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2>曆史該怎麽讀?──實例示範</h2>


    北京頤和園長廊彩繪《圯上納履》


    前麵談了那麽多如何學曆史的方法,各位一定會有疑問:“道理說得很好,但為何我實際讀曆史書時,還是看不出門道在哪裏呢?”


    曆史學不講空話,下麵我就先從“圯上納履”的故事開始。


    有許多人聽到這裏,一定會說:“圯上納履?這不就是張良幫老人家穿鞋子的故事嗎?我從小就聽過了。”


    <b>那麽請問你,“圯上納履”的故事到底在表達什麽意思?</b>


    這個故事流傳了兩千多年,張良是漢高祖劉邦時智慧的代表,老人家叫黃石公,是張良的老師,當然也是智慧的代表。這兩個人相遇的故事,自然也是一個智慧的故事。既然是一個智慧的故事,它裏麵必然隱藏了某些被兩千多年來無數聰明才智之士所傳頌所喜愛的道理。


    我講這些想表達什麽呢?就是告訴各位,張良的故事絕對不是隻為了告訴你,對老人家要有禮貌和約會不要遲到。如果張良的這個故事,目的隻是為了告訴你這兩點,那我必須說,這個故事所含的智慧也未免太淺薄了。


    中國人的智慧沒有這麽淺薄,從這個故事我將帶各位來認識什麽叫作曆史中的智慧,什麽叫作中國人的智慧。


    這個故事出自《史記&middot;留侯世家》,故事的開頭是這樣說的:


    良嚐閑從容步遊下邳圯上。


    “張良曾經在有空閑的時候,從容漫步遊覽在下邳的橋上。”太史公將人、事、地、物寫得如此詳細是有意義的,曆史上任何東西都不能脫離時空脈絡,更不能脫離一個人的人生經曆。我們讀這段話的時候必然要追問,此時的張良處在他一生之中什麽樣的時間點呢?


    各位要注意,就在張良從容步遊下邳圯上的這一刻之前,剛做了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他在博浪沙刺殺秦始皇!


    秦始皇是天下的皇帝,是當時中國人已知文明世界的最高統治者,張良為什麽要去刺殺秦始皇?那一年張良才二十歲左右啊,跟今天許多大學生是一樣的歲數。


    張良為什麽要刺殺秦始皇?這要從他的家庭背景說起,張良出身於韓國的宰相世家,祖父和父親曾經擔任五代韓王的宰相。各位想一想,在那個時代父子做過五代韓王的宰相,那家中能夠有錢到什麽地步!


    簡單地說,張良是當時典型的“官二代”和“富二代”,如果按照他原本應有的人生軌跡,他應該能夠一生安享榮華富貴,並在適當時機接續他父祖的事業,成為下一任韓國的宰相。


    張良像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在他年輕時碰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變局,那就是秦國滅了韓國。


    雖然韓國亡了,但秦國並沒有沒收張家的財產。對張良來說,他還是可以靠父祖累積下來十輩子也吃不完的財富,繼續過著奢侈的生活。但當時身為熱血青年的他,就在國家滅亡的那一刻,立下了一個心願:他要滅亡秦國,為韓國報仇。


    <b>各位要想一想,張良如果不這麽做,一樣可以安享榮華富貴終生,他為什麽要做出這樣的選擇?</b>


    秦國是當時天下第一強國,擁有萬裏江山、百萬雄兵,名臣良將不計其數,始皇更是不世出的雄主。張良無兵無將,就憑著赤手空拳,居然想滅秦,難道是傻了還是瘋了嗎?


