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小事兒就是大事情(2)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一個教育專家16年的教子手記 作者:尹建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美國著名兒科醫生、心理學家本傑明·斯巴克先生對這一問題闡述得非常清楚,他說,“為什麽有那麽多孩子吃不下東西?主要原因是喜歡催逼孩子吃飯的父母也不少。”[1]——這句話把事情解釋得很清楚,孩子不喜歡吃飯的主要原因就是家長太在意孩子的吃飯,在這個問題上太強求了。孩子的正常食欲被當下物質和時間都比較充裕的大人好心地破壞了。
不是現在出生的孩子天性變了,是父母都有精力來做違反天性的事了。
斯巴克先生認為:“每個兒童生來就有一套自行調節進食數量和種類、滿足正常生長發育需要的精妙的生理機製。”[2]也就是說孩子自己最清楚自己想吃什麽,該吃多少。大人不要管,他就能正常發揮自己的飲食功能;而家長在這方麵如果經常幹涉孩子,事情就會變糟。“兒童有一種被逼急了就要頂牛的本能。吃什麽要是吃得不高興,下次見了就討厭……催逼兒童吃飯是無益的,反而會進一步敗壞食欲,使之長期得不到複原。”[3]
我在一所小學見到一個五年級小男孩,他奶奶是某農業科學院的食品研究專家,在行業裏很有名氣。後來有一次和男孩的媽媽聊天,聽她說她家每天晚上都做八個菜一個湯,每周的菜譜都是孩子的奶奶精心製定的,主要是根據孩子的發育來考慮,而保姆燒菜的手藝也不錯。我們可以想象這種家庭條件下培養出的孩子,他的身體應該是健康出眾的。
但令人奇怪的是這個孩子和同學們比,長得又瘦又小,像個缺吃少喝的小難民;而且性情古怪,脾氣暴躁,學習成績也不太好。他媽媽說起孩子就愁得要命。
通過和她聊天,我了解到她家庭中一些生活細節後,覺得真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他們用心地把菜譜製定得非常科學,生活中對孩子也是照顧得無微不至。每天除了吃什麽有規定,哪樣東西吃夠多少也有規定。孩子吃不到製定的標準,家長就不肯罷休,一定要想辦法讓孩子“完成任務”。他們的方法如果用於生產一架機器或培育一株玉米,肯定會成功,可惜他們麵對的是一個有獨立意識的孩子。
當我試圖勸這位媽媽在孩子的吃飯問題上不要過分追求“標準化操作”,不要在飯桌上逼迫孩子時,當媽的立即搖頭說,孩子太會耍花招,說有幾天如果家長不因為吃飯嘮叨教訓他,他就好好吃;結果他一筷子隻夾一根菜,一根菜放嘴裏嚼半天,一頓飯下來,其實隻吃了很少的一點。這位家長突然憤憤地說:“我們現在都不管他了。”
可從她接下來的話我才聽明白,所謂“不管”,隻是換了管的方式,每頓飯都給孩子單獨盛出一大碗,不管他吃多長時間,都必須吃完——媽媽覺得自己已做得很夠意思,不再像以前那樣總因為吃飯和孩子發生衝突了。但令她氣憤的是,孩子居然有時能把這碗飯一直吃到睡覺。
我還是想勸說這位家長,讓她替孩子著想一下,體會一下自己不想吃飯別人硬塞的感覺,建議她不要那樣和孩子天天頂牛,允許孩子少吃一些。這位家長立即反駁說,他是個男孩子,個子長不高怎麽辦,全家人為這個著急死了,不多吃些怎麽能長個子呢!
