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秦始皇的為人
秦始皇:詐與力的極致 作者:呂世浩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h2>秦始皇是個什麽樣的人?</h2>
就在秦王政即位後的第十年,也就是諫止逐客的這一年,東方又來了一個人叫作尉繚,要來向秦王獻策。
尉繚來跟秦王說什麽呢?他說:
以秦之強,諸侯譬如郡縣之君,臣但恐諸侯合從,翕而出不意,此乃智伯、夫差、湣王之所以亡也。
相對於秦國的強大,六國諸侯就好像是地方政權一樣,雙方的強弱地位懸殊,六國已經沒有能力再對抗秦國了。但是不是代表一定能成功呢?不是。
尉繚說,如今隻害怕一件事情,那就是“諸侯合從,翕而出不意”。什麽意思?諸侯秘密聯合在一起,在你沒有防備的時候,突然之間進攻你啊!記不記得前麵跟各位講老父教張良“忍”和“先”的例子?所有學兵法的都懂這一點,最可怕的敵人就是你沒有防備的敵人。
但你為什麽會沒有防備呢?因為“以秦之強,諸侯譬如郡縣之君”,強弱實在是太懸殊了啊!這個不用尉繚講,當時天下的人都知道,可是如果秦國也是這麽想,那就危險了。
你覺得尉繚是危言聳聽嗎?不是,尉繚舉了三個例子給秦王聽,“此乃智伯、夫差、湣王之所以亡也”。
智伯是誰?當年晉國有韓、趙、魏、範、智、中行六家大夫最強,智伯把範跟中行兩家滅掉以後,又降服了韓跟魏兩家大夫,成為六家之中最強。此時隻有趙大夫不屈服,於是智伯率領著韓跟魏兩家大夫去攻擊趙大夫。
當時以智伯之強盛,等於是晉國六分之五的力量都在他掌握中,如果他把趙給滅了,後來的晉就會被智伯所取代。
結果智伯失敗了。為什麽?因為智伯認為他穩操勝算。
就在智伯快要成功的那天晚上,趙大夫派出使者聯絡韓魏,他們秘密聯合起來把智伯給消滅掉,後來才會成為“三家分晉”的局麵。
你認為智伯的例子是孤立的嗎?我再舉第二個例子,就是各位所熟知“臥薪嚐膽”故事中的吳王夫差。夫差為什麽會被勾踐滅掉?不就是因為他相信勾踐絕不會背叛嗎?勾踐用絕對恭順的表現,換得了夫差的信任,夫差對他絕無防備。他寧可懷疑自己的忠臣伍子胥,也不懷疑勾踐,結果就是越國將吳國給滅了。
第三個例子齊湣王,這個人的故事各位比較不熟悉。齊湣王在位的時候,齊國當時非常非常強盛,強盛到把另外一個大國燕國給滅掉了,成為東方霸主。當齊湣王自以為高枕無憂,能夠成就帝業之時,燕國王室秘密聯合其他的幾個國家,以樂毅為主帥進攻齊國,湣王身死,齊國差一點滅亡。
這三個都是強弱懸殊的例子,在強者沒有防備的時候,弱者秘密聯合行動就把強者給打倒了。尉繚舉出這些例子,是告訴秦王政,你不要得意,行百裏路半九十,在成功的前一刻,在誌得意滿的那一刻,往往是最危險的一刻。
大家以為隻有先秦有這樣的例子嗎?我再舉一個例子,有一個人當年率領幾十萬大軍,對手隻有幾萬人,他誌得意滿,以為明天必可消滅敵人、統一天下。於是在月明星稀的前一夜裏橫槊賦詩,高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結果第二天的戰爭,一把火就把他的戰船全部燒完,狼狽地逃回北方去,這個人就是赤壁之戰的曹操。
曹操南屏山橫槊賦詩(日本月岡芳年繪)
記住,永遠不要把情感放在理智之上,而驕傲正是人類所有情感裏麵最可怕的一種。
或許有人不免會問:“那應該怎麽辦呢?”
天下的學問有兩種。一種是“盛世之學”,一種是“衰世之學”。什麽叫盛世之學?什麽叫衰世之學?要判斷這一點,不用什麽高深的學問。你讀了一本書,聽了一個人說的話以後,如果你隻想長長地歎一口氣,那就是“衰世之學”。為什麽?因為他隻點出了問題,卻沒有告訴你解決問題的方法是什麽。
相反,如果你讀了一本書,聽了一個人說的話以後,會覺得奮發昂揚,未來有了奮鬥的方向,那就是“盛世之學”。因為那個人除了點出問題,也告訴你解決問題的方法是什麽。
尉繚之所以了不起,就在於他不但點出了問題,還告訴秦王具體的解決方法。
各位不必急,現在把書合起來好好想一想,如果是你,應該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想清楚了,我們再看看尉繚怎麽解決這個問題:
願大王毋愛財物,賂其豪臣,以亂其謀,不過亡三十萬金,則諸侯可盡。
方法很難嗎?一點都不難,就是花錢賄賂各國的豪臣們。最妙的是,賄賂各國豪臣的目的,不是要請他們幫秦國。因為六國當時的當權階級,幾乎全是一群廢物,這些人成事不足敗事有餘。我們用人要用其所長,不用其所短。他們的所長是什麽?就是敗事!
