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場形勢瞬息萬變,這句話用在英國陸軍第12軍所部兩萬多名官兵身上再貼切不過了。從包圍者變成被包圍者,巨大的反差隻用了短短兩三個小時。隨著清晨在波特克倫登陸的聯軍部隊強勢擊破英軍戰線,摧枯拉朽般迅速推進至阿伯索赫以北,受困阿伯索赫的聯軍部隊發起猛烈反擊,兩股洪流很快會合一處,部署在阿伯索赫以西的英軍部隊頓時變成了別人的餃子餡!
主動突圍還是原地固守,艱難的抉擇擺在了英軍指揮官麵前。理論上,他的部隊還可以且戰且退,從科恩半島南部撤往西部,但那顯然是一條毫無意義的絕路。
很快,滾滾而來的聯軍裝甲部隊解除了英軍指揮官的困擾:在沒有製空權、缺乏炮火支援且隻有少量騎兵和戰車提供策應的情況下,要從敵方裝甲部隊眼皮底下突圍簡直如同自殺。
於是,在英軍為圍困和進攻敵軍所構築的野戰工事裏,頭戴平頂寬沿鋼盔、身穿卡其色野戰服的英軍士兵神情凝重地等待著敵方進攻序幕的開啟,腰佩韋伯利左輪的軍官們不斷用豪邁的語言鼓舞他們,可是這裏有幾個人不感到忐忑、焦慮、緊張乃至恐懼?
上一場大戰結束以來,德國人享受著勝利者的精神榮耀和現實收獲,倍增的疆土助長工業經濟的再次飛躍,軍隊的新裝備研發得以保持海陸空三線並進的勢頭。除了各種新式戰車、火炮逐批入役,性能優異的半自動步槍和輕機槍也漸漸取代老式槍械成為德軍步戰部隊的製式武器,而迄今為止,大多數英軍士兵使用的依然是李-恩菲爾德mkii型手動步槍和維克斯-馬克沁水冷重機槍。
突然間,伴著一聲短促的尖嘯,一發孤零零的炮彈破空襲來,砸落在了英軍陣地前沿的無人位置。盡管這發炮彈對塹壕中的英軍士兵們不構成任何威脅,幾乎所有人都在第一時間埋下腦袋,因為他們知道,這定是敵軍炮擊即將開始的征召。
接下來兩分鍾,零散炮擊接二連三,大多是是常規野戰炮所為,也有兩發爆炸威力更加猛烈的,疑似重型榴彈炮或中口徑艦炮。普通士兵隻能帶著祈禱默默忍受,那些有著技術眼光的軍官士官以及老資曆的炮兵卻陷入了深深的憂慮:炮彈顯然不是從一個方向打來的,這意味著聯軍很有可能從幾個方向同時發起進攻。英軍進占此地還不到一天時間,主陣地是圍繞聯軍在阿伯索赫的登陸場構築的,這裏的地形以開闊平坦的草地為主,隻有零星幾棟農莊和少量的植被,麵積最大的樹林也不過長寬各兩百米,而且此前已經得到了聯軍戰機的重點關照,不可能成為重兵囤積的天然掩蔽所,好在這裏的特殊地貌為防守提供了便利——綜合交錯的溝壑將田野劃分成一個個不規則的塊狀,這些溝壑大多數是自然形成的,不似河道那般寬直,很多就像是糖葫蘆串那樣由大大小小的窪坑連接而成,有的蓄了水,而多半是完全幹燥的,儼然是理想的防炮擊掩體。
如同一場大雨到來的節奏,砸落在英軍主陣地的炮彈驟然密集起來。為了盡可能降低敵方炮擊造成的兵員損失,部分英軍士兵從前沿陣地撤下,沿著溝壑退避至二線陣地或是更靠後的溝渠裏,然而不足三公裏的縱深猶如一條窄窄的河床,不足以在山洪暴發時容納洶湧的水流。從幾個方向襲來的炮火很快把英軍戰線變成了燃燒的煉獄,隨著炮擊的持續,刺鼻的硝煙竟如同濃厚的晨霧,覆蓋了整個地區。
漫長的煎熬終有結束的一刻,但英軍官兵等來的不是解脫,而是新的煎熬。持續的炮擊在陣地周圍留下了不計其數的彈坑,許多事先堆砌好的掩體被摧毀,部署在掩體裏的重機槍和機關炮雖是“鋼鐵之軀”,在爆炸威力麵前仍顯脆弱,人工挖設的野戰工事也沒有好到哪裏去,不少未經加固的塹壕被直接轟塌,敵軍進攻部隊的逼近使得英軍士兵們無暇修補工事。
從塹壕中探出頭,許多英軍官兵被眼前的景象給驚呆了:敵軍戰車和裝甲車以排山倒海的氣勢攻來,粗略觀察竟有四五百輛之多,仿佛此地不是英國本土,而是位於歐洲大陸,否則的話,敵人如何以屈指可數的幾處灘頭將如此多的重裝備運送上岸?
