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二姨太的身份則又有點與別人不同。她娘是府裏廚下掌勺的廚娘,因此二姨太雖然地位卑微,可自小就與程大爺認識。程大爺小時候病了,就愛吃她娘熬的清粥、做的小菜。後來程大爺年長成家,又接連考上秀才、舉人,闔府上下無比榮耀,當年重陽佳節時刻,宴席不斷,廚娘比以往忙得更要不可開交,便把女兒帶入府裏廚房幫手。也不知怎麽的,就被程大爺看中,竟收了做二房姨太。眾人背後議論,程大爺喜愛二姨太的地方,恐怕隻是她的一門烹調手藝罷了,況且這二姨太也一直不曾生育。
直至這三姨太進門,程家延續香火才有了希望。三姨太本是煙花女子,但與程大爺結識的時候,年紀尚輕身子未破,卻還是個清倌人,兼之生得嬌俏可人,就被程大爺看中贖了身。沒想到進府不到一年,就懷了身孕,程大爺自然視之如珠似寶,府中上下都不敢怠慢。尤其她每日夥食,還都得由二姨太親自伺候……想來二姨太心裏,也不能不心酸吧?
我每日到小秦淮畔洗衣,都能聽到不少這樣的議論,心裏不禁為那位二姨太難過。
尤其是那程大爺一行人每天早出晚歸,四處去遊山玩水,而二姨太卻要留下來伺候飲食。我每日起得已經夠早了,但總能看見對麵歡香館的煙囪已經冒出炊煙,二姨太每天天不亮,就早早地起身,到廚房裏為程大爺他們做早點以及白天裏一家人要吃的糕餅點心。
恰好這日,那程府大太太身邊丫鬟有一件衣服需要縫補,先一天晚上送來,我娘做好了,便著我第二天一早給她送去。
我做好早飯,自己急忙吃點,就拿了衣服跑去歡香館。
從側門進了後院,便聞到一股藥味,那位二姨太的丫鬟正守在風爐旁熬藥。二姨太自己則在廚房裏忙著,似乎是做糕。
我趕緊過去:“二夫人好。”
二姨太見是我,點頭笑笑。
我聞著糕的味道很香,恰巧桃三娘走來,我流著口水問:“三娘,這是在做什麽糕?”
“薔薇糕。就是前日你家摘下的那些,我用製有冰片在裏麵的雪花洋糖一起做的花醬,倒比用白糖做的醬味道更香更好。”桃三娘一邊笑一邊說道。
我忽然仿佛有種錯覺,她的笑讓我有點奇特的……不寒而栗的感覺。
“我去給大太太的丫鬟送衣服了。”我嘀咕了一句,就進屋裏去,正好碰見那丫鬟下樓來,我剛要說話,她趕忙做手勢“噓”了一聲,走到眼前來才壓低聲音說:“做好了?”
我說:“做好了。”
“錢已經給過你娘了。”
我說:“知道。”
這時樓上又有個丫鬟下來,風風火火地跑到後院去:“藥熬好了沒有?慢吞吞的,三太太的胃疼得不行了!”
大太太的丫鬟趕緊轉身回樓上去了。
守在風爐邊的丫鬟回道:“快好了。”
“老是慢吞吞的,沒睡醒嗎?”那丫鬟大聲數落一句。廚房裏的二姨太望了她一眼,也沒說什麽。
我躲到桃三娘身邊,她拉我到櫃台前的桌子坐下,從櫃子裏拿出一碟芝麻餅,又倒了一碗茶:“吃吧。”
我高興地點頭,拿起一塊餅吃起來。
院子裏的藥香彌散到四處都是,我隨口問她:“誰生病了?”
