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時辰之後,順天府尹在順天府大堂開堂問案,審理今科會試的科場弊案。
這件弊案原本由“代筆者”向都察院檢舉,但是都察院沒有直接審理案件的權力,因此交由所轄地域的主官,順天府尹藺言負責審理,又因科場弊案乃是大案,刑部、大理寺中人都到場同審,在順天府大堂之中,烏泱泱地坐了兩大排。
三皇子幾乎要將自己的座位挪到與順天府尹平行了,轉身一瞅,卻見東宮太子在府尹身後設了一把椅子。
三皇子當即衝太子笑道:“這次會試是二哥主理的,二哥是不是該避一避?”
太子當即朝弟弟翻了個華麗的白眼,道:“孤坐在這裏,隻旁觀,不說話,這不就避嫌了?”太子也沒忘了回懟一句:“孤倒是記得上回你借順天府大堂審案,幾乎把驚堂木都搶過去拍了。府尹大人也不是這麽被你當擺設的不是?”
順天府尹藺擺設言頓時一臉尷尬。被夾在兩個互不對付的皇子之中,他心中有數,必須有當擺設的自覺,但又不能露出當擺設的行跡。當下藺言大人一敲驚堂木,高喊一聲:“肅靜!”沒曾想喊破了音,非但沒能成功地讓整座順天府安靜下來,反而讓人聽了忍不住想笑。
這場科場弊案便在亂糟糟的氣氛之中開始審理。
順天府第一個傳喚的犯人是神武將軍府的馮遠,他已經自行認罪,交代了收到禮部侍郎高仕達提供的會試試題,回贈了二百兩白銀的“謝儀”給對方,之後又找了代筆書寫答卷的經過。
因此馮遠是戴著枷號上堂的,這意味著他認罪之後,身上的所有功名都已被奪去。馮遠上堂之後沒多久,神武將軍馮世就趕到了堂上,上來就將馮遠一腳踹翻,大喝一聲:“馮家沒有你這麽個兒子!”
馮遠立即哭成淚人,幾乎要斷氣,抱著馮世的腿道:“父親,是孩兒無用,但孩兒確實隻想著為馮家掙一點臉……”
馮世又是一腳踹在馮遠心頭,怒道:“可是現在馮家的臉都被你丟光了……”那馮遠登時嘔出一口鮮血,抱著心口蜷縮在地上。
連堂下觀審的群眾這時也有點看不下去,頓時有人揭開了馮家的老底:“馮家的庶子何止這一個,不過是扔出去讓讀書,讀書有成就認回來是馮家的好兒子,不行就在外頭自生自滅,可不是讓人鋌而走險,變著法子出頭嗎?”
榮國公賈代善與馮世相熟,這下趕緊上來相勸,好容易把這一場在順天府上演的狗血家庭倫理劇給勸了下去。
接下來就輪到了賈政。
賈政被帶上堂的時候,身上並未戴枷,見官也不用下跪,隻是向堂上眾人行禮,口稱“學生”。
但賈政望望馮遠的悲慘樣子,忍不住輕輕地歎了口氣,流露出物傷其類的表情。但是他上堂時的模樣已經不似早先在大觀園中那樣惶恐,鎮定了不少,腰板挺得很直。
順天府尹藺言當即開始問案,賈政的說辭與他在紅香圃前說的一模一樣,細節一字不差地重複了一遍,隻是說到最後,賈政就車軲轆似的反複念叨:“學生真的沒有作弊,學生真的沒有看那試題。”
三皇子坐在一旁,這時便開始插話,將早先在紅香圃跟前質疑賈政的那些話原樣都翻了出來。
藺言登時將手中的驚堂木一拍,道:“三殿下所疑甚是,你既未給予高侍郎任何好處,對方怎可能將盛著試題的匣子交給你?”
堂下眾人一聽,便都知道這順天府尹今天是做定了三皇子的應聲蟲了。太子坐在府尹身後,也忍不住輕哼了一聲。
誰知賈政回答:“回大人的話,學生不是高侍郎,學生怎知對方為何要將匣子送與學生?”
