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裏的孫子又泄又吐又發高熱,現在還病怏怏的躺在炕上,郎中說是“燒食兒”,除了熬湯藥,還讓給熬些稀粥補補腸胃,可是自家幾輩子漁民,不說窮的挨餓,精細的糧米卻是舍不得買的,還有啊,此地偏僻,想買金貴東西,得繞過九頂鐵槎山……
“好!老漢就腆臉收了這重禮!走,都跟我回家,你們啊,從現在起就是徐老漢的貴客!”
半袋子米,這麽大的作用?
伴隨著徐老漢的誠懇邀請,本來關門閉戶的漁民們也放鬆了神經,紛紛跑出來仔細瞧瞧遠來的客人。
小孩子光著屁股跑在最前麵,一個個渾身曬得黑亮亮,口裏叫著:“祖爺爺,祖爺爺——”。
敢情兒徐老漢在村子裏輩分還挺高的,年輕時又翻過山走過很遠的地方,閱曆和見解都屬於厲害的,於是很得漁民們的尊敬與愛戴。
當然,最重要是這老漢仁善,得了半袋子香紫米,寶貝的抱在懷裏,卻見一家子人就往外抓一把米:“這是客人們給的,都擱家去煮些粥嚐嚐——”。
幸虧這小漁村不大,漁民也不多,要不然,走不到徐老漢家裏,半袋子紫米就能被分散幹淨了。
三胖兒牢記著自己曾經簽過賣身契的職責,在見到第一個光屁股的男娃兒衝過來時,就一把把阿珠提溜進了車廂,落下了青布車帷,以至於小丫頭隻能側耳朵聽聽外麵的動靜。
似乎徐老漢在跟漁民們解釋什麽“漁霸王三強也沒什麽可怕。遠方的客人既是來到了龍須村,那就得好好招待,不能讓客人受了委屈”之類的話。
那就是說,在海邊被打的落花流水的那幫子漢子,乃是漁霸“王三強”的手下?三胖兒一衝動,還可能給這村子帶來什麽大麻煩?
怪不得初進村時漁民們關門閉戶不敢出來搭訕呢。
馬車緩緩停駐,青布帷子撩開,兩隻穿山甲率先往下跳,阿珠隨後探出身子。
徐老漢的家,有些童話色彩的標準海草房。這樣單單拿出來觀看。尖尖高高的褐色屋脊就更顯漂亮,貌似空氣中還彌漫著淡淡的海草的腥味兒。
院子裏也掛著漁網和漁具,兩隻破舊的木船槳,交叉著斜倚在院牆上。那院牆簡陋的很。碎小的山石摞了半人高。就算有了個遮擋的意思。
細想起來,也怨不得徐老漢和漁民們如此看重那半袋子紫米,一路行來。入目可見的多是山峰山石砂礫,可供種植的良田真心不多,或者即便是有了合適的土壤,海拔又高了些,距離水源又太遠……
而臨近海洋的漁村,腳底下是細沙,長些莊稼就更困難。
這會兒,阿珠不由得懊悔起自己的“真知灼見”起來,出發前收割了一季稻米,隻留下了夠一路來回吃喝的量,小世界裏麵全部種植了藥材,還以為到了海邊,這才是緊俏貨。
如果還是滿滿的稻米,全部送給小漁村的村民,那得換來多少海帶啊!
