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桃源村摸清了糧食的底之後,賈放重新回到賈府之中,卻聽到榮府後門,榮寧後街那裏一陣人聲。


    他背著手走過去,見到一個穿紅戴綠,媒婆模樣的婦人,由史夫人的陪房賴氏送了出來。這個婦人身後,還跟著高高矮矮,十幾個女孩子,年紀大約在六歲到十歲不等,個個麵黃肌瘦,頗有菜色。


    賈放心知遇到了人牙子。


    那人牙婦人麵色不太好看,手裏的帕子絞了又絞,現在幾乎跟個麻花兒似的。賴氏卻絲毫不在意,昂著頭笑道:“你別當我們夫人好哄。現在城外都是流民,你手頭這些人都跟白撿似的,怎麽拉進城給身衣服就五兩銀子一個了?”


    賈放馬上明白了:現在城外的流民很多,人被逼急了,賣兒賣女也是尋常。人牙子手裏的這些小女孩兒,大約就是這麽來的。


    “我隻道國公夫人宅心仁厚,這些都是好人家的女孩兒,若不是遭了災,也不會出來低三下四地在別人家府裏當差。”那人牙子被賴氏嘲諷得臉上實在掛不住,憤而反唇相譏,“沒想到啊,到了國公夫人這兒,碰壁碰的這叫一個慘。都這年景了,堂堂國公夫人還指著從我們這些人手裏摳錢不成?”


    “嗤——”


    賴氏也不是什麽省油的燈,登時反唇相譏:“你這兒打的好主意,白撿的女孩兒,賣到各府裏,打著無本萬利的主意。卻將這些好人家的女孩兒從她們的父母親人身邊帶出來,也不曉得損了多少陰德。”


    賴氏和賈放一直彼此不待見,但賈放認為賴氏在這件事情上的觀點還不錯,三觀還算比較端正,當下在一旁給賴氏點了點頭。


    賴氏一瞅,自家爺們都給自己撐腰,那更是來了勁兒,當即舌綻蓮花,口吐芬芳,將人牙子好好損了一頓,最後又說:“這年景,連皇上都登壇祈雨,各公府大族哪裏敢不例行節約?你將這些小孩子送過來,讓府裏既擔著奢靡鋪張的罪名,又要管她們吃管她們喝,教她們規矩,這麽點孩子,又做不來活計,簡直是白養著……你當我們榮府是開善堂的呀!”


    賴氏這一番搶白,讓那人牙子臉上一陣紅一陣白,實在是下不來台,一聲大喊:“走!”帶著那群孩子就走,從榮寧後街灰溜溜地離開了。


    賴氏著實出了一口氣,這才發現剛才給她點讚的竟然是賈放,登時又“哼”了一聲,昂首轉身走了。


    賈放看她的態度,應當還不知道她家賴大已經出事了。


    賴氏一走,賈放的眉頭又皺了起來。剛才這個老婆子最後一句話提醒了他:榮府不是開善堂的。


    的確,現在就憑一家一府的力量,要救城外數十萬災民,顯然是不現實的事。


    可是他現在卻隻是一個公府庶子,沒有官職在身,雖說手握“一點點”糧食,他又該如何行事,確保自己能夠“救萬民”而不是“救一人”?


    正想著,隻見幾個賈赦院的小廝聚在榮府後門口,有人推了兩駕大車過來。賈放見那大車上架著一口巨大的鐵鍋,簡直和寺院裏的大鍾有的一拚。後頭一駕則載的都是柴草之類,還有一袋,像是糧食。


    那幾個小廝都認得賈放,歡聲招呼:“三爺!”


    賈放望著那口大鍋,好奇地問:“這是要做什麽?”


    小廝們一起嬉笑著回答:“這是去東門外舍粥。”


    賈放:原來如此。


    小廝們都知道賈赦和賈放要好,有人當即笑道:“大爺說了,多舍一把米,就給咱大奶奶和未來的小爺多積點兒陰德。”


    賈放隨意上前看了看,從第二駕大車上的糧食袋裏抓了一把米,湊到鼻端聞聞,皺著眉頭問:“這是陳米?”


