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我們活在一個什麽樣的時代?
秦始皇:詐與力的極致 作者:呂世浩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h2>學生要學什麽?</h2>
想要學習“思辨”,第一步應該從問問題開始。
當然,各位可能會問我:“我幼兒園就會問問題了,這種東西還需要現在學嗎?”
說得也沒錯,如果隻是問問題,大家從小都會。但是要問一個“對”的問題,問一個“好”的問題,那就不容易了。
有好的問題,未必能有好的答案。
有的問題,根本是無解的。有的問題,不是你這一輩子就能找到答案的。有的問題,據目前人類文明的發展程度還不足以解答,千百年以後說不定文明發展到一定程度了,就能解答這個問題。
但是沒有好的問題,就永遠不會得到好的答案。
因此,學習任何東西,都應該從問好的問題開始。
“思辨”二字,來自《中庸》裏我非常喜歡的一段話:
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有弗學,學之弗能弗措也。有弗問,問之弗知弗措也。
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
有弗行,行之弗篤弗措也。
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果能此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強。
在“學”之後,“思”“辨”之前,必須先學會“問”。“問”不是亂問,而是“審問”,這一切都要下功夫。
曆史學是一門思辨的學問,因此本書也要從問問題開始。
<b>我問各位的第一個問題就是:</b>
<b>大家都當過學生,請問學生到底要學什麽?</b>
在上這門課之前,相信各位都已經當過至少十年的學生。但試問當了這麽久的學生,可曾想過“學生”到底在學什麽?若不曾想過,那這麽多的光陰不就白費了嗎?
做任何一件事情,必須清楚自己想要達到什麽樣的目的。目的不一定是名利,即使幫助了人,即使提升了自己,也都是具體的目的。
我在上課時,常跟台灣大學的同學們說,讀一本書要得到一本書的益處,上一門課要得到一門課的益處,如果同學們上一門課卻得不到任何益處,那還不如回家睡覺,既節能又減排還兼環保。
聽見前麵的問題,台大的同學們通常會回答:“學習知識”“學習技能”“學習人生的態度”……這些答案嚴格上來說都沒有錯,隻是不夠精練。因為每個人都有思想的自由。既然有思想的自由,就不能說是對與錯,隻能說是好與壞、精與粗而已。
在這裏,我提供一個答案給各位做個參考:
<b>“學生”的目的,就在於學“生”。</b>
學生,學生,不學“生”,難道你要學死嗎?
所有知識、技術乃至人生態度,都是為了“生”而服務的。這正是祖先把“學生”叫作“學生”的原因,用這兩個字正是為了讓後人知道,“學”的目的就是為了“生”。
中國的學問與西方的學問不同,西方學問講求方法,中國學問講求功夫。講方法就要重取徑,所以現代學術論文的第一節,必然是研究目的與研究取徑,因為這是西方知識體係的產物。講功夫就要重“層次”,因此想讀懂中國書,就必須將其內容一個層次一個層次地來進行剖析。
以此為例,學“生”的層次是什麽呢?
第一步就是如何讓自己活下去。每個人遭逢的時代都不一樣,學習知識、技能,正是為了讓自己在麵對不同環境時能夠活下去。活下去隻是最低的要求,更進一步就要讓自己活得好,最後能活出你衷心所願的人生。
此外,人是群體的動物,身邊必有所愛。自己活得好,還要讓身邊所愛、所關心的人都能活下去、活得好。如果你的能力充足,再擴大到親戚、擴大到鄉裏、擴大到國家、擴大到全人類,讓大家都能活得好。人的成就,正決定於此。但無論是哪一個層次,終歸一個字就是“生”。
學習曆史,就是要用古人的智慧來啟發自己的智慧,將古人的智慧活用在自己生存的時代,將自己的生命曆程與書中的智慧不斷相互印證。這才是真正的學曆史,真正的學“生”。<h2>我們活在一個什麽樣的時代?</h2>
作為學生,第一個問題是學生的目的。那麽作為一本學習曆史的入門書,第一個問題該問什麽呢?
學習曆史的第一個問題,應該問自己:
我,究竟活在一個什麽樣的時代之中?