現在後悔也來不及了,好在小世界裏麵的植物生長快,自己可以趁夜裏加班加點重新種植……
徐老漢熱情的把兩人往屋裏讓:“快請進,歇一歇,喝口水——”。
屋裏的陳設簡單的可以忽略不計,大個兒的石頭就是桌麵,麵上也沒有做拋光,溝壑縱橫的宛如徐老漢的一張臉。
小個兒的石頭就是座位,阿珠的待遇高一點兒,給單配了一個小褥墊兒在石頭上,上麵片片暗黃色的陳舊水漬印跡,讓人聯想到小孩子剛出生時屁股下麵墊的物件……
然後是飲用水的問題,真心舍不得喝下肚子,不知道這是徐老漢從什麽地方淘弄來的淡水,又是遮又是蓋的東西都掀開,露出一個精致的瓷水罐兒,估摸著,這就是一家人配備的最奢華的生活用具了。
可是喝水的碗?怎麽不跟水罐配套呢?最近幾天見到的石頭太多,以至於出現了審美疲勞,看著那叫一個難看。
阿珠嚐試捧起沉甸甸的石頭水杯,又差點兒砸到自己的腳麵。
但是,你看三胖兒眼巴前兒那碗水,清澈明淨,還是值得喝一點兒的。
“你們等著,我去拿咱自家的碗。”
小丫頭跑起來一陣風,這活兒非得自己去幹,因為,車廂裏可沒放餐具,都在小世界裏麵呢!
徐老漢人性不錯,阿珠隻給自家留了七副碗筷用具,其餘的盤子碟啊,全從小世界抓了出來,順便,偷貓一眼裏麵的動靜。
可是,就這麽一掃視,哪裏有什麽動靜可言?小黃兩隻蟒蛇沒現身,狼王也不知道躲哪兒去了……
阿珠沒時間尋找,探頭到車廂外求救:“三胖兒,幫個忙兒——”。
大堆餐具,都給漢子搬運才好。
能積攢下這些亂七八糟卻美輪美奐的餐具,還得感謝阿珠這幾年的旅遊行程,她不怎麽臭美,見到漂亮的衣飾,最多給親人們捎上一些,但是見到燒製的精美的瓷器碗盤,這丫就會雙眼放光,往小世界裏麵劃拉……
現在,可都要送給徐老漢了。
“這——怎麽得了?不行!隻給小閨女拿出用的來就好了,我們自家有石頭的使,不容易摔壞哩!”
徐老漢慌得什麽似的,得了半袋子金貴的紫米就很好了,再不能貪心要客人的吃飯的家夥什。
可是阿珠執意要給……
“咳咳咳——祖爺——”,一道劇烈的咳嗽聲和微弱的呼喚傳出來,裏間屋還有個得病的娃兒呢!
徐老漢停止了推脫,急忙忙往裏屋走:“樹兒別慌,祖爺在呢——”。
大概是覺得抱歉,徐老漢解釋的斷斷續續的:“祖爺剛剛——不是想要出去找些米糝子嗎?樹兒有福,祖爺就遇到了貴人——給了咱家好多米,可香了,祖爺這就給樹兒去煮——”。
“咳咳咳——”,又是一連串的幹咳聲兒,聽聲音這娃兒不大,五六歲的樣子。
“樹兒不動啊——腦袋還熱著呢——快,再捂捂,發了汗就好了——”。
徐老漢見多識廣,也還是犯了通病,以為小孩子發燒一定得拿被子捂著出汗才行,殊不知這很危險,越是捂得密不透風,就很可能燒的厲害,甚至燒壞腦子……
阿珠一忽兒的功夫,已經往那隻水罐裏麵蓄滿了泉水,用自家的白瓷碗遞給三胖兒。
三胖兒會意,端起水罐倒滿水,也跟著要去裏屋,站到門口揚聲問道:“徐大叔,方便進去嗎?”
病塌上是個小子,沒啥不方便的,就是屋裏埋汰些,也擔心給客人過了病氣。
到底,那碗水是由徐老漢接過去喂給小孩子喝的,效果還挺不錯,病怏怏咳嗽的都要把心咳出來的娃兒,竟然安靜下來,又閉上眼睛休息了。
徐老漢端著個空碗回到外屋,臉上的溝壑更深了。
其實他家的院子不小,海草房也建了七八間,怎麽就隻有這祖孫倆兒?
“你們先歇著,我去熬上粥,樹兒的爺爺奶奶也到回來的時候了。”
為什麽說樹兒的爺爺奶奶回家,卻不提樹兒的爹娘那一茬兒?難不成,現在就有了“留守兒童”?