    小廝們相互看看,其中一人便滿臉堆笑,上前跟賈放解釋:“去東門外搭棚舍粥麽,自然沒辦法用上好的米,用咱家那些碧粳米、胭脂米去舍粥,大爺還不殺了我們?”


    “再說了,三爺,其實小的們平日裏也就是吃這些陳米,都是一樣的糧食,不過就是有些黴味兒。要真是嫌黴味重了,就抓一把新米摻在裏頭一起煮,那滋味就要好上不少。”


    “是呀,若是廚房裏的嫂子們給好臉,再讓咱拌上一勺豬油……”


    說到這裏,小廝們齊齊仰著臉,眯著眼,做出一副享受的模樣。


    賈放卻覺得腦海裏有什麽模模糊糊的呼之欲出,趕緊問剛才說話的小廝:“你再說一遍?”


    那小廝被嚇到了,趕緊搖手:“小的也不常吃這豬油拌飯。最多廚房的嫂子們心情好,高興起來賞咱一勺……”


    賈放卻搖手:“不是這個,你之前說了一句什麽?”


    小廝們這才回想起來:“……將新米和陳米摻在一道煮。”


    賈放:“就是這個,這樣煮出來的飯,就沒有黴味兒了嗎?”


    小廝們相互看看,搖搖頭,說:“還是有味兒,隻不過味兒就沒那麽重了。”


    賈放“哦”了一聲,點點頭。


    他腦海裏呼之欲出的一點記憶忽然又沉下去了。


    賈放可不是什麽死板執拗之人,他手上的十萬石陳米,隻要沒有黴變,人吃下去不會生病,他就會選擇全數拿出來救災——雖然這十萬石米救不了所有受災的人。


    但是他總是隱隱約約地記得,陳米好像也是有些特別的用場的,尤其是聽見小廝說,將新米和陳米摻在一道煮的時候,他好像真的想到了什麽。


    目前糧價高企,城裏的糧行都在囤積居奇,百姓們過得艱難,城外的流民更加到了走投無路的地步。


    賈放所想的是——他手裏的十萬石米,不僅僅隻是十萬石米,更應該是一枚杠杆,撬起更多的糧食,拯救更多的性命。


    隻是那主意一晃即過,賈放都沒有機會窺見真容。


    賈放便問:“你們這不是第一天去城外舍粥吧?城外的情形怎麽樣?”


    小廝們相互看看,臉上那股嬉笑都漸漸消失不見了。有人便答:“三爺,您年紀小,輕易別出城,尤其是別出東門。出去看到那些悲慘之事,小心回來睡不著覺,做噩夢……”


    賈放知道對方是好意,但這提醒得晚了一點,他前兒個正是從東門回的京。


    這時賈放點點頭放了行,說:“不耽誤你們,這就去做善事去吧。”


    這幾個出城搭粥棚舍粥的小廝去了之後,賈放實在沒法兒在府裏就這麽坐著,索性上街,來到打銅巷附近,一家糧行一家糧行地這樣看過來。他所料不差,每一家糧行都非常默契地維持著價格同盟,全城的糧價都是一樣的高。


    每一家糧行跟前,都有失望而歸的百姓。賈放甚至還瞧見了上次來給大觀園打深井的那個打井匠,將袋子裏的銅錢取出來,數了又數,這才痛下決心走向糧行——顯然是糧價讓這位經驗老到的打井匠也覺得難以應付了。


    話說,“天一生”手下,應該也擁有好幾座糧行吧?


    賈放一低頭,剛好看見自己身上佩著的那枚青田石的“天一生印”,心中便又有些煩躁。他暗自心想:水仙啊水仙,你到底是在想什麽?


    他一路走著,又想起離開德安縣時四皇子的叮囑:“盼你回京,也能做一個,救萬人之人。”


    每每他自我安慰,告訴自己:手上有糧,遇事不慌。可是麵對如此錯綜複雜的災情,他還是心裏沒底——十萬石糧食,若是隨隨便便拿出來,真的便能救萬人嗎?萬一沒法兒用在刀刃上,豈不是那麽多優勢都化為烏有,那麽多努力都打了水漂?


