費無數人力物力,就為了一個人的快意,難道不是把天下人都當成他的奴隸嗎?
我寫這些文字,就是要告訴各位,人是很複雜的,每個人有很多麵貌。這是曆史人物課,目的是分析人物、了解曆史。因此當你們讀到任何一位曆史人物時,要反複地在心中琢磨,這到底是一個什麽樣的人?如果你是他,你的做法會有不同嗎?
當然,這絕不是問你有沒有更蠢的做法,而是問你會有比他更好的做法嗎?如果你能發現更好的做法,你才能夠學到怎麽做人處世,這才是有用的曆史教育。<h2>秦始皇的自我評價</h2>
我們繼續看秦始皇接下來發生了哪些事情。
二十八年,始皇東行郡縣,上鄒嶧山。立石,與魯諸儒生議,刻石頌秦德,議封禪望祭山川之事。乃遂上泰山,立石,封,祠祀。下,風雨暴至,休於樹下,因封其樹為五大夫。禪梁父。刻所立石。
二十八年,是秦始皇統一天下後的第三年,這一年始皇到東方六國去巡視。更重要的是,他要去泰山封禪。什麽是封禪?我用一個簡單的比喻講給各位聽。
各位要知道,按照中國傳統的說法,皇帝雖然是人世間最大的主宰,但嚴格來說,他並不是最高的主子。
皇帝是什麽呢?皇帝是天子,天子是天的兒子,是代理天來統治這個世間的人。
所以這個世間的真正主子是天,而不是天子,天子隻是個代理人。
若按照現代人的概念來比喻的話,天是董事長,皇帝是總經理。對人間,皇帝是君;對天,他就是總領河山之臣。
那問題來了,如果董事長是天的話,那麽總經理是需要去做業績報告的。我幫你在統治這個天下,天下到底是統治得好還是不好呢?
試想如果你是總經理,報告的時機由你決定,你會挑業績最好的時候去做報告,還是業績最不好的時候去做報告?我想大部分的人都會挑業績好的時候去吧!
業績不好的時候誰要去觸黴頭,萬一天不高興,把你給換掉了怎麽辦?
各位認為不可能嗎?《尚書》不就告訴你,“皇天上帝,改厥元子”嗎?皇天上帝把天子給換掉了,於是周就取代了商。所以當然是要等施政最好的時候,天子才去做報告,所謂的封禪基本就是這麽回事。
皇帝既然對天做施政報告,自然希望天能夠獎勵他。秦始皇此時環顧四周,覺得我這天下治理得實在太好了。幾百年以來,天下無王啊!自從周室統治衰落後,天下戰亂不休,今天終於有一個統治者恢複了人類文明世界的安寧,我當然要上泰山去進行封禪了。封禪這一天,始皇正是誌得意滿的那一刻,結果上天最會給他潑冷水。下山的時候,突然之間狂風暴雨,這對秦始皇來說,實在是太觸黴頭了。
中國人特別相信這個,什麽都可以附會在天象上。以前某一位政治領袖死掉的時候,那一天剛好是下大雨,就一定要說成是天在哭泣。可是等下一位政治領袖,也就是他兒子死掉的時候,那天是大晴天,大家就絕口不提這件事情了。
就從這次巡行起,秦始皇開始了立石刻辭的舉動,刻辭的內容在說什麽呢?我們可以來看看。例如:
泰山刻辭:
皇帝臨位,作製明法,臣下修飭。……
治道運行,諸產得宜,皆有法式。……
琅邪刻辭:
維二十八年,皇帝作始。……
上農除末,黔首是富。……
功蓋五帝,澤及牛馬。……
始皇在刻辭中將自己統治後的天下,敘述成一個多麽美好的世界。不僅“治道運行,諸產得宜”,都得到最合宜的境況;而且還“黔首是富”“澤及牛馬”,不僅百姓過得富裕,都生活得非常好,連牛馬都受到皇帝的恩澤。這也難怪,始皇敢在刻辭中說自己“功蓋五帝”了!
這就是秦始皇對自己施政的評價,所有立石的目的就在歌頌他自己的功德,他的統治到底有多了不起,給老百姓的恩惠有多大。刻在石上,就是為了讓他的功德能流傳千秋萬世。
太史公深知這一點,因此《史記》中描述始皇幾次刻石都說:
二十八年,始皇東行郡縣,上鄒嶧山。立石,與魯諸儒生議,刻石頌秦德。
並勃海以東,過黃、腄,窮成山,登之罘,立石頌秦德焉而去。
作琅邪台,立石刻,頌秦德,明得意。
……
三十七年十月癸醜,上會稽,祭大禹,望於南海,而立石刻頌秦德。
在太史公來看,始皇刻石的目的就是“頌秦德”“明得意”。
說實話,如果歌頌內容屬實的話,歌頌自己無可厚非。但問題的關鍵正在於,始皇刻辭中所歌頌的內容是真的嗎?
同樣在這一年的巡行,始皇還做了幾件事。最常被後人提到的,就是他派方士徐市求仙藥,以及在泗水撈鼎不成的故事。但這裏我要提另一件事,就是他麵對神祇的態度。
浮江,至湘山祠。逢大風,幾不得渡。上問博士曰:“湘君何神?”博士對曰:“聞之,堯女,舜之妻,而葬此。”於是始皇大怒,使刑徒三千人皆伐湘山樹,赭其山。
始皇要過江,卻碰到了大風,幾乎渡不過去。古人遇到這種事,便會懷疑是因得罪神祇而遭到阻礙。當地的神祇是湘君,於是始皇問隨行的博士:“湘君是什麽神呢?”博士回答:“湘君原是堯的女兒、舜的妻子,後來葬於此地。”
始皇聽了大怒,他可是“功蓋五帝”的皇帝,堯舜都不放在眼裏,怎麽能被堯的女兒、舜的妻子所欺?於是他下令要刑徒三千人,將湘山上的樹全部砍光,作為對湘君的懲罰。
在我來看,這一刻是始皇一生的巔峰,他連神祇也不放在眼裏!隻要阻礙他的,就算是神鬼也要被他踩在腳下!
在中國傳統的語匯中,“巔峰”並不是一個好詞,因為這代表了接下來隻能走下坡路。所以在過去,很少會恭維人“如日中天”,這等於咒他後麵隻會“夕陽西下”。如果真的要恭維人,就會對他說“如日東升”,接下來能步步高升,一天會比一天更好。
是的,我說“這一刻是始皇一生的巔峰”就是這個意思。接下來的秦始皇,隻會一天比一天糟糕,直到他離開人世,直到秦朝滅亡為止。
<h2>始皇的選擇</h2>
二十九年,始皇東遊。
這一年他又到東方巡遊,先在博浪沙被人刺殺,“為盜所驚,求弗得”。當然各位都知道這位“盜”是誰,他就是我們大家都很熟悉的張良大哥了。這時天下大舉搜捕他,這位大哥卻如我前麵所講的,正“從容步遊下邳圯上”,真是何等膽氣!
