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長沙閱讀指南:
很開心大家喜歡本書,我一定會竭盡所能寫好。還請大家多多提意見,在此先謝過!
其一本書中采用了大量本地方言,為了方便大家閱讀,這裏做個匯總:
娭毑:奶奶
爹爹(dia):爺爺
爺(ya)老倌:爸爸
姆媽:媽媽
莫:不要
麽子:什麽
何解:為什麽
滿:最小的孩子
崽:兒子
妹子:女孩子的通稱
伢子:男孩子的通稱
糖粒子:糖果
立殼崩:彈腦門
南貨:雜貨
堂客:老婆
家娘:婆婆
家爺(ya):公公
老人家問候語:您老健旺
PS:我會盡量少用,讓大家看得懂。
其二長沙小吃
涼拌刀豆、米粉、酸辣粉、臭豆腐、南瓜粑粑、黴豆腐、刀豆、鹽菜、夏至坨、旱茶、泡葛頭、辣椒蘿卜、蔥油粑粑、冬瓜糖、糖薑片、砂仁糕、燈芯糕、德園包子、油蘿卜……
其二有關年代的問題
長沙大火:1938年,民國二十七年
第一次長沙會戰:1939年民國二十八年
第二次長沙會戰:1941年民國三十年
第三次長沙會戰:1941年民國三十年
第四次長沙會戰:1944年民國三十三年
文夕大火又稱長沙大火,是長沙曆史上毀壞規模最大的一次全城人為性質的火災,也讓長沙與斯大林格勒、廣島和長崎一起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毀壞最嚴重的城市。
文夕大火發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1938年10月25日,武漢淪陷。武漢會戰失利後,武漢的機關、工廠,以及大批難民和傷兵湧入長沙,使當時30多萬人口的長沙驟增至50多萬。加上以前長沙作為上海,南京等會戰的後方,長沙已經積累了許多戰略儲備,商業也很繁榮。但長沙有限的鐵路、公路和水路交通根本難以承載如此大量的遷入,這些都給日後的巨大損失埋下了隱患。
11月8日,日本侵略軍攻入湖南北部,並轟炸了長沙和衡陽。9日、11日,臨湘、嶽陽接連失守,中日對峙新牆河。長沙的局勢十分嚴峻,當時的中華民國政府對長沙能否守住十分缺乏信心。******提出焦土抗戰的作戰思想,認為即使燒毀長沙也不能讓日本獲得任何物資。湖南省政府主席張治中接到電報,在11月10日(一說12日)的會議中傳達了******的思想,並組織縱火隊伍。當城東南的天心閣放火時,即開始全城放火。
1938年11月12日深夜(13日淩晨2時),長沙南門口外的傷兵醫院失火(是故意縱火的信號或是無意失火,至今仍然是謎)。縱火隊員以為是信號,便全城放火。大火持續了整整五天五夜,古城長沙2500多年的曆史財富幾乎被毀滅殆盡。無數市民爭相逃命,在長沙城的湘江渡口發生嚴重的事故。
3000多人在大火中喪生。90%以上的房屋被燒毀,共計5.6萬餘棟。大火造成經濟損失10多億元,約占長沙總值的43%。政府機關被燒毀的有省政府、民政廳、建設廳、警察局、警備司令部、省市黨部、保安處、地方法院、高等法院、電報局、電話局、郵政局、市商會、中央通訊社、中央廣播電台和在長沙各家報館等大部或全部建築;被燒毀或大部燒毀的學校有湖南大學、明德中學、嶽雲農工,楚怡工業學校、兌澤中學、第一師範、南華女中、明憲女校、妙高峰中學、省立長沙高中、民眾教育館等31所;被毀的銀行有湖南省銀行、江西裕民銀行、上海銀行、交通銀行和中國銀行等十餘家;被燒毀工廠的有40多家,其中損失最大的有湖南第一紡織廠,其廠房損失達27萬餘元,原料損失達96萬餘元,機器設備損失達60多萬元。長沙作為全國四大米市之一,190多家碾米廠和糧棧僅幸存12家半。綢布業損失約200餘萬元,約占全行業資產的80%。湘繡業40家全部毀滅。除湘雅醫院外的所有醫院均被燒毀。