    或許他應該想辦法向在京監國的太子爺上書建言,在京東郊也建流民營?


    可是四皇子在德安縣建流民營在先,效果立竿見影,如果朝中沒有阻力,東麵的流民營早就該建起來了呀?


    現下眼看著京城另一頭的亂象,賈放實在是對監國太子的組織協調能力產生了一部分懷疑。


    他就更加不敢輕舉妄動了。


    賈放一麵想著心事,一麵信步走到一條寬闊的大街上。


    忽見路邊有一個衣衫襤褸的小男孩,正跪在地上,頭上插著草標,麵前地麵上歪歪扭扭地寫著“賣身葬母”幾個字。


    小男孩身邊的確有一張草席,草席下露出一雙腳。


    見到賈放靠近,那小男孩揚起臉,眼神骨碌碌地緊緊盯著賈放。


    賈放見他眼裏沒有哀戚之意,便能斷定這男孩是個小騙子。不過是借此機會騙取人們的同情,弄幾個錢罷了。而他麵前的一個破碗裏,也確實已經有好心人丟了幾個銅板進去。


    他皺著眉頭望著那個男孩,心裏卻還在想別的事。


    “如何救一人,又如何救萬人?”他喃喃地問出了口。


    誰知旁邊有個清朗的聲音接口道:“不救一人又如何救萬人?賈世兄與其在此處猶豫,不如先將眼前這個孩子救起再說?”


    賈放一回頭,見到身邊說話的人,差一點兒開口打招呼叫“妹夫……”


    好在話到口邊又忍了回去,他趕緊向對方施禮問好,也稱呼對方:“林兄。”


    對麵的人眉清目秀,臉龐輪廓頗有些南方人的柔和,正是前次他在晚晴樓上遇見過的,“姑蘇林海”。


    兩個十幾歲的少年麵對同一個賊兮兮的孩子,反應有所不同。


    林海蹲在那孩子麵前,柔和地問:“你叫什麽名字,何方人士,家中還有什麽人沒有?……放心,我自會叫人安排,安葬令堂,但現在需得給你安排個去處。”


    那孩子緊緊盯著林海,眼中漸漸漫上一層淚光。突然,他“砰”地一聲給林海磕頭磕下去:“不勞大爺費心,隻消大爺賞小的幾兩銀子,小的自己葬了母親,就來大爺府上當差……這輩子做牛做馬,報答大爺的恩典。”


    京中這種騙術原也很多,小孩子說是“賣身葬母”,若有人真給了錢,那小孩拿了錢就沒有影了,到府上來當差什麽的,根本都是沒影兒的事。


    林海是姑蘇人,姑蘇一向富庶,林海也沒見過這種慘事,更加沒聽說過這種騙術,當下就從袖子裏掏銀子,一邊掏一邊告訴那孩子,“我住在城西剪刀巷,姓林,你一打聽就知道。我不需要你做牛做馬,隻是你若無處可去,跟著我,我好歹可以給你照應……”


    誰知這時賈放突然一伸腳,來到草席蒙身的那名女子跟前,一伸手,將那草席揭了。


    這舉動出人意料,正在與林海對答的那個男孩尖叫一聲,衝著賈放就撲了上來,雙手緊緊地抱著賈放的胳膊,要將他往後扯。


    林海愣了神,一旁的路人卻有覺得賈放很無聊的,冒出一句:“這位小爺也太較真了。這賣身葬母的滿大街都是,又有幾個是真的要葬母的?但幹嘛非要揭人老底?”


