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著12缸v型水冷四衝程柴油發動機所提供的高達400馬力的強勁動力,1930年底定型量產的“條頓騎士”猶如一隻隻動作敏捷的雄獅快速行進在北威爾士的田野中,黑白色的鐵十字戰徽在陽光下是那樣的醒目。
“條頓騎士”是德皇威廉二世所賦予的稱號,它的正式編號是pk。kw。30/75,也即“使用75毫米火炮的30噸級威廉皇帝戰車”。因受德皇及陸軍高層青睞,該款重型戰車迅速取代早期的胡伯特係列和20年代中前期大量列裝的“毛奇戰車”,成為德國陸軍裝甲兵團的主力型號,短短三年間,總產量已超過了1200輛,遙遙領先同時期出現的任何一款戰車。
“注意!右前方500米區域有敵軍活動,我們隨時可能遭到攻擊!”
空間相對寬敞的戰車炮塔裏,德國皇家陸軍少尉大衛-羅斯特端坐於車長席位,雙眼緊盯著前向的展望鏡。柴油發動機相較汽油機有很多優點,但噪音大是個令使用者頭疼的缺點,在全速運轉的情況下,如若車內的有線通訊設備發生故障,車長幾乎無法用聲音跟他的駕駛員溝通。
聽到長官的提醒,這輛戰車的炮長,一名未老先禿的德軍士官,立刻驅動炮塔右轉——炮塔正麵是這輛戰車裝甲最厚的位置,加上30毫米厚的弧形炮盾,在當下的戰場上基本屬於無解的存在,以炮塔正麵朝向敵人便如同冷兵器時代的戰士以盾牌預防敵人的攻擊一樣,是非常正確的本能反應。
視線中,引起羅斯特少尉警惕的是一處沿沙土路布防的英軍陣地,敵軍沒來得及構築塹壕,而隻是依托地形挖設了單兵掩體,那裏隱約可見英軍士兵頗具特點的平頂鋼盔。如果隻是為數不多的步兵部隊,幾輛“條頓騎士”徑直開過去就能輕鬆碾壓,但羅斯特少尉的直覺向他發出了危險信號。在繼續前進的過程中,他漸漸發現英軍陣地有異:那條沙土路後方不是連貫的野地,而是有一條天然的溝壑!
在阿伯索赫以西的田野中,縱橫交錯的溝壑是非常別致的地貌,窄的如同小溪,寬的可以並排放下兩三輛卡車。在航拍照片中,這些自然形成的溝壑就像是有巨人用天界的樹枝在地麵畫格子玩,而且這些不規則的線條是完全不具備實用意義的。
危險的感覺愈發強烈,羅斯特少尉按著喉部的通訊開關大聲說道:“魯德,二檔前進!”
駕駛員熟練地換擋減速,在田野中奔進的雄獅放緩了腳步,後麵的“條頓騎士”以及同樣噴塗鐵十字徽標的愛製“重裝騎兵”半履帶裝甲車緊跟著頭領調整行進節奏。
“彼得,機槍攻擊!”
開火指令下達給了炮長,英年早禿的士官立馬操控同軸機槍朝英軍陣地開火,連串子彈頓時讓那些平頂鋼盔所在位置塵屑飛揚,而從羅斯特少尉的視角看去,所有的平頂鋼盔都消失不見了。
“來一發高爆彈……短停射擊!”