當時******和葉劍英都在長沙,起火時他們帶重要文件急忙撤離,於13日下午到湘潭。郭沫若當時也在長沙親曆了大火,《郭沫若傳》中對情景進行了描述:“隻見城中烈焰升騰而起,映紅了整個夜空,來不及撤退的長沙百姓,披頭散發尋找親人的,頓足捶胸的,望著大火發呆的,撲向火叢搶救財產的,……歇斯底裏失望地絕叫,伴隨著房倒屋塌的轟隆聲。……車至城郊關帝廟前,極目遠望,根本不見長沙蹤影,惟有衝天的火光和翻滾的濃煙,顯然火勢還在蔓延。”
12日的電報代碼是“文”,大火又發生在夜裏(即夕),所以稱此次大火為“文夕大火”。
1938年11月18日,為了平息民憤,******下令槍斃“長沙縱火案”三個“當事人”:長沙警備司令酆悌、警備二團團長徐昆和長沙市公安局長文重孚。張治中去職。他們成為了事件的替罪羊。
1938年11月19日,長沙城的廢墟上重新出現了菜市:賣肉者3人,賣菜者2人。
日軍在當時並未進攻長沙。
先鋒廳的鍾樓(中山紀念亭)有幸保存了下來。其他幸免的還有湘雅醫院。
2005年7月,長沙市首個以紀念“文夕大火”的建築———電燈公司遺址紀念牆建成。紀念牆位於湘江風光帶與勞動路交匯處。同年建成的還有長沙大火警示鍾大型雕塑。
文夕大火毀滅了長沙城自春秋戰國以來的文化積累,地麵文物毀滅到幾近於零。長沙作為中國唯一一個2000多年城址不變的古城,文化傳承也在此中斷,在曆史研究上造成無可估量的損失。人民流離失所,商業貿易、政府機關、學術機構等幾乎完全被摧毀。但這隻是大摧毀的開始。從1939年9月至1944年8月,日軍發動了四次長沙會戰,轟炸長沙100多次。****在前三次會戰都獲得勝利並重創日軍。在文夕大火中損毀嚴重的長沙成為了一片廢墟。
當時《中央日報》的社論:“長沙近30年來,物質、人力欣欣向榮。全國都市中,充實富庶,長沙當居首要。百年締造,可憐一炬。”
偉大的抗日戰爭爆發後,實行片麵抗戰路線的國民政府在正麵戰場多次組織的大規模會戰,均未能阻止優勢敵人的瘋狂進攻。1938年10月武漢失守後,日軍繼續沿粵漢鐵路南犯,進逼湘北,湖南由抗戰的大後方轉變為抗日的前線。11月9日日軍攻陷嶽陽,繼向南推進至新牆河北岸,湘北門戶洞開。省會長沙風聲鶴唳,草木皆兵,謠傳敵人即將進攻長沙,聚集在長沙的各軍政機關紛紛撤退。人心惶惶,一夕數驚。
在此嚴峻形勢下,******在長沙召開了軍政人員會議,討論戰局問題。基於對已經淪陷的重要城市未加破壞,資為敵用,實為失策的認識和對確保長沙信心的缺乏,會議期間,******曾指示張治中等人,如果長沙不保,即實行火燒。11月12日上午9時許,******侍從室正式指示張治中對長沙采取焦士政策;稍後,張又接到******“限一小時到”的緊急電報:“長沙如失陷,務將全城焚毀。望事前妥密準備”。
對於焚城阻敵的辦法,張治中雖曾提出過異議,但以******的專橫,張是不敢不執行的。張治中迭接******焚城的命令後,立即采取應變措施,指定省會警備司令部司令酆悌負責籌備,省保安處予以協助,警備第二團團長徐昆擔任放火總指揮,負責組織放火隊伍,準備放火工具。根據當時擬定的焚城計劃,放火前,先發布日軍轟城的消息,以便於疏散市民,並施放空襲警報,由警備隊督促市民出城;放火時,以城南天心閣處舉火為號,全城同時行動。放火時間視日軍進攻長沙的情況而定,由酆悌親自掌握。按此計劃,徐昆迅速將警備第二團以3人為一組,編成100個放火小組,分發放火器材,調集大量消防車,灌人汽油,作為放火車,並在主要街道預備大桶的汽油和煤油等易燃物,有些牆壁上用石灰寫著“焦”字,或畫了其他縱火暗號,或用日文寫著對敵宣傳標語。
11月12日,即嶽陽棄守的第三天,日寇先頭部隊已抵汩羅江北。謠言不脛而走,或說敵人已到新河(距長沙僅10多裏),或說敵艇已距省河不遠等等。逃難的人流有如成群結隊的螞蟻,把城郊數十裏內的稻田踩成無數的小道;被阻於水的,更是狼狽不堪,或忍痛拋箱棄物,或失足落水,葬身魚腹。
