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5)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一個教育專家16年的教子手記 作者:尹建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下圓圓完全明白了,表情坦然了不少。她還是有些擔心,問我老師要是天天讓抄定理怎麽辦。我明白孩子的心,她在道理上再明白,也不可能有勇氣天天去學校對抗老師,不願意天天接受罰站和批評。我說,媽媽明天早上送你到學校,去找找老師,跟她解釋一下,老師要是明白了寫合適的作業才對孩子好,肯定就不會再為難你了。圓圓聽我這樣說,一下變得非常輕鬆了。她相信我會幫她把問題解決了,而不會把事情做砸。
第二天早上我向單位請了假去找了數學老師,這位數學老師三四十歲的樣子,一臉冷漠。我試探著和她提了一下圓圓作業,但感覺根本就沒有溝通的可能。她一聽出我的來意,馬上情緒非常對立,一邊陳述她如何嘔心瀝血地教學生,生怕他們在學業上有一點問題;一邊又抱怨現在的家長們不理解老師,抱怨學生們不好好學習。老師氣勢洶洶地和我說話,仿佛她胸中有一隻火藥桶,隻要我有一點點言詞不慎,就可能點燃她,讓她爆炸。
我非常害怕和老師把關係搞僵了,就俯首帖耳,賠著笑臉,一臉謙虛地聽老師的教訓,把責任全攬我自己頭上。我的態度終於平息了老師的怒火,她的情緒有所緩解。我又進一步拉近和她的關係,使她終於表示出對這一次作業不再追究。唉,我認為自己的做法乏善可陳,但作為家長,在那樣一種情況下,不知自己除了這樣做,還能有什麽別的辦法。
我很理解這位數學老師,她主觀上是很想把數學教好,但由於文化底子薄——這一點從她的談話中能明顯感覺到——使她在教學上力不從心。一個自身學習能力低下的人其實也不會教別人如何學,這也導致她一方麵會采用一些蠢笨的辦法去教學,另一方麵骨子裏很自卑,經常有些很變態的做法。
比如,她在課堂上給學生發作業本時有幾種發放方式。如果都做對了,她就把本發到學生手上;如果有錯題,就扔到地上,讓學生彎腰去撿;如果學生的錯題較多,不但作業本扔地上,還要捏學生的臉蛋。圓圓還被她捏哭過一次。學校嚴格禁止老師打學生,這個老師隻能采用捏的方法。為這事我曾給校長打電話反映過,校長說感謝家長的反映,要下去問問,但事情並沒有什麽改變。
在這樣的老師麵前,家長能有什麽辦法。我隻能更多地尋找機會和這位老師接觸,盡量和她把關係處好,以便下一次再發生什麽事時,方便和她說話。
但我不能告訴圓圓我的這些無奈與方法。那天我回家隻是告訴圓圓找過數學老師了,說老師也意識到多抄定理沒什麽用,同意不抄寫了。別的沒對她多講,讓孩子簡單些吧,隻要幫她把問題解決了就行了。
現在許多孩子都在不同程度上遭受著暴力作業,不光是來自學校的,也有來自家庭的,有的家長一生氣,也會用寫作業來懲罰孩子。暴力作業的本質是教師和家長對學生的奴役。
哲學家弗洛姆說,人可以使自己適應奴役,但他是靠降低其智力因素和道德素質來適應的;人自身能適應充滿不信任和敵意的文化,但他對這種適應的反應是變得軟弱和缺乏獨創性;人自身能適應壓抑的環境,但在這種適應中,人發生了神經病。[8]兒童當然也能適應暴力作業,但暴力作業中含有的奴役、敵意、壓抑,會全麵地破壞兒童人格與意誌的完整和健康。
家長首先一定要注意,自己絕不製造暴力作業,同時要支持孩子對來自學校的這種作業說不。家長要積極尋求和教師、學校的正麵溝通,可以找老師談,可以向學校反映,也可以自己想辦法保護孩子。許多家長一邊抱怨老師作業留得太多太不合理,一邊看孩子在暴力作業中苦苦掙紮而無可奈何、袖手旁觀,這是最壞的。
圓圓小學同學中有一個很流行的笑話。說兩個孩子打架,被老師罰寫一百遍自己的名字。其中一個孩子很快寫完被放走了,另一個孩子寫好長時間還沒寫完。老師批評他寫得太慢。這孩子憋了一會兒,終於大著膽子對老師說:“老師,這不公平,他的名字叫於一,而我的名字叫阿布杜拉·庫依艾茲·烏力特利古拉赫。”——所有的家長和教師,在開心一笑時,難道不應該反思嗎?
