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娘的話還未說完,那女人又像方才一樣,全身一軟歪到一邊去,然後隨即再像抽了風似的全身一震醒轉,看著眼前情景,臉上神情立刻換成一副哭喪相,一邊轉過去慌慌張張地朝灶台跪著磕頭,一邊哭著說些請神仙贖罪、祖宗贖罪,再不敢拿血腥汙穢神明之類的話。哭了一陣,又開始大叫,身上左躲右閃,連連告饒求別打了,我們旁邊的人都看得驚詫莫名時,她突然過去抱住薑秀才的雙腿:“相公、相公,我都說吧……娘是被我加了藥……但我不是存心讓她死的,她得曆節病要服烏頭湯,我在為她熬藥時另把烏頭加了量……隻加過三次,可不曾想她就……原本隻是我一時之氣糊塗迷心,想讓她多在床上躺臥些日子罷了。相公!我真沒有殺人的心哪!這白胡子老鬼日夜跟著我,要我把這事說出來不然就把我打死……相公,我都說給你了,救我!”
薑秀才臉色青白,若不是趙大爺和他的小廝在身邊扶著,早就癱倒在地,聽了女人的一番話,他的雙目都僵直了,半張的口什麽也說不出來。趙大爺也急得在那兒跺腳說:“薑兄,怎麽辦?”
女人猶在地上左躲右閃苦苦呼疼,似乎她口中那個白胡子老頭還在那兒打她,我正被這女人的癲狂模樣嚇壞了,腳下不由己地一直往後退,也不知怎麽就引得女人注意到我,她一手抱著薑秀才的腿一手指著我:“歲供糖?……你拿著的是給灶神的歲供糖!相公!祖宗爺說要你我拿那盒子裏的東西給灶神,誠心誠意祈求神明饒恕……”
趙大爺也疑惑地看著我道:“你拿著是什麽?”
我看看桃三娘,結結巴巴地說:“是、是三娘做的糖食。”
趙家小廝也搭腔:“下午少奶奶說想吃歡香館的糖食,讓我去叫老板娘做來的。”
那女人在地上連跪帶爬地過來,從我手裏接過兩個包袱,將裏麵一份一份的糖食小心翼翼地端出來,口裏念叨說:“是了、是了,給灶神的歲供糖就是這……”
那一直沒回過神的薑秀才,這時終於醒味來,他想起了什麽,過去一把抓住那女人的雙肩:“你在娘的藥裏做手腳了?那雞也是你讓人殺的,然後找緣由栽到梅香身上?你怎能這麽做?你怎能這麽做?”
那女人猶在仔細地察看一份份糖食祭品,對薑秀才的話置若罔聞,被他抓住搖得厲害了,就才把目光轉回他臉上,隻是訥訥地問道:“相公,要供灶神了……祖宗爺說,我把剛宰的死雞汙穢埋進灶膛裏,是對灶神的大不敬,灶神大怒,上天庭要減我你一紀的壽……所以他要你和我一塊去磕頭,給灶神磕頭,請他老人家饒恕。”女人絮絮叨叨地說著這話,薑秀才卻仍在追問她為什麽要害死娘親、栽贓梅香,兩個人都跟對方各說著各話,完全是死擰著糾結不開。
趙大爺實在看不過眼,走過去朝倆人大吼一聲:“別吵了!現在不是說這些的時候!”然後一把拽住薑秀才的衣領:“薑兄,這事蹊蹺,你先前不也說夢見自稱祖宗太爺的白胡子老頭拿拐杖打你麽?現在嫂子同樣碰到了這樣的怪事,而且折磨得她說出這些實情,或許冥冥之中神鬼有知,真的不能置之不理呀!”