所以尉繚不要這些豪臣幫秦國(千萬不要!),隻要他們去敗壞自己的國家(這對他們真是駕輕就熟),這就叫用其所長。不過花費三十萬金,六國就會乖乖完蛋,秦國就能夠統一天下。怎麽樣?尉繚不但有具體可行的方法,連預算都做出來了,這就是尉繚了不起的地方。
我年輕的時候第一次讀這一段,真是拍案叫絕。為什麽?方法居然就這麽簡單。可見方法不在新舊,有用就好。花錢收買人是老方法,也是天底下最有用的方法。“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其實就曆史經驗總結來看,相信我,隻要有重賞,勇婦也是不乏其人。花錢這個方法一點也不稀奇,可是它有用,問題就這麽簡單地被解決掉了。
等到後來第二次讀這一段,我才覺得深深地悲哀。為什麽呢?六國都已經傳承了幾百年,各自有自己的王室、疆域、製度、文化。不過三十萬金就能讓幾百年的國家灰飛煙滅,這是何其悲哀的事情!
等第三次讀這一段,我隻覺得驚心。為什麽?試問各位,如果六國如此,麵對這樣的攻勢,那後世又有哪個國家的豪臣能夠抵抗呢?
對於曆史讀的每一個案例,都要好好想、反複想,這樣才能有用。
秦王聽見尉繚的計謀後,他的反應是什麽?
<b>把書合起來好好想一想,如果你是秦王,你會怎麽做?</b>
想好了以後打開書,我們看看秦王怎麽做。
秦王從其計,見尉繚亢禮,衣服食飲與繚同。
前麵的茅焦是齊國人,後來的李斯是楚國人,現在來的尉繚是魏國人,這三位都是外國人,秦王不問他們是不是外國人,也不管講話中不中聽,隻問他們的建議有沒有用。隻要你的建議有用,我就敢聽從。這樣的胸襟,這樣的自信,這就是秦始皇,才不過是個二十幾歲的年輕人而已。
不過,如果隻是“從其計”,我想各位的答案大概也是如此。但更難得的是秦王之後的反應,他居然見尉繚時使用平等的禮儀!
尉繚是誰?不過是布衣老百姓。秦王是誰?最強大國家的王,即將一統天下。兩個人的地位有如天壤之別,而秦始皇見他居然好像朋友一樣用平等的禮儀,這是多麽難得、多麽了不起的事情。
而在衣服飲食上,更是秦始皇享受什麽樣的待遇,尉繚就享受什麽樣的待遇,你們就知道秦始皇對尉繚有多麽好。
<b>秦始皇對尉繚這麽好,現在大家再把書合上想一想,如果你是尉繚,你會有什麽感想?</b>
你的感覺一定是感恩戴德吧?覺得碰到了人生中最了解我、最看重我的人。但尉繚並不是這麽想:
秦王為人,蜂準,長目,摯鳥膺,豺聲,少恩而虎狼心。居約易出人下,得誌亦輕食人。我布衣,然見我常身自下我。誠使秦王得誌於天下,天下皆為虜矣。不可與久遊。
古代讀書人,多半醫、卜、星、相都通,會從一個人的麵相和聲音,判斷這個人的個性。尉繚觀察秦始皇的長相,鼻子高,眼睛長,有雞胸,聲音像豺狼,從麵相學的角度來看,這樣的人多半不在乎恩義,心如虎狼一般貪殘。
尉繚又觀察秦始皇的行為舉止,這個人有求於人的時候,姿態會擺得極低。有朋友看到這裏就會問:“擺的姿態比尉繚還低,這不是謙虛為懷嗎?是件好事啊!”事實上並不是如此,過度的謙卑和過度的驕傲都需要提防,老子說的“寵辱若驚”就是這個道理。
各位要明白,秦始皇是一個意誌和欲望特別強烈的人,他現在能夠擺低姿態是因為他有求於人。那試想,如果他無求於人,他會怎麽樣?如果他達到了自己的目的又會怎麽樣呢?像這樣的人,他有求於你是因為你有利用的價值。一旦他達到目的,你沒有利用價值了,“得誌亦輕食人”。
就好比下棋,下棋時你那麽寶貝那一個“車”,是因為你愛它嗎?是因為你對它有感情嗎?都不是,是因為它有用。可是當它沒有用的時候,你需要犧牲它來保護“帥”的時候,你就會毫不猶豫地犧牲這個“車”,不是嗎?在秦始皇心中,其他人就是他的棋子而已。
尉繚何等聰明有才智,他看出了這一點。他怎麽知道呢?你看尉繚的話,他自知隻不過是個百姓,但秦王每次見他,姿態卻擺得比他更低。曆史上很多例子告訴我們,一個人能忍人所不能忍,到他得誌的時候必然狠。為什麽?壓抑得越深,反彈的力量就越強,這是人性。
假如讓秦王得誌於天下,天下都是他的俘虜、奴隸了,他絕對不會吝惜別人的生命、財產,這種人當然“不可與久遊”啊!這個人現在有求於我,一旦利用殆盡,他會怎麽對我,那太可怕了,得趕緊離開。
所以尉繚的反應,不是像大家想的感恩戴德,而是要趕快逃走。
要知道,秦始皇在觀察尉繚,尉繚也在觀察秦始皇,這個社會人人都在觀察別人,人人都在被別人觀察,古今都是一樣。
尉繚想要逃走,成功了沒有呢?沒有。為什麽呢?因為:
秦王覺,固止。
秦始皇也知道你想逃跑,所謂固止,就是不止一次阻止你逃跑。你逃跑多少次,我就有辦法攔住你多少次。為什麽?這是人才,人才絕不能落到敵國的手裏去,像這樣的人才無論如何都要掌握在自己的手裏。
而秦始皇最高明的是下麵這招:
以為秦國尉,卒用其計策。而李斯用事。
他明知尉繚想逃走,不但沒有處罰他,還讓他當上秦國非常高的軍事長官。他給尉繚這麽高的位置,更用尉繚的計策,注意,可是他不給尉繚實權,而是讓李斯去執行尉繚的計謀。
給你高高的位置把你供起來,讓列國都看到我怎麽重視人才,可是絕不讓你有掌握實權的機會,因為我知道你的心已經不在我身上,這是一個二十幾歲年輕人的手段。
接著,我還要問各位:
<b>尉繚犯了什麽錯?他想跑都跑不掉了,他這麽聰明,怎麽會讓自己落入這個境地?</b>
讀中國史書,你要從各個角度去剖析才能真的有用。我們想完秦始皇這一麵,還得想尉繚那一麵。假如你是尉繚,現在讓自己陷入這樣的境地,想跑都跑不掉,怎樣也算不上成功。你是這麽聰明、才智這麽高的人,怎麽會讓自己陷入如此的境地呢?尉繚到底犯了什麽錯?