緊隨少尉的指令,裝填手將一枚高爆彈塞進炮膛,而後高喊“完畢”,駕駛員當即刹車,炮長再度驅動同軸機槍開火,為戰車炮的射擊做最後的校準,接著機槍停火、火炮擊發……所有的一切都在短短幾秒的時間裏完成。
隨著轟然一聲爆響,“條頓騎士”射出的炮彈在沙土路西側炸出了一個豁口,覆巢之下安有完卵,緊挨著路基的一處掩體也被摧毀。爆炸硝煙漸漸散去,一頂被轟爛的英軍鋼盔才從空中落下,在地麵彈了兩下,底朝天躺在那裏。
往常訓練,駕駛員在戰車進行短停射擊後直接掛檔啟動,但是到了戰場上,尤其是在敵情不明的狀況下,他沒有自作主張,而是等待車長的指令。
英軍陣地的過分安靜讓羅斯特少尉愈發覺得不對勁,他讓通訊員將戰鬥指令傳達給全連戰車——假象前麵的英軍陣地是一個難啃的據點,以穩步推進的戰術予以拔除。
12輛“條頓騎士”迅即調整為兩個前後疊加的人形攻擊編隊,10輛半履帶式裝甲車在它們身後止步,半數步兵下了車,準備以戰車和裝甲車的身形為依托攻擊前進,餘下的步兵將視戰鬥的發展采取相應的行動。
德軍的半履帶裝甲車不止用來搭載戰鬥步兵,80毫米口徑的迫擊炮是很常見的配置,其有效射程覆蓋兩公裏範圍,對付障礙後方的敵方目標比直射火炮更為有效。
遵從羅斯特少尉的指令,前排6輛戰車率先啟動,當它們緩緩向前推進之時,後排戰車以火炮予以掩護,所有半履帶裝甲車暫且呆在原地,搭載有重迫擊炮的連番向英軍陣地投射炮彈,而迫擊炮彈爆炸的情景也從側麵證明了羅斯特少尉的揣測——英軍陣地後方有溝壑!
溝壑裏藏著什麽?
帶著深重的疑惑,羅斯特少尉率領前排戰車推進百米,停下來炮擊掃射英軍陣地,後排戰車、裝甲車輛以及已經下車的步兵順勢跟進,進攻陣線由此穩步前壓。光靠半履帶裝甲車所載重迫擊炮或許還不足以逼出沙土路後麵的隱藏力量,巡遊戰場的聯軍戰機在恰當的時候加了一把火:它們沿著沙土路低飛,朝這支德軍裝甲部隊正對的位置投下了航空炸彈,緊接著又調頭飛回,以機槍猛烈掃射一通。
這時候,英軍陣地後方終於冒出陣陣青煙,並有發動機的轟鳴聲傳來。
置身吵雜環境的羅斯特少尉並沒有聽到敵人的發動機轟鳴,但看到己方戰機如此大張旗鼓的轟炸掃射,又瞧見沙土路後麵出現異樣的青煙,這名出自但澤海軍戰車學院的高材生已能猜出個七八,他果斷下令道:“全體停止前進,炮手裝填穿甲彈,隨時準備開火!”
在離英軍陣地大約200米的敵方,前排六輛“條頓騎士”迅速停穩,蓄勢待發,另外六輛戰車及裝甲車輛在它們後方百米位置,所有火炮機槍齊刷刷瞄準英軍陣地。
伴著一陣分外沉悶的轟鳴聲,一根斜向上的細長炮管從沙土路後麵探了出來,就在人們以為接下來會有兩條隆隆滾動的履帶以及線條渾厚的車體出現時,細長炮管迅速放平,人們能夠看到的僅僅是一座形狀宛如倒扣澡盆的炮塔,敦實的車體依仗地形藏在了地平麵之下。
“開火!”羅伊特少尉急不可耐地發出射擊命令。
優秀的炮手應當具備臨敵不亂的心理素質,隻見炮長表情鎮定地邊瞄邊調,擊發火炮之前不忘用同軸機槍進行短促的測射,所有動作一氣嗬成。
如此近距離射擊,戰車炮的咆哮猶在車艙內回蕩,射擊結果已經顯現出來——盡管取得了首發命中,羅伊特少尉緊捏著的拳頭沒能舉起,而是狠狠砸在了座椅扶手上,因為無往不利的被帽穿甲彈居然沒能擊穿敵戰車炮塔,而是被它的弧形護盾給彈開了!
在更多的英軍戰車冒出來之前,這支德軍戰車部隊擁有12比1的絕對優勢,炮手們迅速而又從容地瞄準目標,用於測射的機槍子彈打在英軍炮塔上激起火星無數。雖然炮塔的受彈麵積僅僅占了戰車截麵的幾分之一,經過同軸機槍校正,德軍戰車的射擊命中率達到了無可挑剔的地步,多發穿甲彈從不同角度射入,“倒扣的澡盆”瞬時被猛烈的爆炸衝飛起來!