入夜,城裏到處關門閉戶,街上漆黑一團,偶然從門隙裏透出一點點燈光,或傳來幾聲小販的叫賣,淒涼萬狀。
深夜,全城戒嚴,行人絕跡,隻有三五成群的全副武裝的士兵或提油桶,或提著小火爐,或拿著其他放火器材,緊張地竄到全市街頭巷尾,準備執行放火任務。正在這個“風聲鶴唳,草木皆兵”的緊急時刻,南門外傷兵醫院不慎失火。緊接著天心閣和一些地方也起火了。預先守候在各處的放火隊員一見天心閣的火光,紛紛將點燃的火把投向油桶或居民的房屋。頓時濃煙滾滾,火光衝天,熱浪灼人,爆聲陣陣,美麗的長沙古城頓成一片火海。
焚城的計劃是嚴格保密的,焚城的行動又是在沒有得到命令的情況下發生的。故當火起時,留城的老百姓尚在睡夢中。及至從夢中驚醒,還以為是日軍打進城來了。正準備奪路逃命,但烈火已經臨門,大多數的街巷已被煙火封住。熊熊大火中逃命的人們,在擁擠和混亂不堪中,有的被人群踩死,有的被汽車壓死,有的被大火活活燒死。一位60多歲的老太太被大火逼進水缸後慘死。一位帶著孩子的母親躲進水缸避火,雙雙被活活煮死。30多名餘太華金號員工躲進防空洞,全被烤焦致死。淒厲的哭喊聲,恐怖的嘶叫聲,連同建築物燃燒時的爆炸聲,交織成為一個悲慘世界。
這場恐怖而又無情的大火一直延燒了兩天兩夜,造成了空前的浩劫。全城80%以上的房屋被燒毀,原來繁華的街道變成斷壁殘垣,學校、銀行、工廠、商店毀於一旦。據國民黨湖南省政府統計室編印的《湖南省抗戰損失統計》估計,大火造成的經濟損失約10多億元,相當於抗戰勝利後的1.7萬億元。據國民黨當局公布的數字,直接死於火災的有3000餘人。
長沙大火前,******、葉劍英正在長沙。大火當夜,他們率領八路軍駐湘通訊處工作人員衝出火海,撤往湘潭。14日,他們立即赴南嶽,就大火的善後問題與******交涉。麵對各方的責難,******連夜從南嶽趕至長沙處理善後,迫於長沙和全國人民的輿論壓力,******接受了******提出的3點善後辦法:(1
很開心大家喜歡本書,我一定會竭盡所能寫好。還請大家多多提意見,在此先謝過!
其一本書中采用了大量本地方言,為了方便大家閱讀,這裏做個匯總:
娭毑:奶奶
爹爹(dia):爺爺
爺(ya)老倌:爸爸
姆媽:媽媽
莫:不要
麽子:什麽
何解:為什麽
滿:最小的孩子
崽:兒子
妹子:女孩子的通稱
伢子:男孩子的通稱
糖粒子:糖果
立殼崩:彈腦門
南貨:雜貨
堂客:老婆
家娘:婆婆
家爺(ya):公公
老人家問候語:您老健旺
PS:我會盡量少用,讓大家看得懂。
其二長沙小吃
涼拌刀豆、米粉、酸辣粉、臭豆腐、南瓜粑粑、黴豆腐、刀豆、鹽菜、夏至坨、旱茶、泡葛頭、辣椒蘿卜、蔥油粑粑、冬瓜糖、糖薑片、砂仁糕、燈芯糕、德園包子、油蘿卜……
其二有關年代的問題
長沙大火:1938年,民國二十七年
第一次長沙會戰:1939年民國二十八年
第二次長沙會戰:1941年民國三十年
第三次長沙會戰:1941年民國三十年
第四次長沙會戰:1944年民國三十三年
文夕大火又稱長沙大火,是長沙曆史上毀壞規模最大的一次全城人為性質的火災,也讓長沙與斯大林格勒、廣島和長崎一起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毀壞最嚴重的城市。
文夕大火發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1938年10月25日,武漢淪陷。武漢會戰失利後,武漢的機關、工廠,以及大批難民和傷兵湧入長沙,使當時30多萬人口的長沙驟增至50多萬。加上以前長沙作為上海,南京等會戰的後方,長沙已經積累了許多戰略儲備,商業也很繁榮。但長沙有限的鐵路、公路和水路交通根本難以承載如此大量的遷入,這些都給日後的巨大損失埋下了隱患。
