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農田能夠帶來的,也不僅僅是豐富的收獲。
幾天來,在「臨水城」全體螞蟻的辛勤勞動下,大量草籽被曬幹收入了地下糧倉,這些糧食足夠支撐駐紮在「臨水城」和「橋頭堡」的神使王軍團吃到秋天。
而據信使報告,「東楊城」也同樣獲得了豐收,那邊農田麵積更大,收獲也更多。
自年初倒春寒之後,一直困擾著神使王軍團的糧食問題,一下得到了緩解。
主角甚至都有心再擴建幾支軍團高興一下了,不過這種瘋狂的想法很快就被主角自己的理智克服了。長期供養一支新軍團,消耗的資源還是不少的,而且目前神使王軍團兵力也並不短缺。
上次反圍剿之後,神使王軍團付出了數百名戰士死傷的代價,一些傷殘的老兵被從軍團中裁退,回到民間繼續貢獻餘熱。
為了補充兵團的缺額,主角從「臨水城」的守備軍團中抽調了一些身強力壯者到各個軍團,然後讓「臨水城」蟻後新生了數百枚兵蟻卵,將來好補充進守備軍團。
多餘的糧食將會囤積起來應對不時之需,不能全部消耗在供養新軍團上卻不留一點富裕。
農田在收集完草籽以後,剩下的工作就是采集新鮮細嫩的莖葉,曬幹作為過冬飼料儲存。
最後剩下的,隻有草根、粗莖和枯老的葉片。這些已經半死的野草占據了農田的空間,不利於播撒下一次的作物。
所以,螞蟻們還得辛勞的將這些野草割倒,將草根撅出,徹底曬幹殺死,避免影響下一次的播種和收獲。
這項工作需要用上「東楊城」提供的鋒利陶片和石片,這些工具能夠較輕鬆的將堅韌的草莖割開,如果用螞蟻大顎來完成同樣的工作,則要花費上數倍的氣力。
這些工具都是由小秘帶隊的科研組研發的,在主角提供思路以後,她們很快就掌握了將礫石通過在火堆附近灸烤,然後澆水,使之熱脹冷縮碎裂,然後獲取合適的鋒利石片,再加以打磨的方法。
而陶片則是燒製後打磨製成的,陶片在鋒利程度上不及礫石片,但製備更加容易,兩者可以配合使用。
於是在農田裏,就經常能看見這樣的一幕:數隻工蟻用大顎咬住草莖,從幾個方向將垂直的草莖牢牢固定住,一兩隻兵蟻大顎中夾著陶片或礫石片,沿著草莖根部,一點點的將草莖鋸斷。
——我是分割線——
主角計劃在明天出發前往主巢,但是這天夜裏,卻發生了一件大事。
這些天來,已經很久沒有下雨了,天氣變得越發幹燥。
這天入夜時分,天空雲層不算厚重,雷聲一直轟隆隆不斷在轟鳴,卻滴雨未下。
即便身處「臨水城」內,隔著厚厚的樹皮和纖維組織,主角也能清楚的聽見雷聲。
這是旱雷,就是俗話說的”光打雷不下雨”,是一種雲層放電現象,往往是因為雲層間沒有足以形成降雨的水汽,而隻有大量正負電荷,因此形成旱雷。
主角在雷聲中酣然入睡,一點都沒有意識到危險即將降臨。
——我是分割線——
第二天,主角沒有早起,等他起來以後,又慢裏斯條的吃了一頓早飯。
早飯比較豐盛,喝的是新鮮的草籽在陶鍋裏浸泡一夜後熬煮出的雜糧粥,幾片烤新鮮黃粉蟲肉幹,一點點磨成粉的鹽末,一點昨天剛采集回來的漿果果醬。
在擁有一定地位和資源後,主角也在盡己所能的按照原來世界人類的行為習慣去生活,尤其是在吃上麵下了不少功夫。他的飲食習慣也引發了領地內一陣模仿潮流。
但早飯還沒吃完,大榕已經慌慌張張的跑了進來。
主角一開始隻是感覺好笑,這些雄蟻,尤其是主巢出來的雄蟻都特別在意自己的地位,時時刻刻要講究威儀,一般大榕有什麽事情都會讓信使轉達,這樣顯得有逼格,現在怎麽自己親自火急火燎的過來了。
但大榕隻傳遞了一段消息過來,主角就坐不住了。
“天火!!!???”
