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東前世一直做了十來年的美股日內交易,自然清楚這些年美股日內的狀況。


    一年不如一年。


    各種針對限製日內交易的措施紛紛出台,比如不能雙向擺單、撤單時間限製、擺單不能超過當前價位,等等。


    對於違規操作的處罰也越來越重。


    交易員的交易限製越來越大、收入越來越少的同時,則是不斷上漲的軟件費、通道費、手續費、信息費……


    到後來,很多跟李東一樣做了十來年的老交易員,都做不下去了,紛紛轉行。


    這一世,李東雖然不做日內交易了,但交易員出身的他,還是不想看到這一行逐漸衰落下去。


    日內交易行業需要做出變革。


    給交易員發底薪,就能吸引並留住更多優秀的人才。


    有了人,行業才能發展。


    其實包括李東自己的交易公司,他也準備做出一點改變。


    還是安心給他提的建議。


    安心建議他往程序化交易的方向發展。


    李東最初的設想中,成立這個交易公司的目的,就是幫他操盤。


    操盤之餘,交易員們可以做點日內交易。


    這一點,李東也跟安心聊過。


    安心這個女人,好就好在,她有什麽看法,敢直接說出來。


    當初她在華邦的時候,就敢當著李晗的麵說出自己的看法。


    安心就跟李東說,既然成立了一家交易公司,那就要正兒八經的經營發展。


    僅僅隻是給李東打個下手,操個盤,這不是一個健康的公司應該有的生態。


    說直接點,這都不算是一家公司了。


    說是一個團夥更加合適一點。


    她安心可不想把自己的大好青春,浪費在一家不正經的公司上麵。


    也不想就這麽稀裏糊塗的上班拿工資。


    她一向的宗旨是,要麽不做,做就要做到最好。


    她就是覺得,程序化交易是大勢所趨,現在東來這邊有這個條件,那就應該往這方麵發展。


    公司招進來幾十個交易員,不能隻讓他們操個盤,做個日內交易。


    太浪費了。


    得最大化的利用這些交易員的價值。


    沒事就讓他們多研究研究交易模型,根據他們的交易模型和交易思路,找人做幾個交易程序,然後再讓他們去測試交易程序。


    以後公司這邊,主要就是以程序化交易為主了。


    李東這邊若是有好的進場機會,也可以程序化進場。


    都啥年代了,還用人來操盤?


    以後這些交易員的工作,除了負責研發、完善、監督、修正交易程序之外,就是程序的執行者,操作程序去交易。


    李東聽了安心的這個建議,覺得挺有道理的。


    他當然知道程序化交易是趨勢。


    甚至十年前開始,國外的一些投資機構就開始用程序化交易了。


    他們這些做日內的,前年狂刷的電子單,就是程序化交易。


    李東靠著重生的先見之明,在未來的幾年,幾乎就不用太擔心賺錢的問題。


    未來幾年可是有著好幾波大機會呢,隨便抓住一波,他的資產又能翻幾倍。


    隻不過,在他的外掛有效期內,他還可以靠著外掛掙錢。


    等外掛到期之後呢?


    他這個交易公司怎麽辦?


    解散?


    是不是有點太兒戲了?


