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奎秀中了狀元,又讓皇上授予翰林院待詔,陳家的親朋好友個個欣喜異常,紛紛前來祝賀,京城裏那些能呼風喚雨的人士,不管認識不認識,這時也想盡辦法過來套近乎。有陳洪壽的同年、同鄉領著孩子過來的,還有陳奎林的同年、同事也來祝賀,一時間,陳家是門庭若市,外院整天流水席一樣的擺宴,把陳家的下人一個個累得半死,大夫人這兩個月的月錢,都給大家發雙份的。下人中最高興地是門子,月錢拿得多不算,那些來的人,哪個不給點打賞?他天天有銀子入賬,夢裏都笑醒好幾回。
翰林院待詔雖然僅是五品,但這五品官,卻是天天圍著皇上轉的。一個小太監,就算沒有品,隻要是服侍皇上的,出了宮,都讓那些人極力巴結,何況一個中了狀元還是五品的官員?誰都知道他的實際權利,到底有多大!
那一陣兒,陳家的大門口,不斷有轎子或馬車停駐,陳洪壽剛開始還為這繁華興奮,沒多久就厭惡至極,他是個耿介之人,看不慣官場上的彎彎繞,鄙視這些不肯全心全意為國為民為皇上分憂、一門心思搞鑽營的人,他下令,隻要兒子們不在家,就讓門房直接將人拒之門外。
這些在陳家門外吃了閉門羹的,心裏難免氣兒不順,巴巴地跑去巴結,人家不領情,那份難堪的確是夠讓人難以忍受的。
這些人,常常離開陳家,就會去另一個地方:扈府。
扈府的主人扈飛雄,也是個五品的翰林院待詔,是這次考試的榜眼,第二名。這也夠榮耀的了,可他知道這個消息時,根本就笑不出來。當時會試放榜,他清清楚楚看到自己是第一,可是榜單立刻被撤,過了兩天再出,他就是第二了,京城裏都傳遍了是主考挾私報複,但也有很小的傳言,第一名陳奎秀是趙國師公子、當今國舅爺、驃騎將軍的好友,皇上早就定下他當狀元的,主考竟然有眼不識泰山,動手腳動到他頭上,這不是壽星公上吊,找死嗎?
扈飛雄哀歎自己命運不濟,為何偏偏在他這一屆考試,陳奎秀出來攪和呢?不然,他就是鄉試、會試、殿試三榜第一,解元、會元、狀元,是大秦國建國第一個三元及第。那是何等的榮耀啊。
他曾向東省的舉子打聽過,陳奎秀鄉試才是第六名,到了會試、殿試,竟然兩個都是第一,這不是明顯有人偏袒嗎?可是,偏袒的人是當今天子,他這是有怨也無處伸了。本來殿試,就是皇上選人,他想選誰,你能管得了嗎?
扈飛雄的才情,也是很不錯的,不然,不會鄉試第一,會試和殿試都第二了,皇上對他也是很欣賞,這次考完,前三名都進翰林院,他和陳奎秀均是五品的翰林待詔就可見一斑。
前幾屆,前三名進翰林院,也都是六品,這一屆一下子兩個五品,已經讓朝中官員覺得驚世駭俗了。好些官員,有點不服氣,找機會和他們較勁,更多的卻過來巴結奉承,這些人內心裏不管如何的不服氣,表麵,還是盡力拉攏,畢竟,這兩人在日日在皇上身邊轉圈,不經意說你一聲好,那話聽到皇上的耳朵裏了,說不定什麽時候就大發了,來個連升三級都有可能啊。
皇上現在,在盡力削減丞相的權利,他身邊不僅開始有專門為他起草詔書的,也開始有些專門替他挑揀奏折的了。以前,奏折大多是左右丞相先過目,他們能做主的一些事情,就不用報給皇上了,這無形中,使得丞相權利過大,現在,皇上讓把所有的奏折都遞進宮來,他派人挑選,然後才把一些不重要的退給六部處理。
左右丞相,也是進宮挑揀奏折的人之一,但現在,所有的奏折,皇上沒說發給六部之前,沒人有權私自處理,就是挑選之後的,皇上心血來潮,還會隨手在裏麵抽出幾份來看看,何均霖再想要弄權,就變地很困難。
右丞相任天健這兩年身體不好,常向皇上告假,春節後他舊疾複發,幹脆向皇上遞了辭官回鄉靜養的折子。皇上賜了大量珍貴藥材和金銀珠寶,還禦賜“衣錦還鄉”的匾額,準了他的辭呈。
皇上跟前,圍繞的人多了,這些人之間,也難免勾心鬥角,尤其是,皇上對陳奎秀明顯青眼有加,讓其他人嫉妒。你一個待詔,就是給皇上寫詔書的,老老實實做好本職工作就是了,為啥還要對其他的事情指手劃腳的提建議呢?偏偏他提的建議,撇開偏見,其他的官員憑著良心來說,還真是為國為民為皇家著想的,其中沒有任何個人私欲在裏麵,弄得對他不忿、想要攻擊他的人,還真的沒法下手。
陳奎秀樹大招風,他自己也覺察到了,但皇上如此倚重他,讓他明哲保身、在皇上跟前做個應聲蟲,他又做不到,隻好走一步看一步,盡量小心那些明槍暗箭。
他能覺察,最恨他的是何均霖,雖然這老頭在他跟前從來都是笑眯眯的,說話也很有分寸,既不向某些人那樣諂媚,又不妄自尊大,擺老資格,儼然一副睿智明理的老者形象。但他眼睛形狀笑眯眯,眼光裏從來都沒有溫度,陳奎秀什麽不清楚呢?
