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不要愛出一個“自私鬼”
家庭教育孩子的50個細節 作者:張保文 關麗瑩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二十六章 不要愛出一個“自私鬼”
如果把孩子比作一棵樹的話,樹冠是孩子的智力,樹幹是孩子的身體,而樹根是孩子的心靈,是孩子的生命之根。而心裏麵隻有自己的人是難以有大作為的,父母應該將目光盯在孩子的心靈培養上,幫助孩子克服自私的心性,讓孩子走出狹隘的自我。オ
幾年前,很多媒體報道了這樣一件事:偏遠山村一個農民的兒子考上了某重點大學。這個喜訊讓全村都轟動了。
貧窮老實的父母咬緊了牙關,才湊齊了近萬元的學費。雖然老兩口每日勞累,可是他們的內心卻很欣慰,畢竟一切等兒子畢業就好了。
誰知不久就接到兒子的信:“要買學習資料,速籌2 000元寄來。”
父親為了給兒子湊學費,已經家徒四壁,負債累累,根本就拿不出這麽多錢給兒子——他隻能做一件事情,那就是到城裏的血站去賣血。
當老漢把借來的和自己賣血換來的2 000元寄走後,他的心放下了,終於能讓兒子踏實地學習了。可他哪裏知道,這次要錢還僅僅是個開始。
兒子要錢都是有用處的,再苦再難父親也得支持。家裏是一分錢也拿不出了,隻能靠賣血來供養兒子讀書了。
他用別人的身份證托人辦下了七個獻血證。每個星期都要賣兩次血,才能供得上兒子的消費。四年裏,老漢共賣血獲得75 500元,老漢為兒子所賣掉的血,用一個大汽油桶還裝不完。
好不容易兒子畢業了,父親心想,終於可以鬆口氣了。不想,兒子在城裏找到了工作,就再也沒有和家裏聯係過。這讓老漢十分牽掛。
一天,衣衫襤褸的老父親千裏迢迢來到了兒子的工作單位,探望久沒回家的兒子。不想,老漢剛在兒子宿舍門口露麵,兒子就把父親推到了外麵,還埋怨他怎麽不穿好點,這麽寒酸,太讓自己沒有麵子了。
埋怨完父親,兒子很不耐煩地從口袋裏掏出200元錢遞給了父親,讓他搭乘當天的火車回去,並告誡他沒事別來找自己,對自己的以後發展不好。
父親接過錢的一刹那,幾乎要昏過去……
看了這個故事,或許你也會為文中的“老父親”心酸。然而,這位“兒子”的做法不是沒有原由的,父親過度的愛、毫無原則與分寸的縱容,是造成“兒子”如此絕情地根源。
同樣作為家長,也應回想一下自己是不是在平時的生活中,很溺愛自己的孩子?
對於孩子的一些無理的要求,你能夠理智地拒絕,並且給孩子講清道理?
你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是否重點進行過愛的教育,教育孩子懂得關愛別人、幫助他人?
有的家長疼愛孩子,家裏有什麽好吃的東西都隻給他一人吃。時間長了,在孩子的思想上形成了一個定式:好的東西隻能由我享用。
有一個家庭三口吃飯時,孩子把自己喜歡的菜拉到自己麵前,恨不得一個人全部吃掉。母親隨著孩子,也專門把孩子愛吃的菜放到他麵前,自己幹瞅著不吃。
孩子吃獨食看起來是小事情,但是小事情卻會產生大問題,這可是這位母親沒有想到的事情。孩子吃慣了獨食,有東西隻想一個人吃,玩具也隻能自己一個人玩,自私自利思想由此產生。
據報載:一位母親平時總是把削去皮的蘋果給孩子吃,自己卻吃蘋果皮。一次當她嚐了一口蘋果時,三歲的兒子竟聲色俱厲地吼叫道:“你怎麽吃蘋果!吐出來!”這位媽媽聲淚俱下:“他那麽小,就這樣對待我……”
孩子如此對待媽媽,確實可怕。但問題的起源在於媽媽的權利喪失,甘願為子女當馬牛,直接導致家庭教育失敗,導致了孩子自私、任性而且霸道的性格。
由於許多父母沒有認識到孩子吃獨食的危害,覺得吃獨食沒什麽大不了的,其實孩子吃獨食的後果很嚴重。
現在,很多父母“先孩子之憂而憂,後孩子之樂而樂”,他們節衣縮食,可是看著孩子吃好的穿好的玩得痛快,父母比自己享受還要陶醉。可是他們沒有意識到,他們在為孩子無條件付出的同時,也使孩子養成了自私、任性、驕橫、懶惰、狹隘、霸道,缺乏責任心、缺乏愛心和同情心、不關心他人等不良品行。
一項調查表明,當今的中小學生明顯表現為自私和責任心差,他們以自我為中心,而對父母缺乏應有的關心。調查發現,有278%的中小學生不知道父母的愛好。調查中還發現,有100%的中小學生知道自己的生日,而有333%的中小學生不知道父母的生日,他們關心自我、重視自我的程度早已超出了他們應盡的責任和義務。他們把父母為自己的付出看做是天經地義、理所當然的事情,而體會不到父母養育他們的艱辛。
父母“有了孩子,沒了自己”,到頭來換來的卻是孩子心中“隻有自己,沒有父母”。撫養出這樣的孩子,做父母的難道不痛心嗎?然而這又是父母、家人自身的過錯造成的惡果。
我國老教育家劉紹禹曾經說過:“不要太關心兒童。”“太關心了容易養成孩子相反的自我中心心理,結果變成自私自利的人。”
有一位8歲的小女孩在日記裏寫道:“爸爸媽媽都說我是太陽,可是我寧願做星星。因為星星有好多好多朋友。”星星不會孤獨,星星會互相關心、互相愛護,努力發出自己的光彩,照亮自己,也照亮別人,共同組成美麗而迷人的星空,這不正是我們所期望的孩子們手拉著手,互助友愛,建立充滿愛的世界嗎?