想清楚了嗎?想清楚了,就打開書往下看。
我的答案是:尉繚沒有錯。
許多朋友看到這裏,應該會大吃一驚:“尉繚怎麽可能沒有錯?”聽我細細向各位道來。
簡單地說,尉繚的錯不是他的錯,是時代的錯。那個時代沒有照片,也沒有電視,尉繚來之前不知道秦始皇長這個德行,等見過了秦始皇長這個德行,想跑已經來不及了,這是非戰之罪,是時代的局限性。
看過了秦始皇和尉繚兩個層次,接下來還要談第三個層次。咱們一個故事,總得講好幾個層次,讓各位有所得,否則有人就會覺得不能值回書價了。
這段故事之後,在《史記》中再也沒看到有關尉繚這個人的任何記載。難道尉繚死了嗎?他沒死,而是從此之後再也沒有發過一言,沒為秦始皇出過一計。
我為什麽要跟各位講這個?什麽叫中國的史法,史書裏麵常常不表現處才是大表現處。正因不再記載尉繚這個人,你就看出他的氣節。他認為我不應該幫助這個人,就算給他高位,給他榮華富貴,他也堅持信念,再也不幫助這個人了,從這一點就可以看出尉繚的不凡之處。<h2>成功後的第一件事</h2>
秦王政即位後第二十六年,戰國七雄對峙了幾百年,在短短幾年之內,其他六國就被秦國輕易地給滅掉了,秦王終於統一天下了。
接下來我又要問各位一個問題,問什麽呢?
<b>如果你是秦始皇,統一天下之後,你第一件事要做什麽?</b>
我們看一個人,要觀察一個人的本質,最重要的就是看其兩端:看他得誌之後是什麽樣子,會做些什麽事?看他失意的時候又是什麽樣子,會做些什麽事?
特別是人得誌之後,所做的第一件事是什麽,往往就能看出這個人心中真正想要的東西到底是什麽。一個人要達到目的之前,他會為了達到目的付出很多的代價,做出很多的努力,甚至去做很多他本來並不想做的事。可是當他達到目的之後,他所做的第一件事,必然是他真心想要做的事情,我們就可以看出一個人真正的本質是什麽樣子。
那秦始皇想做什麽呢?他在剛統一天下時,發表了這樣一篇文字:
寡人以眇眇之身,興兵誅暴亂,賴宗廟之靈,六王鹹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號不更,無以稱成功,傳後世。其議帝號。
這篇文字想表達什麽呢?他告訴天下,仰賴祖先保佑,興兵使六王全部服罪,如今終於統一天下了。很高興吧?而他在統一天下後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嫌自己原來的名號“王”已經不夠偉大,如果不更改名號,怎麽能夠彰顯他的成功?怎麽能讓後世子孫千萬代都傳誦他的偉大呢?因此希望大臣們想一個比過去更加偉大的名號,來稱呼他。
這就是秦始皇,終於統一天下的這一刻,他想的不是百姓經過幾百年的戰亂需要休養生息,他想的不是在統一天下的戰爭中有多少人嗷嗷待哺,他想的是如何彰顯自己的誌得意滿,讓後世的子孫都稱頌他的偉大,這就是他的本質。
大臣們經過討論後,他們怎麽說呢?注意讀下麵這一段:
今陛下興義兵,誅殘賊,平定天下,海內為郡縣,法令由一統,自上古以來未嚐有,五帝所不及。臣等謹與博士議曰:“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貴。”臣等昧死上尊號,王為“泰皇”。
這段話中最關鍵的,就是“自上古以來未嚐有,五帝所不及”。為什麽呢?因為它點出了秦始皇這個人,跟曆代所有的帝王最不一樣的特別之處。
中國曆代帝王,其實不隻是帝王,包括任何人多半都有一個自己欽佩、想要模仿的人物在那裏。按傳統說法,三代想學堯舜,漢唐想學三代,宋明想學漢唐,我們今天就想學康熙雍正乾隆,不然那麽多清宮戲從哪裏來的?
