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曆史勝利組的條件
秦始皇:詐與力的極致 作者:呂世浩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h2>他叫“秦始皇”嗎?</h2>
前麵談過了秦始皇的敵人──張良的故事,這裏就要開始談秦始皇這個人了。
秦始皇像
本書主要運用的曆史文獻是《史記·秦始皇本紀》,這是目前我們所知古文獻裏麵,對秦始皇一生描寫最全麵也是最詳細的一篇文章。任何秦始皇的傳記,都不會離開這個基礎,所以本書也從這個基礎來介紹。當然,現代曆史學者利用新出土的史料對此篇內容進行過種種的考證,也不斷有著爭議。但為了避免偏離本書的主題,我會盡量避免這類的煩瑣考證。
史記·《秦始皇本紀》
我們先從篇名開始:
秦始皇本紀
讀到這裏,一定會有人跳起來問:“篇名有什麽好講的?這我們都讀得懂啊!想湊字數也不是這樣的!”
篇名真的沒有什麽好講的嗎?當然不是,不但要講,而且值得特別講。本著此書的一貫風格,我先請教各位:
<b>太史公為他作本紀的這個人,他真的叫“秦始皇”嗎?</b>
聽到這個問題,許多朋友會一愣,他不叫“秦始皇”又叫什麽呢?
<b>事實上,他不叫“秦始皇”,他叫“秦始皇帝”。</b>
《史記·秦始皇本紀》開篇第一句,就是:
秦始皇帝者,秦莊襄王子也。
你們看得清楚吧!本篇開宗明義就告訴你,“秦始皇帝”才是他的全名。
看到這裏,或許各位會有疑問:“如果他叫秦始皇帝,為什麽篇名叫《秦始皇本紀》呢?難道是因為《史記》漏寫了字嗎?”
當然不是了,我們看《史記》的前後文,確實記載這一篇叫《秦始皇本紀》;而且在本篇中的文字,常常稱這個人為“始皇”而不是“始皇帝”,可見沒有問題。
那麽《史記》為什麽要這麽寫呢?因為《史記》是中國傳統的史書,奉行的是中國傳統的史法。在中國傳統的史法裏麵,有很重要的一項,叫作“一字寓褒貶”。
從稱呼人名所用的字,到敘述行事所用的字,都代表史家對他的評價。例如同樣是一個人把一個人給殺了,用“弒”,用“誅”,用“殺”,意義完全不同。
而在《史記》的篇名中更是如此,太史公對每個人的稱呼都不一樣。同樣是世家,陳勝就稱他的字陳涉,蕭何就稱他的官蕭相國,張良就稱他的爵留侯。從《史記》的篇名,你就可以看出作者各式各樣不同的評價,這就是春秋筆法,以後有機會我們再慢慢詳談。
那麽“秦始皇帝”和“秦始皇”,又有什麽不同呢?請問各位,太史公是西漢人,在漢代人心中,“皇”跟“帝”哪一個字比較重要?
判斷兩者中誰比較重要,有個簡單的方法。當我們一定要省略其中一個時,被省略的那個,一定是比較不重要的。
漢代皇帝的正式稱呼是“漢孝文皇帝”“漢孝景皇帝”“漢孝武皇帝”。但當省稱時,會叫“漢文帝”“漢景帝”“漢武帝”,而不會叫“漢文皇”“漢景皇”“漢武皇”對吧?由此就可以知道,在當時人心中,“帝”要比“皇”重要得多。
我再舉一個例子給各位做個參考,東漢的最後一個皇帝叫漢獻帝,禪位後叫山陽公,他死在魏明帝曹叡的時代。當時曹魏就麵臨著一個問題,死了以後怎麽稱呼他呢?當時大臣王肅就說:“漢總帝皇之號,號曰皇帝。有別稱帝,無別稱皇,則皇是其差輕者也。”就主張應該追諡為漢孝獻皇。結果魏明帝曹叡胸襟非凡,他認為我大魏取代大漢那是正大光明的事情,還是稱他為漢孝獻皇帝吧!從這裏也可以看出,在當時人心中“帝”字是比“皇”字更重要的。
如果“帝”字是比“皇”字更重要,那為什麽篇名要省略這個“帝”字呢?因為太史公從篇名要告訴你,他要借此來貶秦始皇。
但貶歸貶,曆史必須記錄事實。在這篇文章裏麵,從頭到尾至少要有一次正式稱呼人家的全名,這是史家該有的道德。這也代表了寫曆史的人,不是不知道這個人叫什麽名字,他是故意不這麽稱呼的。所以這篇文章一開始就告訴大家,他叫“秦始皇帝”,可是篇名還是叫“秦始皇”。<h2>巨變的象征
</h2>
好的,講篇名是為了讓各位明白中國的史法是怎麽回事,後麵我們繼續看本文的第一段:
秦始皇帝者,秦莊襄王子也。莊襄王為秦質子於趙,見呂不韋姬,悅而取之,生始皇。以秦昭王四十八年正月生於邯鄲。及生,名為政,姓趙氏。
這一段是在講秦始皇的身世,我不打算在這裏多談他到底是莊襄王還是呂不韋的兒子,這個故事已經被小說、戲劇、電影炒作得濫了。我又不會驗dna,怎麽可能會知道誰才是秦始皇的親生父親?不過從這裏的“秦莊襄王子也”來看,太史公應該認為始皇確實是莊襄王的親生兒子。
我這裏要特別談的,是“姓趙氏”三個字。各位讀到這裏,一定又有人想跳起來問:“這三個字有什麽好講的?又打算湊字數了嗎?”
沒什麽好講的嗎?我再問各位一個問題:
<b>秦始皇姓什麽?</b>
對曆史熟悉的朋友,一定會立刻回答:“他叫嬴政,當然姓嬴。”
既然他姓嬴,為什麽這裏要說他“姓趙氏”呢?這就和第二次巨變有關了。
現代人填表格,有時表格中會有“姓氏”和“名字”的字段。那麽請問各位,姓和氏是一回事嗎?名和字是一回事嗎?
