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因為“刻苦學習”的思想已深入人心,大家已這樣思考好多年了;而“不要刻苦”的說法太新鮮,人們往往在沒有用心去理解的情況下,憑感覺就拒絕了。再一個原因是,談“刻苦學習”,是單方麵去改變孩子,這是家長們願意的;可不談“刻苦”卻要讓孩子達到刻苦,這改變的首先是家長,家長們一般就會排斥,因為人是不喜歡被他人改變的。


    有個中學老師對我說了這樣一件事。她所在的學校一個男生在高考中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績,男孩的家長被邀請去給在校學生的家長們講自己如何培養孩子。這位家長總結的經驗就是:“沒別的,就是逼著他用功。”她說家裏衛生間也擺著英語書,讓孩子連上廁所的時間也不要浪費。這位家長的經驗頗受其他家長們的認可,結果是許多家長都回家狠逼孩子學習,在孩子上廁所時也強行給孩子塞一本書。


    不少家長對孩子的教育做得很細很有特色,恰是那些日常細節成全了孩子。但在總結經驗時,很多家長不善於捕捉細節,沒發現自己行事的精髓,往往隻能按俗套談出一些表麵的東西。我相信這位家長說的“就是逼著他用功”是真的,但她隻是孤立地陳述了一種狀況。我幾乎可以肯定,她一直以來一定有高於這一手段的真正聰明的做法,否則的話,孩子十幾年的學習一路走來,一定不會有今天的結果。


    不是她不想告訴大家,可能是她不會總結。這和現在市場上賣的一些成功家長談家庭教育的書一樣,家長的“成功”是真的,書中談到的方法也不假,隻是家長由於專業或表達水平的限製,沒有把真正有效的、核心的方法提煉和展示出來,卻更多地呈現一些皮毛的、非本質的東西。這些東西對其他家長並沒有什麽參考意義,甚至會有誤指。家長們如果隻是學點皮毛,回來簡單地抓“用功”,把孩子上廁所的時間都要抓起來,恐怕最後要大失所望了。


    還有一個原因使得人們特別願意對孩子講吃苦,是因為有太多的事例佐證著“吃苦”與“成功”的因果關係。


    我們經常讀到一些古今中外偉大的科學家、藝術家們如何廢寢忘食地工作和學習的故事,這些故事常常被當作“刻苦努力”的例子來激勵後人。它們使人深信,“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是真理。


    事實上,每一個忘我地投入到學習或工作中的人,他一定是對學習或工作建立起了興趣或責任感,這種興趣和責任感是如此強大,以至於常常超越了生理需求。平常人看到的是他們在飲食起居上的“苦”,看不到他們置身於喜愛的事情中的“樂”,就以為他們是憑借“苦”取得成功的。實際上,他們不“苦”,他們隻是“癡”,其中的樂趣別人體會不到。


    正如一些孩子對電腦遊戲表現出癡迷,上了機,他們也可以做到不睡覺,不吃飯——這叫“刻苦”嗎,是否叫“迷戀”更恰當?“刻苦”和“迷戀”都意味著付出了體力和心思,給當事者帶來的感受卻是完全不一樣的。


    盡管我們在生活中根本不需要區別“刻苦”和“迷戀”的異同,但在教育中一定要意識到不同的感受對孩子會產生完全不同的影響。


    想讓孩子做好一件事,首先就一定要讓他喜歡這件事,至少不能反感,避免在這件事裏摻雜進讓他感覺不快的因素——學習不要“刻苦努力”,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6 不考100分


    正因為我特別渴望孩子取得好成績,我才絕不向她要分數。


    庸俗目標隻能給孩子帶來庸俗的刺激,不會產生良好的內在動力。從上小學就追求分數,會使孩子形成畸形的學習動機,變得目光短淺,急功近利,反而降低其學習興趣,影響考試成績。


    在一所小學校門口,看到一小女孩興衝衝地對來接她的媽媽說“我數學考了98分!”她媽媽馬上問誰誰考了多少,聽到人家考了100分,臉上頓有不滿,“人家能考100分,你怎麽就考不了?”孩子原本興奮的神情一下子消失得無影無蹤,一臉委屈與沮喪。


    孩子成績好壞,並不在於家長對孩子說出了多少要求和希望,而在於怎樣去說。語言不是呼出的空氣,不會消散在空中無影無蹤。所以不要在孩子麵前信口開河,不要想說什麽就說什麽。家長說過的任何話都會在孩子心中留下痕跡,好痕跡產生好影響,壞痕跡隻能產生壞影響。


