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培養孩子寬容的品性
家庭教育孩子的50個細節 作者:張保文 關麗瑩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三十五章 培養孩子寬容的品性
孩子的寬容心是一種非常珍貴的感情,它主要表現為對別人過錯的原諒。這種感情對於孩子個性的健康發展以及人際關係尤為重要。富於寬容心的孩子往往心地善良、性情溫和,而缺乏寬容心的人往往性情怪惡,易走極端,不易與人親近,因而人際關係往往不好。オ
這天,蕭紅一回到家就獨自坐在沙發上生悶氣,嘴裏麵還不停地嘀咕:“哼,我非和這樣的朋友絕交不可!”
媽媽看到蕭紅這副模樣,便走過去詢問道:“怎麽了?滿臉的不高興。”蕭紅說:“琳琳把我的那盤cd弄壞了,那盤cd可是絕版的,現在有錢也買不到呀!你說氣不氣人?”
媽媽這才明白了女兒為何如此生氣。她拉著蕭紅的手,慢慢地說道:“琳琳不是你最好的朋友嗎?我還記得你上次文藝晚會借了她的鞋子參加表演,後來好像還把人家鞋子的鞋跟給穿斷了,對吧?琳琳最後不是絲毫沒有責怪你的意思嗎?”
蕭紅被媽媽這麽一問,臉突然紅了起來:“對呀,琳琳對我很好的。”
媽媽接著說道:“所以,她一定不是故意弄壞你的cd的,說不定她比你還難受呢。孩子,何不寬容一下別人的錯誤呢?寬容會讓你變得快樂,寬容能收獲更多的幸福。”ハ艉斕愕閫罰心想,明天上學的時候,一定要告訴琳琳,自己不生氣了……
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健全的人格,而寬容、欣賞別人是健全人格的一個方麵。試問自己能做到以下兩點嗎?
孩子與夥伴鬧矛盾而耿耿於懷,你不能任其發展,而是坐下來心平氣和地開導孩子。
經常教導孩子做一個寬容的人,寬容別人會贏得更多的信任與友誼。
孩子的生活是多姿多彩的。他們會有很多夥伴,每天在一起學習、生活、做遊戲。可是,他們也會碰到一些不順心的事,比如和小夥伴相處的時候有時會因為一些小事爭得麵紅耳赤,好朋友之間鬧別扭成了陌生人;有的孩子把不順心的事都悶在心裏不肯說,變得怪癖而孤獨;有的孩子控製不住情緒,惱羞成怒與夥伴大打出手,險些釀成悲劇等等。要讓孩子避免這些事情的發生,就需要讓孩子有一個廣闊的胸襟。隻有學會寬厚謙讓,才能讓孩子有健康的心理,才能讓孩子與夥伴相處融洽。
現在的孩子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孩子在學校裏受了委屈,父母心疼得不得了。於是有的父母就教育孩子說:“別人對不起你,你就對不起他,別人打你,你就打他。”這就助長了孩子不僅在學校裏不會處理好同學之間的關係,而且還會影響到孩子將來人際關係的處理,甚至還會影響到孩子日後的夫妻關係。因此,讓孩子學會寬容,不僅是為了孩子今天能處理好同學關係,而且也是為孩子將來的幸福打基礎。 現實生活中,人們常常遇到別人對不起自己或有損於自己的事情,對此不要耿耿於懷,不要過分計較、在意,能夠笑一笑就過去,這就是寬容。寬容是人的一種美德,是做人的一種風度和境界。寬容能使人性情和藹,能使心靈有回旋的餘地,能使人消除許多無謂的矛盾,化幹戈為玉帛。寬容的人,時時處處都會受到人們的擁戴,因此他們能夠處理好各種人際關係,能夠很快地適應各種不同的環境,能夠融洽地與人合作,充分實現自己的潛能。
一位翻譯曾講過這樣一個故事:
在泰國的一個度假村,那時我在那裏擔任中英文的翻譯。有一天,我在大廳裏,突然看見一位滿臉歉意的工作人員,正在安慰一位大約四歲的西方小孩,飽受驚嚇的小孩已經哭得筋疲力盡了。問明原因之後,我才知道,原來那天小孩較多,這位工作人員一時疏忽,在網球課結束後,少算了一位,將這位小孩留在了網球場。等她發現人數不對時,才趕快跑到網球場,將這位小孩帶回來。小孩因為一人在偏遠的網球場,飽受驚嚇,哭得稀裏嘩啦的。現在孩子的媽媽出現了,看著自己哭得慘兮兮的小孩。
如果你是這位媽媽,你會怎麽做?是痛罵那位工作人員一頓,還是直接向主管抗議,或是很生氣地將小孩帶離開,再也不參加“兒童俱樂部”了?