5 學習不要“刻苦努力”
一個人不可能既討厭一件事,又能把一件事做好。
不關注環境中的培養要素,隻是從主觀上要求孩子具有“刻苦精神”,這就像認為可以從空氣中抓來一遝鈔票一樣沒來由,是典型的唯心主義做法。
這個題目下我要談的恰恰是如何培養孩子用功學習。
一直以來,關於學習的一個最流行的概念就是“學習要刻苦”。許多家長從孩子小時候就向他灌輸這樣的觀念,要求年齡尚小的孩子“刻苦”。不少家長從孩子上學前就嘮叨說,上學後不能盡情玩了,要用功學習。孩子上學後就不斷教導孩子在學習上要“刻苦努力”,並且在具體的學習活動中這樣要求他,以期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態度。
我認為培養孩子在學習上用功勤奮是必須的,但用“刻苦”的言語和思路來要求孩子,則往往是在幹一件南轅北轍的事。
提到“刻苦”或“吃苦”這一類學習態度,我們習慣於欣賞它所表達的一種堅韌不拔的精神,總是忽略它裏麵包含的那個令人不快的“苦”的味道。作為成人,在考慮一個問題的因果關係時,會為了結果忍受過程的痛苦。把這種經驗推廣到孩子身上,要求他接受學習過程的苦,換取學習成績的甜——這樣的思路在邏輯上是無懈可擊的,但它到了孩子那裏,卻很容易變成一種不良暗示。
把“學習”這件事和一種令人不舒適的“苦”的感覺聯係到一起,它會使孩子一想到學習時,就有微微的不快。有誰會喜歡苦呢?一個人為了實現某個目標而“吃苦”,必須基於他有足夠的理性和毅力。這種理性和毅力,連成年人都不是人人具有或事事付得出,用它來要求孩子,就更不合適了。
人的天性是避苦求樂,孩子更如此。感覺“甜”的東西他就喜歡,感覺“苦”的東西他就討厭。
我們原本想要孩子喜歡學習,卻把學習過程做成苦饃饃,隻把結果設想成甜餡餅,要孩子天天吃著苦饃饃去想甜餡餅——過程天天具體而真實地陪伴著孩子,目標卻遙遠得虛無縹緲。當他在吞咽苦饃饃中感到厭倦時,就被批評為“不刻苦”,被要求以那想象中的“甜”來壓抑這真實的“苦”。孩子不具有反駁成人教導的能力,他隻是感受到了這裏麵的不和諧,感受到了自己的無能為力,感覺到自己心底深處對“苦”的討厭。
一個人不可能既討厭一件事,又把這件事做好。
據說在二戰期間,一名最好的瑞士鍾表匠被脅迫去給納粹製造一批高質量的鍾表。盡管他費了相當的力氣,卻始終做不到戰爭前的水平。他自己都不知道這是為什麽。後來有心理學家分析,這是因為他製造鍾表時的心境不一樣。這就是情緒的力量。
美國教育家杜威認為,在教育中“目的和手段分離到什麽程度,活動的意義就減少到什麽程度,並使活動成為一種苦工,一個人隻要有可能逃避就會逃避”[9]。這可以解釋為什麽家長越要求孩子用功學習,孩子越對學習提不起興趣。
成人指責孩子“不刻苦”是件很輕易的事,與之相伴的是批評孩子“不懂事”。似乎孩子不知道用功學習的好處,於是一遍又一遍地告知孩子學習應該刻苦努力。
這真是太小看孩子了。兒童並非不知道刻苦學習可以換來好成績,他隻是做不到。當學習活動沒有喚起他的愉快體驗時,他就無力去調動自己的主動精神,不由自主地表現出懶散、不刻苦、不認真等——許多人以為這是某些“不成器”的孩子的天性,其實是他上進的天性被扭曲了。