我能理解她的著急,就不死心地想讓她明白,孩子的情緒和進食有很大關係,隻有先解決孩子的厭食問題,才能解決進食問題,而厭食的根源就是家長對孩子的吃飯太斤斤計較了。
這位媽媽對我的話沒有興趣,在言語間表示我不懂得食品營養,不知道一個長身體的孩子每天需要哪些營養,必須達到多少量。她認為她婆婆在這方麵比誰都懂,覺得不需要別人指點。
在這樣的家長麵前,我無計可施了。
有一天,我在學校午餐時觀察了一下男孩。他的飯盒裏東西很少,幾乎沒吃一口,整個午餐時間他隻是做樣子,用勺子撥拉幾下飯,但沒有一口送進嘴裏。到別的同學吃飯結束後,他把所有的飯倒進垃圾桶,走出食堂。他班主任說這個孩子幾乎天天這樣,從不吃學校的飯。以前向他的家長反映過,家長就要求老師盯著他吃飯,並流露出對老師的責怪。老師要關照全班學生,怎麽可能天天盯著他吃飯,所以現在也不對他家長講這回事了。
看著那孩子瘦小的身體、目光裏的飄忽不定和不時流露的敵意,我心裏有說不出的遺憾。家長對孩子充滿了期望,不僅希望他學習成績好,將來能上名牌大學;也希望他心理健康,能生活得幸福;同時還希望他身體健康,長得高高大大,外表出眾。可單是吃飯這一件事,如果弄不對,對這方方麵麵就不知有多大的破壞作用。從吃飯這件事再猜測這個孩子的家長在另一些事上的做法,恐怕也是刻板而缺少對孩子理解的。唉,如果那樣的話,他們的許多希望,恐怕都要竹籃打水一場空了。
如同在學習問題上我對那些幹涉過多的家長們說“不要管孩子”,往往會遭到這些家長的反感一樣,在吃飯的問題上對那些斤斤計較的父母們說“不要管”的話,同樣也會遭到人家的白眼。“不管”在許多父母那裏真是件非常難以做到的事。原因在於他們不認為自己的“管”是多餘的,也不相信這叫“幹涉”,他們堅信這叫關心和指導。所以,如果有人讓他不要“管”孩子,就如同讓他放棄做家長的責任和權利一樣難以接受。
可事實是,如同在學習問題上越“管”越壞一樣,“在吃飯的問題上同孩子鬥狠比強,父母沒有不敗的”。[4]
如何讓孩子有正常的食欲?這其實非常簡單,就是四個字:順其自然。
家長在孩子的吃飯問題上不強迫不焦慮,相信孩子知道自己吃多少。孩子某一天胃口大開,什麽都想吃,某一天卻什麽都不想吃,這都正常。從一開始你就隻是注意食品的營養搭配,把應該給孩子吃的東西拿上桌子,但他吃哪一種、吃多少隻是自己的事,那麽孩子就不會出現厭食的情況,你在這件事上就做得又簡單又成功了。
如果孩子已出現了厭食症狀,斯巴克先生在這方麵給出了一些很好的具體指導,歸納他的指導,有如下內容:
第一,家長改變態度。在孩子的吃飯問題上態度平和,吃多了不表揚,吃少了不批評,這個問題上始終平和愉快,讓孩子不再因為吃飯的問題而感覺有壓力。孩子拿起飯碗時心理上輕鬆,才有可能產生正常食欲。
第二,如果孩子已出現了厭食症狀,就不要指望他半月二十天就能恢複。家長要有耐心,這份耐心不是來自你強壓焦慮的暫時的鎮靜,而應該來自你正確認識後徹底的坦然。孩子的恢複需要很長時間,幾個月甚至幾年。在這個過程中,如果父母隻是由明處強迫變成躲在暗處盯梢,到一定時間終於忍不住又去嘮叨孩子,那麽一切都將前功盡棄。