扈飛雄對他的惱恨,他也知道,知道他恨他,擋了他的道。在和這兩個人打交道時,陳奎秀連睡覺都睜著一隻眼,再小的事兒,他都不會掉以輕心。
幸好的是,扈飛雄心高氣傲,輕易不向人示好,又覺得何均霖已經過氣,不會再有以前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氣勢,對何均霖向他伸出的合作之手視而不見,不然,陳奎秀更麻煩。
陳老夫人渾渾噩噩了幾年,終於熬地油盡燈枯,陳奎秀入住翰林院不到一年,終於忽然清醒過來,看到茵茵帶著命婦才能戴的金步搖在身邊伺候,她伸出枯瘦的手,拉住她最喜歡的兒媳婦的手:“老二家的,瑞林當了什麽官兒?”
茵茵當時正低頭給婆婆按摩,害怕她長期臥床長出褥瘡,聽到聲音大吃一驚,她趕緊拉住婆婆無力的手,對著婆婆耳朵,聲音清晰地說:“奎秀去年參加了科舉,考了個狀元,現在是翰林院待詔。”
“瑞林他肯當官了?讓他小心些,這孩子什麽都好,就是有點任性,太強了。給他說,這得改。”
茵茵覺得老人拉著她的手,本來就很無力,這時更像是鬆鬆地掛在腕上,胳膊也垂落了下去,她心中一怔,趕緊輕呼婆婆:“娘,瑞林隻聽你的話,我讓人叫他去,你等會。”她本來就害怕婆婆是回光返照,這句話是想喚起婆婆心裏的放不下,為家人爭取和婆婆告別的機會,但陳老夫人經過幾年的煎熬,這時實在無回天之力,她的手垂下去。
“娘!”茵茵忍不住哭起來,她來到這個世界,一開始受盡折磨,也沒有享受過任何長輩的愛憐,真正作為長輩、給了她母愛的,是她的這個婆婆了。
大夫人很快過來了,她摸摸婆婆已經發涼的手,沒有了呼吸的臉龐,靠坐在茵茵身邊,也大聲嚎哭起來,她過門比茵茵早,陳老夫人的睿智和豁達,對媳婦的包容和關愛,感受更多。
陳奎秀春風得意的宦途,在這裏打上了一個頓點,他給皇帝上折子,請求丁憂在家給母親守孝,皇上讓他先安葬母親,把他的折子放在了一邊。
老夫人下葬前一天,陳洪壽非要在靈堂守靈,兒子媳婦勸阻都不肯聽,他席地坐在蒲團上,眼神呆呆地看著棺木,像個泥塑木雕。
茵茵見勸阻不下,一時沒有了主意,最後想到了應群,她悄悄讓引群過去撒嬌,把爺爺拉走,可惜引群讓大夫人教的,根本不肯這樣,茵茵轉頭又讓應群來,應群太小,茵茵教了應群好幾遍,他才能把事兒掂清。
但應群不管怎樣喊爺爺,陳洪壽都沒有答應,陳奎秀發覺到了異樣,一麵趕緊過來攙扶起老爹,一麵命家人快去請大夫。
可惜來不及了,陳洪壽竟然一句話沒說,就這麽走了。陳家十幾天時間,兩個老人先後去世,一家人傷心自不必說。他們原來打算把陳老夫人的棺木寄在城外的靈安寺,等陳洪壽殯天,一起送回陳家祖墳安葬,這時就改變計劃,兄弟倆安排下人守護京中的宅邸,帶著家人護送靈柩回老家。
皇上下旨奪情,針對的都是一二品的高官,對一個五品,還沒有這個先例,何均霖和扈飛雄又假裝無意地在皇上跟前說,奪情是最無情最嚴酷的,皇上要盡量少來,皇上無奈,隻好下旨,給陳洪壽諡號“文端”,也準了陳奎秀丁憂的折子。
陳家祖墳在臨河縣北邊的河陽地界,當地的官員,早就聽說了此事,早早和陳家的遠房準備好了,他們一到家,就有人幫忙設了靈棚祭奠,接著是四十九天的法事,到入土為安時,夏天都快完了,茵茵望著柳枝輕柔地擺動,禁不住感慨人生如夢。(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com)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未完待續)
翰林院待詔雖然僅是五品,但這五品官,卻是天天圍著皇上轉的。一個小太監,就算沒有品,隻要是服侍皇上的,出了宮,都讓那些人極力巴結,何況一個中了狀元還是五品的官員?誰都知道他的實際權利,到底有多大!