正如那些裝甲戰術推崇者在戰前不懈誇耀的,機械化部隊的進攻速度較傳統的步兵部隊快得多。炮擊才剛剛結束,實施火力偵察的聯軍裝甲分隊就已抵近英軍陣地,輕戰車和裝甲偵察車輛在機槍射程邊緣遊移開火,以戰車炮和重迫擊炮轟擊英軍陣地,盡管這樣的火力破壞有限,近距離射擊的精度優勢還是讓英軍官兵們不敢掉以輕心。部署於陣地前沿的英軍戰防炮和機關炮謹慎地投入了戰鬥,砰砰乓乓的響聲不絕於耳。從此前的交手情況來看,英軍裝備的37毫米機關炮對付德軍重型戰車非常吃力,但對付輕戰車和裝甲車還是遊刃有餘的。不多會兒,陣地前方出現了幾團燃燒的戰車殘骸,但當場暴斃的聯軍戰車乘員不多,幸存者皆在同行戰車的接應下黯然撤走。
擊退了敵人的試探性進攻,少數英軍士兵們居然雀躍起來,而大多數人依舊覺得此戰的前景一片灰暗。戰況的發展確如悲觀者擔心的那樣,聯軍沒有浪費他們花費巨大代價爭奪來的戰場製空權,成群結隊的戰機從西麵飛來,轉眼就淹沒了頑強迎擊的少數英軍戰鬥機,然後肆無忌憚地撲向地麵。
英軍步兵們別無選擇,隻得拿出百分之兩百的勇氣來對抗聯軍轟炸。
近兩年,深感戰爭威脅日益臨近,英*隊對自身存在的短板進行了大規模的應急修補。因本土工廠及英聯邦國家生產出來的武器數量有限,他們從美國盟友以及瑞典、瑞士等中立國進口了大量的武器裝備,數以千計的防空槍炮配發至各一線步兵師。隨著產自各個國家、口徑和機械方式各異的防空槍炮嘶鳴起來,英軍陣地上異常熱鬧,成串的槍炮子彈騰空而起,在千米以下的空域形成了蔚為壯觀的逆向彈雨,然而這樣的聲勢並不足以驅走同樣充滿勇氣的聯軍飛行員。隻見一架架戰機迎著英軍防空火力俯衝而下,每一次成功的投彈或掃射都能夠給陣地上的英軍官兵造成身體和精神的雙重打擊,但也不斷有各種型號的聯軍戰機被擊落——在這樣的戰鬥中,座機被擊落的聯軍飛行員鮮有生還的可能,因為許多英軍士兵們都朝著白色的降落傘開火泄憤!