當然不是,古人的名跟字不是一回事。舉各位熟知的人物為例,韓愈名叫愈,字就叫退之,楊過名叫過,字就叫改之。對吧?常讀古文或武俠小說的朋友都很明白。
在這裏,我坦白告訴各位,姓和氏也不是一回事。什麽叫作姓?姓是代表你的血緣從何而來,有同一個祖先的人們,就會有同一個姓。
中國的古姓其實沒有那麽多,就那幾十個而已,例如姓姬的、姓薑的、姓姚的、姓姒的……多半都有女字邊,這可能跟母係社會有關係。
可是當同一個祖先,也就是同一個姓的人繁衍越來越多,就會有一部分的族人,到另外一個地方去建立他們自己的聚落。為了在同姓底下分別彼此,就會在同一個姓下又出現不同的氏。
因此氏是會分化、會變動的,有的以地為氏,有的以官為氏。舉個最簡單的例子,請問商鞅姓什麽?
過去有同學會回答我:“商鞅姓商”“商鞅姓衛”“商鞅姓公孫”,這些答案都有道理。因為商鞅是衛國的公族,所以也叫衛鞅、公孫鞅,但哪個答案才是對的呢?
事實上,這些答案都不對。因為商鞅既然是衛國的公族,衛國公室姓姬,所以商鞅當然姓姬。因為他是衛國的公族,所以最早叫他衛鞅、公孫鞅;後來他在秦國功勞很大,秦國把商這個地方封給他,他就以封地為氏,所以叫商鞅。但衛、公孫、商都隻是他的氏,姬才是他的姓。
或許有人會問:“那為什麽當時沒有人叫他姬鞅呢?”
這就涉及從春秋戰國到秦漢的巨變了,我前麵告訴過各位,在列國戰爭當中,最沒有用的就是血緣。不管是不是同一個祖先,別人不會手下留情;你血緣高貴,別人也不會跪地求饒。相對來說,象征地緣的“氏”比象征血緣的“姓”在當時更加重要。所以在第二次巨變最重要的象征,就是“氏”取代了“姓”。秦漢以後,我們一般所稱呼的姓,其實大部分都是氏,姓就逐漸式微了。
無獨有偶的是,第三次巨變從鴉片戰爭到今天,“名”也取代了“字”,字也逐漸式微。古代中國隻要有教養的男子,幾乎人人有“字”。為什麽呢?因為古人的“名”,不是人人都能叫的,通常隻有尊長才可以直呼你的“名”,平輩之間則稱呼“字”。要是晚輩連稱呼“字”都不禮貌,通常是稱呼你的“號”,或尊稱你為某某先生,或用地望來代稱,這都是傳統的做法。
這是因為古代有禮,不同的身份就會有不同的稱呼。可是從鴉片戰爭以後,到了五四運動,慢慢大家就開始不想要中國文化了。舊禮教已被打倒,講得更徹底一點,這是一個連稱呼朋友父母,都直呼“你爸”“你媽”而不以為無禮的時代,還要“字”“號”做什麽?一個連禮都沒有的時代,當然不需要“字”,人人稱呼“名”就夠了。
我前麵說過,巨變是一個把過去的東西從頭推倒重新再來的過程。巨變必然有它具體的象征,而這種具體的象征常常就反映在我們切身所係的事物上麵。第二次巨變是“氏”取代了“姓”,第三次巨變則是“名”取代了“字”。
巨變背後的意義,各位真的懂嗎?所謂曆史的巨變,往往不是驚濤駭浪似的急速改變,絕不是有人突然規定明天開始人人都要廢除自己的“姓”或“字”。真正的巨變是“繩鋸木斷,水滴石穿”,是“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是孟子所說的“莫之為而為者,天也;莫之致而至者,命也”。是在你不知不覺之中,沒有人命令,可是人人都會自然去做的東西,這才叫作巨變。
那麽回到原來的問題,秦始皇姓什麽呢?秦始皇姓嬴,可是嬴姓下麵又分了很多很多的氏,秦始皇這一支是趙氏。太史公已經是西漢人,因此他以當代的習慣記下“姓趙氏”,原因就在這裏。<h2>成功的第一個要件</h2>
好,我們繼續讀下麵的部分:
年十三歲,莊襄王死,政代立為秦王。
秦始皇即位的時候幾歲?十三歲。在今天也不過就是初中一年級的孩子,他就繼任了一個這麽大國家的王位。請問各位十三歲的時候在做什麽?你一定要明白這一點和他後麵做的事,才知道這個人天資有多麽的不平凡。
秦始皇十三歲即位,他麵對的是一個什麽樣的情況?我們來看看《史記》這一段怎麽描寫:
當是之時,秦地已並巴、蜀、漢中,越宛有郢,置南郡矣;北收上郡以東,有河東、太原、上黨郡;東至滎陽,滅二周,置三川郡。呂不韋為相,封十萬戶,號曰文信侯。招致賓客遊士,欲以並天下。李斯為舍人,蒙驁、王、麃公等為將軍。王年少,初即位,委國事大臣。晉陽反。
“當是之時,秦地已並巴、蜀、漢中,越宛有郢,置南郡矣;北收上郡以東,有河東、太原、上黨郡;東至滎陽,滅二周,置三川郡”,這是秦始皇即位時的版圖。
“呂不韋為相,封十萬戶,號曰文信侯”,是講這個國家實際的主政者。
“招致賓客遊士”,這是手段。
“欲以並天下”,這是目的。
“李斯為舍人”,這是文官。
“蒙驁、王、麃公等為將軍”,這是武將。
“王年少,初即位,委國事大臣”,這是國家情勢。
“晉陽反”,這是秦始皇登基所碰到的第一件大事。
短短九十九字,把秦始皇即位時的版圖、主政者、手段、目的、最重要的文官武將,和即位初年的國家局勢和大事,交代得一清二楚。這就是《史記》的文字,各位看看中國傳統史書的筆力如何!