那一陣兒,陳家的大門口,不斷有轎子或馬車停駐,陳洪壽剛開始還為這繁華興奮,沒多久就厭惡至極,他是個耿介之人,看不慣官場上的彎彎繞,鄙視這些不肯全心全意為國為民為皇上分憂、一門心思搞鑽營的人,他下令,隻要兒子們不在家,就讓門房直接將人拒之門外。
這些在陳家門外吃了閉門羹的,心裏難免氣兒不順,巴巴地跑去巴結,人家不領情,那份難堪的確是夠讓人難以忍受的。
這些人,常常離開陳家,就會去另一個地方:扈府。
扈府的主人扈飛雄,也是個五品的翰林院待詔,是這次考試的榜眼,第二名。這也夠榮耀的了,可他知道這個消息時,根本就笑不出來。當時會試放榜,他清清楚楚看到自己是第一,可是榜單立刻被撤,過了兩天再出,他就是第二了,京城裏都傳遍了是主考挾私報複,但也有很小的傳言,第一名陳奎秀是趙國師公子、當今國舅爺、驃騎將軍的好友,皇上早就定下他當狀元的,主考竟然有眼不識泰山,動手腳動到他頭上,這不是壽星公上吊,找死嗎?
扈飛雄哀歎自己命運不濟,為何偏偏在他這一屆考試,陳奎秀出來攪和呢?不然,他就是鄉試、會試、殿試三榜第一,解元、會元、狀元,是大秦國建國第一個三元及第。那是何等的榮耀啊。
他曾向東省的舉子打聽過,陳奎秀鄉試才是第六名,到了會試、殿試,竟然兩個都是第一,這不是明顯有人偏袒嗎?可是,偏袒的人是當今天子,他這是有怨也無處伸了。本來殿試,就是皇上選人,他想選誰,你能管得了嗎?
扈飛雄的才情,也是很不錯的,不然,不會鄉試第一,會試和殿試都第二了,皇上對他也是很欣賞,這次考完,前三名都進翰林院,他和陳奎秀均是五品的翰林待詔就可見一斑。
前幾屆,前三名進翰林院,也都是六品,這一屆一下子兩個五品,已經讓朝中官員覺得驚世駭俗了。好些官員,有點不服氣,找機會和他們較勁,更多的卻過來巴結奉承,這些人內心裏不管如何的不服氣,表麵,還是盡力拉攏,畢竟,這兩人在日日在皇上身邊轉圈,不經意說你一聲好,那話聽到皇上的耳朵裏了,說不定什麽時候就大發了,來個連升三級都有可能啊。
皇上現在,在盡力削減丞相的權利,他身邊不僅開始有專門為他起草詔書的,也開始有些專門替他挑揀奏折的了。以前,奏折大多是左右丞相先過目,他們能做主的一些事情,就不用報給皇上了,這無形中,使得丞相權利過大,現在,皇上讓把所有的奏折都遞進宮來,他派人挑選,然後才把一些不重要的退給六部處理。
左右丞相,也是進宮挑揀奏折的人之一,但現在,所有的奏折,皇上沒說發給六部之前,沒人有權私自處理,就是挑選之後的,皇上心血來潮,還會隨手在裏麵抽出幾份來看看,何均霖再想要弄權,就變地很困難。
右丞相任天健這兩年身體不好,常向皇上告假,春節後他舊疾複發,幹脆向皇上遞了辭官回鄉靜養的折子。皇上賜了大量珍貴藥材和金銀珠寶,還禦賜“衣錦還鄉”的匾額,準了他的辭呈。
皇上跟前,圍繞的人多了,這些人之間,也難免勾心鬥角,尤其是,皇上對陳奎秀明顯青眼有加,讓其他人嫉妒。你一個待詔,就是給皇上寫詔書的,老老實實做好本職工作就是了,為啥還要對其他的事情指手劃腳的提建議呢?偏偏他提的建議,撇開偏見,其他的官員憑著良心來說,還真是為國為民為皇家著想的,其中沒有任何個人私欲在裏麵,弄得對他不忿、想要攻擊他的人,還真的沒法下手。
陳奎秀樹大招風,他自己也覺察到了,但皇上如此倚重他,讓他明哲保身、在皇上跟前做個應聲蟲,他又做不到,隻好走一步看一步,盡量小心那些明槍暗箭。
他能覺察,最恨他的是何均霖,雖然這老頭在他跟前從來都是笑眯眯的,說話也很有分寸,既不向某些人那樣諂媚,又不妄自尊大,擺老資格,儼然一副睿智明理的老者形象。但他眼睛形狀笑眯眯,眼光裏從來都沒有溫度,陳奎秀什麽不清楚呢?
