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知道,自己偷跑是要承擔極大的風險的。


    目前他與曹操等人正處於一個微妙的平衡點。


    在這個平衡點上,曹操縱是想除掉他,也要礙於名聲、威信等因素,不得不按捺住心底的真實想法,表現出一副親厚的模樣。而劉備,明知曹操等著抓自己的錯處,也裝作不知,和曹操保持著虛假的友誼。


    一旦劉備選擇逃跑,這個平衡點將會被立刻打破。


    到那時,曹操既有了追究他的理由,也有了除掉他的機會——


    在偏野的山地,讓一個人神不知鬼不覺地消失,是再容易不過的一件事。


    劉備深知利弊,可他還是決意要逃。


    因為,曹操於他,就像一把時刻懸在脖子上的鍘刀。


    一旦朝中局勢有變,這把大刀,就會毫不留情地落在自己的脖子上。


    在劉備成功跑路之前,呂布曾讓士兵過來找他,請他過去敘舊。


    呂布已被軟禁了將近半年。一開始,他還滿懷希望地蹲著,覺得自己很快就能被放出去,與家人團聚,重新在馬背上一展雄威。


    可隨著時間一天天地過去,每日好吃好喝的供應不曾間斷,釋放的消息卻遲遲不來,呂布日漸焦慮,call劉備的頻率也從兩三個月一次變成一周一次。


    劉備不堪其擾,他根本不想跋山涉水地去聽呂布倒苦水,也不想聽呂布明裏暗裏的請求。他多次告知呂布:他根本無法左右曹操的決定,甚至自身難保。然而呂布竟然一根筋地認為:曹操當初饒他一命,是因為他劉備的求情。


    劉備有苦難言。偏偏呂布還覺得他不盡心,言辭間逐漸多了一分怨意。


    劉備心頭凜然,他知道曹操的網已經四處布下,再不逃,等到收網之際,等待他的隻有一個束手就擒。


    因此他誆哄了呂布,叫他以赤兔馬相贈。


    呂布起初勃然不願,最終,敵不過劉備的軟硬兼施,將赤兔馬拱手相讓。


    呂布的住所素來有眾多士兵把守,這一切自然未逃過曹操的耳目。


    劉備此舉可以稱得上明謀,可曹操並沒有任何阻止的意思。


    曹操的幾個心腹謀臣很早就向曹操進策,讓曹操提防、限製劉備。


    這當中的提議又可分為兩類。


    一類是以荀攸、郭嘉、崔頌為首的主張“劉備不可縱”;另一類則是以程昱、戲誌才為首的主張“當殺了劉備永絕後患”。


    曹操原本更傾向於前一種主張。除了政治上的考慮,亦有幾分惜才之意。


    可隨著局勢的變化,對劉備此人了解程度的加深,曹操在堅持原有主張的同時,不免生出了幾分不一樣的想法。


    他對劉備的態度,從荀攸、郭嘉、崔頌的“不可縱”,漸漸轉向程昱、戲誌才的“當殺永絕後患”上。


    而若要殺劉備,劉備此次籌劃的逃跑,正是送上門來的、千載難逢的好機會。


    所以,在洞察劉備的預謀後,曹操非但不予阻止,還大開了方便之門。


    他想將劉備放出許都,找個僻靜的地方就地格殺。


    對於曹操的這一計劃,郭嘉、荀攸等謀臣皆表現出少許的憂慮。


    崔頌也不太認可曹操的這個決定。


    這個計策,雖然能快速而有效地解決掉劉備,但變數太多。


    一旦哪個環節有失,離開許都的劉備就像投入大海的魚,再也捉不回來了。


    崔頌便向曹操進言道:“劉備勇武善戰,又有關羽、張飛兩名驍將忠心護佑。今得赤兔馬,日行千裏,若放他離去,怕是縱虎歸山,一去不返。”


    曹操道:“行計當如行軍——冒其險,貴在神速,哪有百無一失的道理?”


    崔頌道:“我聽聞劉備領平原相時,曾遭遇刺客。那刺客收了旁人的錢財,竟不忍殺之,反倒把事情原委悉數告訴了劉備。可見劉備心智過人,能以言語左右他人,”


    縱觀有關劉備的曆史記載,此人的心智與話術不可謂不可怕。姑且不論他對諸葛亮的那句“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讓諸葛亮為蜀漢鞠躬盡瘁了一輩子;就說他被人買刺客刺殺這事,劉備竟然能用自己的“親善”“感化”刺客,還讓刺客反水,把自己雇主賣了,足見劉備此人的心智與話術到了怎樣的一種可怕的程度。


    除此之外,《典略》還記載了劉備的高超求生技能:倒地裝死。能騙過敵人的裝死神技,加上劉備多次逃命成功的成就,劉備的求生能力實在是非常強。


    這讓崔頌不得不擔心,擁有強悍的話術與硬核的逃生技能的劉備,裝配了一頭傳說中的神駒赤兔馬,能被曹操派出的刺客殺死嗎?


