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雲:
千岩萬壑不辭勞,遠看方知出處高。
溪澗豈能留得住,終歸大海作波濤。
又雲:
有一魚兮偉莫裁,混融包納信奇哉。
能變化,吐風雷,下線何曾鉤得來。
天空漆黑,河漢燦爛,萬象森羅,條條青氣自靜輪宮龍漢殿上升起,盤旋飛騰,交錯旋繞,光氣聚合,越旋越高,一直升入角宿與鬥宿之間,忽然散成一派,青瀑萬道,向下奔流,一彈指頃,流過天山、祁連山、蔥嶺,向須彌山蕩蕩而來。
太乙天尊獨居高天之極,不勝清寒,見得這股青氣,鼻中輕輕哼了一聲,手掌翻出袖底,五指向下,微微屈伸,向那股青氣一爪抓下。
“太乙小人,敢施暗算!”暴吼如雷,兩條小山一般的巨大身影自下方猛射而至,太乙輕蔑一笑,五指微微顫動,於一刹那間伸屈七千七百七十七次,化作滿天爪影,爪影頃刻聚攏,仍舊是一爪抓下。
丘處機攜著李承乾,借始青變化,碧落空歌,大浮黎土,一步數萬裏,瞬息之際,自龍漢殿沒,自蔥嶺上出,前臨須彌。
驀然天地變色,滿天星鬥霎時俱消失不見,一合乾坤,兩間虛空,盡是無窮青氣,滾滾騰騰,翻湧流轉。彌空青氣之間,有五根白玉大柱,上通青氣無盡,下入虛空無地,每一根白玉柱上,又有九條猙獰火龍,飛旋柱上,沉沉嘯吼。
忽有霹靂一聲,自上而下,當空炸響,五根白玉柱間霎時火龍飛舞,電光滾蕩,青火竄流,密密匝匝,更無一絲空隙。
此乃太乙天尊,曆劫明悟,造化通微,不假外物,竟將五指化為大五行九龍神火界,此界之中,天尊從心如意,無所不能,雜以先天太一萬種神雷,意欲將丘處機與李承乾二人一舉格殺,連神魂化為飛灰,再不存於世間,使丘處機前後種種籌劃,悉化泡影,此乃天尊釜底抽薪之謀。
丘處機青鞋白襪,長須飛卷,足踏靈寶三圖,太平玉符虛懸頭頂,流瀉萬道清光,攜著承乾,立於虛空之中,神色不變,承乾散發披肩,目視前方,似乎神思不屬,於身周萬事不聞不問。
奇光閃爍,虯首、靈牙二仙出現在陣中,須發上指,各運玄功逼開身周電火雷光,有些狼狽。
丘處機微笑道:“兩位師叔,請到這邊來。”三圖展開,緩緩起伏,將兩人接入,重重青火呼嘯流旋,一時竟真的不能突進丘處機周身十丈之內。
太乙天尊冷厲的聲音從高空傳來:“丘處機,休以為仗著太平玉符與靈寶三圖,我就無奈你何?嘿嘿,今日縱是多寶在此,也救不得你。”啪啪兩聲,似是兩掌相擊,掌聲響處,東方兩根白玉柱間,有人朗聲作歌:
“傾側華陽醉再三,騎龍遇晚下南岩。
眉因拍劍留星電,衣為眠雲惹碧嵐。
金液變來成雨露,玉都歸去老鬆杉。
曾將鐵鏡照神鬼,霹靂搜尋火滿潭。”
無邊青氣電光裏,一隻花籃自玉柱間徐徐飛旋而入,花籃之上,一道人道袍湛碧,抱膝坐而作歌,緩緩飛來。
歌聲再起:
“鶴為車駕酒為糧,為戀長生不死鄉。
地脈尚能縮得短,人年豈不展教長。
星辰往往壺中見,日月時時衲裏藏。
若欲時流親得見,朝朝不離水銀行。”
一道人撫長劍,跨白鶴,持壺酒,須飄蕩,袖當風,逍遙而至。
歌聲又起:
“日影元中合自然,奔雷走電入中原。
長驅赤馬居東殿,大啟朱門泛碧泉。
怒拔昆吾歌聖化,喜陪孤月賀新年。
方知此是生生物,得在仁人始受傳。”
一十五六歲少年道童提純青色幡,腰懸玄素葫蘆,雙抓鬏髻,足踏麻鞋,自北方兩根白玉柱間怡然而入。
歌聲再起:
“金錘灼灼舞天階,獨自騎龍去又來。
高臥白雲觀日窟,閑眠秋月擘天開。
離花片片乾坤產,坎蕊翻翻造化栽。
晚醉九岩回首望,北邙山下骨皚皚。”
一道人長發披垂,寬袍廣袖,兩手空空,也自西南方兩根白玉柱間進來,立於雲光電火之間。
這是終南山玉柱洞雲中子、青峰山紫陽洞清虛道德真君、二仙山麻姑洞黃龍真人、崆峒山元陽洞靈寶大法師,玉虛門下四位上仙,一時並至,分立四門。
末後太乙天尊拊掌作歌自西而入:
“獨處乾坤萬象中,從頭曆曆運元功。
縱橫北鬥心機大,顛倒南辰膽氣雄。
鬼哭神號金鼎結,雞飛犬化玉爐空。
如何俗士尋常覓,不達希夷不可窮。”