這賈政為人迂腐板正,不知變通,但是倔起來也倔得叫人無法直視。無論這順天府尹怎麽問,賈政都堅持他從來沒有賄賂過高仕達,也完全不知道高仕達是哪根筋搭錯了非要把試題送給他——至於試題是不是真的他反正也沒看,也不知道。
太子在順天府尹幽幽地歎道:“這高侍郎不曾歸案,這真相便查不出來啊!”
順天府尹一想也對,便催人去查問高仕達的下落。另一邊三皇子已經與大理寺的人商議起來:“曆來科舉弊案,都是疑罪從有。即便是這案子審不出實據,也短短沒有讓涉案的士子身上留有功名的道理。”
疑罪從有,便是寧可錯殺不可錯放,先不管三七二十一將賈政身上的功名奪去,然後打入大牢慢慢炮製,不愁他不肯開口。
這時突然有衙役從外頭進來,飛快地奔到順天府尹身邊,附耳說了長長一串。
順天府尹神色變幻,直到末了,才做出一份誇張的表情,道:“真的?”
這位府尹大人自己先驚訝完了,才向周圍各部官員、皇族王公們拱手道:“發現了禮部高侍郎大人的蹤跡。”
一時眾人都激動起來:抓住幾個作弊的士子算不得什麽,挖出禮部泄露試題的源頭才是正理。賈政曾經提到,高仕達是因為夏省身“看重”賈政之才,才將過於冷僻的試題傾囊相贈的。賈政的證言到底是真話還是托辭,隻要高仕達一出現便能證實。
“那還等什麽?快請高大人上堂啊!”太子總算搶在三皇子之前發號施令了一回。
這時順天府尹藺大人麵露尷尬的沉痛,緩緩地道:“昨日距離京城一百三十裏的驛館發現了一具屍身,查了身份路引才知是高大人。”
順天府登時滿堂皆驚,眾人都在期待這謎一樣的人物現身提供證言,誰曾想現在這是這麽個結果。
賈政在一旁頓時也傻了——高仕達既死,他的證詞便成了“孤證”,而且聽起來極為可疑,那他是不是也會被“疑罪從有”,直接被定罪?那榮寧二府寄托在自己身上的厚望,金榜題名之後府中的歡欣與雀躍,是不是就立即成了一場空?
“但是,”藺言繼續往下說,“高仕達身上發現了兩張銀票——一張兩百兩,一張兩千兩。”
這兩個數字,再加上神武將軍府和榮國府的經濟實力對比,頓時又引起無數聯想。
早先衝上堂的衙役這時恭敬將證物呈上,又補充道:“除此之外,高大人身邊沒有尋到任何金銀細軟,當地仵作與差官看過,初步的意見是劫財殺人——但是這兩張銀票是京城通匯行所出,盜賊恐怕難以兌換,因此留在高大人身上,沒有帶走。”
這時堂上響起一聲清冷的歎息,眾人循聲看去,卻是極少在這種場合出頭開口的水憲。
“我說,這件事怎麽隻逮著我一個人欺負?”
自順天府尹以下,凡是在堂上旁聽此案的,都有點兒傻——怎麽就逮著北靜王一個人欺負了?
“晚晴樓是我開的店,通匯行亦是我開的票號……”水憲從袖子中抽出扇子,看似焦躁地搖搖,又說,“這真不是針對我北靜王府的?”
太子這時終於想起來了:“子衡,你早先說晚晴樓許是能查到賈政所說的,盛放禮部試題的匣子,甚至能找到人證,現在找得如何了?”
順天府尹藺言一聽:竟然還有這許多證據?那賈政的證詞,未必就無從核對。他瞅瞅身邊的三皇子,見對方皺了眉沒有出聲,趕緊衝水憲拱手:“王爺的下屬若是能提供相關證據,可否請立即呈上堂來?”