每一個時代都有帝王想模仿的對象,可是秦始皇的特別之處就在於,他沒有任何欽佩、想要效法的人物。在秦始皇的心中,他是古往今來最偉大的人,他過去所有的古人,沒有一個能比他偉大,所有人都不足效法,他是人類的巔峰,他是最偉大的人物。
“自上古以來未嚐有,五帝所不及”,五帝是當時的人所公認天子的最高成就了,連五帝都比不上秦始皇,你就知道秦始皇有多麽偉大了。這種心態,通常是在巨變之中的人物才會有的想法,因為過去的一切都被推倒了,會輕易地覺得前人不足敬畏。
而李斯這些大臣和博士們商議的結果,認為古代有天皇、地皇、泰皇三種尊貴的名號,三個名號裏麵又以泰皇最為尊貴,所以決定上尊號,尊稱秦王為泰皇。
請大家注意,我們來看秦始皇怎麽說:
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號,號曰“皇帝”。
“皇帝”這個名號,是誰發明的?“皇帝”這個名號是秦始皇發明的,這個名號是什麽意思呢?
皇者大也,帝者主宰義,皇帝的意思就是“大主宰”,他是這個人間最大的主宰。“皇帝”跟“泰皇”哪個好?當然是“皇帝”好。怎麽知道呢?因為從秦始皇之後,曆代天子幾乎都叫皇帝,沒有人願意叫泰皇,就可以知道一定是皇帝比較好。
什麽叫作真正有聰明才智的人?這些大臣和博士翻遍了古書去找,找到泰皇最好,就把泰皇這個名號呈上去了。結果秦始皇發明了一個從來沒有人想過的稱號,卻比過去所有人想出來的更好。
有些人隻能在一百個固定的標準答案裏,找一個最好的答案。可是有人卻能在一百個標準答案之外,找出第一百零一個更好的答案。這就是天才和人才的思維差距,也就是秦始皇聰明才智高人一等的地方。
秦始皇接著又發布這樣的命令:
朕聞太古有號毋諡,中古有號,死而以行為諡。如此,則子議父,臣議君也,甚無謂,朕弗取焉。自今已來,除諡法。朕為始皇帝。後世以計數,二世三世至於萬世,傳之無窮。
什麽叫作“諡”?按中國傳統的規矩,一個人死了之後,後人會根據他一生的作為,給他一個字或兩個字作為評價,這就叫“諡”。各位所熟知的曾文正公和歐陽文忠公,就是用諡來稱呼。
我再舉個例子來跟各位說明。過去魯國曾經有一個國君,他評價自己的前半生,說了一句很有名的話,他說:“寡人生於深宮之內,長於婦人之手,未嚐知憂,未嚐知懼。”
從來不知道什麽是憂愁,從來不知道什麽是恐懼,這是多麽美好的人生,一定讓許多人覺得向往吧!可是如果一個人是在這樣的環境之中成長,他會有什麽結果呢?想知道他的一生如何,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看他的“諡”。
這個人的諡就叫作“哀”,他就是有名的魯哀公。你從這個諡,就知道他的後半生有多麽悲慘。如果你們對他的一生有興趣,可以去找資料來看。但在這裏我要跟各位說的是,年輕人是需要磨煉的,一個從來不知什麽是憂愁,不知什麽是煩惱的人,到了大難來臨的時候,必然樂極生悲。
始皇現在發布一道命令,他說太古時代隻有對活人的稱號,到中古時代才有諡。秦始皇非常討厭“諡”這種東西,為什麽呢?他說這不就是兒子在議論父親的作為,臣子在議論君主的作為嗎?言下之意就是,你們怎麽配來議論我呢?我怎麽能夠忍受死了以後,讓你們這些人來評價我的一生呢?
各位要明白,秦始皇的特別之處就在於,他認為他是古往今來最偉大的皇帝、最偉大的人物了,人類的曆史上再也沒有能夠超越他的人。至於以後秦朝千千萬萬代的君王都是他的子孫,更不可能比他偉大,所以他就是人類曆史的頂峰。
試問,如果他是人類文明的頂峰,以後又有哪一個人有資格來評價他?大家要特別注意秦始皇這個心理,因為這個心理跟他一生的成敗有密切的關係。
於是始皇決定廢除諡法,他就叫作始皇帝,以後的皇帝就用數字來計算,叫二世、三世,乃至於千萬世,傳之於無窮。
你看他打算得多好,他居然認為秦可以傳到千千萬萬世。想得很好,卻完全不知他死了以後,這個朝代也就隻有二世而已。
接下來,始皇又根據五德終始的理論,修改了一連串的名稱、製度,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秦朝就應該秉持“水德”的精神來治國。什麽是“水德”的精神呢?就是下麵這一句:
剛毅戾深,事皆決於法,刻削毋仁恩和義。
讀這句話都不用多加解釋,光讀這幾個字的感覺,你們都可以感受到其中是沒有一絲感情的存在。所有的事按法律去辦就好,不需要憐憫,不需要感情,無仁、無恩、無和、無義。他的統治之中,沒有一點溫情。
當然有朋友會問我:“按法律治理國家不是很好嗎?為什麽需要溫情?破壞法律公平性的不就是人情嗎?”