見四位道者稽首:“列位道兄安好。”四位真人道:“太乙道兄安好。”五位真人彼此見禮已畢,法按五行,立於五方,太乙天尊道:“丘處機,你種種運籌,所謀者大,我豈不知?今朝你將魔種,欲往須彌,化生摩耶,攪亂乾坤,也是你死日已至,你還有何說?”虯首仙、靈牙仙道:“太乙,你休得囂張,你暗算困人在先,欲倚多為勝在後,算得什麽修道之人?你可敢與我二人公平比較麽?”太乙森然道:“除魔頭,滅左道,乃第一緊要之事,卻也計較不了那麽許多。至於你二人麽,嘿嘿,這一千七百年來心浮氣躁,恨滿胸臆,我看未有什麽進展,不是我的對手。”虯首仙大怒,飛身而出,雙爪如鉤,向太乙天尊當頭抓至,天尊略略側身避過,一掌順勢擊在虯首仙腰間,虯首仙身不由主,飛出數千丈,摔入雲中不見。
靈牙仙見了,心中大凜:太乙小人道力何時竟一深至斯?看這情形,竟是遠在我二人之上了。他這想法,也不為錯,卻也不算完全,原來天尊演化天機,五指化為大五行九龍神火界,天尊是為此界之主,所施無不如意,連雲中子、清虛道德真君、黃龍真人、靈寶大法師四位真人法力也要陡增一倍,虯首仙、靈牙仙二人當年為文殊、普賢所擒,以為胯下坐騎,此乃奇恥大辱,他二人滿胸恨意,日日糾結。道法一門,不論闡截,最講心性,因此這一千七百年來,他二人道力竟是原地踏步,精進甚微,兼之方才虯首仙出手之時心氣浮躁,太乙借力使力,一招敗之,否則以他二人之能,太乙雖可勝之,也不是三數十式間可以做到。
且說靈牙仙,心中雖然惴惴,隻是此刻身落套中,說不得,也要搏上一搏,焉有束手就擒之理?當下默運神通,洪聲怒吼,顯出六牙白象真身,有數萬裏高下,如一座雪山相似,就要向前衝擊,卻有一隻手掌從上方輕輕按下:“師叔,且不要性急,待我與他們說來。”
太乙天尊聞言,嗬嗬笑道:“丘處機,你還有什麽話說?莫非是拖延時刻,以待多寶救援麽?今日我五人齊集此地,多寶縱來,也無能為,你等好生去罷。”
太乙語音未落,陣外有人哈哈長笑:“貧道來也,太乙,你卻連貧道一起滅殺罷。”青氣疾湧,如浪翻開,兩名道人破開電火,飛騰而至,頭上都挽著三個髻子,手持白拂,立於場中,氣度儼然,乃是多寶道人與馬鈺到了。
“處機見過師父、師兄。”丘處機在中央作禮,靈牙仙也道:“多寶師兄,小弟有禮。”多寶道人點首還禮,向前踏出一步,九龍神火界震了一震,隨即平複如常,太乙天尊道:“多寶,你道法神通,原是小勝我一籌,隻是今日入我界中,四位道兄都在此地,你等卻是有來無還,怨不得我等了。”
將手一拍,五位真人齊作歌曰:“大夢何時覺,浮生曠劫迷。乾坤無晝夜,日月走東西。”各出一指,指端皆出電光一脈,燿如千日,五芒交織,化為一點赫亮光丸,擊向多寶道人頂門,多寶道人將白拂拋出,一聲響,敵住那團電光,五位真人掌心同時發雷,萬裏虛空搖動,電火青氣狂湧,更勝初時百倍,啪的一聲清響,丘處機頂上太平玉符微微一震,化為粉末,丘處機“哇”的一聲,吐出一口鮮血,血染須髯,馬鈺飛身縱去,左攜丘處機、右拉靈牙仙,三人以三才方位坐倒,將承乾圍在中央,無邊電火青蛇密密而來,一時皆不能前進。
太乙冷笑道:“困獸猶鬥,又能如何?千七百年劫運將至,今日必除魔種,永絕後患。”向天指了一指,無窮雷火電蛇傾瀉而下,八十一條火龍鱗甲立起,鱗下俱飛出萬千青雷,有拳頭大小,紫花飛舞,八十一條火龍蜿蜒盤曲,向中央層層纏絞,五位真人於五方,放五道光華,照耀虛空,六合之間如銅牆鐵壁相似,再無罅隙。
多寶道人白拂挺起,以一人之力敵住五位真人,衣衫袖角俱崩得筆直,頂上三花怒放,五氣翻騰,顯然也是十分吃力,臉上卻猶有笑意。
太乙心中一動:看多寶這等模樣,仿佛有恃無恐,不過就算赤精、廣成四位道兄前來,三數個時辰內,也未必能攻破此界,那時縱多寶苟活世間,魔種神識未開,焉能敵我等大法?身殞神消,自不必言,縱有圖謀,也不濟事了。
一念未已,耳邊似有人輕輕哼了一聲,忒煞奇怪!這一聲哼處,九龍神火界頂上仿佛開了一個口子,淡淡的星輝自那小口中灑落下來,霎時間充滿陣內,無窮電光青火,霎時間消失得幹幹淨淨,星漢耿耿,輝映深黑天穹。
五位真人這一驚非同小可,一齊舉目觀看,但見東方天際,六道素白雲氣,滾滾而來,狀如飛龍,連綿七萬餘裏,雲中有獸低鳴,非龍非牛,似龍似牛,蒼然曠然,慷慨悲涼,如發於萬古之前,一無所有之中。
六氣蕩蕩,自那無窮雲氣間,奔出一頭偌大神獸,頂上挺著一根青色獨角,似龍,卻有四蹄,似牛,肋下卻有蒼鱗,悶吼聲聲,拉著一輛純青色琉璃寶輦,四蹄起落,向前奔來。