桃三娘指指樓上:“那位三夫人。這幾天奔波受了勞累,加上昨晚多吃了一碗糯米圓子,就胃裏不舒服,疼了半夜實在不行,天不亮就去找來大夫,藥熬到這會子,也快熬好了。”
“噢。”我點頭,這種事我也不會在意的,依舊低頭吃餅。不一會兒還看見那二姨太的丫鬟盛好了藥,上樓去了。
我吃完餅,向桃三娘道了謝,也回家忙我自己的家務活去。
午間才做好了午飯,我伺候爹娘吃時,卻聽見屋外一片人聲沸沸揚揚。
我多事,立刻跑出去瞧,卻見歡香館門口站了一圈人。還有一些人從我家門口跑過去,有人說:“歡香館裏死了人了。”
我不禁頭皮一陣發麻,真是意想不到,歡香館裏死了人?我回去趕緊胡亂扒了兩口飯,又想跑去歡香館,誰知娘沉著臉訓斥我說:“明知道死了人,也不怕煞氣重,不準去!”
我隻好悻悻地收住腳步,站在院子裏朝歡香館張望良久。
後來才知道,死的是二姨太的那個貼身丫鬟。她熬好了藥端去給三姨太後,三姨太胃正疼著,便罵了她幾句,她不忿頂了嘴。程大爺一時火起,便命人把她捆了到馬廄裏,還讓下人用馬鞭抽了她幾下。
二姨太為人雖然懦弱不多說話,但這次也為她丫鬟去找三姨太求情,三姨太反而又抱怨說這是故意惹她生氣,一下子不但胃疼,肚子、心口都疼起來了。這一鬧更攪得上下亂成一團,程大爺大罵了二姨太一頓,但也沒對她怎樣,隻是那丫鬟,居然脾氣十分剛烈,被打之後別人把她放開,她竟突然一頭撞在牆上,頓時頭破血流、暈厥在地,不一會兒就斷氣了。
歡香館死了人,驚動到官府,幸而程大爺在這方麵交際頗廣,丫鬟又的確是自己碰死的,便迅速買棺收殮了事。經此一嚇,那位三姨太當場暈過去,醒來拉著程大爺連喊著要回家……
我第二天去菜市買菜之時經過歡香館,隻見馬廄邊停了一口棺材,旁邊供奉了一碗白豆腐、一碗白米飯,有不少人在燒蠟燭紙衣,愁雲慘霧的。嚇得我加快了腳步,心裏也在擔心桃三娘的生意,怕是就這麽給耽誤了,還有那二姨太,不知現在怎樣光景?正想著,才走到小秦淮邊,卻看見桃三娘站在那裏,她穿一身蓮青色的對襟衣衫、褶裙,手裏拿著個籃子,看見我照舊是笑容可掬的模樣。
“三娘?你怎麽在這兒?”我詫異道。
“是啊,何二做飯,我去菜場走走。”說罷,她便攜了我一塊兒走。
我忍不住問她:“三娘,棺材停在門口你還怎麽做生意啊?”
“那姑娘怪可憐的,生意還是小事情。”桃三娘搖頭歎了一句。
“可是……”我欲言又止,這時已經走到菜場,人多口雜,我不知道該不該繼續與三娘談論這件事。剛好走過一個賣幹鮮果子的小攤,桃三娘站住了:“咦,才九月就有榧子了?”然後開始與小販討價還價,挑揀了兩斤榧子,再稱了三斤栗子,一斤柿子餅。
我不好再說什麽,隨便買了點菜,和桃三娘一起往回走。
回去的路上,桃三娘忽然又歎了口氣:“那位二姨太,這回卻真是鐵了心了。”
“嗯?”我一愣,沒明白她的話。
桃三娘冷笑:“那丫頭與二姨太朝夕相處這麽多年了,兩人可是有情有義的。程府上下,別的下人免不了趨炎附勢,厚此薄彼,隻有這丫頭對主母不離不棄。二姨太昨兒一整日都不吃不喝不說話……也是孽障啊。”她又歎一口氣,頓了頓,“其實那三姨太,也並非真的就心腸歹毒至此,她隻是太年輕,出身單薄命苦,一時得了勢,就未免恃寵而驕些罷了。”
我笑說:“三娘你眼中看人,卻也沒有十足的壞人呢。”
“世事原本如此。”桃三娘忽然伸手摸摸我的頭,若有所思地道,“世間本也沒有十足的壞人,隻有十足的欲望。”
“噢……”我似懂非懂地答應了一句。
已經走到歡香館,桃三娘拉我進去坐坐,我說不去了,桃三娘看出我是害怕,卻拉著我的手:“進來坐會兒吧,三娘在,怕什麽?”
