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美期間,胡適經曆了兩次美國大選。第一次是在1912年,是辛亥革命推翻了長期的帝製統治,中華民國正式誕生的這一年。民主黨的總統候選人是威爾遜,共和黨是塔夫脫,從共和黨分化出來的進步黨是老羅斯福。三黨勢均力敵,旗鼓相當,競爭相當激烈。因此,連外國留學生也都很關注,對胡適更有巨大的吸引力。


    為了了解美國的選舉,胡適特意選修了奧茲(Samuel P.Orth)教授開設的專題課“美國政府和政黨”。這是與美國現實政治結合最緊,直接為政治服務的一門課程。


    奧氏第一堂課的開場白,說得就非常明白而有趣:“今年是大選之年。我要本班每個學生都訂三份日報——三份紐約出版的報紙,不是當地的小報——《紐約時報》是支持威爾遜的;《紐約論壇報》(The ribune)是支持塔夫脫的;《紐約晚報》(The New Y Journal)是支持羅斯福的。


    “諸位把每份訂它三個月,將來會收獲無量。在這三個月內,把每日每條新聞都讀一遍。細讀各條大選消息之後,要做個摘要;再根據這摘要作出讀報報告交給我。報紙算是本課目的必需參考書,報告便是課務作業。還有,你們也要把聯邦48州之中,違法亂紀的競選事跡作一番比較研究,交上來算是期終作業!”


    同時,奧茲教授要求學生注視大選的經過,認定一個候選人作為自己支持的對象。胡適自然都照辦,選擇支持進步黨魁老羅斯福。他胸前佩戴著象征支持羅氏的大角野牛象襟章,參加各種政治集會,聽演講,聽辯論,夜裏到市中心去看選舉,跑來跑去,興奮得很。


    當時,胡適正擔任世界學生會康奈爾分會的會長。10月30日,他便在世界學生會餐廳裏,發起舉行“遊戲投票”,“選舉”美國總統。參加投票的各國學生共53人。


    雖然是遊戲投票,胡適對投票結果還是一一作了認真的分析。第二天,康大的《大學日報》又組織遊戲選舉,有教師、學生和職工二千多人參加。胡適也津津有味地跑去投了老羅斯福一票。這兩次遊戲選舉的結果,都使胡適很失望,他所支持的羅斯福“落選”了,威爾遜得票都占第一位。而令人奇怪的是,遊戲投票的結果居然同後來實際選舉的結果完全一致。


    西奧多?羅斯福(Theodore Roosevelt,1858年10月27日—1919年1月6日),又譯狄奧多?羅斯福,人稱老羅斯福,昵稱泰迪(Teddy),荷蘭裔美國軍事家、政治家、外交家 ,第26任美國總統。


    曾任美國海軍部副部長,參與美西戰爭,並在古巴的聖地亞哥戰役中戰功卓越,獲得聖胡安山英雄的稱號。1900年當選副總統,1901年總統威廉?麥金萊被無政府主義者刺殺身亡,他繼任成為美國總統,時年42歲,是美國曆史上最年輕的在任總統。他的獨特個性和改革主義政策,使他成為美國曆史上最偉大的總統之一。


    西奧多?羅斯福在總統任期內,對國內的主要貢獻是建立資源保護政策,保護了森林、礦物、石油等資源;建立公平交易法案,推動勞工與資本家和解。對外奉行門羅主義,實行擴張政策,建設強大軍隊,幹涉美洲事務。羅斯福因成功地調停了日俄戰爭,獲得1906年的諾貝爾和平獎,是第一個獲得此獎項的美國人。1909年卸任後,西奧多?羅斯福與共和黨意見有分歧,於是脫黨,代表進步黨參選總統,試圖東山再起。最終敗於美國民主黨的候選人伍德羅?威爾遜,從此退出政壇。1919年1月6日,羅斯福逝世,享年61歲。


    西奧多?羅斯福的遠房侄子富蘭克林?羅斯福日後也當選為美國總統 ,故在中文環境裏常稱富蘭克林?羅斯福為“小羅斯福”。2006年6月26日,老羅斯福再次成為《時代》周刊的封麵人物。西奧多?羅斯福被美國的權威期刊《大西洋月刊》評為影響美國的100位人物第15名。


    在這次總統大選中,共和黨人的的老羅斯福贏得27%的普通選票,同為共和黨人的塔夫脫23%,民主黨人伍德羅?威爾遜以42%的得票率當選。如果共和黨不分裂,可獲50%的選票,還是超過民主黨的。但老羅斯福帶領大批進步黨人脫離了共和黨,使共和黨元氣大傷,用了一代人才漸漸恢複。