純青色琉璃寶輦之上,截教聖人散然而坐,但見他一身與千七百年前大有不同,頭上不戴碧玉蓮冠,止用一根絲絛將三千青絲發隨意挽於腦後,身上不披八寶萬壽縷金羽衣,止穿著一領青袍,外罩著一件黑紗緇衣,朦朧如黑煙,手中也不執劍,也不持玉如意,也不結法印,卻握著一冊微微發黃的書卷,身邊輦內,散亂錯疊,經書卷冊,諸子百家,三教九流,應有盡有,堆放總有數百冊之多。
寶輦之側,有一女道者,發髻蒼然,腰懸寶劍,舉步隨行,乃是上四代弟子之無當聖母。
“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磐而滅度之。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何以故?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教主握著書卷,將這一段反複念了幾遍,低聲笑道:“這菩提薩埵之法,以有情度有情,有點意思,有點意思。”
說話之間,座下奎牛神獸拉著寶輦,已到了眾人跟前,多寶道人與靈牙仙、虯首仙、馬鈺、丘處機上前拜倒:“弟子等願掌教聖人萬壽無疆。”教主道:“好了,你們起來吧。多寶弟子,你做得很好。”五人起來,又與無當聖母相見,侍立一旁。
通天師叔開宮出關,此來不啻親燃魔種,逆天之常,劫運已興,我等無能為矣。
玉虛門下五道者料事不可為,悄然而去,徑踏雲光,去往昆侖山玉虛宮,見掌教師尊,將此事關白。
教主任五位真人去了,隻作不知,吩咐丘處機:“處機,你自去罷,你們幾個弟子,同我往西方一遊。”丘處機領命,攜承乾往珠峰而去,多寶道人、無當聖母、虯首仙、靈牙仙、馬鈺,五位上仙扶了教主寶輦,依還向前,過了須彌山,獅駝嶺,通王山,鐵圍山,臨於西洋大海。
須彌山頭,萬類搏擊,血氣彌天,半空中一陣大風飛來,又有五道神光,紫氣騰騰,如瀑垂下,內現一隻孔雀,一隻大鵬雕來了。
大鵬明王半展青羽,遮住星空,兩翅揮動,衝入無邊魔眾之中。
孔雀大明王將五道神光,分青黃赤白黑五色,照映天地,往下刷來,刹魔聖主頂上衝起無量光明曼荼羅,敵住神光,那神光不得下來,空中如天裂之聲。鎮元分眾魔,縱白鶴,梵天禦金車,紛紛上前,諸菩薩摩訶薩、三千大眾從四麵圍來,刹魔聖主座前此時隻有魔師九靈元聖一人而已,沒奈何,隻得將令旗放下,現出法身,九頭九色,獰惡無倫,力敵眾人。
摩醯首羅、都魔使杜爾伽、左魔使雙馬童、右魔使樓陀羅與阿修羅、羅刹、伽樓羅、摩呼羅迦、緊那羅、乾闥婆等奈落伽六部魔眾紛紛回撤,來護魔主,卻被護法諸天大眾纏住,哪裏能夠脫身?
且說左魔使雙馬童,一體雙身,皆如少年,八臂拈四張金弓,渾身上下竟如一輪太陽相似,發出無窮金光箭雨,連綿不絕,諸天不能近身,正奮戰之時,麵前白雲飄蕩,一尊菩薩踏蓮前來,雙馬童箭雨方觸其身,隨即消融,正是觀世音菩薩,菩薩將楊枝垂下,柔聲道:“不眴,萬年大夢,猶未醒麽?”雙馬童見了觀世音菩薩,如做夢一般,四張金弓均脫手墜落,菩薩將身向前撞來,如魚入水,竟撞入雙馬童身周無邊魔焰中去了。
魔焰轟的一聲,騰起數百千萬丈,熾烈燃燒,雜色消褪,漸漸化為純白色的般若烈焰,無邊般若烈焰中又生出一支純白色妙法慈悲蓮華,慈悲白蓮華中央現出兩尊寶像,左觀世音,右觀自在,一般兒的身如琉璃,表裏澄澈,手托淨瓶,楊枝垂露,光華皎潔,不可逼視,比前更有百倍光明。
文殊、普賢並諸尊菩薩摩訶薩見了,都念:“善哉,是觀世音菩薩,今日乃得成就五蘊自在。是觀世音菩薩,若有國土眾生、應以佛身得度者,觀世音菩薩即現佛身而為說法。應以辟支佛身得度者,即現辟支佛身而為說法。應以聲聞身得度者,即現聲聞身而為說法。應以梵王身得度者,即現梵王身而為說法。應以帝釋身得度者,即現帝釋身而為說法。應以自在天身得度者,即現自在天身而為說法。應以大自在天身得度者,即現大自在天身而為說法。應以天大將軍身得度者,即現天大將軍身而為說法。應以毗沙門身得度者,即現毗沙門身而為說法。應以小王身得度者,即現小王身而為說法。應以長者身得度者,即現長者身而為說法。應以居士身得度者,即現居士身而為說法。應以宰官身得度者,即現宰官身而為說法。應以婆羅門身得度者,即現婆羅門身而為說法。應以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身得度者,即現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身而為說法。應以長者、居士、宰官、婆羅門婦女身得度者,即現婦女身而為說法。應以童男、童女身得度者,即現童男、童女身而為說法。應以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非人、等身、得度者,即皆現之而為說法。應以執金剛神得度者,即現執金剛神而為說法。……”