水憲依舊愁眉苦臉地道:“這不是耽誤人做生意嗎?”
三皇子和堂上各部官員登時都覺得這家夥矯情到了極點,誰不知道北靜王的生意日進鬥金,就算是耽誤半天,也不會讓他賺的錢少多少。
不多時,水憲手下通匯行的掌櫃先來了,上得堂來,未拜順天府尹,先將自己的主家好好拜了拜。水憲一副毫無脾氣的模樣,揮揮手:“上頭問什麽,你們便說什麽。”
那掌櫃這才恭敬地拜了順天府尹,問:“大人傳草民前來,敢問有何事?”
藺言叫人將兩張銀票遞到掌櫃手裏,問:“這兩張銀票,可是你票號所簽出的銀票?”
掌櫃雙手接過,將銀票仔細看了看,方道:“確實是的。待小人想想……這兩張都是四月初一簽出去的。”
銀票上有票號的徽記、印戳以及編號,再加上這掌櫃記性確實不錯,便將簽票的時間都記了起來。
“看看堂上這兩位,你可能認出?”
掌櫃的麵前隻有扛了枷倒在地上,滿臉哭得稀裏嘩啦的馮遠,以及站在堂上,一臉正氣死也不肯認罪的賈政。
這掌櫃認了半天,道:“每天去票號的人很多,這兩位……恕小人認不出。”
看來這票號的線索便斷了,三皇子同各部官員齊齊泄氣——不過想想也是,馮遠和賈政這樣的公府子弟,哪有親自跑票號的?
“但是草民記得簽這兩張銀票的,是一名身材很高大的男子,年紀在三十五歲上下,京裏口音,麵頰上左嘴角有一枚紅色的痦子,草民印象很深。”
掌櫃這話說出來,堂上官員先都驚了,相互看看,終於有人冒出一句:“這不就是……不就是高大人?”
高仕達親自去票號兌的銀票?
府尹藺言再次一拍驚堂木:“肅靜……馮遠、賈政,本官問你們,高仕達來見你們,是哪一天,何時?”
兩人都說了是四月初二。這意味著高仕達在見馮遠與賈政之前,就已經弄到了這些錢。這兩張銀票,並非馮賈兩人直接用於賄賂的錢財,也並非高仕達拿了錢之後去兌成的銀票。
這銀票既然是高仕達所兌,足證他已經做好了跑路的打算。
事情好像漸漸清晰起來,高仕達先收到了錢,然後再去尋了馮遠與賈政“送溫暖”。無論馮遠與賈政是不是會為他提供回報,這高仕達都已經做好準備跑路,因此賈政的證言,仿佛便多了一丟丟的可信。
通匯行的掌櫃退下去之後,晚晴樓的掌櫃小心翼翼地捧著一枚匣子,帶著一個夥計上了順天府的大堂,拜見府尹,並將那匣子呈上。
“啟稟大人,這時小店從前日裏客人留下的失物裏尋到的。”掌櫃恭敬地解釋,“小店信譽卓著,但凡客人落下的物件,小店都會在店內保存一年,一年之後無人認領的,才會送到庫房裏繼續保存——來客隻要能說的出,何年何月何日,在雅座還是大堂落下的什麽物事,小店都能給找出來。”
這服務態度,聽得真是叫人覺得舒暢。
東平王登時對水憲心悅誠服地道:“怪道子衡的生意做得如此之大,原來誠實守信乃是經營的第一要旨。”
水憲微笑著點點頭,隻隨意地說:“與人方便,也與己方便麽。”晚晴樓的客人得了方便,給予這座酒樓的,自然是錢財上的回報。
順天府尹藺言大人舒暢了片刻之後猛地警醒:這是他的順天府大堂,不是讓什麽晚晴樓來做廣告的地方。
“那麽這隻匣子是在何日,何時,是什麽客人留下的?”藺言清了清嗓子繼續問話。
“回大人的話,這是四月初二晚上,小店二樓雅間最後一間的客人留下的。”
“可有人證?”