從史書來看,博浪沙刺殺事件似乎沒有影響始皇的巡行。他到各地繼續刻辭,文中仍然充滿對自己的歌頌。直到這一刻,他仍深信自己的統治是如此的完美而偉大。
三十年,無事。
各位注意了,這一句是重點。
我想有朋友看到這裏,一定會問:“無事還能叫作重點?”那是因為各位不明白中國的傳統史法。
在《史記》中,本紀體通常是編年記事。但如果那一年沒有什麽事,一般都會跳過去,直接記載後麵有事的年份。可是這一年明明沒有事,為什麽史書還會特別記載“無事”呢?
這代表史家認為沒有事正是一件大事,因為始皇即位以來,連年有事,百姓疲於奔命。難得有一年終於沒事,老百姓可以休養生息,所以是史家所認為的大事。
讀中國史書,一定要明白什麽是中國的史法。有時候你認為沒有意義,史家卻特別強調,裏麵多半隱藏著重要的意義。
三十一年……始皇為微行鹹陽,與武士四人俱,夜出逢盜蘭池,見窘,武士擊殺盜,關中大索二十日。米石千六百。
這一年始皇不知為何大發雅興,居然微服出行去巡視鹹陽。
先跟各位講個笑話,在明清時代考科舉,為了怕冒名頂替,需要寫明考生的容貌特征。有一個考生去考試,考官卻不讓他進場,原因是他的特征寫的是“微須”,可是考生卻留了小胡子。
等一等,“微須”不就是留了小胡子的意思嗎?為什麽考官不讓他進場呢?因為這位考官認為,“微須”是沒有胡子的意思,《論語》中不是說“微管仲,吾其披發左衽矣”,“微”就是沒有的意思嘛!
這位考生聽了後,真是目瞪口呆。他隻好反問考官:“那麽請問孔子微服過宋,難道是不穿衣服過宋國的意思嗎?”
中國曆史悠久,文化積累太深了,每個字都有許多解釋,必須要看前後文才知道。為了避免有朋友誤解,特別聲明,“始皇為微行鹹陽”,是穿上一般人的衣服出行鹹陽,不是他沒有穿衣服經過鹹陽,那就未免太驚世駭俗了。
這次始皇微服出巡,隻帶了四名武士,結果在蘭池這個地方碰到了盜賊,居然被盜賊所困,最後武士們奮力廝殺,才擊敗了盜賊。
讀中國書心一定要細,逐字逐句地去體會文字背後沒有說的事情。<b>試問各位,始皇出行隻帶了四名武士,這四名武士的武功會是高強還是低微?</b>
想當然耳,這四名武士武功一定是高強對吧?始皇不可能帶四個廢物出去,那怎麽保護自己的安全。<b>再問,這四名武士武藝如此高強,結果盜賊能使他們“見窘”,那麽盜賊的人數是多還是少?</b>
想必盜賊的人數絕對不少,對吧!否則天下哪有那麽多高手?皇帝帶出去四個高手,結果就被民間兩三個人打到“見窘”,這未免運氣太差了。最後武士雖然擊殺了盜賊,但從“關中大索二十日”來看,就知道盜賊必有漏網之魚逃掉,否則何必大肆搜捕?
因此各位要注意,就在這一年,就在始皇統治的京畿腳下,就有大規模的盜賊敢在鹹陽橫行,你就看他的統治已經到了什麽地步!他前麵的刻辭不是告訴你“諸產得宜”嗎?不是說“黔首是富”嗎?
這不是新征服的東方六國,而是始皇統治下的首都鹹陽,為什麽盜賊規模會那麽強盛呢?下麵史家用五個字給了答案:“米石千六百”,這年一石米的價錢是一千六百錢。
正常的米價是多少呢?這是個很難的問題,因為每個時代的幣值不同,而且史書記載的多半是戰亂或荒年時的特別價格。但我們仍然可以列出各個時代的一般米價作為參考:
春秋中期齊國米價一石是六十二錢半(《管子》)。
戰國早期魏國米價一石是三十錢(李悝)。
西漢文帝時的米價一石是十餘錢(《史記》)或數十錢(《桓子新論》)。
從這樣的價格,各位就可以看出一石米價一千六百錢,是多麽可怕的事。為什麽盜賊橫行?正是因為民不聊生,老百姓隻能鋌而走險。連身為征服者的秦國都如此,何況是被征服的東方六國。
<b>你還好意思去跟人家講“諸產得宜”?</b>
<b>你還好意思去跟人家講“黔首是富”?</b>
<b>你還好意思說你自己“功蓋五帝,澤及牛馬”?</b>
講到這一段,或許有朋友會想:“講這一段的目的,就是要告訴我們秦始皇施政有問題嗎?”
不是,我的用意不止如此。
所有的人在做事的時候,其實難免都會碰到挫折。挫折是小事,更重要的是常常在你努力做了很多的事後,最後才發現結果完全不像你想象的那樣。別人對你的實際評價和你自己認為的評價完全不一樣,有時是天壤之別甚至是背道而馳。有時你覺得對方很喜歡你,可是突然發現真相是對方討厭你討厭到了極點;有時你自以為做事做得很成功,自以為你很聰明,但在別人眼中這就是一個笑話。
人或多或少都會碰到這樣的問題,但人跟人之間的差別往往不在於遇到不同的問題,而在於麵對問題的態度。通常決定你一生成敗的,有兩種不同的態度:
第一種是麵對現實,改變自己,去解決問題。
第二種是掩耳盜鈴,設想別人的評價都不正確、都是偏見、都不懷好意,因為各式各樣的目的故意汙蔑扭曲自己。其實自己做得很成功,都是別人不對,你沒有錯。
你有兩條道路可以選擇:改變自己,或是繼續活在自己的美夢之中。
我講到這裏,可能有人會問:“人人當然都會選擇第一條路,誰會選擇第二條路呢?”
