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鄧綏再去千秋宮請安時,便將那日在路上遇到那位老人的事跟她說了一遍。


    陰柔絲毫沒有罪怪她的意思,拉著她又聊了些家常,這才放鄧綏離去。


    未入宮之前陰柔是一個天真活潑,心思純淨的小姑娘。入宮後,嫁人為妻,成為一宮之主,為人處事多了些成熟和穩重。


    好似一夜之間長大了一般。


    身份不同,人的心境也會不同,但願如今貴為主母的陰柔能始終保持那心中的一片澄清。


    出了長秋宮,外麵正刮著雪粒子,在悶熱的屋內待久了有些氣悶,鄧綏堅持走著回去,紅玉便小心翼翼的攙著她的胳膊向嘉德殿走。


    半路上鄧綏突然想起老人的事,便問紅玉。紅玉暗地裏去長秋宮打聽。長秋宮宮門緊閉,也見不到人進出。紅玉四處打聽了好多人,不是閉口不談,就是搖頭不知,好像這些人都被封了咒語似的,一點消息也打聽不出來。


    誰也不知道這對母子之間到底發生了什麽,才會如此決絕,讓彼此都背負著無情之名。


    曾經的風光,如今的冷寂,在這後宮中如履薄冰,都說帝王無情,劉肇也會如此嗎?


    鄧綏打了個冷戰,心中多了些感歎,但嘴上卻再也不說此事,也命紅玉以後不要再對人談起此事。


    兩人一路相攜回到宮內,鋪麵而來的暖氣頓時將全身的寒氣驅走。


    綠荷正值豆蔻,模樣還算清秀,此刻正在用火鉗子撥弄火籠子中的炭塊,熏的一張臉通紅,甚是可愛。


    紫竹比綠荷年齡還略小,但性子穩重,話不多,很得鄧綏喜歡,此刻她正端著一碗紅棗薑湯走過來,“娘娘,您喝下這碗薑湯驅一下寒氣吧。”