各位要特別注意這一點,你這是統治,不是審判。審判當然要按照法律,但是施政就不能不考慮人情。因為你統治的對象是人,不是沒有生命的機器,人莫不有情。你必須要讓你統治之下的人,都感覺他們受到了良好的對待,你的政治才能成功。
曆史學不講空話,講任何道理都得靠事實來驗證。在後麵的章節,我們就拿秦始皇一生的施政,來檢驗他這樣的為人,這樣的方針,最後會得到什麽結果。
就在秦王政即位後的第十年,也就是諫止逐客的這一年,東方又來了一個人叫作尉繚,要來向秦王獻策。
尉繚來跟秦王說什麽呢?他說:
以秦之強,諸侯譬如郡縣之君,臣但恐諸侯合從,翕而出不意,此乃智伯、夫差、湣王之所以亡也。
相對於秦國的強大,六國諸侯就好像是地方政權一樣,雙方的強弱地位懸殊,六國已經沒有能力再對抗秦國了。但是不是代表一定能成功呢?不是。
尉繚說,如今隻害怕一件事情,那就是“諸侯合從,翕而出不意”。什麽意思?諸侯秘密聯合在一起,在你沒有防備的時候,突然之間進攻你啊!記不記得前麵跟各位講老父教張良“忍”和“先”的例子?所有學兵法的都懂這一點,最可怕的敵人就是你沒有防備的敵人。
但你為什麽會沒有防備呢?因為“以秦之強,諸侯譬如郡縣之君”,強弱實在是太懸殊了啊!這個不用尉繚講,當時天下的人都知道,可是如果秦國也是這麽想,那就危險了。
你覺得尉繚是危言聳聽嗎?不是,尉繚舉了三個例子給秦王聽,“此乃智伯、夫差、湣王之所以亡也”。
智伯是誰?當年晉國有韓、趙、魏、範、智、中行六家大夫最強,智伯把範跟中行兩家滅掉以後,又降服了韓跟魏兩家大夫,成為六家之中最強。此時隻有趙大夫不屈服,於是智伯率領著韓跟魏兩家大夫去攻擊趙大夫。
當時以智伯之強盛,等於是晉國六分之五的力量都在他掌握中,如果他把趙給滅了,後來的晉就會被智伯所取代。
結果智伯失敗了。為什麽?因為智伯認為他穩操勝算。
就在智伯快要成功的那天晚上,趙大夫派出使者聯絡韓魏,他們秘密聯合起來把智伯給消滅掉,後來才會成為“三家分晉”的局麵。
你認為智伯的例子是孤立的嗎?我再舉第二個例子,就是各位所熟知“臥薪嚐膽”故事中的吳王夫差。夫差為什麽會被勾踐滅掉?不就是因為他相信勾踐絕不會背叛嗎?勾踐用絕對恭順的表現,換得了夫差的信任,夫差對他絕無防備。他寧可懷疑自己的忠臣伍子胥,也不懷疑勾踐,結果就是越國將吳國給滅了。
第三個例子齊湣王,這個人的故事各位比較不熟悉。齊湣王在位的時候,齊國當時非常非常強盛,強盛到把另外一個大國燕國給滅掉了,成為東方霸主。當齊湣王自以為高枕無憂,能夠成就帝業之時,燕國王室秘密聯合其他的幾個國家,以樂毅為主帥進攻齊國,湣王身死,齊國差一點滅亡。
這三個都是強弱懸殊的例子,在強者沒有防備的時候,弱者秘密聯合行動就把強者給打倒了。尉繚舉出這些例子,是告訴秦王政,你不要得意,行百裏路半九十,在成功的前一刻,在誌得意滿的那一刻,往往是最危險的一刻。
大家以為隻有先秦有這樣的例子嗎?我再舉一個例子,有一個人當年率領幾十萬大軍,對手隻有幾萬人,他誌得意滿,以為明天必可消滅敵人、統一天下。於是在月明星稀的前一夜裏橫槊賦詩,高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結果第二天的戰爭,一把火就把他的戰船全部燒完,狼狽地逃回北方去,這個人就是赤壁之戰的曹操。
曹操南屏山橫槊賦詩(日本月岡芳年繪)
記住,永遠不要把情感放在理智之上,而驕傲正是人類所有情感裏麵最可怕的一種。
或許有人不免會問:“那應該怎麽辦呢?”
天下的學問有兩種。一種是“盛世之學”,一種是“衰世之學”。什麽叫盛世之學?什麽叫衰世之學?要判斷這一點,不用什麽高深的學問。你讀了一本書,聽了一個人說的話以後,如果你隻想長長地歎一口氣,那就是“衰世之學”。為什麽?因為他隻點出了問題,卻沒有告訴你解決問題的方法是什麽。
相反,如果你讀了一本書,聽了一個人說的話以後,會覺得奮發昂揚,未來有了奮鬥的方向,那就是“盛世之學”。因為那個人除了點出問題,也告訴你解決問題的方法是什麽。
尉繚之所以了不起,就在於他不但點出了問題,還告訴秦王具體的解決方法。
各位不必急,現在把書合起來好好想一想,如果是你,應該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想清楚了,我們再看看尉繚怎麽解決這個問題:
願大王毋愛財物,賂其豪臣,以亂其謀,不過亡三十萬金,則諸侯可盡。
方法很難嗎?一點都不難,就是花錢賄賂各國的豪臣們。最妙的是,賄賂各國豪臣的目的,不是要請他們幫秦國。因為六國當時的當權階級,幾乎全是一群廢物,這些人成事不足敗事有餘。我們用人要用其所長,不用其所短。他們的所長是什麽?就是敗事!
