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來四月有餘,總算回山門了!”青玄道長長籲一口氣道。


    “師傅,這個山門好宏偉哦!”小元真鬆開馬匹的韁繩,任由馬匹臥倒在山門外的草叢中,口中噴著白氣。馬匹也累壞了呀。


    小元真走到山門下,抬頭望向雕畫精美的漢白玉山門。隻見山門最高處高約七丈,寬約九丈。山門頂部是由中間向兩側次第降低的五組三層飛簷組成,飛簷由六個漢白玉石柱撐起。蔚為壯觀。六個石柱與五組飛簷,把山門分隔為五個門洞,中間門洞最寬最高。漢隸“青山”二字,即高懸於中間門洞的飛簷之下,牌匾之內。中間門洞兩側的漢白玉石柱也是最為粗大,約莫二人合抱粗細。兩側石柱上書一幅山聯,上聯是:“太微中天運四方代天執道”,下聯是:“七政之樞均五行拱衛天庭”。


    “師傅,當真有天庭嗎?”小元真讀罷山聯,看向青玄道長。


    “想必是有的。”


    “師傅,這幅山聯口氣好大呀!”


    “元真,不得胡說!”


    元真正想開口,從山門內跑來兩名道人,“青玄師叔好!”、“青玄師叔祖好!”兩名道人飛奔到青玄道人身前一丈之處,年長道人深揖一禮,年輕道人叩首在地,齊聲說道。


    “免禮了。”


    “師叔,這位公子是?”年長道人接過青玄道長的馬匹韁繩,說道。


    “這是我收的徒兒,叫元真。”


    “恭喜師叔!”,“恭喜師叔祖!”兩位道人再次作揖。


    “來來,元真,這位是掌門師兄的二弟子,俗名叫孫飛燕,道號巧了,“元”字輩,叫“元若”。見過你的元若師兄。”,青玄道長把元真叫了過來。


    “元若師兄好!”,“元真師弟好!”,“哈哈哈,果然是師兄弟!”。元真和元若道人互相問好。


    “元真師弟,這位是我的最小弟子,俗名林墨,“羽”字輩,道號“羽陽”。今日是我帶林墨值守山門。林墨快來見過你的元真小師叔,哈哈哈哈!”元若道人見到林墨白撿一個小師叔,不禁開懷大笑。


    “見過元真小師叔!”林墨不禁大窘,心中嘀咕著:“莫名多了個師叔,我還大你幾歲呢!”


    “別別,這樣叫好別扭。你還是叫我元真吧,反正這是我的俗名。我就叫你林墨,這樣你不吃虧。嘻嘻。”


    “也好!”林墨高興道。


    “我宗循創派祖師之誌,清規不多,道法自然。稱呼隨性,熟稔即好。”青玄道長手捋長須,向著二人說道。


    “師叔,咱們走吧,掌門真人還在中天殿等候您老人家呢。林墨,你在此繼續值守。我喚你元寒師叔過來與你一同守護山門。”元若說道。隨即三人二馬穿過了青山宗山門。


    青山宗山門向上,出現了更為寬闊的石鑿台階,約莫三丈來寬。拾級而上,約有五六百階。待得走完台階,盡頭乃是一片寬闊的石砌廣場。廣場東西寬約五十丈,進深約四十丈,正中由黑白相間的石塊組成一幅巨大的八卦。廣場上的石塊由於時日久遠,不少被磨的光亮如洗。想必廣場是用來操練的地方。廣場左右各有一個偏殿,廣場正北坐落一個大殿,大殿中間有兩扇對開朱漆大門。


    “元真師弟,這個廣場是外廣場,平時用於弟子們練功。兩側的偏殿是置放練功器具的地方,兩殿各有寢室,供輪流值守外廣場的弟子居住。”元若道人向元真講解道。


    當眾人即將出現在台階盡頭時,早有七名弟子快步走上前來,向青玄道長、元若道長躬身行揖。


    中間正是元若方才提及的元寒,“見過青玄師叔!”,“見過元若師兄!”。


    其餘六名是元寒的弟子,“見過青玄師叔祖!”,“見過元若師叔!”。六名弟子齊聲道。


    “諸位弟子免禮。”


    “元寒師弟,這位是青玄師叔收的愛徒——元真師弟。快來見過。”元若向元寒引見元真。


    “見過元真師弟!”,“元寒師兄好!”。


    “元寒師弟,我要帶青玄師叔、元真師弟麵見掌門,山門勞煩你替我守一會兒。”元若向元寒拱手道。


    “好說,我這就去。”元寒拱手還禮。言罷,手執拂塵,輕點勁履,向前躍起十餘丈遠近,在石階上幾個兔起鶻落,便到達了山門。


    “哎呀呀!元寒師兄這是什麽功夫,世間竟有如此神功!”元真看到元寒師兄一躍有三丈高、十餘丈遠,這幾個呼吸間就到了山門。山門到自己腳下少不得也有近百丈。就算與平地騎馬相比,也不遑多讓。說完“功”字,兀自尚未回神,嘴巴仍舊張得老大,放下一顆雞卵自是沒有任何問題。


    “元真師弟,這是我青山宗最高深的輕身提縱術,俗稱輕功。練至化境,一次起躍可旱地拔蔥十餘丈高,伏草掠行四五十餘丈遠近。元寒師弟習練十載,不過堪堪練至大成之境而已。大成之境,平地起躍可達五六餘丈高,伏草掠行十七八丈遠近。”元若細心的向兀自在震驚中的元真講解。


    “那化境豈非更是厲害?”元真愈加吃驚道,“師傅,我要學青山宗最高深的輕身提縱術!”