都不是!我親眼看見這位媽媽,蹲下來安慰四歲的小孩,並理性地告訴他:“已經沒事了。那位姐姐因為找不到你而非常地緊張難過。她不是故意的,現在你必須親親那位姐姐的臉頰,安慰她一下!”
當時隻見那位四歲的小孩踮起腳尖,親親蹲在他身旁的工作人員的臉頰,並且輕輕地告訴她:“不要害怕,已經沒事了。”
就是要這樣的教育,才能培養出寬容、體貼的孩子。
做父母的,既可以將自己的孩子培養成胸懷廣闊的人,同樣也可以將孩子培養成心胸狹窄的人。但為了孩子的幸福,同樣也是為了孩子的學習,為了孩子將來能有所作為,我們應當教孩子學會寬容。作為成人的我們應當從以下幾方麵入手,對孩子進行寬容精神的教育。
1備改肝孩子樹立榜樣
孩子的寬容之心最主要的來源就是父母。孩子最初是從父母那裏學習待人接物的方式的。父母寬容、大度、遇事不斤斤計較,與鄰裏、同事之間融洽相處,孩子就會學著父母的樣子處理同學之間的關係,也會變得寬容、好善、樂於與人相處。
2苯毯⒆友Щ帷靶睦砘晃弧豹
所謂心理換位,就是指當雙方產生矛盾時,能夠站在對方的角度上思考問題,思考對方何以會如此行事、如此說話。如果真的能夠做到這一點的話,就能夠理解對方,就能夠減少很多不必要的矛盾。
許多孩子隻習慣於從自己的角度思考問題,而不習慣於站在別人的角度上思考問題。要消除這種現象,辦法就是“心理換位”。
會下棋的人,可能都有這樣的經驗,剛學下棋時,往往僅考慮自己第一步怎樣、第二步怎樣,而不會考慮別人會怎樣。隻有棋下到一定水平後,才會考慮我怎樣,對方會怎樣應對,對於對方的應對,自己應當如何一一應對。如此考慮的回合數越多,個人的水平也會越高。處理生活中的問題也是如此,能夠“心理換位”,能夠站在對方的位置思考,能夠設身處地地多為對方設想,生活中的許多矛盾就都容易化解了。
站在父母的角度上考慮,就會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站在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的角度上考慮,就會理解老人的那份關愛和嘮叨;站在老師的角度上思考,就會理解老師的艱辛;站在同學的角度上思考,就會覺得大多數同學是可愛可親可交的。所以,教孩子學會心理換位是非常必要的。
3苯毯⒆友Щ嶗斫饉人,理解人人都有缺點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有缺點和不足乃是人性的必然。和同學相交,和朋友相處,完全沒有必要求全責備,完全可以求同存異,隻要同學和朋友的缺點不是品質方麵的,不是反社會的。對於朋友的缺點和不足,對於同學心情不好時所說的話和所做的事,我們沒有必要事事計較,事事都擺個公平合理。多原諒一次人,多給人一次寬容和理解,同時也就為自己多找了一份好心境,也會使自己覺得在個性完善的道路上又向前邁進了一步。
當然,寬容不是怕人,不是懦弱,不是盲從,不是人雲亦雲,這一點是必須向孩子講清楚的。必須讓孩子知道寬容是明辨是非之後對同學、朋友的退讓,而不是對壞人壞事的妥協。對壞人和得寸進尺的人是沒有必要寬容的。
4比煤⒆傭嚶臚伴交往
寬容之心是在交往活動中培養起來的。孩子隻有與人交往,才會發現每個人都有這樣或那樣的缺點,都要犯或大或小的錯誤,而隻有學會容忍別人的缺點和錯誤,才能與人正常交往,友好相處。也隻有通過交往,孩子才能體會到寬容的意義,體驗寬容帶來的快樂。如稱讚別人的缺點,慶賀同伴的成功,幫助有困難的小朋友,采納別人的合理建議等。這些都能使孩子得到友誼,分享別人的成功,並使自己也獲得進步。