11月8日,日本侵略軍攻入湖南北部,並轟炸了長沙和衡陽。9日、11日,臨湘、嶽陽接連失守,中日對峙新牆河。長沙的局勢十分嚴峻,當時的中華民國政府對長沙能否守住十分缺乏信心。******提出焦土抗戰的作戰思想,認為即使燒毀長沙也不能讓日本獲得任何物資。湖南省政府主席張治中接到電報,在11月10日(一說12日)的會議中傳達了******的思想,並組織縱火隊伍。當城東南的天心閣放火時,即開始全城放火。
1938年11月12日深夜(13日淩晨2時),長沙南門口外的傷兵醫院失火(是故意縱火的信號或是無意失火,至今仍然是謎)。縱火隊員以為是信號,便全城放火。大火持續了整整五天五夜,古城長沙2500多年的曆史財富幾乎被毀滅殆盡。無數市民爭相逃命,在長沙城的湘江渡口發生嚴重的事故。
3000多人在大火中喪生。90%以上的房屋被燒毀,共計5.6萬餘棟。大火造成經濟損失10多億元,約占長沙總值的43%。政府機關被燒毀的有省政府、民政廳、建設廳、警察局、警備司令部、省市黨部、保安處、地方法院、高等法院、電報局、電話局、郵政局、市商會、中央通訊社、中央廣播電台和在長沙各家報館等大部或全部建築;被燒毀或大部燒毀的學校有湖南大學、明德中學、嶽雲農工,楚怡工業學校、兌澤中學、第一師範、南華女中、明憲女校、妙高峰中學、省立長沙高中、民眾教育館等31所;被毀的銀行有湖南省銀行、江西裕民銀行、上海銀行、交通銀行和中國銀行等十餘家;被燒毀工廠的有40多家,其中損失最大的有湖南第一紡織廠,其廠房損失達27萬餘元,原料損失達96萬餘元,機器設備損失達60多萬元。長沙作為全國四大米市之一,190多家碾米廠和糧棧僅幸存12家半。綢布業損失約200餘萬元,約占全行業資產的80%。湘繡業40家全部毀滅。除湘雅醫院外的所有醫院均被燒毀。
當時******和葉劍英都在長沙,起火時他們帶重要文件急忙撤離,於13日下午到湘潭。郭沫若當時也在長沙親曆了大火,《郭沫若傳》中對情景進行了描述:“隻見城中烈焰升騰而起,映紅了整個夜空,來不及撤退的長沙百姓,披頭散發尋找親人的,頓足捶胸的,望著大火發呆的,撲向火叢搶救財產的,……歇斯底裏失望地絕叫,伴隨著房倒屋塌的轟隆聲。……車至城郊關帝廟前,極目遠望,根本不見長沙蹤影,惟有衝天的火光和翻滾的濃煙,顯然火勢還在蔓延。”
12日的電報代碼是“文”,大火又發生在夜裏(即夕),所以稱此次大火為“文夕大火”。
1938年11月18日,為了平息民憤,******下令槍斃“長沙縱火案”三個“當事人”:長沙警備司令酆悌、警備二團團長徐昆和長沙市公安局長文重孚。張治中去職。他們成為了事件的替罪羊。
1938年11月19日,長沙城的廢墟上重新出現了菜市:賣肉者3人,賣菜者2人。
日軍在當時並未進攻長沙。
先鋒廳的鍾樓(中山紀念亭)有幸保存了下來。其他幸免的還有湘雅醫院。
2005年7月,長沙市首個以紀念“文夕大火”的建築———電燈公司遺址紀念牆建成。紀念牆位於湘江風光帶與勞動路交匯處。同年建成的還有長沙大火警示鍾大型雕塑。
文夕大火毀滅了長沙城自春秋戰國以來的文化積累,地麵文物毀滅到幾近於零。長沙作為中國唯一一個2000多年城址不變的古城,文化傳承也在此中斷,在曆史研究上造成無可估量的損失。人民流離失所,商業貿易、政府機關、學術機構等幾乎完全被摧毀。但這隻是大摧毀的開始。從1939年9月至1944年8月,日軍發動了四次長沙會戰,轟炸長沙100多次。****在前三次會戰都獲得勝利並重創日軍。在文夕大火中損毀嚴重的長沙成為了一片廢墟。
當時《中央日報》的社論:“長沙近30年來,物質、人力欣欣向榮。全國都市中,充實富庶,長沙當居首要。百年締造,可憐一炬。”
偉大的抗日戰爭爆發後,實行片麵抗戰路線的國民政府在正麵戰場多次組織的大規模會戰,均未能阻止優勢敵人的瘋狂進攻。1938年10月武漢失守後,日軍繼續沿粵漢鐵路南犯,進逼湘北,湖南由抗戰的大後方轉變為抗日的前線。11月9日日軍攻陷嶽陽,繼向南推進至新牆河北岸,湘北門戶洞開。省會長沙風聲鶴唳,草木皆兵,謠傳敵人即將進攻長沙,聚集在長沙的各軍政機關紛紛撤退。人心惶惶,一夕數驚。