阿珠大為不解。
外麵的日頭逐漸落了,三胖兒陪著徐老漢去灶房燒火,院裏的石台子上清理幹淨了幾條魚,順便給剛剛撿來的螃蟹洗了個淡水澡,灶房裏傳出的食物的香味兒,蓋過了海草的腥味兒。
兩隻穿山甲似乎想要改換一下口味兒,在院子裏不但挑逗一隻幸存下來的海螃蟹,還不斷舔舔嘴巴,適應一下海產品的腥味兒先……
“其實你們可以去捉海參吃吃,那東西營養足,腥味兒小……”,阿珠倚著門框指點,很希冀看到本來在陸地上吃螞蟻為生的穿山甲,是不是也能變身為海中漁夫,憑借一身刀槍不入的盔甲,想捉啥就捉啥,想采啥就采啥。
大海就是最豐富的聚寶盆,隻要你勇敢善戰,就能得到最肥厚的回報。
比如此刻,uu看書wwuknhu 外麵的寒暄問答聲不斷,徐老漢的院門推開,一對同樣黑褐色臉膛的夫婦,手裏提著、肩上背著,又是簍子又是筐的走進來,兩柄已經熟悉了的鐵叉,斜插在後麵。
同樣看不出顏色來的粗布短褐,訴說著日子的貧寒,短褐上深深淺淺的海水留下的鹽堿,是自然形成的雲紋。
男子的粗布褲子直挽到膝蓋,赤足,女人則保守一些,肥褲腿直蓋到腳麵,腳上一雙草鞋,貌似也是跟房子同宗的海草編就,混漿漿跟腳上的皮膚分不清……
家院裏突兀出現的一個幹幹淨淨的小丫頭,跟兩隻怪模怪樣的小獸,可著實嚇了這對夫婦一跳。
“係嘿家的小閨女?蔥勁蔥勁的——”。
漢子率先張口,牙齒間有些漏風,眉目也黑噠噠的看不清晰,但是,話語間的善意很明顯。
阿珠覺得,自己應該穿一身蔥綠色的衣裳出現在海邊兒,因為,這已經不是第一個人誇讚她蔥勁蔥勁的了……(未完待續。。) ()
“好!老漢就腆臉收了這重禮!走,都跟我回家,你們啊,從現在起就是徐老漢的貴客!”
半袋子米,這麽大的作用?
伴隨著徐老漢的誠懇邀請,本來關門閉戶的漁民們也放鬆了神經,紛紛跑出來仔細瞧瞧遠來的客人。
小孩子光著屁股跑在最前麵,一個個渾身曬得黑亮亮,口裏叫著:“祖爺爺,祖爺爺——”。
敢情兒徐老漢在村子裏輩分還挺高的,年輕時又翻過山走過很遠的地方,閱曆和見解都屬於厲害的,於是很得漁民們的尊敬與愛戴。
當然,最重要是這老漢仁善,得了半袋子香紫米,寶貝的抱在懷裏,卻見一家子人就往外抓一把米:“這是客人們給的,都擱家去煮些粥嚐嚐——”。
幸虧這小漁村不大,漁民也不多,要不然,走不到徐老漢家裏,半袋子紫米就能被分散幹淨了。
三胖兒牢記著自己曾經簽過賣身契的職責,在見到第一個光屁股的男娃兒衝過來時,就一把把阿珠提溜進了車廂,落下了青布車帷,以至於小丫頭隻能側耳朵聽聽外麵的動靜。
似乎徐老漢在跟漁民們解釋什麽“漁霸王三強也沒什麽可怕。遠方的客人既是來到了龍須村,那就得好好招待,不能讓客人受了委屈”之類的話。
那就是說,在海邊被打的落花流水的那幫子漢子,乃是漁霸“王三強”的手下?三胖兒一衝動,還可能給這村子帶來什麽大麻煩?
