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邊血雲活物一般湧動著,迅速向薄伽梵曼荼羅壇城之內倒卷消退。


    一輪朝陽自東方噴薄而出,將它的無窮金箭遠遠射上須彌山珠穆朗瑪峰,遍閻浮提大地的頂點。


    十六天魔女前後擁護,自魔師九靈元聖以下,奈落伽六部魔眾皆向中央跪拜:“恭賀聖主薄伽梵,今日圓成實相,陰陽化生,摩訶摩耶,與天同休。”刹魔與承乾攜手同居寶座,自有無限光明,上徹三十三天,光明赫然,映射雲空,漫漫向六合發散。


    光明如水,漫過群山,鎮元所持大鶴忽然伸頸鳴了一聲,張口欲嘔,口中一道金光蜿蜒而出,刹魔將手一招,妙目主依舊成形,隻是有些影影綽綽,繞於刹魔皓腕之上。


    光明更盛,須彌山下無邊血海之中,殘肢碎體蠕蠕而動,互相拚湊,死去的群魔紛紛重新立起,隻是大多已變了模樣,這些新生的魔頭一旦立起,即向中央壇城奔去,伏地跪倒,一同高呼:“聖主薄伽梵,圓成實相,陰陽化生,摩訶摩耶,與天同休。”刹魔若有意,若無意,向西方看了一眼,心底發出一聲歎息。轉過頭來,看著承乾,微微一笑,忽有光芒一跳,一蓬小小的火焰凸顯在她的眉心,金輝流動,璀璨無比。刹魔微笑著:“兵主,終於又見到你啦。”承乾亦微笑,刹魔將纖纖玉臂繞過,捧住承乾後腦,四目相對,有一刻鍾光景,承乾閉上雙目,刹魔上身微微前傾,將光潔雪白的額頭印上承幹的前額,承乾身子微微顫抖,通身八萬四千毛孔中都有無量光明向外噴出,裂帛一聲響,承乾上衣從背部中間裂開,落下地來,露出結實的背脊,脊背之上,乙僧年前所繪楞嚴伏魔變豁然展開,菩薩風采萬千,乘騎高飛,戴七寶佛冠,披妙寶天衣,千臂千手如花枝般在身周盛開,一一手中皆有一清淨寶目,一一眼中皆有一五色蓮花,一一蓮花中皆有一佛趺坐,有大莊嚴,有大慈悲,有大智能,有大神通,精妙之處,無可名狀。


    光明噴湧而出,楞嚴伏魔變中的景象蕩漾起來,流金的首楞嚴寶幢內外澄澈,若有若無,從承乾背上一點點浮現出來,升上天空,二十五重蓮花寶幢之上,菩薩垂眉看向世間,目中有無限悲憫,忽然砰的一聲,崩散開來,作萬點流瑩,散入虛空。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觀世音、文殊、普賢、虛空藏、提婆與諸大菩薩低聲歎息。


    一刹那間,承乾形容已變,額上生角,眼上生眼,六目洞開,四臂紛然,有一朵深黑色的魔蓮千葉怒放,懸在頂上,向天衝卷,複又投下,匹練也似,收入承乾泥丸宮;下一刹那,承乾形容又變,上身赤裸,肌如白玉,一頭烏亮的黑發直垂至地,直可照見人影,相貌宛然還是承乾,隻是二目邃然森森,兩眼周圍的光線奇異地向內彎曲,目中無限魔氣急旋如渦,一直向裏,通向無窮深處,仿佛要將世間一切光明都吞噬殆盡,化為烏有。


    刀兵主蚩尤,混亂尊刹魔,自鴻蒙而來,臨於三界。


    玄奘伏地尚未起身,心中忽然一悚,起身轉目看去,承乾也正將眼光投來,那目光之中再無一絲感情,隻有無邊漆黑,渦旋不已,直欲將人整個吸入,玄奘雖上窮十地,位近等覺,眼前也是一陣暈眩,輕輕眨了一下眼睛:“善哉,沙竭羅終於不敵魔念,蟬變已成。”