時觀世音菩薩,行深般若波羅密多,照見五蘊皆空,渡化前身雙馬童,成就觀自在菩薩,二尊菩薩同立蓮台,將楊枝蘸了瓶中甘露,從空遍灑,不論人、天、龍、夜叉、阿修羅、乾闥婆、伽樓羅、摩呼羅迦、緊那羅、羅刹,身上帶上者,須臾皆恢複如初,滿空血雲亦漸漸化去。
正是:
三十二應周塵刹,百千萬劫化閻浮。
瓶中甘露常遍灑,手內楊枝不計秋。
大眾都向中央進發,那曼荼羅壇城,光輪寶座,魔氣如虹,孔雀明王在上,鎮元在前,神光電影,旋如飄雪,刹魔聖主獨力支撐,應付艱難,心中嗔恚:那羅延,看來你是不來了,隻是今日你這傳人休想護得周全。
身軀不動,纖掌翻飛,與鎮元連連交擊,左手覆垂,金色曼陀羅當空照耀,無邊聖者,一時竟無有能近玄奘之身者。
爾時玄奘,清容肅穆,身不動搖,從不用定起,入有想無想定。
萬道青氣自雲空旋轉而至,丘處機攜著承乾,鬥然在刹魔聖主座前現出身形。
刹魔聖主見了承乾,輕輕“啊”了一聲,承乾見了刹魔,目光凝定,緩緩道:“刹魔,我來了。”刹魔目中有淚光閃動,點頭道:“兵主,你來了。”
兵主後身已至,那羅延終於不來,刹魔聖主心中一時不知什麽滋味,是歡喜,是悲傷,是迷惘,是惆悵,無可言表。
“刹魔,我來了,玄奘做過我的師父,你就放過他罷。”承乾將手撫上刹魔清麗的臉龐,低聲道。
“嗯,本來也無什麽大事,便放了他罷。”刹魔淚珠晶瑩,滑下麵頰,五指一收,玄奘頂上金色曼陀羅轟然散開,萬畝金雲彌漫,諸菩薩摩訶薩心中歡喜,紛紛自空中降下,六部魔眾皆撤回曼荼羅,擁護魔主。
刹魔、承乾執手相看,同登寶座,六部魔眾皆跪,向中央高呼:“恭賀聖主薄伽梵,今日圓成實相,陰陽化生,摩訶摩耶,與天同休。”
丘處機拈須微笑,看了一會,飄然離去。
爾時玄奘,從有想無想定起,將入滅想定,大眾自雲中降落,圍繞在玄奘身旁,見了此景,不禁躊躇:入滅想定者,唯有自己出定方可,若貿然以外力催喚,縱然不死,也大有可能從此變成癡呆,神識不存。隻是若任其入定,滅想定一過,即是滅盡定,那時真靈神識,悉數磨滅,任你有逆挽乾坤之能,也是再也挽救不來了。
悟空卻不知這麽多關目,見玄奘這般模樣,向前摸了摸他光頭,道:“我以為這和尚是個聰明的,如今看來,畢竟是個傻的,被別人一句話,輕輕的就要自盡,縱救轉來,終究也是個沒用的人了,不如待我一棒打殺罷了。”說罷,將金箍棒擎在手中,猛然擊下,眾位菩薩大驚,一齊出手來架,青影一閃,一隻小小手掌將眾菩薩手臂隔開,卻是鎮元出手格擋,轟然一聲,閻浮大地六種震動,文殊、普賢、觀自在、觀世音、虛空藏五大菩薩,各各退開一步,鎮元身形也是連晃數晃,悟空一棒擊在光頭之上,白金光焰迸濺,玄奘安然無恙,隻是身軀猛然一震,睜開眼來,眼中猶有迷惘之色,大眾各各歡喜。
這時空中有清音一縷,徐徐說道:“小和尚,你發願普渡眾生,一時迷蒙,卻要自取滅盡,愚鈍之至,卻不知你那釋迦看中你哪一點了。”玄奘流淚道:“因我之故,使億萬眾生喪身,奘罪孽實深,非死莫贖。”
“非死莫贖?你身一盡,他們便休戰了麽?縱使休戰,這世上難道從此便無爭執鬥殺了麽?以後千世萬世百千萬世便都沒有爭執鬥殺了麽?以我看來,你不過是自求一身解脫,而置無量有情於不顧罷了。”玄奘額上冷汗涔涔而下:“是,奘知錯了,請老師父指教。”
那聲音道:“我之道與你之道不同,焉能指教?不過你那門中菩提薩埵法如是言道:菩薩思惟,一切眾生共有無量種苦。我當發於悲心成一切種智,滅一切眾生無量種共有之苦。菩薩見一切眾生沉沒無量無邊生死苦海得平等悲心,嬰愚無知樂解脫者生放舍心,世間大苦聚生我勝悲心。菩薩思惟,我有悲心觀苦眾生未得菩提道,我雲何使眾生得解脫道。菩薩思惟,我於三界眾生作大親友,而眾生常為身苦心苦逼惱,我今名為空惡活者。菩薩思惟,我生不能破世間苦,不能利益眾生,我用受是身為?”