這個十三歲的小孩即位為秦王,當時真的一帆風順嗎?秦國是當時天下第一強國沒有問題,可是國家的政權並不在他身上。
嫪毐封為長信侯。予之山陽地,令毐居之,宮室車馬衣服苑囿馳獵恣毐,事無小大皆決於毐。
你們看看這一段很有趣,在很多曆史劇裏麵都會提到這個人物——嫪毐。嫪毐是誰呢?簡單地介紹,他是秦始皇母親的情夫。秦始皇的母親多喜歡這個情夫呢?你們看,“宮室車馬衣服苑囿馳獵恣毐”,什麽叫作“恣毐”?所有的生活享受,從衣食住行到遊玩娛樂,全部讓嫪毐隨心所欲,國家預算無限供應。還有更誇張的,“事無小大皆決於毐”,當時始皇尚未親政,王權由太後代行,而所有國家大小事實際都由嫪毐來決定。你們就能看出嫪毐受到太後多麽大的寵幸,身上有多麽大的權勢。
《戰國策》中記載著,當時秦國從執政的官員到拉車的百姓都在問:“與嫪氏乎?與呂氏乎?”也就是秦國到底會落入嫪毐的手中?還是呂不韋的手中?似乎沒有任何人看好嬴政這個孩子,但他終究改變了自己的命運。
九年……四月,上宿雍。己酉,王冠,帶劍。
這一段想表達什麽呢?始皇即位的第九年,他到雍城去。雍是秦國的舊都,曆代先王的宗廟都在那裏。在先秦時代,一個國君要即位或親政,都要先到宗廟去祭祀曆代祖先,始皇當然也不例外。
為什麽這一年他要去雍城祭祀曆代祖先呢?因為“王冠,帶劍”。什麽叫作“冠”?古人行“冠禮”代表成年了,因為古代男子都是留長頭發的,“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剪發這是很晚的習俗。所以待到了成年,頭發必須束起來,束起來的頭發必須“加冠”,加了冠就代表你是成年人了。一個王如果加了冠,就代表他成年可以親政了,以後國家的政權就要從太後到他的手中去了。
<b>我反複講這一點,目的是什麽呢?我要各位算一算,即位已經九年,秦始皇此時幾歲?</b>
如果心算好的朋友,一定馬上就會算出來,十三歲即位,九年正好二十二歲。
古時候男子成年行冠禮是幾歲呢?有早有晚不一定,但一般最晚不會超過二十歲。
那為什麽秦始皇會晚到二十二歲才行冠禮呢?各位接下來就應該要問這個問題了。讀曆史最重思辨,你要像剝洋蔥一樣一層一層地往裏剝,才能得到真正的答案。
那為什麽他到二十二歲才能親政呢?很簡單,因為有人不想他親政啊!如果他親政了,嫪毐怎麽辦?太後怎麽辦?所以隻好一年拖過一年,最後到二十二歲實在阻止不了了,隻好讓他親政。
<b>那麽嫪毐會怎麽辦呢?</b>
長信侯毐作亂而覺,矯王禦璽及太後璽以發縣卒及衛卒、官騎、戎翟君公、舍人,將欲攻蘄年宮為亂。
嫪毐立刻舉兵造反,因為他知道不能束手待斃。但最可怕的是接下來這三個字。
王知之。
“王知之”啊!秦始皇他早就知道了,他早就準備好,就等著你造反啊!
因為嫪毐不作亂,始皇還真難找到一個光明正大的理由鏟除他;他要作亂,始皇就正好布置一個陷阱讓他跳進來。這一年的秦始皇,才是個二十二歲的年輕人,在今天也才剛大學畢業。一個大學畢業的年輕人,能夠設下這樣的陷阱,等著權臣跳進來,這是一個多麽可怕的人!
令相國昌平君、昌文君發卒攻毐。戰鹹陽,斬首數百,皆拜爵。
結果一方早有準備,一方臨時作亂,這樣一場大亂不過“斬首數百”就平定了。
而跟隨嫪毐造反的人下場如何呢?據《史記》記載,他們的結果是“車裂以徇,滅其宗”!死無全屍之外,還把所有跟他有血緣關係的人全部殺光了。秦法之殘忍,由此也可見一斑。
這裏不是要故意誇張秦法的殘忍,曆朝曆代對造反的人本來就不會留情。但各位必須注意一件重要的事情,秦朝解決事情的方法,往往就是那一百零一招——“殺”!寧可錯殺一百,絕不放走一個。各位不要覺得誇張,我先點出這個伏筆,後麵會用無數的例子來證明這一點。
嫪毐的勢力被鏟除後,秦始皇開始對付其他會阻撓他統治的對象。次年,“相國呂不韋坐嫪毐免”,嫪毐原本是呂不韋的門客,因此呂不韋被用這樣的理由牽連而免職。此外,秦始皇還將他的親生母親流放到雍城去,因為他不願意再看到她。
這一年,一個叫茅焦的齊國人見到如此做法,於是求見秦王,並提出諫言:
秦方以天下為事,而大王有遷母太後之名,恐諸侯聞之,由此倍秦也。
茅焦說:“秦國正要經略天下,但您卻流放您的母親,無疑是毀壞自己的名聲,我擔心諸侯聽到後,從此人人背離秦國。”
中國古代非常重視孝道,在過去這種道德的克製力是非常強的,倘若違反了這些傳統道德,未必會有法律製裁,但不孝子自然會被排斥,人人都不願意跟這樣的人打交道。始皇想要平定天下,自然希望能夠事半功倍,但名聲敗壞則可能讓事情走向事倍功半的道路。我們從史書中可以知道,秦始皇是個情感非常強烈的人物,他被人背叛後,怨憤、恨意往往會比他人更為強烈。特別是被理應是自己最親的母親背叛後,可想而知他的內心是聚積了滿腔憤恨。
我們來看看,此時的始皇會怎麽做呢?
秦王乃迎太後於雍而入鹹陽,複居甘泉宮。
聽完了茅焦的話後,秦王不但立刻接受他的建議,而且還選擇親自到雍城,將母親迎回鹹陽,迎回太後所居的甘泉宮。
你們以為秦始皇真的願意這麽做嗎?坦白說,從《秦始皇本紀》一路讀下去,你就會發現始皇是一個感情非常強烈的人。例如他出生於趙國首都邯鄲,小時候作為人質,日後當他攻下邯鄲後,他做出這樣的事:
秦王之邯鄲,諸嚐與王生趙時母家有仇怨,皆坑之。
他把小時候得罪過他的人,全部找出來殺光了。一個能夠記仇記這麽久,過了不管多少年還要報複小時候怨恨的人,由此可見他的性格。一個感情如此強烈的人,當他受到背叛,特別是自己親生母親背叛的時候,他的怨憤、他的恨意隻有更加強烈。
可是我希望各位特別注意,在這一刻始皇選擇的居然是,聽從來說服他的這個齊國人的話,把自己的母親迎回甘泉宮。
山東濟寧武氏祠石刻《荊軻刺秦王》
<b>為什麽呢?因為對方講得有理。</b>
人人都想成功,但成功的第一個要件是什麽呢?我們從曆史上總結得到的教訓,成功的第一個要件就是,無論何時何地,請把你的理智擺在感情之上。
人非草木,孰能無情。可是決定你成功或失敗的,往往是你的理智控製了感情還是感情控製了理智。
可能有人會問我:“難道我們把感情放在理智之上就真的不好嗎?”
