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麵三個量表是被國內多家醫院及中國兒童健康網、兒童博客網和中華育兒網等相關醫療網站采用的。為了說明問題,請原諒我不厭其煩地把它們羅列在這裏。


    美國簡化康奈爾兒童行為量表(每項視程度不同打0—10分,下表同)


    1活動過多,一刻不停( )


    2興奮活動,容易衝動( )


    3惹惱其他兒童( )


    4做事不能有始有終( )


    5坐立不安( )


    6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分散( )


    7必須立即滿足要求、容易灰心喪氣( )


    8經常易哭( )


    9情緒變化迅速劇烈( )


    10勃然大怒或出現意料不到的行為( )


    診斷:得分計算:沒有—0分;稍有—1分;較多—2分;很多—3分。總分超過10分為陽性,即為多動症。


    上海市多動症協作組製定的兒童多動症行為量表


    1上課時坐立不安( )


    2上課時經常講話( )


    3上課時小動作多( )


    4發言不舉手( )


    5不專心,東張西望,易因外界幹擾而分心( )


    6情緒變化快,易與人爭吵( )


    7常惹人幹擾人活動( )


    8不能平心靜氣玩耍( )


    9做事心血來潮,想做什麽就做什麽,往往有始無終( )


    10做事不計後果如何( )


    隨便拿父母鈔票,或在外偷竊( )


    丟三落四,記憶力差( )


    學習成績差( )


    說謊、罵人打架( )


    診斷:得分計算:沒有—0分;稍有—1分;較多—2分;很多—3分。總分超過10分為陽性,即為多動症。


    美國精神病協會製定的診斷標準


    1常常手腳動個不停或在座位上不停扭動(少年可僅限於主觀上感到坐立不安)( )


    2要求靜坐時難以靜坐( )


    3容易受外界刺激而分散注意力( )


    4在遊戲或集體活動時不能耐心地排隊等候上場( )


    5常常別人問話未完即搶著回答( )


    6難以按照別人的指示去做事,不是由於違抗行為或未能理解,如不做家務等( )


    7在做作業或遊戲中難以保持注意力( )


    8常常一件事未做完又換另一件事( )


    9難以安靜地玩耍( )


    10經常話多( )


    常常打斷或幹擾他人活動,如幹擾其他兒童的遊戲( )


    別人和他講話時常似聽非聽( )


    常丟失學習或活動要用的物品,如玩具、書、作業本等( )


    常常參與危險活動而不考慮後果,如亂跑到街上去而不顧周圍等( )


    診斷:在7歲以前起病,病史已有半年以上,並具備上述指標8條以上為陽性,即為多動症。


    幾乎所有兒童的正常行為都成了“臨床表現”!


    按這幾個量表來判定,“多動症兒童”豈止是上麵提到的患病比例,幾乎所有的兒童都得成為“患兒”吧,這之中當然包括我自己的女兒——毫無疑問,她如果在童年時用這幾張量表來測,每樣都不嚴重,又都有一點點,平均各項得分為“1”,那麽也得被診斷為“陽性”吧。


    那麽,哪個兒童不是“患兒”呢?


    《疾病發明者》作者對當前醫療界過度診斷、濫用藥物現象給予揭露和批評,稱這種現象是“發明疾病”。其中“多動症”就是典型的“被發明的病症”。


    他說:“醫生自己經常搞不清楚,因而常常誤用有爭議的診斷輔助工具。連多動症支持者都估計,被診斷為多動症的兒童有三分之一是診斷模式下的犧牲品。比較各國,也可以發現把多動症的標簽貼在孩子身上是多麽隨便的事。根據研究,巴西兒童有5.8%患多動症,芬蘭有7.1%,阿聯酋14.9%的孩子患有注意力缺乏症。怎麽會有這樣的差異?誰知道!小孩每天服藥的情況就這樣盲目形成,要對抗的病狀卻十分模糊。‘多動症兒童’的沉重標簽往往基於醫生的主觀印象;診斷多動行為的某些準則也可以在多數健康兒童的身上找到,例如經常無法專注聆聽他人說話、做作業和組織活動經常有困難、回答問題經常不假思索。這些是症狀嗎?或者隻是令(某些)大人心煩的行為?”[7]


    “多動症診斷量表”,這個事關千百萬兒童命運與健康的東西是怎樣產生的,誰製定了它,經過了怎樣的檢驗與論證?如此粗製濫造、愚蠢做作的東西,竟然被當作主要檢查工具給兒童使用。它哪裏隻是張量表,簡直就是診斷圈套!