在此嚴峻形勢下,******在長沙召開了軍政人員會議,討論戰局問題。基於對已經淪陷的重要城市未加破壞,資為敵用,實為失策的認識和對確保長沙信心的缺乏,會議期間,******曾指示張治中等人,如果長沙不保,即實行火燒。11月12日上午9時許,******侍從室正式指示張治中對長沙采取焦士政策;稍後,張又接到******“限一小時到”的緊急電報:“長沙如失陷,務將全城焚毀。望事前妥密準備”。
對於焚城阻敵的辦法,張治中雖曾提出過異議,但以******的專橫,張是不敢不執行的。張治中迭接******焚城的命令後,立即采取應變措施,指定省會警備司令部司令酆悌負責籌備,省保安處予以協助,警備第二團團長徐昆擔任放火總指揮,負責組織放火隊伍,準備放火工具。根據當時擬定的焚城計劃,放火前,先發布日軍轟城的消息,以便於疏散市民,並施放空襲警報,由警備隊督促市民出城;放火時,以城南天心閣處舉火為號,全城同時行動。放火時間視日軍進攻長沙的情況而定,由酆悌親自掌握。按此計劃,徐昆迅速將警備第二團以3人為一組,編成100個放火小組,分發放火器材,調集大量消防車,灌人汽油,作為放火車,並在主要街道預備大桶的汽油和煤油等易燃物,有些牆壁上用石灰寫著“焦”字,或畫了其他縱火暗號,或用日文寫著對敵宣傳標語。
11月12日,即嶽陽棄守的第三天,日寇先頭部隊已抵汩羅江北。謠言不脛而走,或說敵人已到新河(距長沙僅10多裏),或說敵艇已距省河不遠等等。逃難的人流有如成群結隊的螞蟻,把城郊數十裏內的稻田踩成無數的小道;被阻於水的,更是狼狽不堪,或忍痛拋箱棄物,或失足落水,葬身魚腹。
入夜,城裏到處關門閉戶,街上漆黑一團,偶然從門隙裏透出一點點燈光,或傳來幾聲小販的叫賣,淒涼萬狀。
深夜,全城戒嚴,行人絕跡,隻有三五成群的全副武裝的士兵或提油桶,或提著小火爐,或拿著其他放火器材,緊張地竄到全市街頭巷尾,準備執行放火任務。正在這個“風聲鶴唳,草木皆兵”的緊急時刻,南門外傷兵醫院不慎失火。緊接著天心閣和一些地方也起火了。預先守候在各處的放火隊員一見天心閣的火光,紛紛將點燃的火把投向油桶或居民的房屋。頓時濃煙滾滾,火光衝天,熱浪灼人,爆聲陣陣,美麗的長沙古城頓成一片火海。
焚城的計劃是嚴格保密的,焚城的行動又是在沒有得到命令的情況下發生的。故當火起時,留城的老百姓尚在睡夢中。及至從夢中驚醒,還以為是日軍打進城來了。正準備奪路逃命,但烈火已經臨門,大多數的街巷已被煙火封住。熊熊大火中逃命的人們,在擁擠和混亂不堪中,有的被人群踩死,有的被汽車壓死,有的被大火活活燒死。一位60多歲的老太太被大火逼進水缸後慘死。一位帶著孩子的母親躲進水缸避火,雙雙被活活煮死。30多名餘太華金號員工躲進防空洞,全被烤焦致死。淒厲的哭喊聲,恐怖的嘶叫聲,連同建築物燃燒時的爆炸聲,交織成為一個悲慘世界。
這場恐怖而又無情的大火一直延燒了兩天兩夜,造成了空前的浩劫。全城80%以上的房屋被燒毀,原來繁華的街道變成斷壁殘垣,學校、銀行、工廠、商店毀於一旦。據國民黨湖南省政府統計室編印的《湖南省抗戰損失統計》估計,大火造成的經濟損失約10多億元,相當於抗戰勝利後的1.7萬億元。據國民黨當局公布的數字,直接死於火災的有3000餘人。
長沙大火前,******、葉劍英正在長沙。大火當夜,他們率領八路軍駐湘通訊處工作人員衝出火海,撤往湘潭。14日,他們立即赴南嶽,就大火的善後問題與******交涉。麵對各方的責難,******連夜從南嶽趕至長沙處理善後,迫於長沙和全國人民的輿論壓力,******接受了******提出的3點善後辦法:(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