“……大悲語言,苦惱眾生未度,雲何舍棄而去?菩薩思惟,我甚畏諸有,以悲心救眾生故樂處諸有……”
那聲音漸漸遠去,玄奘伏地而聽,冷汗不止,諸尊菩薩摩訶薩皆合掌道:“善哉,善哉,阿逸今日終得大覺矣。”
八德池邊,釋迦懷抱童子,兩道長眉舒展開來,站起身來,將懷中童子交與準提道人,向兩位教主辭行:“老師,我去了。”接引道人頜首,準提道人執著童子之手,卻翹首向東觀望,若有待焉。
星海蒼茫,夜風散淡,寶輦徐行,漸入西海深處,教主將手中一卷大丈夫論放下,吩咐眾弟子:“我們回去罷。”
多寶道人一愕:“老師不是要往西方一遊麽?”教主曰:“我本乘興而來,興盡而返,何必定入西方歟?”多寶道人:“是,弟子著相了。”虯首仙、靈牙仙渾然不知所以,不過他二人實不願意去西方,當下歡歡喜喜,與眾人一起挽著教主寶輦,掉頭東行。
千岩萬壑不辭勞,遠看方知出處高。
溪澗豈能留得住,終歸大海作波濤。
又雲:
有一魚兮偉莫裁,混融包納信奇哉。
能變化,吐風雷,下線何曾鉤得來。
天空漆黑,河漢燦爛,萬象森羅,條條青氣自靜輪宮龍漢殿上升起,盤旋飛騰,交錯旋繞,光氣聚合,越旋越高,一直升入角宿與鬥宿之間,忽然散成一派,青瀑萬道,向下奔流,一彈指頃,流過天山、祁連山、蔥嶺,向須彌山蕩蕩而來。
太乙天尊獨居高天之極,不勝清寒,見得這股青氣,鼻中輕輕哼了一聲,手掌翻出袖底,五指向下,微微屈伸,向那股青氣一爪抓下。
“太乙小人,敢施暗算!”暴吼如雷,兩條小山一般的巨大身影自下方猛射而至,太乙輕蔑一笑,五指微微顫動,於一刹那間伸屈七千七百七十七次,化作滿天爪影,爪影頃刻聚攏,仍舊是一爪抓下。
丘處機攜著李承乾,借始青變化,碧落空歌,大浮黎土,一步數萬裏,瞬息之際,自龍漢殿沒,自蔥嶺上出,前臨須彌。
驀然天地變色,滿天星鬥霎時俱消失不見,一合乾坤,兩間虛空,盡是無窮青氣,滾滾騰騰,翻湧流轉。彌空青氣之間,有五根白玉大柱,上通青氣無盡,下入虛空無地,每一根白玉柱上,又有九條猙獰火龍,飛旋柱上,沉沉嘯吼。
忽有霹靂一聲,自上而下,當空炸響,五根白玉柱間霎時火龍飛舞,電光滾蕩,青火竄流,密密匝匝,更無一絲空隙。
此乃太乙天尊,曆劫明悟,造化通微,不假外物,竟將五指化為大五行九龍神火界,此界之中,天尊從心如意,無所不能,雜以先天太一萬種神雷,意欲將丘處機與李承乾二人一舉格殺,連神魂化為飛灰,再不存於世間,使丘處機前後種種籌劃,悉化泡影,此乃天尊釜底抽薪之謀。
丘處機青鞋白襪,長須飛卷,足踏靈寶三圖,太平玉符虛懸頭頂,流瀉萬道清光,攜著承乾,立於虛空之中,神色不變,承乾散發披肩,目視前方,似乎神思不屬,於身周萬事不聞不問。
奇光閃爍,虯首、靈牙二仙出現在陣中,須發上指,各運玄功逼開身周電火雷光,有些狼狽。
丘處機微笑道:“兩位師叔,請到這邊來。”三圖展開,緩緩起伏,將兩人接入,重重青火呼嘯流旋,一時竟真的不能突進丘處機周身十丈之內。
太乙天尊冷厲的聲音從高空傳來:“丘處機,休以為仗著太平玉符與靈寶三圖,我就無奈你何?嘿嘿,今日縱是多寶在此,也救不得你。”啪啪兩聲,似是兩掌相擊,掌聲響處,東方兩根白玉柱間,有人朗聲作歌:
“傾側華陽醉再三,騎龍遇晚下南岩。
眉因拍劍留星電,衣為眠雲惹碧嵐。
金液變來成雨露,玉都歸去老鬆杉。
曾將鐵鏡照神鬼,霹靂搜尋火滿潭。”
無邊青氣電光裏,一隻花籃自玉柱間徐徐飛旋而入,花籃之上,一道人道袍湛碧,抱膝坐而作歌,緩緩飛來。
歌聲再起:
“鶴為車駕酒為糧,為戀長生不死鄉。
地脈尚能縮得短,人年豈不展教長。
星辰往往壺中見,日月時時衲裏藏。
若欲時流親得見,朝朝不離水銀行。”
一道人撫長劍,跨白鶴,持壺酒,須飄蕩,袖當風,逍遙而至。
歌聲又起:
“日影元中合自然,奔雷走電入中原。
長驅赤馬居東殿,大啟朱門泛碧泉。
怒拔昆吾歌聖化,喜陪孤月賀新年。
方知此是生生物,得在仁人始受傳。”
一十五六歲少年道童提純青色幡,腰懸玄素葫蘆,雙抓鬏髻,足踏麻鞋,自北方兩根白玉柱間怡然而入。
歌聲再起:
“金錘灼灼舞天階,獨自騎龍去又來。
高臥白雲觀日窟,閑眠秋月擘天開。
離花片片乾坤產,坎蕊翻翻造化栽。
晚醉九岩回首望,北邙山下骨皚皚。”
一道人長發披垂,寬袍廣袖,兩手空空,也自西南方兩根白玉柱間進來,立於雲光電火之間。
這是終南山玉柱洞雲中子、青峰山紫陽洞清虛道德真君、二仙山麻姑洞黃龍真人、崆峒山元陽洞靈寶大法師,玉虛門下四位上仙,一時並至,分立四門。
末後太乙天尊拊掌作歌自西而入:
“獨處乾坤萬象中,從頭曆曆運元功。
縱橫北鬥心機大,顛倒南辰膽氣雄。
鬼哭神號金鼎結,雞飛犬化玉爐空。
如何俗士尋常覓,不達希夷不可窮。”