不。按曆史來看,大部分人通常都會選擇第二條路。為什麽呢?因為我還沒說的是,第一條路是很痛苦的。
麵對真實的自己,甚至是醜陋的自己,就好像傷口結痂之後,要把結痂處重新撕開一樣的痛苦。活在自己的幻想跟美夢之中,永遠是比較快樂的事情,沒有幾個人有勇氣去麵對真實的自己。但如果你選擇的是第二條道路的話,那你永遠也不可能改變自己,事情隻有一步一步地越來越糟。
我為什麽要講這麽一長段,就是希望各位好好想想。“逢盜蘭池”的不是別人,就是秦始皇自己;一石米價漲到一千六百錢,他更不可能不知道。始皇應該已經意識到了,這個天下完全不像他刻辭中想象的那麽美好。
<b>那麽在這一刻,他會選擇哪一條道路?</b>
人生從你選擇哪一條道路,就決定了你是什麽樣的人。<h2>曆史的諷刺</h2>
三十二年,他又繼續到東方巡遊刻辭,我們看看這次刻辭中說什麽:
碣石刻辭:
……地勢既定,黎庶無繇,天下鹹撫。
男樂其疇,女修其業,事各有序。……
刻辭中繼續強調,老百姓完全沒有多餘的徭役,男人都在田疇裏麵快樂地耕作,女子也都各守自己的本分,天下真是富裕祥和的景象啊!
秦始皇不是不知道問題,可是當他碰到問題的時候,他選擇的是繼續自欺。
秦始皇是笨人嗎?絕對不是。這個人十三歲即位,二十二歲鏟除權臣親政,到最後統一六國,他是絕頂聰明的人,聰明才智絕對在我們十倍以上。可是各位要明白一件事,這個世界上越聰明的人越會自欺,因為他不能忍受自己不像自己想象的那麽聰明。當人走到了這條道路上,他就離悲哀和失敗不遠了。
這一年,始皇命令更多的方士去求仙人不死之藥,求仙之路加速進行了,為什麽?因為他今年已經四十五歲了。看這本書的許多朋友,多半是二十幾歲的年輕人,所以各位沒有感覺。等你過了四十歲,自己身體一天不如一天,離大限之日越來越近,你就會明白了。
秦始皇也不例外,他也是人。唐太宗年輕的時候,讀秦始皇漢武帝求不死藥的事跡,就大罵這兩個人真是愚蠢到了極點,天下哪有不死之藥,怎麽會去相信方士呢?罵得真好,可是唐太宗是怎麽死的呢?“服胡僧長生藥,遂致暴疾不救”。
清朝康熙皇帝年輕的時候,讀唐太宗的傳記,說他一生文治武功很好,就是不會處理家事,所以晚年兩個兒子爭位鬧得天下不寧。罵得真好,那麽康熙晚年他的兒子又怎麽樣呢?人家的兒子兩王奪嫡,他的兒子九王奪嫡啊!
在中國人來看,曆史最重要的是“人”。人就是人,不必把人看得太高,也不必把人看得太低,你必須忠實地去認識人到底是什麽,才能真正明白曆史。
結果到海外求仙的方士沒有帶回來不死藥,卻帶給他一個壞消息。在海外發現了預言之書,上麵寫著:“亡秦者胡也。”
預言書在中國曆史悠久,它最大的特征就是,你光看字麵絕對看不懂是什麽意思,而猜測通常都會猜錯。隻有等到最後應驗時,你才會發現原來是這個意思。
按秦始皇的解讀,“胡”就是胡人,因此他為了挽救大秦的命運,決定派大將蒙恬“發兵三十萬人北擊胡”。他猜對了嗎?完全不對,按後人的解釋,秦朝滅亡在他最小的兒子手裏,那個兒子名叫胡亥。這也是中國預言的特色,預言家怎麽說都是對的。
但有趣的是,秦朝的滅亡和始皇對外大肆征伐有密切的關係。他因為不想秦朝滅亡,所以才去北伐匈奴,才興建長城、直道等種種大型工程,結果這一切反而加速了秦朝的滅亡。曆史的諷刺,就在這種地方。<h2>三代之事,何足法也?</h2>
三十四年,這年舉行了另外一場極為重要的會議,甚至影響了整個中國的曆史。
秦始皇在鹹陽宮舉行酒宴,大臣和博士們都前來祝賀。這時有一位大臣周青臣頌揚始皇說:
以諸侯為郡縣,人人自安樂,無戰爭之患,傳之萬世。自上古不及陛下威德。
這句話不必翻譯,相信各位都看得懂。<b>但我要問各位,如果你是秦始皇,在這一刻聽到這樣的話,你會有什麽想法?</b>
不要急,合上書,好好想想。想清楚了,再把書打開,看看始皇怎麽想。
據史書記載,他的反應是:始皇悅。
如今盜匪橫行、民不聊生,這算是哪門子的“人人自安樂”?現實已經到了什麽地步,難道始皇不知道嗎?這樣的謊話,他為何會相信?
因為他喜歡,因為他自己也是這麽認為的。在這一刻,他完全不管現實如何,他又選擇了自欺。越聰明的人越會自欺,明白了嗎?始皇的成功,來自他能以理智駕馭情感,但如今的他已經做不到這一點了。
不過殿上還是有人說出了真話,博士淳於越立刻進言,他說殷周兩代就是因為實行封建,才能享國長久;如今秦不封子弟為諸侯,一旦出現奸臣、篡臣,何以相救?最後他總結說:“事不師古而能長久者,非所聞也。”
淳於越為什麽這樣主張?因為他是博士,熟讀古籍,書中記載的都是古聖先王治國的智慧。而始皇的種種做法都與先王背道而馳,所以淳於越覺得危險。到這一刻為止,其實淳於越的話都還不失為一個良好的建議、忠心的建議。但讀書人就是太多嘴,後麵又多一句話:“今青臣又麵諛以重陛下之過,非忠臣。”
你建議就建議,罵人幹嗎呢?那不是平白多樹仇敵嗎?這樣周青臣為了表現自己是忠臣,他隻能跟你殊死咬下去。更何況你一次罵了兩個人,周青臣如果是奸臣,那受奸臣諂媚還高興的秦始皇,不就是昏君了嗎?
於是始皇再次召集大臣們來議論,這是第二次討論封建和郡縣之爭,但卻惹出來一個從來沒有想到的事情。
各位要特別注意,淳於越原是齊國人,可是從他的話來看,他是真心地在為秦朝著想,他是真心地希望這個王朝能傳之久遠。方法對不對是一回事,但態度對不對是另外一回事。這讓我們了解,秦朝是真的有可能讓天下各國變成一體的,曆史其實是給過秦朝機會的。
但淳於越這樣的進言,卻引來了丞相李斯的嚴厲反擊:
今陛下創大業,建萬世之功,固非愚儒所知。且越言乃三代之事,何足法也?
“三代之事,何足法也”,這正是秦始皇和李斯的心聲,始皇都已經“功蓋五帝”了,何必還去學比五帝更低的三代呢?在他們心中,他們的功業早已遠超前人,又何必學三代呢?這是一個全新的時代,過去一切腐朽落後的存在都應該淘汰,這豈是書呆子所能了解的?