    不,張良既不傻,他也沒有瘋。他隻是覺得張家世世代代的富貴都從韓國而來,韓國滅亡了,別人可以無動於衷,但張良不能無動於衷。如果連世受國恩的張家,在國家滅亡時都裝作沒事一般,那他又怎麽對得起韓國對他的恩惠?於是他當下就決定,他要散盡家財來求取刺客,要殺了秦始皇為韓國報仇。


    最後張良終於找到了一個大力士,在博浪沙刺殺秦始皇。當然如同各位熟知的結局,這個刺殺行動是失敗的。張良雇用大力士攻擊秦始皇的車隊,但丟出去的大鐵錘誤中副車,秦始皇安然無恙。暴怒的秦始皇下令捉拿刺客,結果張良居然逃過了一劫,跑到了下邳。


    張良為何能夠死裏逃生?我個人的推測,應該跟張良的長相有關。太史公曾經看過張良的畫像,他表示張良的長相猶如“婦人好女”。好女就是美女,男人長得像女人不稀奇,但長得像美女那就很稀奇了。所以我猜想當時緝捕的官兵,大概一百個人裏麵就算抓了九十九個,都覺得這個嬌弱的年輕人絕不可能是刺客,因此張良逃過了一劫。


    按照常理推論,一個人在做完了這樣驚天動地的大事,全天下都在通緝他的時候,通常都會驚恐不安,草木皆兵,躲在家中或友人的庇護下不敢出來。結果在這一刻,各位看看他的神態,居然是在大街上“從容步遊”!這孩子絕非常人,由此可見一斑。


    他“絕非常人”之處在哪裏呢?在他的“膽”。沒有膽的人,怎麽敢去刺殺秦始皇呢?但這時膽氣過人的他,現在已是家財散盡,刺殺也失敗了,已經一無所有。此時的張良,想必不會在思考晚餐該吃什麽,而是在思索他的下一步該怎麽辦。


    刺殺秦始皇的行動已經失敗了,他的家財已經散盡了,他現在沒有錢也沒有力量了。但張良仍不願意放棄他的誌向,他還想為韓國報仇,那麽下一步他該怎麽辦?


    我們讀這段文字,除了看張良處變不驚的膽氣,最重要的是想這一刻他在思索什麽。我要各位做的就是這件事,前麵教各位,呂祖謙怎麽讀曆史,左宗棠怎麽讀曆史,現在就把那個方法用上。


    <b>這一刻,請把書合起來。想象你就是張良,你該怎麽辦?</b>


    好,我們現在想過了之後,再把書打開來。<h2>故事的第一個道理</h2>


    不用擔心,你剛才想的事情在以後都沒有應驗,隻是為了幫助各位了解張良的心境。因為接下來張良就要遇到他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個轉折,他將會遇到他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個關鍵人物。


    每一個人的生命,或多或少都會碰到命運轉折的機會。人跟人的成就差別,就在於能不能把握住這樣的機會。有的人抓住了,從此一飛衝天;有的人沒抓住,從此就隻好自怨懷才不遇,蹉跎一生。


    那麽,張良又是如何呢?我們看他遇到了誰。


    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墮其履圯下,顧謂良曰:“孺子,下取履!”


    有一位老人家,朝著張良走了過來。為什麽這裏強調他“衣褐”呢?因為古代衣服的顏色與質地代表著一個人的身份地位,穿著褐衣的多半是低下階層之人。像這樣的一個人,一般人是看不上眼的。可是你們看看,這一段怎麽寫這位老父。


    “至良所,直墮其履圯下”,老父在張良麵前,直接讓他自己的鞋子掉到橋下去。


    這裏要細心揣摩。我問各位,從“至良所”這三個字來推斷,各位認為老父和張良是偶遇,還是老父故意有目的而來的?


    聰明的朋友從“至良所”三個字就知道,至少在太史公的認知之中,老父是有意而來的。而從後麵所發生的事情來印證,他也確實是有意而來的。


    老父讓他自己的鞋子掉到橋下以後,回頭跟張良說:“小子,到橋下麵幫我把鞋子撿上來!”


    一個穿著很窮酸的老人家,當著你的麵故意讓鞋子掉到橋下,然後叫你去撿鞋子,你會怎麽做呢?


    <b>注意哦!這一刻,趕快再把書合起來。想象你就是張良,你該怎麽辦?</b>


    我們現在把書打開來,看看張良會怎麽做。下麵這六個字,絕對出乎各位意料。


    良愕然,欲毆之。


    張良當場覺得十分驚愕,想揍這位老人家一頓。


    我每次讀這一段都很想大笑,這才像一個二十幾歲的年輕人血氣方剛的表現。從這個表現來看,張良就算再優秀,其實還是沒有脫離年輕人的習性。


    為什麽呢?因為膽氣夠的年輕人,通常很難忍耐自己的血性,這樣的人才會去刺殺秦始皇。


    但是,張良有沒有打他呢?


