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五章 完美的商人是錢財的奴隸(求月票)
自建帳以來:羅馬汗國記 作者:正統大汗阿裏不鴿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了解了這些情況之後,也就不難分析出今後的發展了。
“在我看來,明朝就算跟著學習用機器,也不會采取和我們相同的方式的。”他告訴狄奧多拉:“當然,這可能也沒什麽問題……他們體量太大了,稍微找點方法就能適應下來。”
“不知道他們怎麽解決成本問題。”狄奧多拉猶豫道。
“可能就不需要解決。”郭康斷言:“按商人們的觀點,隻有壓低雇傭人力的價格才能獲取競爭優勢,但實際上不見得是這樣——起碼對塞裏斯來說是這樣的。”
“哦?這也有例子麽。”狄奧多拉好奇地問。
“他們做工和打仗是一樣的。”郭康打了個比方,便於她理解:“給的錢少,成本雖然低,但工匠也沒什麽動力,做出來的東西純屬浪費材料。看起來有了競爭優勢,實際上效率很低,甚至是得不償失的。”
“這樣啊……”
郭康確信地點點頭。
現在的明朝還看不出來,但明朝末年,這算得上是最典型的情況了。
朝廷自己生產的軍械根本不堪用,火槍無法換代的一個原因,居然是槍管質量太差,換成細長管的火繩槍會直接變成“爆破筒”。鎧甲、火炮等等,也都有各自各樣的問題。
作為應對,一些官員提出,去澳門找葡萄牙人買火器。為此,明朝從澳門的卜加勞鑄炮廠購置了數批軍械,因為質量良好深受歡迎。
但比較搞笑的是,卜加勞炮廠其實不是“原汁原味”的純西式軍械廠。那個時候,明朝的冶金技術相對於歐洲,在很多方麵有優勢,尤其是在鑄鐵方麵。所以,卜加勞炮廠不僅吸納了不少明朝技術,連廠裏的匠人,很多都是直接從廣東雇傭來的。
他們的武器,尤其是鐵質槍炮,就是明朝自己的技術。生產軍械的工人,也是明朝的工匠,為什麽換了個地方,質量就十分優秀,暢銷東亞,乃至返銷歐洲呢?
原因其實很簡單,就是因為當時葡萄牙人還比較“質樸”,基本上給多少錢就幹多少事。而工部自己的軍械廠,經過朝堂諸公一係列複雜的分潤和盤剝,已經沒什麽錢能發到基層了。給不夠錢,也就自然造不出靠譜東西來。
甲胄也是一樣。明朝的鎧甲技術並不落後,鄭成功所部的盔甲,給荷蘭人留下過深刻印象。在荷蘭人的記述中,穿著重甲的鄭軍士兵,甚至能頂著不斷命中的槍彈,與荷蘭士兵對射。然而,明軍自己的鎧甲卻從來沒什麽亮眼表現,最大作用是戰時拖後腿。
這種情況說到底,其實就不是技術問題,而就是簡單的錢被貪的太厲害,沒給夠……
到最後,南方的葡萄牙人,東南的鄭氏,東北的後金……反正是個勢力,都比明朝自己搞得好。
這例子,對於郭康來說屬於信手拈來——因為當時那個現象,實在過於出名了。
“反過來說,如果給夠了錢,他們也不怕成本的問題了。”郭康想了想,發現另一個方向也是說得通的:“壓低人力成本的方法,對於一無是處的歐洲奴工來說,可能是最合適的,但對於東方大批的專業工匠,估計並不是這樣。”
歐洲工廠主盡量壓低人力成本,還使用機器。但即使如此,在工業化早期,他們的生產效率也很吃虧,甚至比不過江南的手工業者。
1844年,有英國人來到福建調查,將當地各種不同質地的棉布,都收集了樣品,記錄價格,送回英國進行比對。回去之後,英國商人驚訝地發現,按照他們所標的價格,曼徹斯特的工廠也做不出來。而福建還不算當時紡織業最發達、效率最高的地方。
英國尚且如此,其他國家就更慘了。比如美國,到了19世紀,依然隻能靠大量出口金銀,換取中國商品。
在1805年到1844年間,兩國的貿易逆差高達39%,而僅在1805至1815年的十年間,美國就像中國出口了2270萬美元的金銀,而同期輸往中國的貨物隻有1000萬美元,並且幾乎都是農作物、礦物等低端產品。