因此這場起源於封建和郡縣之爭的會議,接著被李斯導向了另一個可怕的方向:
今諸生不師今而學古,以非當世,惑亂黔首。丞相臣斯昧死言:……今皇帝並有天下,別黑白而定一尊。……臣請史官非秦記皆燒之。非博士官所職,天下敢有藏詩、書、百家語者,悉詣守、尉雜燒之。有敢偶語詩書者棄市,以古非今者族。……
這就是中國曆史上赫赫有名的“焚書之禍”。本來討論封建之事,情勢突然急轉而下,我每次讀這段都覺得,李斯這個人恐怕早有預謀,要談這個事情。
李斯認為,今日的學者不想學習秦朝的治道,卻老是用古代的道理來非議始皇所為,例如淳於越就是如此。這隻會造成老百姓的困惑和混亂,對統治隻會有負麵的影響。這個天下隻能有一個標準、一個意誌、一個聲音,那就是皇帝陛下的標準、皇帝陛下的意誌、皇帝陛下的聲音。皇帝說是黑的就是黑的,說是白的就是白的,不需要講道理,隻要好好服從就可以了。
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就應該徹底毀滅過去的曆史和民間的學術,殺掉任何敢提到古代詩書的人。如果敢用古學非議時政,不隻殺掉你,還要把跟你有血緣關係的人統統殺掉。這其實就是李斯在第一次封建與郡縣爭論時所說的:“天下無異意,則安寧之術也。”
怎樣能讓“天下無異意”呢?秦朝的辦法就是“殺”!寧可錯殺一百,絕不放走一個,這就是秦朝的治術。如果各位不信,可以接著看看秦始皇碰到事情是怎樣解決的,我坦白告訴各位,就是那一百零一招──“殺”。
將這種方法貫徹到底,最後會是什麽結果?
李斯的這個建議有多麽可怕,而秦始皇的反應是什麽呢?
始皇的反應是:太好了,就這麽辦!
為什麽呢?因為始皇統治到今天,在這一刻他終於明白了,要讓天下沒有跟他不同的意見,用法令嚴格控製隻是治標,把不同思想的根源徹底鏟除才是治本。我坦白跟各位說,始皇真正的理想就是要將過去中國傳承了幾千年的文化徹底滅絕,重新建立一個廉潔、高效、像機械一樣,隻服從於一個意誌,讓他能夠隨心所欲的國家,這就是西漢董仲舒所說的:“其心欲盡滅先王之道,而顓為自恣苟簡之治。”
這就是秦始皇真正想要達到的目的,他成功了嗎?我坦白告訴大家,他失敗了,因為他注定是要失敗的。為什麽會失敗?因為這根本是違背了人類文明史的進程,違背了曆史的大勢,這種做法是不可能成功的。
不要急,我們繼續往下看。曆史學不講空話,講的每一個道理,都要有實際的例子來驗證。
接下來,秦始皇召開了他施政以來的第一次重大會議,這次會議不但決定了秦朝統治天下的國策,更影響了中國以下兩千年的曆史格局。我們來看看這次事關重大的會議,到底在談些什麽。
丞相綰等言:“諸侯初破,燕、齊、荊地遠,不為置王,毋以填之。請立諸子,唯上幸許。”
丞相王綰及大臣們向始皇提了一個建議,那就是為了安定遙遠的燕國、齊國、楚國等新征服地區,請始皇分封兒子們為各地之王,用分權的方式來統治這麽龐大的國家。
這是周朝就用過的辦法,也就是希望始皇恢複過去分封諸侯的封建體製,而非實行所有的地方官員都由中央派任的郡縣體製。
始皇聽了這個建議後,決定召開會議,叫群臣來議論此事,結果是:
始皇下其議於群臣,群臣皆以為便。
群臣幾乎一麵倒的,都認為這樣做是比較好的辦法。
我說“幾乎”,就是還有一個人反對。那個人是誰呢?就是始皇時的名臣李斯。
李斯的理由是什麽呢?各位讀到這裏不要心急:
<b>請你把書合起來,靜下心來想,如果你是秦始皇,在麵對這樣的局勢,聽到這樣的議論時,你覺得哪一種做法更好?如果你是李斯,你反對這件事的理由是什麽?</b>
把所有的問題從頭到尾想過一遍以後,再打開書,我們來看李斯怎麽說。
李斯一人獨持反對意見,而他說服了秦始皇。他說:
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眾,然後屬疏遠,相攻擊如仇讎,諸侯更相誅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內賴陛下神靈一統,皆為郡縣,諸子功臣以公賦稅重賞賜之,甚足易製。
周文王、武王的時候,把自己的子弟分封到天下去,剛開始都是和樂一家。可是一代一代過去,親戚關係也越來越疏遠,最後到了春秋戰國時,這些同姓子弟的國家之間彼此攻擊,好像仇人一樣。周天子根本沒有能力去阻止他們。
李斯的意思無非是,分封子弟必然重蹈周朝的覆轍。在他來看,最好的辦法還是實行郡縣製,所有的官員都由中央派任。那怎麽處理諸子功臣的問題呢?隻要給錢就可以了,給他錢讓他享受富貴,可是絕對別讓他擁有自己的土地、人民、軍隊,這樣他就沒有反抗的能力,中央就容易控製地方。
但李斯所說不止於此,注意下麵這兩句,這才是秦朝立國最重要的核心精神,來看看他們用什麽方法統治這個天下。
天下無異意,則安寧之術也。
怎麽樣才能夠讓天下安寧?隻要天下沒有人敢持有和我不同的意見,不就自然安寧了嗎?
大家都聽我的,不準有其他意見。從中央到地方,整個天下隻能有一個意誌、一個領袖、一個力量,這就是在兩千多年前,中國人麵對第一次天下統一的時候,所提出來統治天下的方法。
這個方法好不好呢?不要急,曆史學不談空話,所有的判斷都要用事實來檢驗。接著往下讀,各位就會看到這個政策貫徹到最後,會是怎麽樣的結果。
我隻提示你們一點,各位好好思考,世界上人人都有自己的想法,這是自然之理。“天下無異意”,這可能嗎?<h2>誠使秦王得誌於天下,天下皆為虜矣。</h2>
始皇接受了李斯的建議,決定分天下為三十六郡,這就是中國從封建到郡縣製的一個裏程碑。此後兩千年不是沒有封建,但郡縣製始終是中國政治體製的主流,和這場廷議有莫大的關係。
秦始皇為什麽接受李斯的建議?因為他希望這個世界上永遠沒有戰爭,他說:
天下共苦戰鬥不休,以有侯王。賴宗廟,天下初定,又複立國,是樹兵也,而求其寧息,豈不難哉!