所以尉繚不要這些豪臣幫秦國(千萬不要!),隻要他們去敗壞自己的國家(這對他們真是駕輕就熟),這就叫用其所長。不過花費三十萬金,六國就會乖乖完蛋,秦國就能夠統一天下。怎麽樣?尉繚不但有具體可行的方法,連預算都做出來了,這就是尉繚了不起的地方。
我年輕的時候第一次讀這一段,真是拍案叫絕。為什麽?方法居然就這麽簡單。可見方法不在新舊,有用就好。花錢收買人是老方法,也是天底下最有用的方法。“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其實就曆史經驗總結來看,相信我,隻要有重賞,勇婦也是不乏其人。花錢這個方法一點也不稀奇,可是它有用,問題就這麽簡單地被解決掉了。
等到後來第二次讀這一段,我才覺得深深地悲哀。為什麽呢?六國都已經傳承了幾百年,各自有自己的王室、疆域、製度、文化。不過三十萬金就能讓幾百年的國家灰飛煙滅,這是何其悲哀的事情!
等第三次讀這一段,我隻覺得驚心。為什麽?試問各位,如果六國如此,麵對這樣的攻勢,那後世又有哪個國家的豪臣能夠抵抗呢?
對於曆史讀的每一個案例,都要好好想、反複想,這樣才能有用。
秦王聽見尉繚的計謀後,他的反應是什麽?
<b>把書合起來好好想一想,如果你是秦王,你會怎麽做?</b>
想好了以後打開書,我們看看秦王怎麽做。
秦王從其計,見尉繚亢禮,衣服食飲與繚同。
前麵的茅焦是齊國人,後來的李斯是楚國人,現在來的尉繚是魏國人,這三位都是外國人,秦王不問他們是不是外國人,也不管講話中不中聽,隻問他們的建議有沒有用。隻要你的建議有用,我就敢聽從。這樣的胸襟,這樣的自信,這就是秦始皇,才不過是個二十幾歲的年輕人而已。
不過,如果隻是“從其計”,我想各位的答案大概也是如此。但更難得的是秦王之後的反應,他居然見尉繚時使用平等的禮儀!
尉繚是誰?不過是布衣老百姓。秦王是誰?最強大國家的王,即將一統天下。兩個人的地位有如天壤之別,而秦始皇見他居然好像朋友一樣用平等的禮儀,這是多麽難得、多麽了不起的事情。
而在衣服飲食上,更是秦始皇享受什麽樣的待遇,尉繚就享受什麽樣的待遇,你們就知道秦始皇對尉繚有多麽好。
<b>秦始皇對尉繚這麽好,現在大家再把書合上想一想,如果你是尉繚,你會有什麽感想?</b>
你的感覺一定是感恩戴德吧?覺得碰到了人生中最了解我、最看重我的人。但尉繚並不是這麽想:
秦王為人,蜂準,長目,摯鳥膺,豺聲,少恩而虎狼心。居約易出人下,得誌亦輕食人。我布衣,然見我常身自下我。誠使秦王得誌於天下,天下皆為虜矣。不可與久遊。
古代讀書人,多半醫、卜、星、相都通,會從一個人的麵相和聲音,判斷這個人的個性。尉繚觀察秦始皇的長相,鼻子高,眼睛長,有雞胸,聲音像豺狼,從麵相學的角度來看,這樣的人多半不在乎恩義,心如虎狼一般貪殘。
尉繚又觀察秦始皇的行為舉止,這個人有求於人的時候,姿態會擺得極低。有朋友看到這裏就會問:“擺的姿態比尉繚還低,這不是謙虛為懷嗎?是件好事啊!”事實上並不是如此,過度的謙卑和過度的驕傲都需要提防,老子說的“寵辱若驚”就是這個道理。
各位要明白,秦始皇是一個意誌和欲望特別強烈的人,他現在能夠擺低姿態是因為他有求於人。那試想,如果他無求於人,他會怎麽樣?如果他達到了自己的目的又會怎麽樣呢?像這樣的人,他有求於你是因為你有利用的價值。一旦他達到目的,你沒有利用價值了,“得誌亦輕食人”。
就好比下棋,下棋時你那麽寶貝那一個“車”,是因為你愛它嗎?是因為你對它有感情嗎?都不是,是因為它有用。可是當它沒有用的時候,你需要犧牲它來保護“帥”的時候,你就會毫不猶豫地犧牲這個“車”,不是嗎?在秦始皇心中,其他人就是他的棋子而已。
尉繚何等聰明有才智,他看出了這一點。他怎麽知道呢?你看尉繚的話,他自知隻不過是個百姓,但秦王每次見他,姿態卻擺得比他更低。曆史上很多例子告訴我們,一個人能忍人所不能忍,到他得誌的時候必然狠。為什麽?壓抑得越深,反彈的力量就越強,這是人性。
假如讓秦王得誌於天下,天下都是他的俘虜、奴隸了,他絕對不會吝惜別人的生命、財產,這種人當然“不可與久遊”啊!這個人現在有求於我,一旦利用殆盡,他會怎麽對我,那太可怕了,得趕緊離開。
所以尉繚的反應,不是像大家想的感恩戴德,而是要趕快逃走。
要知道,秦始皇在觀察尉繚,尉繚也在觀察秦始皇,這個社會人人都在觀察別人,人人都在被別人觀察,古今都是一樣。
尉繚想要逃走,成功了沒有呢?沒有。為什麽呢?因為:
秦王覺,固止。
秦始皇也知道你想逃跑,所謂固止,就是不止一次阻止你逃跑。你逃跑多少次,我就有辦法攔住你多少次。為什麽?這是人才,人才絕不能落到敵國的手裏去,像這樣的人才無論如何都要掌握在自己的手裏。
而秦始皇最高明的是下麵這招:
以為秦國尉,卒用其計策。而李斯用事。
他明知尉繚想逃走,不但沒有處罰他,還讓他當上秦國非常高的軍事長官。他給尉繚這麽高的位置,更用尉繚的計策,注意,可是他不給尉繚實權,而是讓李斯去執行尉繚的計謀。
給你高高的位置把你供起來,讓列國都看到我怎麽重視人才,可是絕不讓你有掌握實權的機會,因為我知道你的心已經不在我身上,這是一個二十幾歲年輕人的手段。
接著,我還要問各位:
<b>尉繚犯了什麽錯?他想跑都跑不掉了,他這麽聰明,怎麽會讓自己落入這個境地?</b>
讀中國史書,你要從各個角度去剖析才能真的有用。我們想完秦始皇這一麵,還得想尉繚那一麵。假如你是尉繚,現在讓自己陷入這樣的境地,想跑都跑不掉,怎樣也算不上成功。你是這麽聰明、才智這麽高的人,怎麽會讓自己陷入如此的境地呢?尉繚到底犯了什麽錯?