第三,不要在各種食物間畫杠杠,不能說這個有營養要多吃,那個沒營養要少吃。有沒有營養要靠家長在做飯時調節。拿上桌的食品就要允許孩子自己選擇。孩子不喜歡吃的食品不可以用條件來威逼,比如不要對愛吃肉而不愛吃菜的孩子說“如果不把菜吃了,就不給你吃肉”,這樣的話隻能讓他更討厭吃菜。不妨把話反過來說,“必須吃完肉才給你吃菜”,這樣倒可能刺激他對菜的興趣。
第四,讓孩子自己吃飯,不要喂。孩子從一歲半左右就可以自己吃飯,父母不要把辛苦用在給孩子喂飯上,隻需用在收拾被孩子弄下的“爛攤子”上就可以了。經常喂飯會影響孩子的食欲,而且影響兒童手部技能和肢體技能的發育。有的三四歲的孩子養成了壞習慣,家長不喂他就不吃,喂就吃幾口。這種情況要立即改變,告訴孩子以後自己吃飯。如果他不肯,就餓幾頓,肯定餓不著,壞毛病幾天就改了。
第五,不要和孩子在吃飯的問題上談條件。比如有的家長總喜歡說你要是好好吃飯,我就給你買玩具或帶你出去玩,這一類的話都會對孩子吃飯造成消極影響,而且教會他用無理要求來要挾父母。
2008年4月,我看到湖南某地方電視台一檔育兒節目,談孩子不吃飯怎麽辦的問題。
電視中小男孩大約有五六歲,家長特別希望孩子長得高高的,可孩子就是不好好吃飯,爺爺奶奶、爸爸媽媽為此都很發愁。
電視台請某大學一位教授支招,教授給出了一個“玻璃球治療法”。就是準備一個罐子和二十顆玻璃球,罐裏先放十顆玻璃球,孩子哪天吃得好就加一顆,不好就減一顆。當時孩子急於去買一張《奧特曼》光盤,但必須瓶裏攢夠二十顆才可以去買。
電視台把這當作好方法呈現給觀眾——可這是個典型的“餿主意”,是一種畸形的誘惑——它讓孩子把吃飯當成一種功利行為,教孩子拿吃飯和家長討價還價。節目沒交代操作後效果如何,但我可以斷定,它最多隻有一個短期“效果”,即延續到《奧特曼》買回家。接下來家長當然可以再利用孩子的新需求,向孩子提出吃飯要求。但孩子沒有那麽大毅力,他不會堅持的,他會很快厭倦和家長玩這種“遊戲”。
這個方法不僅不會從根本上改變孩子的厭食問題,反而讓孩子在以後玻璃球總是難以攢夠的挫敗中,更加痛恨吃飯這個事。
有的家長並不逼迫孩子,但經常有不良語言暗示,也會導致孩子厭食或偏食。
我的一個朋友,她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總是一臉焦慮地當著孩子的麵向別人抱怨說孩子不好好吃飯。我多次提醒她不要這樣說,即使想說,也要背著孩子,別讓孩子聽到了。但她一直不在意,或者是形成了習慣,總不自覺地當著孩子的麵嘮叨孩子不愛吃飯這類話。她的孩子現在已十多歲了,胃口一直不好。
我還聽另一個朋友說,她兒子小時候原本是喜歡吃羊肉的,但她丈夫不喜歡吃羊肉。後來有兩次家裏做了羊肉,孩子正要吃時,爸爸無意中提醒說“那是羊肉”,言外之意是“你肯定自己會吃嗎”。孩子在這種口氣中捕捉到了父親對羊肉的排斥,感覺到父親的口氣是說“那東西挺難吃的”,以後就再也不肯吃一口羊肉了。
所以當孩子表現出不愛吃飯或不愛吃某種東西時,你千萬不要說出這件事,更不要因此教訓他,也不要急於找替代品。就裝作不知道,該讓他吃什麽,就把什麽東西拿來,甚至要找機會故意用語言來暗示他很喜歡吃這個。比如當著不愛喝牛奶的孩子的麵對別人說:“我兒子什麽都愛吃,不挑食,一口氣可以喝下一大杯牛奶。”
圓圓大約五六歲時,我帶她回姥姥家,她受我大哥的孩子、她的豆豆姐姐的影響,也變得不吃羊肉了。回到自己家後,我做了羊肉她不吃。我不管她,也沒說什麽,假裝沒注意這個問題,毫不在意地接下來該做羊肉繼續做。我做了兩次羊肉水餃,她吃之前總問是什麽肉,我告訴她羊肉,她就不吃了。我給她另弄點吃的,沒說什麽。