學習曆史,是為了幫助自己用更加宏觀的視野來看待問題。如果連我們活在一個什麽樣的時代之中都不知道,那麽曆史就白學了。
恭喜各位,我們這一代何其幸運又何其不幸地,活在中國曆史上的第三次巨變之中。
曆史的本質就是“變”,時間好似一條長河,時時變易,刹那生新。但“變”並不是隻有一種,在時間的洪流中,有小變、大變,當然也曾經出現翻天覆地的“巨變”。巨變不僅是政治上的改變,而且包括經濟、文化、製度、社會、階級等,全部推翻重來,這就叫作“巨變”。
活在巨變時代的人們,往往具有一種共同的特征,那就是價值觀的混亂與迷茫。這是因為舊的文化已被推倒,新的文化又尚未穩固。在新舊交替之間,各式各樣的思想都會出現,人們無所適從,對於什麽是正確的,什麽是不正確的,似乎沒有定論,這就是巨變的最大特征。
或許有人會說:“不會啊,我覺得我活得很堅定,人生一點也不迷茫。”
有這種想法當然很好,但在此我想問一個簡單的問題,幫助大家思考:
<b>請問各位,人應不應該節儉?</b>
我想大部分的人聽見這個問題,都會回答“應該”吧!
從小不管是家庭教育、學校教育還是宗教道德,都告訴我們“奢侈是罪惡,節儉是美德”“人想要的很多,但其實需要的很少”“奢侈浪費會造成地球資源匱乏和環境破壞”,等等。而有更多曆朝曆代的聖賢也告誡我們“節儉才能讓社會安寧沒有紛爭”,這似乎已是定論。
<b>但再試問,如果今日人人節儉,會造成什麽樣的後果?</b>
人人節儉會造成消費銳減,消費銳減會造成經濟衰退,經濟衰退會造成工廠與公司陸續關門倒閉,工廠與公司倒閉會造成人人失業,人人失業會造成國家經濟破產。
<b>請問,為什麽我們實踐了節儉的美德,卻帶來如此悲慘的結果?</b>
因為這是一個工商業的社會,其形態本來就是利用消費來刺激經濟。電視、報紙、網絡上的廣告,無時無刻不在挑逗你的欲望,引誘你不斷進行消費。最好你能在這個月花下個月的錢來消費,於是有了信用卡;最好你能預支未來的收入進行消費,於是有了分期付款。這是一種全新的生活方式。
我們口口聲聲說應該發揚節儉的美德,但更多時候實際的生活卻與此背道而馳。有人從不思考這個問題,因此不覺得有何不對。但如果你認真思考,難道不覺得矛盾和困惑嗎?
不僅隻有節儉這個問題是如此,在這個時代有無數的問題都是如此。不是隻有我們如此,在兩千多年前的第二次巨變的時代,當時也有無數的人為了究竟應該法先王還是法後王,而感到困惑與迷茫。因為價值觀混亂而迷茫的時代,就是如此。
指出這一點,是為了讓今日的年輕朋友們明白,不安、迷茫和困惑都不是你們的錯。是因為你們剛好生在這樣的時代,一個各種思潮不斷激蕩、新的問題不斷產生、更有著許許多多不知從何而來的挑戰的時代。
混亂而迷茫,固然是生長在巨變時代的人們的不幸。但相對,我們也有著無比的幸運。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這是個充滿機會的嶄新時代,正是聖賢英雄施展長才之際。<h2>第三次巨變</h2>
在中國漫長的文明史上,巨變也是很少見的。
就我所知,這樣的巨變一共有三次。
哪三次呢?第一次巨變是從仰韶時代到龍山時代,第二次巨變是從春秋戰國到秦漢時代,第三次巨變是從鴉片戰爭到今天,而且這次巨變尚未結束。
第一次巨變發生在史前時期,因此沒有太多的文獻記載,大部分的證據都是靠考古得知的。從考古學的發現來看,在仰韶時代,農業、畜牧、服飾、房屋都已經成熟,人類基本的物質生活已有保障;音樂、舞蹈、繪畫也都已經出現,精神生活也不虞匱乏。更重要的是,那是一個相較於後世更為太平祥和的時代。
在那個時代,人與人之間基本上十分平等。從出土的墓葬中可以得知,聚落內部貧富差距並不大,頂多這個墓多兩件陪葬的陶器,那個墓少兩件陪葬的陶器。聚落與聚落之間,有規模大小的不同,但並沒有戰爭的痕跡。