薑秀才被他的話嚇住了,低頭看女人手端著一碟糖食正用祈求的目光看著自己,沉吟了一下,他起身又走進廚房,看著地上那堆摻雜了雞骨頭的灶灰,再看看灶台旁邊的牆上所貼的那張灶神像,那張紙還是舊的,看樣子他們家今年還沒祭過,薑秀才歎了口氣:“娘生病的時候,你幾乎不會去替她煲藥,都是梅香在做……那回你和娘慪氣,之後卻爭著要替她老人家煲藥,還說是你後悔頂撞了她,所以親手煲藥贖罪,我想你是良心發現了,卻不曾想你竟如此不知悔悟!娘死後,你又一直把梅香視如眼中釘,我敬你是妻,小事也都不與你計較,可你……”說到這兒,薑秀才雙膝跪下,朝灶神像磕了三個響頭,又叫趙家小廝去給他拿筆和紙,女人也抖抖索索地過來,把幾碟糖食擺在灶台上,跪下一並磕了三個響頭,養娘去廚房的櫃裏找來酒和杯子,薑秀才給三個杯子倒滿,然後一一向灶神祝禱,灑完最後一杯酒時,說來也神奇,就在這三杯酒灑完,那灶膛裏倏忽一下迸發出一股淡藍煙幕似的火焰,牆上貼的灶神像也頓時化為紙灰飄散殆盡。
那跪著的女人一瞬間才終於完全清醒過來,抬頭四下裏張望:“這是哪兒?我怎會在這兒?”然後看看薑秀才,一臉迷惑道:“你這是做什麽?”
薑秀才不做聲,這時趙家小廝拿來了筆墨和紙,薑秀才突然一手拉起她:“跟我走!”說著,就像方才那女人強行拉他來廚房一樣,這回輪到他拉著女人往外走。
那女人又驚又怒,尖聲喊道:“你要去哪兒?你想做什麽?放開我!”
薑秀才一反平素溫文內向的樣子,死死抓住女人的手,聲色俱厲道:“跟我到祖宗的牌位去!你做的這些傷天害理的事,竟不知道祖宗有眼麽?”
那女人一時語塞,但隨即又掙紮罵道:“方才是有鬼怪魘著我了,那些都是胡說的!你死人麽,這也信?”
但薑秀才任憑她怎麽說,就是鐵了心地拽著她往前走,趙大爺和養娘在一邊跟著勸解,也無濟於事,我和譚大夫、桃三娘都是局外人,什麽都不好說,隻能跟在後麵看著。
薑秀才把女人帶到前麵一間正屋,廳堂正中竟是擺著畫像和牌位,屋梁吊著長明燈,隻是一眼就能看見屋梁、門檻等處都有許多被火焚燒過的痕跡。薑秀才硬是將女人拉進屋,然後叫趙家小廝把筆、紙拿來,鋪在牌位前的桌上,飛快把筆頭蘸了墨水就開始寫。我站在屋外,看不清他在做什麽,一會兒卻聽到那女人尖聲慘叫:“你寫休書?你要休了我?”
薑秀才什麽也不說,隻是一直低頭寫著。那女人朝他身上又撕又打,幾番想搶筆,但薑秀才都決絕地把她推開,並且叫養娘把女人攔住,養娘是向著女人的,便也幫著連連哀求。
看局麵鬧成這樣,趙大爺還算冷靜,從衣服裏拿出錢來回頭分別交給譚大夫與桃三娘,說薑家鬧的這些是非,外人在此多有不便,於是打發我們快走,我也巴不得一聲,跟著譚大夫和桃三娘趕緊離了薑家。
天時已晚,經過在薑家這一番鬧哄哄的場麵,我的腦子都犯暈發脹。而且三個人都沒吃晚飯,譚大夫就隨我們一起回到歡香館,草草在歡香館拿冷飯泡湯吃過便各自回家不提。
後來,有關薑廩生家那離奇恩怨的官司,被整個江都城裏的人傳至過了新年也未止歇。薑秀才的正房李氏被薑秀才以“七出”之中數條為由休棄,然後再以謀害家婆,犯下人倫之大逆不道罪被官府收押,定罪後即按律受刑。
關於李氏是如何肯說出害人實情的來龍去脈,也被人們傳說得神乎其神,有說是薑家祖宗顯靈,先是附身於薑家黃狗身上對其警示,又正好李氏小產後身體虛弱,才又魘在她身上,借她自己的口說出實話的;可又有人說,她發瘋那日恰好為廿三,是送灶神上天的日子。灶神原本就是專司人間家宅善惡的神明,你這家人若真有惡事,那就算拿再多的好糖供給神的嘴巴也是無用,善惡到頭終有報,所以這趟未必就是薑家祖宗顯靈,而是李氏拿血腥汙穢褻瀆觸怒了灶神,灶神於是幻化玄妙、懲奸除惡的。
我想,那天預先來歡香館請桃三娘做糖的,必是薑家那位祖爺吧?他知道不孝的孫媳李氏得罪灶神,按照習俗薑家自然要給灶神上供糖希求減輕罪過的,桃三娘幫他做好這個糖滿他的願,隻是灶神是否領這個情就未可知了。
這樁官司了了之後,聽人們說,薑家那位通房丫頭梅香,經曆這番牢獄之災後回到薑家,薑秀才拿她如正房般看待,臘月三十還特地請歡香館的桃三娘為她做了一大盒新年的大紅供糖花,祭祀祖宗牌位時攜著她正兒八經跪過,就開始讓全家上下都對她稱少奶奶,隻擬等年節後便擇日為她做名分,扶正為妻房呢,眾人都說這才是天理不虧。
注釋:
[1]養娘:乳母。
[2]妗子:民間對舅母的一種稱呼。
薑秀才臉色青白,若不是趙大爺和他的小廝在身邊扶著,早就癱倒在地,聽了女人的一番話,他的雙目都僵直了,半張的口什麽也說不出來。趙大爺也急得在那兒跺腳說:“薑兄,怎麽辦?”