    我還在一個朋友家見過一位二年級小學生的家長,她沒有前麵這位媽媽嚴肅,看起來性情很好。朋友和他們母子寒暄,問孩子是不是放假了,期末考試好不好。孩子很驕傲地說,語文98分,數學99分。我們一聽連連稱讚孩子真棒,媽媽倒也高興,愉快地白孩子一眼,嗔怪地說孩子:“看你這臭顯擺,班裏有好幾個孩子考雙百呢,你考個雙百再來吹牛!”媽媽其實在內心應該是比較滿意的,她這樣說多半是為了謙虛。孩子聽了有些不服氣地做個鬼臉跑開了。


    不管是真情還是假意,許多小學生家長在孩子的分數問題上,都是這樣漫不經心地犯錯誤。上麵兩位家長雖然說話的口氣和用意不一樣,但話語中傳達的價值觀一樣——100分才是好樣的,才是令人滿意的。家長就這樣把學習變得功利,不知不覺把孩子往歧路上引,讓孩子偏離學習的正途。尤其前一位家長,她不但讓孩子對學習懷有虛榮心,還教唆孩子去嫉妒。


    當孩子第一次背上書包去上學時,他是多麽興奮啊!可是用不了多長時間,許多孩子就開始陷入痛苦。作業像山一樣壓在他們身上,分數像河一樣擋在他們麵前。尤其當他看到別的同學考了好成績,而自己的成績不理想,或者即使成績還不錯,仍然沒達到家長期望的高度時,就會感到沮喪和不自信。


    與此同時,很多第一次把孩子送進小學的家長,在這關鍵的時刻,並不是通過向書本學習或向他人學習,知道作為家長如何幫助孩子更好地適應新生活,在學習上形成自信和好習慣;而是懷著擲骰子的心理,被動地等待著結果,看自己的孩子是“學習好”的還是“學習差”的。也有家長自以為是地瞎指導孩子,要求孩子考100分,以為那就叫教育孩子。這些家長共有的表現就是單純地向孩子要成績。


    我見過一位小學教師,她的兒子很聰明,她覺得自己所在的小學不好,特意把兒子送到市裏最好的一所寄宿製小學。那所小學以考試成績好而著稱。孩子們從上一年級,每周都有考試。這位媽媽每周末接兒子,總是首先談考試,問語文考了多少,數學考了多少,班裏有多少同學考了100分。她兒子盡管學習也不錯,但考試卷上總會或多或少錯一點,沒有一次能拿到100分。她也懂得孩子需要鼓勵,就總是安慰說:“沒事,九十多分也很好,爭取下次考100分。”期中考試前的一次小考中,兒子終於數學考了個100分,高興極了。她接了兒子回家,馬上就讓兒子給姥姥和奶奶打電話,匯報這個好消息。姥姥家和奶奶家的人都一個勁地誇孩子,這個成績給所有的人都帶來極大的愉快和幸福,紛紛許諾說期中考試再拿了100分就給這樣那樣的獎勵。到期中考試,她一再叮囑兒子考試要認真,好好檢查卷子,不要出錯,爭取考100分。考試後去接孩子,這個不到七歲的小男子漢一見媽媽就哭了,告訴她自己沒考出一個100分。媽媽盡管很失望,卻沒批評孩子,隻是又一次鼓勵他爭取下次考100分。


    這位媽媽覺得自己是那種總能夠給孩子鼓勵的家長,認為兒子沒拿到100分流淚是有上進心的表現,她覺得自己對孩子的激勵很有效。所以當她對我講起這些時,也表現得很自信。但我卻聽得憂心忡忡。


    她的錯誤是把學習目標定位在滿分上,卻對孩子的學習能力、態度、方法、興趣,以及對知識的真實把握狀態沒去關注。她的行為看似鼓勵孩子好好學習,實質是在追求作為家長的滿足感。而她及她的家人那種共同的“滿分癖好”,在學習動機上會給孩子誤導。他們對考出滿分後的種種許諾,看似和藹,實則粗暴,沒有多少激勵作用,卻給孩子施加了很大的壓力。


    滿分是一個成績極限,一般情況下大多數孩子根本達不到。家長對100分的愛好,隻是不斷製造兒童的失落與內疚感——孩子從偶爾的好成績中,雖然可以獲得暫時的愉快,但大多數時間裏,他們內心是不安與痛苦的,因為他們不知道下一次考試會怎樣,會不會讓家長滿意?他心裏沒有把握,惴惴不安,一心惦記著分數,卻失了真正的學習目標。


    前些天在聚會中遇到一個老同學,他兒子上初中二年級,學習成績一直平平,他為此有些發愁。那天我們正吃飯時,他收到兒子的一條短信,說數學考了97分。看來孩子非常高興,都來不及等爸爸回家,急於告訴他這個好成績,並問他高興不高興。我這位老同學當然高興,當即對大家宣布了這個事,說他兒子已有兩年數學沒上過90分了。他當即給兒子回了短信,合上手機時,他有些得意地說,他告訴兒子“我高興,但你要考100分我更高興”。他還陶醉在自己很會鼓勵兒子的良好感覺中。我不客氣地對他說:“你這樣說真是瘋了,這不僅破壞了孩子眼前的快樂,他剛剛建立起的一點自信,也足以被你這句話擊碎。”