我被她牽著手,不知不覺地跟著往裏走。
直至這三姨太進門,程家延續香火才有了希望。三姨太本是煙花女子,但與程大爺結識的時候,年紀尚輕身子未破,卻還是個清倌人,兼之生得嬌俏可人,就被程大爺看中贖了身。沒想到進府不到一年,就懷了身孕,程大爺自然視之如珠似寶,府中上下都不敢怠慢。尤其她每日夥食,還都得由二姨太親自伺候……想來二姨太心裏,也不能不心酸吧?
我每日到小秦淮畔洗衣,都能聽到不少這樣的議論,心裏不禁為那位二姨太難過。
尤其是那程大爺一行人每天早出晚歸,四處去遊山玩水,而二姨太卻要留下來伺候飲食。我每日起得已經夠早了,但總能看見對麵歡香館的煙囪已經冒出炊煙,二姨太每天天不亮,就早早地起身,到廚房裏為程大爺他們做早點以及白天裏一家人要吃的糕餅點心。
恰好這日,那程府大太太身邊丫鬟有一件衣服需要縫補,先一天晚上送來,我娘做好了,便著我第二天一早給她送去。
我做好早飯,自己急忙吃點,就拿了衣服跑去歡香館。
從側門進了後院,便聞到一股藥味,那位二姨太的丫鬟正守在風爐旁熬藥。二姨太自己則在廚房裏忙著,似乎是做糕。
我趕緊過去:“二夫人好。”
二姨太見是我,點頭笑笑。
我聞著糕的味道很香,恰巧桃三娘走來,我流著口水問:“三娘,這是在做什麽糕?”
“薔薇糕。就是前日你家摘下的那些,我用製有冰片在裏麵的雪花洋糖一起做的花醬,倒比用白糖做的醬味道更香更好。”桃三娘一邊笑一邊說道。
我忽然仿佛有種錯覺,她的笑讓我有點奇特的……不寒而栗的感覺。
“我去給大太太的丫鬟送衣服了。”我嘀咕了一句,就進屋裏去,正好碰見那丫鬟下樓來,我剛要說話,她趕忙做手勢“噓”了一聲,走到眼前來才壓低聲音說:“做好了?”
我說:“做好了。”
“錢已經給過你娘了。”
我說:“知道。”
這時樓上又有個丫鬟下來,風風火火地跑到後院去:“藥熬好了沒有?慢吞吞的,三太太的胃疼得不行了!”
大太太的丫鬟趕緊轉身回樓上去了。
守在風爐邊的丫鬟回道:“快好了。”
“老是慢吞吞的,沒睡醒嗎?”那丫鬟大聲數落一句。廚房裏的二姨太望了她一眼,也沒說什麽。
我躲到桃三娘身邊,她拉我到櫃台前的桌子坐下,從櫃子裏拿出一碟芝麻餅,又倒了一碗茶:“吃吧。”
我高興地點頭,拿起一塊餅吃起來。
院子裏的藥香彌散到四處都是,我隨口問她:“誰生病了?”
桃三娘指指樓上:“那位三夫人。這幾天奔波受了勞累,加上昨晚多吃了一碗糯米圓子,就胃裏不舒服,疼了半夜實在不行,天不亮就去找來大夫,藥熬到這會子,也快熬好了。”
“噢。”我點頭,這種事我也不會在意的,依舊低頭吃餅。不一會兒還看見那二姨太的丫鬟盛好了藥,上樓去了。
我吃完餅,向桃三娘道了謝,也回家忙我自己的家務活去。
午間才做好了午飯,我伺候爹娘吃時,卻聽見屋外一片人聲沸沸揚揚。
我多事,立刻跑出去瞧,卻見歡香館門口站了一圈人。還有一些人從我家門口跑過去,有人說:“歡香館裏死了人了。”
我不禁頭皮一陣發麻,真是意想不到,歡香館裏死了人?我回去趕緊胡亂扒了兩口飯,又想跑去歡香館,誰知娘沉著臉訓斥我說:“明知道死了人,也不怕煞氣重,不準去!”