我知道她愛吃肉醬麵,接下來我就用羊肉炒了肉醬。以前吃肉醬麵從沒用過羊肉,圓圓這次也就沒問我什麽肉,吃得很香。吃完後,我才裝著對先生說,今天家裏沒有豬肉了,就用羊肉做肉醬,真好吃。圓圓聽我這樣說也許有些不願意,可飯已經進肚裏了,沒辦法,隻好接受了。
我還買了半成品的烤羊肉串,回家來用微波爐烤得滿屋飄香。她爸爸說,吃這麽香的肉串,得喝口酒,我也說好長時間沒吃肉串了,真香。圓圓經不起這誘惑,終於拿起肉串大吃起來。
最後還要提醒家長注意的是,盡量少讓孩子吃零食。孩子飯量本來小,吃些零食往往就飽了,上了飯桌自然沒食欲。
還有家庭氣氛是否輕鬆,父母關係是否和睦,也影響孩子的胃口。此外,兒童妒忌兄弟姐妹或其他周圍的孩子,感受到不公正的待遇,或受到其他消極情緒影響,也會出現厭食症狀。做父母的應該在這些方麵多留心。
一個朋友打電話來,說她上幼兒園的孩子不愛吃飯,她給在鄉下的婆婆打電話訴苦,婆婆滿不在乎地說“餓他兩天就行了”。這句話讓做兒媳的很不高興,說當奶奶的怎麽能說出這種話。我笑了,說如果你向我請教,我也是這句話:不信餓他兩天試試看!
當然,不一定真要餓孩子兩天,但這句話傳達的灑脫的理念,的確是個法寶,能讓孩子“吃飯就是香”,效果肯定會超過那種口服液。鄉下的婆婆一定是從自己豐富的經驗悟出了這個絕招。
3 睡覺不怕吵 學習不怕吵
無菌艙裏培養不出體格健壯的人,靠消滅周圍正常聲音來成全學習的做法也沒有道理。在一個正常環境中備受打擾的孩子,他在安靜的環境中同樣容易受到打擾,真正打擾他的不是那個聲音,是他尋找聲音的習慣。
這些年不時地去看剛生了寶寶的親戚、朋友或同事,發現不少人總是非常小心地嗬護著嬰兒的睡眠。說話聲音壓得低低的,把電話線也拔掉了,生怕有什麽動靜吵醒孩子。家長愛子心切可以理解,但這樣做是錯誤的,可能正是給孩子將來的睡眠製造麻煩。
不是現在出生的孩子天性變了,是父母都有精力來做違反天性的事了。
斯巴克先生認為:“每個兒童生來就有一套自行調節進食數量和種類、滿足正常生長發育需要的精妙的生理機製。”[2]也就是說孩子自己最清楚自己想吃什麽,該吃多少。大人不要管,他就能正常發揮自己的飲食功能;而家長在這方麵如果經常幹涉孩子,事情就會變糟。“兒童有一種被逼急了就要頂牛的本能。吃什麽要是吃得不高興,下次見了就討厭……催逼兒童吃飯是無益的,反而會進一步敗壞食欲,使之長期得不到複原。”[3]
我在一所小學見到一個五年級小男孩,他奶奶是某農業科學院的食品研究專家,在行業裏很有名氣。後來有一次和男孩的媽媽聊天,聽她說她家每天晚上都做八個菜一個湯,每周的菜譜都是孩子的奶奶精心製定的,主要是根據孩子的發育來考慮,而保姆燒菜的手藝也不錯。我們可以想象這種家庭條件下培養出的孩子,他的身體應該是健康出眾的。
但令人奇怪的是這個孩子和同學們比,長得又瘦又小,像個缺吃少喝的小難民;而且性情古怪,脾氣暴躁,學習成績也不太好。他媽媽說起孩子就愁得要命。