“不刻苦”的孩子好像經常忘記了學習這回事,他們總是把時間消磨在看電視、打遊戲、踢球、打電話等事情上,甚至是無所事事地坐著,表現出特別“不上進”的樣子。大人說他,他臉皮厚厚的不在乎。對這種情況,家長不要孤立地看待,不要簡單地把責任歸到孩子一個人頭上。
事實是每個孩子都願意自己在學習上做得更好,願意讓父母滿意,願意受到大人的誇獎。因為人還有一個天性,就是上進心。如果一些孩子表現出對學習沒有上進心,這不是天性中缺少,而是在後天成長中慢慢丟失了。
杜威認為,對孩子來說,玩耍和學習本來是不衝突的,正常條件下兒童有能力協調這兩者的關係。如果一個孩子隻想玩不想學習,使這兩者衝突了,那一定說明他的教育環境有某種不良的東西在影響著他。他注意到,“凡是所做的事情近於苦工,或者需要完成外部強加的工作任務的地方,遊戲的要求就存在”[10]。所以說,正是因為成人把學習暗示成一件“苦事”,或者用種種不正確的方法破壞了孩子對學習的興趣,使得學習成了一件“苦事”,孩子才想逃避,才想無度地玩耍和浪費時間,變得“不懂事”了。
家長和教師應該研究兒童的特點,體恤兒童的心理,注意從“學習情感”方麵培養孩子的好學精神。兒童是脆弱而無助的,不要把孩子當成可以克服困難的英雄來不斷要求,不要一再地拿“刻苦”來困擾他。一廂情願地要求兒童具有“臥薪嚐膽”的精神,等同於要求一隻剛出殼的小鳥到藍天上翱翔。不關注環境中的培養要素,隻是從主觀上要求孩子具有“刻苦精神”,這就像認為可以從空氣中抓來一遝鈔票一樣沒來由,是典型的唯心主義做法。
“刻苦”是一種成熟的學習品格,它不會憑空產生,它是在理性和興趣的土壤上生長的。有的孩子上中學了,馬上要高考了還不願意用功學習,說明他的學習品格始終停留在低齡階段,這種發展的停滯是由於從小到大,他在學習上始終沒形成興趣,在思想上始終沒發展出理性。這些發展的停滯,一定和家長的教育態度及方式有關。
孩子在各個學習時期所要解決的主要矛盾不一樣,就現階段我國的教育體製來說,我認為小學階段主要解決學習興趣的問題,初中階段主要解決學習方法的問題,高中階段拚的才是勤奮。
從興趣、方法到勤奮,是個因果關係,前一項不存在,後一項就不能很好地實現。在每一個學習過程中,它們也無法截然分開,而是並存於各階段中;從橫向來看,也是這樣的順序。所以,在每一種學習活動中,“興趣”始終重要,嗬護好了興趣,才可能產生方法,有了興趣和方法,才能生長出勤奮。
學習的理性是逐漸形成的,各個時期的主要矛盾解決好了,學習品格的形成才能呈現出良好的狀態。
當然,家長的能力也是有限的,我們不一定有能力讓孩子覺得學習是件“有趣的事”,但至少要用我們的眼神和行動告訴他,學習是件“不苦的事”。我們也許沒有能力讓孩子對學功課像打球或玩電腦遊戲一樣有熱情,至少要讓他覺得這件事像睡覺吃飯一樣正常而必需。這就需要我們在對孩子的管理中不斷思考,和孩子說話時關注自己的潛台詞,體會自己的話傳達給孩子的到底是個什麽信息。
在培養孩子勤奮學習方麵,恰是不能強化“苦”,而要盡量消解“苦”——不要向孩子提示學習是苦的,也不要給孩子施加壓力,避免他在學習活動中感覺苦悶。
圓圓上高中後,學習很累,她偶爾也會抱怨說太累了,表現出鬆懈。孩子本來已經覺得苦了,這個時候家長就更不能以“要懂得吃苦”這類正麵說教讓她苦上加苦了,這個時候應該想辦法減淡她對苦的體驗,向她提示“學習不苦”。
我采取了兩個辦法來幫助她。