在孩子與同伴交往的過程中,父母要特別注意引導孩子寬容比自己強的同伴、比自己“差”的同伴和自己的競爭對手。讓孩子不嫉妒比自己強的同伴,不嘲弄比自己“差”的同伴和不是故意為難自己的競爭對手。讓孩子向好同伴學習,幫助“差”同伴,學會與競爭對手合作。
5憊睦孩子“納新”和應變
寬容不僅體現在對“人”的態度上,也表現在對“物”和“事”的態度上。父母要引導孩子見識多種新生事物,讓孩子喜歡並樂意接受新生事物,承受事物所發生的意想不到的變化,善知變和應變。如讓孩子了解各種奇觀奇跡,觀察生活日新月異的變化,允許孩子獨辟蹊徑地解決問題。孩子一旦習慣於“納新”和“應變”,他對世間的萬事萬物也就具備了寬容之心。
寬容曆來是我國的傳統美德,是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的表現。有這樣一個故事:解放軍戰士連續幾天幾夜堅守陣地,因條件限製,沒有辦法喝到水,盡管每一位戰士都口渴難忍,但是麵對通訊員從路上撿來的一個紅蘋果,戰士們都紛紛謙讓,讓給最需要的人,從班長到話務員到負傷的戰友,蘋果轉了一圈,又回到班長的手中,在班長的命令下,每位戰士隻吃了一小口,大半個蘋果又回到班長手中,班長的眼裏閃著晶瑩的淚花,因為他深深地被戰士們高尚的品德感動了。孔融讓梨的故事大家一定很熟悉,四歲的孔融吃梨的時候上讓哥哥,下讓弟弟,成為美談。學會謙讓,遇事能把方便和好處讓給別人正是我們所提倡的美德,古代年幼的孔融都能做到懂禮謙讓,我們就更能做到了。
寬容是交往和溝通的潤滑劑,它會讓孩子在寬鬆的人際環境中成長,讓孩子贏得更輕鬆!
[育子心得]
1幣經常對孩子進行寬容教育,告訴他們,寬容不是軟弱畏縮,而是一種默默的克製,是一種無聲的等待,是優秀人格的表現。日常生活中難免有衝突和矛盾,你寬容了別人,別人也會寬容你,大家彼此寬容,營造出一種和諧的氛圍。在這種氛圍中學習,心情該是多麽的舒坦,好像走在春天的陽光下。
2幣求孩子對別人寬容,自己也要以身作則,對孩子犯的錯誤也要適當地給予寬容,對待別人也要寬容,這樣會給孩子做出最好的榜樣。
[名人語錄]
人的美麗可愛,不僅僅是由於他的容貌,首先決定他的精神麵貌。一個品質高尚的人,永遠是美麗年輕的。
——馮雪峰
孩子的寬容心是一種非常珍貴的感情,它主要表現為對別人過錯的原諒。這種感情對於孩子個性的健康發展以及人際關係尤為重要。富於寬容心的孩子往往心地善良、性情溫和,而缺乏寬容心的人往往性情怪惡,易走極端,不易與人親近,因而人際關係往往不好。オ
這天,蕭紅一回到家就獨自坐在沙發上生悶氣,嘴裏麵還不停地嘀咕:“哼,我非和這樣的朋友絕交不可!”
媽媽看到蕭紅這副模樣,便走過去詢問道:“怎麽了?滿臉的不高興。”蕭紅說:“琳琳把我的那盤cd弄壞了,那盤cd可是絕版的,現在有錢也買不到呀!你說氣不氣人?”
媽媽這才明白了女兒為何如此生氣。她拉著蕭紅的手,慢慢地說道:“琳琳不是你最好的朋友嗎?我還記得你上次文藝晚會借了她的鞋子參加表演,後來好像還把人家鞋子的鞋跟給穿斷了,對吧?琳琳最後不是絲毫沒有責怪你的意思嗎?”
蕭紅被媽媽這麽一問,臉突然紅了起來:“對呀,琳琳對我很好的。”
媽媽接著說道:“所以,她一定不是故意弄壞你的cd的,說不定她比你還難受呢。孩子,何不寬容一下別人的錯誤呢?寬容會讓你變得快樂,寬容能收獲更多的幸福。”ハ艉斕愕閫罰心想,明天上學的時候,一定要告訴琳琳,自己不生氣了……
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健全的人格,而寬容、欣賞別人是健全人格的一個方麵。試問自己能做到以下兩點嗎?