相較於野戰炮兵的轟擊,聯軍戰機的轟炸掃射無疑給英軍部隊造成了更大的打擊。等到空襲結束,英軍將士們赫然發現規模龐大的聯軍裝甲部隊已經進入了他們的戰鬥射程。
霎時間,濃烈的死亡氣息撲麵而來。縱有前夜的戰鬥磨礪,許多英軍官兵依然驚惶不安。由於英軍野戰炮兵已在聯軍的輪番轟擊下失去了“發言權”,戰車部隊又被視為寶貴的戰術預備隊,英軍士兵們此時隻能依靠陣地上的戰防炮、預先埋設的地雷以及作戰距離極近的步兵反戰車武器抵禦聯軍裝甲集群的凶猛衝擊,這樣的戰鬥用“殘酷”來形容再貼切不過了。隱藏在掩體中的反戰車炮扮演著類似狙擊手的角色,它們以驚人的命中率持續發威,擊毀了不少聯軍戰車和裝甲車,然而頂線的德軍“條頓騎士”是防禦力堪比“基欽納”的存在,小口徑戰防炮就算是在麵對麵的位置開火也難以擊穿它們的正麵裝甲,底部的防雷設計有效保證了戰車觸發地雷時車內乘員的存活率。另一方麵,“條頓騎士”後期型號所裝備的75毫米炮無論射程還是威力都勝過英軍大多數型號的戰防炮。經過十幾分鍾的激烈戰鬥,隨著“條頓騎士”一輛接著一輛碾上英軍陣地,英國人可用的戰防炮已所剩無幾,塹壕中的步兵們不得不像前夜的聯軍將士一樣,用手雷、燃燒彈、炸藥包以及他們的血肉之軀抵擋敵方戰車。
久經訓練的英軍將士,戰鬥意誌毫不遜色於德國和愛爾蘭軍人,如果是在退無可退的情況下,他們毫無疑問會迸發出背水一戰的勢能,然而這裏的天然溝渠為他們的撤退和掩蔽提供了便利,大多數人相信,隻要挨到天黑,數量占優且是主場作戰的英軍大部隊將如昨晚那般摧枯拉朽地打敗聯軍登陸部隊,屆時他們所處的困局也將不複存在。
越來越多的聯軍戰車以及搭乘裝甲運兵車投入進攻的聯軍步兵湧上陣地,經過一番驚心動魄的血腥搏殺,堅守一線陣地的英軍部隊開始撤退,友鄰部隊沒有相互爭搶退路以致發生踩踏,一些營連自發擔當後衛,步步阻擊來勢洶洶的聯軍部隊。在這樣的情況下,多數幸存者得以撤出前沿陣地,但溝壑並非綿延不絕,往西兩三公裏就是純粹的開闊地形了,再往西邊走五公裏是被摧毀的海防要塞阿伯達倫,而到了那裏就真的退無可退了。
每到臨崩盤的危機關頭,往往會有英雄挺身而出、力挽狂瀾,而這一次,重任落在了英國第2裝甲師第3皇家戰車團所部官兵身上。經曆了前夜今晨的激戰,該團可用的“基欽納”重型戰車已從136輛減少至44輛,而他們將要麵對的是以精銳著稱的“大德意誌”戰車部隊以及戰力同樣出色的愛爾蘭裝甲部隊。
主動突圍還是原地固守,艱難的抉擇擺在了英軍指揮官麵前。理論上,他的部隊還可以且戰且退,從科恩半島南部撤往西部,但那顯然是一條毫無意義的絕路。
很快,滾滾而來的聯軍裝甲部隊解除了英軍指揮官的困擾:在沒有製空權、缺乏炮火支援且隻有少量騎兵和戰車提供策應的情況下,要從敵方裝甲部隊眼皮底下突圍簡直如同自殺。
於是,在英軍為圍困和進攻敵軍所構築的野戰工事裏,頭戴平頂寬沿鋼盔、身穿卡其色野戰服的英軍士兵神情凝重地等待著敵方進攻序幕的開啟,腰佩韋伯利左輪的軍官們不斷用豪邁的語言鼓舞他們,可是這裏有幾個人不感到忐忑、焦慮、緊張乃至恐懼?