    1914年,胡適去華盛頓參加一次世界學生會議。威爾遜總統和國務卿白來恩親自接見了與會的代表,並發表演說。胡適對威爾遜便產生了極深的信仰。因此,到1916年的大選時,他便改為支持威爾遜了。他和幾個中國同學,在投票的高潮時,跑到“紐約時報廣場”去看大選結果。接連的消息似乎都對威爾遜不利,他們很失望。一直等到午夜才步行回校。第二天清晨,爬起來又看報上的選舉消息。買不到《紐約時報》,竟步行好幾條街才買到一份。


    《時報》頭條標題是“威爾遜可能險勝”,一行大字跳入胡適的眼裏,他高興極了,這時才記起回學校吃早飯。真到了“廢寢忘食”的程度。


    1954年3月17日這一天,胡適在台北聯合國中國同誌會發表的題為《美國的民主政治》的演說談到:“一九一二年大選時, 我在美國做學生,親眼看見了。由於共和黨本身的分裂, 老羅斯福(Theodore Roosevelt)退出另組進步黨,使共和黨力量大減。老羅斯福的才幹加上他的辯才與聲望,很可號召當時美國人心,可是選舉結果,共和黨和進步黨都失敗了,少數黨的民主黨,漁翁得利,握得了美國的政權。威爾遜本是大學校長,僅有新澤西州州長的兩年行政經驗,當選作總統。投票決定後,美國人對這位少數黨的書呆子的當選,毫無抗議。當政四十四年的共和黨規規矩矩的下台,規規矩矩的把政權移交給威爾遜。


    “過了四年,一九一六年的大選,因為威爾遜在第一任期中,提倡“新自由”政策,改革稅收製度,推行各種新政,很得人民的擁護。那時我已轉學到紐約做學生,選舉的晚上,我從哥倫比亞大學趕到四十二街“紐約時報廣場”去看選舉結果的電光牌示,未到四十二街時,晚報號已刊出威爾遜失敗的消息,我當時是希望威爾遜當選連任的,不相信號外的消息,繼續向四十二街前進,到了“時報廣場”,等了不久,平時最擁護威爾遜的晚報也出號外,說共和黨勝利了,威爾遜失敗了。


    “我們巴巴的等到半夜,好像沒有希望了,才步行四英裏,走回宿舍,已經兩點鍾了。睡過一覺起來,不吃早飯,就去買早報。買不到《紐約時報》,別的早報都說共和黨的休士 (Hughes) 勝利了。我還不相信,跑了八條街才買到時報。時報大字標題說:“威爾遜可能以極小的多數當選了。”我看了這消息高興極了,才跑回八條街去吃早餐,早餐也覺得有味了,我那樣的緊張,可說是受了美國民主競選空氣的傳染。其實那一年的選舉結果,直等到三天之後才弄清楚。最後來是加利福尼亞州選民,因為本州兩黨得票數相差太少,要求重行檢票,重點的結果民主黨確實多三千多票。加州的勝利才確定了民主黨威爾遜的勝利。這樣的決定,誰也沒有說過一句閑話。”


    權力之爭,曾給各個國家帶來無盡的災難。民主政治的一個偉大之處就是任期和權力的和平轉移。胡適所謂“誰也沒有說過一句閑話”其實並不十分準確,因為一九一六年美國總統大選是著名的爭議選戰,也出現了與2020年大選相似的領先、焦灼、反超的戲劇性。


    最後雖然沒有演成大訴訟和大騷亂的鬧劇,但也花了兩周才真正塵埃落定。而選舉的順利結束和之後權力的平穩交接之所以實現,還要仰賴伍德羅?威爾遜和查爾斯?埃文斯?休斯(Charles Evans Hughes,即胡適說的“休士”)這兩位候選人的“高風亮節”。


    <a id="wzsy" href="https://m.yawenba.net">雅文吧</a>


    隻是,這其中的內情,像胡適這樣的青年學生,是很難知情的。有意思的事,胡適講上邊的一番話時,已經是1954年,胡適那時候應該不會一無所知。


    還有,胡適應該知道,1912年10月24日,在威斯康星州密爾沃基的一次促選活動中,理發店老板John Sk向老羅斯福行刺。子彈擊中演說稿和眼鏡框後進入他的胸腔。老羅斯福拒絕入院治療,堅持完成了90分鍾的強力演說。他對聽眾說:“不知你們聽說過沒有,剛才我挨了一槍,但是這不夠殺死一頭公鹿。”醫生診治的結果是,槍傷嚴重,但是取出子彈會導致更大的危險。老羅斯福的身體終生都攜帶這個彈頭。


    可見民主政治走到不折不扣的和平轉移,就算美國那樣的社會,也不是一帆風順。實現權力完全的按著規定的任期實行和平轉移,需要強有力的法律和製度的保障,也需要領導人優秀的個人品質和坦蕩胸懷。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民國風雲人物演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實樸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實樸並收藏民國風雲人物演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