再加上當時,美國是被法國引薦給清朝的(路易十六與美國和清朝的關係都很好),清朝甚至長期認為,美國是法國的附庸,是專門給法國提供原料的一個非洲國家。
相比英國商品,美國的紡織品更加低劣,以至於到了1850年,美國領事還在給國內訴苦,說大批美國布料在港口積壓,根本賣不上價錢。
所以,這樣就有個很反常識的結論:血汗工廠的生產效率其實很低。哪怕江南工匠的待遇遠高於英格蘭工人,依然沒有在成本上明顯落下風。這種強行降低人力成本的思路,雖然符合最簡單直接的思維,但和其他很多“常識”一樣,並不是正確的。
“這麽說來,我們其實也可以在奴工工廠之中,也保留晉升渠道。”想到著,郭康又補充道:“平時別逼的太緊,再有了激勵,會比單純驅使奴隸要更高效。”
“哪怕英格蘭奴隸?”狄奧多拉疑惑地說。
“哪怕是英格蘭的。”郭康肯定地點點頭。
19世紀初的英國人歐文,做過一個實驗。他在美國購置了一塊地,試圖建立一個烏托邦式的聚落。在聚落中,有一座工廠,按照歐文的設想,人們每天隻在這裏工作10個小時。而同時代的其他工廠,這個時間可能都沒什麽上限。
由於設計過於理想化,烏托邦聚落最終失敗。但唯獨這個工廠,不但運行了下來,還賺錢了。這讓當時的人們十分意外。也是在這次發現的基礎上,歐文繼續實驗,由此產生了八小時工作製的理念。
“這個結論有點奇怪。”狄奧多拉坦言:“如果降低工作時間反而提高了整體效率,為什麽所有商人都喜歡讓雇工多幹活?”
“因為這個結論是通過科學分析得出的,而科學在很多時候就是反常識的。”郭康回答:“而且,如果一個人經商隻為了賺錢,那他就是商業領域的聖人了。平時,是不可能有這樣的人的。”
“理想化的商人才會為了賺錢可以接受一切,而現實中的商人……”郭康攤攤手:“他們做決策可能就是為了自己爽。很多匪夷所思的決定,都是這麽出現的——話說回來,不爽當什麽老板,那不是成了錢的奴隸了。”
“好像也是……和統治國家,似乎也差不多啊。”狄奧多拉想了想,感慨道:“或許,完美的商人本來就應該是錢財的奴隸,不該考慮別的東西。完美的統治者……是不是也應該差不多呢?”
(本章完)
“在我看來,明朝就算跟著學習用機器,也不會采取和我們相同的方式的。”他告訴狄奧多拉:“當然,這可能也沒什麽問題……他們體量太大了,稍微找點方法就能適應下來。”
“不知道他們怎麽解決成本問題。”狄奧多拉猶豫道。
“可能就不需要解決。”郭康斷言:“按商人們的觀點,隻有壓低雇傭人力的價格才能獲取競爭優勢,但實際上不見得是這樣——起碼對塞裏斯來說是這樣的。”
“哦?這也有例子麽。”狄奧多拉好奇地問。
“他們做工和打仗是一樣的。”郭康打了個比方,便於她理解:“給的錢少,成本雖然低,但工匠也沒什麽動力,做出來的東西純屬浪費材料。看起來有了競爭優勢,實際上效率很低,甚至是得不償失的。”
“這樣啊……”
郭康確信地點點頭。
現在的明朝還看不出來,但明朝末年,這算得上是最典型的情況了。
朝廷自己生產的軍械根本不堪用,火槍無法換代的一個原因,居然是槍管質量太差,換成細長管的火繩槍會直接變成“爆破筒”。鎧甲、火炮等等,也都有各自各樣的問題。
作為應對,一些官員提出,去澳門找葡萄牙人買火器。為此,明朝從澳門的卜加勞鑄炮廠購置了數批軍械,因為質量良好深受歡迎。
但比較搞笑的是,卜加勞炮廠其實不是“原汁原味”的純西式軍械廠。那個時候,明朝的冶金技術相對於歐洲,在很多方麵有優勢,尤其是在鑄鐵方麵。所以,卜加勞炮廠不僅吸納了不少明朝技術,連廠裏的匠人,很多都是直接從廣東雇傭來的。
他們的武器,尤其是鐵質槍炮,就是明朝自己的技術。生產軍械的工人,也是明朝的工匠,為什麽換了個地方,質量就十分優秀,暢銷東亞,乃至返銷歐洲呢?
