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生》之後,林紓又作《妖夢》。這篇小說記述鄭思康夢遊陰曹地府的經曆,說陰曹地府裏有一所白話學堂,學堂門外有楹聯一副:白話通神,紅樓夢水滸真不可思議;古文討厭,歐陽修韓愈是什麽東西。


    學堂裏還有一間“斃孔堂”,堂前也有一副楹聯:禽獸真自由,要這倫常何用?仁義太壞事,須從根本打消。


    學堂內有三個“鬼中之傑出者”:校長叫“元緒”顯然影射蔡元培;教務長叫“田恒”,顯然影射陳獨秀;副教務長叫“秦二世”,顯然影射胡適之。對於這“鬼中三傑”,作者林紓痛恨無比,罵得粗俗刻薄無聊。小說結尾處,作者讓陰曹地府中的“阿修羅王”出場,將白話學堂中的這些“無五倫之禽獸”通通吃掉,化之為糞。這顯然是一種非常拙劣的影射和比附,有失讀書人、寫書人風骨與人格。


    恰好這個時候,趙體孟希望出版明遺民劉應秋的作品,請求蔡元培幫助介紹梁啟超、章太炎、嚴複、林紓等學術大家寫個字或題個辭。蔡元培對這些文化項目從來格外熱心有求必應,他分別給這幾位寫了信。


    收到蔡元培真摯、尊敬的來信,林紓很為感動。他們原本就是熟人,隻是多年來不曾聯係。現在自己寫了一篇涉嫌攻擊蔡元培的小說,此時此地林紓無論如何都覺得有點不好意思。他一方麵囑人將還沒有發表的第二篇小說《妖夢》追回不再發表,另一方麵借回信之機直抒心胸,坦言自己對新文化的看法,直率表達對蔡元培的不滿意。


    五四新思潮中確實有許多不恰當的言論,這些言論也多少都與北大有關,因此林紓對蔡元培作為北大校長的不作為非常不滿,他認為,“大凡為士林表率,須圓通廣大,據中而立,方能率由無弊”。據此反觀蔡校長的言論,在他看來,確是辜負了全國父老之重托。


    林紓在1919年3月18日北京的《公言報》上發表致蔡元培公開信,就是當時有名的《致蔡鶴卿書》。林書主要向蔡提出兩點責難.其一是蔡氏所掌北京大學教學內容有"覆孔孟,鏟倫常";其二是盡廢古書,用方言。


    林紓說得不好聽,但蔡元培並不以為是惡意,因為冷靜想想,蔡元培似乎也承認新文化運動也不是沒有問題。但是,據說,真正讓蔡元培生氣的是張厚載。


    張厚載是北大在校生,卻在這個時候給蔡校長發來一封很不客氣的信。信中說了兩層意思,第一,他告訴蔡校長,《新申報》所載林琴南先生的小說,是從我這裏轉寄的。現在還有一篇攻擊陳獨秀、胡適之兩先生的小說,並有牽涉蔡校長的地方。這份稿子寄出後,林紓先生來函請求撤回,理由是蔡校長請他為劉應秋文集作序。現在比較為難的是,這篇稿子已寄往上海,殊難中止。倘有因此瀆犯了蔡校長,務乞大度包容,不要怪罪林先生。第二,張厚載以為林紓致蔡校長的那封信肯定是新文化運動思想史“最有趣味”的材料,他希望蔡校長能對林紓的這封信有個正麵的回應。張厚載之所以這樣說,大約與其身份有關,因為他不僅是北大在校生,而且還兼任《神州日報》記者。


    張厚載之前與北大新派教授胡適、錢玄同、劉半農,以及新派學生傅斯年等有過節,他們一起爭論過舊戲的得失,張厚載不知妥協,讓這些新派教授很不高興。這大約也影響了張厚載在蔡校長那裏的印象。