    為其老,強忍,下取履。


    沒有打。


    人都有感情,但人跟人之間的差別,就在於你是用感情控製理智,還是用理智控製感情。不要急,在後麵我們還會花很多時間講這一點,因為這和人的成就很有關係。


    “為其老,強忍”,看到沒有,因為這個老頭子實在太老了,張良怕一拳打下去不知道會惹出什麽麻煩,他現在還是被天下通緝的狀態,能不惹麻煩就不要惹麻煩。張良忍下來了沒有?忍下來了。可是你看這史書上寫的,他是“強忍”。他不是自然而然忍下來,是強行讓自己忍下來。他不但忍下來,還下去幫老父把鞋子撿上來,這就難能可貴了。


    但老父的反應是什麽呢?


    是說“謝謝”嗎?不是。


    父曰:“履我!”


    老父接下來說的是:“幫我把鞋子穿上!”


    你看這句話講得多不客氣,不但沒有道謝,還要張良幫他穿鞋。


    <b>合上書,想想如果你是張良,你該如何反應?


    </b>


    想清楚了後,打開書。


    你們注意看,下麵這一步才顯示出這個年輕人不同凡響之處。


    良業為取履,因長跪履之。


    注意最後這一句,“履之”還不夠,張良“跪履之”,“跪履之”還不夠,張良“長跪履之”。


    這想表達什麽呢?太史公透過張良這個動作,看出他終於明白了人生中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什麽事情?就是“忍”。


    但隻是明白了“忍”還不夠,張良不隻是忍。注意“業為取履,因長跪履之”,就是告訴你:


    <b>人生要麽不忍,既然已經忍了,就要一忍到底。</b>


    “長跪履之”就是在講“一忍到底”這件事情,因為你如果不能一忍到底,讓人看出你是強忍,你的忍半點價值都沒有。為什麽呢?下麵我會解釋。


    張良做出“長跪履之”這樣令人吃驚的動作,老父又會如何?


    父以足受,笑而去。


    老父直接伸出腳,就坦然讓張良幫他把鞋子穿上,接著立刻大笑離開。


    我們來看看張良的反應是什麽。


    良殊大驚。


    這是什麽意思呢?注意,人跟人之間,特別是高手跟高手之間的交手,往往是不必形於語言文字的。形於語言文字靠長篇大論講道理,在中國傳統思想來看,那都是低層次的事情。高手跟高手之間交手,往往三言兩語,往往一個眼神、一個動作,雙方就知道對方的高下。


    舉這個例子來說,老父要張良幫他穿鞋子,是老父欲驚張良,而張良不驚。我見你的麵,我先要驚你,讓你明白我是什麽樣的人物。


    張良“下取履”“因長跪履之”,是張良欲驚老父,而老父不驚。這都是出乎一般人意料的行動,因為出乎人的意料才叫作驚。


    老父“以足受,笑而去”,是老父又驚張良。我們看張良的反應是什麽,“良殊大驚”!


    你看誰贏了誰輸了?雙方這樣三言兩語幾個動作,一共交手了三次,最後老父不驚而張良大驚,老父大獲全勝。


    你看張良接下來的反應。


    隨目之。


    眼睛跟著老父的身影走,可見張良此時已知道這個老父不是一般人。


    父去裏所,複還,曰:“孺子可教矣。後五日平明,與我會此。”


    老父離開了一段很長的距離以後,又回來了。讀中國書不能太拘泥文字,有很多意思隱藏在字裏行間,甚至在文字背後,所以才叫“從無字處讀書”,你要懂得文字表麵沒有講出來的意思是什麽。在這個範例中,我請問各位:“此時張良還在不在原地?”


    當然還在,不然老父是跟空氣說話嗎?你從張良還在原地這件事情,就知道張良預料到老父一定會回來。不然他沒走,難道是因為老父掉了錢,所以踩住錢不願意離開嗎?