    “元真師弟,你算拜對師了!青玄師叔的輕功,是咱們全宗門最厲害的!有一次青玄師叔和我師傅心血來潮,比試輕功,從搖光峰頂到天樞峰頂,七峰每個峰頂都要經過。在綿延起伏百餘裏的山脊上穿行,隻用了半個時辰!青玄師叔更是領先掌門幾十丈到達天樞峰頂!”元若興奮的邊比劃邊說,同時流露出一絲豔羨之意。


    “當不得真,當不得真!實在是掌門師兄讓了我幾個起落。”青玄道長擺擺手。“況且,和曆代祖師相比,這又算得了什麽呢?”青玄道長說完這句話,悵然若失。


    “祖師爺們更加厲害嗎?”元真呐呐的問。


    “傳說我宗創派天辰子祖師,可以攝氣升空,離地百丈。一次起躍,可達八裏!”青玄道長目視青山宗古老而又神秘的山門,繼而又抬眼看向山門上空逐漸增多的漫天星鬥,仿佛要看穿整個蒼穹。神往之情溢於言表。


    “那豈不是老神仙?”元真目瞪口呆,感覺自己進入了一個神奇的世界,都聽麻木了。


    “師叔,這是真的嗎?我也聽我師傅說起過我們創派祖師爺的神跡。可是就我們來說,氣沉丹田奮力一躍,離地數丈已是極限之域。離地百丈可真是無法想象。怕是有龍象之力?”元若疑惑的問向青玄道長。


    “走吧。”青玄道長轉身走向練武廣場正殿的朱漆大門。並未回答元若的疑問。


    “吱——扭——”,朱漆大門緩緩的被守衛在兩側的弟子推開。映入眾人眼簾的是一個進深約五丈的寬闊門洞。穿過門洞,一片更大的廣場出現在眾人眼前。廣場東西寬約八十餘丈,南北進深約百餘丈。廣場兩側各有三個偏殿,廣場正北亦有三大正殿,有百餘層台階通往三大正殿。中間正殿最為巍峨,正殿高五丈有餘。左右兩側正殿稍低,亦有四丈高低。廣場左右兩側的六個偏殿,高度相同,皆為三丈高低。看起來像是弟子們居住和功課之所。


    “元真師弟,我來介紹一下,西側三個偏殿,最靠近正殿的那個偏殿是掌門弟子們的修習之地。西側中間的偏殿是青衣道長弟子們的修習之地。青衣道長是掌門師傅的師弟,青玄道長的師兄。西側最靠近咱們的偏殿是留給青玄道長弟子的修習之地,看來元真師弟以後可以獨享該殿了,哈哈哈,偌大一個偏殿——”元若邊沿著朝向正殿的方向走,邊向元真介紹。


    “東側三個偏殿,兩個客堂留給貴客之用,一般是宗派之間交流切磋期間,供遠來的貴客使用,平時是空置的。另一個是齋堂,靠近正殿,不遠不近,易於奉齋。六個偏殿後麵仍有和偏殿連通的獨立院落,獨立院落裏有數個獨立的房間。西側院落的房間是咱們弟子們的袇房,供弟子們起居及行功之用。東側院落兩個是供遠來貴客起居之所。所用之物一應俱全。齋堂的院落是供起齋造飯的弟子們居住的。”元若繼續介紹道。


    “三個正殿,正中是“中天殿”,掌門師傅在此傳經頌法、集中早課。中天殿右廂房是議事廳,供長老、“元”字輩弟子、“羽”字輩核心弟子議事之用。左廂房是掌門師傅的臨時袇房。中天殿後的院落才是掌門師傅、青衣師叔、青玄師叔的袇房。”


    “中天殿左側的正殿是藏經殿,藏經殿由元玉師兄掌管,平時由元玉師兄的幾個弟子輪流值守,負責安保及借閱等事宜。藏經殿收藏有大秦、大漢、大晉、大夏等王朝的各類道藏,亦有上古時期的一些殘本,共計千餘卷。”


    “中天殿右側的正殿是祖師殿,是供放各個羽化仙去的祖師牌位之殿。除了負責日常清掃上香的弟子,其他弟子不能進出。平日隻有掌門及兩位長老可以進出。或是掌門應允之下,獲準弟子才可進出祭祀上香。各位祖師陵墓皆在後山。”


    “咱們青山宗存續已經幾百載。宗門所在之地本就平緩,經過數十代掌門的勵精圖治,咱們在周圍已有數千畝較為平整的土地。除去東麵三千餘畝用於糧食瓜果播種、佃農造屋舍居住,西麵二千餘畝可供已成家的弟子建造自家宅院,便於家眷安居。北麵三千餘畝,則是各代掌門、長老建造的宅院。”


    青山宗本也不大,元若道長邊行邊逐一講解,待到達中天殿門前,已是講述完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氣禦中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氣禦中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氣禦中天並收藏氣禦中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