“回大人的話,小人正是四月初二那天,侍奉那間雅間的夥計。”掌櫃身邊的夥計上前半步,恭敬叩首。
“當日的客人,現在可在堂上?”
那夥計馬上指認了賈政:“其中之一,正是榮國府的賈政賈二爺。”
“將當日的情形細細道來。”藺言拖長了聲音指令。
“是,大人。”
於是那夥計便講了賈政如何到來,獨自一人在雅間裏飲了很長時間的茶水,後來又有禮部高仕達大人前來,找到這處雅間,兩人單獨交談。夥計在門外,隻依稀聽見幾句諸如“夏大人賞識”“國家股肱棟梁之才”“萬萬不可收你一文”“否則有理也說不清”之類的話。
隨即那夥計又講到高仕達離開,賈政獨自在雅間裏坐了良久,忽然起身,大笑三聲,言道:“這樣得來的功名,豈真的是我賈政所想所願?若真如此,我和那些平日所唾棄鄙夷之人又有何差別……”
賈政聽見旁人複述他當時所說,當即把脊背挺得更直了一點,臉上流露出自豪的表情——若非他當時一念清明,守住了底線,就真的和馮遠一樣,永世不得翻身,榮國府也會因他而蒙羞了。
現在有了旁證,順天府堂上眾人大多相信了賈政的話。太子便道:“榮國公的家教孤是願相信的。”
三皇子卻總是提出質疑:“夥計當時是在雅間內還是在雅間外。若是他不曾在雅間內親眼所見,又怎知道賈政不曾打開這匣子,讀過了裏麵的內容?”
“對於馬上就要應考的士子而言,看一遍試題就馬上默記於心,又有什麽難的?”
這位皇子越是腦補便越是激動,說話聲音也越來越響亮:“或許賈政當時已經預想到將來此事可能會敗露,因此他在雅間內將匣子打開,將裏麵的試題默記於心。然後故意趁夥計在附近的時候在雅間內空發感慨,仿佛他是一個正人君子,其實他才是真正心機深刻、表裏不一的欺世盜名之徒,這般心術,卻又是這般品德,既令人心驚,又讓人心涼,本王隻能說,那馮遠,給這位賈政,提個靴都不配啊!“
三皇子一口氣說完,發覺順天府大堂上靜悄悄的。
大家都在麵麵相覷。畢竟堂上有不少人對榮府這位二公子略知一二,狀元榜眼探花三人更是相處了幾日,已經頗為熟稔。其餘人等,即使不認得,也至少觀摩了賈政此前的表現。
這家夥是個大奸大惡的作偽之徒?——等他奸惡起來,母豬都飛上天了。
但無人能駁得了三皇子的話。畢竟夥計說得清楚,第一,高仕達離開之後,隻有賈政一人留在雅間之內;第二,賈政留在雅間中有一段時間才發了那番“內心天人交戰”的感慨,三皇子所說,也不無可能。
誰知這時順天府尹發話了:“依本官看,賈政確實不曾事先窺看本次會試的試題。”
這位藺言藺大人將匣子裏一枚用火漆封住的紙箋整個兒取了出來,紙箋被火漆封成一束,火漆完好無損,絕不可能有人事先將這束紙箋打開過。
但就在這時,無論是順天府尹藺言,還是東宮太子,還是主管都察院的三皇子,一起都“咦”了一聲。
因為那束紙箋的火漆上,印著禮部專門用來封印會試試題的印戳,印在火漆上的印戳上是六個字:“敬呈東宮親覽”。
太子就坐在順天府尹藺言身後,這時吃驚地張開了口,合都合不上。
三皇子無端端得了一個攻擊親哥的機會,這時卻也像是被天上掉的餡餅突然砸中了似的,暈乎乎,根本反應不過來。
這一出科場弊案簡直有毒,原本隻是個看似簡單直接的小案,但現在越鬧越大,牽扯的越來越廣,眼看著竟然把東宮也扯進來了。
這件弊案原本由“代筆者”向都察院檢舉,但是都察院沒有直接審理案件的權力,因此交由所轄地域的主官,順天府尹藺言負責審理,又因科場弊案乃是大案,刑部、大理寺中人都到場同審,在順天府大堂之中,烏泱泱地坐了兩大排。
三皇子幾乎要將自己的座位挪到與順天府尹平行了,轉身一瞅,卻見東宮太子在府尹身後設了一把椅子。
三皇子當即衝太子笑道:“這次會試是二哥主理的,二哥是不是該避一避?”