    而老父會回來,是不是也知道張良會在原地等著他。你從兩人的這個動作就知道,雙方已經明白了對方是什麽等級的人物。雙方等級相同,在曆史上才能構成佳話;如果雙方等級差了太多,隻要老父沒回來或張良沒在原地等他,這個故事就會變成笑話。


    好,老父回來了以後說什麽呢?他說“孺子可教矣”!既然說可“教”,老父一定“教”了張良什麽。就從剛才那些動作,張良就明白了,老父要教他的第一件事就是“忍”。


    看到這裏,各位一定會問:“這能叫作教嗎?”


    這當然叫作“教”,各位不要以為教育就是像我現在做的這種,一字一句講解長篇大論才叫教育。中國的教育方法有很多種,嚴格來說,隻有儒家才逐字逐句講解,道家講的是“點化”。而老父正是道家人物,他隻要三言兩語把最重要的東西點給你就夠了。你的水平夠,你的悟性夠,他才肯定你孺子可教。


    所以道家思想永遠隻能在上層最精英的人之間傳遞,儒家則是什麽人都可以教,這是道家跟儒家在教育上最大的不同。各位不能夠隻把中國的文化就看成隻有儒家,在張良之前,中國上古已有非常深厚磅礴的文化累積,絕不是隻有儒家而已。


    注意看老父下麵怎麽說:“後五日平明,與我會此。”就是等五天之後,天都已經亮了的時候,和我相會在這個地方。


    如果你是張良,聽到老父這麽說,你會怎麽反應?


    良因怪之,跪曰:“諾。”


    張良為什麽“怪之”?因為他知道這個老父不是一般人。既然知道這是高等級的人物,就恭敬地跪坐在地上答應了。中國古代的人講話文雅,秦漢人答應人不會說“是”,而會說“諾”;稱讚一件事情不會說“好”,而會說“善”,這是古人講話的方式。


    老父教會了張良“忍”,這在蘇軾《留侯論》中就已談過,但他隻見其一,不見其二。光隻有“忍”是不夠的,更重要的是,“忍”到底為了什麽?沒有目的地忍耐,和縮頭烏龜有何不同?


    事實上,老父教張良的還有第二個道理。<h2>故事的第二個道理</h2>


    我們看故事接下來的發展,這裏先把後麵這段全部看一遍,再問各位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


    五日平明,良往。父已先在,怒曰:“與老人期,後,何也?”去,曰:“後五日早會。”五日雞鳴,良往。父又先在,複怒曰:“後,何也?”去,曰:“後五日複早來。”五日,良夜未半往。有頃,父亦來,喜曰:“當如是。”


    這個故事其實各位都很熟悉,我要問的問題是:


    <b>在上麵這段文字中,最關鍵的是哪幾個字?</b>


    讀一本書或讀一篇文章,想要知道自己讀懂了沒有,最重要的是,你能不能在這一篇文字中找出它最關鍵的概念是什麽?在剛才的這一段短文之中,最關鍵的兩個字是什麽?如果你能明白這一點才叫真的讀懂了,如果你還是不明白,那就沒讀懂。


    我相信聰明的朋友已經發現了,最關鍵的兩個字就是“先”與“後”。如果說得更精練,其實就是爭“先”。


    各位看到這裏,或許會問:“先與後重要嗎?”


    兵法雲:“先發製人,後發受製於人。”這兩個字太重要了。你們看後文就會知道,老父最後給了張良一本《太公兵法》,因此可以知道他是要教張良兵法。


    《六韜》(《太公兵法》)


    而兵法之中,最重要的就是“先”與“後”兩個字。“製人”與“受製於人”,相去有天壤之別,在兵法上再沒有什麽比這更重要的東西了。


    老父就是借跟張良約會這個事情,來點化他什麽叫作“先”,什麽叫作“後”。


    各位看到這裏,或許會說:“哦,我們都懂了,原來就是要教張良&lsquo;先&rsquo;的道理。”


    說真話,這樣恐怕還是沒懂。我說過這門課程的重點在於“思辨”,所以各位不要看到什麽,就隻是記憶下來,而是要接著往下想。


    如果自己什麽都不想,隻是別人說什麽就是什麽,那不是我寫這本書的目的。


    大家聽我說“先”與“後”,好像都明白了,那請問各位:


    <b>什麽是先?</b>


    有的人會回答:“先,就是比人家早。”這答案說得也沒有錯,但是你想比人家早,人家難道不想比你早嗎?你怎麽才能確定,你一定能比人家早呢?如果一切都在不確定之中,那不過就是“相對的先”。一定能比人家早才叫作“絕對的先”,這才是問題的關鍵。


    你看老父和張良約會的這段文字裏麵,天已經全亮時,他去約會的地方,老父已經先在,怒曰:“與老人期,後,何也?”於是再約五日後早會,卻沒有指定時刻。五天以後,雞叫的時候張良就去了。如果各位是都市的孩子,大概不太清楚這是什麽意思。如果你是農村的孩子,就會知道雞叫的時候,其實天還沒有亮,還是黑夜的狀態。


    這次張良天還沒亮就去了,結果老父又先在,再次生氣地說:“後,何也?”


    如果你是張良,你已經跟人約會兩次了,人家都比你更“先”。試問:


    <b>你要怎麽樣才能在第三次交手之中,占住那個“絕對的先”?</b>


    先把書合上,好好想一想,想清楚了再把書打開來看。


    “五日,良夜未半往。”“夜未半”是什麽意思?就是我們約定五天以後見,我在第四天的晚上十二點以前就到了。


    兩人約定的是第五天,張良在第五天還沒有來臨之前就先到了,怎麽樣也不能算遲到。就算老父先到,已經不能夠指責他不守約定了,此時的張良已經立於不敗之地。


    但“立於不敗之地”就是“絕對的先”嗎?當然不是,這隻能叫作“不後”。


    把一切主客觀因素,全部考慮在內,算到無可再算,做出萬全準備,讓自己立於不敗之地,雖然不是“絕對的先”,但已經是“絕對不後”,這就是第一步。這就是《孫子兵法》說的:“勿恃敵之不來,恃吾有以待之;勿恃敵之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雖然是第一步,但這一步非常重要。自己都沒準備好,你如何能夠搶“先”呢?


    到底什麽是“絕對的先”?


    <b>出乎對方意料,就是“絕對的先”。</b>


    你準備,人家也準備;你計算,人家也計算。我以前講《孫子兵法》,最喜歡問同學的就是:“你讀《孫子兵法》,你的對手難道不讀《孫子兵法》嗎?”


    舉例來說,孫子說:敵軍“半濟而擊之”,敵人渡河渡到一半的時候,我們就要去攻擊他。什麽叫作思辨?你讀這句話就要馬上想:《孫子兵法》又不是秘密,敵人也熟讀《孫子兵法》,為什麽會笨到半渡來給你打呢?


    敵人半渡,必然是因為你設下了一個環境,讓他以為他半渡不會被攻擊。而你出乎意料去攻擊他,因此才能獲勝。


    如何設計這樣的環境,這就是所謂奇正之用。我們必須先用“正”來準備,準備到不能再準備,計算到不能再計算,確保自己的不敗,接下來就要出“奇”。


    為什麽要出奇?因為“出奇”才能“製勝”。


    順帶提一句,以前有同學問我:“老師,我生在這麽和平的時代,為什麽需要學兵法呢?你又為什麽需要教兵法呢?”


    恐怕是需要的。因為人生下來就有欲望,有了欲望就要爭,隻要有爭就是戰場。


    所以易經在“需”卦之後就接“訟”卦,“訟”卦之後就接“師”卦,講的就是這個道理。


    所以各位從小就聽過“考場如戰場”“商場如戰場”“情場如戰場”,對吧?處處都是戰場,有戰場就得用兵法,兵法不隻是用在軍隊之間的戰爭,人跟人之間隻要有競爭就需要兵法。


    或許有人會說:“有所求就需要用兵法,但我此生無所求。”


    如果你真的無所求,那恭喜你,你成佛了。你基本上不用來看這本書,因為我這本書是寫給人類看的。


    既然想要求勝,就必須占住“絕對的先”,也就是要出乎對方意料。從這個故事中的“有頃,父亦來”,就證明老父是接近夜半的時候才來,結果出乎他意料的是,張良第五天沒到就來了,這就告訴我們什麽叫“絕對的先”。兵法必須這麽用,老父要告訴張良的就是這一點,而張良也明白了這一點。


    如果有朋友接下來會問:“怎麽樣才能出乎對方的意料呢?”