孩子的自私在家庭裏也許不容易看到,但來到一個集體裏,就非常分明。自私的孩子總怕自己吃虧,也絕不讓自己吃虧。勞動時總是揀輕的活幹,把髒活、重活給別人;發新書時,把好書留給自己,把破書留給別人;出去坐車時,他總跑在最前頭搶占最好的座位,不管老師在那裏站著,體弱多病的同學在那裏站著。關心他人的孩子卻恰恰相反,他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而是別人。他不怕吃虧,樂於助人。
久而久之,就會養成無私奉獻的善良品性。自然也會得同學及夥伴的敬重和喜愛。這對孩子今後的品格塑造以及人生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
[育子心得]
1幣導孩子從深處認識問題,讓孩子深刻認識到自私的危害。
2比煤⒆臃值:鮮實募椅窶投,要讓孩子感到家庭成員之間都是相互依存的,應當互相關心、互相愛護,好東西大家都有份,不允許獨霸。
3比煤⒆踴極參加集體活動,教育孩子在集體活動中團結友愛、勇挑重擔,幫助孩子克服狹隘自私、害怕吃專職的思想。
4憊睦孩子在同學和鄰裏中結交朋友,逐漸學會關心他人。
[名人語錄]
在沒有明智的家庭教育的地方,父母對孩子的愛隻能使孩子畸形發展。這種變態的愛有許多種,其中主要的有:嬌縱的愛,專橫的愛,贖買式的愛。
——蘇霍姆林斯基
如果把孩子比作一棵樹的話,樹冠是孩子的智力,樹幹是孩子的身體,而樹根是孩子的心靈,是孩子的生命之根。而心裏麵隻有自己的人是難以有大作為的,父母應該將目光盯在孩子的心靈培養上,幫助孩子克服自私的心性,讓孩子走出狹隘的自我。オ
幾年前,很多媒體報道了這樣一件事:偏遠山村一個農民的兒子考上了某重點大學。這個喜訊讓全村都轟動了。
貧窮老實的父母咬緊了牙關,才湊齊了近萬元的學費。雖然老兩口每日勞累,可是他們的內心卻很欣慰,畢竟一切等兒子畢業就好了。
誰知不久就接到兒子的信:“要買學習資料,速籌2 000元寄來。”
父親為了給兒子湊學費,已經家徒四壁,負債累累,根本就拿不出這麽多錢給兒子——他隻能做一件事情,那就是到城裏的血站去賣血。
當老漢把借來的和自己賣血換來的2 000元寄走後,他的心放下了,終於能讓兒子踏實地學習了。可他哪裏知道,這次要錢還僅僅是個開始。
兒子要錢都是有用處的,再苦再難父親也得支持。家裏是一分錢也拿不出了,隻能靠賣血來供養兒子讀書了。
他用別人的身份證托人辦下了七個獻血證。每個星期都要賣兩次血,才能供得上兒子的消費。四年裏,老漢共賣血獲得75 500元,老漢為兒子所賣掉的血,用一個大汽油桶還裝不完。
好不容易兒子畢業了,父親心想,終於可以鬆口氣了。不想,兒子在城裏找到了工作,就再也沒有和家裏聯係過。這讓老漢十分牽掛。
一天,衣衫襤褸的老父親千裏迢迢來到了兒子的工作單位,探望久沒回家的兒子。不想,老漢剛在兒子宿舍門口露麵,兒子就把父親推到了外麵,還埋怨他怎麽不穿好點,這麽寒酸,太讓自己沒有麵子了。
埋怨完父親,兒子很不耐煩地從口袋裏掏出200元錢遞給了父親,讓他搭乘當天的火車回去,並告誡他沒事別來找自己,對自己的以後發展不好。
父親接過錢的一刹那,幾乎要昏過去……
看了這個故事,或許你也會為文中的“老父親”心酸。然而,這位“兒子”的做法不是沒有原由的,父親過度的愛、毫無原則與分寸的縱容,是造成“兒子”如此絕情地根源。
同樣作為家長,也應回想一下自己是不是在平時的生活中,很溺愛自己的孩子?