    鄧綏對她的體貼和懂事很是滿意,接過碗來一口氣喝完。


    綠荷和紫竹都是從陰柔宮裏撥過來的人,用起來很是得手,鄧綏用人向來不疑。倒是紅玉私底下留心著,倒一時也沒發現什麽不妥。


    隻是從陰柔生辰那日起,已經整整一個星期,劉肇再也不來嘉德宮了。隻是命鄭眾每月從他的供俸中拿出一半貼補給嘉德宮,但被鄧綏拒絕,因為她不想再惹其她娘娘的嫉妒。


    鄧綏知道他是因為那日的事在生她的氣,他不主動問,她也不主動說便一直這樣僵持著。


    各宮娘娘欣喜以為劉肇對鄧綏的熱情已減弱,各自心裏幸災樂禍著,打扮的光鮮亮麗,等著劉肇翻牌子侍寢。


    可這些日子以來,劉肇一直在忙前朝的事,倒是對後宮很少過問。隻在這期間去了皇後娘娘宮裏幾次,一起用了幾次膳,晚上也沒有留宿。


    這種僵局一直到有一天在長秋宮用膳時,陰柔無意提起當日鄧綏禦花園遇見的那位老人。


    自聽鄧綏說完此事,表麵上絲毫不在意的陰柔也命人去查,自然也打聽不到什麽,但心裏也在猜測這個人會是住在長秋宮的竇太後。


    竇太後誰人不知,好像自竇憲被俘後也自此隱居深宮,還聽說劉肇曾與她大吵一架,從此再不相見。


    陰柔對他無意中說起此事,便是想因此揭起劉肇曾經的傷疤,惹他惱怒,然後怪罪在鄧綏的頭上。


    誰料聽完後,劉肇麵上倒是波瀾不驚,讓人看不出喜怒。


    陰柔心裏忐忑不安著,生怕這一招失敗,不僅達不到目的,反而讓劉肇對自己生了疑。


    劉肇心裏也早已猜出她口中的那位老人是誰,正是他的殺母仇人,也是撫養他長大,將他推上皇位的曾經叱吒風雲的竇太後。


    自他最後一次與太後長談後,便再沒有踏進長樂宮的大門,太後也好像並不願見他。


    更讓他覺得難堪的是,竇太後竟然自請去桐宮居住。那裏常年陰冷,住著幾個前朝被廢的娘娘,劉肇不肯,畢竟是養母,兩人之間再大的怨恨,也不至於讓她拿命去做賭注。


    萬一她有事,他這輩子都不會好過,而她這樣做的目的何嚐不是如此。


    可竇太後再請命,接二連三,劉肇大怒,便隨了她,一個人搬去那裏。


    氣歸氣,私底下卻命鄭眾派人照顧著,知道她有了心悸的毛病,也暗自命太醫去看過。


    竇太後自此在桐宮,帶著那幾個廢妃種花打發日子。竟把那一向蕭疏冷寂之地變得花團錦簇。


    慢慢地劉肇心中倒是明白了些她的良苦用心,對她的怨恨也漸漸減少,隻是還是沒辦法去麵對她。


    有時,也想去看看她,但一到宮門口便駐足不前,不知道該怎樣去麵對她,不知該說些什麽。


    當晚,劉肇去了嘉德宮,沒有問那日的事,也沒有提太後的事,那是他心中的一道傷疤,一揭便流血。每次提起來或是想起來,他的心中便各種滋味。愛恨交織,無法排解。


    劉肇將她摟在懷中,以彌補這幾日未見的相思之情,“綏兒,還生朕的氣嗎?”


    鄧綏拽了拽他長出來的胡須,“綏兒要是生氣,就不是肇兒的綏兒了。”


    “朕不是真心想懲罰你,皇後跟朕說了,說你那日是為了幫助一位老人才去遲了。”


    鄧綏本想問他那位老人是不是竇太後,劉肇卻不再言語,隻是將她緊緊抱緊,俯下身來在她的額頭上深深地印下一吻。


    當夜又是一番繾綣,說不盡的情話。


    第二日,劉肇的封賞便到了嘉德殿,恩準陰夫人進宮探望女兒,以示殊恩。


    陰夫人見女兒比進宮前要豐腴些,臉色光彩照人,自然是放下心來,拉著女兒問長問短。


    聽聞三個弟弟越發長進,鄧綏聽了心裏也是高興。


    鄧騭與嫂嫂閆晶一如既往的恩愛,如今閆晶又懷了身孕,家裏裏裏外外打理的很是妥當,陰夫人還是專心吃齋念佛。


    鄧家人謹記鄧綏的囑托,低調行事,本分做人,恩寵反而不斷。


    之後,鄧家的兄長又進宮與鄧綏相見,與家人在一起的時光總是最美好的。


    與兄長離別時,鄧騭留下了一篇周章托他帶來的曹大家新寫的《東征賦》。


    曹大家便是班彪之女、班固之妹班昭,十四歲嫁同郡曹世叔為妻,故人稱“曹大家”。她也是當今天下第一才女,自幼受其父兄影響,飽讀詩書,精通經史子集百家典籍選。


    此此朝廷修史一事,周章及一眾大臣向劉肇推薦的便是曹大家。


    這日一踏進嘉德殿便聽到鄧綏撫琴吟唱,仔細聽來正是曹大家的《東征賦》:


    乃舉趾而升輿兮,夕予宿乎偃師。


    遂去故而就新兮,誌愴悢而懷悲。


    明發曙而不寐兮,心遲遲而有違。


    酌韞酒而馳念兮,喟抑情而自非???


    一直到琴聲止,劉肇才進屋,拍手讚道:“辭賦美,曲更美,曲賦相和,相得宜彰,更是美不可言。”


    鄧急忙從琴案前起身,蹲身施禮:“陛下什麽時候也學會聽璧角了,把臣妾嚇了一跳。”


    劉肇衝伺候在殿內的宮女擺擺手,眾人都悄悄退下。


    劉肇含笑道:“如此美妙的琴韻歌賦,朕怎敢打擾?看得出來,綏兒很喜歡這首辭賦,要不然怎會專門為此譜曲。”


    鄧綏一臉的敬仰之情溢於言表,“綏兒從小就喜歡曹大家的詩詞文章,隻可惜隻見其文,一直未見其人。綏兒聽說大臣們推薦曹大家進宮續寫《漢書》?”


    劉肇麵露猶豫之色,“修史一事乃是朝廷大事,自古女子修史,前朝未曾有過。”


    “曹大家雖說是個女子,但卻具有大家風範,班固寫《漢書》時,她也曾參與其中,由她續寫,當不負聖望。再看這次新作的《東征賦》既有司馬相如之旖旎,又有屈子之豪氣,堪稱當世傑作。”


    劉肇衝她微微一笑,“既然綏兒也這樣認為,那朕就召她進宮。明日早朝以後,朕和文武百官在承天門迎接她進宮。”說著拉過鄧綏的手,“你陪朕一起去。”


    鄧綏流露出喜悅的目光,“綏兒謝過肇兒。”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和熹天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阿黃是隻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阿黃是隻貓並收藏和熹天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