    承乾將眼看著玄奘,慢慢道:“玄奘師父,你去吧,從此以後,你我便是兩道之人,如水火不能相容。”


    “列位尊者,我等先回了。”大梵天尊在空中低頭見得這等情形,亦是喟然一歎,將白摩尼拂一揚,向諸菩薩、聖者拱了拱手,命十仙驅動七鵝金車,率諸尊護法毗沙門、諸天王、天眾、龍王、龍眾、夜叉將、夜叉眾隨後,祥雲滾滾,先自去了,卻有數十萬羅刹女、緊那羅女、乾闥婆女、阿修羅女,皆要隨諸大夜叉而去,氣得四大阿修羅王與羅波那等都要起身追趕,隻是兩位魔尊麵前,不敢造次,隻得恨恨地看著這些魔女挽著夜叉眾們的胳膊,癡癡笑笑的去了。


    高天之上,神光五色,搖搖蕩蕩,將穹窿幾乎遮住,孔雀明王與大鵬明王振翼飛去,兩翅展開,扇大海水,海水為開三萬六千由旬,兩位明王盤旋數匝,從天急速飛墜而下,海水合攏,倏而無跡。


    靈鷲山下,燃燈道人撥轉白鹿,向極樂深處行去,青黃赤白黑五色神光如虹從上方橫過,徑不停留,一滑而過。風聲颯然,青羽如雲掠下,大鵬雕收起兩翅,停上他肩頭,道人將手撫了撫大鵬羽翼,將藜杖掛在白鹿角上,口作歌聲:“北海洪濤闊,南山大澤危。東風青鳥下,西嶺白雲垂。眼界空深極,煙光縹緲隨。精神何灑落,道德自扶持。”鹿蹄嘀噠,歌聲遠去,人鹿皆失所在。


    須彌山頭,鎮元青袍飄動,招呼清風、明月:“徒弟,熱鬧完了,我們走啦。”二童今日驅鶴掃滅無數龍蛇,大感痛快過癮,不想一場熱鬧就此收場,頗有些戀戀不舍,那邊鎮元手持白鶴,一蕩而出,須臾已在萬裏之外,二童無奈,連忙跟著飛去了。


    玄奘看著承乾,歎一口氣,轉回身來,悟空道:“既已無事,我也去啦。”玄奘微笑躬身合十,悟空一縱,與小山並坐在乙事主背上,乙事主大耳一甩,揚起頭顱,叫了一聲,將前蹄抬起,往下一踏,雷動蒼穹,群豬小猴呼嚕嚕的齊聲亂吼,奔騰向東。


    西南上忽聞鎮元長笑嗬嗬,自數萬裏傳來:“那猴子,我是萬壽山五莊觀鎮元子,若得暇之時,可來我山場盤桓數日。”悟空亦遙遙答道:“有些細故,今日不得閑,改日定來叨擾。”群豬狂鳴,黃塵囂騰,霎時遠去。


    玄奘舉目相送,回轉身來,見觀音、文殊、普賢、虛空藏、提婆諸位菩薩笑吟吟地看著自己,忙又倒身下拜:“大慈大悲救護主菩薩!”諸位菩薩點頭道:“好,好,阿逸,我等今日暫別,不久還當相見。”也不待玄奘回話,諸尊菩薩摩訶薩、無邊聖眾、揭諦、伽藍乘無量佛光,一時都去了。


    須彌山頭,隻剩下玄奘一人,光頭白衣,立於天地之間,又向中央光輪寶座上看時,見刹魔、承乾頂上無窮魔光彼此交融,纏繞一處,旋蕩不已,兩人身影連同整個曼荼羅壇城都漸漸地變得似真似幻,模糊扭曲,恰如火上煙氣一般。


    玄奘提氣喊道:“沙竭羅,迷途未遠,猶可舉步而返,若沉淪塵沙,恐再無回頭之期。”隻聽氤氳魔光焰影裏,承乾聲音冷冷道:“我是魔道,你是佛道,我魔道隻求凡事由心,一往無前,永不回首,於一刹那間放大光明,也就夠了。休看你做過我幾日師父,若再多言,我一般也要殺你,快去。”