通過和她聊天,我了解到她家庭中一些生活細節後,覺得真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他們用心地把菜譜製定得非常科學,生活中對孩子也是照顧得無微不至。每天除了吃什麽有規定,哪樣東西吃夠多少也有規定。孩子吃不到製定的標準,家長就不肯罷休,一定要想辦法讓孩子“完成任務”。他們的方法如果用於生產一架機器或培育一株玉米,肯定會成功,可惜他們麵對的是一個有獨立意識的孩子。
當我試圖勸這位媽媽在孩子的吃飯問題上不要過分追求“標準化操作”,不要在飯桌上逼迫孩子時,當媽的立即搖頭說,孩子太會耍花招,說有幾天如果家長不因為吃飯嘮叨教訓他,他就好好吃;結果他一筷子隻夾一根菜,一根菜放嘴裏嚼半天,一頓飯下來,其實隻吃了很少的一點。這位家長突然憤憤地說:“我們現在都不管他了。”
可從她接下來的話我才聽明白,所謂“不管”,隻是換了管的方式,每頓飯都給孩子單獨盛出一大碗,不管他吃多長時間,都必須吃完——媽媽覺得自己已做得很夠意思,不再像以前那樣總因為吃飯和孩子發生衝突了。但令她氣憤的是,孩子居然有時能把這碗飯一直吃到睡覺。
我還是想勸說這位家長,讓她替孩子著想一下,體會一下自己不想吃飯別人硬塞的感覺,建議她不要那樣和孩子天天頂牛,允許孩子少吃一些。這位家長立即反駁說,他是個男孩子,個子長不高怎麽辦,全家人為這個著急死了,不多吃些怎麽能長個子呢!
我能理解她的著急,就不死心地想讓她明白,孩子的情緒和進食有很大關係,隻有先解決孩子的厭食問題,才能解決進食問題,而厭食的根源就是家長對孩子的吃飯太斤斤計較了。
這位媽媽對我的話沒有興趣,在言語間表示我不懂得食品營養,不知道一個長身體的孩子每天需要哪些營養,必須達到多少量。她認為她婆婆在這方麵比誰都懂,覺得不需要別人指點。
在這樣的家長麵前,我無計可施了。
有一天,我在學校午餐時觀察了一下男孩。他的飯盒裏東西很少,幾乎沒吃一口,整個午餐時間他隻是做樣子,用勺子撥拉幾下飯,但沒有一口送進嘴裏。到別的同學吃飯結束後,他把所有的飯倒進垃圾桶,走出食堂。他班主任說這個孩子幾乎天天這樣,從不吃學校的飯。以前向他的家長反映過,家長就要求老師盯著他吃飯,並流露出對老師的責怪。老師要關照全班學生,怎麽可能天天盯著他吃飯,所以現在也不對他家長講這回事了。
看著那孩子瘦小的身體、目光裏的飄忽不定和不時流露的敵意,我心裏有說不出的遺憾。家長對孩子充滿了期望,不僅希望他學習成績好,將來能上名牌大學;也希望他心理健康,能生活得幸福;同時還希望他身體健康,長得高高大大,外表出眾。可單是吃飯這一件事,如果弄不對,對這方方麵麵就不知有多大的破壞作用。從吃飯這件事再猜測這個孩子的家長在另一些事上的做法,恐怕也是刻板而缺少對孩子理解的。唉,如果那樣的話,他們的許多希望,恐怕都要竹籃打水一場空了。
如同在學習問題上我對那些幹涉過多的家長們說“不要管孩子”,往往會遭到這些家長的反感一樣,在吃飯的問題上對那些斤斤計較的父母們說“不要管”的話,同樣也會遭到人家的白眼。“不管”在許多父母那裏真是件非常難以做到的事。原因在於他們不認為自己的“管”是多餘的,也不相信這叫“幹涉”,他們堅信這叫關心和指導。所以,如果有人讓他不要“管”孩子,就如同讓他放棄做家長的責任和權利一樣難以接受。
可事實是,如同在學習問題上越“管”越壞一樣,“在吃飯的問題上同孩子鬥狠比強,父母沒有不敗的”。[4]
如何讓孩子有正常的食欲?這其實非常簡單,就是四個字:順其自然。