太子當即朝弟弟翻了個華麗的白眼,道:“孤坐在這裏,隻旁觀,不說話,這不就避嫌了?”太子也沒忘了回懟一句:“孤倒是記得上回你借順天府大堂審案,幾乎把驚堂木都搶過去拍了。府尹大人也不是這麽被你當擺設的不是?”
順天府尹藺擺設言頓時一臉尷尬。被夾在兩個互不對付的皇子之中,他心中有數,必須有當擺設的自覺,但又不能露出當擺設的行跡。當下藺言大人一敲驚堂木,高喊一聲:“肅靜!”沒曾想喊破了音,非但沒能成功地讓整座順天府安靜下來,反而讓人聽了忍不住想笑。
這場科場弊案便在亂糟糟的氣氛之中開始審理。
順天府第一個傳喚的犯人是神武將軍府的馮遠,他已經自行認罪,交代了收到禮部侍郎高仕達提供的會試試題,回贈了二百兩白銀的“謝儀”給對方,之後又找了代筆書寫答卷的經過。
因此馮遠是戴著枷號上堂的,這意味著他認罪之後,身上的所有功名都已被奪去。馮遠上堂之後沒多久,神武將軍馮世就趕到了堂上,上來就將馮遠一腳踹翻,大喝一聲:“馮家沒有你這麽個兒子!”
馮遠立即哭成淚人,幾乎要斷氣,抱著馮世的腿道:“父親,是孩兒無用,但孩兒確實隻想著為馮家掙一點臉……”
馮世又是一腳踹在馮遠心頭,怒道:“可是現在馮家的臉都被你丟光了……”那馮遠登時嘔出一口鮮血,抱著心口蜷縮在地上。
連堂下觀審的群眾這時也有點看不下去,頓時有人揭開了馮家的老底:“馮家的庶子何止這一個,不過是扔出去讓讀書,讀書有成就認回來是馮家的好兒子,不行就在外頭自生自滅,可不是讓人鋌而走險,變著法子出頭嗎?”
榮國公賈代善與馮世相熟,這下趕緊上來相勸,好容易把這一場在順天府上演的狗血家庭倫理劇給勸了下去。
接下來就輪到了賈政。
賈政被帶上堂的時候,身上並未戴枷,見官也不用下跪,隻是向堂上眾人行禮,口稱“學生”。
但賈政望望馮遠的悲慘樣子,忍不住輕輕地歎了口氣,流露出物傷其類的表情。但是他上堂時的模樣已經不似早先在大觀園中那樣惶恐,鎮定了不少,腰板挺得很直。
順天府尹藺言當即開始問案,賈政的說辭與他在紅香圃前說的一模一樣,細節一字不差地重複了一遍,隻是說到最後,賈政就車軲轆似的反複念叨:“學生真的沒有作弊,學生真的沒有看那試題。”
三皇子坐在一旁,這時便開始插話,將早先在紅香圃跟前質疑賈政的那些話原樣都翻了出來。
藺言登時將手中的驚堂木一拍,道:“三殿下所疑甚是,你既未給予高侍郎任何好處,對方怎可能將盛著試題的匣子交給你?”
堂下眾人一聽,便都知道這順天府尹今天是做定了三皇子的應聲蟲了。太子坐在府尹身後,也忍不住輕哼了一聲。
誰知賈政回答:“回大人的話,學生不是高侍郎,學生怎知對方為何要將匣子送與學生?”
