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九章 長長記性
花漫時做事的手腳從來沒這麽麻利過,打包行李的動作也從來沒這麽快地,簡直是手指翻飛,不用使喚她,她也忙得起勁,還抽空上街買了許多許多能帶上路的點心,說這是上穀城的特產,阿淺肯定沒嚐過,得帶些過去給她試試。
王輕侯笑著寫信,邊寫邊說:“行李不用帶太多,輕裝簡行,我們騎馬去。”
“喲,小公子這是轉了性了?你這身嬌肉貴的,經得起騎馬顛簸嗎?別到時候在路上有什麽不稱心,又一個勁兒埋怨。”花漫時打趣他。
“你這張嘴啊,難怪你嫁不出去,我說,趁著應生眼還瞎著,你趕緊把人拿下吧,啊,別以後真沒人要你。”王輕侯心情不錯,跟她開著玩笑。
“您可真舍得,像咱們這樣的人,就不能去禍害禍害什麽孟浪的公子,下流的兒郎嗎?非得禍害應生那樣的?”花漫時邊笑邊罵。
“應生哪樣了?”
“不說了嘛,那就一花骨頭,您舍得催開阿淺,我可不舍得催熟了應生,好果子得慢慢結,小公子,您可放過他吧,也放過我。”花漫時將簡單的行囊往桌上一放,拍了拍手:“好了,什麽時候走?”
“將信寄出去,我去跟任良宴道個別,然後咱們就啟程。”王輕侯吹幹墨跡,放進竹筒,又滴了蠟封口,交給花漫時。
信是寄給他大哥的,寫著的是上穀城一切已辦妥,以後他大哥不用再擔心上穀城會不會對朔方城造成威脅。
而在他大哥過往來的信裏,也寫著朔方城四處內亂都已平息,想來也是,王啟堯的能力從來都不差,平息內亂這種事於他而言,總不會太難。
倒是處理陳城之事時,他來信給王輕侯,問王輕侯可有什麽意見。
不是陳城的事麻煩,而是王輕侯先前遇刺,還中了毒,就是陳城搞的鬼。
王輕侯略一思量,用了個比較極端的法子。
他直接鏟掉了陳城內所有的神殿分殿,陳家夫婦被處死,由指派信任的人去陳城管事,徹底將陳城洗了牌,根除了一切不穩定因素。
他隻是跟他大哥說處死陳家夫婦,但是他不知道,他大哥用了一種多麽殘忍的刑罰,處死了他們。
對於傷了王啟堯弟弟的人,王啟堯從來不會輕饒,陳祿被吊在一顆樹上,身上塗滿了一種香料,那種香料極招老鼠,陳祿是被老鼠活活啃噬而死的,死狀淒慘,過程中,陳祿一直在哀嚎著求饒,但王啟堯就那麽冷冷地看著,眉頭都沒有皺一下。
站在他身邊的季婉晴斂眉轉身看不下去:“殺人不過頭點地,你這何必?”
“殺人不過頭點地,那要看殺的是誰,他要殺的是我弟弟,就應該想好,會承擔這樣的後果。”王啟堯看了季婉晴一眼,她臉色蒼白,看著是受驚不小,便解了外衣給她披上,道:“你先回去等我吧。”
“你就一定要這麽看著嗎?你不怕人家說你殘暴?”季婉晴問他,好說是一方諸候不是,好說還有仁德的聲名在外不是,非得做一回這殘忍之人嗎?
“殘暴?為自己的弟弟報仇也叫殘暴的話,那就殘暴吧。”
“你們兩兄弟,真是……”季婉晴想了半天想不出個好詞兒來,最後隻得道:“真不愧是一個爹娘生,一個師父教的!”
後來季婉晴把這事兒寫信說給了王輕侯聽,王輕侯看了隻是見怪不怪,他大哥是什麽樣的人,有什麽樣的手段,他哪能不知道?