家長在孩子的吃飯問題上不強迫不焦慮,相信孩子知道自己吃多少。孩子某一天胃口大開,什麽都想吃,某一天卻什麽都不想吃,這都正常。從一開始你就隻是注意食品的營養搭配,把應該給孩子吃的東西拿上桌子,但他吃哪一種、吃多少隻是自己的事,那麽孩子就不會出現厭食的情況,你在這件事上就做得又簡單又成功了。
如果孩子已出現了厭食症狀,斯巴克先生在這方麵給出了一些很好的具體指導,歸納他的指導,有如下內容:
第一,家長改變態度。在孩子的吃飯問題上態度平和,吃多了不表揚,吃少了不批評,這個問題上始終平和愉快,讓孩子不再因為吃飯的問題而感覺有壓力。孩子拿起飯碗時心理上輕鬆,才有可能產生正常食欲。
第二,如果孩子已出現了厭食症狀,就不要指望他半月二十天就能恢複。家長要有耐心,這份耐心不是來自你強壓焦慮的暫時的鎮靜,而應該來自你正確認識後徹底的坦然。孩子的恢複需要很長時間,幾個月甚至幾年。在這個過程中,如果父母隻是由明處強迫變成躲在暗處盯梢,到一定時間終於忍不住又去嘮叨孩子,那麽一切都將前功盡棄。
第三,不要在各種食物間畫杠杠,不能說這個有營養要多吃,那個沒營養要少吃。有沒有營養要靠家長在做飯時調節。拿上桌的食品就要允許孩子自己選擇。孩子不喜歡吃的食品不可以用條件來威逼,比如不要對愛吃肉而不愛吃菜的孩子說“如果不把菜吃了,就不給你吃肉”,這樣的話隻能讓他更討厭吃菜。不妨把話反過來說,“必須吃完肉才給你吃菜”,這樣倒可能刺激他對菜的興趣。
第四,讓孩子自己吃飯,不要喂。孩子從一歲半左右就可以自己吃飯,父母不要把辛苦用在給孩子喂飯上,隻需用在收拾被孩子弄下的“爛攤子”上就可以了。經常喂飯會影響孩子的食欲,而且影響兒童手部技能和肢體技能的發育。有的三四歲的孩子養成了壞習慣,家長不喂他就不吃,喂就吃幾口。這種情況要立即改變,告訴孩子以後自己吃飯。如果他不肯,就餓幾頓,肯定餓不著,壞毛病幾天就改了。
第五,不要和孩子在吃飯的問題上談條件。比如有的家長總喜歡說你要是好好吃飯,我就給你買玩具或帶你出去玩,這一類的話都會對孩子吃飯造成消極影響,而且教會他用無理要求來要挾父母。
2008年4月,我看到湖南某地方電視台一檔育兒節目,談孩子不吃飯怎麽辦的問題。
電視中小男孩大約有五六歲,家長特別希望孩子長得高高的,可孩子就是不好好吃飯,爺爺奶奶、爸爸媽媽為此都很發愁。
電視台請某大學一位教授支招,教授給出了一個“玻璃球治療法”。就是準備一個罐子和二十顆玻璃球,罐裏先放十顆玻璃球,孩子哪天吃得好就加一顆,不好就減一顆。當時孩子急於去買一張《奧特曼》光盤,但必須瓶裏攢夠二十顆才可以去買。
電視台把這當作好方法呈現給觀眾——可這是個典型的“餿主意”,是一種畸形的誘惑——它讓孩子把吃飯當成一種功利行為,教孩子拿吃飯和家長討價還價。節目沒交代操作後效果如何,但我可以斷定,它最多隻有一個短期“效果”,即延續到《奧特曼》買回家。接下來家長當然可以再利用孩子的新需求,向孩子提出吃飯要求。但孩子沒有那麽大毅力,他不會堅持的,他會很快厭倦和家長玩這種“遊戲”。
這個方法不僅不會從根本上改變孩子的厭食問題,反而讓孩子在以後玻璃球總是難以攢夠的挫敗中,更加痛恨吃飯這個事。
有的家長並不逼迫孩子,但經常有不良語言暗示,也會導致孩子厭食或偏食。
