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觀死,則死為死;但以死觀生,生者也是死。如此運動循環起來豈不是世間的因果輪回?”了然大師說。
橫渠先生和秦厚林點點頭似乎同意了然大師的觀點。真靖道長繼續說:“莊子在《至樂》中說:生者,假借也;假之而生,生者塵垢也。死生為晝夜。”
“大師,這句實在是難懂。可否解釋?”秦厚林粗枝大葉的思想難以接納這麽縝密玄而又玄的思辨就問道。
真靖道長微微點頭說:“莊子主張齊生死。無論生死,都要順其自然。不以生為喜,不以死為悲,人生不過是從無氣到有氣,從無形之氣到有形之氣,從無生之形到有生之形這樣一個生命的有序過程,而死亡則是這種演化的回歸。生死齊一,方生方死,方死方生。”
“氣的聚散本身不減不增,氣散入於無形本非有減,氣的聚為有象本非有增。有如海中升起的無量數泡沫,生出於海,消失於海!由水所生,也還原為水,不自離於海水,也不增減海水!生死亦如此。”橫渠先生讚同的說。
“不以生為喜,不以死為悲。豈不是深深的影響了範仲淹老先生的思想: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秦厚林似乎頓悟的說,“大師,貴派後來還有沒有誰發展了生死的論斷?”
真靖道長端起茶杯吹了吹水麵上的茶葉抿了一口繼續說:“郭象說:夫死生之變,猶春秋冬夏四時行耳,故生死之狀雖異,其於各安所遇一也。今生者方自謂生為生,而死者方自謂生者為死,則無生矣。生者方自謂死為死,而死者方自謂死為生,則無死矣。這就是說,生和死隻有相對意義,故應:生時安生,死時安死,這樣就可以在順應自然中得到超生死,而與道同體了。”
“大師,真是太奇妙了!儒家關於生死的思想有國家政權和禮教結合的而形式傳遞了千年之久。那麽,道家的生死觀念是怎麽傳承下來的呢?”秦厚林問真靖道長。
“道家思想的傳承是在個體的養生中傳承的。道家認為人們隻要善於養生,則可以成仙,從而長生不老。《抱樸子內篇?至理》說:夫人在氣中,氣在人中,自天地以至萬物,無不須氣以生者。形者,神之宅也。故譬之於堤,堤壞則水不留矣;方之於燭,燭糜則火不居矣。身勞則神散,氣竭則命終。所以要保養身體,這樣才能保存精神。形神同質,都是由“氣”構成的。追求長生不老是人類自古以前就沒有停歇的步伐。最有名的是秦始皇派徐福向東去求仙藥,接下來在南北朝時候出現了大量的著名煉丹家。青山綠水,休養生息,頤養天年。”真靖道長說。
“大師,真的有神仙境界嗎?”秦厚林問。
“仙境的有無自在人心,心境的澄明自可觀體內氣血之運動,這也是中醫的來源。”真靖道長說。
橫渠先生和秦厚林點點頭似乎同意了然大師的觀點。真靖道長繼續說:“莊子在《至樂》中說:生者,假借也;假之而生,生者塵垢也。死生為晝夜。”
“大師,這句實在是難懂。可否解釋?”秦厚林粗枝大葉的思想難以接納這麽縝密玄而又玄的思辨就問道。
真靖道長微微點頭說:“莊子主張齊生死。無論生死,都要順其自然。不以生為喜,不以死為悲,人生不過是從無氣到有氣,從無形之氣到有形之氣,從無生之形到有生之形這樣一個生命的有序過程,而死亡則是這種演化的回歸。生死齊一,方生方死,方死方生。”
“氣的聚散本身不減不增,氣散入於無形本非有減,氣的聚為有象本非有增。有如海中升起的無量數泡沫,生出於海,消失於海!由水所生,也還原為水,不自離於海水,也不增減海水!生死亦如此。”橫渠先生讚同的說。
“不以生為喜,不以死為悲。豈不是深深的影響了範仲淹老先生的思想: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秦厚林似乎頓悟的說,“大師,貴派後來還有沒有誰發展了生死的論斷?”
真靖道長端起茶杯吹了吹水麵上的茶葉抿了一口繼續說:“郭象說:夫死生之變,猶春秋冬夏四時行耳,故生死之狀雖異,其於各安所遇一也。今生者方自謂生為生,而死者方自謂生者為死,則無生矣。生者方自謂死為死,而死者方自謂死為生,則無死矣。這就是說,生和死隻有相對意義,故應:生時安生,死時安死,這樣就可以在順應自然中得到超生死,而與道同體了。”
“大師,真是太奇妙了!儒家關於生死的思想有國家政權和禮教結合的而形式傳遞了千年之久。那麽,道家的生死觀念是怎麽傳承下來的呢?”秦厚林問真靖道長。
“道家思想的傳承是在個體的養生中傳承的。道家認為人們隻要善於養生,則可以成仙,從而長生不老。《抱樸子內篇?至理》說:夫人在氣中,氣在人中,自天地以至萬物,無不須氣以生者。形者,神之宅也。故譬之於堤,堤壞則水不留矣;方之於燭,燭糜則火不居矣。身勞則神散,氣竭則命終。所以要保養身體,這樣才能保存精神。形神同質,都是由“氣”構成的。追求長生不老是人類自古以前就沒有停歇的步伐。最有名的是秦始皇派徐福向東去求仙藥,接下來在南北朝時候出現了大量的著名煉丹家。青山綠水,休養生息,頤養天年。”真靖道長說。
“大師,真的有神仙境界嗎?”秦厚林問。
“仙境的有無自在人心,心境的澄明自可觀體內氣血之運動,這也是中醫的來源。”真靖道長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