上一場大戰結束以來,德國人享受著勝利者的精神榮耀和現實收獲,倍增的疆土助長工業經濟的再次飛躍,軍隊的新裝備研發得以保持海陸空三線並進的勢頭。除了各種新式戰車、火炮逐批入役,性能優異的半自動步槍和輕機槍也漸漸取代老式槍械成為德軍步戰部隊的製式武器,而迄今為止,大多數英軍士兵使用的依然是李-恩菲爾德mkii型手動步槍和維克斯-馬克沁水冷重機槍。
突然間,伴著一聲短促的尖嘯,一發孤零零的炮彈破空襲來,砸落在了英軍陣地前沿的無人位置。盡管這發炮彈對塹壕中的英軍士兵們不構成任何威脅,幾乎所有人都在第一時間埋下腦袋,因為他們知道,這定是敵軍炮擊即將開始的征召。
接下來兩分鍾,零散炮擊接二連三,大多是是常規野戰炮所為,也有兩發爆炸威力更加猛烈的,疑似重型榴彈炮或中口徑艦炮。普通士兵隻能帶著祈禱默默忍受,那些有著技術眼光的軍官士官以及老資曆的炮兵卻陷入了深深的憂慮:炮彈顯然不是從一個方向打來的,這意味著聯軍很有可能從幾個方向同時發起進攻。英軍進占此地還不到一天時間,主陣地是圍繞聯軍在阿伯索赫的登陸場構築的,這裏的地形以開闊平坦的草地為主,隻有零星幾棟農莊和少量的植被,麵積最大的樹林也不過長寬各兩百米,而且此前已經得到了聯軍戰機的重點關照,不可能成為重兵囤積的天然掩蔽所,好在這裏的特殊地貌為防守提供了便利——綜合交錯的溝壑將田野劃分成一個個不規則的塊狀,這些溝壑大多數是自然形成的,不似河道那般寬直,很多就像是糖葫蘆串那樣由大大小小的窪坑連接而成,有的蓄了水,而多半是完全幹燥的,儼然是理想的防炮擊掩體。
如同一場大雨到來的節奏,砸落在英軍主陣地的炮彈驟然密集起來。為了盡可能降低敵方炮擊造成的兵員損失,部分英軍士兵從前沿陣地撤下,沿著溝壑退避至二線陣地或是更靠後的溝渠裏,然而不足三公裏的縱深猶如一條窄窄的河床,不足以在山洪暴發時容納洶湧的水流。從幾個方向襲來的炮火很快把英軍戰線變成了燃燒的煉獄,隨著炮擊的持續,刺鼻的硝煙竟如同濃厚的晨霧,覆蓋了整個地區。
漫長的煎熬終有結束的一刻,但英軍官兵等來的不是解脫,而是新的煎熬。持續的炮擊在陣地周圍留下了不計其數的彈坑,許多事先堆砌好的掩體被摧毀,部署在掩體裏的重機槍和機關炮雖是“鋼鐵之軀”,在爆炸威力麵前仍顯脆弱,人工挖設的野戰工事也沒有好到哪裏去,不少未經加固的塹壕被直接轟塌,敵軍進攻部隊的逼近使得英軍士兵們無暇修補工事。
從塹壕中探出頭,許多英軍官兵被眼前的景象給驚呆了:敵軍戰車和裝甲車以排山倒海的氣勢攻來,粗略觀察竟有四五百輛之多,仿佛此地不是英國本土,而是位於歐洲大陸,否則的話,敵人如何以屈指可數的幾處灘頭將如此多的重裝備運送上岸?
正如那些裝甲戰術推崇者在戰前不懈誇耀的,機械化部隊的進攻速度較傳統的步兵部隊快得多。炮擊才剛剛結束,實施火力偵察的聯軍裝甲分隊就已抵近英軍陣地,輕戰車和裝甲偵察車輛在機槍射程邊緣遊移開火,以戰車炮和重迫擊炮轟擊英軍陣地,盡管這樣的火力破壞有限,近距離射擊的精度優勢還是讓英軍官兵們不敢掉以輕心。部署於陣地前沿的英軍戰防炮和機關炮謹慎地投入了戰鬥,砰砰乓乓的響聲不絕於耳。從此前的交手情況來看,英軍裝備的37毫米機關炮對付德軍重型戰車非常吃力,但對付輕戰車和裝甲車還是遊刃有餘的。不多會兒,陣地前方出現了幾團燃燒的戰車殘骸,但當場暴斃的聯軍戰車乘員不多,幸存者皆在同行戰車的接應下黯然撤走。
擊退了敵人的試探性進攻,少數英軍士兵們居然雀躍起來,而大多數人依舊覺得此戰的前景一片灰暗。戰況的發展確如悲觀者擔心的那樣,聯軍沒有浪費他們花費巨大代價爭奪來的戰場製空權,成群結隊的戰機從西麵飛來,轉眼就淹沒了頑強迎擊的少數英軍戰鬥機,然後肆無忌憚地撲向地麵。
英軍步兵們別無選擇,隻得拿出百分之兩百的勇氣來對抗聯軍轟炸。
近兩年,深感戰爭威脅日益臨近,英*隊對自身存在的短板進行了大規模的應急修補。因本土工廠及英聯邦國家生產出來的武器數量有限,他們從美國盟友以及瑞典、瑞士等中立國進口了大量的武器裝備,數以千計的防空槍炮配發至各一線步兵師。隨著產自各個國家、口徑和機械方式各異的防空槍炮嘶鳴起來,英軍陣地上異常熱鬧,成串的槍炮子彈騰空而起,在千米以下的空域形成了蔚為壯觀的逆向彈雨,然而這樣的聲勢並不足以驅走同樣充滿勇氣的聯軍飛行員。隻見一架架戰機迎著英軍防空火力俯衝而下,每一次成功的投彈或掃射都能夠給陣地上的英軍官兵造成身體和精神的雙重打擊,但也不斷有各種型號的聯軍戰機被擊落——在這樣的戰鬥中,座機被擊落的聯軍飛行員鮮有生還的可能,因為許多英軍士兵們都朝著白色的降落傘開火泄憤!