我舉個例子給各位聽,各位不妨去看看《史記·刺客列傳》和《燕丹子》,在後來發生大家所熟知的“荊軻刺秦王”事件中,燕太子丹為何要派荊軻去刺秦王?
他對他的老師鞠武說出了真正的原因,因為當年秦王:
遇丹無禮,為諸侯最。丹每念之,痛入骨髓。
因此,燕太子丹打算派人去刺殺秦王:
一劍之任,可當百萬之師;須臾之間,可解丹萬世之恥。
這不就是為了報複秦王給他的屈辱嗎?鞠武知道後大吃一驚,因為你是一國儲君,不是街頭匹夫啊!你隻想到報複的快感,可是萬一失敗後呢?豈不是一國都要為你的衝動而殉葬!
但不管鞠武如何勸阻,如何建議,燕太子丹一律不聽,因為他已經被情感衝昏了頭。他後來對鞠武介紹的田光先生說隻要能報仇,“縱令燕秦同日而亡”,他也甘心!
有著這樣的儲君,真是燕國之悲哀!而太子丹在當時的列國諸侯中,已經是比較出眾的人物了。他尚且如此,可以想見秦始皇為何能夠統一天下了!<h2>“需要”和“有用”</h2>
在秦王迎回太後的這一年,秦國還發生了另一件大事,那就是“逐客”事件。
秦國會逐客的原因,在於他的鄰國韓國。韓國是一個位於秦國東方的小國家,所以秦國每次向東侵略之時,韓國都得第一個倒黴。為了防止秦國繼續侵略,韓國人想出了一個辦法,就是派了名叫鄭國的水利工程師前往秦國,說服秦始皇在關中地區進行大規模的水利工程。韓王心想,這種大規模的水利工程會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會讓秦國沒有餘力東侵,韓國就能保持和平了。
<b>各位好好想一想,韓國這個辦法好不好?</b>
答案是,也好也不好。我不是故弄玄虛,這個辦法的好壞得看韓國自己。
是,秦國確實會因為這樣,有多少年的時間要花費在大規模的水利工程上,它不能夠東侵,這是對的。可是決定辦法好或不好的,在於秦國不能東侵的這段時間,韓國在幹嗎呢?
如果韓國趁這段秦國沒有辦法侵略你的時間,你自立自強、奮發向上,讓自己的國力強盛了,等秦國想再東侵時,它已經很難對付你了。你爭取到了強大的時機,那這個辦法就再好也不過了。
可是如果這麽多年,你韓國就在那裏原地踏步、悶頭睡覺、關起門來做皇帝,什麽都沒改變。我坦白告訴各位,等秦國完成了水利工程,它國力大增之後,第一個倒黴的還是你韓國,那這個辦法不是飲鴆止渴嗎?
方法好跟不好,和用這個方法的人有密切的關係。同樣的計謀,某個人來做就好得不得了,某個人來做就是天下最餿的主意,韓國就是如此。
後來事情敗露,鄭國被抓了。鄭國坦然承認,他真的是韓國派來的“間諜”,但他也真的是“水利工程師”。這個水利工程不是假的,一旦完成後,秦國國力真的會大大增強。
秦王知道自己被騙,他憤不憤怒呢?想必一定是憤怒的。他殺了鄭國沒有呢?不但沒有,還繼續重用他完成了“鄭國渠”。為什麽?因為這對秦國有利!
當時秦國傳統的本土勢力紛紛利用鄭國案,跳出來指責外國來的門客、遊士都是間諜,應該將這些人趕出秦國。這是因為秦國曆位國君都重用外國人,百裏奚、商鞅、張儀、範雎、呂不韋這些曆代秦相全是外國人,本土勢力抓到了這樣的天賜良機,自然決定大舉反撲,將外國勢力逐出。秦王迫於壓力,因此也不得不同意進行大舉搜索,打算將所有外國門客全部驅逐出境。
就在此時,一位來自楚國的小小門客上書說服了秦王,扭轉了秦國以及眾位外國門客的命運。這個人叫李斯,他的上書就是後來我們在語文課本中常讀到的一篇名作──《諫逐客書》。
李斯為什麽能勸服秦王?他告訴秦王,若隻是想要守住一國,將外國門客趕走當然可以。但如果誌在天下,就應該能用天下的人才。如今將天下的人才給趕走,若他們回到母國被重用,這樣等於是強大自己的敵人。更糟糕的是,這些被趕走的人必定對秦國懷恨在心,不僅削弱了自己的國家,增強了敵人的戰力,更替自己培養了一大堆仇恨秦國的敵國領導。逐客,這是一件天底下最愚蠢的行為啊!
秦王聽從李斯的建議沒有呢?不但聽從,而且從此重用李斯。他難道不知道這樣做,會讓秦國本土勢力懷恨在心嗎?他當然知道。既然知道,為何還甘願冒這樣的風險也要聽信李斯這樣一個小門客?因為秦始皇要統一天下!
他隻問這件事對他統一天下是否有利?有利,他就去做。沒有利,他就不做。隨時把自己的理智擺在感情之上,秦始皇做到了這一點。
<b>而李斯為何被重用呢?</b>
有很多人,常常覺得自己才能很夠,卻懷才不遇,想知道怎樣才能被人重用。我跟大家說實話,這個社會不外乎“需要”和“有用”。
人家需要而你有用,人家自然會重用你;你有用,可是人家不需要,那就白搭了。人家今天需要一個日文說得好的人,你說自己法文很好,人家會重用你嗎?講明白了,就是這麽一回事。
李斯為什麽能說服秦始皇,因為他知道秦始皇需要什麽。秦始皇需要什麽呢?