這賈政為人迂腐板正,不知變通,但是倔起來也倔得叫人無法直視。無論這順天府尹怎麽問,賈政都堅持他從來沒有賄賂過高仕達,也完全不知道高仕達是哪根筋搭錯了非要把試題送給他——至於試題是不是真的他反正也沒看,也不知道。
太子在順天府尹幽幽地歎道:“這高侍郎不曾歸案,這真相便查不出來啊!”
順天府尹一想也對,便催人去查問高仕達的下落。另一邊三皇子已經與大理寺的人商議起來:“曆來科舉弊案,都是疑罪從有。即便是這案子審不出實據,也短短沒有讓涉案的士子身上留有功名的道理。”
疑罪從有,便是寧可錯殺不可錯放,先不管三七二十一將賈政身上的功名奪去,然後打入大牢慢慢炮製,不愁他不肯開口。
這時突然有衙役從外頭進來,飛快地奔到順天府尹身邊,附耳說了長長一串。
順天府尹神色變幻,直到末了,才做出一份誇張的表情,道:“真的?”
這位府尹大人自己先驚訝完了,才向周圍各部官員、皇族王公們拱手道:“發現了禮部高侍郎大人的蹤跡。”
一時眾人都激動起來:抓住幾個作弊的士子算不得什麽,挖出禮部泄露試題的源頭才是正理。賈政曾經提到,高仕達是因為夏省身“看重”賈政之才,才將過於冷僻的試題傾囊相贈的。賈政的證言到底是真話還是托辭,隻要高仕達一出現便能證實。
“那還等什麽?快請高大人上堂啊!”太子總算搶在三皇子之前發號施令了一回。
這時順天府尹藺大人麵露尷尬的沉痛,緩緩地道:“昨日距離京城一百三十裏的驛館發現了一具屍身,查了身份路引才知是高大人。”
順天府登時滿堂皆驚,眾人都在期待這謎一樣的人物現身提供證言,誰曾想現在這是這麽個結果。
賈政在一旁頓時也傻了——高仕達既死,他的證詞便成了“孤證”,而且聽起來極為可疑,那他是不是也會被“疑罪從有”,直接被定罪?那榮寧二府寄托在自己身上的厚望,金榜題名之後府中的歡欣與雀躍,是不是就立即成了一場空?
“但是,”藺言繼續往下說,“高仕達身上發現了兩張銀票——一張兩百兩,一張兩千兩。”
這兩個數字,再加上神武將軍府和榮國府的經濟實力對比,頓時又引起無數聯想。
早先衝上堂的衙役這時恭敬將證物呈上,又補充道:“除此之外,高大人身邊沒有尋到任何金銀細軟,當地仵作與差官看過,初步的意見是劫財殺人——但是這兩張銀票是京城通匯行所出,盜賊恐怕難以兌換,因此留在高大人身上,沒有帶走。”
這時堂上響起一聲清冷的歎息,眾人循聲看去,卻是極少在這種場合出頭開口的水憲。
“我說,這件事怎麽隻逮著我一個人欺負?”
自順天府尹以下,凡是在堂上旁聽此案的,都有點兒傻——怎麽就逮著北靜王一個人欺負了?
“晚晴樓是我開的店,通匯行亦是我開的票號……”水憲從袖子中抽出扇子,看似焦躁地搖搖,又說,“這真不是針對我北靜王府的?”
太子這時終於想起來了:“子衡,你早先說晚晴樓許是能查到賈政所說的,盛放禮部試題的匣子,甚至能找到人證,現在找得如何了?”
順天府尹藺言一聽:竟然還有這許多證據?那賈政的證詞,未必就無從核對。他瞅瞅身邊的三皇子,見對方皺了眉沒有出聲,趕緊衝水憲拱手:“王爺的下屬若是能提供相關證據,可否請立即呈上堂來?”