見四位道者稽首:“列位道兄安好。”四位真人道:“太乙道兄安好。”五位真人彼此見禮已畢,法按五行,立於五方,太乙天尊道:“丘處機,你種種運籌,所謀者大,我豈不知?今朝你將魔種,欲往須彌,化生摩耶,攪亂乾坤,也是你死日已至,你還有何說?”虯首仙、靈牙仙道:“太乙,你休得囂張,你暗算困人在先,欲倚多為勝在後,算得什麽修道之人?你可敢與我二人公平比較麽?”太乙森然道:“除魔頭,滅左道,乃第一緊要之事,卻也計較不了那麽許多。至於你二人麽,嘿嘿,這一千七百年來心浮氣躁,恨滿胸臆,我看未有什麽進展,不是我的對手。”虯首仙大怒,飛身而出,雙爪如鉤,向太乙天尊當頭抓至,天尊略略側身避過,一掌順勢擊在虯首仙腰間,虯首仙身不由主,飛出數千丈,摔入雲中不見。
靈牙仙見了,心中大凜:太乙小人道力何時竟一深至斯?看這情形,竟是遠在我二人之上了。他這想法,也不為錯,卻也不算完全,原來天尊演化天機,五指化為大五行九龍神火界,天尊是為此界之主,所施無不如意,連雲中子、清虛道德真君、黃龍真人、靈寶大法師四位真人法力也要陡增一倍,虯首仙、靈牙仙二人當年為文殊、普賢所擒,以為胯下坐騎,此乃奇恥大辱,他二人滿胸恨意,日日糾結。道法一門,不論闡截,最講心性,因此這一千七百年來,他二人道力竟是原地踏步,精進甚微,兼之方才虯首仙出手之時心氣浮躁,太乙借力使力,一招敗之,否則以他二人之能,太乙雖可勝之,也不是三數十式間可以做到。
且說靈牙仙,心中雖然惴惴,隻是此刻身落套中,說不得,也要搏上一搏,焉有束手就擒之理?當下默運神通,洪聲怒吼,顯出六牙白象真身,有數萬裏高下,如一座雪山相似,就要向前衝擊,卻有一隻手掌從上方輕輕按下:“師叔,且不要性急,待我與他們說來。”
太乙天尊聞言,嗬嗬笑道:“丘處機,你還有什麽話說?莫非是拖延時刻,以待多寶救援麽?今日我五人齊集此地,多寶縱來,也無能為,你等好生去罷。”
太乙語音未落,陣外有人哈哈長笑:“貧道來也,太乙,你卻連貧道一起滅殺罷。”青氣疾湧,如浪翻開,兩名道人破開電火,飛騰而至,頭上都挽著三個髻子,手持白拂,立於場中,氣度儼然,乃是多寶道人與馬鈺到了。
“處機見過師父、師兄。”丘處機在中央作禮,靈牙仙也道:“多寶師兄,小弟有禮。”多寶道人點首還禮,向前踏出一步,九龍神火界震了一震,隨即平複如常,太乙天尊道:“多寶,你道法神通,原是小勝我一籌,隻是今日入我界中,四位道兄都在此地,你等卻是有來無還,怨不得我等了。”
將手一拍,五位真人齊作歌曰:“大夢何時覺,浮生曠劫迷。乾坤無晝夜,日月走東西。”各出一指,指端皆出電光一脈,燿如千日,五芒交織,化為一點赫亮光丸,擊向多寶道人頂門,多寶道人將白拂拋出,一聲響,敵住那團電光,五位真人掌心同時發雷,萬裏虛空搖動,電火青氣狂湧,更勝初時百倍,啪的一聲清響,丘處機頂上太平玉符微微一震,化為粉末,丘處機“哇”的一聲,吐出一口鮮血,血染須髯,馬鈺飛身縱去,左攜丘處機、右拉靈牙仙,三人以三才方位坐倒,將承乾圍在中央,無邊電火青蛇密密而來,一時皆不能前進。
太乙冷笑道:“困獸猶鬥,又能如何?千七百年劫運將至,今日必除魔種,永絕後患。”向天指了一指,無窮雷火電蛇傾瀉而下,八十一條火龍鱗甲立起,鱗下俱飛出萬千青雷,有拳頭大小,紫花飛舞,八十一條火龍蜿蜒盤曲,向中央層層纏絞,五位真人於五方,放五道光華,照耀虛空,六合之間如銅牆鐵壁相似,再無罅隙。
多寶道人白拂挺起,以一人之力敵住五位真人,衣衫袖角俱崩得筆直,頂上三花怒放,五氣翻騰,顯然也是十分吃力,臉上卻猶有笑意。
太乙心中一動:看多寶這等模樣,仿佛有恃無恐,不過就算赤精、廣成四位道兄前來,三數個時辰內,也未必能攻破此界,那時縱多寶苟活世間,魔種神識未開,焉能敵我等大法?身殞神消,自不必言,縱有圖謀,也不濟事了。
一念未已,耳邊似有人輕輕哼了一聲,忒煞奇怪!這一聲哼處,九龍神火界頂上仿佛開了一個口子,淡淡的星輝自那小口中灑落下來,霎時間充滿陣內,無窮電光青火,霎時間消失得幹幹淨淨,星漢耿耿,輝映深黑天穹。
五位真人這一驚非同小可,一齊舉目觀看,但見東方天際,六道素白雲氣,滾滾而來,狀如飛龍,連綿七萬餘裏,雲中有獸低鳴,非龍非牛,似龍似牛,蒼然曠然,慷慨悲涼,如發於萬古之前,一無所有之中。
六氣蕩蕩,自那無窮雲氣間,奔出一頭偌大神獸,頂上挺著一根青色獨角,似龍,卻有四蹄,似牛,肋下卻有蒼鱗,悶吼聲聲,拉著一輛純青色琉璃寶輦,四蹄起落,向前奔來。
純青色琉璃寶輦之上,截教聖人散然而坐,但見他一身與千七百年前大有不同,頭上不戴碧玉蓮冠,止用一根絲絛將三千青絲發隨意挽於腦後,身上不披八寶萬壽縷金羽衣,止穿著一領青袍,外罩著一件黑紗緇衣,朦朧如黑煙,手中也不執劍,也不持玉如意,也不結法印,卻握著一冊微微發黃的書卷,身邊輦內,散亂錯疊,經書卷冊,諸子百家,三教九流,應有盡有,堆放總有數百冊之多。