就這麽一轉眼的功夫,又有幾個相同輪廓的炮塔從沙土路後麵冒了出來。一輛、兩輛、三輛……細細數去,竟有七輛英軍戰車埋伏於此,而且它們都是以前任英國陸軍大臣霍雷肖-赫伯特-基欽納之姓命名的重型戰車,其體形和重量跟“條頓騎士”相近,造型輪廓卻屬於完全不同的兩種體係。量產型號的“基欽納”有著無與倫比的正麵防護,側麵和後部裝甲較“條頓騎士”厚重,充分體現出了“防護至上”的設計理念,但一件武器能否叱詫疆場,成為主宰一場戰鬥乃至一場戰爭的經典之作,關鍵不在於它的技術數據是否漂亮,而在於它的實用性以及使用者的戰術策略是否正確。如果“基欽納”是在平地跟“條頓騎士”對轟,裝備75毫米kwkl/50型戰車炮的德軍戰車有很大的幾率將其秒殺;若是“條頓騎士”毫無顧忌地駛過沙土路,將車體首下甚至底盤暴露在“基欽納”的炮口下,英國人同樣能夠輕鬆贏得戰鬥。
現如今,英軍重型戰車迫於聯軍戰機的轟炸掃射和車載迫擊炮的反複襲擾迫而駛出了絕佳的伏擊之所,德軍重型戰車則受益於指揮官的警覺沒有輕率冒進,這場戰鬥又重新有了懸念。“基欽納”的37毫米炮威力偏弱,五百米外根本威脅不到“條頓騎士”的正麵裝甲,然而雙方眼下隻有兩三百米的距離,德軍戰車的一些薄弱位置是完全有可能被37毫米炮擊穿的,而“基欽納”炮塔正麵的弧形護盾帶來了額外的防護,使得500米穿深達到90毫米的德軍kwkl/50戰車炮有很大的概率發生跳彈,兩者之間的較量,取決於雙方官兵的發揮、戰場環境的變化以及一些無法預測的偶然因素。
“條頓騎士”是德皇威廉二世所賦予的稱號,它的正式編號是pk。kw。30/75,也即“使用75毫米火炮的30噸級威廉皇帝戰車”。因受德皇及陸軍高層青睞,該款重型戰車迅速取代早期的胡伯特係列和20年代中前期大量列裝的“毛奇戰車”,成為德國陸軍裝甲兵團的主力型號,短短三年間,總產量已超過了1200輛,遙遙領先同時期出現的任何一款戰車。
“注意!右前方500米區域有敵軍活動,我們隨時可能遭到攻擊!”
空間相對寬敞的戰車炮塔裏,德國皇家陸軍少尉大衛-羅斯特端坐於車長席位,雙眼緊盯著前向的展望鏡。柴油發動機相較汽油機有很多優點,但噪音大是個令使用者頭疼的缺點,在全速運轉的情況下,如若車內的有線通訊設備發生故障,車長幾乎無法用聲音跟他的駕駛員溝通。
聽到長官的提醒,這輛戰車的炮長,一名未老先禿的德軍士官,立刻驅動炮塔右轉——炮塔正麵是這輛戰車裝甲最厚的位置,加上30毫米厚的弧形炮盾,在當下的戰場上基本屬於無解的存在,以炮塔正麵朝向敵人便如同冷兵器時代的戰士以盾牌預防敵人的攻擊一樣,是非常正確的本能反應。
視線中,引起羅斯特少尉警惕的是一處沿沙土路布防的英軍陣地,敵軍沒來得及構築塹壕,而隻是依托地形挖設了單兵掩體,那裏隱約可見英軍士兵頗具特點的平頂鋼盔。如果隻是為數不多的步兵部隊,幾輛“條頓騎士”徑直開過去就能輕鬆碾壓,但羅斯特少尉的直覺向他發出了危險信號。在繼續前進的過程中,他漸漸發現英軍陣地有異:那條沙土路後方不是連貫的野地,而是有一條天然的溝壑!