一是找了些高考狀元談經驗的資料,尤其是那些談刻苦用功的,讓她知道凡是取得好成績的同學,沒有一個不勤奮。這表麵上看是強化了學習要刻苦,實際上緩解了她對苦的感受。既然狀元們都那麽用功,那麽自己用功也就是正常的了。在這個過程中,我注意沒有向她提一句要求她吃苦用功的話。
二是和她一起讀了本《科學的故事》,盡管她高中時學習很忙,我仍然建議她瀏覽了這本書。這本書編得很好,它呈現了數學、化學、物理、醫學等各學科的大致發展脈絡,用許多生動的故事講述了其中艱難的曆程。圓圓從這裏看到人類科學知識的積澱是那樣不易,僅僅是氧氣的發現就經曆了那麽多年、那麽多坎坷。想想自己可以輕易地拿著薄薄的教科書縱覽前人每一種驚人的成就,她覺得很幸運——自己不過是這些偉大成果的享用者,有什麽苦呢?!
我做這些,無非是讓圓圓站在高處看待事情,既能刻苦用功,又不覺得苦。高中生已有較為成熟的理性,她的認識已可以喚起她的毅力,而毅力可以降低痛苦感。
圓圓在高二高三時每天學習十幾個小時,非常自覺,從不無端地浪費時間。她平均每天睡六個小時,高三那一年要靠喝咖啡來提神。高考完後我問她覺不覺得這樣學習太苦,她說有這樣一個機會全力以赴地做一件事,能透徹地了解那麽多知識,也挺有意思。隻是覺得自己應該用功,苦倒是不覺得。
高考結束後,很多孩子仿佛一下從地獄中鑽出來了,有的人恨不得把書撕了。圓圓有些奇怪自己怎麽沒有這種感覺,日子好像和以前差不多,無非是生活內容不一樣了。這可能是因為她在高考前一直沒有那種特別壓抑、特別苦累的感覺吧!
我發現,給家長講讓孩子“刻苦”,一般來說家長都樂意接受;如果告訴他們不要對孩子講“刻苦”,家長往往不愛聽,甚至會反感。
第二天早上我向單位請了假去找了數學老師,這位數學老師三四十歲的樣子,一臉冷漠。我試探著和她提了一下圓圓作業,但感覺根本就沒有溝通的可能。她一聽出我的來意,馬上情緒非常對立,一邊陳述她如何嘔心瀝血地教學生,生怕他們在學業上有一點問題;一邊又抱怨現在的家長們不理解老師,抱怨學生們不好好學習。老師氣勢洶洶地和我說話,仿佛她胸中有一隻火藥桶,隻要我有一點點言詞不慎,就可能點燃她,讓她爆炸。
我非常害怕和老師把關係搞僵了,就俯首帖耳,賠著笑臉,一臉謙虛地聽老師的教訓,把責任全攬我自己頭上。我的態度終於平息了老師的怒火,她的情緒有所緩解。我又進一步拉近和她的關係,使她終於表示出對這一次作業不再追究。唉,我認為自己的做法乏善可陳,但作為家長,在那樣一種情況下,不知自己除了這樣做,還能有什麽別的辦法。
我很理解這位數學老師,她主觀上是很想把數學教好,但由於文化底子薄——這一點從她的談話中能明顯感覺到——使她在教學上力不從心。一個自身學習能力低下的人其實也不會教別人如何學,這也導致她一方麵會采用一些蠢笨的辦法去教學,另一方麵骨子裏很自卑,經常有些很變態的做法。
比如,她在課堂上給學生發作業本時有幾種發放方式。如果都做對了,她就把本發到學生手上;如果有錯題,就扔到地上,讓學生彎腰去撿;如果學生的錯題較多,不但作業本扔地上,還要捏學生的臉蛋。圓圓還被她捏哭過一次。學校嚴格禁止老師打學生,這個老師隻能采用捏的方法。為這事我曾給校長打電話反映過,校長說感謝家長的反映,要下去問問,但事情並沒有什麽改變。
在這樣的老師麵前,家長能有什麽辦法。我隻能更多地尋找機會和這位老師接觸,盡量和她把關係處好,以便下一次再發生什麽事時,方便和她說話。