扈飛雄對他的惱恨,他也知道,知道他恨他,擋了他的道。在和這兩個人打交道時,陳奎秀連睡覺都睜著一隻眼,再小的事兒,他都不會掉以輕心。
幸好的是,扈飛雄心高氣傲,輕易不向人示好,又覺得何均霖已經過氣,不會再有以前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氣勢,對何均霖向他伸出的合作之手視而不見,不然,陳奎秀更麻煩。
陳老夫人渾渾噩噩了幾年,終於熬地油盡燈枯,陳奎秀入住翰林院不到一年,終於忽然清醒過來,看到茵茵帶著命婦才能戴的金步搖在身邊伺候,她伸出枯瘦的手,拉住她最喜歡的兒媳婦的手:“老二家的,瑞林當了什麽官兒?”
茵茵當時正低頭給婆婆按摩,害怕她長期臥床長出褥瘡,聽到聲音大吃一驚,她趕緊拉住婆婆無力的手,對著婆婆耳朵,聲音清晰地說:“奎秀去年參加了科舉,考了個狀元,現在是翰林院待詔。”
“瑞林他肯當官了?讓他小心些,這孩子什麽都好,就是有點任性,太強了。給他說,這得改。”
茵茵覺得老人拉著她的手,本來就很無力,這時更像是鬆鬆地掛在腕上,胳膊也垂落了下去,她心中一怔,趕緊輕呼婆婆:“娘,瑞林隻聽你的話,我讓人叫他去,你等會。”她本來就害怕婆婆是回光返照,這句話是想喚起婆婆心裏的放不下,為家人爭取和婆婆告別的機會,但陳老夫人經過幾年的煎熬,這時實在無回天之力,她的手垂下去。
“娘!”茵茵忍不住哭起來,她來到這個世界,一開始受盡折磨,也沒有享受過任何長輩的愛憐,真正作為長輩、給了她母愛的,是她的這個婆婆了。
大夫人很快過來了,她摸摸婆婆已經發涼的手,沒有了呼吸的臉龐,靠坐在茵茵身邊,也大聲嚎哭起來,她過門比茵茵早,陳老夫人的睿智和豁達,對媳婦的包容和關愛,感受更多。
陳奎秀春風得意的宦途,在這裏打上了一個頓點,他給皇帝上折子,請求丁憂在家給母親守孝,皇上讓他先安葬母親,把他的折子放在了一邊。
老夫人下葬前一天,陳洪壽非要在靈堂守靈,兒子媳婦勸阻都不肯聽,他席地坐在蒲團上,眼神呆呆地看著棺木,像個泥塑木雕。
茵茵見勸阻不下,一時沒有了主意,最後想到了應群,她悄悄讓引群過去撒嬌,把爺爺拉走,可惜引群讓大夫人教的,根本不肯這樣,茵茵轉頭又讓應群來,應群太小,茵茵教了應群好幾遍,他才能把事兒掂清。
但應群不管怎樣喊爺爺,陳洪壽都沒有答應,陳奎秀發覺到了異樣,一麵趕緊過來攙扶起老爹,一麵命家人快去請大夫。
可惜來不及了,陳洪壽竟然一句話沒說,就這麽走了。陳家十幾天時間,兩個老人先後去世,一家人傷心自不必說。他們原來打算把陳老夫人的棺木寄在城外的靈安寺,等陳洪壽殯天,一起送回陳家祖墳安葬,這時就改變計劃,兄弟倆安排下人守護京中的宅邸,帶著家人護送靈柩回老家。
皇上下旨奪情,針對的都是一二品的高官,對一個五品,還沒有這個先例,何均霖和扈飛雄又假裝無意地在皇上跟前說,奪情是最無情最嚴酷的,皇上要盡量少來,皇上無奈,隻好下旨,給陳洪壽諡號“文端”,也準了陳奎秀丁憂的折子。
陳家祖墳在臨河縣北邊的河陽地界,當地的官員,早就聽說了此事,早早和陳家的遠房準備好了,他們一到家,就有人幫忙設了靈棚祭奠,接著是四十九天的法事,到入土為安時,夏天都快完了,茵茵望著柳枝輕柔地擺動,禁不住感慨人生如夢。(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com)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