    假如家長要求什麽孩子就能實現什麽,那麽天下所有的孩子都會成績優異、習慣良好、多才多藝、品貌出眾——那樣的話做家長真是件輕鬆愜意的事。


    可上帝似乎有一種不公,“分數越要越少”這個現象很殘酷但確實存在。一些家長在孩子的學習上費盡心血,孩子卻成績差、習慣壞;另一些家長看起來做得輕輕鬆鬆,孩子在學習上卻又自覺成績又好。這讓許多對自己孩子失望的家長感歎自己“命不好”。其實這些“命不好”的家長完全可以改變自己的“命運”,那就是改變不正確的成績觀。


    心理學研究表明,在學習上,成功動機過強或過弱都不好,一是對學習不利;二是對保持不利。庸俗目標隻能給孩子帶來庸俗的刺激,不會產生良好的內在動力。從上小學就追求分數,會使孩子形成畸形學習動機,變得目光短淺,急功近利,反而降低學習興趣,影響考試成績。就像一個跳高運動員,如果在訓練中或賽場上他不是把注意力集中在如何助跑、起跳、躍過橫杆,而總是考慮場上觀眾如何看他,如何評價他,他跳過去了會得到怎樣的獎賞,跳不過去會如何難堪。這種想法會讓他顧慮重重,甚至裝腔作勢,那麽他在賽場上將不會取得好成績。


    “分數”和“成績”其實並不完全對等,分數可以反映成績,但分數不等於成績。如果家長從孩子一上學就隻是著眼於每次考試得了多少分,而沒有培養起孩子對學習本身的興趣,那麽“優秀成績”注定隻是一時的夢幻彩虹,讓那些沒有遠見、沒有踏實心地的家長最終失望。這就是為什麽很多家長感到很奇怪:我的孩子在小學時很優秀,經常考九十多分或100分,為什麽上了中學就不想學也不會學了?出現這種情況,原因當然有很多種,但這之中一定有很大一部分孩子是因為從小養成的不良學習動機,其結果一是敗壞了學習胃口,二是動機的低下束縛限製了他們的視野和能力,使他們發展的空間越來越狹窄了。


    家長引導孩子麵對知識本身而不是完美的考試分數,孩子在學習上的潛力才會慢慢噴發出來。幾乎沒有哪個孩子會愈挫愈勇,他們需要成功體驗。成功體驗不是偶爾得到的高分,是通過自己的努力,解決問題後的喜悅。


    哲學家弗洛姆認為,現代生活最突出的一個心理特征是,許多為實現目的而采取的手段及活動,已越來越篡奪了目的的地位,而目的本身卻成為模糊的、非真實的存在……我們已陷落在手段之網中,經常忘記了我們的目的。[11]


    我女兒圓圓上小學時,學校對成績評定不打分數,隻打“優”“良”“及格”“不及格”,85分以上就是優。她成績一直不錯,都打了“優”,但在我的印象中,幾乎每次卷子上都有些錯,也就是說她基本上沒得過100分。我不願強化考試的重要,所以對她大大小小的考試並不直接過問,隻在暗中關注她的學習情況,經常和她聊聊學校裏的事,也和老師們溝通一下。


    老師經常讓家長在發下來的卷子上簽字,我和先生絕不因為孩子分數的高低興奮或失望。考得很好,孩子高興,我們也正常表達高興;考不好,孩子可能會有些沮喪,我們就告訴她:沒考好,正好可以發現自己哪些地方學得不夠好,要是老師出的卷子恰好都是你會的,雖然得了高分但不能發現自己的問題,那不也很遺憾嘛。這樣說能引導她踏實下來,把注意力放到學習上。


    同時我也注意激勵孩子,因為她畢竟是孩子,需要一些淺顯的成就感。例如,一張數學卷子,她考了85分,經由她自己修改後,又有9分的題做對了,但還有一道6分的小題沒改對,我會很愉快地在她改正的題上打上對勾,然後用鉛筆在原分數旁邊寫上“94”,告訴她現在的成績已變成94分,而不是85分了。那道6分小題她可能會馬上再改正,也可能需要再想想或第二天請教老師,或需要媽媽和爸爸給她講一講。總之不論什麽時候改正了,我就會把那個94分擦去,寫上100分。即使卷子已經讓老師重新收走了,我也會給她一個口頭一百分,對她說“昨天你還有一道題不會做,是94分呢,今天就都會了,變成了100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一個教育專家16年的教子手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尹建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尹建莉並收藏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一個教育專家16年的教子手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