    也太不負責了。


    何況,就像安心說的,自己招了這麽多的交易員、分析師、風控專員,僅僅隻是讓他們過來給自己打個下手,太浪費了。


    得最大化的利用他們的價值才行。


    不如就趁這機會,好好的搞一搞程序化交易。


    如果真能把程序化交易搞起來的話,那以後就算是自己的外掛到期了,公司依舊可以生存下去。


    於是,李東就把這事交給安心去全權負責了。


    …………


    交易公司這邊,不斷的有人加入進來。


    半個多月的時間,交易員隊伍就增加到五十多個人了。


    而王中信、朱長健那邊,也給李東介紹過來幾個分析師。


    安心這邊,也通過麵試招聘進來了幾位,還招了幾個計算機方麵的人才。


    是為程序化交易準備的。


    交易程序可以找外麵的軟件公司定製,但是後期的很多工作最好還是讓自己人來做,全都一股腦的交給外人,肯定是不合適的。


    隨著人員的不斷增加,公司也逐漸的走向了正軌。


    李東這邊暫時還沒有下達操盤指令,所以張曉君他們這些交易員,主要還是在做美股日內。


    李東也跟著他們做了兩天。


    看了看大家做的。


    說實話,做的挺一般的。


    現在暗盤是越來越難刷了。


    李東當時一晚上刷個幾萬、幾十萬,都很正常。


    可現在,張曉君他們一晚上也就刷個幾百。


    過千的很少。


    他們一個月掙的,都趕不上李東之前一晚上掙的。


    五六十個交易員,還都是些成熟老交易員,水平都還算是不錯的,按照這個架勢的話,一個月能給公司賺幾十萬。


    去掉各種雜七雜八的費用,以及員工的工資,基本是不剩錢的。


    安心很無語。


    也很著急。


    還以為李東費勁巴力找來的這些交易員水平很高呢。


    結果,就這?


    拿著上億美刀的資金,一天就掙個幾百美刀?


    還不如把錢放銀行的利息高呢。


    這也叫交易員?


    本來安心這還指望著這些所謂的職業交易員,研究一下交易模型,還開發交易程序。


    現在一看,還是算了吧。


    就這點水平,做出來的交易程序也好不到哪去。


    安心直接就找李東,說他找的這些交易員水平太差,不行。


    作為公司的核心盈利部門,五六十個所謂的高水平交易員,拿著幾十億美刀的資金,結果連員工工資都掙不出來。


    還有什麽存在的意義?


    就僅僅隻是給李東操盤嗎?


    何況,就這水平,還指望他們做出交易模型來?


    賠錢模型還差不多。


    安心又把李東好一通數落,說他招分析師的時候,要求還挺高的,還得去京城那邊招聘。


    結果,比分析師更重要的交易員,就這麽隨便找幾個人應付?


    麵對安心的質問,李東也不知道該怎麽解釋。


    他就是做日內交易出身的,自然很清楚日內交易的特性。


    真不能單純的用收益率來衡量交易員的水平。


    的確,李東是給張曉君他們每人一億美刀的資金權限,但是張曉君他們在實際交易過程中,不可能把這一億美刀都用上。


    很多時候,也就用個幾萬、幾十萬而已。


    大多數的資金,其實一直都是處於閑置狀態的。


    這主要也是跟做法有關。


    張曉君他們的這種刷單做法,做的都是些盤子比較小,波動比較輕,成交量也比較低的股票。


    這種股票,你就是想多進一點,都進不去啊。


    實際上,一人給他們一百萬美刀的權限,他們還是掙這些錢,但收益率看起來就完全不同了。


    隻是這些事,李東這個做了十多年的日內交易員清楚,但是安心不清楚,也很難理解。


    在安心看來,交易員不看收益率,那看什麽?


    拿著一億美刀,一天就掙個千八百的,水平就是不行。


    說破了天也不行。


    李東是不在乎張曉君他們的日內交易掙多少錢,但安心不能不在乎。


    李東跟她解釋了一下,但無奈解釋不通,就問她打算怎麽辦。


    怎麽辦?