怪不得初進村時漁民們關門閉戶不敢出來搭訕呢。
馬車緩緩停駐,青布帷子撩開,兩隻穿山甲率先往下跳,阿珠隨後探出身子。
徐老漢的家,有些童話色彩的標準海草房。這樣單單拿出來觀看。尖尖高高的褐色屋脊就更顯漂亮,貌似空氣中還彌漫著淡淡的海草的腥味兒。
院子裏也掛著漁網和漁具,兩隻破舊的木船槳,交叉著斜倚在院牆上。那院牆簡陋的很。碎小的山石摞了半人高。就算有了個遮擋的意思。
細想起來,也怨不得徐老漢和漁民們如此看重那半袋子紫米,一路行來。入目可見的多是山峰山石砂礫,可供種植的良田真心不多,或者即便是有了合適的土壤,海拔又高了些,距離水源又太遠……
而臨近海洋的漁村,腳底下是細沙,長些莊稼就更困難。
這會兒,阿珠不由得懊悔起自己的“真知灼見”起來,出發前收割了一季稻米,隻留下了夠一路來回吃喝的量,小世界裏麵全部種植了藥材,還以為到了海邊,這才是緊俏貨。
如果還是滿滿的稻米,全部送給小漁村的村民,那得換來多少海帶啊!
現在後悔也來不及了,好在小世界裏麵的植物生長快,自己可以趁夜裏加班加點重新種植……
徐老漢熱情的把兩人往屋裏讓:“快請進,歇一歇,喝口水——”。
屋裏的陳設簡單的可以忽略不計,大個兒的石頭就是桌麵,麵上也沒有做拋光,溝壑縱橫的宛如徐老漢的一張臉。
小個兒的石頭就是座位,阿珠的待遇高一點兒,給單配了一個小褥墊兒在石頭上,上麵片片暗黃色的陳舊水漬印跡,讓人聯想到小孩子剛出生時屁股下麵墊的物件……
然後是飲用水的問題,真心舍不得喝下肚子,不知道這是徐老漢從什麽地方淘弄來的淡水,又是遮又是蓋的東西都掀開,露出一個精致的瓷水罐兒,估摸著,這就是一家人配備的最奢華的生活用具了。
可是喝水的碗?怎麽不跟水罐配套呢?最近幾天見到的石頭太多,以至於出現了審美疲勞,看著那叫一個難看。
阿珠嚐試捧起沉甸甸的石頭水杯,又差點兒砸到自己的腳麵。
但是,你看三胖兒眼巴前兒那碗水,清澈明淨,還是值得喝一點兒的。
“你們等著,我去拿咱自家的碗。”
小丫頭跑起來一陣風,這活兒非得自己去幹,因為,車廂裏可沒放餐具,都在小世界裏麵呢!
徐老漢人性不錯,阿珠隻給自家留了七副碗筷用具,其餘的盤子碟啊,全從小世界抓了出來,順便,偷貓一眼裏麵的動靜。
可是,就這麽一掃視,哪裏有什麽動靜可言?小黃兩隻蟒蛇沒現身,狼王也不知道躲哪兒去了……
阿珠沒時間尋找,探頭到車廂外求救:“三胖兒,幫個忙兒——”。
大堆餐具,都給漢子搬運才好。
能積攢下這些亂七八糟卻美輪美奐的餐具,還得感謝阿珠這幾年的旅遊行程,她不怎麽臭美,見到漂亮的衣飾,最多給親人們捎上一些,但是見到燒製的精美的瓷器碗盤,這丫就會雙眼放光,往小世界裏麵劃拉……
現在,可都要送給徐老漢了。
“這——怎麽得了?不行!隻給小閨女拿出用的來就好了,我們自家有石頭的使,不容易摔壞哩!”
徐老漢慌得什麽似的,得了半袋子金貴的紫米就很好了,再不能貪心要客人的吃飯的家夥什。
可是阿珠執意要給……
“咳咳咳——祖爺——”,一道劇烈的咳嗽聲和微弱的呼喚傳出來,裏間屋還有個得病的娃兒呢!
