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帶著無奈與遺憾離開故鄉趙國都城邯鄲。他在趙國留下的文章《議兵》是一篇獨具光輝的珍貴經典。《議兵》真實地記錄了荀子與趙孝成王、臨武君、李斯、陳囂一同討論軍事問題的境況,全麵展現出荀子的軍事思想。
先秦時代兵家吳起、孫武、孫臏等所著兵法,談的大多是戰略戰術。荀子《議兵》所談的兵法,則不僅僅是打仗的技術操作,更為重要的是與社會、與政治密切相關的軍事政治學。
荀子第一次把儒家思想融入到軍事理論中去。他運用儒家思想總結春秋戰國幾百年的戰爭經驗,提出了較之其他兵家理論更為關鍵和深刻的軍事思想和原則。他論述了戰爭的目的,戰爭的性質,戰爭勝負的根本原因,軍事與政治,軍事與人民,軍隊內部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等一係列重大問題,是一部完整的儒家戰爭論。
為什麽要打仗?荀子認為,“兵者,所以禁暴除害也,非爭奪也。”1打仗的目的,是為了禁止暴虐,鏟除禍害,並不是為了爭奪地盤,更不是為了稱霸殺人。荀子說,仁者愛人,因為愛人,所以才憎恨那些害人的人;義者講理,因為要維護正理,所以才憎恨那些禍亂正理的人。用兵打仗的目的是為了弘揚道義、驅逐邪惡。
荀子認為,“禮者,治辨之極也,強固之本也,威行之道也。”111禮是治理國家的最高準則,是使國家強盛鞏固的根本,是威望行於天下的途徑。鎧甲堅固,武器精良,不一定勝券在握;城牆高,護城河深,不能就算固若金湯;軍令嚴,刑法多,不一定威望高。隻有遵循禮義之道才能成功,不遵循禮義之道就要失敗。最終決定戰爭勝負的,不是武器裝備,不是防守工事,不是將軍的指揮,而是君王政治路線的對錯,民心的背向。
政治統帥軍事,民心決定勝負。荀子把軍事問題放在政治大背景下來認識,軍事行為不是獨立在政治之外,而是和政治密切相關。所以,荀子提出,用兵打仗最重要的是“一民”。
荀子把執行正確政治路線的軍隊稱作“人師”,正義之師、仁義之師。他說,正義之師的將軍犧牲在戰鼓旁邊,駕車的馭手死在他的戰車上,各級軍官死在職守上。聽到擂鼓的聲音就前進,聽到鳴金就撤退;服從命令最重要,取得戰功在其次。不準殺害老弱,不準踐踏莊稼,對投降者不抓,對於敢頑抗者不饒恕,對投誠者不當俘虜看待。需要殺的,不是百姓,而是殺那些危害百姓的人。所以,離得近的人歡迎他們的到來;離得遠的人不顧顛簸之苦,跑來歸順;四海之內如一家,凡是人跡能夠達到的地方,沒有不順服的。這就叫作人師。
按照荀子的描繪,“人師”是一支以仁義和王道作為指導思想的軍隊,是一支頑強的有紀律的軍隊。將軍和士兵作戰勇敢不怕犧牲,一切行動服從命令聽指揮。軍紀嚴明,不準殺害百姓,不準踐踏莊稼,不準虐待俘虜,對投降的敵兵和百姓一視同仁。這樣的“人師”,無論走到哪裏,都會把仁義和王道帶到哪裏,都會得到人民的愛戴和擁護。
但是,在荀子看來,他所推崇的“人師”無論是過去的春秋時代,還是當時的戰國時代都沒有出現。
荀子把當時列國的軍隊做了一個分析。認為無論是齊國推崇的“技擊”,還是魏國用考試辦法錄用的“武卒”,還是秦國選拔的“銳士”,都是用利益來招募兵員,缺乏正確的指導思想,走的都是雇傭之道。荀子把這些國家的軍隊一概稱為“盜兵”。盡管他們的具體做法不同,而實質上並沒有太大的區別。就連齊國的田單,楚國的莊嬌,秦國的衛鞅,燕國的樂毅,這些被稱為善於用兵的名將,荀子把他們所帶的兵都一概稱之為“盜兵”。因為他們指揮打仗,隻能在用兵的巧妙和拙劣、強大和弱小上比一個高低,至於他們遵循的領兵原則都是一樣的。這些人隻會抓住對方的弱點,伺機詐取,玩弄陰謀詭計,所以仍然免不了是一些盜賊式的軍隊。
荀子認為春秋時代的五霸,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越王勾踐,這些人的軍隊做到了和衷共濟,團結一心,走進了禮義教化的門,然而還沒有抓住根本,所以,他們能夠稱霸一方,卻不能稱王天下。
所以,在荀子看來,真正的仁義之師還沒有出現。
過去,我們對荀子的研究,注重的是荀子的哲學思想、政治思想、教育思想,對於荀子的軍事思想重視不夠。深入研究荀子的《議兵》,就會發現,荀子不但對兵法有深入的研究,而且有獨到的見解。應該說荀子的軍事思想較之孫吳等兵家更高一籌。
荀子站在政治的高度來看戰爭。荀子的軍事思想,雖然也探討戰略戰術問題,但他特別看重的是戰爭目的的正義性。兩千多年前,在許多人都拋棄正義,一心用戰爭手段奪取個人和小集團利益的時候,荀子的戰爭觀,非常高明,非常獨特,具有劃時代的意義。所以,有人把荀子的軍事思想稱之為荀子兵法。