    曹操雖被崔頌說動了幾分,但他沉吟許久,仍未改變原有的想法:“棋子已下到一半,更改布局容易傷筋動骨。正所謂‘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不若按照原計劃行事,掌控劉備的行蹤即可。”


    崔頌行禮退下。


    他來到室外,看著被白雲遮掩,在陽光的暈染下好似一塊巨大玉璧的天空,心想,或許所謂的“曆史進程”當真存在,並不會因為某個人的幹預而改變軌跡。


    劉備這位英雄,終究要一展宏圖,在曆史的長卷上留下流傳千古的傳奇經曆。


    因為劉備的事向曹操進言的不止崔頌一個,但都左右不了曹操的抉擇。


    最終,劉備不但成功逃走,還趁曹操攻打袁術的當頭,設計殺死徐州刺史車胄,占領下邳。


    東海諸郡縣聞訊,紛紛倒向劉備。劉備手擁上萬兵馬,向袁紹結盟,抗擊曹操。


    曹操:心塞.jpg。


    十二月,袁術嘔血而死,廬江太守劉勳與宗親劉曄來投,讓曹操稍感慰藉。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春,曹操借衣帶詔發作董承,稱他假傳聖旨,蓄意謀反。


    劉協正在用餐,聽到這一消息,驚得醬菜碟子都掉了。


    他再三確定,得知董承真的背著他弄了個假衣帶詔,氣得半晌說不出一句話。


    伏皇後走到他的身後,擔憂地替他撫背。


    劉協遣退小黃門,頹然道:


    “我知他愚蠢,卻未想到竟蠢到這種地步。他不僅害了自己,害了朕,亦害了許多忠心之臣。”


    伏皇後緘默無言。


    劉協拂開伏皇後的手,將落在地上的碟子撿起:“罷了。”


    便不再說任何話。


    哪怕劉協心中深藏著不願為傀儡,想要收攬皇權的心思,他也知道現在遠不是時候,從未對曹操動過心思。他能做的,隻是暗中培育忠於自己的勢力,哪怕不能牽製曹操,也能讓曹操顧及一二,不會忘了自己“輔漢”的本心。


    他原以為,縱是再蠢笨的人,利用得好了也是一把利刀;卻未想到,這利刀還未得用,便已碎裂,反將自己的手割傷。


    事到如今,劉協隻好主動起擬聖旨,以謀逆罪處置董承,意在曹操出手前先行解決此事,並向曹操表個態。


    哪知,傳回來的是曹操已先一步誅殺董承、種輯、吳子蘭等人的消息。不僅如此,“衣帶詔案”牽連甚廣,不少與董承有過聯係的文臣、衛軍統領紛紛下獄,等候發作。


    第二日早朝時,劉協摒退群臣,隻留下曹操一人。


    曹操恭敬地立在下方,對劉協留下他的意圖多少能猜到一些。


    忽然,劉協步下台階,取下頭上的旒冠,對曹操說道:


    “若君真心奉我,當予我敬重;若君不願輔佐,我自離去。”


    這番話說的雲淡風輕,連“朕”的稱謂都未使用。


    可曹操,卻是渾身一激,立即彎下腰:


    “不敢。”


    一瞬間,疾出的冷汗浸滿了他的後背,額角亦細密地掛著,流入眼中格外澀疼。


    劉協道:“不敢耶?朕欲問一問司空:董承已伏誅,其餘人皆是被董承欺諼,方才鑄下大錯。司空一同論罪,是何緣故?若司空欲追究到底,不若先追究朕。若非打著朕的名頭,董承如何能舉眾力,做出此等悖逆之事?”


    曹操後背的冷汗冒得越發緊密,他膝地俯身,朝劉協行了一個大禮:


    “聖上息怒。操思慮不周,懇請聖上恕罪。”


    遂俯身倒行而出,及至離開朝殿,被冷風一吹,曹操方才醒神,抹去臉上被吹得冰涼的汗水,仿若新生。


    不久,他釋放了那些“疑似跟隨董承謀逆”的臣子。


    那些人回到朝堂,官複原職,卻在短短兩個月的時間內,因為各種原因淡出朝野。他們或被政敵攻訐,被羅列罪證,再次鋃鐺下獄;或因工作上的差池,被遷了職,移出權利中心。


    因為證據確鑿,劉協並沒有為這些人免罪,可他內心的沉重日漸積累,在他與曹操之間劃開一道與日俱增的裂痕。


    曹操無暇修補他與劉協的關係。他忙著出征討伐劉備,以急兵破之。劉備再次敗逃,奔往袁紹的所在。


    很快,得到消息的袁紹率軍前來,以“衣帶詔”為名,出兵攻打曹操。


    這讓曹操連著幾日瘋狂掉發,亦讓許都陷入一片嘩然。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同人]焚香祭酒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積羽成扇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積羽成扇並收藏[三國同人]焚香祭酒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