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小事兒就是大事情(3)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一個教育專家16年的教子手記 作者:尹建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我很慶幸在圓圓出生前讀到一本《新育兒百科全書》,這本書非常好,是美國一位著名兒科醫生、兒童心理學家寫的。當時也買了另外幾本“國產”育兒書,看完後,覺得這本“進口”書的育兒觀處處追求“自然”,卻又科學客觀,很合自己胃口。比如在嬰兒睡眠這個事上,我當時看到的“國產”書裏都講孩子出生後,應該盡量給他一個安靜的環境,讓孩子有良好的睡眠。而這本書裏卻是這樣寫的:
“家裏有些動靜,一般不會影響孩子睡覺。父母在房間裏走動不用躡手躡腳,說話也不必悄聲細氣,否則孩子習慣了寂靜的環境,突然聽到一點聲音反而容易驚醒。無論嬰兒還是兒童,隻要平日習慣了家裏的一般嘈雜聲和說話聲,即使有客人來訪談笑,或收音機、電視機打開著,甚至有人走進他們的臥室,他仍然可以睡得很香。”[5]
短短一段話讓我受益匪淺。
這段話提醒我,孩子的睡眠完全可以和大人的正常活動做到兩不打擾,一個略有噪音的環境還有利於養成孩子睡覺不怕打擾的好習慣。所以圓圓出生後,我們該幹什麽幹什麽,說話聲、電視音量平時多大還是多大。而床上這個小嬰兒也確乎表現出不怕打擾的樣子。她滿月時在照相時的表現,更加深了我的這種印象。
當時我家還沒有相機,圓圓過滿月時就從外麵找個人來家裏給她照相。攝影師來了,這個小嬰兒正睡著。因為攝影師接下來還要到另外一家人那裏拍照,不願等,我們就決定把孩子弄醒。
我先輕摸她的臉蛋,用平常的聲音喊她醒來,結果沒反應。
於是把小被子揭開,一邊活動她的四肢一邊用稍大的聲音跟她說話,她還是不理睬。
她爸爸在旁邊說,抱起來應該就醒了。我把她抱起來,拍拍她的屁股和背,左拍右拍,好像都拍在別人身上,她的頭靠在我胸前睡得更香了。
大家覺得又奇怪又好笑,連攝影師也說真是奇怪了,怎麽叫不醒呢。然後我們又用手輕撓她脖子處癢癢肉,她隻是頭和脖子微微扭動一下,臉上還出現一個淺淺的微笑,鼻息均勻,繼續她的美夢。
最後,姥姥使出絕招,拿來一塊毛巾給她擦臉,又濕又涼的毛巾擦到她粉嫩的臉上,可小家夥僅僅是鼻子微微地皺了一下,然後麵目恬淡,神情泰若,更加自我地酣睡著,就是不醒來。
這樣折騰了近半個小時也沒把她弄醒,沒辦法,我們隻好讓攝影師先到別人家照,返回來再給我們照。可攝影師走了還不到十分鍾,圓圓醒來了,她先是扭動一下身體,睜開眼睛,然後小嘴一咧,哭起來,要吃奶了。我們真是又氣又笑——也太自我了吧。
這件事讓我們發現,孩子豈止是“不怕打擾”,簡直是“特別地不怕打擾”。因為一般情況下人們沒有必要把一個正在熟睡的嬰兒叫醒,所以這個現象也不容易被發現。從那以後,我們就更不擔心有什麽聲音能吵著她了,而她也確實能在任何聲音裏睡得香甜。
事實上,圓圓稍大一些後是很容易被叫醒來的。從她一歲多開始,我們幾次因為趕火車,需要半夜起來,我隻要輕輕一叫她,她就能醒來,不哭不鬧的,非常乖巧。但在平時,她卻總是睡得很沉,隻要這個聲音不是專門叫她,就吵不著她。她的耳朵好像有特別的功能,能把無關的聲音過濾掉。
她兩歲左右時,有天晚上我和她爸爸在臨睡前因為一件什麽事大聲爭辯,當時圓圓和我們在一個屋裏,已睡著了。我們開始還擔心把她吵醒,但發現她睡得很踏實,根本沒有被打擾的跡象,於是聲音越來越高,痛快地吵了一架。父母掀起一場聲音的疾風暴雨,圓圓卻始終像在搖籃曲中睡得那麽香甜。