天下為什麽戰爭幾百年,就是因為分封了諸侯王,隻要沒有諸侯王,天下就不會再發生戰爭了。
這個想法確實是好的,單從這一句話來看,秦始皇真是悲天憫人,真是入聖了。所以有很多曆史學家覺得,秦朝當時有一個消弭天下戰爭的和平理想。這說得沒錯,問題是,秦始皇想要消弭天下戰爭的目的是什麽。
統一文字後的小篆《泰山刻石》,李斯手書
接下來,始皇頒布一連串的政治措施,包括分天下為三十六郡,收天下兵器,統一度量衡、車軌和文字。其中影響最深遠的,便是統一文字。
當時天下各國都有自己的文字,寫法已各有不同。雖然從我們今天的角度來看,所謂六國文字跟秦文字還是同一套方塊字的係統,但溝通畢竟不便。如今始皇要將所有不同的文字,全部統一成一個寫法,目的是方便公文書的傳遞,利於秦朝統治廣闊的天下。
這項措施的影響非常深遠巨大,到了今天,中國各地雖然有不同的方言,但始終都有統一的文字,能夠維係這個國家於一體而不墜,始皇可謂功莫大焉。
除了上述的措施外,始皇還有一項命令值得注意:
更名民曰“黔首”。
什麽叫“黔首”?“黔”是黑,“首”是頭,是當時對一般百姓的稱呼。至於為什麽這麽稱呼,後世學者有各種不同的解釋,但這不是我們討論的重點。
重點是“更名民曰‘黔首’”的意義,這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事。
對六國而言,秦國是征服者。古今中外,征服者征服了那麽龐大的土地,通常最簡單的治理方法就是設立等級製度,把他們自己變成最高等的民族,而其他被征服的民族則一層一層降低,雅利安人統治下的印度是如此,羅馬帝國統治下的西方是如此,元朝統治下的中國也是如此。
但秦始皇沒有這個想法,普天下的人民在統一以後,不分你原來是秦國人、趙國人或楚國人,一律平等,統統都是“黔首”,沒有征服者與被征服者的差別。
或許有人會說,這真是了不起的平等思想。是的,這真是了不起的平等思想,但是凡事都會有兩麵,兩麵是並存的。中國文化講陰陽、正反、表裏,就是不希望用單一的眼光去看待事物。
為什麽秦始皇要頒布一個將老百姓全部視為平等這樣的命令呢?因為在他的心中,所有人都是他的臣民,說得更直接一點,所有人都是他的奴隸,有什麽不平等的呢?
不信的話,各位還記得尉繚的評語嗎?
誠使秦王得誌於天下,天下皆為虜矣。
各位以為我在汙蔑秦始皇嗎?不要急,看到後麵,各位就會明白我為何如此評價秦始皇了。
秦每破諸侯,寫放其宮室,作之鹹陽北阪上……殿屋複道周閣相屬。所得諸侯美人鍾鼓,以充入之。
這一段是什麽意思呢?始皇滅掉趙國後,就在鹹陽模仿建造和趙國一模一樣的宮殿;等滅掉魏國後,又在鹹陽模仿建造和魏國一模一樣的宮殿……由此類推,等他消滅完了天下所有的國家後,那麽全天下的宮殿都在首都鹹陽可以看到,這是多大的氣勢啊!
各位可以想象一下,今天如果有一個國家滅亡了地球上所有的國家,它把美國的白宮、法國的羅浮宮、英國的白金漢宮等等,全部搬到它的首都裏麵,這是多麽宏偉的氣勢,象征著天下統一新時代的來臨。
問題是,天下經過了幾百年的戰亂,此時是做這些事情最適當的時機嗎?做這些事情是誰在出力?做這些事情又對誰有好處呢?
所有得到的各國美人、寶物,統統填入這些宮室裏麵,隻供秦始皇一人享受。讓苦於戰禍的人民,耗費無數人力物力,就為了一個人的快意,難道不是把天下人都當成他的奴隸嗎?
我寫這些文字,就是要告訴各位,人是很複雜的,每個人有很多麵貌。這是曆史人物課,目的是分析人物、了解曆史。因此當你們讀到任何一位曆史人物時,要反複地在心中琢磨,這到底是一個什麽樣的人?如果你是他,你的做法會有不同嗎?
當然,這絕不是問你有沒有更蠢的做法,而是問你會有比他更好的做法嗎?如果你能發現更好的做法,你才能夠學到怎麽做人處世,這才是有用的曆史教育。<h2>秦始皇的自我評價</h2>
我們繼續看秦始皇接下來發生了哪些事情。
二十八年,始皇東行郡縣,上鄒嶧山。立石,與魯諸儒生議,刻石頌秦德,議封禪望祭山川之事。乃遂上泰山,立石,封,祠祀。下,風雨暴至,休於樹下,因封其樹為五大夫。禪梁父。刻所立石。
二十八年,是秦始皇統一天下後的第三年,這一年始皇到東方六國去巡視。更重要的是,他要去泰山封禪。什麽是封禪?我用一個簡單的比喻講給各位聽。
各位要知道,按照中國傳統的說法,皇帝雖然是人世間最大的主宰,但嚴格來說,他並不是最高的主子。
皇帝是什麽呢?皇帝是天子,天子是天的兒子,是代理天來統治這個世間的人。
所以這個世間的真正主子是天,而不是天子,天子隻是個代理人。
若按照現代人的概念來比喻的話,天是董事長,皇帝是總經理。對人間,皇帝是君;對天,他就是總領河山之臣。
那問題來了,如果董事長是天的話,那麽總經理是需要去做業績報告的。我幫你在統治這個天下,天下到底是統治得好還是不好呢?
試想如果你是總經理,報告的時機由你決定,你會挑業績最好的時候去做報告,還是業績最不好的時候去做報告?我想大部分的人都會挑業績好的時候去吧!
業績不好的時候誰要去觸黴頭,萬一天不高興,把你給換掉了怎麽辦?