女人猶在地上左躲右閃苦苦呼疼,似乎她口中那個白胡子老頭還在那兒打她,我正被這女人的癲狂模樣嚇壞了,腳下不由己地一直往後退,也不知怎麽就引得女人注意到我,她一手抱著薑秀才的腿一手指著我:“歲供糖?……你拿著的是給灶神的歲供糖!相公!祖宗爺說要你我拿那盒子裏的東西給灶神,誠心誠意祈求神明饒恕……”
趙大爺也疑惑地看著我道:“你拿著是什麽?”
我看看桃三娘,結結巴巴地說:“是、是三娘做的糖食。”
趙家小廝也搭腔:“下午少奶奶說想吃歡香館的糖食,讓我去叫老板娘做來的。”
那女人在地上連跪帶爬地過來,從我手裏接過兩個包袱,將裏麵一份一份的糖食小心翼翼地端出來,口裏念叨說:“是了、是了,給灶神的歲供糖就是這……”
那一直沒回過神的薑秀才,這時終於醒味來,他想起了什麽,過去一把抓住那女人的雙肩:“你在娘的藥裏做手腳了?那雞也是你讓人殺的,然後找緣由栽到梅香身上?你怎能這麽做?你怎能這麽做?”
那女人猶在仔細地察看一份份糖食祭品,對薑秀才的話置若罔聞,被他抓住搖得厲害了,就才把目光轉回他臉上,隻是訥訥地問道:“相公,要供灶神了……祖宗爺說,我把剛宰的死雞汙穢埋進灶膛裏,是對灶神的大不敬,灶神大怒,上天庭要減我你一紀的壽……所以他要你和我一塊去磕頭,給灶神磕頭,請他老人家饒恕。”女人絮絮叨叨地說著這話,薑秀才卻仍在追問她為什麽要害死娘親、栽贓梅香,兩個人都跟對方各說著各話,完全是死擰著糾結不開。
趙大爺實在看不過眼,走過去朝倆人大吼一聲:“別吵了!現在不是說這些的時候!”然後一把拽住薑秀才的衣領:“薑兄,這事蹊蹺,你先前不也說夢見自稱祖宗太爺的白胡子老頭拿拐杖打你麽?現在嫂子同樣碰到了這樣的怪事,而且折磨得她說出這些實情,或許冥冥之中神鬼有知,真的不能置之不理呀!”
薑秀才被他的話嚇住了,低頭看女人手端著一碟糖食正用祈求的目光看著自己,沉吟了一下,他起身又走進廚房,看著地上那堆摻雜了雞骨頭的灶灰,再看看灶台旁邊的牆上所貼的那張灶神像,那張紙還是舊的,看樣子他們家今年還沒祭過,薑秀才歎了口氣:“娘生病的時候,你幾乎不會去替她煲藥,都是梅香在做……那回你和娘慪氣,之後卻爭著要替她老人家煲藥,還說是你後悔頂撞了她,所以親手煲藥贖罪,我想你是良心發現了,卻不曾想你竟如此不知悔悟!娘死後,你又一直把梅香視如眼中釘,我敬你是妻,小事也都不與你計較,可你……”說到這兒,薑秀才雙膝跪下,朝灶神像磕了三個響頭,又叫趙家小廝去給他拿筆和紙,女人也抖抖索索地過來,把幾碟糖食擺在灶台上,跪下一並磕了三個響頭,養娘去廚房的櫃裏找來酒和杯子,薑秀才給三個杯子倒滿,然後一一向灶神祝禱,灑完最後一杯酒時,說來也神奇,就在這三杯酒灑完,那灶膛裏倏忽一下迸發出一股淡藍煙幕似的火焰,牆上貼的灶神像也頓時化為紙灰飄散殆盡。
那跪著的女人一瞬間才終於完全清醒過來,抬頭四下裏張望:“這是哪兒?我怎會在這兒?”然後看看薑秀才,一臉迷惑道:“你這是做什麽?”