徐老漢停止了推脫,急忙忙往裏屋走:“樹兒別慌,祖爺在呢——”。
大概是覺得抱歉,徐老漢解釋的斷斷續續的:“祖爺剛剛——不是想要出去找些米糝子嗎?樹兒有福,祖爺就遇到了貴人——給了咱家好多米,可香了,祖爺這就給樹兒去煮——”。
“咳咳咳——”,又是一連串的幹咳聲兒,聽聲音這娃兒不大,五六歲的樣子。
“樹兒不動啊——腦袋還熱著呢——快,再捂捂,發了汗就好了——”。
徐老漢見多識廣,也還是犯了通病,以為小孩子發燒一定得拿被子捂著出汗才行,殊不知這很危險,越是捂得密不透風,就很可能燒的厲害,甚至燒壞腦子……
阿珠一忽兒的功夫,已經往那隻水罐裏麵蓄滿了泉水,用自家的白瓷碗遞給三胖兒。
三胖兒會意,端起水罐倒滿水,也跟著要去裏屋,站到門口揚聲問道:“徐大叔,方便進去嗎?”
病塌上是個小子,沒啥不方便的,就是屋裏埋汰些,也擔心給客人過了病氣。
到底,那碗水是由徐老漢接過去喂給小孩子喝的,效果還挺不錯,病怏怏咳嗽的都要把心咳出來的娃兒,竟然安靜下來,又閉上眼睛休息了。
徐老漢端著個空碗回到外屋,臉上的溝壑更深了。
其實他家的院子不小,海草房也建了七八間,怎麽就隻有這祖孫倆兒?
“你們先歇著,我去熬上粥,樹兒的爺爺奶奶也到回來的時候了。”
為什麽說樹兒的爺爺奶奶回家,卻不提樹兒的爹娘那一茬兒?難不成,現在就有了“留守兒童”?
阿珠大為不解。
外麵的日頭逐漸落了,三胖兒陪著徐老漢去灶房燒火,院裏的石台子上清理幹淨了幾條魚,順便給剛剛撿來的螃蟹洗了個淡水澡,灶房裏傳出的食物的香味兒,蓋過了海草的腥味兒。
兩隻穿山甲似乎想要改換一下口味兒,在院子裏不但挑逗一隻幸存下來的海螃蟹,還不斷舔舔嘴巴,適應一下海產品的腥味兒先……
“其實你們可以去捉海參吃吃,那東西營養足,腥味兒小……”,阿珠倚著門框指點,很希冀看到本來在陸地上吃螞蟻為生的穿山甲,是不是也能變身為海中漁夫,憑借一身刀槍不入的盔甲,想捉啥就捉啥,想采啥就采啥。
大海就是最豐富的聚寶盆,隻要你勇敢善戰,就能得到最肥厚的回報。
比如此刻,uu看書wwuknhu 外麵的寒暄問答聲不斷,徐老漢的院門推開,一對同樣黑褐色臉膛的夫婦,手裏提著、肩上背著,又是簍子又是筐的走進來,兩柄已經熟悉了的鐵叉,斜插在後麵。
同樣看不出顏色來的粗布短褐,訴說著日子的貧寒,短褐上深深淺淺的海水留下的鹽堿,是自然形成的雲紋。
男子的粗布褲子直挽到膝蓋,赤足,女人則保守一些,肥褲腿直蓋到腳麵,腳上一雙草鞋,貌似也是跟房子同宗的海草編就,混漿漿跟腳上的皮膚分不清……
家院裏突兀出現的一個幹幹淨淨的小丫頭,跟兩隻怪模怪樣的小獸,可著實嚇了這對夫婦一跳。
“係嘿家的小閨女?蔥勁蔥勁的——”。
漢子率先張口,牙齒間有些漏風,眉目也黑噠噠的看不清晰,但是,話語間的善意很明顯。
阿珠覺得,自己應該穿一身蔥綠色的衣裳出現在海邊兒,因為,這已經不是第一個人誇讚她蔥勁蔥勁的了……(未完待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