水憲依舊愁眉苦臉地道:“這不是耽誤人做生意嗎?”
三皇子和堂上各部官員登時都覺得這家夥矯情到了極點,誰不知道北靜王的生意日進鬥金,就算是耽誤半天,也不會讓他賺的錢少多少。
不多時,水憲手下通匯行的掌櫃先來了,上得堂來,未拜順天府尹,先將自己的主家好好拜了拜。水憲一副毫無脾氣的模樣,揮揮手:“上頭問什麽,你們便說什麽。”
那掌櫃這才恭敬地拜了順天府尹,問:“大人傳草民前來,敢問有何事?”
藺言叫人將兩張銀票遞到掌櫃手裏,問:“這兩張銀票,可是你票號所簽出的銀票?”
掌櫃雙手接過,將銀票仔細看了看,方道:“確實是的。待小人想想……這兩張都是四月初一簽出去的。”
銀票上有票號的徽記、印戳以及編號,再加上這掌櫃記性確實不錯,便將簽票的時間都記了起來。
“看看堂上這兩位,你可能認出?”
掌櫃的麵前隻有扛了枷倒在地上,滿臉哭得稀裏嘩啦的馮遠,以及站在堂上,一臉正氣死也不肯認罪的賈政。
這掌櫃認了半天,道:“每天去票號的人很多,這兩位……恕小人認不出。”
看來這票號的線索便斷了,三皇子同各部官員齊齊泄氣——不過想想也是,馮遠和賈政這樣的公府子弟,哪有親自跑票號的?
“但是草民記得簽這兩張銀票的,是一名身材很高大的男子,年紀在三十五歲上下,京裏口音,麵頰上左嘴角有一枚紅色的痦子,草民印象很深。”
掌櫃這話說出來,堂上官員先都驚了,相互看看,終於有人冒出一句:“這不就是……不就是高大人?”
高仕達親自去票號兌的銀票?
府尹藺言再次一拍驚堂木:“肅靜……馮遠、賈政,本官問你們,高仕達來見你們,是哪一天,何時?”
兩人都說了是四月初二。這意味著高仕達在見馮遠與賈政之前,就已經弄到了這些錢。這兩張銀票,並非馮賈兩人直接用於賄賂的錢財,也並非高仕達拿了錢之後去兌成的銀票。
這銀票既然是高仕達所兌,足證他已經做好了跑路的打算。
事情好像漸漸清晰起來,高仕達先收到了錢,然後再去尋了馮遠與賈政“送溫暖”。無論馮遠與賈政是不是會為他提供回報,這高仕達都已經做好準備跑路,因此賈政的證言,仿佛便多了一丟丟的可信。
通匯行的掌櫃退下去之後,晚晴樓的掌櫃小心翼翼地捧著一枚匣子,帶著一個夥計上了順天府的大堂,拜見府尹,並將那匣子呈上。
“啟稟大人,這時小店從前日裏客人留下的失物裏尋到的。”掌櫃恭敬地解釋,“小店信譽卓著,但凡客人落下的物件,小店都會在店內保存一年,一年之後無人認領的,才會送到庫房裏繼續保存——來客隻要能說的出,何年何月何日,在雅座還是大堂落下的什麽物事,小店都能給找出來。”
這服務態度,聽得真是叫人覺得舒暢。
東平王登時對水憲心悅誠服地道:“怪道子衡的生意做得如此之大,原來誠實守信乃是經營的第一要旨。”
水憲微笑著點點頭,隻隨意地說:“與人方便,也與己方便麽。”晚晴樓的客人得了方便,給予這座酒樓的,自然是錢財上的回報。
順天府尹藺言大人舒暢了片刻之後猛地警醒:這是他的順天府大堂,不是讓什麽晚晴樓來做廣告的地方。
“那麽這隻匣子是在何日,何時,是什麽客人留下的?”藺言清了清嗓子繼續問話。
“回大人的話,這是四月初二晚上,小店二樓雅間最後一間的客人留下的。”
“可有人證?”