各位認為不可能嗎?《尚書》不就告訴你,“皇天上帝,改厥元子”嗎?皇天上帝把天子給換掉了,於是周就取代了商。所以當然是要等施政最好的時候,天子才去做報告,所謂的封禪基本就是這麽回事。
皇帝既然對天做施政報告,自然希望天能夠獎勵他。秦始皇此時環顧四周,覺得我這天下治理得實在太好了。幾百年以來,天下無王啊!自從周室統治衰落後,天下戰亂不休,今天終於有一個統治者恢複了人類文明世界的安寧,我當然要上泰山去進行封禪了。封禪這一天,始皇正是誌得意滿的那一刻,結果上天最會給他潑冷水。下山的時候,突然之間狂風暴雨,這對秦始皇來說,實在是太觸黴頭了。
中國人特別相信這個,什麽都可以附會在天象上。以前某一位政治領袖死掉的時候,那一天剛好是下大雨,就一定要說成是天在哭泣。可是等下一位政治領袖,也就是他兒子死掉的時候,那天是大晴天,大家就絕口不提這件事情了。
就從這次巡行起,秦始皇開始了立石刻辭的舉動,刻辭的內容在說什麽呢?我們可以來看看。例如:
泰山刻辭:
皇帝臨位,作製明法,臣下修飭。……
治道運行,諸產得宜,皆有法式。……
琅邪刻辭:
維二十八年,皇帝作始。……
上農除末,黔首是富。……
功蓋五帝,澤及牛馬。……
始皇在刻辭中將自己統治後的天下,敘述成一個多麽美好的世界。不僅“治道運行,諸產得宜”,都得到最合宜的境況;而且還“黔首是富”“澤及牛馬”,不僅百姓過得富裕,都生活得非常好,連牛馬都受到皇帝的恩澤。這也難怪,始皇敢在刻辭中說自己“功蓋五帝”了!
這就是秦始皇對自己施政的評價,所有立石的目的就在歌頌他自己的功德,他的統治到底有多了不起,給老百姓的恩惠有多大。刻在石上,就是為了讓他的功德能流傳千秋萬世。
太史公深知這一點,因此《史記》中描述始皇幾次刻石都說:
二十八年,始皇東行郡縣,上鄒嶧山。立石,與魯諸儒生議,刻石頌秦德。
並勃海以東,過黃、腄,窮成山,登之罘,立石頌秦德焉而去。
作琅邪台,立石刻,頌秦德,明得意。
……
三十七年十月癸醜,上會稽,祭大禹,望於南海,而立石刻頌秦德。
在太史公來看,始皇刻石的目的就是“頌秦德”“明得意”。
說實話,如果歌頌內容屬實的話,歌頌自己無可厚非。但問題的關鍵正在於,始皇刻辭中所歌頌的內容是真的嗎?
同樣在這一年的巡行,始皇還做了幾件事。最常被後人提到的,就是他派方士徐市求仙藥,以及在泗水撈鼎不成的故事。但這裏我要提另一件事,就是他麵對神祇的態度。
浮江,至湘山祠。逢大風,幾不得渡。上問博士曰:“湘君何神?”博士對曰:“聞之,堯女,舜之妻,而葬此。”於是始皇大怒,使刑徒三千人皆伐湘山樹,赭其山。
始皇要過江,卻碰到了大風,幾乎渡不過去。古人遇到這種事,便會懷疑是因得罪神祇而遭到阻礙。當地的神祇是湘君,於是始皇問隨行的博士:“湘君是什麽神呢?”博士回答:“湘君原是堯的女兒、舜的妻子,後來葬於此地。”
始皇聽了大怒,他可是“功蓋五帝”的皇帝,堯舜都不放在眼裏,怎麽能被堯的女兒、舜的妻子所欺?於是他下令要刑徒三千人,將湘山上的樹全部砍光,作為對湘君的懲罰。
在我來看,這一刻是始皇一生的巔峰,他連神祇也不放在眼裏!隻要阻礙他的,就算是神鬼也要被他踩在腳下!
在中國傳統的語匯中,“巔峰”並不是一個好詞,因為這代表了接下來隻能走下坡路。所以在過去,很少會恭維人“如日中天”,這等於咒他後麵隻會“夕陽西下”。如果真的要恭維人,就會對他說“如日東升”,接下來能步步高升,一天會比一天更好。
是的,我說“這一刻是始皇一生的巔峰”就是這個意思。接下來的秦始皇,隻會一天比一天糟糕,直到他離開人世,直到秦朝滅亡為止。
<h2>始皇的選擇</h2>
二十九年,始皇東遊。
這一年他又到東方巡遊,先在博浪沙被人刺殺,“為盜所驚,求弗得”。當然各位都知道這位“盜”是誰,他就是我們大家都很熟悉的張良大哥了。這時天下大舉搜捕他,這位大哥卻如我前麵所講的,正“從容步遊下邳圯上”,真是何等膽氣!
從史書來看,博浪沙刺殺事件似乎沒有影響始皇的巡行。他到各地繼續刻辭,文中仍然充滿對自己的歌頌。直到這一刻,他仍深信自己的統治是如此的完美而偉大。
三十年,無事。
各位注意了,這一句是重點。
我想有朋友看到這裏,一定會問:“無事還能叫作重點?”那是因為各位不明白中國的傳統史法。
在《史記》中,本紀體通常是編年記事。但如果那一年沒有什麽事,一般都會跳過去,直接記載後麵有事的年份。可是這一年明明沒有事,為什麽史書還會特別記載“無事”呢?
這代表史家認為沒有事正是一件大事,因為始皇即位以來,連年有事,百姓疲於奔命。難得有一年終於沒事,老百姓可以休養生息,所以是史家所認為的大事。
讀中國史書,一定要明白什麽是中國的史法。有時候你認為沒有意義,史家卻特別強調,裏麵多半隱藏著重要的意義。
三十一年……始皇為微行鹹陽,與武士四人俱,夜出逢盜蘭池,見窘,武士擊殺盜,關中大索二十日。米石千六百。
這一年始皇不知為何大發雅興,居然微服出行去巡視鹹陽。
先跟各位講個笑話,在明清時代考科舉,為了怕冒名頂替,需要寫明考生的容貌特征。有一個考生去考試,考官卻不讓他進場,原因是他的特征寫的是“微須”,可是考生卻留了小胡子。
等一等,“微須”不就是留了小胡子的意思嗎?為什麽考官不讓他進場呢?因為這位考官認為,“微須”是沒有胡子的意思,《論語》中不是說“微管仲,吾其披發左衽矣”,“微”就是沒有的意思嘛!
這位考生聽了後,真是目瞪口呆。他隻好反問考官:“那麽請問孔子微服過宋,難道是不穿衣服過宋國的意思嗎?”
中國曆史悠久,文化積累太深了,每個字都有許多解釋,必須要看前後文才知道。為了避免有朋友誤解,特別聲明,“始皇為微行鹹陽”,是穿上一般人的衣服出行鹹陽,不是他沒有穿衣服經過鹹陽,那就未免太驚世駭俗了。
這次始皇微服出巡,隻帶了四名武士,結果在蘭池這個地方碰到了盜賊,居然被盜賊所困,最後武士們奮力廝殺,才擊敗了盜賊。
讀中國書心一定要細,逐字逐句地去體會文字背後沒有說的事情。<b>試問各位,始皇出行隻帶了四名武士,這四名武士的武功會是高強還是低微?</b>
想當然耳,這四名武士武功一定是高強對吧?始皇不可能帶四個廢物出去,那怎麽保護自己的安全。<b>再問,這四名武士武藝如此高強,結果盜賊能使他們“見窘”,那麽盜賊的人數是多還是少?</b>
想必盜賊的人數絕對不少,對吧!否則天下哪有那麽多高手?皇帝帶出去四個高手,結果就被民間兩三個人打到“見窘”,這未免運氣太差了。最後武士雖然擊殺了盜賊,但從“關中大索二十日”來看,就知道盜賊必有漏網之魚逃掉,否則何必大肆搜捕?