但到了龍山時代,中國各地忽然興起了築城運動,聚落間的戰爭跡象到處都是。而聚落內部的貧富差距也急速擴大,有的墓規模宏大,陶器、玉器、漆器塞滿整個墓穴,甚至還有殉葬者出現;有些墓則簡陋狹小,找不到多少陪葬品。聚落與聚落的層級分化也開始出現,中心聚落越來越大,中小聚落被不斷壓榨。聚落內外,上層剝削下層的體製開始出現,這就是第一次巨變。
在第一次巨變之後,脫穎而出的是一批叫作“血緣貴族”的人,他們建立了一個以血緣宗法進行統治的新時代。這個時代長達近兩千年之久,貴族們憑借著自己神聖不可侵犯的血緣,掌握了所有政治、經濟資源乃至這個時代最高等的知識和技術。儒家典籍中所傳頌的夏商周三代,便是這樣的時代。
在那個時代,血緣可以決定一切。所謂封建宗法秩序,就是一個人的政治和社會地位,在生下來的那一刻就已經被決定了。
在正常情況下,庶子無論如何賢明,都不能取代嫡子;小宗無論怎麽傑出,都不能取代大宗。父親是貴族,那麽兒子也是貴族,子子孫孫都會是貴族;父親是奴隸,那麽兒子也是奴隸,子子孫孫都會是奴隸。
有同學曾經問我,儒家經典傳頌的三代是不是一個美好的時代?對於這個問題,也沒有標準答案,要看你在三代生下來是誰。如果你生下來是貴族,那就很美好;如果你生下來是奴隸,那就很不美好。
《禮論·禮運篇》
現代人聽起來,會覺得這樣極端缺乏社會流動的時代,真是太可怕了。但天下所有的事物,有缺點必然也有優點,否則它不可能存在。貴族時代有一個很大的優點——這是一個極其安定的時代。
如果政治和社會地位是注定的,那麽你取代不了別人,自然也不必擔心被別人取代。你不必為了改變自己的地位而費盡心思,因為這幾乎沒有意義。從出生的那一刻起,每個人所要想的就是如何盡好這輩子該盡的本分,如何做好這輩子注定該扮演的角色。
在這樣的社會中,如果你生為貴族,你的富貴和榮耀全部來自祖先,你的責任就是發揚祖先給你的榮耀,並且將它代代傳遞給子孫。
如果用一個字,來形容三代古典文化的核心,那就是“禮”。因為對貴族而言,一個靠血緣關係來運作的社會,就如同一個大家庭,家人之間不會講“法”,隻會講“禮”。
這樣的思想,對中國文化的影響極其深遠。在中國人的心中,“法治”始終不是政治上的最高境界,政治最高的理想是“禮運”。上位者不應該用“法”來“治”天下,而是用“禮”來“運”天下。各位可以用心體會其中的差別,《禮記》的《禮運篇》就是在講這個道理。中國古典文明的精華,就盡在一個“禮”字上頭。
但隨著時間的巨輪繼續轉動,這樣輝煌燦爛的文明也迎來了它的末路。滅亡古典文明的並不是其他階級,而是貴族自己。
隨著貴族生活的日漸腐化和墮落,傳統的禮教逐漸被遺忘,用古人的話來說,就叫作“禮壞樂崩”。而由於貴族之間的不斷激烈內鬥,中國文明也迎來了第二次的巨變。
從春秋戰國開始,貴族間相互征伐,進行戰爭。戰場上講究的是智慧與力量,而不是血緣。沒有人因為敵人擁有神聖不可侵犯的高貴血統,就甘願在戰場上跪地求饒。隻要有智慧與力量,就算是平民百姓,隨時都有機會取代貴族接任要職,於是“布衣卿相”的局麵開始來到。
這場曆經數百年變局的最後象征,就是秦末陳勝起事時所講的那句話: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如果讓三代的人聽見這句話,他們一定會覺得驚駭不可思議。陳勝出身隻是個幫人耕田的農夫,是社會的底層,當時如果連社會的底層都知道血緣不可靠了,人的地位是可以改變的,那麽以血緣維係社會秩序的古典文明,自然會土崩瓦解。
秦滅亡了六國和統治它們的貴族,而古典文明所留下最後的貴族——秦,也在轉眼間滅亡。以“貴族”為主體的時代,在中國曆史上就這樣一去而不複返。