他需要能統一天下的方法,需要能統一天下的資源,隻要能對他統一天下有幫助的,他就會甘冒得罪別人的風險去做,即使麵對任何的阻礙,他也要完成它,而李斯看透了這一點,他也明白自己對始皇是有用的。
我們都說秦始皇是暴君,可是各位要明白,秦始皇卻終身重用李斯而不改,這對君臣幾乎是終身相伴。為什麽?說穿了不過就是需要和有用罷了。
秦始皇為什麽能成功?因為他在統一天下之前,無時無刻不把統一天下這個目標放在最優先的地位,他每一刻都把自己的理智放在感情之上。這一念之間,就能決定成功或失敗。
前麵談過了秦始皇的敵人──張良的故事,這裏就要開始談秦始皇這個人了。
秦始皇像
本書主要運用的曆史文獻是《史記·秦始皇本紀》,這是目前我們所知古文獻裏麵,對秦始皇一生描寫最全麵也是最詳細的一篇文章。任何秦始皇的傳記,都不會離開這個基礎,所以本書也從這個基礎來介紹。當然,現代曆史學者利用新出土的史料對此篇內容進行過種種的考證,也不斷有著爭議。但為了避免偏離本書的主題,我會盡量避免這類的煩瑣考證。
史記·《秦始皇本紀》
我們先從篇名開始:
秦始皇本紀
讀到這裏,一定會有人跳起來問:“篇名有什麽好講的?這我們都讀得懂啊!想湊字數也不是這樣的!”
篇名真的沒有什麽好講的嗎?當然不是,不但要講,而且值得特別講。本著此書的一貫風格,我先請教各位:
<b>太史公為他作本紀的這個人,他真的叫“秦始皇”嗎?</b>
聽到這個問題,許多朋友會一愣,他不叫“秦始皇”又叫什麽呢?
<b>事實上,他不叫“秦始皇”,他叫“秦始皇帝”。</b>
《史記·秦始皇本紀》開篇第一句,就是:
秦始皇帝者,秦莊襄王子也。
你們看得清楚吧!本篇開宗明義就告訴你,“秦始皇帝”才是他的全名。
看到這裏,或許各位會有疑問:“如果他叫秦始皇帝,為什麽篇名叫《秦始皇本紀》呢?難道是因為《史記》漏寫了字嗎?”
當然不是了,我們看《史記》的前後文,確實記載這一篇叫《秦始皇本紀》;而且在本篇中的文字,常常稱這個人為“始皇”而不是“始皇帝”,可見沒有問題。
那麽《史記》為什麽要這麽寫呢?因為《史記》是中國傳統的史書,奉行的是中國傳統的史法。在中國傳統的史法裏麵,有很重要的一項,叫作“一字寓褒貶”。
從稱呼人名所用的字,到敘述行事所用的字,都代表史家對他的評價。例如同樣是一個人把一個人給殺了,用“弒”,用“誅”,用“殺”,意義完全不同。
而在《史記》的篇名中更是如此,太史公對每個人的稱呼都不一樣。同樣是世家,陳勝就稱他的字陳涉,蕭何就稱他的官蕭相國,張良就稱他的爵留侯。從《史記》的篇名,你就可以看出作者各式各樣不同的評價,這就是春秋筆法,以後有機會我們再慢慢詳談。
那麽“秦始皇帝”和“秦始皇”,又有什麽不同呢?請問各位,太史公是西漢人,在漢代人心中,“皇”跟“帝”哪一個字比較重要?
判斷兩者中誰比較重要,有個簡單的方法。當我們一定要省略其中一個時,被省略的那個,一定是比較不重要的。
漢代皇帝的正式稱呼是“漢孝文皇帝”“漢孝景皇帝”“漢孝武皇帝”。但當省稱時,會叫“漢文帝”“漢景帝”“漢武帝”,而不會叫“漢文皇”“漢景皇”“漢武皇”對吧?由此就可以知道,在當時人心中,“帝”要比“皇”重要得多。
我再舉一個例子給各位做個參考,東漢的最後一個皇帝叫漢獻帝,禪位後叫山陽公,他死在魏明帝曹叡的時代。當時曹魏就麵臨著一個問題,死了以後怎麽稱呼他呢?當時大臣王肅就說:“漢總帝皇之號,號曰皇帝。有別稱帝,無別稱皇,則皇是其差輕者也。”就主張應該追諡為漢孝獻皇。結果魏明帝曹叡胸襟非凡,他認為我大魏取代大漢那是正大光明的事情,還是稱他為漢孝獻皇帝吧!從這裏也可以看出,在當時人心中“帝”字是比“皇”字更重要的。
如果“帝”字是比“皇”字更重要,那為什麽篇名要省略這個“帝”字呢?因為太史公從篇名要告訴你,他要借此來貶秦始皇。
但貶歸貶,曆史必須記錄事實。在這篇文章裏麵,從頭到尾至少要有一次正式稱呼人家的全名,這是史家該有的道德。這也代表了寫曆史的人,不是不知道這個人叫什麽名字,他是故意不這麽稱呼的。所以這篇文章一開始就告訴大家,他叫“秦始皇帝”,可是篇名還是叫“秦始皇”。<h2>巨變的象征
</h2>
好的,講篇名是為了讓各位明白中國的史法是怎麽回事,後麵我們繼續看本文的第一段:
秦始皇帝者,秦莊襄王子也。莊襄王為秦質子於趙,見呂不韋姬,悅而取之,生始皇。以秦昭王四十八年正月生於邯鄲。及生,名為政,姓趙氏。
這一段是在講秦始皇的身世,我不打算在這裏多談他到底是莊襄王還是呂不韋的兒子,這個故事已經被小說、戲劇、電影炒作得濫了。我又不會驗dna,怎麽可能會知道誰才是秦始皇的親生父親?不過從這裏的“秦莊襄王子也”來看,太史公應該認為始皇確實是莊襄王的親生兒子。
我這裏要特別談的,是“姓趙氏”三個字。各位讀到這裏,一定又有人想跳起來問:“這三個字有什麽好講的?又打算湊字數了嗎?”
沒什麽好講的嗎?我再問各位一個問題:
<b>秦始皇姓什麽?</b>
對曆史熟悉的朋友,一定會立刻回答:“他叫嬴政,當然姓嬴。”
既然他姓嬴,為什麽這裏要說他“姓趙氏”呢?這就和第二次巨變有關了。
現代人填表格,有時表格中會有“姓氏”和“名字”的字段。那麽請問各位,姓和氏是一回事嗎?名和字是一回事嗎?