在阿伯索赫以西的田野中,縱橫交錯的溝壑是非常別致的地貌,窄的如同小溪,寬的可以並排放下兩三輛卡車。在航拍照片中,這些自然形成的溝壑就像是有巨人用天界的樹枝在地麵畫格子玩,而且這些不規則的線條是完全不具備實用意義的。
危險的感覺愈發強烈,羅斯特少尉按著喉部的通訊開關大聲說道:“魯德,二檔前進!”
駕駛員熟練地換擋減速,在田野中奔進的雄獅放緩了腳步,後麵的“條頓騎士”以及同樣噴塗鐵十字徽標的愛製“重裝騎兵”半履帶裝甲車緊跟著頭領調整行進節奏。
“彼得,機槍攻擊!”
開火指令下達給了炮長,英年早禿的士官立馬操控同軸機槍朝英軍陣地開火,連串子彈頓時讓那些平頂鋼盔所在位置塵屑飛揚,而從羅斯特少尉的視角看去,所有的平頂鋼盔都消失不見了。
“來一發高爆彈……短停射擊!”
緊隨少尉的指令,裝填手將一枚高爆彈塞進炮膛,而後高喊“完畢”,駕駛員當即刹車,炮長再度驅動同軸機槍開火,為戰車炮的射擊做最後的校準,接著機槍停火、火炮擊發……所有的一切都在短短幾秒的時間裏完成。
隨著轟然一聲爆響,“條頓騎士”射出的炮彈在沙土路西側炸出了一個豁口,覆巢之下安有完卵,緊挨著路基的一處掩體也被摧毀。爆炸硝煙漸漸散去,一頂被轟爛的英軍鋼盔才從空中落下,在地麵彈了兩下,底朝天躺在那裏。
往常訓練,駕駛員在戰車進行短停射擊後直接掛檔啟動,但是到了戰場上,尤其是在敵情不明的狀況下,他沒有自作主張,而是等待車長的指令。
英軍陣地的過分安靜讓羅斯特少尉愈發覺得不對勁,他讓通訊員將戰鬥指令傳達給全連戰車——假象前麵的英軍陣地是一個難啃的據點,以穩步推進的戰術予以拔除。
12輛“條頓騎士”迅即調整為兩個前後疊加的人形攻擊編隊,10輛半履帶式裝甲車在它們身後止步,半數步兵下了車,準備以戰車和裝甲車的身形為依托攻擊前進,餘下的步兵將視戰鬥的發展采取相應的行動。
德軍的半履帶裝甲車不止用來搭載戰鬥步兵,80毫米口徑的迫擊炮是很常見的配置,其有效射程覆蓋兩公裏範圍,對付障礙後方的敵方目標比直射火炮更為有效。
遵從羅斯特少尉的指令,前排6輛戰車率先啟動,當它們緩緩向前推進之時,後排戰車以火炮予以掩護,所有半履帶裝甲車暫且呆在原地,搭載有重迫擊炮的連番向英軍陣地投射炮彈,而迫擊炮彈爆炸的情景也從側麵證明了羅斯特少尉的揣測——英軍陣地後方有溝壑!
溝壑裏藏著什麽?
帶著深重的疑惑,羅斯特少尉率領前排戰車推進百米,停下來炮擊掃射英軍陣地,後排戰車、裝甲車輛以及已經下車的步兵順勢跟進,進攻陣線由此穩步前壓。光靠半履帶裝甲車所載重迫擊炮或許還不足以逼出沙土路後麵的隱藏力量,巡遊戰場的聯軍戰機在恰當的時候加了一把火:它們沿著沙土路低飛,朝這支德軍裝甲部隊正對的位置投下了航空炸彈,緊接著又調頭飛回,以機槍猛烈掃射一通。
這時候,英軍陣地後方終於冒出陣陣青煙,並有發動機的轟鳴聲傳來。
置身吵雜環境的羅斯特少尉並沒有聽到敵人的發動機轟鳴,但看到己方戰機如此大張旗鼓的轟炸掃射,又瞧見沙土路後麵出現異樣的青煙,這名出自但澤海軍戰車學院的高材生已能猜出個七八,他果斷下令道:“全體停止前進,炮手裝填穿甲彈,隨時準備開火!”