    三、令人眼花繚亂的“致病原因”


    輕率診斷的背後其實隱藏著一個無奈的難堪,這麽“普遍”的一個公共疾病,它的形成機理到底是怎樣的,是什麽原因導致孩子生病?曆經一百多年的“研究”,解釋越來越多,可到現在誰也說不清。


    從現有資料看,有這樣幾種病因說:


    第一,輕微腦組織損害——這一點主要圍繞兒童出生方式進行猜測。在剖腹產被廣泛使用前,被認為是出生時腦部受擠壓所致;剖腹產被廣泛使用後,卻又說是因為剖腹產所致。還有的說是母親懷孕期感染、高血壓,或嬰兒期喂奶及其他活動使腦部受到損害所致。總之,孕產期、成長期的每一種情況都被猜測為可能,似乎一個人隻要“出生”過,經曆過胎兒與嬰兒期,他的腦就要被損害。巧妙的是這些“損害”基本上都是不可測的。


    第二,城市環境汙染造成的鉛中毒致病——這個原因聽起來有些道理。但這裏有幾個疑問:第一個疑問是,一百六十多年前問題被提出來時,城市環境汙染問題應該還不存在吧?第二個疑問是,每座城市的兒童都呼吸著相同的空氣,為什麽隻是一部分人得了病?第三個疑問是,生活在偏遠山村的孩子不得這個病嗎?


    第三,遺傳生理因素——這方麵有看似很專業的表述,但分析後就可以看到,在沒有獲得充分證據的前提下,以大腦某個微小的生化指標差異來解釋一個病因,這不過是自說自話的猜測。人與人之間本來是有一些生理指標差異的,這很正常;同一個人在不同的氣候、環境、心情、年齡、飲食下,許多生理指標都會發生變化。拿不出更有說服力的東西,隻好拿雞毛當令箭了。


    第四,維生素缺乏、食物過敏、微量元素的缺乏、環境汙染、食物添加劑等致病——這類猜測很多,看得讓人發暈。幾乎是當下社會生活中有什麽問題,什麽問題就成了病因。如果這些因素都可以導致兒童患多動症,那麽剩下的唯一問題就是:以後還有沒有健康兒童了?


    第五,家庭或學校的教育因素,使孩子心理受到損傷——這是唯一通過直接觀察、在大量案例的基礎上得出來的,而不是通過猜測得出來的。這個原因最有說服力,可是總被擺到一個最不重要的位置。所有談多動症的資料都首先試圖說明多動症的成因是腦部問題,是個生理問題,而教育問題、心理成因隻是偶爾被一些資料淡淡提及。


    在這個被淡淡提及的原因之下,沒人能解釋,一個基於教育形成的問題為什麽需要孩子自己服藥治療。近年來離婚數字攀升導致“兒童多動症”發病率高似已成為一種證據,人們發現,單親家庭的孩子比雙親家庭的孩子更易“得病”——可是父母離婚給孩子帶來的心理創傷,吃藥能解決嗎?父母間的爭吵已使孩子內心傷痕累累,然後孩子又被告知自己有病,這難道不是雪上加霜嗎?


    由著名的諾華藥廠資助的德國《兒科醫學實務》雜誌出了一本《注意力缺乏和多動》專刊,裏麵甚至推斷多動症是石器時代的遺產,並告訴大家“多動症在人類早期可能屬於有益的(遺傳決定的)行為工具,在現代社會卻成了缺點,會危害兒童的發展和社會適應性”。[8]——連人類千萬年間保留下來的遺傳特點也變成病了。


    四、疾病後果,荒謬的邏輯關係


    雖然病因說不清,關於該病的後果倒是總被描述得很清楚,聽起來讓人憂心忡忡。不同的資料都在說,多動症兒童如不及時治療,大多數人會出現青春期犯罪、自控能力差、衝動、好逸惡勞、貪圖享受等等,形成反社會人格,成年後成為酒精及麻醉劑濫用的高危人群,犯罪率較高。總之,他們的未來都是陰暗的,甚至是罪惡的。


    一個疾病最後發展為一個道德問題!


    多動症與反社會人格之間的因果關係是怎樣形成的,“病症”與“犯罪”之間的邏輯關係是如何推斷出來的,它們之間的轉變機理是什麽,沒有人能說明。但是,相關醫療信息都在這樣說。


    人的一種情緒可能會影響一些生理指標,同時一些生理上的變化也可能會給人帶來情緒上的一些變化。但生理疾病和人格道德能形成直接的因果關係嗎?我們能說有高血壓或肺氣腫的人最後大部分會變成壞蛋嗎?事實是得過腦膜炎、腦瘤、腦萎縮等腦部疾患的人,他們的道德發展和疾病都沒有關係,為什麽單單是兒童多動症就會導致道德變異?


    退一步,假如這是真的,童年時期基於遺傳或環境罹患的一種病症,最後真的轉化為成年後的一種道德麵貌,那麽患者是否就無須為他成年後的反社會行為負責,因為他自身就是個疾病的受害者。有精神疾患的人殺人不都可以免死嗎?——這樣推下來,一個罪犯隻要被證實童年時期有“多動症”,是否就可以減免刑事責任?


    五、為什麽被確診的人數越來越多


    既然多動症的致病原因到現在從未有可靠的說法,那麽到底是什麽原因,讓多動症確診越來越多呢?難道僅僅是誤診斷嗎?