想清楚了嗎?想清楚了,就打開書往下看。
我的答案是:尉繚沒有錯。
許多朋友看到這裏,應該會大吃一驚:“尉繚怎麽可能沒有錯?”聽我細細向各位道來。
簡單地說,尉繚的錯不是他的錯,是時代的錯。那個時代沒有照片,也沒有電視,尉繚來之前不知道秦始皇長這個德行,等見過了秦始皇長這個德行,想跑已經來不及了,這是非戰之罪,是時代的局限性。
看過了秦始皇和尉繚兩個層次,接下來還要談第三個層次。咱們一個故事,總得講好幾個層次,讓各位有所得,否則有人就會覺得不能值回書價了。
這段故事之後,在《史記》中再也沒看到有關尉繚這個人的任何記載。難道尉繚死了嗎?他沒死,而是從此之後再也沒有發過一言,沒為秦始皇出過一計。
我為什麽要跟各位講這個?什麽叫中國的史法,史書裏麵常常不表現處才是大表現處。正因不再記載尉繚這個人,你就看出他的氣節。他認為我不應該幫助這個人,就算給他高位,給他榮華富貴,他也堅持信念,再也不幫助這個人了,從這一點就可以看出尉繚的不凡之處。<h2>成功後的第一件事</h2>
秦王政即位後第二十六年,戰國七雄對峙了幾百年,在短短幾年之內,其他六國就被秦國輕易地給滅掉了,秦王終於統一天下了。
接下來我又要問各位一個問題,問什麽呢?
<b>如果你是秦始皇,統一天下之後,你第一件事要做什麽?</b>
我們看一個人,要觀察一個人的本質,最重要的就是看其兩端:看他得誌之後是什麽樣子,會做些什麽事?看他失意的時候又是什麽樣子,會做些什麽事?
特別是人得誌之後,所做的第一件事是什麽,往往就能看出這個人心中真正想要的東西到底是什麽。一個人要達到目的之前,他會為了達到目的付出很多的代價,做出很多的努力,甚至去做很多他本來並不想做的事。可是當他達到目的之後,他所做的第一件事,必然是他真心想要做的事情,我們就可以看出一個人真正的本質是什麽樣子。
那秦始皇想做什麽呢?他在剛統一天下時,發表了這樣一篇文字:
寡人以眇眇之身,興兵誅暴亂,賴宗廟之靈,六王鹹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號不更,無以稱成功,傳後世。其議帝號。
這篇文字想表達什麽呢?他告訴天下,仰賴祖先保佑,興兵使六王全部服罪,如今終於統一天下了。很高興吧?而他在統一天下後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嫌自己原來的名號“王”已經不夠偉大,如果不更改名號,怎麽能夠彰顯他的成功?怎麽能讓後世子孫千萬代都傳誦他的偉大呢?因此希望大臣們想一個比過去更加偉大的名號,來稱呼他。
這就是秦始皇,終於統一天下的這一刻,他想的不是百姓經過幾百年的戰亂需要休養生息,他想的不是在統一天下的戰爭中有多少人嗷嗷待哺,他想的是如何彰顯自己的誌得意滿,讓後世的子孫都稱頌他的偉大,這就是他的本質。
大臣們經過討論後,他們怎麽說呢?注意讀下麵這一段:
今陛下興義兵,誅殘賊,平定天下,海內為郡縣,法令由一統,自上古以來未嚐有,五帝所不及。臣等謹與博士議曰:“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貴。”臣等昧死上尊號,王為“泰皇”。
這段話中最關鍵的,就是“自上古以來未嚐有,五帝所不及”。為什麽呢?因為它點出了秦始皇這個人,跟曆代所有的帝王最不一樣的特別之處。
中國曆代帝王,其實不隻是帝王,包括任何人多半都有一個自己欽佩、想要模仿的人物在那裏。按傳統說法,三代想學堯舜,漢唐想學三代,宋明想學漢唐,我們今天就想學康熙雍正乾隆,不然那麽多清宮戲從哪裏來的?