“回大人的話,小人正是四月初二那天,侍奉那間雅間的夥計。”掌櫃身邊的夥計上前半步,恭敬叩首。
“當日的客人,現在可在堂上?”
那夥計馬上指認了賈政:“其中之一,正是榮國府的賈政賈二爺。”
“將當日的情形細細道來。”藺言拖長了聲音指令。
“是,大人。”
於是那夥計便講了賈政如何到來,獨自一人在雅間裏飲了很長時間的茶水,後來又有禮部高仕達大人前來,找到這處雅間,兩人單獨交談。夥計在門外,隻依稀聽見幾句諸如“夏大人賞識”“國家股肱棟梁之才”“萬萬不可收你一文”“否則有理也說不清”之類的話。
隨即那夥計又講到高仕達離開,賈政獨自在雅間裏坐了良久,忽然起身,大笑三聲,言道:“這樣得來的功名,豈真的是我賈政所想所願?若真如此,我和那些平日所唾棄鄙夷之人又有何差別……”
賈政聽見旁人複述他當時所說,當即把脊背挺得更直了一點,臉上流露出自豪的表情——若非他當時一念清明,守住了底線,就真的和馮遠一樣,永世不得翻身,榮國府也會因他而蒙羞了。
現在有了旁證,順天府堂上眾人大多相信了賈政的話。太子便道:“榮國公的家教孤是願相信的。”
三皇子卻總是提出質疑:“夥計當時是在雅間內還是在雅間外。若是他不曾在雅間內親眼所見,又怎知道賈政不曾打開這匣子,讀過了裏麵的內容?”
“對於馬上就要應考的士子而言,看一遍試題就馬上默記於心,又有什麽難的?”
這位皇子越是腦補便越是激動,說話聲音也越來越響亮:“或許賈政當時已經預想到將來此事可能會敗露,因此他在雅間內將匣子打開,將裏麵的試題默記於心。然後故意趁夥計在附近的時候在雅間內空發感慨,仿佛他是一個正人君子,其實他才是真正心機深刻、表裏不一的欺世盜名之徒,這般心術,卻又是這般品德,既令人心驚,又讓人心涼,本王隻能說,那馮遠,給這位賈政,提個靴都不配啊!“
三皇子一口氣說完,發覺順天府大堂上靜悄悄的。
大家都在麵麵相覷。畢竟堂上有不少人對榮府這位二公子略知一二,狀元榜眼探花三人更是相處了幾日,已經頗為熟稔。其餘人等,即使不認得,也至少觀摩了賈政此前的表現。
這家夥是個大奸大惡的作偽之徒?——等他奸惡起來,母豬都飛上天了。
但無人能駁得了三皇子的話。畢竟夥計說得清楚,第一,高仕達離開之後,隻有賈政一人留在雅間之內;第二,賈政留在雅間中有一段時間才發了那番“內心天人交戰”的感慨,三皇子所說,也不無可能。
誰知這時順天府尹發話了:“依本官看,賈政確實不曾事先窺看本次會試的試題。”
這位藺言藺大人將匣子裏一枚用火漆封住的紙箋整個兒取了出來,紙箋被火漆封成一束,火漆完好無損,絕不可能有人事先將這束紙箋打開過。
但就在這時,無論是順天府尹藺言,還是東宮太子,還是主管都察院的三皇子,一起都“咦”了一聲。
因為那束紙箋的火漆上,印著禮部專門用來封印會試試題的印戳,印在火漆上的印戳上是六個字:“敬呈東宮親覽”。
太子就坐在順天府尹藺言身後,這時吃驚地張開了口,合都合不上。
三皇子無端端得了一個攻擊親哥的機會,這時卻也像是被天上掉的餡餅突然砸中了似的,暈乎乎,根本反應不過來。
這一出科場弊案簡直有毒,原本隻是個看似簡單直接的小案,但現在越鬧越大,牽扯的越來越廣,眼看著竟然把東宮也扯進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