    那麽恭喜各位,學習曆史你真的開始入門了。


    這本書跟過去許多曆史書不一樣的地方,就在於我會不斷地發問,要各位不斷地進行思考。絕不能隻是背下答案,就以為自己學會了。


    老父要教張良的,其實隻有兩個道理,就是“忍”和“先”。前人如蘇軾或許提到了“忍”,卻沒有提到“先”;更不明白“忍”和“先”這兩個道理其實是一體的,需要互相運用。


    《孫子兵法》說:“始如處女,敵人開戶,後如脫兔,敵不及拒。”“始如處女”是一個比喻,古人用沒有出嫁的女孩子來比喻天下最柔弱的人,對誰都沒有威脅。正因沒有威脅,敵人才能不防備,放心地把門打開,這就是“忍”。


    可是在敵人把門打開那一刻,你“後如脫兔”攻了進去,古人用飛奔出去的狡兔來形容動作之迅疾。於是敵人來不及把門關上來抵禦你,這就是“先”。


    唯有“忍”,才能讓敵人失去防備。敵人沒有防備,你才能出乎對方意料,才能占住“先”來出奇製勝。老父教張良的,正是這兩個道理。


    老父為什麽要教張良這兩個道理?


    論膽氣,張良敢去刺殺秦始皇,那絕對沒有問題。論才智,張良本身就聰明,所受的更是當時第一流的教育。但很可惜,張良不明白“忍”和“先”的道理,所以失敗了。


    為什麽要忍?忍是為了等待最好的時機。


    “花開有時謝有時”,曆史就是講“時”與“變”的學問,萬事都有時機,你必須要在最適合的時機做最適合的事情。時機不到,你隻能忍耐。如果不能忍耐,過早暴露你的意圖,敵人就會防備你,你就什麽事也做不成了。隻有“忍”,你才能夠去搶那個絕對的“先”,這就是兵法的道理。


    當然,或許各位會問我:“這是你個人的理解,有根據嗎?”


    當然有,曆史學不講空話。我舉一個例子為證,讓各位明白什麽是“忍”和“先”的道理。


    劉邦為何能取得天下?關鍵就在他先入關中。劉邦為什麽能先入關中呢?這就和張良有密切的關係。


    簡單地說,真正滅亡秦朝的其實是項羽,項羽帶著楚軍在巨鹿之戰打敗了秦的主力軍隊,所以秦才會這樣輕易滅亡。而劉邦則是趁項羽在巨鹿決戰時,從秦的南門武關,偷偷地溜了進去。


    劉邦是怎麽溜進去的?難道秦在南邊沒有守備嗎?當然有。


    劉邦當時帶了不多的軍隊,張良跟在他身邊。他要搶先入關,可是秦朝有守將也有軍隊。劉邦本來打算硬拚,可是張良卻勸劉邦:“我聽說秦的守將是市場屠夫的兒子,這種出身的人容易動之以利,你先虛張聲勢,讓他誤以為我們軍隊眾多,再用財寶去收買他。”


    劉邦聽了很高興,就照張良說的做,而守將果然答應叛秦。劉邦正覺得這個事情已成定局,沒有什麽好擔心的時候,張良卻告訴劉邦:“不行,立刻攻擊他們!”


    劉邦大驚說:“不對啊,我們不是剛賄賂了守將嗎?守將也答應叛秦,為什麽還要進攻呢?”


    張良就告訴劉邦:“守將叛秦,不代表他底下的秦人軍士也會叛秦,萬一生變了怎麽辦?不如現在就去攻打。”


    張良所以勸劉邦這麽做,正是因為守將剛收下賄賂,沒有料到劉邦會在此時進攻。正因如此,劉邦才能順利打敗秦軍,先入關中,這不就是靠著“忍”和“先”的道理才能取得先機嗎?