孩子與夥伴鬧矛盾而耿耿於懷,你不能任其發展,而是坐下來心平氣和地開導孩子。
經常教導孩子做一個寬容的人,寬容別人會贏得更多的信任與友誼。
孩子的生活是多姿多彩的。他們會有很多夥伴,每天在一起學習、生活、做遊戲。可是,他們也會碰到一些不順心的事,比如和小夥伴相處的時候有時會因為一些小事爭得麵紅耳赤,好朋友之間鬧別扭成了陌生人;有的孩子把不順心的事都悶在心裏不肯說,變得怪癖而孤獨;有的孩子控製不住情緒,惱羞成怒與夥伴大打出手,險些釀成悲劇等等。要讓孩子避免這些事情的發生,就需要讓孩子有一個廣闊的胸襟。隻有學會寬厚謙讓,才能讓孩子有健康的心理,才能讓孩子與夥伴相處融洽。
現在的孩子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孩子在學校裏受了委屈,父母心疼得不得了。於是有的父母就教育孩子說:“別人對不起你,你就對不起他,別人打你,你就打他。”這就助長了孩子不僅在學校裏不會處理好同學之間的關係,而且還會影響到孩子將來人際關係的處理,甚至還會影響到孩子日後的夫妻關係。因此,讓孩子學會寬容,不僅是為了孩子今天能處理好同學關係,而且也是為孩子將來的幸福打基礎。 現實生活中,人們常常遇到別人對不起自己或有損於自己的事情,對此不要耿耿於懷,不要過分計較、在意,能夠笑一笑就過去,這就是寬容。寬容是人的一種美德,是做人的一種風度和境界。寬容能使人性情和藹,能使心靈有回旋的餘地,能使人消除許多無謂的矛盾,化幹戈為玉帛。寬容的人,時時處處都會受到人們的擁戴,因此他們能夠處理好各種人際關係,能夠很快地適應各種不同的環境,能夠融洽地與人合作,充分實現自己的潛能。
一位翻譯曾講過這樣一個故事:
在泰國的一個度假村,那時我在那裏擔任中英文的翻譯。有一天,我在大廳裏,突然看見一位滿臉歉意的工作人員,正在安慰一位大約四歲的西方小孩,飽受驚嚇的小孩已經哭得筋疲力盡了。問明原因之後,我才知道,原來那天小孩較多,這位工作人員一時疏忽,在網球課結束後,少算了一位,將這位小孩留在了網球場。等她發現人數不對時,才趕快跑到網球場,將這位小孩帶回來。小孩因為一人在偏遠的網球場,飽受驚嚇,哭得稀裏嘩啦的。現在孩子的媽媽出現了,看著自己哭得慘兮兮的小孩。
如果你是這位媽媽,你會怎麽做?是痛罵那位工作人員一頓,還是直接向主管抗議,或是很生氣地將小孩帶離開,再也不參加“兒童俱樂部”了?
都不是!我親眼看見這位媽媽,蹲下來安慰四歲的小孩,並理性地告訴他:“已經沒事了。那位姐姐因為找不到你而非常地緊張難過。她不是故意的,現在你必須親親那位姐姐的臉頰,安慰她一下!”
當時隻見那位四歲的小孩踮起腳尖,親親蹲在他身旁的工作人員的臉頰,並且輕輕地告訴她:“不要害怕,已經沒事了。”
就是要這樣的教育,才能培養出寬容、體貼的孩子。
做父母的,既可以將自己的孩子培養成胸懷廣闊的人,同樣也可以將孩子培養成心胸狹窄的人。但為了孩子的幸福,同樣也是為了孩子的學習,為了孩子將來能有所作為,我們應當教孩子學會寬容。作為成人的我們應當從以下幾方麵入手,對孩子進行寬容精神的教育。
1備改肝孩子樹立榜樣
孩子的寬容之心最主要的來源就是父母。孩子最初是從父母那裏學習待人接物的方式的。父母寬容、大度、遇事不斤斤計較,與鄰裏、同事之間融洽相處,孩子就會學著父母的樣子處理同學之間的關係,也會變得寬容、好善、樂於與人相處。
2苯毯⒆友Щ帷靶睦砘晃弧豹
所謂心理換位,就是指當雙方產生矛盾時,能夠站在對方的角度上思考問題,思考對方何以會如此行事、如此說話。如果真的能夠做到這一點的話,就能夠理解對方,就能夠減少很多不必要的矛盾。
許多孩子隻習慣於從自己的角度思考問題,而不習慣於站在別人的角度上思考問題。要消除這種現象,辦法就是“心理換位”。
會下棋的人,可能都有這樣的經驗,剛學下棋時,往往僅考慮自己第一步怎樣、第二步怎樣,而不會考慮別人會怎樣。隻有棋下到一定水平後,才會考慮我怎樣,對方會怎樣應對,對於對方的應對,自己應當如何一一應對。如此考慮的回合數越多,個人的水平也會越高。處理生活中的問題也是如此,能夠“心理換位”,能夠站在對方的位置思考,能夠設身處地地多為對方設想,生活中的許多矛盾就都容易化解了。