所謂天火,就是野火,在曠地上自行燃燒起來的火災。
大頭蟻王國主巢內有被供奉起來的火堆,被認為是神的恩賜,雖然除了冬季供暖作用外,沒有多少用處,但那也是大頭蟻王國被神眷顧的標誌。
而發生在野外的火,被螞蟻們認為是懲罰之火,每次出現都意味著死亡!
主角倒是猜到了,這場野火也許是昨天的旱雷引起的。
他立刻爬到大榕樹外,居高臨下了解情況。
隻見,大河南岸,遠處天際線上已經一片濃煙滾滾,一條紅通通的火線橫貫整個視野,由南向北正在往「臨水城」方向快速逼近。
這條火線無可阻擋的吞噬著遭遇的一切,幹枯的野草、嫩綠的喬木,都在火光之後化作一片漆黑的焦土。
無數昆蟲在大火臨頭那一刻才發現災難來臨,一些昆蟲想要振翅高飛,卻在灼熱的上升氣流中被迅速烤幹,一些昆蟲蹣跚著步伐逃跑,卻被火焰追上烈火焚身。
隻有少數幸運兒,能夠及時飛走,或躲進地下洞穴逃過一劫。
這場天火是飛騎士巡邏隊發現的,他們在例行巡邏中發現遠處灼熱逼人,沒敢靠近火線就急忙返回匯報了。
如果沒有飛騎士,也許「臨水城」的螞蟻們也會像其他昆蟲那樣,到了最後一刻才能意識到大禍臨頭。
主角評估了一下,「臨水城」與河南岸間還有水流阻隔,島上基本都是石頭,應當不至於被火災禍害。
但在河南岸的農田裏,那裏還有大量螞蟻在勞作,密集而幹燥的農田野草,簡直就是天然燃料庫。而那裏的螞蟻,卻還不知道死神正在逼近。
主角立刻下令飛騎士前往農田及附近,向一切遇到的螞蟻傳達撤回巢穴的指令。
幾十名飛騎士領命四出,此外,主角也沒有什麽辦法應對這場天災,隻能看著火光一點點逼近河邊,逼近「臨水城」。
幾天來,在「臨水城」全體螞蟻的辛勤勞動下,大量草籽被曬幹收入了地下糧倉,這些糧食足夠支撐駐紮在「臨水城」和「橋頭堡」的神使王軍團吃到秋天。
而據信使報告,「東楊城」也同樣獲得了豐收,那邊農田麵積更大,收獲也更多。
自年初倒春寒之後,一直困擾著神使王軍團的糧食問題,一下得到了緩解。
主角甚至都有心再擴建幾支軍團高興一下了,不過這種瘋狂的想法很快就被主角自己的理智克服了。長期供養一支新軍團,消耗的資源還是不少的,而且目前神使王軍團兵力也並不短缺。
上次反圍剿之後,神使王軍團付出了數百名戰士死傷的代價,一些傷殘的老兵被從軍團中裁退,回到民間繼續貢獻餘熱。
為了補充兵團的缺額,主角從「臨水城」的守備軍團中抽調了一些身強力壯者到各個軍團,然後讓「臨水城」蟻後新生了數百枚兵蟻卵,將來好補充進守備軍團。
多餘的糧食將會囤積起來應對不時之需,不能全部消耗在供養新軍團上卻不留一點富裕。
農田在收集完草籽以後,剩下的工作就是采集新鮮細嫩的莖葉,曬幹作為過冬飼料儲存。
最後剩下的,隻有草根、粗莖和枯老的葉片。這些已經半死的野草占據了農田的空間,不利於播撒下一次的作物。
所以,螞蟻們還得辛勞的將這些野草割倒,將草根撅出,徹底曬幹殺死,避免影響下一次的播種和收獲。
這項工作需要用上「東楊城」提供的鋒利陶片和石片,這些工具能夠較輕鬆的將堅韌的草莖割開,如果用螞蟻大顎來完成同樣的工作,則要花費上數倍的氣力。
這些工具都是由小秘帶隊的科研組研發的,在主角提供思路以後,她們很快就掌握了將礫石通過在火堆附近灸烤,然後澆水,使之熱脹冷縮碎裂,然後獲取合適的鋒利石片,再加以打磨的方法。
而陶片則是燒製後打磨製成的,陶片在鋒利程度上不及礫石片,但製備更加容易,兩者可以配合使用。