巨變的核心,其實就是文化和支撐這個文化的主體階層的改變。世界上沒有一個人的文化,每一種文化都需要靠一個階層來信奉它、執行它、支撐它。三代古典文化,終歸一個“禮”字,而支撐它的就是這批血緣貴族。
但在血緣貴族消失之後,經過了無數的紛紛擾擾,產生了一個新的主體階層,也就是我們後世所說的“儒生士大夫”們。這批人從小讀著孔子書,靠著這些學問當上官員,當官後支持社會跟政治的運作,等退休後回到鄉裏教化民眾。他們時常到處作詩、題碑、著書,他們的流風餘韻直至今日都還處處可見。
儒生士大夫這個階層,固然有許多問題。今日也有許多中國人,往往將近代落後西方的責任歸咎於他們。但他們在中國曆史上也有著莫大的貢獻,中華文明曾受到無數次外族的入侵,卻始終沒有像其他古文明一樣滅亡,傳承到了今日終不斷絕,便是靠無數的儒生士大夫,在曆史上艱苦卓絕地支撐著這個偉大文明於不墜。
儒生士大夫這個階層,和他們所代表的儒家文化,也同樣延續了近兩千年。但在鴉片戰爭之後,中國迎來了第三次巨變,一切都徹底地改變了。
鴉片戰爭至今已有一百七十多年。姑且不論我們和一百七十多年前的中國人有多麽不同,但這場巨變最大的象征,便是透過廢除科舉、廢除讀經、五四運動、提出將線裝書丟進茅坑裏……一係列的努力,中國人終於將“儒生士大夫”這個階層徹底鏟除了。沒有了這個主體階層的支持,儒家文化也隨之轟然倒地。
當然,或許有人會問,今天不也有許多人講儒家文化嗎?怎麽能說儒家文化轟然倒地呢?
一個文化之所以是活著的,不在於有人講,而在於有一群人具體地實踐它。試問今天的社會可有一個階層,將儒家文化當成是信仰的中心?當成是生活的方式?當成是奮鬥的目標?如果沒有,那麽它就隻是一種過去的文物,就像埃及文化、兩河文化一樣,隻能送進研究所和博物館了。
其根本的關鍵,在於我們今日的教育,已是西方知識體係的產物,這和中國傳統對讀書人的訓練與要求是完全不同的。“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苟非其人,道不虛行”,沒有主體階層,自然就沒有文化。
第三次巨變,迄今尚未結束。因為我們還沒找到,在三代的古典文化和秦漢至明清的儒家文化之後,中國人應該奉行什麽樣的文化。在血緣貴族和儒生士大夫之後,又會需要什麽樣的主體階層來支撐這個文化。
如果簡單地把第三次巨變發生至今,分成前後兩期,第一期大概是從鴉片戰爭到抗日戰爭勝利,當時追求的目標是“救亡圖存”。中國要如何在列強的各種侵略之下,能夠生存下去。
各位不要以為這個事情很簡單,在當時亞洲隻有中國、泰國跟日本沒有亡國,其他的國家幾乎都在外國人的統治之下。在那樣的危局中,靠著多少先賢先烈的奮鬥,這個國家總算生存下來。
從抗日戰爭勝利到今天,追求的目標就是“富國強兵”,我們就活在這個時代之中。
可是富強之後,還有更重要的題目,這就是這一代和下一代所要麵對的問題。在第三次巨變之中,我們如何找出新時代的出路究竟在哪裏?
我當初在台灣大學開設“中國古代曆史與人物”這門通識課,內容包括孔子、秦始皇、漢武帝和王莽。但由於這本書的篇幅有限,我重點隻講秦始皇這個人,以後有機會我再和各位談談其他的人物。
我為什麽開設這樣的課程呢?因為這些人物的共同特征就是:他們都活在第二次巨變的時代,也都嚐試著替他們的時代找到一條出路。
我希望用曆史作為範例,讓各位來看看第二次巨變中最傑出的人們,他們是如何麵對巨變,如何創造了一個新的時代。
如果各位能夠明白這一點,才會讓活在第三次巨變的我們,有可能少走冤枉路。更重要的是,明白他們的成敗得失,才能知道我們未來的出路可能在什麽方向,這就是我開這門課和寫這本書最重要的目的。
想要學習“思辨”,第一步應該從問問題開始。
當然,各位可能會問我:“我幼兒園就會問問題了,這種東西還需要現在學嗎?”