    其實“多動症”從霍夫曼最早“發現”的一個多世紀以來並未引起人們的特別關注,這種情況直到利他林(呱醋甲酯methylphenidate,又名:利他林ritalin)的出現。把利他林的發展史梳理一下,基本就可以明白“病人”越來越多的真相了。


    1944年,ciba公司(也就是今天的利他林製造商)的化學家潘尼鬆合成利他林。這種藥最初隻開給成人,治療疲勞過度,心情抑鬱,老年生理混亂。在開始的二十多年間,這個藥一直不出名,銷售也不好,因為它的具體適應症始終不清楚。1961年,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允許使用利他林來治療有行為問題的兒童。它曾被發放到馬裏蘭州兩所黑人兒童學校,學生服用後,校園裏推擠哄鬧的情景有所減少。這啟發一群美國醫生把藥大麵積使用於兒童,以發現哪些人需要吃藥。開始時藥物本身是用來檢測孩子有沒有病,吃下去行為有改變的就是有病,相反,對藥沒有反應的就是健康小孩。後來就作為治療藥品大麵積應用於兒童。1970年美國大約有二十萬至三十萬兒童服用利他林[9];到了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中期,有一百萬兒童在吃利他林;而到了本世紀初,服用這種藥的美國兒童增加到了六百萬,其中近一半兒童用它來治療注意缺陷多動症。[10]


    如果在很多年前因為孩子不乖就給他吃藥,那一定是件不可思議的事,利他林讓不乖變成了一種要用藥物治療的病症。


    現在治療多動症的藥物已有很多種,可分為中樞神經興奮劑、抗憂鬱劑、抗精神病藥及抗癲癇劑等,但利他林仍是最常用的。需要注意的是,這類藥都價格不菲。


    資料顯示,美國兒童缺陷多動症治療和藥品市場每年高達三十億美元。到2012年,英國的兒童缺陷多動症治療和藥品市場也將達到一億一百萬英鎊。而各大相關製藥公司每年還在向遊說團體投入大量的資金,要求政府放寬對兒童缺陷多動症藥品的限製和管理。


    現在治療兒童多動症的藥品被銷售到世界各個國家,adhd這一疾病在中國也流行起來。國內某醫療網站有這樣一段話:“利他林治療兒童多動症非常有效,唯一的缺點是,它無法根除這種疾病,隻能長期服用。”網上售價每瓶從三百七十元到三千四百元不等。在國外,家裏如有孩子服藥,這也是筆不小的開支。


    美味的餡餅誰都想切一塊。在華的著名外資藥業西安楊森公司宣稱他們研製出治療多動症的長效型藥物——“專注達”,其宣傳也很深入人心。


    2007年夏天,北京兩家最具影響的報紙《北京晚報》和《北京青年報》都發表消息,由美國禮來公司研發生產的中樞神經興奮劑“擇思達”(鹽酸托莫西汀)正式登陸中國市場。配合藥品上市的報紙新聞中宣稱兒童多動症“藥物治療是首選”。相同的宣傳進入冬季時又出現,《北京青年報》11月30日在“健康關懷”版又發表《兒童多動症不及時治療會累其一生》,提醒家長對此病不能掉以輕心,一定要治療,“藥物治療是首選”,然後告訴大家有一種藥叫擇思達,“每天一次可全天不間斷控製症狀,適合長期服用而不會引起藥物依賴”。


    2008年7月5日該報又發表《小孩子的“注意力”,父母注意了嗎?》,提醒家長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就是兒童多動症,如果不治療,除了當下學習困難,50%—65%的人將來會有這些問題:工作中表現不佳,時間觀念差,人際交往技能不佳,易發火,性情暴躁,酒精或藥物成癮,犯罪率高等。然後強力推薦說:“最近中華小兒神經協會、中華兒科保健協會和中華小兒精神協會三家將聯合出台中國adhd的治療方案。在這個方案中,呱甲酯(即呱醋甲酯,利他林)被列入第一線首選治療用藥,尤其是長效呱甲酯控釋片,具有效果好、維持時間長、不良反應小等優點,逐漸被國內外治療指南推薦成為治療多動症的首選藥,已經進入了國家兒童醫保目錄。”類似的宣傳六七月間還在《羊城晚報》《北京晨報》等報紙上出現,都不約而同地提到這三家“協會”和這個藥。但除了在這幾篇文章中看到這三家協會的名稱,網上沒查到這三家“協會”的網站以及其他相關信息。我問了幾個醫藥界的朋友,他們也沒聽說過這幾個“協會”。


    現在有一種“軟廣告”——這在廣告界是心知肚明的事,即商家廣告以新聞消息的方式出現。當然,隻要是廣告,不論什麽麵目出現,都是要給媒體付錢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一個教育專家16年的教子手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尹建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尹建莉並收藏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一個教育專家16年的教子手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