但我不能告訴圓圓我的這些無奈與方法。那天我回家隻是告訴圓圓找過數學老師了,說老師也意識到多抄定理沒什麽用,同意不抄寫了。別的沒對她多講,讓孩子簡單些吧,隻要幫她把問題解決了就行了。
現在許多孩子都在不同程度上遭受著暴力作業,不光是來自學校的,也有來自家庭的,有的家長一生氣,也會用寫作業來懲罰孩子。暴力作業的本質是教師和家長對學生的奴役。
哲學家弗洛姆說,人可以使自己適應奴役,但他是靠降低其智力因素和道德素質來適應的;人自身能適應充滿不信任和敵意的文化,但他對這種適應的反應是變得軟弱和缺乏獨創性;人自身能適應壓抑的環境,但在這種適應中,人發生了神經病。[8]兒童當然也能適應暴力作業,但暴力作業中含有的奴役、敵意、壓抑,會全麵地破壞兒童人格與意誌的完整和健康。
家長首先一定要注意,自己絕不製造暴力作業,同時要支持孩子對來自學校的這種作業說不。家長要積極尋求和教師、學校的正麵溝通,可以找老師談,可以向學校反映,也可以自己想辦法保護孩子。許多家長一邊抱怨老師作業留得太多太不合理,一邊看孩子在暴力作業中苦苦掙紮而無可奈何、袖手旁觀,這是最壞的。
圓圓小學同學中有一個很流行的笑話。說兩個孩子打架,被老師罰寫一百遍自己的名字。其中一個孩子很快寫完被放走了,另一個孩子寫好長時間還沒寫完。老師批評他寫得太慢。這孩子憋了一會兒,終於大著膽子對老師說:“老師,這不公平,他的名字叫於一,而我的名字叫阿布杜拉·庫依艾茲·烏力特利古拉赫。”——所有的家長和教師,在開心一笑時,難道不應該反思嗎?
5 學習不要“刻苦努力”
一個人不可能既討厭一件事,又能把一件事做好。
不關注環境中的培養要素,隻是從主觀上要求孩子具有“刻苦精神”,這就像認為可以從空氣中抓來一遝鈔票一樣沒來由,是典型的唯心主義做法。
這個題目下我要談的恰恰是如何培養孩子用功學習。
一直以來,關於學習的一個最流行的概念就是“學習要刻苦”。許多家長從孩子小時候就向他灌輸這樣的觀念,要求年齡尚小的孩子“刻苦”。不少家長從孩子上學前就嘮叨說,上學後不能盡情玩了,要用功學習。孩子上學後就不斷教導孩子在學習上要“刻苦努力”,並且在具體的學習活動中這樣要求他,以期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態度。
我認為培養孩子在學習上用功勤奮是必須的,但用“刻苦”的言語和思路來要求孩子,則往往是在幹一件南轅北轍的事。
提到“刻苦”或“吃苦”這一類學習態度,我們習慣於欣賞它所表達的一種堅韌不拔的精神,總是忽略它裏麵包含的那個令人不快的“苦”的味道。作為成人,在考慮一個問題的因果關係時,會為了結果忍受過程的痛苦。把這種經驗推廣到孩子身上,要求他接受學習過程的苦,換取學習成績的甜——這樣的思路在邏輯上是無懈可擊的,但它到了孩子那裏,卻很容易變成一種不良暗示。
把“學習”這件事和一種令人不舒適的“苦”的感覺聯係到一起,它會使孩子一想到學習時,就有微微的不快。有誰會喜歡苦呢?一個人為了實現某個目標而“吃苦”,必須基於他有足夠的理性和毅力。這種理性和毅力,連成年人都不是人人具有或事事付得出,用它來要求孩子,就更不合適了。
人的天性是避苦求樂,孩子更如此。感覺“甜”的東西他就喜歡,感覺“苦”的東西他就討厭。