寶輦之側,有一女道者,發髻蒼然,腰懸寶劍,舉步隨行,乃是上四代弟子之無當聖母。
“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磐而滅度之。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何以故?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教主握著書卷,將這一段反複念了幾遍,低聲笑道:“這菩提薩埵之法,以有情度有情,有點意思,有點意思。”
說話之間,座下奎牛神獸拉著寶輦,已到了眾人跟前,多寶道人與靈牙仙、虯首仙、馬鈺、丘處機上前拜倒:“弟子等願掌教聖人萬壽無疆。”教主道:“好了,你們起來吧。多寶弟子,你做得很好。”五人起來,又與無當聖母相見,侍立一旁。
通天師叔開宮出關,此來不啻親燃魔種,逆天之常,劫運已興,我等無能為矣。
玉虛門下五道者料事不可為,悄然而去,徑踏雲光,去往昆侖山玉虛宮,見掌教師尊,將此事關白。
教主任五位真人去了,隻作不知,吩咐丘處機:“處機,你自去罷,你們幾個弟子,同我往西方一遊。”丘處機領命,攜承乾往珠峰而去,多寶道人、無當聖母、虯首仙、靈牙仙、馬鈺,五位上仙扶了教主寶輦,依還向前,過了須彌山,獅駝嶺,通王山,鐵圍山,臨於西洋大海。
須彌山頭,萬類搏擊,血氣彌天,半空中一陣大風飛來,又有五道神光,紫氣騰騰,如瀑垂下,內現一隻孔雀,一隻大鵬雕來了。
大鵬明王半展青羽,遮住星空,兩翅揮動,衝入無邊魔眾之中。
孔雀大明王將五道神光,分青黃赤白黑五色,照映天地,往下刷來,刹魔聖主頂上衝起無量光明曼荼羅,敵住神光,那神光不得下來,空中如天裂之聲。鎮元分眾魔,縱白鶴,梵天禦金車,紛紛上前,諸菩薩摩訶薩、三千大眾從四麵圍來,刹魔聖主座前此時隻有魔師九靈元聖一人而已,沒奈何,隻得將令旗放下,現出法身,九頭九色,獰惡無倫,力敵眾人。
摩醯首羅、都魔使杜爾伽、左魔使雙馬童、右魔使樓陀羅與阿修羅、羅刹、伽樓羅、摩呼羅迦、緊那羅、乾闥婆等奈落伽六部魔眾紛紛回撤,來護魔主,卻被護法諸天大眾纏住,哪裏能夠脫身?
且說左魔使雙馬童,一體雙身,皆如少年,八臂拈四張金弓,渾身上下竟如一輪太陽相似,發出無窮金光箭雨,連綿不絕,諸天不能近身,正奮戰之時,麵前白雲飄蕩,一尊菩薩踏蓮前來,雙馬童箭雨方觸其身,隨即消融,正是觀世音菩薩,菩薩將楊枝垂下,柔聲道:“不眴,萬年大夢,猶未醒麽?”雙馬童見了觀世音菩薩,如做夢一般,四張金弓均脫手墜落,菩薩將身向前撞來,如魚入水,竟撞入雙馬童身周無邊魔焰中去了。
魔焰轟的一聲,騰起數百千萬丈,熾烈燃燒,雜色消褪,漸漸化為純白色的般若烈焰,無邊般若烈焰中又生出一支純白色妙法慈悲蓮華,慈悲白蓮華中央現出兩尊寶像,左觀世音,右觀自在,一般兒的身如琉璃,表裏澄澈,手托淨瓶,楊枝垂露,光華皎潔,不可逼視,比前更有百倍光明。
文殊、普賢並諸尊菩薩摩訶薩見了,都念:“善哉,是觀世音菩薩,今日乃得成就五蘊自在。是觀世音菩薩,若有國土眾生、應以佛身得度者,觀世音菩薩即現佛身而為說法。應以辟支佛身得度者,即現辟支佛身而為說法。應以聲聞身得度者,即現聲聞身而為說法。應以梵王身得度者,即現梵王身而為說法。應以帝釋身得度者,即現帝釋身而為說法。應以自在天身得度者,即現自在天身而為說法。應以大自在天身得度者,即現大自在天身而為說法。應以天大將軍身得度者,即現天大將軍身而為說法。應以毗沙門身得度者,即現毗沙門身而為說法。應以小王身得度者,即現小王身而為說法。應以長者身得度者,即現長者身而為說法。應以居士身得度者,即現居士身而為說法。應以宰官身得度者,即現宰官身而為說法。應以婆羅門身得度者,即現婆羅門身而為說法。應以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身得度者,即現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身而為說法。應以長者、居士、宰官、婆羅門婦女身得度者,即現婦女身而為說法。應以童男、童女身得度者,即現童男、童女身而為說法。應以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非人、等身、得度者,即皆現之而為說法。應以執金剛神得度者,即現執金剛神而為說法。……”