每一個時代都有帝王想模仿的對象,可是秦始皇的特別之處就在於,他沒有任何欽佩、想要效法的人物。在秦始皇的心中,他是古往今來最偉大的人,他過去所有的古人,沒有一個能比他偉大,所有人都不足效法,他是人類的巔峰,他是最偉大的人物。
“自上古以來未嚐有,五帝所不及”,五帝是當時的人所公認天子的最高成就了,連五帝都比不上秦始皇,你就知道秦始皇有多麽偉大了。這種心態,通常是在巨變之中的人物才會有的想法,因為過去的一切都被推倒了,會輕易地覺得前人不足敬畏。
而李斯這些大臣和博士們商議的結果,認為古代有天皇、地皇、泰皇三種尊貴的名號,三個名號裏麵又以泰皇最為尊貴,所以決定上尊號,尊稱秦王為泰皇。
請大家注意,我們來看秦始皇怎麽說:
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號,號曰“皇帝”。
“皇帝”這個名號,是誰發明的?“皇帝”這個名號是秦始皇發明的,這個名號是什麽意思呢?
皇者大也,帝者主宰義,皇帝的意思就是“大主宰”,他是這個人間最大的主宰。“皇帝”跟“泰皇”哪個好?當然是“皇帝”好。怎麽知道呢?因為從秦始皇之後,曆代天子幾乎都叫皇帝,沒有人願意叫泰皇,就可以知道一定是皇帝比較好。
什麽叫作真正有聰明才智的人?這些大臣和博士翻遍了古書去找,找到泰皇最好,就把泰皇這個名號呈上去了。結果秦始皇發明了一個從來沒有人想過的稱號,卻比過去所有人想出來的更好。
有些人隻能在一百個固定的標準答案裏,找一個最好的答案。可是有人卻能在一百個標準答案之外,找出第一百零一個更好的答案。這就是天才和人才的思維差距,也就是秦始皇聰明才智高人一等的地方。
秦始皇接著又發布這樣的命令:
朕聞太古有號毋諡,中古有號,死而以行為諡。如此,則子議父,臣議君也,甚無謂,朕弗取焉。自今已來,除諡法。朕為始皇帝。後世以計數,二世三世至於萬世,傳之無窮。
什麽叫作“諡”?按中國傳統的規矩,一個人死了之後,後人會根據他一生的作為,給他一個字或兩個字作為評價,這就叫“諡”。各位所熟知的曾文正公和歐陽文忠公,就是用諡來稱呼。
我再舉個例子來跟各位說明。過去魯國曾經有一個國君,他評價自己的前半生,說了一句很有名的話,他說:“寡人生於深宮之內,長於婦人之手,未嚐知憂,未嚐知懼。”
從來不知道什麽是憂愁,從來不知道什麽是恐懼,這是多麽美好的人生,一定讓許多人覺得向往吧!可是如果一個人是在這樣的環境之中成長,他會有什麽結果呢?想知道他的一生如何,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看他的“諡”。
這個人的諡就叫作“哀”,他就是有名的魯哀公。你從這個諡,就知道他的後半生有多麽悲慘。如果你們對他的一生有興趣,可以去找資料來看。但在這裏我要跟各位說的是,年輕人是需要磨煉的,一個從來不知什麽是憂愁,不知什麽是煩惱的人,到了大難來臨的時候,必然樂極生悲。
始皇現在發布一道命令,他說太古時代隻有對活人的稱號,到中古時代才有諡。秦始皇非常討厭“諡”這種東西,為什麽呢?他說這不就是兒子在議論父親的作為,臣子在議論君主的作為嗎?言下之意就是,你們怎麽配來議論我呢?我怎麽能夠忍受死了以後,讓你們這些人來評價我的一生呢?
各位要明白,秦始皇的特別之處就在於,他認為他是古往今來最偉大的皇帝、最偉大的人物了,人類的曆史上再也沒有能夠超越他的人。至於以後秦朝千千萬萬代的君王都是他的子孫,更不可能比他偉大,所以他就是人類曆史的頂峰。
試問,如果他是人類文明的頂峰,以後又有哪一個人有資格來評價他?大家要特別注意秦始皇這個心理,因為這個心理跟他一生的成敗有密切的關係。
於是始皇決定廢除諡法,他就叫作始皇帝,以後的皇帝就用數字來計算,叫二世、三世,乃至於千萬世,傳之於無窮。
你看他打算得多好,他居然認為秦可以傳到千千萬萬世。想得很好,卻完全不知他死了以後,這個朝代也就隻有二世而已。
接下來,始皇又根據五德終始的理論,修改了一連串的名稱、製度,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秦朝就應該秉持“水德”的精神來治國。什麽是“水德”的精神呢?就是下麵這一句:
剛毅戾深,事皆決於法,刻削毋仁恩和義。
讀這句話都不用多加解釋,光讀這幾個字的感覺,你們都可以感受到其中是沒有一絲感情的存在。所有的事按法律去辦就好,不需要憐憫,不需要感情,無仁、無恩、無和、無義。他的統治之中,沒有一點溫情。
當然有朋友會問我:“按法律治理國家不是很好嗎?為什麽需要溫情?破壞法律公平性的不就是人情嗎?”
各位要特別注意這一點,你這是統治,不是審判。審判當然要按照法律,但是施政就不能不考慮人情。因為你統治的對象是人,不是沒有生命的機器,人莫不有情。你必須要讓你統治之下的人,都感覺他們受到了良好的對待,你的政治才能成功。
曆史學不講空話,講任何道理都得靠事實來驗證。在後麵的章節,我們就拿秦始皇一生的施政,來檢驗他這樣的為人,這樣的方針,最後會得到什麽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