我的一個朋友,她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總是一臉焦慮地當著孩子的麵向別人抱怨說孩子不好好吃飯。我多次提醒她不要這樣說,即使想說,也要背著孩子,別讓孩子聽到了。但她一直不在意,或者是形成了習慣,總不自覺地當著孩子的麵嘮叨孩子不愛吃飯這類話。她的孩子現在已十多歲了,胃口一直不好。
我還聽另一個朋友說,她兒子小時候原本是喜歡吃羊肉的,但她丈夫不喜歡吃羊肉。後來有兩次家裏做了羊肉,孩子正要吃時,爸爸無意中提醒說“那是羊肉”,言外之意是“你肯定自己會吃嗎”。孩子在這種口氣中捕捉到了父親對羊肉的排斥,感覺到父親的口氣是說“那東西挺難吃的”,以後就再也不肯吃一口羊肉了。
所以當孩子表現出不愛吃飯或不愛吃某種東西時,你千萬不要說出這件事,更不要因此教訓他,也不要急於找替代品。就裝作不知道,該讓他吃什麽,就把什麽東西拿來,甚至要找機會故意用語言來暗示他很喜歡吃這個。比如當著不愛喝牛奶的孩子的麵對別人說:“我兒子什麽都愛吃,不挑食,一口氣可以喝下一大杯牛奶。”
圓圓大約五六歲時,我帶她回姥姥家,她受我大哥的孩子、她的豆豆姐姐的影響,也變得不吃羊肉了。回到自己家後,我做了羊肉她不吃。我不管她,也沒說什麽,假裝沒注意這個問題,毫不在意地接下來該做羊肉繼續做。我做了兩次羊肉水餃,她吃之前總問是什麽肉,我告訴她羊肉,她就不吃了。我給她另弄點吃的,沒說什麽。
我知道她愛吃肉醬麵,接下來我就用羊肉炒了肉醬。以前吃肉醬麵從沒用過羊肉,圓圓這次也就沒問我什麽肉,吃得很香。吃完後,我才裝著對先生說,今天家裏沒有豬肉了,就用羊肉做肉醬,真好吃。圓圓聽我這樣說也許有些不願意,可飯已經進肚裏了,沒辦法,隻好接受了。
我還買了半成品的烤羊肉串,回家來用微波爐烤得滿屋飄香。她爸爸說,吃這麽香的肉串,得喝口酒,我也說好長時間沒吃肉串了,真香。圓圓經不起這誘惑,終於拿起肉串大吃起來。
最後還要提醒家長注意的是,盡量少讓孩子吃零食。孩子飯量本來小,吃些零食往往就飽了,上了飯桌自然沒食欲。
還有家庭氣氛是否輕鬆,父母關係是否和睦,也影響孩子的胃口。此外,兒童妒忌兄弟姐妹或其他周圍的孩子,感受到不公正的待遇,或受到其他消極情緒影響,也會出現厭食症狀。做父母的應該在這些方麵多留心。
一個朋友打電話來,說她上幼兒園的孩子不愛吃飯,她給在鄉下的婆婆打電話訴苦,婆婆滿不在乎地說“餓他兩天就行了”。這句話讓做兒媳的很不高興,說當奶奶的怎麽能說出這種話。我笑了,說如果你向我請教,我也是這句話:不信餓他兩天試試看!
當然,不一定真要餓孩子兩天,但這句話傳達的灑脫的理念,的確是個法寶,能讓孩子“吃飯就是香”,效果肯定會超過那種口服液。鄉下的婆婆一定是從自己豐富的經驗悟出了這個絕招。
3 睡覺不怕吵 學習不怕吵
無菌艙裏培養不出體格健壯的人,靠消滅周圍正常聲音來成全學習的做法也沒有道理。在一個正常環境中備受打擾的孩子,他在安靜的環境中同樣容易受到打擾,真正打擾他的不是那個聲音,是他尋找聲音的習慣。
這些年不時地去看剛生了寶寶的親戚、朋友或同事,發現不少人總是非常小心地嗬護著嬰兒的睡眠。說話聲音壓得低低的,把電話線也拔掉了,生怕有什麽動靜吵醒孩子。家長愛子心切可以理解,但這樣做是錯誤的,可能正是給孩子將來的睡眠製造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