有一些嬰幼兒,他們睡覺好像確實怕吵,這種情況,除了個別特別敏感的孩子,一般是在出生後前幾個月的時間裏慣出壞毛病了。還有一些嬰兒在頭三個月裏會發生腹部絞痛,這也會導致他們突然驚醒啼哭,而大人經常誤以為他們是被吵醒了。無論哪種情況,家長也不應該嬌縱他睡覺怕吵的習慣,應想辦法讓他逐漸適應生活噪音,學會睡覺不怕吵。
一個簡單的生理問題如果一直被錯誤地解決,最後可能會變成一個心理問題。
我聽一位讀研究生的女孩子說,她宿舍有一位室友,睡覺特別怕吵。宿舍四個人,盡管其餘三人一直小心,這位室友總是抱怨宿舍的人弄出動靜吵得她睡不好;當另外三人都不在宿舍時,她抱怨走廊裏有人說話吵到了她;到半夜走廊裏沒人時,她也會睡不踏實,因為窗外還總會不時傳來什麽聲音。她的睡眠問題似乎隻有做魯濱遜才能解決。
可以想象這個女孩給同宿舍的人帶來很多麻煩,而最痛苦的是她自己。據說這個女孩的媽媽也是睡覺特別怕吵,在這方麵就從小嗬護她。可這嗬護不是給孩子造福,而是給她帶來可能一生甩不掉的麻煩。
就像對睡眠環境常有“安靜”要求,人們也習慣於在學習環境上要求安靜。但也正像適當的噪音有助於良好睡眠習慣的養成,適當的噪音也可以培養孩子們在學習方麵的抗幹擾能力。所以在孩子學習環境方麵,也不應該過分追求安靜,以免物極必反。
現在一個比較麻煩的傾向是,在學校裏或家庭裏,我們總在盡力創造“安靜”的學習環境,除了課堂以“安靜”作為審美標準,以喧鬧為壞現象,甚至連小學的活動課也要求孩子們不出聲。這方麵經常是做得太過了。
我在北京某小學看到,每天放學前的活動時間被稱為“管理班”時間,這個時間原本是讓孩子們自由活動的,可實際上它變成了自習課。每班都有一個老師管著孩子們,一旦哪個孩子說話,就要被老師大聲訓斥。有的班紀律不好,老師就要不停地聲嘶力竭喊叫或敲擊講桌以維持“秩序”——學校裏這種從早到晚求安靜的現象其實非常普遍,從我上小學時就這樣,現在似乎更變本加厲。
圓圓上小學二年級時下午開始有了自習課,老師不總是跟在教室裏,大部分時間由班幹部維護秩序。圓圓當時是班長,老師要求她管好自習課的紀律。孩子們已被管了一天了,這個時間好不容易沒有老師管束,哪裏肯聽小班長的話,自習課總是亂哄哄的。圓圓管了這個,那個人又開始說話,尤其她自己埋下頭剛寫了一點作業,教室裏一下就亂了套,她又得重新站起來維持紀律。教室裏的聲音往往大得淹沒她的聲音,圓圓就得大聲喊叫,才能重新讓教室裏安靜一小會兒。
這種做法根本不符合圓圓的天性,而老師又總是要求她對自習課的“紀律”負起責來,這讓她左右為難。過了一段時間,她居然寫了個“辭職報告”,要求辭去班長的職務,想當文藝委員。我問她為什麽,她說文藝委員不需要在自習課上管人。事情把孩子逼得連“官”都不想當了!
小學是兒童的活動場所,孩子的天性就是活潑好動。嘈雜到底怎麽了,它真能妨礙到誰的學習嗎?不少教育工作者都形成了“安靜癖”,甚至這種癖好已到了傷害兒童的地步。
我聽一個朋友說,她兒子所在小學創建“文明校”,創建活動中有個項目是搞“無噪音走廊”。就是下課不許孩子們在走廊裏大聲喧嘩。學校天天派小幹部們在走廊裏巡視,抓喧嘩者。小幹部們把握不好標準,經常是哪個孩子一不留心說話聲音稍大就被記下來,就要扣班裏的分。結果各班主任們為避免扣分,下課把學生關在教室,不讓學生到走廊中,誰想上廁所先在教室裏排隊,一個上完回來另一個再上。聽說這個學校的走廊確實很安靜,經驗還被推廣到別的小學……
在“無噪音走廊”裏成長的孩子,他所感受到的,實質是學校教育的野蠻。這樣一種創建“文明校”的活動,能讓孩子們心底生長出什麽樣的“文明”呢?