因此各位要注意,就在這一年,就在始皇統治的京畿腳下,就有大規模的盜賊敢在鹹陽橫行,你就看他的統治已經到了什麽地步!他前麵的刻辭不是告訴你“諸產得宜”嗎?不是說“黔首是富”嗎?
這不是新征服的東方六國,而是始皇統治下的首都鹹陽,為什麽盜賊規模會那麽強盛呢?下麵史家用五個字給了答案:“米石千六百”,這年一石米的價錢是一千六百錢。
正常的米價是多少呢?這是個很難的問題,因為每個時代的幣值不同,而且史書記載的多半是戰亂或荒年時的特別價格。但我們仍然可以列出各個時代的一般米價作為參考:
春秋中期齊國米價一石是六十二錢半(《管子》)。
戰國早期魏國米價一石是三十錢(李悝)。
西漢文帝時的米價一石是十餘錢(《史記》)或數十錢(《桓子新論》)。
從這樣的價格,各位就可以看出一石米價一千六百錢,是多麽可怕的事。為什麽盜賊橫行?正是因為民不聊生,老百姓隻能鋌而走險。連身為征服者的秦國都如此,何況是被征服的東方六國。
<b>你還好意思去跟人家講“諸產得宜”?</b>
<b>你還好意思去跟人家講“黔首是富”?</b>
<b>你還好意思說你自己“功蓋五帝,澤及牛馬”?</b>
講到這一段,或許有朋友會想:“講這一段的目的,就是要告訴我們秦始皇施政有問題嗎?”
不是,我的用意不止如此。
所有的人在做事的時候,其實難免都會碰到挫折。挫折是小事,更重要的是常常在你努力做了很多的事後,最後才發現結果完全不像你想象的那樣。別人對你的實際評價和你自己認為的評價完全不一樣,有時是天壤之別甚至是背道而馳。有時你覺得對方很喜歡你,可是突然發現真相是對方討厭你討厭到了極點;有時你自以為做事做得很成功,自以為你很聰明,但在別人眼中這就是一個笑話。
人或多或少都會碰到這樣的問題,但人跟人之間的差別往往不在於遇到不同的問題,而在於麵對問題的態度。通常決定你一生成敗的,有兩種不同的態度:
第一種是麵對現實,改變自己,去解決問題。
第二種是掩耳盜鈴,設想別人的評價都不正確、都是偏見、都不懷好意,因為各式各樣的目的故意汙蔑扭曲自己。其實自己做得很成功,都是別人不對,你沒有錯。
你有兩條道路可以選擇:改變自己,或是繼續活在自己的美夢之中。
我講到這裏,可能有人會問:“人人當然都會選擇第一條路,誰會選擇第二條路呢?”
不。按曆史來看,大部分人通常都會選擇第二條路。為什麽呢?因為我還沒說的是,第一條路是很痛苦的。
麵對真實的自己,甚至是醜陋的自己,就好像傷口結痂之後,要把結痂處重新撕開一樣的痛苦。活在自己的幻想跟美夢之中,永遠是比較快樂的事情,沒有幾個人有勇氣去麵對真實的自己。但如果你選擇的是第二條道路的話,那你永遠也不可能改變自己,事情隻有一步一步地越來越糟。
我為什麽要講這麽一長段,就是希望各位好好想想。“逢盜蘭池”的不是別人,就是秦始皇自己;一石米價漲到一千六百錢,他更不可能不知道。始皇應該已經意識到了,這個天下完全不像他刻辭中想象的那麽美好。
<b>那麽在這一刻,他會選擇哪一條道路?</b>
人生從你選擇哪一條道路,就決定了你是什麽樣的人。<h2>曆史的諷刺</h2>
三十二年,他又繼續到東方巡遊刻辭,我們看看這次刻辭中說什麽:
碣石刻辭:
……地勢既定,黎庶無繇,天下鹹撫。
男樂其疇,女修其業,事各有序。……
刻辭中繼續強調,老百姓完全沒有多餘的徭役,男人都在田疇裏麵快樂地耕作,女子也都各守自己的本分,天下真是富裕祥和的景象啊!
秦始皇不是不知道問題,可是當他碰到問題的時候,他選擇的是繼續自欺。
秦始皇是笨人嗎?絕對不是。這個人十三歲即位,二十二歲鏟除權臣親政,到最後統一六國,他是絕頂聰明的人,聰明才智絕對在我們十倍以上。可是各位要明白一件事,這個世界上越聰明的人越會自欺,因為他不能忍受自己不像自己想象的那麽聰明。當人走到了這條道路上,他就離悲哀和失敗不遠了。
這一年,始皇命令更多的方士去求仙人不死之藥,求仙之路加速進行了,為什麽?因為他今年已經四十五歲了。看這本書的許多朋友,多半是二十幾歲的年輕人,所以各位沒有感覺。等你過了四十歲,自己身體一天不如一天,離大限之日越來越近,你就會明白了。
秦始皇也不例外,他也是人。唐太宗年輕的時候,讀秦始皇漢武帝求不死藥的事跡,就大罵這兩個人真是愚蠢到了極點,天下哪有不死之藥,怎麽會去相信方士呢?罵得真好,可是唐太宗是怎麽死的呢?“服胡僧長生藥,遂致暴疾不救”。
清朝康熙皇帝年輕的時候,讀唐太宗的傳記,說他一生文治武功很好,就是不會處理家事,所以晚年兩個兒子爭位鬧得天下不寧。罵得真好,那麽康熙晚年他的兒子又怎麽樣呢?人家的兒子兩王奪嫡,他的兒子九王奪嫡啊!