    林海這才明白他上當了。那草席地下的人,未必就是什麽死人。


    就在此刻,那男孩卻突然停了手。他看見賈放正伸出手探草席下麵那女子的鼻息。


    男孩自己也伸手試了試,又摸了摸母親的手,覺得涼冰冰的,登時“哇”的一聲放聲大哭。


    “娘啊——”


    賈放趕緊衝那孩子搖搖手:“被忙著哭,還有一口氣。”


    他早先覺得不對勁:看那男孩的一副狡獪模樣,他斷定草席下的人應該活著。但他見那草席一動不動,完全沒有任何活著的跡象。所以賈放心想,不會是真的出事了吧。


    所以他才會有了這掀席子的舉動,果然見草席下的女子麵色發青,氣若遊絲,已經快要不行了。而那孩子隻顧著在前頭假扮“賣身葬母”,完全沒顧念身後母親的情形,誰知草席下那婦人狀況不佳,這一出戲碼險些“弄假成真”。


    男孩聽說母親還有一口氣,登時也不哭了,麻利地往後退了半步,衝著賈放就重重磕頭磕了下去——他似乎已經磕慣了,三下兩下,額頭已經磕得紅腫。


    賈放也不管他,隻回頭看向林海:“林兄可有人手?”


    林海點點頭,叫了一個身強力壯的長隨過來,命他背起那婦人,幾個人帶著那孩子一道,往醫館過去。


    醫館的大夫一見到就說:“是餓病。唉,最近每天都能見著好幾個。”說著上前,用拇指使勁掐婦人的人中,掐了片刻,那婦人眼一睜,醒了過來。


    賈放:難道就是低血糖引起的暈厥?


    那大夫擺擺手:“不用吃藥,出門,去對麵那家茶寮,跟老板說,來二兩米汁。老板就曉得了。別讓她急著喝,就放她這麽半躺著,慢慢一勺一勺地喂……隻要能吃得下,就死不了。”


    大夫非常有經驗,看樣子這幾天接診的這種病人也不少。


    賈放和林海連忙張羅著到對麵茶寮,買了米汁,讓那孩子慢慢地喂那婦人喝下去。


    茶寮裏賣的所謂“米汁”,其實就是米湯,大米粥慢慢熬,熬到那裏頭的米粒全都碎了化了,喂那婦人一點點喝下去,沒過多久,婦人臉上便多了一點點血色。


    待那孩子將一碗米汁喂完,林海又命人去給這孩子買了一袋子饃和一小罐鹹菜,堆到那孩子麵前。七八歲的男孩,眼看著麵前這兩個年輕人,一雙眼登時又慢慢地紅了。


    他爬到賈放麵前,重重磕下頭去,說:“謝謝大老爺!”


    轉頭又對林海磕頭,說:“謝謝公子!”


    林海與賈放相視而笑。林海笑道:“看出差別來了。你這個真正救人的,才是個大老爺。”經過這一樁救人之事,林海與賈放之間的關係登時親近了許多。


    兩人又問起那孩子,何方人士,如何來的京城。一問才知道,這孩子也是北方人,家裏遭了旱災,一家四口人,丟下家裏的田地,一路逃荒南下。在路上先是沒了爹,後來男孩的妹妹也沒了,隻剩娘兒兩個,一路來到京城東麵。


    原本他們這樣的流民是進不了城的,但是這孩子的娘以前曾在河北道上某個官員府上做針線嫂,後來這官員升遷進了京。婦人在入京的關卡處報了那官員的姓氏和官職,謊稱是他家的遠方親戚,僥幸被放了進城。


    他們原以為進了城日子能過得好些,畢竟城裏有糧,城外沒有糧。可誰想得到,城裏有糧是有糧,但是糧價高得離譜,連城裏的平頭老百姓吃不起,更別說他們這些逃荒來的外鄉人。


    母子兩個身上又沒有錢,隻能沿街乞討,討著討著那婦人身體越來越弱,那孩子便想出了“賣身葬母”的法子,想要騙好心人一點兒銀錢,卻沒想到,母親卻差一點真的丟了性命。


    男孩說著說著,又忍不住嗚嗚咽咽地哭了起來。


    賈放溫言寬慰他:“知錯能改,善莫大焉。你是個有孝心的孩子,世上也有人願意幫你。隻不要再行那狡獪欺詐之事了。”


    男孩伏在地上,鄭重朝賈放磕了兩個頭,表示他記住了。


    賈放想了想,又仔細問那孩子:“你是真的看過問過,城裏每一家糧行,都是那樣高的糧價嗎?”