    張厚載還是林紓在五城中學堂時的學生。張厚載與新文化主流有分歧,自然又容易與林紓建立情誼。或者說,正因為他們之間有著這樣的情誼與交往,方才使張厚載在理念上與新文化主流過不去。但是不管怎麽說,他向蔡校長解釋林紓的第二篇小說追不回來或許是事實,他請求蔡校長就林紓的來信表達意見,說起來應該也沒什麽大錯。


    但是,把北大的名聲看得比什麽都重的蔡元培,接到張厚載的這封信後火氣卻特別大。


    他在回複張厚載的信中說,作為北大學生,明知林紓先生的小說是刻意攻擊本校教員,是醜聞,繼續承擔轉交使命,令人難以理解。與林紓先生有師生之誼,固然宜愛林君;但畢竟也是北大學生,更宜愛護本校。林紓先生作此等小說,意在毀壞北大名譽,“而你竟徇林君之意而發布之,那麽你對母校愛護之心,安乎,否乎”?蔡元培還表示,自己平生從來不喜歡“作謾罵語、輕薄語,以為受者無傷,而施者實為失德”。林紓先生罵我,我將“哀矜之不暇”,隻是替他難過,哪裏還有什麽遺憾不理解呢?要說我有什麽不理解的話,還是你張厚載先生如此愛護“本師”林紓先生,“安乎,否乎?究竟是愛林君,還是害林君呢”?


    在複張厚載信的同時,蔡元培也給林紓寫了一封措辭強硬的信,即《答林君琴南函》,同樣發表在《公言報》上。在這封信中,蔡元培就林紓對北大,對陳獨秀,對胡適等人的攻擊或批評略有辯解。


    就事實而言,蔡元培分三點解釋辯白北大並沒有林紓所說的覆孔孟、鏟倫常、盡廢古書這三件事情。借此機會,蔡元培公開重申自己辦大學的兩點主張:一、對於學說,仿世界各大學通例,循思想自由原則,取兼容並包主義。“無論何種學派,苟其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尚不達自然淘汰之運命者,雖彼此相反,而悉聽其自由發展”。二、對於教員,以學術水平造詣為主。教員在學校的講授,以無背於思想自由、兼容並包為界限。其在校外言論、行動,悉聽自由,學校從不過問,當然也就不能代其負責。


    蔡元培強調,人才至為難得,若求全責備,則學校就沒有辦法辦下去。且公私之間,自有天然界限。“即便如您老琴南公,亦曾譯有《茶花女》、《迦茵小傳》、《紅礁畫槳錄》等小說,亦曾在各校講授古文及倫理學,假使有人批評您老以此等小說體裁講文學,以狎妓、奸通、爭有婦之夫講倫理學,難道不覺得好笑嗎?然則革新一派,即或偶有過激之論,但隻要與學校課程沒有多大關係,何必強以其責任盡歸之於學校呢”?


    蔡元培的解釋或許有道理,但在林紓看來,他並不是指責蔡元培對北大管理不力,而是期望他利用與那些年輕激進分子特殊關係,對這些文化激進主義者稍作提醒,不要讓他們毫無顧忌鼓吹過激之論,對傳統,對文學,盡量持一種適度保守的態度。


    林紓似乎清醒地知道,他與胡適、陳獨秀這些年輕人發生衝突,對自己並沒有多少好處,肯定會招致一些人的攻擊謾罵,但因為事關大是大非,他也不好放棄自己的原則聽之任之。林紓決心與新文化的倡導者們周旋到底。


    然而林紓為道義獻身的想法並不被新知識分子圈所認同,當他的《荊生》、《妖夢》及致蔡元培公開信發表後,立即引起新知識分子圈集體反對。李大釗正告那些頑舊鬼祟,抱著腐敗思想的人應該本著所信道理,光明磊落地出來同新派思想家辯駁、討論。