教育應該為培養孩子的習慣而工作,不應該追求表麵的整齊和迎合某些消極癖好。在學習環境方麵,既不需要故意製造喧鬧,也不需要過分追求安靜,順其自然才是最好。學習環境如果符合兒童的天性,孩子能自然形成學習上的抗幹擾能力,他們在這方麵有驚人的生長力。“學習不怕吵”和“睡覺不怕吵”事實上是同一個問題,可以有相同的解決思路。
請看這所小學是如何做的——
孩子們在學校裏是如此自由,每天想上什麽課都是孩子們說了算。這所學校從不以“幹擾別人”這樣的原因製止孩子們做自己想做的事,所以在它的圖書室裏,有人看書,有人唱歌,有人朗讀,有人畫畫。在一般人看來,這裏可是夠喧鬧的,但實際上孩子們卻是互不打擾,各幹各的,自得其樂。學校這樣做的目的,正是為了培養孩子們的抗幹擾能力,目的是讓孩子們學會“無論周圍怎麽嘈雜,都能夠立刻集中精力”![6]
這所學校讓孩子們感到快樂,每個孩子放學後都不想離開,第二天早晨又想早早到校。它招收的學生都很平常,甚至有些是身體有殘疾或被別的學校開除的,但學生們經曆過這樣的小學教育後,最後卻幾乎個個成才——這就是那本很有名的《窗邊的小豆豆》寫到的學校:巴學園。它存在於七十多年前的日本,創辦者是日本教育家小林宗作先生,他的教育思想在今天看來仍非常先進,值得推崇。
在家庭中,家長們當然應該盡量給孩子提供一個安靜的不被打擾的學習環境,但這方麵也是正常就好,不要太苛求了。如果家長在這方麵太用心,甚至表現出焦慮,不但沒有好效果,反而有壞作用。
我曾經遇到過一位鄰居,她住在我的樓下。大約在圓圓讀初中時,她的女兒正要高考。當時圓圓要參加二胡考級,由於上住宿製學校,隻能每個周末回家時練琴。結果隻要圓圓的二胡聲一響,樓下就開始敲暖氣管。開始我們不以為是針對我們來的,因為那個樓雖然隔音不太好,但誰家有什麽聲響,僅僅是隱約聽到,那音量根本影響不到自己。後來又反複幾次,我們才確信那個聲音就是製止圓圓練二胡的。
我後來在電梯裏遇到一些鄰居,從他們的言談中知道這位母親抱怨別人家的聲音影響了她女兒的學習,所以總敲暖氣管,甚至“登門拜訪”過一些人。大家在心裏可能也覺得她做得有些過,不過人們還是很支持孩子高考,都自覺地減少了家裏的各種聲音。
圓圓不能在晚上練二胡了,隻能在周六上午、即那女孩去學校上課時練。那段時間也聽不到鄰居家彈鋼琴的聲音了,隻是不時地聽到樓下敲暖氣管的聲音,看來影響他家孩子學習的聲音是消滅不盡的。我當時就替這個高三的女孩擔憂,家長響亮地敲打暖氣管,其實是不斷地提醒孩子這裏有噪音那裏有噪音。整天豎起耳朵搜索噪音,能把心思放在學習上嗎?