當然不是,古人的名跟字不是一回事。舉各位熟知的人物為例,韓愈名叫愈,字就叫退之,楊過名叫過,字就叫改之。對吧?常讀古文或武俠小說的朋友都很明白。
在這裏,我坦白告訴各位,姓和氏也不是一回事。什麽叫作姓?姓是代表你的血緣從何而來,有同一個祖先的人們,就會有同一個姓。
中國的古姓其實沒有那麽多,就那幾十個而已,例如姓姬的、姓薑的、姓姚的、姓姒的……多半都有女字邊,這可能跟母係社會有關係。
可是當同一個祖先,也就是同一個姓的人繁衍越來越多,就會有一部分的族人,到另外一個地方去建立他們自己的聚落。為了在同姓底下分別彼此,就會在同一個姓下又出現不同的氏。
因此氏是會分化、會變動的,有的以地為氏,有的以官為氏。舉個最簡單的例子,請問商鞅姓什麽?
過去有同學會回答我:“商鞅姓商”“商鞅姓衛”“商鞅姓公孫”,這些答案都有道理。因為商鞅是衛國的公族,所以也叫衛鞅、公孫鞅,但哪個答案才是對的呢?
事實上,這些答案都不對。因為商鞅既然是衛國的公族,衛國公室姓姬,所以商鞅當然姓姬。因為他是衛國的公族,所以最早叫他衛鞅、公孫鞅;後來他在秦國功勞很大,秦國把商這個地方封給他,他就以封地為氏,所以叫商鞅。但衛、公孫、商都隻是他的氏,姬才是他的姓。
或許有人會問:“那為什麽當時沒有人叫他姬鞅呢?”
這就涉及從春秋戰國到秦漢的巨變了,我前麵告訴過各位,在列國戰爭當中,最沒有用的就是血緣。不管是不是同一個祖先,別人不會手下留情;你血緣高貴,別人也不會跪地求饒。相對來說,象征地緣的“氏”比象征血緣的“姓”在當時更加重要。所以在第二次巨變最重要的象征,就是“氏”取代了“姓”。秦漢以後,我們一般所稱呼的姓,其實大部分都是氏,姓就逐漸式微了。
無獨有偶的是,第三次巨變從鴉片戰爭到今天,“名”也取代了“字”,字也逐漸式微。古代中國隻要有教養的男子,幾乎人人有“字”。為什麽呢?因為古人的“名”,不是人人都能叫的,通常隻有尊長才可以直呼你的“名”,平輩之間則稱呼“字”。要是晚輩連稱呼“字”都不禮貌,通常是稱呼你的“號”,或尊稱你為某某先生,或用地望來代稱,這都是傳統的做法。
這是因為古代有禮,不同的身份就會有不同的稱呼。可是從鴉片戰爭以後,到了五四運動,慢慢大家就開始不想要中國文化了。舊禮教已被打倒,講得更徹底一點,這是一個連稱呼朋友父母,都直呼“你爸”“你媽”而不以為無禮的時代,還要“字”“號”做什麽?一個連禮都沒有的時代,當然不需要“字”,人人稱呼“名”就夠了。
我前麵說過,巨變是一個把過去的東西從頭推倒重新再來的過程。巨變必然有它具體的象征,而這種具體的象征常常就反映在我們切身所係的事物上麵。第二次巨變是“氏”取代了“姓”,第三次巨變則是“名”取代了“字”。
巨變背後的意義,各位真的懂嗎?所謂曆史的巨變,往往不是驚濤駭浪似的急速改變,絕不是有人突然規定明天開始人人都要廢除自己的“姓”或“字”。真正的巨變是“繩鋸木斷,水滴石穿”,是“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是孟子所說的“莫之為而為者,天也;莫之致而至者,命也”。是在你不知不覺之中,沒有人命令,可是人人都會自然去做的東西,這才叫作巨變。
那麽回到原來的問題,秦始皇姓什麽呢?秦始皇姓嬴,可是嬴姓下麵又分了很多很多的氏,秦始皇這一支是趙氏。太史公已經是西漢人,因此他以當代的習慣記下“姓趙氏”,原因就在這裏。<h2>成功的第一個要件</h2>
好,我們繼續讀下麵的部分:
年十三歲,莊襄王死,政代立為秦王。
秦始皇即位的時候幾歲?十三歲。在今天也不過就是初中一年級的孩子,他就繼任了一個這麽大國家的王位。請問各位十三歲的時候在做什麽?你一定要明白這一點和他後麵做的事,才知道這個人天資有多麽的不平凡。
秦始皇十三歲即位,他麵對的是一個什麽樣的情況?我們來看看《史記》這一段怎麽描寫:
當是之時,秦地已並巴、蜀、漢中,越宛有郢,置南郡矣;北收上郡以東,有河東、太原、上黨郡;東至滎陽,滅二周,置三川郡。呂不韋為相,封十萬戶,號曰文信侯。招致賓客遊士,欲以並天下。李斯為舍人,蒙驁、王、麃公等為將軍。王年少,初即位,委國事大臣。晉陽反。
“當是之時,秦地已並巴、蜀、漢中,越宛有郢,置南郡矣;北收上郡以東,有河東、太原、上黨郡;東至滎陽,滅二周,置三川郡”,這是秦始皇即位時的版圖。
“呂不韋為相,封十萬戶,號曰文信侯”,是講這個國家實際的主政者。
“招致賓客遊士”,這是手段。
“欲以並天下”,這是目的。
“李斯為舍人”,這是文官。
“蒙驁、王、麃公等為將軍”,這是武將。
“王年少,初即位,委國事大臣”,這是國家情勢。
“晉陽反”,這是秦始皇登基所碰到的第一件大事。
短短九十九字,把秦始皇即位時的版圖、主政者、手段、目的、最重要的文官武將,和即位初年的國家局勢和大事,交代得一清二楚。這就是《史記》的文字,各位看看中國傳統史書的筆力如何!
