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元培11歲時,父親蔡光普不幸病逝。


    蔡光普的一生,始終把仁厚、與人為善、闊達作為他立身處世的準則和風範。在經營錢莊時,對於確有困難又特別需要者,即使達不到借貸的條件,也在可能的條件下盡力給予照應。遇到有困難不能按期還貸者,則不忍索還。做生意不是做慈善,對於蔡元培父親的做法,家裏和店裏的其他人常有非議,說他是“愛無差等”,但光普老先生依然癡心不改。與他有交往的人,都讚其是“持己接人,都要到極好處”。


    有一次,一個小店主因家遭變故無錢進貨,在蔡光普的錢莊借了筆錢。因想多賺些錢進的貨就多了很多,但銷路不好,資金不能回籠而到期無力還貸。錢莊的其他人都認為這人失去還貸能力,主張把這個小店主的貨收了,挽回些損失。


    <a id="wzsy" href="http://www.beqege.cc">beqege.cc</a>


    蔡元培父親堅決反對,說人家又不是故意,這樣不是把一家人逼上絕路嗎?


    人們常說,有其父必有其子,父親的做人,對蔡元培一生產生重大影響。


    像蔡元培父親這樣的經營錢莊,家裏會有多少積蓄?父親的病故,使得蔡元培的家境急轉直下。


    蔡家的親戚朋友湊在一起商量,打算集一筆錢資助他家。但是,蔡元培的母親非常要強,就是不肯要。她寧願典押家產衣物、勤儉度日,也不依賴他人生活。母親認為,這樣做不隻是給親戚們減少了負擔,而且還能培養孩子自強自立的精神與生活能力。


    所謂坐吃山空,靠不多的積蓄和典押家產衣物能維持多久呢?


    是天無絕人之路還是好人終有好報呢!過去那些欠錢莊錢的人,看到錢家困難,都想盡辦法還錢。一次還不了就分多次,籌到一點還一點。特別是前邊提到的那個小店主,隔一段時間就送來一些錢。有時實在沒錢就從店裏拿來一些生活必需品。


    這樣一來,那些先前收不回來的貸款,現在反而轉化成儲蓄。這個世上,終究還是好人多些。


    每有這樣的人來家裏還錢,總要讚揚一番蔡元培父親的為人,有人還會講述一些關於父親的一些不為蔡元培知道的故事,這往往是對蔡元培的一次熏陶和洗禮。


    蔡元培的母親為人慎言謹行,在和人說話前總是先想好怎麽說,說話後又要反省說的有沒有錯處。母親的這個習慣也影響了蔡元培的一生。


    蔡元培入私塾後,母親常伴他完成家庭作業。有一次他在燈下苦苦思索作業卻不得解,母親心疼夜深兒疲,就叫他早些睡去,早起再做。不曾想第二日黎明,他起來很快就解決了難題。自此到老,蔡元培都一直秉持被母親培養出來的習慣——熬夜不如早起。


    母親慈愛但從不寵溺孩子,教子嚴厲但從不怒罵,看到孩子們的缺點和錯處時,就給孩子們指出來並告訴理由,讓他們改過。當屢教不改時,蔡母就在清晨孩子還沒起床時,掀開被子,毫不客氣地用細竹條打屁股,直到其改過為止。


    蔡元培後來在晚年自述中說,小時候雖有被細竹條打屁股的體驗,卻能體諒母親一片苦心。細竹條打屁股雖痛,但不至於傷著骨頭,而且打在屁股上別人看不見,挨了打也不會受到外人的恥笑而丟麵子。


    少年時代的蔡元培,就在母親含辛茹苦的培養下,在一種遠不寬裕的家境中成長著。後來蔡元培曾經說,他自己寬厚待人的性格來自父親;不拿人家東西、不隨便講人家壞話的美德則得力於母親的垂教。


    因父親病逝,家中經濟陷於困頓,無力再聘私塾先生,少年的蔡元培便轉到對門的鄉鄰李申甫家設的私塾,在那裏繼續受童蒙教育。這位李申甫老師,就是那個曾打了蔡元培手心一百多下的嚴厲的老師。


    在那個年代,讀書求知是神聖的事業,諸多“寒門出將相”的事跡一再在人們的口耳間代代流傳,成為一代代平民讀書人最好的勵誌故事。排除建功立業的功利動機,中國傳統文化的精神,也便在這樣的勤學苦讀中一代代流傳下來。


    傳統的中國社會中,對於一般讀書人來說,最重要的事莫過於研習儒學經典,參加科舉考試,通過著作文章打開致仕之門。


    而科考下標準化答卷就是八股文章。


    蔡元培十三歲時開始學做八股文。在跟那位李申甫老師學做八股文一年後,他又轉入離家大約半裏地的先生王懋修的私塾讀書。王先生的私塾裏大約有三十個學生。


    一次,蔡元培從同學處借到一本《三國演義》,剛看了幾頁,被王先生看到了,王先生訓誡蔡元培,“看不得,陳壽的《三國誌》,你們現在尚不可看,況且演義裏邊所敘的事,真偽參半,不看為妙”。