在中國人來看,曆史最重要的是“人”。人就是人,不必把人看得太高,也不必把人看得太低,你必須忠實地去認識人到底是什麽,才能真正明白曆史。
結果到海外求仙的方士沒有帶回來不死藥,卻帶給他一個壞消息。在海外發現了預言之書,上麵寫著:“亡秦者胡也。”
預言書在中國曆史悠久,它最大的特征就是,你光看字麵絕對看不懂是什麽意思,而猜測通常都會猜錯。隻有等到最後應驗時,你才會發現原來是這個意思。
按秦始皇的解讀,“胡”就是胡人,因此他為了挽救大秦的命運,決定派大將蒙恬“發兵三十萬人北擊胡”。他猜對了嗎?完全不對,按後人的解釋,秦朝滅亡在他最小的兒子手裏,那個兒子名叫胡亥。這也是中國預言的特色,預言家怎麽說都是對的。
但有趣的是,秦朝的滅亡和始皇對外大肆征伐有密切的關係。他因為不想秦朝滅亡,所以才去北伐匈奴,才興建長城、直道等種種大型工程,結果這一切反而加速了秦朝的滅亡。曆史的諷刺,就在這種地方。<h2>三代之事,何足法也?</h2>
三十四年,這年舉行了另外一場極為重要的會議,甚至影響了整個中國的曆史。
秦始皇在鹹陽宮舉行酒宴,大臣和博士們都前來祝賀。這時有一位大臣周青臣頌揚始皇說:
以諸侯為郡縣,人人自安樂,無戰爭之患,傳之萬世。自上古不及陛下威德。
這句話不必翻譯,相信各位都看得懂。<b>但我要問各位,如果你是秦始皇,在這一刻聽到這樣的話,你會有什麽想法?</b>
不要急,合上書,好好想想。想清楚了,再把書打開,看看始皇怎麽想。
據史書記載,他的反應是:始皇悅。
如今盜匪橫行、民不聊生,這算是哪門子的“人人自安樂”?現實已經到了什麽地步,難道始皇不知道嗎?這樣的謊話,他為何會相信?
因為他喜歡,因為他自己也是這麽認為的。在這一刻,他完全不管現實如何,他又選擇了自欺。越聰明的人越會自欺,明白了嗎?始皇的成功,來自他能以理智駕馭情感,但如今的他已經做不到這一點了。
不過殿上還是有人說出了真話,博士淳於越立刻進言,他說殷周兩代就是因為實行封建,才能享國長久;如今秦不封子弟為諸侯,一旦出現奸臣、篡臣,何以相救?最後他總結說:“事不師古而能長久者,非所聞也。”
淳於越為什麽這樣主張?因為他是博士,熟讀古籍,書中記載的都是古聖先王治國的智慧。而始皇的種種做法都與先王背道而馳,所以淳於越覺得危險。到這一刻為止,其實淳於越的話都還不失為一個良好的建議、忠心的建議。但讀書人就是太多嘴,後麵又多一句話:“今青臣又麵諛以重陛下之過,非忠臣。”
你建議就建議,罵人幹嗎呢?那不是平白多樹仇敵嗎?這樣周青臣為了表現自己是忠臣,他隻能跟你殊死咬下去。更何況你一次罵了兩個人,周青臣如果是奸臣,那受奸臣諂媚還高興的秦始皇,不就是昏君了嗎?
於是始皇再次召集大臣們來議論,這是第二次討論封建和郡縣之爭,但卻惹出來一個從來沒有想到的事情。
各位要特別注意,淳於越原是齊國人,可是從他的話來看,他是真心地在為秦朝著想,他是真心地希望這個王朝能傳之久遠。方法對不對是一回事,但態度對不對是另外一回事。這讓我們了解,秦朝是真的有可能讓天下各國變成一體的,曆史其實是給過秦朝機會的。
但淳於越這樣的進言,卻引來了丞相李斯的嚴厲反擊:
今陛下創大業,建萬世之功,固非愚儒所知。且越言乃三代之事,何足法也?
“三代之事,何足法也”,這正是秦始皇和李斯的心聲,始皇都已經“功蓋五帝”了,何必還去學比五帝更低的三代呢?在他們心中,他們的功業早已遠超前人,又何必學三代呢?這是一個全新的時代,過去一切腐朽落後的存在都應該淘汰,這豈是書呆子所能了解的?
因此這場起源於封建和郡縣之爭的會議,接著被李斯導向了另一個可怕的方向:
今諸生不師今而學古,以非當世,惑亂黔首。丞相臣斯昧死言:……今皇帝並有天下,別黑白而定一尊。……臣請史官非秦記皆燒之。非博士官所職,天下敢有藏詩、書、百家語者,悉詣守、尉雜燒之。有敢偶語詩書者棄市,以古非今者族。……
這就是中國曆史上赫赫有名的“焚書之禍”。本來討論封建之事,情勢突然急轉而下,我每次讀這段都覺得,李斯這個人恐怕早有預謀,要談這個事情。
李斯認為,今日的學者不想學習秦朝的治道,卻老是用古代的道理來非議始皇所為,例如淳於越就是如此。這隻會造成老百姓的困惑和混亂,對統治隻會有負麵的影響。這個天下隻能有一個標準、一個意誌、一個聲音,那就是皇帝陛下的標準、皇帝陛下的意誌、皇帝陛下的聲音。皇帝說是黑的就是黑的,說是白的就是白的,不需要講道理,隻要好好服從就可以了。
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就應該徹底毀滅過去的曆史和民間的學術,殺掉任何敢提到古代詩書的人。如果敢用古學非議時政,不隻殺掉你,還要把跟你有血緣關係的人統統殺掉。這其實就是李斯在第一次封建與郡縣爭論時所說的:“天下無異意,則安寧之術也。”
怎樣能讓“天下無異意”呢?秦朝的辦法就是“殺”!寧可錯殺一百,絕不放走一個,這就是秦朝的治術。如果各位不信,可以接著看看秦始皇碰到事情是怎樣解決的,我坦白告訴各位,就是那一百零一招──“殺”。
將這種方法貫徹到底,最後會是什麽結果?
李斯的這個建議有多麽可怕,而秦始皇的反應是什麽呢?
始皇的反應是:太好了,就這麽辦!
為什麽呢?因為始皇統治到今天,在這一刻他終於明白了,要讓天下沒有跟他不同的意見,用法令嚴格控製隻是治標,把不同思想的根源徹底鏟除才是治本。我坦白跟各位說,始皇真正的理想就是要將過去中國傳承了幾千年的文化徹底滅絕,重新建立一個廉潔、高效、像機械一樣,隻服從於一個意誌,讓他能夠隨心所欲的國家,這就是西漢董仲舒所說的:“其心欲盡滅先王之道,而顓為自恣苟簡之治。”
這就是秦始皇真正想要達到的目的,他成功了嗎?我坦白告訴大家,他失敗了,因為他注定是要失敗的。為什麽會失敗?因為這根本是違背了人類文明史的進程,違背了曆史的大勢,這種做法是不可能成功的。
不要急,我們繼續往下看。曆史學不講空話,講的每一個道理,都要有實際的例子來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