    那孩子忙不迭地點頭,說:“若是有哪一家比別家糧價便宜,那門檻豈不是要被踏破了?”


    賈放與林海兩人對視一眼,心知確實是這個理兒。


    “官倉倒是平價放糧,小人夜裏去過一次,還沒排進那隊伍裏就被人踢出來了,根本不是我等去買糧的地界兒。”


    “他們說……他們都說,今次的大旱與蝗災都是因為,”男孩吞了一口口水,猶豫了片刻,而後才說,“是因為試試沙地,德正不修,上天降罪,才會有這樣的禍事。兩位爺,什麽叫試試沙地呀”


    還沒等賈放與林海反應過來,那茶寮老板先發怒了,快步走過來,朝地上啐了一口,對那男孩說:“這種混賬話別擱在我這兒說,牽連到我這鋪子看我不撕爛你的皮!”


    賈放愣了片刻才反應過來,與林海對視一眼。


    那男孩說的,哪裏是什麽“試試沙地”,分明是“弑師殺弟”,再加上“德政不修”的四字考語——這比太學的士子們說什麽“天人感應”還要過分,這等市井之間的流言蜚語,竟明明白白地指向龍椅上的那一位。


    也不曉得這男孩是從哪裏聽來的這等“混賬話”,但是這麽點的孩子能將這佶屈聱牙的言語牢牢記住,證明市井之間這種議論不在少數。


    眼看著茶寮老板一臉凶相,要把這孩子趕出去,賈放連忙說:“這種閑話都是無稽之談,你千萬別記住,一個字也別記住,想也不要想,更加不能對別人提起。”


    男孩乖覺,趕緊點頭。茶寮老板似乎這才舒出半口氣,罵罵咧咧地走了。


    幾個人一時說起這母子兩人今後的出路,賈放和林海都覺得他們留在這城裏不是辦法。他們兩人,一個在自家做不了主,另一個是臨時留京人士,都沒法收容這一對母子。


    賈放想了想,問那孩子:“如果我告訴你一個去處,但是要出京城,而且要走上一百多裏路,路上有可能還不安全……但是到了那裏就太平了,你和母親都有飯吃,有水喝,如果幫著做工還能拿到工錢……你願意去那裏嗎?”


    既然這對母子沒辦法在城裏立足,賈放唯一能想到的辦法就是勸他們出城往西,去德安縣的流民營裏。畢竟那裏有父親賈代善和四皇子在,賈放很有信心,隻要這對母子到了那裏,就一定能安然度過這場災難。


    但前提是他們要能平安抵達。


    男孩想了片刻,點了點頭,說:“我願意。”


    他像個男子漢似的挺起胸膛,擋在柔弱婦人跟前,臉上表情堅毅,點著頭說:“我一定護送我娘去……去您說的那個地方。”


    賈放點點頭,輕怕他的肩頭以示鼓勵,將德安縣的地名和方位告訴男孩。末了又附在男孩耳邊,小聲說:“在路上如果看到其他和你們一樣沒出去的流民,你若是看他們人還不錯,不會害你和你娘,你就帶上他們,大家結伴,一起朝德安縣過去。”


    男孩沉吟了片刻,跪下來衝賈放和林海都磕了頭,然後小心翼翼地把林海給他的饃與路菜小心翼翼地係在背後,然後扶著母親衝兩人福了福,這才慢慢轉身離開。


    等兩人走遠,剛才那個一臉凶相、憤而嗬斥的茶寮老板這時卻望著母子兩個的背影,搖著頭歎息道:“可憐,可憐……”


    賈放卻與林海對視一眼,兩人都說:“走!”


    他倆都覺得有一肚子話想說,得找個妥當地方坐下來商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基建高手在紅樓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安靜的九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安靜的九喬並收藏基建高手在紅樓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