我們原本想要孩子喜歡學習,卻把學習過程做成苦饃饃,隻把結果設想成甜餡餅,要孩子天天吃著苦饃饃去想甜餡餅——過程天天具體而真實地陪伴著孩子,目標卻遙遠得虛無縹緲。當他在吞咽苦饃饃中感到厭倦時,就被批評為“不刻苦”,被要求以那想象中的“甜”來壓抑這真實的“苦”。孩子不具有反駁成人教導的能力,他隻是感受到了這裏麵的不和諧,感受到了自己的無能為力,感覺到自己心底深處對“苦”的討厭。
一個人不可能既討厭一件事,又把這件事做好。
據說在二戰期間,一名最好的瑞士鍾表匠被脅迫去給納粹製造一批高質量的鍾表。盡管他費了相當的力氣,卻始終做不到戰爭前的水平。他自己都不知道這是為什麽。後來有心理學家分析,這是因為他製造鍾表時的心境不一樣。這就是情緒的力量。
美國教育家杜威認為,在教育中“目的和手段分離到什麽程度,活動的意義就減少到什麽程度,並使活動成為一種苦工,一個人隻要有可能逃避就會逃避”[9]。這可以解釋為什麽家長越要求孩子用功學習,孩子越對學習提不起興趣。
成人指責孩子“不刻苦”是件很輕易的事,與之相伴的是批評孩子“不懂事”。似乎孩子不知道用功學習的好處,於是一遍又一遍地告知孩子學習應該刻苦努力。
這真是太小看孩子了。兒童並非不知道刻苦學習可以換來好成績,他隻是做不到。當學習活動沒有喚起他的愉快體驗時,他就無力去調動自己的主動精神,不由自主地表現出懶散、不刻苦、不認真等——許多人以為這是某些“不成器”的孩子的天性,其實是他上進的天性被扭曲了。
“不刻苦”的孩子好像經常忘記了學習這回事,他們總是把時間消磨在看電視、打遊戲、踢球、打電話等事情上,甚至是無所事事地坐著,表現出特別“不上進”的樣子。大人說他,他臉皮厚厚的不在乎。對這種情況,家長不要孤立地看待,不要簡單地把責任歸到孩子一個人頭上。
事實是每個孩子都願意自己在學習上做得更好,願意讓父母滿意,願意受到大人的誇獎。因為人還有一個天性,就是上進心。如果一些孩子表現出對學習沒有上進心,這不是天性中缺少,而是在後天成長中慢慢丟失了。
杜威認為,對孩子來說,玩耍和學習本來是不衝突的,正常條件下兒童有能力協調這兩者的關係。如果一個孩子隻想玩不想學習,使這兩者衝突了,那一定說明他的教育環境有某種不良的東西在影響著他。他注意到,“凡是所做的事情近於苦工,或者需要完成外部強加的工作任務的地方,遊戲的要求就存在”[10]。所以說,正是因為成人把學習暗示成一件“苦事”,或者用種種不正確的方法破壞了孩子對學習的興趣,使得學習成了一件“苦事”,孩子才想逃避,才想無度地玩耍和浪費時間,變得“不懂事”了。
家長和教師應該研究兒童的特點,體恤兒童的心理,注意從“學習情感”方麵培養孩子的好學精神。兒童是脆弱而無助的,不要把孩子當成可以克服困難的英雄來不斷要求,不要一再地拿“刻苦”來困擾他。一廂情願地要求兒童具有“臥薪嚐膽”的精神,等同於要求一隻剛出殼的小鳥到藍天上翱翔。不關注環境中的培養要素,隻是從主觀上要求孩子具有“刻苦精神”,這就像認為可以從空氣中抓來一遝鈔票一樣沒來由,是典型的唯心主義做法。
“刻苦”是一種成熟的學習品格,它不會憑空產生,它是在理性和興趣的土壤上生長的。有的孩子上中學了,馬上要高考了還不願意用功學習,說明他的學習品格始終停留在低齡階段,這種發展的停滯是由於從小到大,他在學習上始終沒形成興趣,在思想上始終沒發展出理性。這些發展的停滯,一定和家長的教育態度及方式有關。