    魯迅也抓住林紓自稱“清室舉人”卻又在“中華民國”維護綱常名教的矛盾性格大加嘲諷,敬告林紓既然不是敝中華民國的人,以後就不要再幹涉敝國事情了罷。


    與此同時,《每周評論》第12號全文轉載林紓這篇影射小說《荊生》。下一期即第13號組織文章對《荊生》逐段點評,並摘錄北京、上海、四川等地數十家報章雜誌譴責林紓這篇影射小說的文章,以《對於新舊思潮的輿論》為題,作為“特別附錄”發表。


    林紓(1852年11月8日—1924年10月9日),中國近代文學家,字琴南,號畏廬,別署冷紅生,福建閩縣(今福州市)人


    <a id="wzsy" href="http://m.ahzww.org">愛好中文網</a>


    林紓自幼嗜書如命,五歲時在私塾當一名旁聽生,受塾師薛則柯的影響,深愛中國傳統文學,從此與文學結下不解之緣。但由於家境貧寒、且遇亂世,他不得不為生計終日奔波。閑時他也不忘苦讀詩書,13歲至20歲期間校閱殘爛古籍不下兩千餘卷。


    光緒八年(1882年)中舉人,官教論,考進士不中。二十六年(1900年),在北京任五城中學國文教員。所作古文,為桐城派大師吳汝綸所推重,名益著,於是任北京大學講席。


    辛亥革命後,入北洋軍人徐樹錚所辦正誌學校教學,推重桐城派古文。


    這是個傳奇式的人物,不懂外語卻和人合作翻譯了大量的譯作。


    林紓翻譯小說始於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與精通法文的王壽昌合譯法國小仲馬《巴黎茶花女遺事》,二十五年一月在福州由畏廬刊行。這是中國介紹西洋小說的第一部,為國人見所未見,一時風行全國,備受讚揚。接著他受商務印書館的邀請專譯歐美小說,先後共譯作品180 餘種。介紹有美國、英國、法國、俄國、希臘、德國、日本、比利時、瑞士、挪威、西班牙的作品。單行本主要由商務印書館刊行,未出單行本的多在《小說月報》《小說世界》上刊載。跟林合譯美英作品者有魏易、曾宗鞏、陳家麟、毛文鍾等,合譯法國作品者有王壽昌、王慶通、王慶驥、李世中等。


    林紓譯得最多的是英國哈葛德,有《迦因小傳》、《鬼山狼俠傳》等20種;其次為英國柯南道爾,有《歇洛克奇案開場》等7種。林譯小說屬於世界名作家和世界名著的,有俄國托爾斯泰的《現身說法》等6種,法國小仲馬《巴黎茶花女遺事》等5種,大仲馬《玉樓花劫》等2種,英國狄更斯的《賊史》等5種,莎士比亞的《凱撒遺事》等4種,司各特的《撒克遜劫後英雄略》等3種,美國歐文的《拊掌錄》等3種,希臘伊索的《伊索寓言》,挪威易卜生的《梅孽》,瑞士威斯的《□巢記》,西班牙塞萬提斯的《魔俠傳》,英國笛福的《魯濱孫飄流記》,菲爾丁的《洞冥記》,斯威夫特的《海外軒渠錄》,斯蒂文森的《新天方夜譚》,裏德的《吟邊燕語》,安東尼?霍普的《西奴林娜小傳》,美國斯托夫人的《黑奴籲天錄》,法國巴爾紮克的《哀吹錄》,雨果的《雙雄義死錄》,日本德富健次郎的《不如歸》。


    林紓不懂外文,選擇原本之權全操於口譯者之手,因而也產生了一些疵誤,如把名著改編或刪節的兒童讀物當作名著原作,把莎士比亞和易卜生的劇本譯成小說,把易卜生的國籍誤成德國等。即使這樣,林紓仍然譯了40餘種世界名著,這在中國,不曾有過第二個。


    特別是他的《巴黎茶花女遺事》,曾讓洛陽“一時紙貴”。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民國風雲人物演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實樸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實樸並收藏民國風雲人物演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