說得也沒錯,如果隻是問問題,大家從小都會。但是要問一個“對”的問題,問一個“好”的問題,那就不容易了。
有好的問題,未必能有好的答案。
有的問題,根本是無解的。有的問題,不是你這一輩子就能找到答案的。有的問題,據目前人類文明的發展程度還不足以解答,千百年以後說不定文明發展到一定程度了,就能解答這個問題。
但是沒有好的問題,就永遠不會得到好的答案。
因此,學習任何東西,都應該從問好的問題開始。
“思辨”二字,來自《中庸》裏我非常喜歡的一段話:
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有弗學,學之弗能弗措也。有弗問,問之弗知弗措也。
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
有弗行,行之弗篤弗措也。
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果能此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強。
在“學”之後,“思”“辨”之前,必須先學會“問”。“問”不是亂問,而是“審問”,這一切都要下功夫。
曆史學是一門思辨的學問,因此本書也要從問問題開始。
<b>我問各位的第一個問題就是:</b>
<b>大家都當過學生,請問學生到底要學什麽?</b>
在上這門課之前,相信各位都已經當過至少十年的學生。但試問當了這麽久的學生,可曾想過“學生”到底在學什麽?若不曾想過,那這麽多的光陰不就白費了嗎?
做任何一件事情,必須清楚自己想要達到什麽樣的目的。目的不一定是名利,即使幫助了人,即使提升了自己,也都是具體的目的。
我在上課時,常跟台灣大學的同學們說,讀一本書要得到一本書的益處,上一門課要得到一門課的益處,如果同學們上一門課卻得不到任何益處,那還不如回家睡覺,既節能又減排還兼環保。
聽見前麵的問題,台大的同學們通常會回答:“學習知識”“學習技能”“學習人生的態度”……這些答案嚴格上來說都沒有錯,隻是不夠精練。因為每個人都有思想的自由。既然有思想的自由,就不能說是對與錯,隻能說是好與壞、精與粗而已。
在這裏,我提供一個答案給各位做個參考:
<b>“學生”的目的,就在於學“生”。</b>
學生,學生,不學“生”,難道你要學死嗎?
所有知識、技術乃至人生態度,都是為了“生”而服務的。這正是祖先把“學生”叫作“學生”的原因,用這兩個字正是為了讓後人知道,“學”的目的就是為了“生”。
中國的學問與西方的學問不同,西方學問講求方法,中國學問講求功夫。講方法就要重取徑,所以現代學術論文的第一節,必然是研究目的與研究取徑,因為這是西方知識體係的產物。講功夫就要重“層次”,因此想讀懂中國書,就必須將其內容一個層次一個層次地來進行剖析。
以此為例,學“生”的層次是什麽呢?
第一步就是如何讓自己活下去。每個人遭逢的時代都不一樣,學習知識、技能,正是為了讓自己在麵對不同環境時能夠活下去。活下去隻是最低的要求,更進一步就要讓自己活得好,最後能活出你衷心所願的人生。
此外,人是群體的動物,身邊必有所愛。自己活得好,還要讓身邊所愛、所關心的人都能活下去、活得好。如果你的能力充足,再擴大到親戚、擴大到鄉裏、擴大到國家、擴大到全人類,讓大家都能活得好。人的成就,正決定於此。但無論是哪一個層次,終歸一個字就是“生”。
學習曆史,就是要用古人的智慧來啟發自己的智慧,將古人的智慧活用在自己生存的時代,將自己的生命曆程與書中的智慧不斷相互印證。這才是真正的學曆史,真正的學“生”。<h2>我們活在一個什麽樣的時代?</h2>
作為學生,第一個問題是學生的目的。那麽作為一本學習曆史的入門書,第一個問題該問什麽呢?
學習曆史的第一個問題,應該問自己:
我,究竟活在一個什麽樣的時代之中?