站在父母的角度上考慮,就會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站在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的角度上考慮,就會理解老人的那份關愛和嘮叨;站在老師的角度上思考,就會理解老師的艱辛;站在同學的角度上思考,就會覺得大多數同學是可愛可親可交的。所以,教孩子學會心理換位是非常必要的。
3苯毯⒆友Щ嶗斫饉人,理解人人都有缺點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有缺點和不足乃是人性的必然。和同學相交,和朋友相處,完全沒有必要求全責備,完全可以求同存異,隻要同學和朋友的缺點不是品質方麵的,不是反社會的。對於朋友的缺點和不足,對於同學心情不好時所說的話和所做的事,我們沒有必要事事計較,事事都擺個公平合理。多原諒一次人,多給人一次寬容和理解,同時也就為自己多找了一份好心境,也會使自己覺得在個性完善的道路上又向前邁進了一步。
當然,寬容不是怕人,不是懦弱,不是盲從,不是人雲亦雲,這一點是必須向孩子講清楚的。必須讓孩子知道寬容是明辨是非之後對同學、朋友的退讓,而不是對壞人壞事的妥協。對壞人和得寸進尺的人是沒有必要寬容的。
4比煤⒆傭嚶臚伴交往
寬容之心是在交往活動中培養起來的。孩子隻有與人交往,才會發現每個人都有這樣或那樣的缺點,都要犯或大或小的錯誤,而隻有學會容忍別人的缺點和錯誤,才能與人正常交往,友好相處。也隻有通過交往,孩子才能體會到寬容的意義,體驗寬容帶來的快樂。如稱讚別人的缺點,慶賀同伴的成功,幫助有困難的小朋友,采納別人的合理建議等。這些都能使孩子得到友誼,分享別人的成功,並使自己也獲得進步。
在孩子與同伴交往的過程中,父母要特別注意引導孩子寬容比自己強的同伴、比自己“差”的同伴和自己的競爭對手。讓孩子不嫉妒比自己強的同伴,不嘲弄比自己“差”的同伴和不是故意為難自己的競爭對手。讓孩子向好同伴學習,幫助“差”同伴,學會與競爭對手合作。
5憊睦孩子“納新”和應變
寬容不僅體現在對“人”的態度上,也表現在對“物”和“事”的態度上。父母要引導孩子見識多種新生事物,讓孩子喜歡並樂意接受新生事物,承受事物所發生的意想不到的變化,善知變和應變。如讓孩子了解各種奇觀奇跡,觀察生活日新月異的變化,允許孩子獨辟蹊徑地解決問題。孩子一旦習慣於“納新”和“應變”,他對世間的萬事萬物也就具備了寬容之心。
寬容曆來是我國的傳統美德,是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的表現。有這樣一個故事:解放軍戰士連續幾天幾夜堅守陣地,因條件限製,沒有辦法喝到水,盡管每一位戰士都口渴難忍,但是麵對通訊員從路上撿來的一個紅蘋果,戰士們都紛紛謙讓,讓給最需要的人,從班長到話務員到負傷的戰友,蘋果轉了一圈,又回到班長的手中,在班長的命令下,每位戰士隻吃了一小口,大半個蘋果又回到班長手中,班長的眼裏閃著晶瑩的淚花,因為他深深地被戰士們高尚的品德感動了。孔融讓梨的故事大家一定很熟悉,四歲的孔融吃梨的時候上讓哥哥,下讓弟弟,成為美談。學會謙讓,遇事能把方便和好處讓給別人正是我們所提倡的美德,古代年幼的孔融都能做到懂禮謙讓,我們就更能做到了。
寬容是交往和溝通的潤滑劑,它會讓孩子在寬鬆的人際環境中成長,讓孩子贏得更輕鬆!
[育子心得]
1幣經常對孩子進行寬容教育,告訴他們,寬容不是軟弱畏縮,而是一種默默的克製,是一種無聲的等待,是優秀人格的表現。日常生活中難免有衝突和矛盾,你寬容了別人,別人也會寬容你,大家彼此寬容,營造出一種和諧的氛圍。在這種氛圍中學習,心情該是多麽的舒坦,好像走在春天的陽光下。
2幣求孩子對別人寬容,自己也要以身作則,對孩子犯的錯誤也要適當地給予寬容,對待別人也要寬容,這樣會給孩子做出最好的榜樣。
[名人語錄]
人的美麗可愛,不僅僅是由於他的容貌,首先決定他的精神麵貌。一個品質高尚的人,永遠是美麗年輕的。
——馮雪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