    玄奘搖了搖頭,一步一步,慢慢走下山來。


    熊耳山頭,大雪紛飛。稠密的大雪中立著一尊聖像,全身金色,身著純白天衣,頭冠寶珠瓔珞,四臂持青色利刃,赤發如火,九名鬼神童子簇擁其身,此乃訶利帝母。


    訶利帝母佇立不動,視線早已穿過無窮雪雲迷霧,落向須彌山頂,曼荼羅城,那壇城之上,血光跳蕩,黑火魔焰騰起三萬餘裏,大火光裏,若實若虛,有二物一黑一白,首尾相連,形如巨蛇,隱隱又生有無數羽翼,蜿蜒遊動,振蕩虛空。


    訶利帝母目視此景,二目中蒼白焰火洶湧噴出,身軀抖動,心中激蕩遏製不住。


    “我佛慈悲。”一聲佛號打破沉寂,訶利帝母霍然回首,見大雪織成的簾幕之中,有人踏著虛空,徐徐行來,一襲白衣在飄舞的雪花之中幾乎無法分辯出來。


    訶利帝母見了此人,冷冷哼了一聲,將青色刃提起,“慈航,你來做什麽!”


    來者正是觀世音菩薩,昔日玉虛門下慈航道人。


    菩薩將頭轉過,看著須彌山方向,微微歎息:“禹王未出,魔主先臨。蚩尤一縷殘魂,原本被三位聖皇封印在軒轅劍中。如今截教聖人親燃魔種,圓成陰陽,化生摩耶,魔道必亂世間。道友,當年你以集百萬生魂,複生禹王之時,可曾想過今日?”


    訶利帝母聽了此言,連聲冷笑:“慈航,你休假惺惺的故作慈悲,當年圍殺文命,你首當其衝。若無你等滅絕文命在先,焉有魔種複興在後?說什麽魔道亂世,還不是你道門三聖嗔心如熾,千年萬年,永無斷絕,才有這三界四洲,綿綿劫運,此消彼起。”


    “是,當年奉師門之命,我等師兄弟將禹王……將禹王擊殺,禹王寬仁明武,兼而有之,在位之時,天下蔚為盛世,蒼生額手,實是百世不出的仁主。自從……自那之後,我每每中夜思及,心中愧疚實深,西方有教,不住而施,於紅蓮火中,得大清涼,我投入門下,專修大悲,普救眾生,盼能贖往昔罪孽於萬一……”


    訶利帝母聽得不耐,低聲喝道:“慈航,你囉裏囉唆,是向我炫耀你這許多年慈悲功行麽?罪即是罪,你便再修悲心法門百千萬劫,你往昔所作罪孽,也不會因此消除一點半點。你我本是大仇,若非今日同在一教,我必即刻將你擊殺,為文命複仇,還不快走!”


    “道友,你殺不得我。”菩薩道。


    “殺得也罷,殺不得也罷,我便死了,又怕什麽。”訶利帝母四刃鋒芒畢露,蒼白焰火衝開大雪,陽光灑落下來,九個鬼神童子呲著白森森的獠牙,低聲咆哮。


    菩薩歎一口氣,“道友,魔道運促,不能久長,若異日有事之時,我必來相助。”