學習曆史,是為了幫助自己用更加宏觀的視野來看待問題。如果連我們活在一個什麽樣的時代之中都不知道,那麽曆史就白學了。
恭喜各位,我們這一代何其幸運又何其不幸地,活在中國曆史上的第三次巨變之中。
曆史的本質就是“變”,時間好似一條長河,時時變易,刹那生新。但“變”並不是隻有一種,在時間的洪流中,有小變、大變,當然也曾經出現翻天覆地的“巨變”。巨變不僅是政治上的改變,而且包括經濟、文化、製度、社會、階級等,全部推翻重來,這就叫作“巨變”。
活在巨變時代的人們,往往具有一種共同的特征,那就是價值觀的混亂與迷茫。這是因為舊的文化已被推倒,新的文化又尚未穩固。在新舊交替之間,各式各樣的思想都會出現,人們無所適從,對於什麽是正確的,什麽是不正確的,似乎沒有定論,這就是巨變的最大特征。
或許有人會說:“不會啊,我覺得我活得很堅定,人生一點也不迷茫。”
有這種想法當然很好,但在此我想問一個簡單的問題,幫助大家思考:
<b>請問各位,人應不應該節儉?</b>
我想大部分的人聽見這個問題,都會回答“應該”吧!
從小不管是家庭教育、學校教育還是宗教道德,都告訴我們“奢侈是罪惡,節儉是美德”“人想要的很多,但其實需要的很少”“奢侈浪費會造成地球資源匱乏和環境破壞”,等等。而有更多曆朝曆代的聖賢也告誡我們“節儉才能讓社會安寧沒有紛爭”,這似乎已是定論。
<b>但再試問,如果今日人人節儉,會造成什麽樣的後果?</b>
人人節儉會造成消費銳減,消費銳減會造成經濟衰退,經濟衰退會造成工廠與公司陸續關門倒閉,工廠與公司倒閉會造成人人失業,人人失業會造成國家經濟破產。
<b>請問,為什麽我們實踐了節儉的美德,卻帶來如此悲慘的結果?</b>
因為這是一個工商業的社會,其形態本來就是利用消費來刺激經濟。電視、報紙、網絡上的廣告,無時無刻不在挑逗你的欲望,引誘你不斷進行消費。最好你能在這個月花下個月的錢來消費,於是有了信用卡;最好你能預支未來的收入進行消費,於是有了分期付款。這是一種全新的生活方式。
我們口口聲聲說應該發揚節儉的美德,但更多時候實際的生活卻與此背道而馳。有人從不思考這個問題,因此不覺得有何不對。但如果你認真思考,難道不覺得矛盾和困惑嗎?
不僅隻有節儉這個問題是如此,在這個時代有無數的問題都是如此。不是隻有我們如此,在兩千多年前的第二次巨變的時代,當時也有無數的人為了究竟應該法先王還是法後王,而感到困惑與迷茫。因為價值觀混亂而迷茫的時代,就是如此。
指出這一點,是為了讓今日的年輕朋友們明白,不安、迷茫和困惑都不是你們的錯。是因為你們剛好生在這樣的時代,一個各種思潮不斷激蕩、新的問題不斷產生、更有著許許多多不知從何而來的挑戰的時代。
混亂而迷茫,固然是生長在巨變時代的人們的不幸。但相對,我們也有著無比的幸運。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這是個充滿機會的嶄新時代,正是聖賢英雄施展長才之際。<h2>第三次巨變</h2>
在中國漫長的文明史上,巨變也是很少見的。
就我所知,這樣的巨變一共有三次。
哪三次呢?第一次巨變是從仰韶時代到龍山時代,第二次巨變是從春秋戰國到秦漢時代,第三次巨變是從鴉片戰爭到今天,而且這次巨變尚未結束。
第一次巨變發生在史前時期,因此沒有太多的文獻記載,大部分的證據都是靠考古得知的。從考古學的發現來看,在仰韶時代,農業、畜牧、服飾、房屋都已經成熟,人類基本的物質生活已有保障;音樂、舞蹈、繪畫也都已經出現,精神生活也不虞匱乏。更重要的是,那是一個相較於後世更為太平祥和的時代。
在那個時代,人與人之間基本上十分平等。從出土的墓葬中可以得知,聚落內部貧富差距並不大,頂多這個墓多兩件陪葬的陶器,那個墓少兩件陪葬的陶器。聚落與聚落之間,有規模大小的不同,但並沒有戰爭的痕跡。