令人遺憾的是那個女孩真的沒考上大學,我知道的結果是她又複讀了。
當然也有可能是孩子自己不想學習,找借口說別人吵著她了,這種情況下,家長更不能助長孩子的壞毛病。
無菌艙裏培養不出體格健壯的人,靠消滅周圍正常聲音來成全學習的做法也沒有道理。在一個正常環境中備受打擾的孩子,在安靜的環境中同樣容易受到打擾,真正打擾他的不是那個聲音,是他尋找聲音的習慣。
孩子成長中會遇到很多問題,家長不可能為孩子營造出每一種理想的生長條件。培養孩子適應環境的能力,就等於為他提供了能隨身攜帶的好環境。
圓圓讀高中時,她姥姥來我家,總擔心電視聲音會吵到她的學習。我們就一次次地告訴她姥姥沒事,您什麽時間想看電視就去看。
我們說的是真心話,隻要不把電視機搬到圓圓的屋裏,她把小屋門一關,根本就不受任何事情打擾。我們一直有意無意地培養她的抗幹擾能力,在她上小學時甚至慫恿她邊看電視邊寫作業。
高考前兩個月,在距離我家不到一百米處,一幢新大樓開始動工。大型車輛因為白天不能進市區,晚上才可以駛進。所以每到晚上十一二點,外麵就開始傳來大卡車的轟鳴聲,鋼筋石塊的裝卸聲,工人們操作時的叫喊聲,一直得持續到淩晨三四點。和我們一個樓上另有兩位考生,他們的家長去找過工地,但沒什麽結果。北京市好像有規定,高考期間居民樓附近的工地不許夜間施工,但那個工地一晚都沒停歇。施工單位隻是不斷地在居民樓裏張貼道歉告示,希望人們諒解。
我和她爸爸心裏也有些著急,但想想施工單位有他們的難處,覺得去找他們也沒什麽效果。我們在家裏所能做的,就是避免提醒,而不是去抱怨。
我們在圓圓麵前從沒提到一句關於工地的噪音的話。觀察到她每天心態平和,猜測她可能壓根就沒注意到這個問題,我們也假裝什麽事都沒有,絲毫沒有流露出對噪音的焦慮。
那一階段圓圓的睡眠也很好,這可能也得益於她從小養成的睡覺不怕吵的習慣。高考前圓圓說自己怎麽感覺不到很緊張,是不是不在狀態啊。考試結束後,她驚奇地說怎麽考試就過去了,也沒失眠一次。
直到這時,我們才敢問她是否受到外麵工地的打擾。圓圓在我們的提醒下才發現外麵的工地開工了,她說這些天有時候感覺到外麵噪音很大,但沒顧上在意,沒發現它有這麽吵。
家長應該給孩子積極的影響,讓孩子學會和周圍的環境和諧相處,而不是處處苛責,處處想改造。
帶著這樣的想法來看“噪音”,它們就不再是噪音——鄰居家裏傳來的電視聲、吵架聲,汽車在路上的行駛聲和喇叭聲,工地上機器的轟鳴聲——它們是城市天籟,我們實在沒有必要被這些聲音困擾。
在很多類似的小問題上,都可以有這樣一種坦然的態度,由此解決的則可能是個大問題。
與其說“睡覺不怕吵”是個生理問題,不如說在某種程度上它也是個教育問題。
“家裏有些動靜,一般不會影響孩子睡覺。父母在房間裏走動不用躡手躡腳,說話也不必悄聲細氣,否則孩子習慣了寂靜的環境,突然聽到一點聲音反而容易驚醒。無論嬰兒還是兒童,隻要平日習慣了家裏的一般嘈雜聲和說話聲,即使有客人來訪談笑,或收音機、電視機打開著,甚至有人走進他們的臥室,他仍然可以睡得很香。”[5]
短短一段話讓我受益匪淺。
這段話提醒我,孩子的睡眠完全可以和大人的正常活動做到兩不打擾,一個略有噪音的環境還有利於養成孩子睡覺不怕打擾的好習慣。所以圓圓出生後,我們該幹什麽幹什麽,說話聲、電視音量平時多大還是多大。而床上這個小嬰兒也確乎表現出不怕打擾的樣子。她滿月時在照相時的表現,更加深了我的這種印象。
當時我家還沒有相機,圓圓過滿月時就從外麵找個人來家裏給她照相。攝影師來了,這個小嬰兒正睡著。因為攝影師接下來還要到另外一家人那裏拍照,不願等,我們就決定把孩子弄醒。
我先輕摸她的臉蛋,用平常的聲音喊她醒來,結果沒反應。
於是把小被子揭開,一邊活動她的四肢一邊用稍大的聲音跟她說話,她還是不理睬。
她爸爸在旁邊說,抱起來應該就醒了。我把她抱起來,拍拍她的屁股和背,左拍右拍,好像都拍在別人身上,她的頭靠在我胸前睡得更香了。
大家覺得又奇怪又好笑,連攝影師也說真是奇怪了,怎麽叫不醒呢。然後我們又用手輕撓她脖子處癢癢肉,她隻是頭和脖子微微扭動一下,臉上還出現一個淺淺的微笑,鼻息均勻,繼續她的美夢。