相較於野戰炮兵的轟擊,聯軍戰機的轟炸掃射無疑給英軍部隊造成了更大的打擊。等到空襲結束,英軍將士們赫然發現規模龐大的聯軍裝甲部隊已經進入了他們的戰鬥射程。
霎時間,濃烈的死亡氣息撲麵而來。縱有前夜的戰鬥磨礪,許多英軍官兵依然驚惶不安。由於英軍野戰炮兵已在聯軍的輪番轟擊下失去了“發言權”,戰車部隊又被視為寶貴的戰術預備隊,英軍士兵們此時隻能依靠陣地上的戰防炮、預先埋設的地雷以及作戰距離極近的步兵反戰車武器抵禦聯軍裝甲集群的凶猛衝擊,這樣的戰鬥用“殘酷”來形容再貼切不過了。隱藏在掩體中的反戰車炮扮演著類似狙擊手的角色,它們以驚人的命中率持續發威,擊毀了不少聯軍戰車和裝甲車,然而頂線的德軍“條頓騎士”是防禦力堪比“基欽納”的存在,小口徑戰防炮就算是在麵對麵的位置開火也難以擊穿它們的正麵裝甲,底部的防雷設計有效保證了戰車觸發地雷時車內乘員的存活率。另一方麵,“條頓騎士”後期型號所裝備的75毫米炮無論射程還是威力都勝過英軍大多數型號的戰防炮。經過十幾分鍾的激烈戰鬥,隨著“條頓騎士”一輛接著一輛碾上英軍陣地,英國人可用的戰防炮已所剩無幾,塹壕中的步兵們不得不像前夜的聯軍將士一樣,用手雷、燃燒彈、炸藥包以及他們的血肉之軀抵擋敵方戰車。
久經訓練的英軍將士,戰鬥意誌毫不遜色於德國和愛爾蘭軍人,如果是在退無可退的情況下,他們毫無疑問會迸發出背水一戰的勢能,然而這裏的天然溝渠為他們的撤退和掩蔽提供了便利,大多數人相信,隻要挨到天黑,數量占優且是主場作戰的英軍大部隊將如昨晚那般摧枯拉朽地打敗聯軍登陸部隊,屆時他們所處的困局也將不複存在。
越來越多的聯軍戰車以及搭乘裝甲運兵車投入進攻的聯軍步兵湧上陣地,經過一番驚心動魄的血腥搏殺,堅守一線陣地的英軍部隊開始撤退,友鄰部隊沒有相互爭搶退路以致發生踩踏,一些營連自發擔當後衛,步步阻擊來勢洶洶的聯軍部隊。在這樣的情況下,多數幸存者得以撤出前沿陣地,但溝壑並非綿延不絕,往西兩三公裏就是純粹的開闊地形了,再往西邊走五公裏是被摧毀的海防要塞阿伯達倫,而到了那裏就真的退無可退了。
每到臨崩盤的危機關頭,往往會有英雄挺身而出、力挽狂瀾,而這一次,重任落在了英國第2裝甲師第3皇家戰車團所部官兵身上。經曆了前夜今晨的激戰,該團可用的“基欽納”重型戰車已從136輛減少至44輛,而他們將要麵對的是以精銳著稱的“大德意誌”戰車部隊以及戰力同樣出色的愛爾蘭裝甲部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