時觀世音菩薩,行深般若波羅密多,照見五蘊皆空,渡化前身雙馬童,成就觀自在菩薩,二尊菩薩同立蓮台,將楊枝蘸了瓶中甘露,從空遍灑,不論人、天、龍、夜叉、阿修羅、乾闥婆、伽樓羅、摩呼羅迦、緊那羅、羅刹,身上帶上者,須臾皆恢複如初,滿空血雲亦漸漸化去。
正是:
三十二應周塵刹,百千萬劫化閻浮。
瓶中甘露常遍灑,手內楊枝不計秋。
大眾都向中央進發,那曼荼羅壇城,光輪寶座,魔氣如虹,孔雀明王在上,鎮元在前,神光電影,旋如飄雪,刹魔聖主獨力支撐,應付艱難,心中嗔恚:那羅延,看來你是不來了,隻是今日你這傳人休想護得周全。
身軀不動,纖掌翻飛,與鎮元連連交擊,左手覆垂,金色曼陀羅當空照耀,無邊聖者,一時竟無有能近玄奘之身者。
爾時玄奘,清容肅穆,身不動搖,從不用定起,入有想無想定。
萬道青氣自雲空旋轉而至,丘處機攜著承乾,鬥然在刹魔聖主座前現出身形。
刹魔聖主見了承乾,輕輕“啊”了一聲,承乾見了刹魔,目光凝定,緩緩道:“刹魔,我來了。”刹魔目中有淚光閃動,點頭道:“兵主,你來了。”
兵主後身已至,那羅延終於不來,刹魔聖主心中一時不知什麽滋味,是歡喜,是悲傷,是迷惘,是惆悵,無可言表。
“刹魔,我來了,玄奘做過我的師父,你就放過他罷。”承乾將手撫上刹魔清麗的臉龐,低聲道。
“嗯,本來也無什麽大事,便放了他罷。”刹魔淚珠晶瑩,滑下麵頰,五指一收,玄奘頂上金色曼陀羅轟然散開,萬畝金雲彌漫,諸菩薩摩訶薩心中歡喜,紛紛自空中降下,六部魔眾皆撤回曼荼羅,擁護魔主。
刹魔、承乾執手相看,同登寶座,六部魔眾皆跪,向中央高呼:“恭賀聖主薄伽梵,今日圓成實相,陰陽化生,摩訶摩耶,與天同休。”
丘處機拈須微笑,看了一會,飄然離去。
爾時玄奘,從有想無想定起,將入滅想定,大眾自雲中降落,圍繞在玄奘身旁,見了此景,不禁躊躇:入滅想定者,唯有自己出定方可,若貿然以外力催喚,縱然不死,也大有可能從此變成癡呆,神識不存。隻是若任其入定,滅想定一過,即是滅盡定,那時真靈神識,悉數磨滅,任你有逆挽乾坤之能,也是再也挽救不來了。
悟空卻不知這麽多關目,見玄奘這般模樣,向前摸了摸他光頭,道:“我以為這和尚是個聰明的,如今看來,畢竟是個傻的,被別人一句話,輕輕的就要自盡,縱救轉來,終究也是個沒用的人了,不如待我一棒打殺罷了。”說罷,將金箍棒擎在手中,猛然擊下,眾位菩薩大驚,一齊出手來架,青影一閃,一隻小小手掌將眾菩薩手臂隔開,卻是鎮元出手格擋,轟然一聲,閻浮大地六種震動,文殊、普賢、觀自在、觀世音、虛空藏五大菩薩,各各退開一步,鎮元身形也是連晃數晃,悟空一棒擊在光頭之上,白金光焰迸濺,玄奘安然無恙,隻是身軀猛然一震,睜開眼來,眼中猶有迷惘之色,大眾各各歡喜。
這時空中有清音一縷,徐徐說道:“小和尚,你發願普渡眾生,一時迷蒙,卻要自取滅盡,愚鈍之至,卻不知你那釋迦看中你哪一點了。”玄奘流淚道:“因我之故,使億萬眾生喪身,奘罪孽實深,非死莫贖。”
“非死莫贖?你身一盡,他們便休戰了麽?縱使休戰,這世上難道從此便無爭執鬥殺了麽?以後千世萬世百千萬世便都沒有爭執鬥殺了麽?以我看來,你不過是自求一身解脫,而置無量有情於不顧罷了。”玄奘額上冷汗涔涔而下:“是,奘知錯了,請老師父指教。”
那聲音道:“我之道與你之道不同,焉能指教?不過你那門中菩提薩埵法如是言道:菩薩思惟,一切眾生共有無量種苦。我當發於悲心成一切種智,滅一切眾生無量種共有之苦。菩薩見一切眾生沉沒無量無邊生死苦海得平等悲心,嬰愚無知樂解脫者生放舍心,世間大苦聚生我勝悲心。菩薩思惟,我有悲心觀苦眾生未得菩提道,我雲何使眾生得解脫道。菩薩思惟,我於三界眾生作大親友,而眾生常為身苦心苦逼惱,我今名為空惡活者。菩薩思惟,我生不能破世間苦,不能利益眾生,我用受是身為?”
“……大悲語言,苦惱眾生未度,雲何舍棄而去?菩薩思惟,我甚畏諸有,以悲心救眾生故樂處諸有……”
那聲音漸漸遠去,玄奘伏地而聽,冷汗不止,諸尊菩薩摩訶薩皆合掌道:“善哉,善哉,阿逸今日終得大覺矣。”
八德池邊,釋迦懷抱童子,兩道長眉舒展開來,站起身來,將懷中童子交與準提道人,向兩位教主辭行:“老師,我去了。”接引道人頜首,準提道人執著童子之手,卻翹首向東觀望,若有待焉。
星海蒼茫,夜風散淡,寶輦徐行,漸入西海深處,教主將手中一卷大丈夫論放下,吩咐眾弟子:“我們回去罷。”
多寶道人一愕:“老師不是要往西方一遊麽?”教主曰:“我本乘興而來,興盡而返,何必定入西方歟?”多寶道人:“是,弟子著相了。”虯首仙、靈牙仙渾然不知所以,不過他二人實不願意去西方,當下歡歡喜喜,與眾人一起挽著教主寶輦,掉頭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