最後,姥姥使出絕招,拿來一塊毛巾給她擦臉,又濕又涼的毛巾擦到她粉嫩的臉上,可小家夥僅僅是鼻子微微地皺了一下,然後麵目恬淡,神情泰若,更加自我地酣睡著,就是不醒來。
這樣折騰了近半個小時也沒把她弄醒,沒辦法,我們隻好讓攝影師先到別人家照,返回來再給我們照。可攝影師走了還不到十分鍾,圓圓醒來了,她先是扭動一下身體,睜開眼睛,然後小嘴一咧,哭起來,要吃奶了。我們真是又氣又笑——也太自我了吧。
這件事讓我們發現,孩子豈止是“不怕打擾”,簡直是“特別地不怕打擾”。因為一般情況下人們沒有必要把一個正在熟睡的嬰兒叫醒,所以這個現象也不容易被發現。從那以後,我們就更不擔心有什麽聲音能吵著她了,而她也確實能在任何聲音裏睡得香甜。
事實上,圓圓稍大一些後是很容易被叫醒來的。從她一歲多開始,我們幾次因為趕火車,需要半夜起來,我隻要輕輕一叫她,她就能醒來,不哭不鬧的,非常乖巧。但在平時,她卻總是睡得很沉,隻要這個聲音不是專門叫她,就吵不著她。她的耳朵好像有特別的功能,能把無關的聲音過濾掉。
她兩歲左右時,有天晚上我和她爸爸在臨睡前因為一件什麽事大聲爭辯,當時圓圓和我們在一個屋裏,已睡著了。我們開始還擔心把她吵醒,但發現她睡得很踏實,根本沒有被打擾的跡象,於是聲音越來越高,痛快地吵了一架。父母掀起一場聲音的疾風暴雨,圓圓卻始終像在搖籃曲中睡得那麽香甜。
有一些嬰幼兒,他們睡覺好像確實怕吵,這種情況,除了個別特別敏感的孩子,一般是在出生後前幾個月的時間裏慣出壞毛病了。還有一些嬰兒在頭三個月裏會發生腹部絞痛,這也會導致他們突然驚醒啼哭,而大人經常誤以為他們是被吵醒了。無論哪種情況,家長也不應該嬌縱他睡覺怕吵的習慣,應想辦法讓他逐漸適應生活噪音,學會睡覺不怕吵。
一個簡單的生理問題如果一直被錯誤地解決,最後可能會變成一個心理問題。
我聽一位讀研究生的女孩子說,她宿舍有一位室友,睡覺特別怕吵。宿舍四個人,盡管其餘三人一直小心,這位室友總是抱怨宿舍的人弄出動靜吵得她睡不好;當另外三人都不在宿舍時,她抱怨走廊裏有人說話吵到了她;到半夜走廊裏沒人時,她也會睡不踏實,因為窗外還總會不時傳來什麽聲音。她的睡眠問題似乎隻有做魯濱遜才能解決。
可以想象這個女孩給同宿舍的人帶來很多麻煩,而最痛苦的是她自己。據說這個女孩的媽媽也是睡覺特別怕吵,在這方麵就從小嗬護她。可這嗬護不是給孩子造福,而是給她帶來可能一生甩不掉的麻煩。
就像對睡眠環境常有“安靜”要求,人們也習慣於在學習環境上要求安靜。但也正像適當的噪音有助於良好睡眠習慣的養成,適當的噪音也可以培養孩子們在學習方麵的抗幹擾能力。所以在孩子學習環境方麵,也不應該過分追求安靜,以免物極必反。
現在一個比較麻煩的傾向是,在學校裏或家庭裏,我們總在盡力創造“安靜”的學習環境,除了課堂以“安靜”作為審美標準,以喧鬧為壞現象,甚至連小學的活動課也要求孩子們不出聲。這方麵經常是做得太過了。
我在北京某小學看到,每天放學前的活動時間被稱為“管理班”時間,這個時間原本是讓孩子們自由活動的,可實際上它變成了自習課。每班都有一個老師管著孩子們,一旦哪個孩子說話,就要被老師大聲訓斥。有的班紀律不好,老師就要不停地聲嘶力竭喊叫或敲擊講桌以維持“秩序”——學校裏這種從早到晚求安靜的現象其實非常普遍,從我上小學時就這樣,現在似乎更變本加厲。
圓圓上小學二年級時下午開始有了自習課,老師不總是跟在教室裏,大部分時間由班幹部維護秩序。圓圓當時是班長,老師要求她管好自習課的紀律。孩子們已被管了一天了,這個時間好不容易沒有老師管束,哪裏肯聽小班長的話,自習課總是亂哄哄的。圓圓管了這個,那個人又開始說話,尤其她自己埋下頭剛寫了一點作業,教室裏一下就亂了套,她又得重新站起來維持紀律。教室裏的聲音往往大得淹沒她的聲音,圓圓就得大聲喊叫,才能重新讓教室裏安靜一小會兒。
這種做法根本不符合圓圓的天性,而老師又總是要求她對自習課的“紀律”負起責來,這讓她左右為難。過了一段時間,她居然寫了個“辭職報告”,要求辭去班長的職務,想當文藝委員。我問她為什麽,她說文藝委員不需要在自習課上管人。事情把孩子逼得連“官”都不想當了!