他大哥,厲害著呢。
他記得小時候有一回,他那會兒好像才四五歲吧,他大哥帶著他和二哥出去玩,一群熊孩子跑過來往他身上扔泥巴,泥巴還是尿和的,他那會兒小,打不過那些大孩子,被欺負得直哭。
後來他大哥過來了,撿了地上一根棒子,紅著眼睛,衝上去就跟那幾個熊孩子拚命,逮著他們往死裏打,差點把他們其中一個打斷了氣。
要不是他爹來得及時,說不定就真把人打死了。
從那以後,再也沒有哪家熊孩子敢欺負他。
他大哥說,這種人打一次就好了,打痛他們了,他們就長記性了。
你看,他大哥從小就這麽護他,陳祿敢在太歲頭上動土,敢對他王輕侯下死手還投毒,不被他大哥整得人不人鬼不鬼,求生不能求死不得,那才奇怪呢。
他要給朔方城的人長長記性,就拿陳祿開刀,殺雞給猴看,敢對他弟弟不利的人,下場是什麽,看看陳祿他們就知道了。
他也要給朔方城內的那群老臣開開眼界,別以為仁德兼備的候爺就不會有殘忍的一麵,別以為他們可以騎在自己頭上為所欲為,別以為他們的話自己就必須聽,對他的弟弟也必須加以管束。
有他王啟堯在一天,就誰也別想動他弟弟。
王啟堯這麽做的原因不過是,朔方城內已有聲音,說王輕侯功高蓋主,不是好事,當有約束,候爺當有提防。
他要提防什麽,自家兄弟都要提防,日後他還能信誰?
江公在一側看著這樣的王啟堯,笑著捋了捋白須,沒說什麽,是好事,兄弟之間互相關照,總歸是好事。
老人家並沒有要把兩兄弟逼得反目的齷齪想法,相反,他非常願意看到王家的兄弟如此團結一心,所有囿於門楣之爭的人,都不會有什麽大出息的,這也是他從小教給他們的道理。
王啟堯收到王輕侯的來信,看到他信中說要去越城了,就不回朔方跟他道別,叫他保重身子,也隻是歎道,別人家都是女大不由娘,他這可算是弟大不由兄了。
但也並不介意,隻是將他的信放進一個匣子裏,那個匣子裏放著的全都是王輕侯寫回來的家書,滿滿一盒,有以前王輕侯去別處遊玩時寄回來的,有從鳳台城寄回來的,也有最近的。
這都是王啟堯的寶貝,他有兩個匣子,一個放著的是他二弟的來信,隻可惜,他二弟永遠也不會再有信來了,另一個,就是放王輕侯的家書了。
花漫時做事的手腳從來沒這麽麻利過,打包行李的動作也從來沒這麽快地,簡直是手指翻飛,不用使喚她,她也忙得起勁,還抽空上街買了許多許多能帶上路的點心,說這是上穀城的特產,阿淺肯定沒嚐過,得帶些過去給她試試。
王輕侯笑著寫信,邊寫邊說:“行李不用帶太多,輕裝簡行,我們騎馬去。”
“喲,小公子這是轉了性了?你這身嬌肉貴的,經得起騎馬顛簸嗎?別到時候在路上有什麽不稱心,又一個勁兒埋怨。”花漫時打趣他。
“你這張嘴啊,難怪你嫁不出去,我說,趁著應生眼還瞎著,你趕緊把人拿下吧,啊,別以後真沒人要你。”王輕侯心情不錯,跟她開著玩笑。
“您可真舍得,像咱們這樣的人,就不能去禍害禍害什麽孟浪的公子,下流的兒郎嗎?非得禍害應生那樣的?”花漫時邊笑邊罵。
“應生哪樣了?”
“不說了嘛,那就一花骨頭,您舍得催開阿淺,我可不舍得催熟了應生,好果子得慢慢結,小公子,您可放過他吧,也放過我。”花漫時將簡單的行囊往桌上一放,拍了拍手:“好了,什麽時候走?”
“將信寄出去,我去跟任良宴道個別,然後咱們就啟程。”王輕侯吹幹墨跡,放進竹筒,又滴了蠟封口,交給花漫時。
信是寄給他大哥的,寫著的是上穀城一切已辦妥,以後他大哥不用再擔心上穀城會不會對朔方城造成威脅。
而在他大哥過往來的信裏,也寫著朔方城四處內亂都已平息,想來也是,王啟堯的能力從來都不差,平息內亂這種事於他而言,總不會太難。
倒是處理陳城之事時,他來信給王輕侯,問王輕侯可有什麽意見。
不是陳城的事麻煩,而是王輕侯先前遇刺,還中了毒,就是陳城搞的鬼。
王輕侯略一思量,用了個比較極端的法子。
他直接鏟掉了陳城內所有的神殿分殿,陳家夫婦被處死,由指派信任的人去陳城管事,徹底將陳城洗了牌,根除了一切不穩定因素。
他隻是跟他大哥說處死陳家夫婦,但是他不知道,他大哥用了一種多麽殘忍的刑罰,處死了他們。
對於傷了王啟堯弟弟的人,王啟堯從來不會輕饒,陳祿被吊在一顆樹上,身上塗滿了一種香料,那種香料極招老鼠,陳祿是被老鼠活活啃噬而死的,死狀淒慘,過程中,陳祿一直在哀嚎著求饒,但王啟堯就那麽冷冷地看著,眉頭都沒有皺一下。
站在他身邊的季婉晴斂眉轉身看不下去:“殺人不過頭點地,你這何必?”