但到了龍山時代,中國各地忽然興起了築城運動,聚落間的戰爭跡象到處都是。而聚落內部的貧富差距也急速擴大,有的墓規模宏大,陶器、玉器、漆器塞滿整個墓穴,甚至還有殉葬者出現;有些墓則簡陋狹小,找不到多少陪葬品。聚落與聚落的層級分化也開始出現,中心聚落越來越大,中小聚落被不斷壓榨。聚落內外,上層剝削下層的體製開始出現,這就是第一次巨變。
在第一次巨變之後,脫穎而出的是一批叫作“血緣貴族”的人,他們建立了一個以血緣宗法進行統治的新時代。這個時代長達近兩千年之久,貴族們憑借著自己神聖不可侵犯的血緣,掌握了所有政治、經濟資源乃至這個時代最高等的知識和技術。儒家典籍中所傳頌的夏商周三代,便是這樣的時代。
在那個時代,血緣可以決定一切。所謂封建宗法秩序,就是一個人的政治和社會地位,在生下來的那一刻就已經被決定了。
在正常情況下,庶子無論如何賢明,都不能取代嫡子;小宗無論怎麽傑出,都不能取代大宗。父親是貴族,那麽兒子也是貴族,子子孫孫都會是貴族;父親是奴隸,那麽兒子也是奴隸,子子孫孫都會是奴隸。
有同學曾經問我,儒家經典傳頌的三代是不是一個美好的時代?對於這個問題,也沒有標準答案,要看你在三代生下來是誰。如果你生下來是貴族,那就很美好;如果你生下來是奴隸,那就很不美好。
《禮論·禮運篇》
現代人聽起來,會覺得這樣極端缺乏社會流動的時代,真是太可怕了。但天下所有的事物,有缺點必然也有優點,否則它不可能存在。貴族時代有一個很大的優點——這是一個極其安定的時代。
如果政治和社會地位是注定的,那麽你取代不了別人,自然也不必擔心被別人取代。你不必為了改變自己的地位而費盡心思,因為這幾乎沒有意義。從出生的那一刻起,每個人所要想的就是如何盡好這輩子該盡的本分,如何做好這輩子注定該扮演的角色。
在這樣的社會中,如果你生為貴族,你的富貴和榮耀全部來自祖先,你的責任就是發揚祖先給你的榮耀,並且將它代代傳遞給子孫。
如果用一個字,來形容三代古典文化的核心,那就是“禮”。因為對貴族而言,一個靠血緣關係來運作的社會,就如同一個大家庭,家人之間不會講“法”,隻會講“禮”。
這樣的思想,對中國文化的影響極其深遠。在中國人的心中,“法治”始終不是政治上的最高境界,政治最高的理想是“禮運”。上位者不應該用“法”來“治”天下,而是用“禮”來“運”天下。各位可以用心體會其中的差別,《禮記》的《禮運篇》就是在講這個道理。中國古典文明的精華,就盡在一個“禮”字上頭。
但隨著時間的巨輪繼續轉動,這樣輝煌燦爛的文明也迎來了它的末路。滅亡古典文明的並不是其他階級,而是貴族自己。
隨著貴族生活的日漸腐化和墮落,傳統的禮教逐漸被遺忘,用古人的話來說,就叫作“禮壞樂崩”。而由於貴族之間的不斷激烈內鬥,中國文明也迎來了第二次的巨變。
從春秋戰國開始,貴族間相互征伐,進行戰爭。戰場上講究的是智慧與力量,而不是血緣。沒有人因為敵人擁有神聖不可侵犯的高貴血統,就甘願在戰場上跪地求饒。隻要有智慧與力量,就算是平民百姓,隨時都有機會取代貴族接任要職,於是“布衣卿相”的局麵開始來到。
這場曆經數百年變局的最後象征,就是秦末陳勝起事時所講的那句話: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如果讓三代的人聽見這句話,他們一定會覺得驚駭不可思議。陳勝出身隻是個幫人耕田的農夫,是社會的底層,當時如果連社會的底層都知道血緣不可靠了,人的地位是可以改變的,那麽以血緣維係社會秩序的古典文明,自然會土崩瓦解。
秦滅亡了六國和統治它們的貴族,而古典文明所留下最後的貴族——秦,也在轉眼間滅亡。以“貴族”為主體的時代,在中國曆史上就這樣一去而不複返。