薑秀才不做聲,這時趙家小廝拿來了筆墨和紙,薑秀才突然一手拉起她:“跟我走!”說著,就像方才那女人強行拉他來廚房一樣,這回輪到他拉著女人往外走。
那女人又驚又怒,尖聲喊道:“你要去哪兒?你想做什麽?放開我!”
薑秀才一反平素溫文內向的樣子,死死抓住女人的手,聲色俱厲道:“跟我到祖宗的牌位去!你做的這些傷天害理的事,竟不知道祖宗有眼麽?”
那女人一時語塞,但隨即又掙紮罵道:“方才是有鬼怪魘著我了,那些都是胡說的!你死人麽,這也信?”
但薑秀才任憑她怎麽說,就是鐵了心地拽著她往前走,趙大爺和養娘在一邊跟著勸解,也無濟於事,我和譚大夫、桃三娘都是局外人,什麽都不好說,隻能跟在後麵看著。
薑秀才把女人帶到前麵一間正屋,廳堂正中竟是擺著畫像和牌位,屋梁吊著長明燈,隻是一眼就能看見屋梁、門檻等處都有許多被火焚燒過的痕跡。薑秀才硬是將女人拉進屋,然後叫趙家小廝把筆、紙拿來,鋪在牌位前的桌上,飛快把筆頭蘸了墨水就開始寫。我站在屋外,看不清他在做什麽,一會兒卻聽到那女人尖聲慘叫:“你寫休書?你要休了我?”
薑秀才什麽也不說,隻是一直低頭寫著。那女人朝他身上又撕又打,幾番想搶筆,但薑秀才都決絕地把她推開,並且叫養娘把女人攔住,養娘是向著女人的,便也幫著連連哀求。
看局麵鬧成這樣,趙大爺還算冷靜,從衣服裏拿出錢來回頭分別交給譚大夫與桃三娘,說薑家鬧的這些是非,外人在此多有不便,於是打發我們快走,我也巴不得一聲,跟著譚大夫和桃三娘趕緊離了薑家。
天時已晚,經過在薑家這一番鬧哄哄的場麵,我的腦子都犯暈發脹。而且三個人都沒吃晚飯,譚大夫就隨我們一起回到歡香館,草草在歡香館拿冷飯泡湯吃過便各自回家不提。
後來,有關薑廩生家那離奇恩怨的官司,被整個江都城裏的人傳至過了新年也未止歇。薑秀才的正房李氏被薑秀才以“七出”之中數條為由休棄,然後再以謀害家婆,犯下人倫之大逆不道罪被官府收押,定罪後即按律受刑。
關於李氏是如何肯說出害人實情的來龍去脈,也被人們傳說得神乎其神,有說是薑家祖宗顯靈,先是附身於薑家黃狗身上對其警示,又正好李氏小產後身體虛弱,才又魘在她身上,借她自己的口說出實話的;可又有人說,她發瘋那日恰好為廿三,是送灶神上天的日子。灶神原本就是專司人間家宅善惡的神明,你這家人若真有惡事,那就算拿再多的好糖供給神的嘴巴也是無用,善惡到頭終有報,所以這趟未必就是薑家祖宗顯靈,而是李氏拿血腥汙穢褻瀆觸怒了灶神,灶神於是幻化玄妙、懲奸除惡的。
我想,那天預先來歡香館請桃三娘做糖的,必是薑家那位祖爺吧?他知道不孝的孫媳李氏得罪灶神,按照習俗薑家自然要給灶神上供糖希求減輕罪過的,桃三娘幫他做好這個糖滿他的願,隻是灶神是否領這個情就未可知了。
這樁官司了了之後,聽人們說,薑家那位通房丫頭梅香,經曆這番牢獄之災後回到薑家,薑秀才拿她如正房般看待,臘月三十還特地請歡香館的桃三娘為她做了一大盒新年的大紅供糖花,祭祀祖宗牌位時攜著她正兒八經跪過,就開始讓全家上下都對她稱少奶奶,隻擬等年節後便擇日為她做名分,扶正為妻房呢,眾人都說這才是天理不虧。
注釋:
[1]養娘:乳母。
[2]妗子:民間對舅母的一種稱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