先秦時代兵家吳起、孫武、孫臏等所著兵法,談的大多是戰略戰術。荀子《議兵》所談的兵法,則不僅僅是打仗的技術操作,更為重要的是與社會、與政治密切相關的軍事政治學。
荀子第一次把儒家思想融入到軍事理論中去。他運用儒家思想總結春秋戰國幾百年的戰爭經驗,提出了較之其他兵家理論更為關鍵和深刻的軍事思想和原則。他論述了戰爭的目的,戰爭的性質,戰爭勝負的根本原因,軍事與政治,軍事與人民,軍隊內部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等一係列重大問題,是一部完整的儒家戰爭論。
為什麽要打仗?荀子認為,“兵者,所以禁暴除害也,非爭奪也。”1打仗的目的,是為了禁止暴虐,鏟除禍害,並不是為了爭奪地盤,更不是為了稱霸殺人。荀子說,仁者愛人,因為愛人,所以才憎恨那些害人的人;義者講理,因為要維護正理,所以才憎恨那些禍亂正理的人。用兵打仗的目的是為了弘揚道義、驅逐邪惡。
荀子認為,“禮者,治辨之極也,強固之本也,威行之道也。”111禮是治理國家的最高準則,是使國家強盛鞏固的根本,是威望行於天下的途徑。鎧甲堅固,武器精良,不一定勝券在握;城牆高,護城河深,不能就算固若金湯;軍令嚴,刑法多,不一定威望高。隻有遵循禮義之道才能成功,不遵循禮義之道就要失敗。最終決定戰爭勝負的,不是武器裝備,不是防守工事,不是將軍的指揮,而是君王政治路線的對錯,民心的背向。
政治統帥軍事,民心決定勝負。荀子把軍事問題放在政治大背景下來認識,軍事行為不是獨立在政治之外,而是和政治密切相關。所以,荀子提出,用兵打仗最重要的是“一民”。
荀子把執行正確政治路線的軍隊稱作“人師”,正義之師、仁義之師。他說,正義之師的將軍犧牲在戰鼓旁邊,駕車的馭手死在他的戰車上,各級軍官死在職守上。聽到擂鼓的聲音就前進,聽到鳴金就撤退;服從命令最重要,取得戰功在其次。不準殺害老弱,不準踐踏莊稼,對投降者不抓,對於敢頑抗者不饒恕,對投誠者不當俘虜看待。需要殺的,不是百姓,而是殺那些危害百姓的人。所以,離得近的人歡迎他們的到來;離得遠的人不顧顛簸之苦,跑來歸順;四海之內如一家,凡是人跡能夠達到的地方,沒有不順服的。這就叫作人師。
按照荀子的描繪,“人師”是一支以仁義和王道作為指導思想的軍隊,是一支頑強的有紀律的軍隊。將軍和士兵作戰勇敢不怕犧牲,一切行動服從命令聽指揮。軍紀嚴明,不準殺害百姓,不準踐踏莊稼,不準虐待俘虜,對投降的敵兵和百姓一視同仁。這樣的“人師”,無論走到哪裏,都會把仁義和王道帶到哪裏,都會得到人民的愛戴和擁護。
但是,在荀子看來,他所推崇的“人師”無論是過去的春秋時代,還是當時的戰國時代都沒有出現。
荀子把當時列國的軍隊做了一個分析。認為無論是齊國推崇的“技擊”,還是魏國用考試辦法錄用的“武卒”,還是秦國選拔的“銳士”,都是用利益來招募兵員,缺乏正確的指導思想,走的都是雇傭之道。荀子把這些國家的軍隊一概稱為“盜兵”。盡管他們的具體做法不同,而實質上並沒有太大的區別。就連齊國的田單,楚國的莊嬌,秦國的衛鞅,燕國的樂毅,這些被稱為善於用兵的名將,荀子把他們所帶的兵都一概稱之為“盜兵”。因為他們指揮打仗,隻能在用兵的巧妙和拙劣、強大和弱小上比一個高低,至於他們遵循的領兵原則都是一樣的。這些人隻會抓住對方的弱點,伺機詐取,玩弄陰謀詭計,所以仍然免不了是一些盜賊式的軍隊。
荀子認為春秋時代的五霸,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越王勾踐,這些人的軍隊做到了和衷共濟,團結一心,走進了禮義教化的門,然而還沒有抓住根本,所以,他們能夠稱霸一方,卻不能稱王天下。
所以,在荀子看來,真正的仁義之師還沒有出現。
過去,我們對荀子的研究,注重的是荀子的哲學思想、政治思想、教育思想,對於荀子的軍事思想重視不夠。深入研究荀子的《議兵》,就會發現,荀子不但對兵法有深入的研究,而且有獨到的見解。應該說荀子的軍事思想較之孫吳等兵家更高一籌。
荀子站在政治的高度來看戰爭。荀子的軍事思想,雖然也探討戰略戰術問題,但他特別看重的是戰爭目的的正義性。兩千多年前,在許多人都拋棄正義,一心用戰爭手段奪取個人和小集團利益的時候,荀子的戰爭觀,非常高明,非常獨特,具有劃時代的意義。所以,有人把荀子的軍事思想稱之為荀子兵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