“殺人不過頭點地,那要看殺的是誰,他要殺的是我弟弟,就應該想好,會承擔這樣的後果。”王啟堯看了季婉晴一眼,她臉色蒼白,看著是受驚不小,便解了外衣給她披上,道:“你先回去等我吧。”
“你就一定要這麽看著嗎?你不怕人家說你殘暴?”季婉晴問他,好說是一方諸候不是,好說還有仁德的聲名在外不是,非得做一回這殘忍之人嗎?
“殘暴?為自己的弟弟報仇也叫殘暴的話,那就殘暴吧。”
“你們兩兄弟,真是……”季婉晴想了半天想不出個好詞兒來,最後隻得道:“真不愧是一個爹娘生,一個師父教的!”
後來季婉晴把這事兒寫信說給了王輕侯聽,王輕侯看了隻是見怪不怪,他大哥是什麽樣的人,有什麽樣的手段,他哪能不知道?
他大哥,厲害著呢。
他記得小時候有一回,他那會兒好像才四五歲吧,他大哥帶著他和二哥出去玩,一群熊孩子跑過來往他身上扔泥巴,泥巴還是尿和的,他那會兒小,打不過那些大孩子,被欺負得直哭。
後來他大哥過來了,撿了地上一根棒子,紅著眼睛,衝上去就跟那幾個熊孩子拚命,逮著他們往死裏打,差點把他們其中一個打斷了氣。
要不是他爹來得及時,說不定就真把人打死了。
從那以後,再也沒有哪家熊孩子敢欺負他。
他大哥說,這種人打一次就好了,打痛他們了,他們就長記性了。
你看,他大哥從小就這麽護他,陳祿敢在太歲頭上動土,敢對他王輕侯下死手還投毒,不被他大哥整得人不人鬼不鬼,求生不能求死不得,那才奇怪呢。
他要給朔方城的人長長記性,就拿陳祿開刀,殺雞給猴看,敢對他弟弟不利的人,下場是什麽,看看陳祿他們就知道了。
他也要給朔方城內的那群老臣開開眼界,別以為仁德兼備的候爺就不會有殘忍的一麵,別以為他們可以騎在自己頭上為所欲為,別以為他們的話自己就必須聽,對他的弟弟也必須加以管束。
有他王啟堯在一天,就誰也別想動他弟弟。
王啟堯這麽做的原因不過是,朔方城內已有聲音,說王輕侯功高蓋主,不是好事,當有約束,候爺當有提防。
他要提防什麽,自家兄弟都要提防,日後他還能信誰?
江公在一側看著這樣的王啟堯,笑著捋了捋白須,沒說什麽,是好事,兄弟之間互相關照,總歸是好事。
老人家並沒有要把兩兄弟逼得反目的齷齪想法,相反,他非常願意看到王家的兄弟如此團結一心,所有囿於門楣之爭的人,都不會有什麽大出息的,這也是他從小教給他們的道理。
王啟堯收到王輕侯的來信,看到他信中說要去越城了,就不回朔方跟他道別,叫他保重身子,也隻是歎道,別人家都是女大不由娘,他這可算是弟大不由兄了。
但也並不介意,隻是將他的信放進一個匣子裏,那個匣子裏放著的全都是王輕侯寫回來的家書,滿滿一盒,有以前王輕侯去別處遊玩時寄回來的,有從鳳台城寄回來的,也有最近的。
這都是王啟堯的寶貝,他有兩個匣子,一個放著的是他二弟的來信,隻可惜,他二弟永遠也不會再有信來了,另一個,就是放王輕侯的家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