    “誰要你來,快走!”訶利帝母聲色俱厲。


    菩薩又一合十,躬身而退,頃刻消失在濃密的大雪中。


    訶利帝母轉身回望,須彌山頭,黑白雙蛇盤結一起,於大魔火中交相舞動,漸漸而為混沌太極之形,如大摩尼珠。


    “噗通、噗通、噗通……”低沉的聲響仿佛心跳,充斥在天地之間。


    “文命嗬……”訶利帝母空洞蒼白的眼眶中垂下兩行火焰的淚水,伏倒在雪地之中,大雪紛揚而下,轉瞬將她身軀淹沒。


    “通、通、通……”隨著這一聲聲心跳似的聲音,百萬裏須彌山仿佛也在微微起伏顫動,玄奘走下山來,回首觀望,心中暗歎。


    須彌山下,戒日王傷勢已複,手持金劍,立於大白象上,見玄奘下山,喜道:“聖僧下來了。”連忙跳下象背,向前迎來:“請聖僧上座。”玄奘道:“不敢承當。”戒日王哪裏肯依,與左右將玄奘扶上象背,自己舉著寶蓋幡幢,飄飄揚揚,以為前導,三軍將節步鼓,一步一擊,鼓聲雄壯,護著玄奘,沿閻牟那河河岸,向西南方貝葉林中迤邐行進,深入南天。


    “不知大王攜奘此去何方?”玄奘在象背上,向戒日王躬身發問。


    “聖僧請看。”戒日王手指南天,“我佛世尊在彼處侯聖僧已垂千五百年矣。”


    玄奘聽了,心中一動,抬眼往南方看去,卻什麽也沒看到,有些迷惘。


    “聖僧仔細些看。”戒日王笑道。


    玄奘眯起眼睛,努力又看,這才看見南方天際隱隱約約,有一道極微細的青線,上沒白雲之中,下沒紅塵隱隱,隻因色作純青,故此在湛藍的天穹中甚不顯眼。


    玄奘一見此物,“啊”了一聲,過去種種,譬如流水,一齊湧上心頭。


    微塵法界,皆我一心,留此浮圖,萬古青蒙,為待我來。


    “大王,未知可否急行?”


    “當然可以。”戒日王說罷,將手一舉,發出號令,自己也坐上另一頭大象,三十萬象軍吹動鼓角,全力奔馳,蹈起騰騰塵霧,閻牟那河波濤吞卷,湧上兩岸。


    直奔了六個晝夜,已到曲女城外。


    “聖僧,就是此處了。”戒日王在象背上,用金劍斜斜向上方一指。


    玄奘抬頭觀看,好一座浮圖,縱廣二百五十由旬,從地湧出,通體以玄鐵鑄成,純然青徹,上摩穹蒼,高不見其極,半腰裏雲氣浮動,映得世界皆青。


    浮圖有八角,欄楯千重,周匝皆垂金鐸,複有純青鐵索八道,自八麵引向浮圖,八角懸金鐸寶鈴,百千萬億,瓔珞莊嚴,寶鐸含風,鏗鏘和鳴,響出天外。


    玄奘一見此塔,忙翻身下了象背,五體投地,向塔禮拜:“南無大恩大德本師釋迦牟尼佛!”隻聽得塔下笑聲朗朗:“阿逸,我先行一步,在此候你多時。”玄奘抬頭看時,見塔下立著一位大士,頂有五髻,風滿襟袖,手中拈著一枝青蓮花梗,花開齊於耳際,乃是文殊師利法王子,諸大菩薩之中,最為上首。


    玄奘忙要施禮,菩薩笑道:“阿逸,無須多禮,請進。”側身相讓,玄奘看時,那塔八麵深青,渾然一體,並無門戶。


    文殊師利將青蓮垂下,那蓮花蕾中即時生出般若鋒,金剛刃,一泓碧水,燦如日星,劍氣森森,令人毛發上指,菩薩將慧劍執定,口中作歌:“金剛王寶劍,一擊萬法生,百魔自粉碎,何必分爾我?乾坤一握中。咄!”踏上一步,一劍劈出,砉然一聲,一道門戶洞然而開,騰騰青氣疾湧而出,不知其中光景如何。


    “阿逸,何不速入,踟躕者何?”菩薩站過一旁,仗劍厲聲喝道。


    玄奘微笑合掌:“謝菩薩指引。”更不遲疑,合掌當胸,舉步走入那無邊青氣之中,衣袍飄然揚起,塔門徐徐閉合,純白色的衣角一閃而消,沒入塔內無邊青氣之中,塔門霍然合上,再無痕跡,鈴鐸相擊,泠然有聲。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封神歸真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如是我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如是我雲並收藏封神歸真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