於是在農田裏,就經常能看見這樣的一幕:數隻工蟻用大顎咬住草莖,從幾個方向將垂直的草莖牢牢固定住,一兩隻兵蟻大顎中夾著陶片或礫石片,沿著草莖根部,一點點的將草莖鋸斷。
——我是分割線——
主角計劃在明天出發前往主巢,但是這天夜裏,卻發生了一件大事。
這些天來,已經很久沒有下雨了,天氣變得越發幹燥。
這天入夜時分,天空雲層不算厚重,雷聲一直轟隆隆不斷在轟鳴,卻滴雨未下。
即便身處「臨水城」內,隔著厚厚的樹皮和纖維組織,主角也能清楚的聽見雷聲。
這是旱雷,就是俗話說的”光打雷不下雨”,是一種雲層放電現象,往往是因為雲層間沒有足以形成降雨的水汽,而隻有大量正負電荷,因此形成旱雷。
主角在雷聲中酣然入睡,一點都沒有意識到危險即將降臨。
——我是分割線——
第二天,主角沒有早起,等他起來以後,又慢裏斯條的吃了一頓早飯。
早飯比較豐盛,喝的是新鮮的草籽在陶鍋裏浸泡一夜後熬煮出的雜糧粥,幾片烤新鮮黃粉蟲肉幹,一點點磨成粉的鹽末,一點昨天剛采集回來的漿果果醬。
在擁有一定地位和資源後,主角也在盡己所能的按照原來世界人類的行為習慣去生活,尤其是在吃上麵下了不少功夫。他的飲食習慣也引發了領地內一陣模仿潮流。
但早飯還沒吃完,大榕已經慌慌張張的跑了進來。
主角一開始隻是感覺好笑,這些雄蟻,尤其是主巢出來的雄蟻都特別在意自己的地位,時時刻刻要講究威儀,一般大榕有什麽事情都會讓信使轉達,這樣顯得有逼格,現在怎麽自己親自火急火燎的過來了。
但大榕隻傳遞了一段消息過來,主角就坐不住了。
“天火!!!???”
所謂天火,就是野火,在曠地上自行燃燒起來的火災。
大頭蟻王國主巢內有被供奉起來的火堆,被認為是神的恩賜,雖然除了冬季供暖作用外,沒有多少用處,但那也是大頭蟻王國被神眷顧的標誌。
而發生在野外的火,被螞蟻們認為是懲罰之火,每次出現都意味著死亡!
主角倒是猜到了,這場野火也許是昨天的旱雷引起的。
他立刻爬到大榕樹外,居高臨下了解情況。
隻見,大河南岸,遠處天際線上已經一片濃煙滾滾,一條紅通通的火線橫貫整個視野,由南向北正在往「臨水城」方向快速逼近。
這條火線無可阻擋的吞噬著遭遇的一切,幹枯的野草、嫩綠的喬木,都在火光之後化作一片漆黑的焦土。
無數昆蟲在大火臨頭那一刻才發現災難來臨,一些昆蟲想要振翅高飛,卻在灼熱的上升氣流中被迅速烤幹,一些昆蟲蹣跚著步伐逃跑,卻被火焰追上烈火焚身。
隻有少數幸運兒,能夠及時飛走,或躲進地下洞穴逃過一劫。
這場天火是飛騎士巡邏隊發現的,他們在例行巡邏中發現遠處灼熱逼人,沒敢靠近火線就急忙返回匯報了。
如果沒有飛騎士,也許「臨水城」的螞蟻們也會像其他昆蟲那樣,到了最後一刻才能意識到大禍臨頭。
主角評估了一下,「臨水城」與河南岸間還有水流阻隔,島上基本都是石頭,應當不至於被火災禍害。
但在河南岸的農田裏,那裏還有大量螞蟻在勞作,密集而幹燥的農田野草,簡直就是天然燃料庫。而那裏的螞蟻,卻還不知道死神正在逼近。
主角立刻下令飛騎士前往農田及附近,向一切遇到的螞蟻傳達撤回巢穴的指令。
幾十名飛騎士領命四出,此外,主角也沒有什麽辦法應對這場天災,隻能看著火光一點點逼近河邊,逼近「臨水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