這個十三歲的小孩即位為秦王,當時真的一帆風順嗎?秦國是當時天下第一強國沒有問題,可是國家的政權並不在他身上。
嫪毐封為長信侯。予之山陽地,令毐居之,宮室車馬衣服苑囿馳獵恣毐,事無小大皆決於毐。
你們看看這一段很有趣,在很多曆史劇裏麵都會提到這個人物——嫪毐。嫪毐是誰呢?簡單地介紹,他是秦始皇母親的情夫。秦始皇的母親多喜歡這個情夫呢?你們看,“宮室車馬衣服苑囿馳獵恣毐”,什麽叫作“恣毐”?所有的生活享受,從衣食住行到遊玩娛樂,全部讓嫪毐隨心所欲,國家預算無限供應。還有更誇張的,“事無小大皆決於毐”,當時始皇尚未親政,王權由太後代行,而所有國家大小事實際都由嫪毐來決定。你們就能看出嫪毐受到太後多麽大的寵幸,身上有多麽大的權勢。
《戰國策》中記載著,當時秦國從執政的官員到拉車的百姓都在問:“與嫪氏乎?與呂氏乎?”也就是秦國到底會落入嫪毐的手中?還是呂不韋的手中?似乎沒有任何人看好嬴政這個孩子,但他終究改變了自己的命運。
九年……四月,上宿雍。己酉,王冠,帶劍。
這一段想表達什麽呢?始皇即位的第九年,他到雍城去。雍是秦國的舊都,曆代先王的宗廟都在那裏。在先秦時代,一個國君要即位或親政,都要先到宗廟去祭祀曆代祖先,始皇當然也不例外。
為什麽這一年他要去雍城祭祀曆代祖先呢?因為“王冠,帶劍”。什麽叫作“冠”?古人行“冠禮”代表成年了,因為古代男子都是留長頭發的,“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剪發這是很晚的習俗。所以待到了成年,頭發必須束起來,束起來的頭發必須“加冠”,加了冠就代表你是成年人了。一個王如果加了冠,就代表他成年可以親政了,以後國家的政權就要從太後到他的手中去了。
<b>我反複講這一點,目的是什麽呢?我要各位算一算,即位已經九年,秦始皇此時幾歲?</b>
如果心算好的朋友,一定馬上就會算出來,十三歲即位,九年正好二十二歲。
古時候男子成年行冠禮是幾歲呢?有早有晚不一定,但一般最晚不會超過二十歲。
那為什麽秦始皇會晚到二十二歲才行冠禮呢?各位接下來就應該要問這個問題了。讀曆史最重思辨,你要像剝洋蔥一樣一層一層地往裏剝,才能得到真正的答案。
那為什麽他到二十二歲才能親政呢?很簡單,因為有人不想他親政啊!如果他親政了,嫪毐怎麽辦?太後怎麽辦?所以隻好一年拖過一年,最後到二十二歲實在阻止不了了,隻好讓他親政。
<b>那麽嫪毐會怎麽辦呢?</b>
長信侯毐作亂而覺,矯王禦璽及太後璽以發縣卒及衛卒、官騎、戎翟君公、舍人,將欲攻蘄年宮為亂。
嫪毐立刻舉兵造反,因為他知道不能束手待斃。但最可怕的是接下來這三個字。
王知之。
“王知之”啊!秦始皇他早就知道了,他早就準備好,就等著你造反啊!
因為嫪毐不作亂,始皇還真難找到一個光明正大的理由鏟除他;他要作亂,始皇就正好布置一個陷阱讓他跳進來。這一年的秦始皇,才是個二十二歲的年輕人,在今天也才剛大學畢業。一個大學畢業的年輕人,能夠設下這樣的陷阱,等著權臣跳進來,這是一個多麽可怕的人!
令相國昌平君、昌文君發卒攻毐。戰鹹陽,斬首數百,皆拜爵。
結果一方早有準備,一方臨時作亂,這樣一場大亂不過“斬首數百”就平定了。
而跟隨嫪毐造反的人下場如何呢?據《史記》記載,他們的結果是“車裂以徇,滅其宗”!死無全屍之外,還把所有跟他有血緣關係的人全部殺光了。秦法之殘忍,由此也可見一斑。
這裏不是要故意誇張秦法的殘忍,曆朝曆代對造反的人本來就不會留情。但各位必須注意一件重要的事情,秦朝解決事情的方法,往往就是那一百零一招——“殺”!寧可錯殺一百,絕不放走一個。各位不要覺得誇張,我先點出這個伏筆,後麵會用無數的例子來證明這一點。
嫪毐的勢力被鏟除後,秦始皇開始對付其他會阻撓他統治的對象。次年,“相國呂不韋坐嫪毐免”,嫪毐原本是呂不韋的門客,因此呂不韋被用這樣的理由牽連而免職。此外,秦始皇還將他的親生母親流放到雍城去,因為他不願意再看到她。
這一年,一個叫茅焦的齊國人見到如此做法,於是求見秦王,並提出諫言:
秦方以天下為事,而大王有遷母太後之名,恐諸侯聞之,由此倍秦也。
茅焦說:“秦國正要經略天下,但您卻流放您的母親,無疑是毀壞自己的名聲,我擔心諸侯聽到後,從此人人背離秦國。”
中國古代非常重視孝道,在過去這種道德的克製力是非常強的,倘若違反了這些傳統道德,未必會有法律製裁,但不孝子自然會被排斥,人人都不願意跟這樣的人打交道。始皇想要平定天下,自然希望能夠事半功倍,但名聲敗壞則可能讓事情走向事倍功半的道路。我們從史書中可以知道,秦始皇是個情感非常強烈的人物,他被人背叛後,怨憤、恨意往往會比他人更為強烈。特別是被理應是自己最親的母親背叛後,可想而知他的內心是聚積了滿腔憤恨。
我們來看看,此時的始皇會怎麽做呢?
秦王乃迎太後於雍而入鹹陽,複居甘泉宮。
聽完了茅焦的話後,秦王不但立刻接受他的建議,而且還選擇親自到雍城,將母親迎回鹹陽,迎回太後所居的甘泉宮。
你們以為秦始皇真的願意這麽做嗎?坦白說,從《秦始皇本紀》一路讀下去,你就會發現始皇是一個感情非常強烈的人。例如他出生於趙國首都邯鄲,小時候作為人質,日後當他攻下邯鄲後,他做出這樣的事:
秦王之邯鄲,諸嚐與王生趙時母家有仇怨,皆坑之。
他把小時候得罪過他的人,全部找出來殺光了。一個能夠記仇記這麽久,過了不管多少年還要報複小時候怨恨的人,由此可見他的性格。一個感情如此強烈的人,當他受到背叛,特別是自己親生母親背叛的時候,他的怨憤、他的恨意隻有更加強烈。
可是我希望各位特別注意,在這一刻始皇選擇的居然是,聽從來說服他的這個齊國人的話,把自己的母親迎回甘泉宮。
山東濟寧武氏祠石刻《荊軻刺秦王》
<b>為什麽呢?因為對方講得有理。</b>
人人都想成功,但成功的第一個要件是什麽呢?我們從曆史上總結得到的教訓,成功的第一個要件就是,無論何時何地,請把你的理智擺在感情之上。
人非草木,孰能無情。可是決定你成功或失敗的,往往是你的理智控製了感情還是感情控製了理智。
可能有人會問我:“難道我們把感情放在理智之上就真的不好嗎?”