    又一次,蔡元培借了記述東周戰國曆史的《戰國策》來看,王先生又說不能看,他的理由是,如果在考秀才的時候,把《戰國策》一類書中的詞句典故用在文章裏,一定不會被考官容許。


    這倒真是老師的一片良苦用心。原因在於,在當時的老師看來,這些書都是雜書,於學無益。


    當時平民出身的普通讀書人要通過科舉考試,才能取得功名,躋身體製內,取得向上層社會流動的機會。而在明清時期,科舉考試的形式被限定為八股文,同時,八股文的內容則完全限定在儒家的“四書”“五經”之內。由此,我們就不難理解,為什麽先生對學生讀書範圍要做這麽嚴格的限定了。


    八股文最初是古代寫議論文章的一種推薦格式,可以說是經過前輩的傑出文人總結出來的一種優秀的文章格式。把它應用在科舉考試中,本質上是一種考試形式的規範化,也是科舉製度中對公平原則的落實。這有點兒類似於書法中的“館閣體”。


    八股文是指寫文章要由八個部分組成:破題、承題、起講、入題、起股、中股、後股、束股。


    舉個例子,是明代名臣、文學家王鏊的一篇名為《百年姓足,孰與不足》(語出《論語?顏淵》)的八股文,稱得上是典範之作:


    【破題】民既富於下,君自富於上。


    【承題】蓋君之富,藏於民者也,民既富矣,君豈有獨貧之理哉?有若深言君民一體之意,以告哀公。


    【起講】蓋謂:公之加賦,以用之不足也;欲足其用,盍先足其民乎?誠能百畝而徹,恒存節用愛人之心,什一而征,不為厲民自養之計,則民力所出,不困於征求;民財所有,不盡於聚斂。


    閭閻之內,乃積乃倉,而所謂仰事俯育者無憂矣。田野之間,如茨如梁,而所謂養生送死者無憾矣。百姓既足,君何為而獨貧乎?


    【入題】吾知藏諸閭閻者,君皆得而有之,不必歸之府庫,而後為吾財也。


    【起股】蓄諸田野者,君皆得而用之,不必積之倉廩,而後為吾有也。


    【中股】取之無窮,何憂乎有求而不得?用之不竭,何患乎有事而無備?


    【後股】犧牲粢盛,足以為祭祀之供;玉帛筐篚,足以資朝聘之費。借曰不足,百姓自有以給之也,其孰與不足乎?


    饔饗牢醴,足以供賓客之需;車馬器械,足以備征伐之用,借曰不足,百姓自有以應之也,又孰與不足乎?


    【束股】籲!徹法之立,本以為民,而國用之足,乃由於此,何必加賦以求富哉!


    把這篇文章翻譯成現代文,大意如下:


    如果老百姓富足於下,國君當然會致富於上。


    因為,君王的財富,就是藏在民間。人民都富裕,君王哪會獨貧?孔聖人就曾以君民一體的大義告誡過魯哀公。


    孔子說:魯公增稅,不過因為錢不夠用。但要想錢夠用,哪能不先富足其民呢?如果天下能良田豐收(百畝而徹),同時君主長存節用愛民的心,那麽,隻按產出的十分之一征賦,而不暴斂以滿自己的享受,這樣,民間實力雄厚了,就會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每家每戶,廣積糧倉,則照顧一家老小就不發愁。


    田野之間,滿種稻穀,則養活全家大小就不操心。


    百姓都富足了,還會單單君王一個人貧窮嗎?


    我知道:財富藏之於民,民有就是君有,就是國有。不一定都收集到國庫,才叫有錢。


    山野田地所生長的,國君都可以運用。不一定非要收集到國庫,才叫有財。


    民間財富取之不盡,又哪裏會求之不得?用之不竭,又哪裏會發生猝不及防的事?


    牛羊繁盛,足以為祭祀之費。玉錦充盈,足以資政府禮用。不足,就向百姓借,哪會匱乏?


    祭祀大典,足夠應付賓客的需要。國防開支,足夠應付戰爭的需要。不足,就向百姓借,哪會匱乏?


    哎!立法的原則是以民為本,國家用度的充足就是由此而來,又何必強加賦稅斂財呢?


    這篇八股短短數百字,通篇對仗工整,行文平仄優美,而且在八股言語的嚴格形式之內,言之有物、入情入理,用寥寥數語就完整地闡述了一套治世理念。文中提出了藏富於民的理念,並主張用財政杠杆替代稅收,可謂是一種很現代的經濟學主張。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民國風雲人物演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實樸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實樸並收藏民國風雲人物演義最新章節