小學是兒童的活動場所,孩子的天性就是活潑好動。嘈雜到底怎麽了,它真能妨礙到誰的學習嗎?不少教育工作者都形成了“安靜癖”,甚至這種癖好已到了傷害兒童的地步。
我聽一個朋友說,她兒子所在小學創建“文明校”,創建活動中有個項目是搞“無噪音走廊”。就是下課不許孩子們在走廊裏大聲喧嘩。學校天天派小幹部們在走廊裏巡視,抓喧嘩者。小幹部們把握不好標準,經常是哪個孩子一不留心說話聲音稍大就被記下來,就要扣班裏的分。結果各班主任們為避免扣分,下課把學生關在教室,不讓學生到走廊中,誰想上廁所先在教室裏排隊,一個上完回來另一個再上。聽說這個學校的走廊確實很安靜,經驗還被推廣到別的小學……
在“無噪音走廊”裏成長的孩子,他所感受到的,實質是學校教育的野蠻。這樣一種創建“文明校”的活動,能讓孩子們心底生長出什麽樣的“文明”呢?
教育應該為培養孩子的習慣而工作,不應該追求表麵的整齊和迎合某些消極癖好。在學習環境方麵,既不需要故意製造喧鬧,也不需要過分追求安靜,順其自然才是最好。學習環境如果符合兒童的天性,孩子能自然形成學習上的抗幹擾能力,他們在這方麵有驚人的生長力。“學習不怕吵”和“睡覺不怕吵”事實上是同一個問題,可以有相同的解決思路。
請看這所小學是如何做的——
孩子們在學校裏是如此自由,每天想上什麽課都是孩子們說了算。這所學校從不以“幹擾別人”這樣的原因製止孩子們做自己想做的事,所以在它的圖書室裏,有人看書,有人唱歌,有人朗讀,有人畫畫。在一般人看來,這裏可是夠喧鬧的,但實際上孩子們卻是互不打擾,各幹各的,自得其樂。學校這樣做的目的,正是為了培養孩子們的抗幹擾能力,目的是讓孩子們學會“無論周圍怎麽嘈雜,都能夠立刻集中精力”![6]
這所學校讓孩子們感到快樂,每個孩子放學後都不想離開,第二天早晨又想早早到校。它招收的學生都很平常,甚至有些是身體有殘疾或被別的學校開除的,但學生們經曆過這樣的小學教育後,最後卻幾乎個個成才——這就是那本很有名的《窗邊的小豆豆》寫到的學校:巴學園。它存在於七十多年前的日本,創辦者是日本教育家小林宗作先生,他的教育思想在今天看來仍非常先進,值得推崇。
在家庭中,家長們當然應該盡量給孩子提供一個安靜的不被打擾的學習環境,但這方麵也是正常就好,不要太苛求了。如果家長在這方麵太用心,甚至表現出焦慮,不但沒有好效果,反而有壞作用。
我曾經遇到過一位鄰居,她住在我的樓下。大約在圓圓讀初中時,她的女兒正要高考。當時圓圓要參加二胡考級,由於上住宿製學校,隻能每個周末回家時練琴。結果隻要圓圓的二胡聲一響,樓下就開始敲暖氣管。開始我們不以為是針對我們來的,因為那個樓雖然隔音不太好,但誰家有什麽聲響,僅僅是隱約聽到,那音量根本影響不到自己。後來又反複幾次,我們才確信那個聲音就是製止圓圓練二胡的。
我後來在電梯裏遇到一些鄰居,從他們的言談中知道這位母親抱怨別人家的聲音影響了她女兒的學習,所以總敲暖氣管,甚至“登門拜訪”過一些人。大家在心裏可能也覺得她做得有些過,不過人們還是很支持孩子高考,都自覺地減少了家裏的各種聲音。
圓圓不能在晚上練二胡了,隻能在周六上午、即那女孩去學校上課時練。那段時間也聽不到鄰居家彈鋼琴的聲音了,隻是不時地聽到樓下敲暖氣管的聲音,看來影響他家孩子學習的聲音是消滅不盡的。我當時就替這個高三的女孩擔憂,家長響亮地敲打暖氣管,其實是不斷地提醒孩子這裏有噪音那裏有噪音。整天豎起耳朵搜索噪音,能把心思放在學習上嗎?