在離英軍陣地大約200米的敵方,前排六輛“條頓騎士”迅速停穩,蓄勢待發,另外六輛戰車及裝甲車輛在它們後方百米位置,所有火炮機槍齊刷刷瞄準英軍陣地。
伴著一陣分外沉悶的轟鳴聲,一根斜向上的細長炮管從沙土路後麵探了出來,就在人們以為接下來會有兩條隆隆滾動的履帶以及線條渾厚的車體出現時,細長炮管迅速放平,人們能夠看到的僅僅是一座形狀宛如倒扣澡盆的炮塔,敦實的車體依仗地形藏在了地平麵之下。
“開火!”羅伊特少尉急不可耐地發出射擊命令。
優秀的炮手應當具備臨敵不亂的心理素質,隻見炮長表情鎮定地邊瞄邊調,擊發火炮之前不忘用同軸機槍進行短促的測射,所有動作一氣嗬成。
如此近距離射擊,戰車炮的咆哮猶在車艙內回蕩,射擊結果已經顯現出來——盡管取得了首發命中,羅伊特少尉緊捏著的拳頭沒能舉起,而是狠狠砸在了座椅扶手上,因為無往不利的被帽穿甲彈居然沒能擊穿敵戰車炮塔,而是被它的弧形護盾給彈開了!
在更多的英軍戰車冒出來之前,這支德軍戰車部隊擁有12比1的絕對優勢,炮手們迅速而又從容地瞄準目標,用於測射的機槍子彈打在英軍炮塔上激起火星無數。雖然炮塔的受彈麵積僅僅占了戰車截麵的幾分之一,經過同軸機槍校正,德軍戰車的射擊命中率達到了無可挑剔的地步,多發穿甲彈從不同角度射入,“倒扣的澡盆”瞬時被猛烈的爆炸衝飛起來!
就這麽一轉眼的功夫,又有幾個相同輪廓的炮塔從沙土路後麵冒了出來。一輛、兩輛、三輛……細細數去,竟有七輛英軍戰車埋伏於此,而且它們都是以前任英國陸軍大臣霍雷肖-赫伯特-基欽納之姓命名的重型戰車,其體形和重量跟“條頓騎士”相近,造型輪廓卻屬於完全不同的兩種體係。量產型號的“基欽納”有著無與倫比的正麵防護,側麵和後部裝甲較“條頓騎士”厚重,充分體現出了“防護至上”的設計理念,但一件武器能否叱詫疆場,成為主宰一場戰鬥乃至一場戰爭的經典之作,關鍵不在於它的技術數據是否漂亮,而在於它的實用性以及使用者的戰術策略是否正確。如果“基欽納”是在平地跟“條頓騎士”對轟,裝備75毫米kwkl/50型戰車炮的德軍戰車有很大的幾率將其秒殺;若是“條頓騎士”毫無顧忌地駛過沙土路,將車體首下甚至底盤暴露在“基欽納”的炮口下,英國人同樣能夠輕鬆贏得戰鬥。
現如今,英軍重型戰車迫於聯軍戰機的轟炸掃射和車載迫擊炮的反複襲擾迫而駛出了絕佳的伏擊之所,德軍重型戰車則受益於指揮官的警覺沒有輕率冒進,這場戰鬥又重新有了懸念。“基欽納”的37毫米炮威力偏弱,五百米外根本威脅不到“條頓騎士”的正麵裝甲,然而雙方眼下隻有兩三百米的距離,德軍戰車的一些薄弱位置是完全有可能被37毫米炮擊穿的,而“基欽納”炮塔正麵的弧形護盾帶來了額外的防護,使得500米穿深達到90毫米的德軍kwkl/50戰車炮有很大的概率發生跳彈,兩者之間的較量,取決於雙方官兵的發揮、戰場環境的變化以及一些無法預測的偶然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