我隻好悻悻地收住腳步,站在院子裏朝歡香館張望良久。
後來才知道,死的是二姨太的那個貼身丫鬟。她熬好了藥端去給三姨太後,三姨太胃正疼著,便罵了她幾句,她不忿頂了嘴。程大爺一時火起,便命人把她捆了到馬廄裏,還讓下人用馬鞭抽了她幾下。
二姨太為人雖然懦弱不多說話,但這次也為她丫鬟去找三姨太求情,三姨太反而又抱怨說這是故意惹她生氣,一下子不但胃疼,肚子、心口都疼起來了。這一鬧更攪得上下亂成一團,程大爺大罵了二姨太一頓,但也沒對她怎樣,隻是那丫鬟,居然脾氣十分剛烈,被打之後別人把她放開,她竟突然一頭撞在牆上,頓時頭破血流、暈厥在地,不一會兒就斷氣了。
歡香館死了人,驚動到官府,幸而程大爺在這方麵交際頗廣,丫鬟又的確是自己碰死的,便迅速買棺收殮了事。經此一嚇,那位三姨太當場暈過去,醒來拉著程大爺連喊著要回家……
我第二天去菜市買菜之時經過歡香館,隻見馬廄邊停了一口棺材,旁邊供奉了一碗白豆腐、一碗白米飯,有不少人在燒蠟燭紙衣,愁雲慘霧的。嚇得我加快了腳步,心裏也在擔心桃三娘的生意,怕是就這麽給耽誤了,還有那二姨太,不知現在怎樣光景?正想著,才走到小秦淮邊,卻看見桃三娘站在那裏,她穿一身蓮青色的對襟衣衫、褶裙,手裏拿著個籃子,看見我照舊是笑容可掬的模樣。
“三娘?你怎麽在這兒?”我詫異道。
“是啊,何二做飯,我去菜場走走。”說罷,她便攜了我一塊兒走。
我忍不住問她:“三娘,棺材停在門口你還怎麽做生意啊?”
“那姑娘怪可憐的,生意還是小事情。”桃三娘搖頭歎了一句。
“可是……”我欲言又止,這時已經走到菜場,人多口雜,我不知道該不該繼續與三娘談論這件事。剛好走過一個賣幹鮮果子的小攤,桃三娘站住了:“咦,才九月就有榧子了?”然後開始與小販討價還價,挑揀了兩斤榧子,再稱了三斤栗子,一斤柿子餅。
我不好再說什麽,隨便買了點菜,和桃三娘一起往回走。
回去的路上,桃三娘忽然又歎了口氣:“那位二姨太,這回卻真是鐵了心了。”
“嗯?”我一愣,沒明白她的話。
桃三娘冷笑:“那丫頭與二姨太朝夕相處這麽多年了,兩人可是有情有義的。程府上下,別的下人免不了趨炎附勢,厚此薄彼,隻有這丫頭對主母不離不棄。二姨太昨兒一整日都不吃不喝不說話……也是孽障啊。”她又歎一口氣,頓了頓,“其實那三姨太,也並非真的就心腸歹毒至此,她隻是太年輕,出身單薄命苦,一時得了勢,就未免恃寵而驕些罷了。”
我笑說:“三娘你眼中看人,卻也沒有十足的壞人呢。”
“世事原本如此。”桃三娘忽然伸手摸摸我的頭,若有所思地道,“世間本也沒有十足的壞人,隻有十足的欲望。”
“噢……”我似懂非懂地答應了一句。
已經走到歡香館,桃三娘拉我進去坐坐,我說不去了,桃三娘看出我是害怕,卻拉著我的手:“進來坐會兒吧,三娘在,怕什麽?”
我被她牽著手,不知不覺地跟著往裏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