對於孩子的一些無理的要求,你能夠理智地拒絕,並且給孩子講清道理?
你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是否重點進行過愛的教育,教育孩子懂得關愛別人、幫助他人?
有的家長疼愛孩子,家裏有什麽好吃的東西都隻給他一人吃。時間長了,在孩子的思想上形成了一個定式:好的東西隻能由我享用。
有一個家庭三口吃飯時,孩子把自己喜歡的菜拉到自己麵前,恨不得一個人全部吃掉。母親隨著孩子,也專門把孩子愛吃的菜放到他麵前,自己幹瞅著不吃。
孩子吃獨食看起來是小事情,但是小事情卻會產生大問題,這可是這位母親沒有想到的事情。孩子吃慣了獨食,有東西隻想一個人吃,玩具也隻能自己一個人玩,自私自利思想由此產生。
據報載:一位母親平時總是把削去皮的蘋果給孩子吃,自己卻吃蘋果皮。一次當她嚐了一口蘋果時,三歲的兒子竟聲色俱厲地吼叫道:“你怎麽吃蘋果!吐出來!”這位媽媽聲淚俱下:“他那麽小,就這樣對待我……”
孩子如此對待媽媽,確實可怕。但問題的起源在於媽媽的權利喪失,甘願為子女當馬牛,直接導致家庭教育失敗,導致了孩子自私、任性而且霸道的性格。
由於許多父母沒有認識到孩子吃獨食的危害,覺得吃獨食沒什麽大不了的,其實孩子吃獨食的後果很嚴重。
現在,很多父母“先孩子之憂而憂,後孩子之樂而樂”,他們節衣縮食,可是看著孩子吃好的穿好的玩得痛快,父母比自己享受還要陶醉。可是他們沒有意識到,他們在為孩子無條件付出的同時,也使孩子養成了自私、任性、驕橫、懶惰、狹隘、霸道,缺乏責任心、缺乏愛心和同情心、不關心他人等不良品行。
一項調查表明,當今的中小學生明顯表現為自私和責任心差,他們以自我為中心,而對父母缺乏應有的關心。調查發現,有278%的中小學生不知道父母的愛好。調查中還發現,有100%的中小學生知道自己的生日,而有333%的中小學生不知道父母的生日,他們關心自我、重視自我的程度早已超出了他們應盡的責任和義務。他們把父母為自己的付出看做是天經地義、理所當然的事情,而體會不到父母養育他們的艱辛。
父母“有了孩子,沒了自己”,到頭來換來的卻是孩子心中“隻有自己,沒有父母”。撫養出這樣的孩子,做父母的難道不痛心嗎?然而這又是父母、家人自身的過錯造成的惡果。
我國老教育家劉紹禹曾經說過:“不要太關心兒童。”“太關心了容易養成孩子相反的自我中心心理,結果變成自私自利的人。”
有一位8歲的小女孩在日記裏寫道:“爸爸媽媽都說我是太陽,可是我寧願做星星。因為星星有好多好多朋友。”星星不會孤獨,星星會互相關心、互相愛護,努力發出自己的光彩,照亮自己,也照亮別人,共同組成美麗而迷人的星空,這不正是我們所期望的孩子們手拉著手,互助友愛,建立充滿愛的世界嗎?
孩子的自私在家庭裏也許不容易看到,但來到一個集體裏,就非常分明。自私的孩子總怕自己吃虧,也絕不讓自己吃虧。勞動時總是揀輕的活幹,把髒活、重活給別人;發新書時,把好書留給自己,把破書留給別人;出去坐車時,他總跑在最前頭搶占最好的座位,不管老師在那裏站著,體弱多病的同學在那裏站著。關心他人的孩子卻恰恰相反,他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而是別人。他不怕吃虧,樂於助人。
久而久之,就會養成無私奉獻的善良品性。自然也會得同學及夥伴的敬重和喜愛。這對孩子今後的品格塑造以及人生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
[育子心得]
1幣導孩子從深處認識問題,讓孩子深刻認識到自私的危害。
2比煤⒆臃值:鮮實募椅窶投,要讓孩子感到家庭成員之間都是相互依存的,應當互相關心、互相愛護,好東西大家都有份,不允許獨霸。
3比煤⒆踴極參加集體活動,教育孩子在集體活動中團結友愛、勇挑重擔,幫助孩子克服狹隘自私、害怕吃專職的思想。
4憊睦孩子在同學和鄰裏中結交朋友,逐漸學會關心他人。
[名人語錄]
在沒有明智的家庭教育的地方,父母對孩子的愛隻能使孩子畸形發展。這種變態的愛有許多種,其中主要的有:嬌縱的愛,專橫的愛,贖買式的愛。
——蘇霍姆林斯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