我舉個例子給各位聽,各位不妨去看看《史記·刺客列傳》和《燕丹子》,在後來發生大家所熟知的“荊軻刺秦王”事件中,燕太子丹為何要派荊軻去刺秦王?
他對他的老師鞠武說出了真正的原因,因為當年秦王:
遇丹無禮,為諸侯最。丹每念之,痛入骨髓。
因此,燕太子丹打算派人去刺殺秦王:
一劍之任,可當百萬之師;須臾之間,可解丹萬世之恥。
這不就是為了報複秦王給他的屈辱嗎?鞠武知道後大吃一驚,因為你是一國儲君,不是街頭匹夫啊!你隻想到報複的快感,可是萬一失敗後呢?豈不是一國都要為你的衝動而殉葬!
但不管鞠武如何勸阻,如何建議,燕太子丹一律不聽,因為他已經被情感衝昏了頭。他後來對鞠武介紹的田光先生說隻要能報仇,“縱令燕秦同日而亡”,他也甘心!
有著這樣的儲君,真是燕國之悲哀!而太子丹在當時的列國諸侯中,已經是比較出眾的人物了。他尚且如此,可以想見秦始皇為何能夠統一天下了!<h2>“需要”和“有用”</h2>
在秦王迎回太後的這一年,秦國還發生了另一件大事,那就是“逐客”事件。
秦國會逐客的原因,在於他的鄰國韓國。韓國是一個位於秦國東方的小國家,所以秦國每次向東侵略之時,韓國都得第一個倒黴。為了防止秦國繼續侵略,韓國人想出了一個辦法,就是派了名叫鄭國的水利工程師前往秦國,說服秦始皇在關中地區進行大規模的水利工程。韓王心想,這種大規模的水利工程會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會讓秦國沒有餘力東侵,韓國就能保持和平了。
<b>各位好好想一想,韓國這個辦法好不好?</b>
答案是,也好也不好。我不是故弄玄虛,這個辦法的好壞得看韓國自己。
是,秦國確實會因為這樣,有多少年的時間要花費在大規模的水利工程上,它不能夠東侵,這是對的。可是決定辦法好或不好的,在於秦國不能東侵的這段時間,韓國在幹嗎呢?
如果韓國趁這段秦國沒有辦法侵略你的時間,你自立自強、奮發向上,讓自己的國力強盛了,等秦國想再東侵時,它已經很難對付你了。你爭取到了強大的時機,那這個辦法就再好也不過了。
可是如果這麽多年,你韓國就在那裏原地踏步、悶頭睡覺、關起門來做皇帝,什麽都沒改變。我坦白告訴各位,等秦國完成了水利工程,它國力大增之後,第一個倒黴的還是你韓國,那這個辦法不是飲鴆止渴嗎?
方法好跟不好,和用這個方法的人有密切的關係。同樣的計謀,某個人來做就好得不得了,某個人來做就是天下最餿的主意,韓國就是如此。
後來事情敗露,鄭國被抓了。鄭國坦然承認,他真的是韓國派來的“間諜”,但他也真的是“水利工程師”。這個水利工程不是假的,一旦完成後,秦國國力真的會大大增強。
秦王知道自己被騙,他憤不憤怒呢?想必一定是憤怒的。他殺了鄭國沒有呢?不但沒有,還繼續重用他完成了“鄭國渠”。為什麽?因為這對秦國有利!
當時秦國傳統的本土勢力紛紛利用鄭國案,跳出來指責外國來的門客、遊士都是間諜,應該將這些人趕出秦國。這是因為秦國曆位國君都重用外國人,百裏奚、商鞅、張儀、範雎、呂不韋這些曆代秦相全是外國人,本土勢力抓到了這樣的天賜良機,自然決定大舉反撲,將外國勢力逐出。秦王迫於壓力,因此也不得不同意進行大舉搜索,打算將所有外國門客全部驅逐出境。
就在此時,一位來自楚國的小小門客上書說服了秦王,扭轉了秦國以及眾位外國門客的命運。這個人叫李斯,他的上書就是後來我們在語文課本中常讀到的一篇名作──《諫逐客書》。
李斯為什麽能勸服秦王?他告訴秦王,若隻是想要守住一國,將外國門客趕走當然可以。但如果誌在天下,就應該能用天下的人才。如今將天下的人才給趕走,若他們回到母國被重用,這樣等於是強大自己的敵人。更糟糕的是,這些被趕走的人必定對秦國懷恨在心,不僅削弱了自己的國家,增強了敵人的戰力,更替自己培養了一大堆仇恨秦國的敵國領導。逐客,這是一件天底下最愚蠢的行為啊!
秦王聽從李斯的建議沒有呢?不但聽從,而且從此重用李斯。他難道不知道這樣做,會讓秦國本土勢力懷恨在心嗎?他當然知道。既然知道,為何還甘願冒這樣的風險也要聽信李斯這樣一個小門客?因為秦始皇要統一天下!
他隻問這件事對他統一天下是否有利?有利,他就去做。沒有利,他就不做。隨時把自己的理智擺在感情之上,秦始皇做到了這一點。
<b>而李斯為何被重用呢?</b>
有很多人,常常覺得自己才能很夠,卻懷才不遇,想知道怎樣才能被人重用。我跟大家說實話,這個社會不外乎“需要”和“有用”。
人家需要而你有用,人家自然會重用你;你有用,可是人家不需要,那就白搭了。人家今天需要一個日文說得好的人,你說自己法文很好,人家會重用你嗎?講明白了,就是這麽一回事。
李斯為什麽能說服秦始皇,因為他知道秦始皇需要什麽。秦始皇需要什麽呢?
他需要能統一天下的方法,需要能統一天下的資源,隻要能對他統一天下有幫助的,他就會甘冒得罪別人的風險去做,即使麵對任何的阻礙,他也要完成它,而李斯看透了這一點,他也明白自己對始皇是有用的。
我們都說秦始皇是暴君,可是各位要明白,秦始皇卻終身重用李斯而不改,這對君臣幾乎是終身相伴。為什麽?說穿了不過就是需要和有用罷了。
秦始皇為什麽能成功?因為他在統一天下之前,無時無刻不把統一天下這個目標放在最優先的地位,他每一刻都把自己的理智放在感情之上。這一念之間,就能決定成功或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