巨變的核心,其實就是文化和支撐這個文化的主體階層的改變。世界上沒有一個人的文化,每一種文化都需要靠一個階層來信奉它、執行它、支撐它。三代古典文化,終歸一個“禮”字,而支撐它的就是這批血緣貴族。
但在血緣貴族消失之後,經過了無數的紛紛擾擾,產生了一個新的主體階層,也就是我們後世所說的“儒生士大夫”們。這批人從小讀著孔子書,靠著這些學問當上官員,當官後支持社會跟政治的運作,等退休後回到鄉裏教化民眾。他們時常到處作詩、題碑、著書,他們的流風餘韻直至今日都還處處可見。
儒生士大夫這個階層,固然有許多問題。今日也有許多中國人,往往將近代落後西方的責任歸咎於他們。但他們在中國曆史上也有著莫大的貢獻,中華文明曾受到無數次外族的入侵,卻始終沒有像其他古文明一樣滅亡,傳承到了今日終不斷絕,便是靠無數的儒生士大夫,在曆史上艱苦卓絕地支撐著這個偉大文明於不墜。
儒生士大夫這個階層,和他們所代表的儒家文化,也同樣延續了近兩千年。但在鴉片戰爭之後,中國迎來了第三次巨變,一切都徹底地改變了。
鴉片戰爭至今已有一百七十多年。姑且不論我們和一百七十多年前的中國人有多麽不同,但這場巨變最大的象征,便是透過廢除科舉、廢除讀經、五四運動、提出將線裝書丟進茅坑裏……一係列的努力,中國人終於將“儒生士大夫”這個階層徹底鏟除了。沒有了這個主體階層的支持,儒家文化也隨之轟然倒地。
當然,或許有人會問,今天不也有許多人講儒家文化嗎?怎麽能說儒家文化轟然倒地呢?
一個文化之所以是活著的,不在於有人講,而在於有一群人具體地實踐它。試問今天的社會可有一個階層,將儒家文化當成是信仰的中心?當成是生活的方式?當成是奮鬥的目標?如果沒有,那麽它就隻是一種過去的文物,就像埃及文化、兩河文化一樣,隻能送進研究所和博物館了。
其根本的關鍵,在於我們今日的教育,已是西方知識體係的產物,這和中國傳統對讀書人的訓練與要求是完全不同的。“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苟非其人,道不虛行”,沒有主體階層,自然就沒有文化。
第三次巨變,迄今尚未結束。因為我們還沒找到,在三代的古典文化和秦漢至明清的儒家文化之後,中國人應該奉行什麽樣的文化。在血緣貴族和儒生士大夫之後,又會需要什麽樣的主體階層來支撐這個文化。
如果簡單地把第三次巨變發生至今,分成前後兩期,第一期大概是從鴉片戰爭到抗日戰爭勝利,當時追求的目標是“救亡圖存”。中國要如何在列強的各種侵略之下,能夠生存下去。
各位不要以為這個事情很簡單,在當時亞洲隻有中國、泰國跟日本沒有亡國,其他的國家幾乎都在外國人的統治之下。在那樣的危局中,靠著多少先賢先烈的奮鬥,這個國家總算生存下來。
從抗日戰爭勝利到今天,追求的目標就是“富國強兵”,我們就活在這個時代之中。
可是富強之後,還有更重要的題目,這就是這一代和下一代所要麵對的問題。在第三次巨變之中,我們如何找出新時代的出路究竟在哪裏?
我當初在台灣大學開設“中國古代曆史與人物”這門通識課,內容包括孔子、秦始皇、漢武帝和王莽。但由於這本書的篇幅有限,我重點隻講秦始皇這個人,以後有機會我再和各位談談其他的人物。
我為什麽開設這樣的課程呢?因為這些人物的共同特征就是:他們都活在第二次巨變的時代,也都嚐試著替他們的時代找到一條出路。
我希望用曆史作為範例,讓各位來看看第二次巨變中最傑出的人們,他們是如何麵對巨變,如何創造了一個新的時代。
如果各位能夠明白這一點,才會讓活在第三次巨變的我們,有可能少走冤枉路。更重要的是,明白他們的成敗得失,才能知道我們未來的出路可能在什麽方向,這就是我開這門課和寫這本書最重要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