    這個故事,到後麵有一個十分傳奇的結局。


    出一編書,曰:“讀此則為王者師矣。後十年興。十三年孺子見我濟北,穀城山下黃石即我矣。”遂去,無他言,不複見。旦日視其書,乃《太公兵法》也。


    老父送了一編書給張良,跟他說:“你讀了這本書,十年以後就可以興起了。十三年你到濟北來找我,在穀城山下的那塊黃石就是我了。”於是沒有再說一句話,就這樣離開了。而從“不複見”三個字就可以知道,從此張良再也沒有遇到過這個老父。後來張良果然去找,真的就找到那塊黃石,因為這個老父從頭到尾都沒有說出他叫什麽名字,所以後人隻好叫他黃石公,其實我們根本不知道他叫什麽名字。而張良等白天時,看了老父送他的書,才知道是《太公兵法》。<h2>什麽是讀書?</h2>


    故事講完了嗎?還沒有哦。最後一句很重要,請大家注意讀。


    良因異之,常習誦讀之。


    “良因異之”,因為覺得老父特殊。但什麽是“常習誦讀之”呢?


    前麵跟大家說過,中國學問跟西方不同,中國講的是功夫,功夫重層次,我就用這個例子分析給各位聽。


    我們從小就讀書,請問各位:


    <b>什麽叫作“讀書”?</b>


    在中國人來看,讀書有三個層次。


    第一個層次叫作“誦書”。誦書是什麽意思呢?古人所說的“誦書”是指能夠背誦書中的內容。能夠背書是學習的第一步,在古人來看,如果你不會背書,不能把書中的文字爛熟於心,難道碰到事情的時候還要臨時去翻書嗎?那來得及嗎?


    背書在古人來看是基本功,西漢的東方朔說,我能誦四十四萬言,意思就是能背四十四萬字的書。不要覺得奇怪,古時候讀書人都有背書的本事,沒有這個本事,書就讀不了。


    誦書隻是起步,第二個層次叫作“讀書”。什麽叫作讀書?“抽繹其義蘊至於無窮”叫作“讀”,也就是能夠分析、歸納書中的道理才叫作讀書。


    每一本書的文字,背後必然有作者想要傳達的道理。就好像這段張良的故事,我們分析、歸納其中的道理,就是“忍”和“先”兩個字而已,這就叫“讀書”。


    會讀書就夠了嗎?當然不夠,還有第三個層次叫作“念書”。“念”不是用嘴“念”,而是把書中的道理,時時刻刻放在自己的心中去實踐它,也就是“念茲在茲”的“念”。


    書中的道理,是要用實踐去印證。實踐有那麽容易成功嗎?絕對沒有。


    講道理容易,做事難,做得成事就更難。因為講道理容易,道理講得通就可以了。做事要有現實的條件配合,做得成事得要所有的條件都到位,缺一個條件都不行。


    光懂得道理不夠,而從懂得道理到實踐成功,也就是從“讀書”到“念書”中間的功夫就叫“習”,也就是“常習誦讀之”的“習”字。


    習(習)是什麽意思呢?《說文》裏麵說得好:“習,數飛也。”習字的上半部是個羽,指的正是鳥兒學飛。


    鳥兒學飛有一次就成功的嗎?絕對沒有。一隻小鳥從不會飛到學會飛,要摔下來多少次,都要摔得遍體鱗傷、渾身是血,最後才學會展翅飛行,才能夠翱翔九天。


    人學做事就是這個樣子啊!從懂得道理到能夠實踐,你必須要經過多少次的磨煉,多少次的坎坷,多少次的挫折,才能夠明白那個道理要如何實踐。


    看看張良怎麽學兵法?“常習誦讀之”,這就是讀書的功夫。


    讀任何曆史書,各位也要“常習誦讀之”,才能讓曆史變成真正有用的東西。張良遇見了黃石公,改變了他的一生。他立誌滅亡秦朝,這是多麽不可能的心願,而張良最後真的做到了。他幫助劉邦,把秦朝給滅亡了,而且還開創了一個西漢的盛世。為什麽?因為他真的明白了智慧是什麽,他真的學會了書中的智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秦始皇:詐與力的極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呂世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呂世浩並收藏秦始皇:詐與力的極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