    照安心的想法,最好是把這些人全辭了,重新招聘高水平的交易員。


    隻不過,安心自己也清楚,公司才剛踏上正軌,就大規模的辭退員工,這對公司的名望是極大的打擊。


    公司以後也別想在交易圈子裏混了。


    而且,把張曉君他們都辭退了,短時間內去哪裏招一批高水平的交易員,也是個問題。


    除此之外還有一點,也是李東剛才給她解釋過的,就是張曉君他們幾個,並非是水平不行,而是方法的問題。


    刷單這個方法,特別是在刷暗盤受限之後,盈利上限差不多也就這些了,很難再提升。


    想多掙錢,就得換方法。


    所以現在首要解決的是方法問題,而不是簡單粗暴的攆人。


    安心就跟李東說,首先,下一步,在交易員的招聘方麵,要提高門檻兒。


    隻要高水平的,水平一般的就不要了。


    然後,她跟其他幾個分析師,也來研究一下日內交易。


    不拘是美股市場,其他幾個市場也都研究一下。


    看能不能研究出幾個更加高效的交易方法。


    最後一點,公司要啟動末位淘汰製。


    每個季度評比一次,本季度業績倒數第一的那個,淘汰。


    李東想了想,前兩條倒是沒什麽,就是這第三條末位淘汰製。


    看起來好像是有點殘酷。


    不過,資本市場,本來就是殘酷的。


    資本市場甚至都不是末位淘汰製,而是更加殘酷的首位幸存製。


    隻有少數人才能幸存下來,大部分人都被殘酷的淘汰了。


    公司啟用末位淘汰製,倒也是個不錯的主意。


    起碼給那些交易員一點壓力,省的他們光想在公司裏混日子。


    兩人決定好了之後,安心又去給全公司的人開了個會。


    主要是宣布這幾條決定。


    李東沒露麵。


    感覺心中有愧,不知道敢怎麽麵對張曉君他們。


    他的確不適合管理公司。


    心太軟啊。


    當安心宣布了這幾條決定之後,交易員的意見還是挺大的。


    別的都好說,就是這個末位淘汰製,實在是太殘酷了點。


    有人就提出了質疑,說如果是因為運氣不好,賠了筆大的,從而導致一整個季度的業績倒數,這種情況怎麽辦。


    安心說,如果真的是客觀原因導致的虧損,那公司肯定會酌情考慮的。


    可如果不是客觀原因,那就沒啥好說的了,倒數第一,必須淘汰。


    安心的強硬態度,讓公司的這些交易員,不少都心生不滿。


    他們大部分都是做了幾年的老交易員。


    水平都還可以,起碼能穩定盈利。


    之前在原公司,老板都是好言好語的哄著他們。


    以至於,來到東來這邊之後,他們潛意識裏覺得,自己是被東來挖過來的,東來對他們的態度肯定得更好才是。


    誰曾想,安心這個總經理,如此不通情理。


    竟然還搞什麽末位淘汰製。


    雖然他們自覺,以自己的水平,在公司五六十個交易員中,絕不至於排名末尾。


    可萬一呢?


    萬一要是真的排名末位,被淘汰了,那豈不是丟死人了?


    這場會議之後,公司交易員直接就走了二十多個。


    不僅如此,這些離開東來的交易員,就開始四處說東來的壞話了。


    說什麽東來讓一個女人來管理公司,外行領導內行,竟然搞什麽末位淘汰製。


    這麽搞下去,遲早完蛋。


    如此一來,好多準備來東來的交易員,都打退堂鼓了。


    不過其他那些交易公司的老板,倒是鬆了口氣。


    之前,讓李東那個底薪鬧的,大家日子都不太好過。


    公司交易員都鬧騰著要底薪。


    現在好了,想要底薪嗎?那就去東來好了,到時候,被末位淘汰掉了,別哭著求回來。


    不過這些老板沒高興太久,緊接著,就傳來消息,雲城的趙濤,也給交易員發底薪了。


    老板們頓時將槍口對向了趙濤。


    委婉點的,在論壇發帖子譴責趙濤。


    激進點的,直接給趙濤打電話開罵。


    趙濤都懵了。


    自從聽了李東的建議,趙濤回去就認真的研究了一個底薪方案。


    又征求了一番員工們的意見,進過近一個月的努力,終於是咬著牙推出了底薪方案。


    結果,說好的幫他承受罵名的李東,卻搞了一個末位淘汰製。


    等於是李東退了一步,然後把他給推到最前方了。


    現在趙濤是進退兩難了。


    繼續發底薪吧,一堆老板罵他,他都快成了整個日內交易行業的害群之馬了。


    不發底薪吧,跟員工們都說了,再出爾反爾,那員工們能樂意嗎?


    他倒是也可以跟李東那樣,搞個末位淘汰製出來。


    可是李東的遭遇他也看到了,公司交易員幾乎是走了一半。


    趙濤可不想跟李東同樣的遭遇啊。


    最後沒辦法,趙濤也隻能是硬著頭皮給員工發底薪。


    心中則是欲哭無淚:李東,我被你坑死了。


    7017k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之我真不是股神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斯皮爾比格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斯皮爾比格並收藏重生之我真不是股神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