令人遺憾的是那個女孩真的沒考上大學,我知道的結果是她又複讀了。
當然也有可能是孩子自己不想學習,找借口說別人吵著她了,這種情況下,家長更不能助長孩子的壞毛病。
無菌艙裏培養不出體格健壯的人,靠消滅周圍正常聲音來成全學習的做法也沒有道理。在一個正常環境中備受打擾的孩子,在安靜的環境中同樣容易受到打擾,真正打擾他的不是那個聲音,是他尋找聲音的習慣。
孩子成長中會遇到很多問題,家長不可能為孩子營造出每一種理想的生長條件。培養孩子適應環境的能力,就等於為他提供了能隨身攜帶的好環境。
圓圓讀高中時,她姥姥來我家,總擔心電視聲音會吵到她的學習。我們就一次次地告訴她姥姥沒事,您什麽時間想看電視就去看。
我們說的是真心話,隻要不把電視機搬到圓圓的屋裏,她把小屋門一關,根本就不受任何事情打擾。我們一直有意無意地培養她的抗幹擾能力,在她上小學時甚至慫恿她邊看電視邊寫作業。
高考前兩個月,在距離我家不到一百米處,一幢新大樓開始動工。大型車輛因為白天不能進市區,晚上才可以駛進。所以每到晚上十一二點,外麵就開始傳來大卡車的轟鳴聲,鋼筋石塊的裝卸聲,工人們操作時的叫喊聲,一直得持續到淩晨三四點。和我們一個樓上另有兩位考生,他們的家長去找過工地,但沒什麽結果。北京市好像有規定,高考期間居民樓附近的工地不許夜間施工,但那個工地一晚都沒停歇。施工單位隻是不斷地在居民樓裏張貼道歉告示,希望人們諒解。
我和她爸爸心裏也有些著急,但想想施工單位有他們的難處,覺得去找他們也沒什麽效果。我們在家裏所能做的,就是避免提醒,而不是去抱怨。
我們在圓圓麵前從沒提到一句關於工地的噪音的話。觀察到她每天心態平和,猜測她可能壓根就沒注意到這個問題,我們也假裝什麽事都沒有,絲毫沒有流露出對噪音的焦慮。
那一階段圓圓的睡眠也很好,這可能也得益於她從小養成的睡覺不怕吵的習慣。高考前圓圓說自己怎麽感覺不到很緊張,是不是不在狀態啊。考試結束後,她驚奇地說怎麽考試就過去了,也沒失眠一次。
直到這時,我們才敢問她是否受到外麵工地的打擾。圓圓在我們的提醒下才發現外麵的工地開工了,她說這些天有時候感覺到外麵噪音很大,但沒顧上在意,沒發現它有這麽吵。
家長應該給孩子積極的影響,讓孩子學會和周圍的環境和諧相處,而不是處處苛責,處處想改造。
帶著這樣的想法來看“噪音”,它們就不再是噪音——鄰居家裏傳來的電視聲、吵架聲,汽車在路上的行駛聲和喇叭聲,工地上機器的轟鳴聲——它們是城市天籟,我們實在沒有必要被這些聲音困擾。
在很多類似的小問題上,都可以有這樣一種坦然的態度,由此解決的則可能是個大問題。
與其說“睡覺不怕吵”是個生理問題,不如說在某種程度上它也是個教育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