孩子在各個學習時期所要解決的主要矛盾不一樣,就現階段我國的教育體製來說,我認為小學階段主要解決學習興趣的問題,初中階段主要解決學習方法的問題,高中階段拚的才是勤奮。
從興趣、方法到勤奮,是個因果關係,前一項不存在,後一項就不能很好地實現。在每一個學習過程中,它們也無法截然分開,而是並存於各階段中;從橫向來看,也是這樣的順序。所以,在每一種學習活動中,“興趣”始終重要,嗬護好了興趣,才可能產生方法,有了興趣和方法,才能生長出勤奮。
學習的理性是逐漸形成的,各個時期的主要矛盾解決好了,學習品格的形成才能呈現出良好的狀態。
當然,家長的能力也是有限的,我們不一定有能力讓孩子覺得學習是件“有趣的事”,但至少要用我們的眼神和行動告訴他,學習是件“不苦的事”。我們也許沒有能力讓孩子對學功課像打球或玩電腦遊戲一樣有熱情,至少要讓他覺得這件事像睡覺吃飯一樣正常而必需。這就需要我們在對孩子的管理中不斷思考,和孩子說話時關注自己的潛台詞,體會自己的話傳達給孩子的到底是個什麽信息。
在培養孩子勤奮學習方麵,恰是不能強化“苦”,而要盡量消解“苦”——不要向孩子提示學習是苦的,也不要給孩子施加壓力,避免他在學習活動中感覺苦悶。
圓圓上高中後,學習很累,她偶爾也會抱怨說太累了,表現出鬆懈。孩子本來已經覺得苦了,這個時候家長就更不能以“要懂得吃苦”這類正麵說教讓她苦上加苦了,這個時候應該想辦法減淡她對苦的體驗,向她提示“學習不苦”。
我采取了兩個辦法來幫助她。
一是找了些高考狀元談經驗的資料,尤其是那些談刻苦用功的,讓她知道凡是取得好成績的同學,沒有一個不勤奮。這表麵上看是強化了學習要刻苦,實際上緩解了她對苦的感受。既然狀元們都那麽用功,那麽自己用功也就是正常的了。在這個過程中,我注意沒有向她提一句要求她吃苦用功的話。
二是和她一起讀了本《科學的故事》,盡管她高中時學習很忙,我仍然建議她瀏覽了這本書。這本書編得很好,它呈現了數學、化學、物理、醫學等各學科的大致發展脈絡,用許多生動的故事講述了其中艱難的曆程。圓圓從這裏看到人類科學知識的積澱是那樣不易,僅僅是氧氣的發現就經曆了那麽多年、那麽多坎坷。想想自己可以輕易地拿著薄薄的教科書縱覽前人每一種驚人的成就,她覺得很幸運——自己不過是這些偉大成果的享用者,有什麽苦呢?!
我做這些,無非是讓圓圓站在高處看待事情,既能刻苦用功,又不覺得苦。高中生已有較為成熟的理性,她的認識已可以喚起她的毅力,而毅力可以降低痛苦感。
圓圓在高二高三時每天學習十幾個小時,非常自覺,從不無端地浪費時間。她平均每天睡六個小時,高三那一年要靠喝咖啡來提神。高考完後我問她覺不覺得這樣學習太苦,她說有這樣一個機會全力以赴地做一件事,能透徹地了解那麽多知識,也挺有意思。隻是覺得自己應該用功,苦倒是不覺得。
高考結束後,很多孩子仿佛一下從地獄中鑽出來了,有的人恨不得把書撕了。圓圓有些奇怪自己怎麽沒有這種感覺,日子好像和以前差不多,無非是生活內容不一樣了。這可能是因為她在高考前一直沒有那種特別壓抑、特別苦累的感覺吧!
我發現,給家長講讓孩子“刻苦”,一般來說家長都樂意接受;如果告訴他們不要對孩子講“刻苦”,家長往往不愛聽,甚至會反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