原因其實很簡單,就是因為當時葡萄牙人還比較“質樸”,基本上給多少錢就幹多少事。而工部自己的軍械廠,經過朝堂諸公一係列複雜的分潤和盤剝,已經沒什麽錢能發到基層了。給不夠錢,也就自然造不出靠譜東西來。
甲胄也是一樣。明朝的鎧甲技術並不落後,鄭成功所部的盔甲,給荷蘭人留下過深刻印象。在荷蘭人的記述中,穿著重甲的鄭軍士兵,甚至能頂著不斷命中的槍彈,與荷蘭士兵對射。然而,明軍自己的鎧甲卻從來沒什麽亮眼表現,最大作用是戰時拖後腿。
這種情況說到底,其實就不是技術問題,而就是簡單的錢被貪的太厲害,沒給夠……
到最後,南方的葡萄牙人,東南的鄭氏,東北的後金……反正是個勢力,都比明朝自己搞得好。
這例子,對於郭康來說屬於信手拈來——因為當時那個現象,實在過於出名了。
“反過來說,如果給夠了錢,他們也不怕成本的問題了。”郭康想了想,發現另一個方向也是說得通的:“壓低人力成本的方法,對於一無是處的歐洲奴工來說,可能是最合適的,但對於東方大批的專業工匠,估計並不是這樣。”
歐洲工廠主盡量壓低人力成本,還使用機器。但即使如此,在工業化早期,他們的生產效率也很吃虧,甚至比不過江南的手工業者。
1844年,有英國人來到福建調查,將當地各種不同質地的棉布,都收集了樣品,記錄價格,送回英國進行比對。回去之後,英國商人驚訝地發現,按照他們所標的價格,曼徹斯特的工廠也做不出來。而福建還不算當時紡織業最發達、效率最高的地方。
英國尚且如此,其他國家就更慘了。比如美國,到了19世紀,依然隻能靠大量出口金銀,換取中國商品。
在1805年到1844年間,兩國的貿易逆差高達39%,而僅在1805至1815年的十年間,美國就像中國出口了2270萬美元的金銀,而同期輸往中國的貨物隻有1000萬美元,並且幾乎都是農作物、礦物等低端產品。
再加上當時,美國是被法國引薦給清朝的(路易十六與美國和清朝的關係都很好),清朝甚至長期認為,美國是法國的附庸,是專門給法國提供原料的一個非洲國家。
相比英國商品,美國的紡織品更加低劣,以至於到了1850年,美國領事還在給國內訴苦,說大批美國布料在港口積壓,根本賣不上價錢。
所以,這樣就有個很反常識的結論:血汗工廠的生產效率其實很低。哪怕江南工匠的待遇遠高於英格蘭工人,依然沒有在成本上明顯落下風。這種強行降低人力成本的思路,雖然符合最簡單直接的思維,但和其他很多“常識”一樣,並不是正確的。
“這麽說來,我們其實也可以在奴工工廠之中,也保留晉升渠道。”想到著,郭康又補充道:“平時別逼的太緊,再有了激勵,會比單純驅使奴隸要更高效。”
“哪怕英格蘭奴隸?”狄奧多拉疑惑地說。
“哪怕是英格蘭的。”郭康肯定地點點頭。
19世紀初的英國人歐文,做過一個實驗。他在美國購置了一塊地,試圖建立一個烏托邦式的聚落。在聚落中,有一座工廠,按照歐文的設想,人們每天隻在這裏工作10個小時。而同時代的其他工廠,這個時間可能都沒什麽上限。
由於設計過於理想化,烏托邦聚落最終失敗。但唯獨這個工廠,不但運行了下來,還賺錢了。這讓當時的人們十分意外。也是在這次發現的基礎上,歐文繼續實驗,由此產生了八小時工作製的理念。
“這個結論有點奇怪。”狄奧多拉坦言:“如果降低工作時間反而提高了整體效率,為什麽所有商人都喜歡讓雇工多幹活?”
“因為這個結論是通過科學分析得出的,而科學在很多時候就是反常識的。”郭康回答:“而且,如果一個人經商隻為了賺錢,那他就是商業領域的聖人了。平時,是不可能有這樣的人的。”
“理想化的商人才會為了賺錢可以接受一切,而現實中的商人……”郭康攤攤手:“他們做決策可能就是為了自己爽。很多匪夷所思的決定,都是這麽出現的——話說回來,不爽當什麽老板,那不是成了錢的奴隸了。”
“好像也是……和統治國家,似乎也差不多啊。”狄奧多拉想了想,感慨道:“或許,完美的商人本來就應該是錢財的奴隸,不該考慮別的東西。完美的統治者……是不是也應該差不多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